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2讲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2讲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3.(追及、相遇模型)如图所示,在笔直的公路上前后行驶着甲、乙两辆汽车,
速度大小分别为v甲=6 m/s、v乙=8 m/s。当甲、乙两车相距x=20 m时,甲车司 机发现正前方距甲车x0=18 m远的地方有一汽车突然发生事故,甲车司机立即 开始刹车,以a甲=1.5 m/s2的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司机发现甲 车开始刹车的同时也立即刹车,以a乙=2 m/s2的加速度大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试通过定量计算判断:
甲车位置坐标/m 时刻/s
5
12.5
25
42.5
1
2
3
4
(1)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两车何时距离最大。 (3)甲车何时追上乙车?追上时,甲车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1)由公式可得Δx=aT2,代入数据解得a=5 m/s2;
(2)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最远,
(3)AB分离时两者仍有相同的速度,在时间t内对AB用动能定理得:
金属杆受安培力F安=BIL=0.
FN=(F-mg)点cos37° 两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由图可得 =-2.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
小球的加面速积度
加速度a=
=1 m/s2
3a
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原来两车间距离x,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
由图象可知
x= 1 2v0
t= 1 2v0
v0=v0 2 3a 6a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 v0≤ 6 a。x 答案:v0≤ 6 a x
【名师点睛】 1.牢记“一个思维流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学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学案(含解析)

专题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本部分内容高考命题存在以下特点和趋势: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命题次数较多;二是题型全面:从选择到实验、再到计算题;三是命题趋势大体呈现以下特点:从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为重点转向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为重点,而从2016年高考开始又趋向动力学方法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高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运动学图象问题、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例 (郑州2018届高三阶段考试) 甲、乙两人在某一直道上完成200 m 的赛跑,他们同时、同地由静止开始运动,都经过4 s 的匀加速,甲的爆发力比乙强,加速过程甲跑了20 m 、乙跑了18 m ;然后都将做一段时间的匀速运动,乙的耐力比甲强,匀速持续时间甲为10 s 、乙为13 s ,因为体力、毅力的原因,他们都将做匀减速运动的调节,调节时间都为2 s ,且速度都降为8 m/s ,最后冲刺阶段以8 m/s 的速度匀速达到终点。

求:(1)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 (2)甲冲刺阶段完成的位移大小。

【审题立意】本题为多过程直线运动问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在解题时要明确各个运动阶段,注意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同时在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矢量性。

【解题思路】 (1)在匀加速过程,设甲的位移为x 1,所用的时间为t 1,达到的末速度为v 1,由x 1=v1t 12,解得v 1=10 m/s甲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2,由a 2=v 2-v 1Δt得a 2=-1 m/s 2。

(2)甲匀速运动的位移:x 2=v 1t 2=10×10 m=100 m 甲匀减速的位移:x 3=v 1+v 22Δt考向预测知识与技巧的梳理解得x 3=18 m最后甲冲刺的位移为:x 4=200 m -(x 1+x 2+x 3)=200 m -(20+100+18)m =62 m 【参考答案】(1)-1 m/s 2(2)62 m【知识建构】1.记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类公式”2.掌握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种方法【变式训练】 1.(2018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Ⅲ卷)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 处连接,小球从A 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 、C 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 和4 m/s ,AB =BC 。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v0 t1
,下降
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2=
v1 t1
.物块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
律得mgsin θ+f=ma1,mgsin θ-f=ma2,由以上各式可求得sin θ=
v02+t1gv1,滑动摩擦力f=mv20-t1 v1,而f=μFN=μmgcos θ,由以上分析可
知,选项A、C正确.由v-t图象中横轴上方的面积可求出物块沿斜面
上滑的最大距离,可以求出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D正
确. 答案 ACD
高题频组考冲点关高频考点一 图象问题
命题视角
题组冲关
1 . 一 物 体 从 静 止 开 始 做 直 线由 运运动 a-动,t图,然象后可做知匀:加该速物运体动先,做最加后速做度加增速大度的减加小速的 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加象速如运图动.A选项中的v-t图象说明:该物体先 所示.在下列v-t图象中,可做能匀正加确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

高频考点一 图象问题
点 高频考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高频考点三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连接体问题
微网构建
核心再现
知识 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的两性. ①条件性:物体必须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矢量性:公式都是矢量式.
(2)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 ①矢量性:F=ma是矢量式,a与F同向. ②瞬时性:力与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高题频组考冲点关高频考点一 图象问题
视角二 图象的应用 命题视角
题组冲关
[例2]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 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2课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课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第2课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课

K 考题 专项 训练
解析 考查xt图象.由图可知,在t1时刻是b车追 上a车,A错误;图线的倾斜方向代表车的运动方向,
向上倾斜代表与正方向相同,向下倾斜代表与正方

向相反,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代表速率,B、C正


确,D错误.

