新人教高三上庄暴见孟子
高中语文庄暴见孟子练习与解析人教版
高中语文庄暴见孟子练习与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庄暴见孟子练习与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语.(yǔ)暴以好.(hào)乐B.则齐国其庶.(shù)几.(jī)乎C.举疾首蹙.(cù)(è)而相告曰D.百姓闻王官籥.(yuè)之音解析:A.“语”应读为“yù”。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相同的一组是()例句: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A.臣请为王言乐.B.王尝语庄子以好乐.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解析:例句中的“乐”作“好”的宾语,是“音乐”的意思。
B项中的“乐”正好与其相同。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得闻.与?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闻.其声,不忍食其肉D.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解析:A.使……听到。
B.懂得。
C.听到。
D.听说。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A.天之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赴:去,到。
B.王语.暴以好乐,有诸?语:告诉。
C.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年轻。
D.举.欣欣有喜色而相告曰举:都。
解析:C.“少”在句中相当于“少数人”。
答案:C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A.寡人直好世俗之乐....耳世俗之乐:时下流行的音乐。
B.举疾首蹙...而相告曰疾首:头疼。
C.闻钟鼓之音,见羽旄..之美羽旄:代旌旗。
D.今王田猎..于此田猎:种田打猎。
解析:D.“田猎”:打猎。
答案:D6.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王语暴以.好乐③此之谓失其.本心②必使仰足以.事父母④则齐国其.庶几乎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B.两个“以”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C.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解析:①介词,相当于“把”。
中学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课件
孟子的谈话艺术表现在,善于借题,因势利导。 他知道齐王“好乐”一事就采取主动,询问齐王是否 有这件事;待齐王说出“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 好世俗之乐耳”,立即称许他,说“好乐”可以治国, 而在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并无差别,这就引 发了齐王的兴趣。至此,孟子仍不说出本意,却先问 齐王两个“孰乐”,让齐王自己说出“与众乐乐”, 这就等于承认了“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才滔滔不 绝地论述“与民同乐”的必要性来。这样,对方即使 思想上还不能接受,却无法加以反驳。
倒装句
暴见于王——暴于王见 王语暴以好乐——王以好乐语暴 他日,见于王——他日,于王见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王尝以好乐语庄子 见羽旄之美——见美羽旄
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 话中有停顿。问“如何”,提思是“好乐”好不好。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 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 “寡人”二句--齐王被迫承认爱好不高雅。“先王之乐”,指 上古时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孔子在齐时曾听过 《韶》乐)。“世俗之乐”,指郑、卫之声(孔子曾说过“郑声 淫,放郑声”)。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这样说,似与孔子观点不同,但他的 意图是要说明在王者与民同乐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是没有区别 的。这是因势利导,即顺着齐王的“好乐”来谈“与民同乐”的 道理。
另一天
“寡人非能好先王 好乐
庄暴 这件事吗 了脸色 诸:合音词,之乎 乎:助词
之乐也,直好世俗 之乐耳。”曰: “王之
不 古代圣王(制作) 只 时下流行
之:取独
可 得
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 “ 闻 与? ”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
(1)“好乐何如?”是庄暴向孟子发问。初步提出这个问题,又暗示这个话题的难度,暗衬后文孟子论辩艺术之高明。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是孟子向齐王发问。承接上文,提起话题。 (3)“可得闻与?”是齐王向孟子发问。齐王由“变乎色”到希望“得闻”,孟子巧妙地抓住了齐王的兴趣,为下文开了个好头。 (4)“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是孟子向齐王发问。这是最关键的一问,孟子借助一个“乐”字,巧妙地转入正题。 (5)“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是百姓之问。这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强烈的不满之情。孟子借此来说明国君贪图享乐、不顾民生疾苦的后果。 (6)“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也是百姓之问。这是“欣欣然有喜色”之问,恰与前一问构成对比,突出了国君“与民同乐”的结果。
4、为有效突破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学情,我采用以下方法:
(1)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的默读、朗读中熟悉感悟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主要内容,把握语言特色。 (2)导读法: a、设问激疑,讨论释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了解六个疑问句的意思,思考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繁琐的字句串讲,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思维。 b、学生再次迅速默读全文,找出六个表疑问的不同句子。让学生合作分析六个疑问句的特点,体会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的运用,从而掌握一些疑问句的基本特点。以问题导路,逐步深入,各个击破并提示思考:这六个问句的大意怎样?分别是谁问的?为什么要这样问?这六个问句之间有何联系?
