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人教版练习题第二篇

合集下载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6单元《墨子》选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元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议论、抒情、记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选文,理解墨子“兼爱”“非 攻”“尚贤”这三个重要主张并思考其现代价值。
墨子简介 墨 子 ( 约 前 468 - 前 376 年 ) , 春 秋 战 国 之 际 思 想 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相传 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 其繁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 主要反对派之一。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 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 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奢侈享乐 生活的抗议。
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 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 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 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 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 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 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则为他们所克服。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 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墨子》选读 三 尚贤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墨子》选读 三 尚贤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三、尚 贤[学问·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尚.(shànɡ)贤 社稷.(jì) 庖.(páo)厨 远鄙.(bǐ) 阖.(hé)闭 罝.(jū)罔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 (2)四鄙之萌人闻之(“萌”,通“氓”,民) (3)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4)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罔”,同“网”) (5)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6)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明显,显著) (7)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就⎩⎪⎨⎪⎧以德就.列,以官服事(走向,动词)金就.砺则利(接近,动词)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动词) (2)务⎩⎪⎨⎪⎧故大人之务.(要务,紧要的事情,名词)陈言务.去(务必,副词)(3)尚⎩⎪⎨⎪⎧好仁者无以尚.之(超过,动词)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崇尚,动词)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假如,连词)(4)所以⎩⎪⎨⎪⎧上之所以..使下者(表凭借,用来……的)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表凭借, 用来……的,介词)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表缘由,连词)(5)若⎩⎪⎨⎪⎧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假如,连词)此若.言之谓也(这,代词)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则是本.失其所欲(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2)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3)将在于众.贤而已(使动用法,使……众多) (4)必将富.之贵.之(使动用法,使……富,使……贵) (5)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动词用作名词,帮助的人) (6)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多) (7)不义不富.(使动用法,使……富) (8)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9)则上得要.也(动词用作名词,要领) (10)无能则下.之(使动用法,使……下) (11)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用作名词,奇特的事,丑恶的事) 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2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2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第三十三章》
赏读:能够洞察人的善恶与贤愚,能够区分人作为的是 非,这都是智慧的表现。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知道自己
的弱点,这就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赏读:君子胸襟开阔、心地纯洁,因而坦坦荡荡;小人 蝇营狗苟、患得患失,因而悲悲戚戚。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2.一词多义
①国 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地域,地方 .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 国家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
②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旧交情 .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故意 .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赞美 ①从而誉之________________ . 写下 ②故书其言以遗后世________________ .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责怪,反对 ③众闻则非之________________ .
(3)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亏 ④以亏人自利也________________ .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
子”的同时,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 己“非攻”的思想主张。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重点突破
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提示 凡是损害别人的都是不义,不义战争对人的损害最 严重,罪过最大。文章以这种思想为基础,宣示了反对侵 略战争的观念,认为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

高中新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教学课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课件