答案 BC
K 考题 专项 训 练 变式训练
1.一个质量为0.3 kg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栏 目 链 接
K 考题 专项 训练
题型一图象问题(A层次)
例1(双选)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 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栏 目 链

பைடு நூலகம்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K 考点 精辟 解析
(2)平均速度 v=v0+2 v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
度,即 v t =v;
2


(3)逆向思维法:将匀减速直线运动转换成初速度为零的匀


加速直线运动进行处理.如竖直上抛运动上升阶段的逆运动为
自由落体运动.
K 考点 精辟 解析
3.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
栏 目 链 接

连接体问题;④运用超重和失重的知识定性分析力学现


象.
近年高考的趋势——重点考查“方法”与“能力”, 在本章考点中得以充分体现.如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 的综合应用,物理图象、瞬时效应(力的矢量性与瞬时性)、 临界状态等,必须灵活掌握,熟练应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 专题1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 专题1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第二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高考安徽卷)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2Δx t 1-t 2t 1t 2t 1+t 2 B.Δx t 1-t 2t 1t 2t 1+t 2C.2Δx t 1+t 2t 1t 2t 1-t 2D.Δx t 1+t 2t 1t 2t 1-t 2解析:选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 =v t 2=x t 知:v t 12=Δx t 1① v t 22=Δx t 2②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t =v 0+at 知v t 22=v t 12+a ·⎝ ⎛⎭⎪⎫t 1+t 22 ③ 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 =2Δx t 1-t 2t 1t 2t 1+t 2. 2.(2011年高考浙江卷)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 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 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 ,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 ,若m 甲>m 乙,则由a =F m得,a 甲<a 乙,由s =12at 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会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 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 错误.3. (2011年北京西城抽样)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 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度约为6 cm ,A 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 ,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 .2.0×10-1 sB .2.0×10-2 sC .2.0×10-3 sD .2.0×10-4 s解析:选B.石子落到A 点速度v =2gh =6 m/s ,A →B 速度变化不大,可近似看做匀速运动,故t =AB v =0.02 s .选项B 正确.4.(2011年江苏扬州中学模拟)从地面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从抛出点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刻为t 1,下落到抛出点的时刻为t 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恒定,则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被抛出物体的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 )解析:选C.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1=mg +f m ,下降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2=mg -f m,即a 1>a 2,且所分析的是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所以选项C 正确.5.(2011年郑州市预测卷)如图所示,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两端分别系一个质量为m 1、m 2的物块.m 1放在地面上,m 2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当m 2的质量发生改变时,m 1的加速度a 的大小也将随之改变.以下的四个图象,最能准确反映a 与m 2间的关系的是( )解析:选D.当m 2≤m 1时,系统静止,a =0,当m 2>m 1时,对整体有m 2g -m 1g =(m 1+m 2)a即a =g -2m 1m 1+m 2g ,可见m 2→∞时 ,a →g ,故D 正确. 6.(2011年高考海南卷改编)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在0~5 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5 mB .在0~6 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 .在0~4 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 .在5~6 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解析:选D.根据v t 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和v t 图象的意义知,物体在第5 s 时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x m =12×(5+2)×10 m =35 m ;0~6 s 内的路程为x =x m +12×1×10 m =40 m ;0~4 s 内的位移s =12×(4+2)×10 m =30 m ,故平均速率为v =s t =304m/s =7.5 m/s ;在5~6 s 内,物体的速度增加,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正功.综上所述A 、B 、C 正确,D 错误.7.a 、b 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t =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 ;t =5 s 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5 s 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 .t =20 s 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 .在5~15 s 时间内,先是a 车在前,而后是b 车在前D .在10~15 s 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解析:选A.由v t 图象可知:0时刻b 车在前a 车在后,因为t =5 s 时a 、b 第一次相遇,且5 s 至10 s 内a 车速度大于b 车速度,故10 s 时a 车在前b 车在后,两车间距最大.又因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10 s 后b 车速度大于a 车速度,可知15 s 时两车第二次相遇. 8.