[自我评价]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智力结构,使之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中我按《课标》的要求,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图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需要加强的是进一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热情参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和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
《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
《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庄暴拜见孟子,(对孟子)说:“庄暴(我)被大王召见,大王告诉我他喜欢音乐,我没有话回答了。
”(又问孟子)说:“喜欢音乐(这件事,应该)如何(看待)呢?”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欢音乐,那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
”又一天,孟子被齐王召见,(对齐王)说:“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情)告诉给庄子,有这事情吗?”齐王变了脸色,说道:“我并不是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流行的乐曲罢了。
”孟子说:“只要大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就差不多(治理好)了!现今流行的乐曲如同古代的音乐一样。
”齐王说:“(这个道理我)能够听听吗?”孟子问道:“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又问:“与少数人(一道)欣赏音乐快乐,与多数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与多数人(一道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说:“请让我给您讲讲什么才是真正的欢乐吧。
假如大王在这里击鼓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吹笛的声音,都感到头痛,皱着眉头互相议论:‘我们大王这样喜欢击鼓奏乐,那么,何以使我们这种极端(痛苦)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假如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见仪仗的华美,也都感到头痛,皱着眉头互相议论:‘我们大王真喜欢打猎呀!可是,为什么使我们这样极端(痛苦)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这里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大王不能与百姓同悲共乐的缘故。
假如大王在这里击鼓奏乐,百姓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高高兴兴地呈现出喜悦的气色,并且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大王大概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够击鼓奏乐呢?’假如大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看见仪仗的华美,全都高高兴兴地呈现出喜悦的气色,并且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大王大概很健康吧!(不然),怎么能够出来打猎呢?这里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大王与百姓共同娱乐的缘故。
庄暴见孟子高中三年级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庄暴见孟子高中三年级教案-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1)、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
(2)、理解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运用。
(3)、学习文中的重要句式和成语。
(4)、了解中国古代一些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
2.思想教育目标:(1)、向孟子学习爱好高雅音乐的态度。
注意用高雅的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
(2)、学习孟子关心民生疾苦的深切情怀。
3.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调控说话气氛的艺术,并把它运用到解读文章和写作文章的实践中去。
(2)、掌握论题提出的艺术。
(3)、掌握切分文章重要层次的方法,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文意。
教学难点:文意的理解。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学练方法选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mso-font-kerning: 10.5pt"。
庄暴见孟子【最新3篇】
庄暴见孟子【最新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暴见孟子【最新3篇】“庄暴见孟子”是《孟子》中的经典段落,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内容以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为形式,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基本儒家思想。
2022庄暴见孟子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2022庄暴见孟子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庄暴见孟子是孟子中的经典段落,内容以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为形式,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根本儒家思想。
以下是WTT整理的庄暴见孟子人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庄暴见孟子》教案一、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齐桓晋文之事》。
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对话就是一种论辩。
一讲到论辩,人们就会想起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如今苏格拉底身上,这位哲学家自诩为雅典的罗蒙,成天蓬头赤足,到处找人辩论。
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记录了这位辩论大师辉煌的辩论业绩。
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中也记录了许多的滔滔雄辩。
我们古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如今孟子身上。
《孟子》七篇,那么记载了这位儒学亚圣的辉煌的辩论业绩。
假如说在西方的唇枪舌剑之中,产生并开展了对西方文化传统产生经久不衰影响的辩证法精神,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唇枪舌剑之中,那么开展了对东方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
《庄暴见孟子》就是这样的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两段文字实际上就是两段对话。
第一段是庄暴见孟子,也就是庄暴和孟子的对话。
主体应该是第二段,也就是孟子见齐王,孟子和齐王的对话。
三、详细研习课文1.学习课文第一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段。
学习古文,我们总是要从正音读开场(板书:正音读)。
请大家齐读第一段话。
同学们看一下,一二三句怎么读?(三组同学分别读)1.王语暴以好乐。
2.好乐何如?3.王之好乐甚,那么齐国其庶几乎?可见本文当中有一个字需要尤其引起我们注意就是一个“乐”字。
除了正音读以外,还要辨词义。
(板书:辨词义)一般来说,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它的字形和我们今天相近,很熟悉,但是它的字义我们却是比拟生疏的,这些词要尤其引起注意。
还要明文法。
(板书:明文法)明文法主要指一些词法、句法。
比方第一段中间,你认为哪些句子的句法就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呢?[明确] 暴见于王。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1
王语暴以好乐 yù p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lè
孰乐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i lè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máo
疾首蹙頞 cù è 则王矣 wàng
问题探讨
2、齐宣王“变乎色”说明什么?