高中新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教学课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课件
22
拓展延伸
• 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家学派从某种
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 学术团体。
23
•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仁爱 是有差别的。打个比方说,墨家认为大家都是地球上的 人,应该互相爱惜;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而 儒家认为我是中国人,我更爱中国人;我是雷州人,我 更爱中国人中的雷州人。
• 节葬 • 非乐 • 非命 • 天志 • 明鬼
8
經濟觀
墨家十大主张
學術思想
宇宙觀
政治觀
非樂
明鬼
尚同
節葬
非命
非攻
節用
天志
尚賢
倫理觀 兼愛
9
兼爱
10
全文共四段: 第一段:说起“天下之害”的现象。 第二段:论述“天下之害”源自“不相爱” 。
国与国相攻
天 下
家与家相篡
之 害
人与人相贼
不 相 爱
君臣不惠忠
2024/10/22
20
《尚贤》结构图
王公得所恶,失所欲
不尚贤
尚贤
现象
原因
结论
富贵 俸禄 爵位
方法
意义
富贵者行义 亲者行义 近者行义 远者行义 萌人等行义
原则
尧举舜 禹举益 汤举伊尹 文王举闳夭、泰颠
不分贵贱——重能 无论好恶——尚贤
结论:尚贤,政之本也。
21
尚贤的具体内涵
• 反对任人唯亲。 • 不分贵贱、不论亲疏,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 让底层百姓有机会参政。
父子不慈孝
兄弟不和调
诸侯相爱不野战
兼 相 爱
家主相爱不相篡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3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3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墨子论辩的特色:一是言
之有据,常从古圣先贤的事迹中找证据;二是立足现实, 正确分析当前国家和人民的情况;三是实用性强,“发
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其言行总是最
先考虑人民的利益。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葬过奢,率先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孔席不暖,墨突不
黔”,墨子四处奔走,以朴素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实例宣传 自己的思想主张,在逻辑谨严的层层说理之中与儒家学派辩 论着,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墨子的论辩艺术在 《兼爱》《非攻》《尚贤》三篇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 祖父 ③祖 吾祖死于是 .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温馨晨读篇
效法
出行时祭路神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治理不好 . 接近 ④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减轻,减少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
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
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 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 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6-1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课所选几段文字层次井然地阐述了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的思想主张。墨子从探究世乱的根源入手,从反面证明了 “兼相爱、交相利”的必要性,然后对症下药,指出治乱的 灵丹妙药是“兼相爱、交相利”,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兼 相爱、交相利”和实施“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效果,从 正面证明了“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最后又紧扣社会 现实,言明了统治阶级对“兼相爱、交相利”的态度,并具 体分析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从而告诉人们只要统治者喜欢
活页规范训练
独自 ③独 独畏廉将军哉 难道 .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 老而无子的人 .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 而吾以捕蛇独存 .
只,唯独
④兴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发生,产生 .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兴盛,复兴 .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必兴天下之利 兴起,措办 . 夙兴夜寐 起,起身 .
如果我们对作者陈述的论点、展开论证的语言细细分析, 便不难看出,作者使用的语言几乎明白如话。这些语句虽
然历经千年,带有较重的文言色彩,可是本身并没有因讲
求文采、辞藻而导致艰深晦涩。文中虽然也有对比,也有 排比,个别语句也较为整齐,如“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 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 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二非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二非攻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非攻课后篇一起提高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得:捕获、抓住。

B.以亏.人自利也 亏:损害。

C.罪益厚. 厚:大、重。

D.情.不知其不义也 情:假使。

项,情,确实、的确。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B.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C.扡其衣裘、取戈剑者D.其不仁兹甚项,“辩”通“辨”;C 项,“扡”同“拖”;D 项,“兹”通“滋”。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亏人自利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是何故也暮去朝来颜色故C.{今至大为不义攻国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D.{众闻则非之莫不非令尹项,前一个“以”为介词,可译为“因为”,后一个“以”为介词,可译为“把”。

B项,前一个“故”译为“原因,缘故”,后一个“故”译为“衰老”。

C项,前一个“国”译为“国家”,后一个“国”译为“国都”。

D项都译为“责怪”。

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众闻则非.之B.从而誉.之C.王无罪.岁D.然而不王.者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都为名词用作动词。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2018-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二、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二、 Word版含答案

二、非攻释文题墨子认为各国家间、各诸侯国内部贵族间的攻伐兼并战争,荒废生产、耗损财物、夺民之用,是不义的,因此,他主张“非攻”。

“非攻”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攻》的条理极为清楚,从窃人桃李不义,说到窃人犬豕鸡豚不义,再说到窃人牛马不义,再说到杀死清白无罪的人并抢劫其财物不义,最后说到最大的不义是攻国。

之后,反复说明世人指责小的不义,却赞誉大的不义,可谓混乱荒谬到了极点。

文章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明主旨本课选文,墨子采用层层进逼说理及类比说理的方法,反复证明了自己“天下之君子”不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的观点,从而得出了“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的结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天下的君子们在如何看待攻打别人的国家这种事情上,显示了价值判断上的混乱,他们根本不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

墨子在谴责“天下之君子”的同时,言明了战争是最大的不义的观点,表达了自己“非攻”的思想主张。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其不仁兹.甚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同“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滋 更加 ②拖 强夺或费力取得 ③辨 分别 (2)一词多义①国⎩⎪⎨⎪⎧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等死,死国.可乎: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②故⎩⎪⎨⎪⎧是何故.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③遗⎩⎪⎨⎪⎧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答案 ①国家/国都/国事/地域 ②原因,缘故/旧/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③丢失/抛弃/留传 (3)古今异义 ①罪益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度。

第六单元《墨子》之三《尚贤》-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38张PPT)

第六单元《墨子》之三《尚贤》-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38张PPT)