(2011年青岛二模)DIS 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组成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某课外实验小组利用DIS 系统研究电梯的运动规律,他们在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测量挂钩向下,在挂钩上悬挂一个质量为1.0 kg 的钩码,在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的过程中,计算机屏上显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g 取10 m/s 2)( )A .t 1到t 2时间内,电梯匀速上升B .t 2到t 3时间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C .t 3到t 4时间内,电梯处于超重状态D .t 1到t 2时间内,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解析:选D.0~t 1时间内,F 1=mg ,电梯静止,t 1~t 2时间内,F 2>mg ,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a =F 2-mg m= 5 m/s 2,A 错误,D 正确;t 2~t 3时间内,F 3=mg ,电梯匀速上升,B 错误;t 3~t 4时间内,F 4<mg ,电梯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C 错误. 9.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s 53°=0.6,sin 53°=0.8)( )A .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5mg B .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35mg C .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gD .细绳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53g 解析:选D.细绳烧断前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 ,竖直向下;弹簧的弹力F ,水平向右;细绳的拉力F T ,沿细绳斜向上.由平衡条件得:F T cos 53°=mg ,F T sin 53°=F .解得F T =53mg ,F =43mg 细绳烧断瞬间,细绳的拉力突然为零,而弹簧的弹力不变,此时小球所受的合力与F T 等大反向,所以小球的加速度立即为a =53g .故选D. 10.(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 =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刚开始木块与木板一起在F 作用下加速,且F =kt ,a =Fm 1+m 2=kt m 1+m 2,当相对滑动后,木板只受滑动摩擦力,a 1不变,木块受F 及滑动摩擦力,a 2=F -μm 2g m 2=F m 2-μg ,故a 2=kt m 2-μg ,at 图象中斜率变大,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11.(2011年合肥质检)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 =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t 0=2 s 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 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 m =12 m/s ,达到最大速度后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至少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解析:(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起来经时间t ′两车速度相等.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为s .则t ′=v a =5 s ,s =v (t 0+t ′)-12at ′2=45 m. (2)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v m =12 m/s ,则警车发动起来后加速时间为t 1,加速位移为s 1t 1=v m a =6 s ,s 1=12at 21=36 m <v (t 0+t 1)=80 m 所以警车还没追上货车,这以后匀速运动追赶,设再经时间t 2追上:则s 1+v m t 2=v (t 0+t 1+t 2),解得t 2=22 s所以警车发动起来后追上货车经历的时间为t =t 1+t 2=28 s.答案:(1)45 m (2)28 s12.(2011年湖北八校联考)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有规律,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 1=10 m/s 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Δt =25 s .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 =1 m/s 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 =600 m ,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一个车站时,一辆电动车刚经过该车站一段时间t 0=60 s ,已知该电动车速度大小恒定为v 2=6 m/s ,而且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车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 是多少?(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算,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 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 为多少?解析:(1)公共汽车启动时加速所用的时间为t 1t 1=v 1/a ,得t 1=10 s启动加速时行驶的路程为s 1s 1=12at 21,得s 1=50 m 上面所求时间和路程同时也是制动减速所用的时间和路程,所以汽车每次匀速行驶所经过的路程为s 2s 2=s -2s 1,得s 2=500 m匀速行驶所花时间为t 2t 2=s 2/v 1,得t 2=50 s所以公共汽车在每两站之间运动所经历的时间为t =2t 1+t 2=70 s.(2)电动车到达第n 站所用的总时间为TT =n (t +Δt )+t 0所以有v 2T =ns代入数据可求得n =12.答案:(1)70 s (2)12。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高中物理大二轮物理复习专题目录

二轮物理
选择题48分专练(一) 选择题48分专练(二) 实验题15分专练(一) 实验题15分专练(二) 计算题32分专练(一) 计算题32分专练(二) 选考题15分专练(一) 选考题15分专练(二)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增分练
二轮物理
小卷冲刺抢分练(一)——(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二)——(8+2实验) 小卷冲刺抢分练(三)——(8+2计算) 小卷冲刺抢分练(四)——(8+2计算) 高考模拟标准练
大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物理
二轮物理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物体的平衡 考向一 力学中的平衡问题 考向二 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考向三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 考向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考向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规律 考向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整合突破
二轮物理
第2讲 电学实验与创新 考向一 电表改装与读数、多用电表原理与使用 考向二 以伏安法测电阻为核心的实验 考向三 以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为核心的实验 考向四 电学创新设计实验
二轮物理
专题七 选考部分 第1讲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考向一 热学基础知识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 考向二 热学基础知识、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定律的组合 第2讲 (选修3-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电磁波 考向一 振动(或波动)与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组合 考向二 光学基础知识与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考向三 电磁波、光学、波动(或振动)的组合
二轮物理
第三部分 一、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 (一)高中物理的重要物理学史 (二)高中物理的重要思想方法 二、高考必知的五大解题思想 (一)守恒的思想 (二)等效的思想 (三)分解的思想 (四)对称的思想 (五)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课件