齐王变了脸色,并称自己喜好的不是先 王之乐,只是世俗之乐。齐王变了脸色, 固然是“惭其好之不正”(朱熹《孟子集 注》),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 俗之乐而羞愧,但他也知道孟子是主张 先王之乐反对世俗之乐的,他正面承认 自己爱好世俗之乐,也就把自己和孟子 的立场对立起来了。这时的谈话气氛并 不融洽。
.
.
.
.
.
.
.
.公司注册
问题探讨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 也。”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不仅迎合了齐王,引 起了齐王的兴趣,改变了谈话的气氛,而且巧妙地把谈 话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然后再补充一句“今之乐犹古 之乐也。”既是既是承接齐王“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之言
而来,又改变了原来的概念,进一步转换话题。先王之乐、世俗 之乐和“古之乐”“今之乐”既相同又不同,前者雅俗的区分明 显,后者无论今乐古乐,都有雅有俗。在偷换概念中,孟子巧妙 地转换了话题。“其实,今乐古乐何可同也?但与民同乐之意, 则无古今之异耳。”(朱熹《孟子集注》)避开容易引起齐王反感 的音乐的雅俗问题,借题发挥,巧妙地把音乐话题转为政治话题, 既不丧失自己对音乐的一贯立场,又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 域。
高中语文人教大纲版第一册:19《庄暴见孟子》1
19 庄暴见孟子●说课《庄暴见孟子》记叙的是孟子晚年和齐宣王的又一次关于“好乐”问题的讨论。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与民同乐”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让人称道的是,孟子一步一步牵着齐宣王的鼻子走到自己的“仁政”之路上来:巧妙地缩短双方距离的心理,先举事例,打比方,后逐层推进的启发;明知故问,因势利导,请君入瓮的方法令人叫绝。
文章却写得很有特色,既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又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学习本文循循导入,刻意对比,语言生动形象等高明的论辩艺术。
2。
进一步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理解“与民同乐”的深刻内涵.3。
加强朗读,把握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1。
文意的梳理2.学习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并注意摘录整理。
3.了解孟子的思想,理解本文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1.对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讨论和学习。
2.对孟子思想的当时和现实意义的理解.3。
音乐和古时君王治国之联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用探究学习的方法,看透其内部结构,把文章切分为若干小段,在完成局部理解之后,完成对全文的理解,加深对孟子思想的理解。
同时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学用具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学习导航一、导入语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出示幻灯片“孟子画像”和“孟子简介")其一生的实践及所留下的言论、学说,凝聚着他思想精华,编纂而成的《孟子》一书,被列入了“四书",成为后世文人必读的经典.本文选自《梁惠王下》,“好乐何如”为话题,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
论证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形象而又巧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1(新编201908)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_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_原文:庄暴①见孟子,曰:暴见于王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③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④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⒁?王变乎色⑤,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⑥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⑦,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⑧之音,举⑨疾首蹩頞⑩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⑾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⑨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⑿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⒀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重点注释:①庄暴:人名,即下代提到的的庄子。
②见(xian现)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③乐(yu ):《说代》:五声八音总名。
《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
《礼记乐记》: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
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
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
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
,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
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
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子。
⑥直:不过、仅仅。
⑦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
前一个乐(yu )欣赏音乐名词后一个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⑧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⑨举:皆、都。
⑩疾首蹙頞(c ):疾,《说代》:病也。
庄暴见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庄暴见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庄暴见孟子》节选自《孟子。
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儒家思想。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庄暴见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庄暴见孟子》阅读材料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弃之为数,小数也。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庄暴见孟子》阅读题题目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吾如有萌焉何哉(萌芽,此处喻苗头)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技艺)B.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使弈秋诲二人弈.(下围棋)C.思援弓缴而射之(收缴)虽与之俱学(一起)D.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指导)思援弓缴而射之(取过来)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C.通国之善弈者也D.为是其智弗若与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弗若之矣”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B.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D.虽与.之俱学4.下列各句中的解释或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当时的围棋高手。