齐桓公不计前嫌 重用德才兼备的 管仲成就了春秋 霸业......
刘备三顾茅庐任 人唯贤请出诸葛 亮成就了三分天 下的大业......
唐太宗唯才是举 重用直言敢谏的 魏征开创了开元 盛世的伟业.....
而2000多年前的墨 子就以卓绝的智慧 认识到人才对于家 国治理的重要意义, 发出了“尚贤”的呐 喊!
墨家的文章:质朴、易懂
“秦伯嫁女、买椟还珠”这两 个故事是墨家门徒说出来的,记载 在《韩非子》一书中,是为了说明 墨家写文章为什么不讲文采,文采 相当于外包装,外包装漂亮人们反 而忽视核心内容,所以墨家就是凸 显核心内容,才不注重文采的。
墨子“对如何 选用人才,如何 使用人才?”都 有哪些独到的见 解呢?
《墨子》选读三
尚贤
吉林省白山市第七中学赵淑华
形声字。从八,从向,向
亦声。“八”义为“分
开”;“向”义为“面
对”。“八”与“向”联
合起来表示“朝面对者摊
开、展平”。本义:摊开、
展平。引申为

荐举、选拔等义。
形声字:从贝,从臤(qiān), 臤亦声。“ 臤”本义为“驾驭 臣属”,引申为“牢牢掌握”。 左边的“臣”,是竖立的眼睛, 意为“奴隶的眼睛”;右边的 “又”,是手;下面的“贝”, 是钱。眼睛和手,控制钱。“臤” 与“贝”联合起来表示“牢牢掌 握财富”。 本义:量入为出的人。善于理财 的人。 引申义为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
常贵,而民无终贱。

举公义,辟(通避)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宾语前置)。
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任务,给他权力。
功劳而分予禄位,
德行任官,根据官职授权,根据功劳定赏。衡量各人
5.2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 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 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ju罔(通网)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通惕,警惕);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德。故士者,所以为辅相(辅 佐)承嗣(继承)也。故得士则谋不困(困乏),体不劳,名立而功 成,美章(通彰,显著)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以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以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 子路从尔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以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可以,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以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认为也!仲尼不可以毁也。

别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常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2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认为知,一言认为不知。

言不可以不慎也!夫子之不可以及也,犹天之不可以阶而升也。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8.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
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 中国论辩散文鼻祖——《墨子》
(1)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 了前期墨家的思想。
(2)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 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单元概览·知人论世
【先贤金名刺】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1.生平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
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他在各地聚众讲学,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追随墨子,
他们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
2.主要成就: (1)哲学成就。 ①创立墨家学说,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 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②在认识论方面,非常重视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 ③墨子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墨子的辩学,与古希腊的逻辑学、古印度 的因明学并立。
是一样的。
——孙中山
6.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
学家。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
——胡适
7.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
逻辑、军事防御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
——季羡林
虽仍属记言性质,但其所记的是首尾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论文,而且每篇都 有标题,可以概括本篇的中心思想。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中国的论辩散文从《墨子》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高祖”“沛公”“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沛公”是因起兵于沛,群众拥立。“汉王”源于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B、“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所以才有“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的情形。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
B、樊哙为了保护刘邦,私闯鸿门宴,面对项羽,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文辞丰富艳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
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赏他的看法。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B、人非生而知之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
【解析】:
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旦暮渡易水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答案】:
【解析】: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是______句式。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②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答案】:
【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练习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千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蹩领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鹿之美,举疾首蹙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若上晏驾^①,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墨子》选读人教版练习题第二篇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夜缒而出。
A、越国以鄙远
B、晋军函陵
C、今太子迟之
D、发尽上指冠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其机如此
B、此之谓自谦
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君子多之多:赞赏
B、以市恩泽市:收买
C、凡数千百言凡:凡是
D、会有素恶居易者素:向来
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白居易仰酬恩造,耿直进谏的一组是( )
①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②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③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④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⑤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
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高兴。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李绛劝说皇上,白居易事无巨细必定要说,并非说话轻佻,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
D、盗贼诛杀宰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
C、在我国古代,“迁”可以指调动官职,如“累迁”指的是多次调动。也可以是升官,如“升迁”,而“左迁”指的是降职、贬官,文中提到樊哙迁左丞相,指的是升官。
D、樊哙死后,被追封为“武侯”。候,是爵位的一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自此确定,再无更改。
②若上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C、大学之道
D、大人闲居为不善
【答案】:
【解析】: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失其所者久所:处所
B、图难于其易图:反复考虑
C、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作:作为
D、自矜者不长矜:自以为贤能
【答案】:
【解析】: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连缀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兆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使眼色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
简要概括第三则的主旨(主要意思)。
从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来看,本则选文有着怎样的特点?
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