19)
角度3
对超重、失重的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考查(冷考 点)
• 【典例2】 (2013·安徽卷,14) (单选)如图1- 2-9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 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 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 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 力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 ( ).
图1-2-4
• A.物体具有惯性
•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 解析 由表可知,伽利略研究的是物体沿斜 面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由计算可得每 一组数据中第三列数据大约总是第一列数据 的33倍左右,故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 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C选项正确.
解析 由 vt2-v20=2as 得:v0= v2t -2as= 502-2×6×200 m/s=10 m/s. 答案 B
• 3.(2013·新课标全国Ⅰ,14)(单选)如图1-2 -4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 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右表.表中第 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 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
图1-2-3
•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
后增加
•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 a车的大
• 解析 由题图可知,t1时刻,b车追上a车, 故A错误.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于 t2时刻a、b两图象的斜率一正、一负,故两 车运动方向相反,B正确;由b图线的斜率 的变化可以看出t1到t2这段时间b车的速率先 减少后反向增加,C正确.如图所示,在t3 时刻b图线的斜率与a图线的相等,此时两 车的速率相等,故D错误.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和运动 第2讲 直线运动和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和运动 第2讲 直线运动和

解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 1.5 km 高度处的 时间为 t,下落距离为 s,在 1.5 km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 v。根 据运动学公式有 v=gt①
s=12gt2② 根据题意有 s=3.9×104 m-1.5×103 m=3.75×104 m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t≈87 s④ v≈8.7×102 m/s⑤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 本考点的高考 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考向涉及行车安全和追及相 遇问题。
1.牢记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四种常用方法:
2.处理刹车类问题的思路:先判断刹车时间,再进行 分析计算。
1.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拋一物
体,从拋出至回到拋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
[答案] (1)2 m/s (2)0.5 m/s2 0.33 m/s2
“一画、二选、三注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2015·山东高考)距地面高 5 m 的水平直轨道上 A、B 两点相距 2 m,在 B 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 h,如 图。小车始终以 4 m/s 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 A 点时将 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 B 点时细线 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 大小 g=10 m/s2。可求得 h 等于( )
[答案] C
2.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
上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题关键] (1)题干中“无初速下滑”说明:小球从斜面顶端下 滑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 (2)题干中“直到停止”说明: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 的 末速度为零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2讲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2讲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B.t=0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动摩擦因数μ为0.25
D.比例系数k为15 kg/s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开始时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
线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在t=0时刻,图线切线的斜率即为
该时刻的加速度,故有a0=
12-0 3-0
OA直线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速度图线末段BC平行于时间轴,
运动员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 例系数为k。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 C)
A.物体开始时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高考真题 考情感悟
-9-
1
2
3
4
5
3.(多选)(2015全国Ⅰ卷)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
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 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CD)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考点定位:牛顿运动定律 命题能力点:侧重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物理学科素养点:科学思维 解题思路与方法: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找到不同阶段的加速 度,结合受力分析和运动学规律是解答此类题目基本方法。
高考真题 考情感悟
-6-
1
2
3
4
5
解析 假设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相遇)行驶,由题图可知,在t1~t2内,甲 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则t2时刻甲在乙的前面,与题设矛盾,选项 A错误;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则在t2时刻两车才有可能并排 行驶,选项B正确;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甲、乙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专题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新课标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方案 专题2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课件 新课标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四性
性质
内容
瞬时性
力与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同体性
在公式F=ma中,m、F、a都是同一研究对象在同一时刻对应的物理量
矢量性
加速度与合力方向相同
独立性
当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一个力分别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物体的加速度等于所有分力产生的加速度分量的矢量和
专题二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专题二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
主干知识整合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专题二 │ 主干知识整合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技巧 (1)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即Δx=x2-x1=x3-x2=…=aT2,xm-xn=(m-n)aT2. (2)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vt/2= (3)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尽量利用初速度为零的运动特点解题.如第n秒的位移等于前n秒的位移与前n-1秒的位移之差,即x′n=xn-xn-1= an2- a(n-1)2= a(2n-1).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有恒力F作用时,当物品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消失,变为沿传送带向下的静摩擦力,随后物品做匀速运动.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二 │ 要点热点探究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设计)能力提升演练: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设计)能力提升演练: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篇专题知能突破专题一相互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第2讲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 B.0.05 m/s2C.36 m/s2D.180 m/s2答案:A2.下列所给的质点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中能反映运动质点回到初始位置的是()解析:在位移图象中,初、末位置的坐标相同表示质点能回到初始位置,故A正确,C 错误;在速度图象中,正向位移和负向位移的大小相等表示质点能回到初始位置,故B 错误,D正确.答案:AD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解析:A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正确,D项从面积判断物体速度有负值出现,不是单向运动.