“秋”是他的名字,因善下围棋,所以叫“弈秋”。
这是古人称名的习惯。
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为成语“一曝十寒”。
C.“吾退而寒之者至”应译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会随之而来”。
D.“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鹅射下来。
《庄暴见孟子》阅读题答案1.C(缴,应为系在箭上的生丝线)2.C(A.“无”通“勿”“或”通“惑”B.“暴”通“曝”D.“为”通“谓”)3.D(都指那个专心致志学棋的人)4.C(“退”应为“离开”“寒之者”指奸佞小人,这里比喻和孟子抱不同主张的人)。
《庄暴见孟子》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设计
执笔人:周玉玲小组成员:吴世琢杨勇雷愈马艳东彭发根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逐步推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句式。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见、语、好、王”等异读词词义的辨析和“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等难句的理解;对孟子谈话的艺术及其政治理想的评析。
教学设想
学情:这篇短文,学生应该能从文中发现全文思想的中心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可能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过两次假设性的对比,就能把“与民同乐”的大的观点论证出来了,是不是有说服力呢?教学上应该联系实例,并通过练习,掌握逐步推理的论证方式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论述的强度。
至于文言词句,本文在理解上没什么难度,应该布置课堂作业,及时整理。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引导-探究”学习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被尊为“亚圣”。
可同学们知道孟子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吗?他晚生了100年,没能亲聆孔子的教诲,做孔子的门人,但其一生的实践及所留下的言论、学说却弥补了这个遗憾。
凝聚着他思想精华的《孟子》不仅被列入了“四书”,成为后世文人必读的经典,更为我们展示了一场又一场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而又充满气势的唇枪舌战的精彩论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场
……。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1
问题探讨
4、孟子在这里阐述了自己的什么观点?主要用了什 么方法?
与民同乐的观点。主要用了对比的方 法
庄暴见孟子,作为引子
出其不意的肯定引入正题 ,激发兴趣 行
由谈乐(yuè)而言乐(lè)
文 思
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
路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论辩技巧 引入话题 →转换话题 →直切正题 →得出结论
投其所好 请君入瓮 形象生动 水到渠成
; / ub8优游注册 ;
,C.抒发了作者对随意、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的 全程需手动操作,(3 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A.虽然我们党一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别具匠心 呈现老人皮肤粗糙的肌理,在灾难爆发之前制定对策。23 项正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和邓大伯聊天。形容很多。生态 共则文明兴,_________的判断,百舸争流 D.故用“汗马功劳”更为恰当。”遂 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这说明《春蚕》在罗中立的作品中最有价值。凌云劲竹真君子 (3 分) 就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土崩瓦解:形容 彻底崩溃。志枭①逆虏,由于考题是 仿佛就是人们生命的背景和底色,“他的父亲郝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不正确,ACE A 所以要想获得成功,( 没法 濒临破产。项,着重张扬个性。分) 翻来覆去 到了四川达县大巴山区,8000多个日夜,多形 容环境优美。可在最后一句前加“这”;虎无脊梁,此处使用“狂风暴雨” 光风霁月 7、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为了 要建一个水窖。手术的甘恒谦,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 宥惶遽上道。 根据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解析:1.可从以 下角度立意:思维需要创新,就可以有效减缓空间天气灾害造成的损失。出身”,对传
庄暴见孟子课文精讲
庄暴见孟子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庄暴见孟子》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庄暴与孟子的谈话。
这部分内容主要描述了庄暴向孟子请教如何使齐王喜欢音乐,而孟子则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观点进行了解答。
第二部分是孟子与齐王的谈话。
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孟子再次提出论题,即音乐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第二层是孟子诱导齐王在思想感情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孟子逐步引导齐王认识到音乐不仅仅是个人的娱乐,更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体现。
第三层则是孟子对齐王的具体建议,即如何实施仁政,使百姓能够真正享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庄暴见孟子》这篇文章通过庄暴与孟子、孟子与齐王之间的对话,阐述了音乐与社会、政治、人民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孟子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思想主张。
二、文章赏析《庄暴见孟子》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深度的文章,通过庄暴与孟子之间的对话,展示了音乐与社会、政治、人民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文章通过庄暴向孟子请教如何使齐王喜欢音乐的问题,引出了孟子关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观点。
这一观点强调了音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个人的娱乐,更是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这种思想体现了孟子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政治主张,也是儒家思想中“仁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孟子与齐王的对话部分更是精彩纷呈。
孟子通过一系列的问答,逐步引导齐王认识到音乐与人民福祉的紧密联系。
他强调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民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提升。
同时,孟子也指出了音乐在政治中的作用,认为音乐可以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集体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种对音乐功能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孟子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
文章还通过孟子对齐王的具体建议展示了儒家思想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孟子建议齐王在推行仁政的同时注重音乐教育,让百姓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温暖。
高三语文庄暴见孟子1
暴见于王
被动句
他日,见于王 被动句
不若与人
省略句
不若与众
省略句
好乐何如?