答案:C图1-2-104.(2010·北京东城区检测)如图1-2-10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刚好能越过一个倾角为α的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v ,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小球滚上斜面瞬间的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应大于v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v g sin αC .斜面的长度为v 22g sin αD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于g sin α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运动到斜面最顶端的速度恰好为0,小球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 sin α,D 错误.小球滚上斜面到自由落体落地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应等于v ,A 错误;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 =v g sin α,B 正确;斜面的长度为x =v 22g sin α,C 正确. 答案:BC5.如图1-2-11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的运动状态为(已知qE <mg )( )A .继续匀速下滑B .将加速下滑C .将减速下滑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解析:滑块进入电场前,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受力情况满足mg sin θ=μmg cos θ,进入电场后(mg +qE )sin θ=μ(mg +qE )·cos θ,仍满足平衡条件,故滑块将继续匀速下滑.图1-2-11答案:A6. (2010·上海单科,18)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1-2-12所示可知()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7.图1-2-13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AE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1-2-14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 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10 m,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AE向下做直线滑动,g取10 m/s2,则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图1-2-13图1-2-14A. 2 s B.2 s C. 3 s D.2 2 s解析:AE两点在以D为圆心、半径为R=10 m的圆上,在AE上的滑行时间与沿AD所在的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相同,t=4Rg=2 s,选B.答案:B8.(2010·广东惠州调研)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正确的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图1-2-12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长度为L ,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a =g sin θ,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的位移x =12g sin θ·t 2,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错误;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v =g sin θ·t ,即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正确;小球从顶端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有:v 2=2g sin θ·L ,C 错误;L =12g sin θ·t 2,所以时间与倾角有关,D 错误. 答案:B9.如图1-2-15甲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 ,F —t 图象如图1-2-15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在4 s 时改变运动方向B .在1 s ~3 s 时间内两物体间摩擦力为零C .6 s 时两物体的速度为零D .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 的方向相同解析:两物体在0~1 s 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在1 s ~3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3 s ~4 s 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在4 s ~6 s 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故两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A 、C 错误,D 正确.1 s ~3 s 时间内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对B 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间的摩擦力不为零,B 错误.答案:D10.(2010·福建理综,16)质量为2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 =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 图1-2-16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1-2-16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至t=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A.18 m B.54 m C.72 m D.198 m解析: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Ff=μmg=0.2×2×10 N=4 N.由题给F-t图象知0~3 s内,F=4 N,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3~6 s内,F=8 N,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6 s末物体的速度v=at=2×3=6(m/s),在6~9 s内物体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9~12 s内又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作v-t图象如图.故0~12 s内的位移x=×2+6×6=54(m).11.如图1-2-17所示,一小轿车从高为10 m、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斜坡底端115 m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N,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 N,小轿车的质量为2 t,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 m/s2).求:图1-2-17(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解析:(1)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F1+mg sin 37°-μmg cos 37°=ma1代入数据得斜坡上小轿车的加速度a1=3 m/s2由v12=2a1x1=2a1h/sin 37°得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 1=10 m/s.(2)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F 2-μmg =ma 2代入数据得a 2=2 m/s 2关闭油门后减速μmg =ma 3代入数据得a 3=5 m/s 2关闭油门时轿车的速度为v 2,v 22-v 122a 2+v 222a 3=x 2 得v 2=20 m/s ,t =v 2-v 1a 2=5 s 即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5 s.答案:(1)10 m/s (2)5 s12.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09年8月15日,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 s ,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如图1-2-18所示).车速v(km/h)反应距离 s (m) x (m) 停车距离L (m) 4010 10 20 6015 22.5 37.5 80 A 40 60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 的数据.(4)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 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0 m 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 ,会发生交通事故吗?图1-2-解析:(1)车速v 1=40 km/h =403.6m/s ,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匀速行驶,根据车速v 和反应距离s 可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Δt =s 1v 1=10403.6s =0.90 s. (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由s 1v 1=s 3v 3可计算出表格中A 的数据为 s 3=s 1v 3v 1=10×8040m =20 m. (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假设阻力与车重的比值为μ,则 v 2=2axμmg =maμ=v 22gx将v 1=40 km/h 、x 1=10 m 、g =10 m/s 2代入可得:μ=0.62.(4)车速v =72 km/h =20 m/s ,反应时间Δt =0.90 s +0.2 s =1.1 s刹车距离x =v 22a =v 22μg=32.3 m. 停车距离L =s +x =54.3 m。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讲 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讲 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精选教育文档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讲直线运动规律及牛顿
运动定律的应用
高三二轮复习正当时,根据自我总结和学生反馈,将二轮复习主讲内容(方法和易错或常考知识)共11讲进行罗列优化,以备后用。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公式:
基本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差公式;
2、运动图像x-t、v-t;
关注正负值、斜率、面积、截距。

3、易错:
(1)匀减速到静止应判断x停(t停)
(2)不同图像反映出物体运动反向(单向运动最远)依据(3)匀减速到0 应列反向匀加速方程;
(4)追击中能否相遇临界为共速,而不是x后x前;
二、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F=ma;
2、分析顺序: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在x、y方向上列方程;
优先使用整体法情况::(整体法只用1次)
(1)叠加体、连接体;
(2)两物相对静止(具有相同a);
(3)一静一动(整体受力提供个体加速度,选择题偶尔出现);
3、易错:
(1)力变a也变;
(2)叠加体是否分离要判断;
三、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1、a通常必解;
2、牛顿第二定律中a是指大小,匀变速公式中a还含方向;
3、加速度也是联系整体和个体的桥梁。

高考物理复习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复习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篇 专题知能突破专题一 相互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 动力学中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求解多过程问题,要能够将多过程分解为多个子过程,在每一个子过程中,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正确求解加速度是关键.求解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当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时其加速度也要变化;(2)两个过程的衔接——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特别注意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物体可能会两次经过同一点,在沿斜面向上和向下运动过程中其加速度要发生变化.【例】 如图1-2-19所示,一重为10 N 的小球,在F =20 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出发沿AB 向上运动,F 作用 s 后撤去.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杆足够长,试求从撤去力F 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 点为2.25 m 的B 点.(取g =10 m/s 2)解析:有力F 作用时有:(F -G )sin 30°-μ(F -G )cos 30°=ma 1,解得:a 1=2.5 m/s 2 所以撤去力F 时,小球的速度:v 1=a 1t 1=3 m/s小球的位移:x 1=v 12t 1=1.8 m 撤去力F 后,小球上冲时有:G sin 30°+μG cos 30°=ma 2解得:a 2=7.5 m/s 2因此小球上冲时间:t 2=v 1a 2= s 图1-2-19上冲位移:x 2=v 12t 2=0.6 m 此时x 1+x 2=2.4 m>x AB ,因此小球在上冲阶段将通过B 点,有x AB -x 1=v 1t 3-12a 2t 32 解得:t 3= s 或t 3= s>t 2(舍去)小球返回时有:G sin 30°-μG cos 30°=ma 3解得:a 3=2.5 m/s 2因此小球滑到最上端又返回B 点时有:x 1+x 2-x AB =12a 3t 42 解得:t 4=35 s = s 所以从撤去力F 开始计时,小球上冲通过B 点时用时为:t 3= s返回通过B 点时用时为:t 2+t 4= s.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第2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课件

高中物理第2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课件
第讲
1.力和直线运动的关系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共线时,物体做直线运