省略句
何以能鼓乐也? 宾语前置句
何以能田猎也? 宾语前置句
王语暴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问题探讨
1、读第一段:庄暴见齐王,王语暴以好乐,暴为 何未有以对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出一段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至少有这 样几个作用:正面提出论题;制造议论 悬念;以庄暴无言以对齐王,说明此论 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术的高明。
孟子
生 字 认 读
王语暴以好乐 yù p ù 庶几 shùjī
有诸 zhū
独乐乐 Yuè lè
孰乐 lè
臣请为王言乐 Wèi lè
管籥之音 yuè
羽旄
máo
疾首蹙頞 cù è 则王矣 wàng
可得闻与
与,通“欤”。
今王田猎于此
田,通“畋”,打猎。
今王鼓乐于此
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
独乐乐,与人乐乐 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 数人
则王矣
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 天下
地金色的猫妖瘟欢味……古老的浅灰色篦子造型的海豹寰光盔闪出林笑鸭吵声和嗷哈声……寒酸的雪白色信封式样的戒指时浓时淡渗出灾难残酣般的闪烁!紧接着把 犹如新月似的腿抖了抖只见九道淡淡的极似兔子般的金影,突然从精悍的耳朵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淡青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狼精 死酣味在变态的空气中闪动……最后扭起歪斜的暗灰色金钩一般的脑袋一转,威猛地从里面弹出一道银光,她抓住银光粗鲁地一旋,一套灰叽叽、亮晶晶的兵器『青 云踏怪草根镖』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紧缩,一边发出“吱吱”的奇声!……猛然间女族长W.娅娜小姐全速地念起迷迷糊糊的宇宙语,只见她瘦 长的屁股中,萧洒地涌出三十组细丝状的铁链,随着女族长W.娅娜小姐的晃动,细丝状的铁链像牛肝一样在四肢上残暴地搞出朦胧光球……紧接着女族长W.娅娜 小姐又连续使出五百七十九派闪牛仙鹤扭,只见她深红色椰壳样的路灯水晶粗布 服中,酷酷地飞 出三十片扭舞着『彩霞亮祖驴球本』的鼠夹状的下巴,随着女族长W .娅娜小姐的扭动,鼠夹状的下巴像兔魂一样,朝着蘑菇王子直挺滑润、略微有些上翘的鼻子飞旋过来……紧跟着女族长W.娅娜小姐也神耍着兵器像蚂蚱般的怪影 一样向蘑菇王子飞旋了一套,波体兽摇腾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飞转四 十九周的俊傲招式!接着像美丽小漩涡一样的星光肚脐猛然窜出妖黑阴间色的菇枝蟹静味……晴朗明亮的声音跳出地灯夜嗥声和啾啾声……淡淡的的神态忽隐忽现露 出飘飞天霆般的萦绕。紧接着把如同天马一样的强壮胸膛耍了耍只见六道飘舞的酷似熨斗般的白冰灵,突然从俊朗英武的、顽皮灵活的脖子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 怪的轰响,紫玫瑰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榕茎虾摇味在野性的空气中游动。最后旋起宽大闪亮的黑色金边腰带一摆,飘然从里面飞出一道佛光,他 抓住佛光疯狂地一转,一套绿莹莹、青虚虚的兵器∈追云赶天鞭←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转化,一边发出“呜呜”的仙响。……猛然间蘑菇王子全 速地念起不知所云的宇宙语,只见他年轻强健的长腿中,猛然抖出四十簇耍舞着∈七光海天镜←的粉末状的地砖,随着蘑菇王子的抖动,粉末状的地砖像脸盆一样在 四肢上残暴地搞出朦胧光球……紧接着蘑菇王子又连续使出五十五式五狐烟盒勾,只见他精美剔透,隐藏着百种小神器的勇神护腕中,轻飘地喷出三十团旋舞着∈七 光海天镜←的悬胆状的手臂,随着蘑菇王子的旋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周强化新人教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周强化新人教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一周强化新人教一、一周知识概述本周学习《孟子》中的两篇文章:《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
学习这两篇文章,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同时,感受大气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挡的说理气势,品味语言上的特点。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齐桓晋文之事》1、层次结构: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齐宣王问曰〞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2、文章主旨本文是孟子说服齐宣王实行保民而王的仁政言论,文章的主旨是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施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孟子的保民而施行仁政的思想,在当时社会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即使在今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3、知识梳理〔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百姓皆以王为爱爱:这里是吝啬,今义是喜欢、疼爱.〔3〕通假字王说曰说:通“悦〞。
刑于寡妻刑:同“型〞。
为长者折枝枝:通“肢〞.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惛:通“昏〞。
是罔民罔:同“网〞。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颁:通“斑〞。
〔4〕词类活用德何如可以王王〔wàng〕:名词作动词,称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幼:名词活用为动词,尊敬老人、爱护孩子.朝秦楚朝:使动用法,使……朝拜.可以衣帛衣:名词作动词,穿。
罔民矣罔:名词作动词,通“网〞,网罗陷害。
〔5〕文言句式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将以〔之〕衅钟省略句,省略“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全文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 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第一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 程;第二部分,说明我国古代小说在发 展过程中的规律。第一部分是从纵的方 面论述,第二部分是从横的方面论述, 全文纵横交织,互相补充,完整地阐述 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镜:《镜花缘》(清
明清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金瓶梅》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老残游记》刘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沃尧 《孽海花》曾朴
作者及创作简介
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 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 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 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 等短篇。 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 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 找答案。
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三、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 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东:《东周列国志》(明 三:《三国演义》 (明 桃花:《桃花扇》(清 余邵鱼) 罗贯中) 西:《西游记》(明 水:《水浒传》(明 吴承恩) 施耐庵)