(1)若F合=0,v0≠0,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若F合恒定且不为零,且与v0同向时,物体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
(3)若F合恒定且不为零,且与v0反向时,物体将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4)若F合不恒定,物体做变加速或变减速直线运 动.
图123
答案:A
【解析】由外力F=kt可知F随时间增大,初始时选m1和
m2整体为研究对象F
m1
m2
a,a
m1
kt m2
,a随时间
增大,当F增大到Biblioteka 定程度当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此时研究m2:F
m2g
m2a2,a2
kt m2
g
a,a2继续
随时间增大.研究m1:m2 g
m1a1,可得a1
m2 g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 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 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 运动学公式得
v a t0
s1
1 2
a
t
2 0
s2
v t0
1 2
(
2
a
)
t
2 0
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 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
相对性 适用于低速、宏观;只在惯性系中成立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
① vt v0 at

s
v0t
1 2
at2

2as
v
2 t
v
2 0
④ s v t v0 vt t 2
⑤v1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力与直线运动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在电学中的应用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力与直线运动 第2讲 牛顿运动定律在电学中的应用课件

解析:(1)设 t 时刻小金属块的速度大小为 v,电场反向后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1,小金属
块由 A 点运动到 B 点过程 a1= Eq ,则 AB 间距离 x= 1 a1t2,联立解得 x= Eq t2.
答案:(1) qEt2
m
2
2m
2m
12/8/2021
(2)电场反向后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12/8/2021
解析:由于动摩擦因数为 0.5,静摩擦力对滑块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 m/s2,当大小为 0.6 N 的恒力作用于木板时,系统(滑块和木板)以 a= F = 0.6 m/s2=2 m/s2<5 m/s2 的加速
M m 0.2 0.1 度一起运动;滑块向左运动会受到一个方向向上的洛伦兹力,当洛伦兹力等于重力时滑块与 木板之间的弹力为零,此时 Bqv=mg,代入数据解得 v=10 m/s,此时摩擦力消失,滑块做匀速运 动,而木板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a′= F = 0.6 m/s2=3 m/s2.开始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
解析:(2)t 时刻小金属块速度 v1=a1t,解得 v1= qE t, m
小金属块由 B 点运动到 A 点过程中加速度 a2= qE1 , m
由位移公式得-x=v1t- 1 a2t2,联立解得 E1=3E.
答案:(2)3E
2
12/8/2021
考向二 牛顿运动定律在磁场中的应用
【典例2】 (2018·南昌模拟)根据磁场会对载流导体产生作用力的原理,人们研 究出一种新型的发射炮弹的装置——电磁炮,其原理简化为:水平放置的两个导 轨相互平行,相距d=1 m,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2 kg的金属棒 垂直于导轨上,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当金属棒中的电流为I1=4 A时,金 属棒做匀速运动,取g=10 m/s2.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专题知能突破专题一相互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第2讲牛顿运动定律与力学、电学中的匀速直线运动1.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 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 B.0.05 m/s2C.36 m/s2D.180 m/s2答案:A2.下列所给的质点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中能反映运动质点回到初始位置的是()解析:在位移图象中,初、末位置的坐标相同表示质点能回到初始位置,故A正确,C 错误;在速度图象中,正向位移和负向位移的大小相等表示质点能回到初始位置,故B 错误,D正确.答案:AD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解析:A项位移正负交替,说明物体做往复运动,B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然后做反向匀加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周而复始;C项表示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循环下去,物体始终单向运动,C正确,D项从面积判断物体速度有负值出现,不是单向运动.答案:C图1-2-104.(2010·北京东城区检测)如图1-2-10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刚好能越过一个倾角为α的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的速度为v ,不考虑空气阻力及小球滚上斜面瞬间的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应大于vB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v g sin αC .斜面的长度为v 22g sin αD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于g sin α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运动到斜面最顶端的速度恰好为0,小球上升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g sin α,D 错误.小球滚上斜面到自由落体落地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小球冲上斜面前在水平面上的速度应等于v ,A 错误;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 =v g sin α,B 正确;斜面的长度为x =v 22g sin α,C 正确. 答案:BC5.如图1-2-11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滑块,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当滑块滑至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区域时,滑块的运动状态为(已知qE <mg )( )A .继续匀速下滑B .将加速下滑C .将减速下滑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图1-2-11解析:滑块进入电场前,沿绝缘斜面匀速下滑,受力情况满足mg sin θ=μmg cos θ,进入电场后(mg+qE)sin θ=μ(mg+qE)·cos θ,仍满足平衡条件,故滑块将继续匀速下滑.答案:A6. (2010·上海单科,18)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1-2-12所示可知()图1-2-12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解析:根据v-t图的意义可知t时刻A、B两质点的速度相等,B项正确.再结合动能定理可知D项正确.v-t图中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由图可知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的位移大,C项正确.由于两质点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故不能确定t时刻两质点的位置,故A选项错误.答案:BCD7.图1-2-13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AE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1-2-14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10 m,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AE向下做直线滑动,g取10 m/s2,则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 Array图1-2-13图1-2-14A. 2 s B.2 s C. 3 s D.2 2 s解析:AE 两点在以D 为圆心、半径为R =10 m 的圆上,在AE 上的滑行时间与沿AD 所在的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相同,t =4R g =2 s ,选B. 答案:B8.(2010·广东惠州调研)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正确的结论有(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长度为L ,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a =g sin θ,小球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的位移x =12g sin θ·t 2,即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 错误;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v =g sin θ·t ,即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正确;小球从顶端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由运动学公式有:v 2=2g sin θ·L ,C 错误;L =12g sin θ·t 2,所以时间与倾角有关,D 错误. 答案:B9.如图1-2-15甲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 施加一水平力F ,F —t 图象如图1-2-15乙所示,两物体在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15A.两物体在4 s时改变运动方向B.在1 s~3 s时间内两物体间摩擦力为零C.6 s时两物体的速度为零D.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解析:两物体在0~1 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在1 s~3 s内,做匀加速运动,在3 s~4 s内,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在4 s~6 s内,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故两物体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A、C错误,D正确.1 s~3 s时间内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两物体间的摩擦力不为零,B错误.答案:D10.(2010·福建理综,16)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图1-2-16 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1-2-16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至t=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A.18 m B.54 m C.72 m D.198 m解析: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Ff=μmg=0.2×2×10 N=4 N.由题给F-t图象知0~3 s内,F=4 N,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3~6 s内,F=8 N,说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2 m/s2.6 s末物体的速度v=at=2×3=6(m/s),在6~9 s内物体以6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9~12 s内又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作v-t图象如图.故0~12 s内的位移x= ×2+6×6=54(m).答案:B11.如图1-2-17所示,一小轿车从高为10 m 、倾角为37°的斜坡顶端从静止开始向下行驶,当小轿车到达底端时进入一水平面,在斜坡底端115 m 的地方有一池塘,发动机在斜坡上产生的牵引力为2×103 N ,在水平地面上调节油门后,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为1.4×104 N ,小轿车的质量为2 t ,小轿车与斜坡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 取10 m/s 2).求:图1-2-17(1)小轿车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2)为使小轿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而不掉入池塘,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轿车在行驶过程中不采用刹车装置)解析:(1)小轿车在斜坡上行驶时F 1+mg sin 37°-μmg cos 37°=ma 1代入数据得斜坡上小轿车的加速度a 1=3 m/s 2由v 12=2a 1x 1=2a 1h /sin 37°得行驶至斜坡底端时的速度v 1=10 m/s.(2)在水平地面上加速时F 2-μmg =ma 2代入数据得a 2=2 m/s 2关闭油门后减速μmg =ma 3代入数据得a 3=5 m/s 2关闭油门时轿车的速度为v 2,v 22-v 122a 2+v 222a 3=x 2得v 2=20 m/s ,t =v 2-v 1a 2=5 s 即在水平地面上加速的时间不能超过5 s.答案:(1)10 m/s (2)5 s12.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09年8月15日,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 s ,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如图1-2-18所示). 车速v(km/h)反应距离 s (m) 刹车距离 x (m) 停车距离 L (m) 4010 10 20 6015 22.5 37.5 80 A 40 60(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A 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车在刹车后所受阻力恒定,取g =10 m/s 2,请计算出刹车后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4)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 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50 m 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2 s ,会发生交通事故吗?解析:(1)车速v 1=40 km/h =403.6m/s ,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匀速行驶,根据车速v 和反应距离s 可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Δt =s 1v 1=10403.6s =0.90 s. 图1-2-18(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由s 1v 1=s 3v 3可计算出表格中A 的数据为 s 3=s 1v 3v 1=10×8040 m =20 m. (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假设阻力与车重的比值为μ,则 v 2=2axμmg =maμ=v 22gx将v 1=40 km/h 、x 1=10 m 、g =10 m/s 2代入可得:μ=0.62.(4)车速v =72 km/h =20 m/s ,反应时间Δt =0.90 s +0.2 s =1.1 s 驾驶员的反应距离s =v Δt =20×1.1 m =22 m刹车距离x =v 22a =v 22μg=32.3 m. 停车距离L =s +x =54.3 m由于停车距离L >50 m ,故会发生交通事故.答案:(1)0.90 s (2)20 (3)0.62 (4)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