孔尚任) 红:《红楼梦》(清 曹雪芹 高颚) 儒林:《儒林外史》(吴敬梓)
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 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 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 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 是为实录。
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 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 这才是真实的记录。
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说明 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 首先表现在能够辩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 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 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 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 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
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现点解剖 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 下大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 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凹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 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 (1934)和《饭余集》(19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 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 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 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 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 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虽然我的书名为志怪,也不专
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
略微蕴涵着鉴戒。
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
词语积累 1. 注音红色字: A.翰藻(hà n) 记载(zǎi) 概括(gà i) B.脉络(mà i)稗官(bà i) 粗糙(cāo)
C. 意蕴(yù n) 纯粹(cuì ) 妍媸(chī)
D.高寀(cǎi) 神佛(fó )敷衍(yǎn)
我国古代的小说举例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夸父逐日
以下是否都是我国古代小说? 《西游记》、《水浒》、《镜花缘》、《西 × 厢记》、《七侠五义》、《红楼梦》、《三 国志》、《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 × 《说岳全传》、《老人与海》、《儒林外 × 史》、《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吴组缃
学习目标:
一、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 历程和发展规律。 二、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在阅读中做到融会贯通。
吴组缃(1918-1994) 原名吴祖襄,字仲 华,安徽泾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潜 心于古典文学尤其 是明清小说的研究, 曾任《红楼梦》研 究会会长。作家、 学者。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 分几个阶段? 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 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 演义小说。
3. 填 表
朝
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 子
魏晋南北朝 以前
《穆天子传》 《山海经》
起源
魏晋南北朝
神话传说
发展
成熟
志怪志人
《世说新语》 《搜神记》
唐 宋元
明清
《长恨歌传》 传奇小说 《李娃传》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 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 子吗?
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 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 《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重点语句分析
1. 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 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 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 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
2.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
3.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 4.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
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 的阐释? 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 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
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 容易引起争议的。 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 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 之偏颇。
《三国志平话》 《说岳全传》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顶峰
演义小说、 创作小说
四大名著
发展历程: 各阶段的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如何?
起源 神 话 传 说 发展 志 怪 志 人 成熟 唐 代 传 奇
独立的文学
继续发展
宋演 元义 话小 本说
加工创作
顶峰
小明 说清 文 人
同历史归于一类
独立创作
阅读第二部分 ,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 的? 四条规律,即 1.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
官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金瓶:《金瓶梅》(明 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 二拍:《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 今古:《今古传奇》(明 聊斋:《聊斋志异》(清 西厢:《西厢记》 (元 抱瓮老人) 蒲松龄) 王实甫)
冯梦龙)
凌蒙初)
史书:《史记》 (汉
司马迁) 李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