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坏习惯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
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为什么父母的苦心付出不能得到优良的回报,当真我们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吗?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困惑的家长,又或者你是一个不希望未来遭遇这种困惑的家长,请你和我们一起,拨开这团困惑的迷雾,看到迷雾后面藏着的真相——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
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
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
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
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
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
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
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父母自身坏习惯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父母自身坏习惯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父母在日常中可能存在不少不良习惯,看清楚这些坏习惯,别让它们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一生。
一、父母可能影响孩子的20个坏习惯1、不耐烦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孩子又吵又闹,家长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成人的尊重。
2、不回避结婚多年,父母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
提醒:父母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3、太“大方”家长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孩子却很大方,从不教他节省。
提醒:父母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得到,不懂得付出。
4、不关心每天家长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父母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家你答案”。
于是,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并学会敷衍别人。
5、不认错孩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家长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家长想:父母言行要前一致,于是从不把话收回。
提醒:父母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6、爱抱怨朋友爽约,家长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后别再理他了。
”提醒:家长让孩子看到,在面对失望的时候,父母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7、不娱乐孩子吵着要家长给他讲故事,可家长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
提醒:父母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
8、爱争执家长和孩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家长的前面,家长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父母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9、撒谎、推托家长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家长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家长一直很忙,后来家长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家长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1.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
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立性培养。
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
如有一个小女孩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
”而家长知道这事后,却一笑了之。
又如孩子在家中谈论幼儿园的开心事或问一些问题,家长嫌烦,不理睬。
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
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
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
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
也有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
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一样有不少家长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孩子有说谎的毛病。
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幼儿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家长把孩子说出来的想象误以为是说谎,这实际是幼儿趋利避害的本能,但也有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
例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出现问题,幼儿园教师找家长,父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找母亲的话,孩子回家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孩子又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
久而久之,孩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说不一样的话,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也说不一样的话。
说谎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4.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
2020年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幼儿教育随笔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幼儿教育随笔现在的家庭里很多都是只有一个小宝贝,全家人都宠着,特别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老人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许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障碍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须听他的,他不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未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
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然会变得懒散。
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四、自私自利的孩子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在社会上,也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遇失败,感情也是一样。
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家长给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一旦离开温室,遭受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不知礼节为何物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止。
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基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慢慢发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与养成方面的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总结出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家庭教育幼儿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得出原因后从生活习惯、思维、学习、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展开了具体对策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智力开发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十分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幼儿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下面,笔者就具体谈谈幼儿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家长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家长存在娇惯宠爱幼儿问题。
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家人都视幼儿为掌中宝,总是事事依着孩子,再加上三世同堂现象不乏存在,隔代人更加过分的溺爱幼儿,对幼儿百依百顺,言听计从,甚至姑息、迁就幼儿的错误,缺乏必要的约束[1]。
家长这种盲目的宠爱,只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坏处,易导致幼儿如不讲道理、霸道、任性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生成。
同时,这种无原则的娇惯造成家长过度关注幼儿身体方面的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家长为幼儿拼命补充营养,觉得自身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
这种轻视行为习惯培养的行为导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导致幼儿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
(二)过度注重幼儿智力开发。
部分家长主要侧重于培养开发幼儿的智力因素而相对应地忽略了非智力因素。
把关心幼儿的焦点放在了智力因素的开发上,而对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缺乏应有的重视。
其中,许多家长觉得幼儿只要智力开发好,以后学习成绩好,就会有大发展,其他都不算什么。
因此在过度关注幼儿智力开发的背后,隐藏着情感淡漠、意志薄弱、品德不良、性格孤僻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危机。
其实,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幼儿未来成材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幼儿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智力的开发,最重要的是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家长注意: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八个坏习惯【可编辑版】
家长注意: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八个坏习惯家长注意: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八个坏习惯不愿动脑、甜食过量、少言寡语等等这些坏习惯的养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哦,家长们要注意了。
坏习惯1:不愿动脑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只有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人才会变聪明。
反之,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
坏习惯2:带病用脑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损害。
坏习惯3:长期饱食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
这些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如果长期饱食的话,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坏习惯4: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
此外,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也有密切联系。
据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孩子在课堂上的最佳思维普遍相对延长,而食素的儿童情绪和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坏习惯5: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
这是因为孩子脑部的发育离不开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甜食会损害胃口,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坏习惯6: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糊涂起来。
坏习惯7:少言寡语大脑中有专司语言的叶区,经常说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应该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
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并不一定就聪明。
坏习惯8:空气污浊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平均每分钟消耗氧气500-600升。
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用脑时,特别需要讲究学习环境的空气卫生。
附送:家长的期望和评语家长的期望和评语1.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经在努力学习了。
别大意!这8个坏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
别大意!这8个坏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优秀是一种习惯,而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摒弃一些让孩子越来越不优秀的坏习惯。
那么,有哪些坏习惯需要摒弃呢?小时候,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习惯成自然。
长大了,我最喜欢的作家说: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结婚后,我发现:习惯变成了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的事,一个小家庭会形成独有的习惯。
好的习惯对我们的家庭有多好,小九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那么,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坏习惯,时间长了,会造成持久的伤害。
01.关于吃饭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做早饭的习惯,一觉睡到大中午,早饭和午饭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样,被迫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
殊不知,早饭是距离上一餐时间间隔最长的一顿饭,胃里的食物经过一晚上的消化,热量已被用尽,如果不及时吃早餐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的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如果反映到孩子身上的话,那孩子一上午的思维活跃度都会很低,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情况。
另外,如果孩子每一顿饭都吃的太饱的话,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商。
因为吃的太饱的话,人的大脑就会反应迟钝,总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长时间下来,孩子的脑细胞会出现早衰,智力也会下降,从而越来越笨。
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饱,但不能过饱。
02.关于睡眠现在很多家长都有熬夜的习惯,看电视、上网、加班……连带着孩子都跟着熬起夜来。
而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最主要的是,孩子经常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
由于睡眠不足,孩子上课时自然会昏昏欲睡,脑细胞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影响智力发展,并使学习成绩下降。
03.关于阅读大家都知道,阅读是一个人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人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
而一个经常思考的人,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要求孩子多看书,自己却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打游戏,以为自己的行为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父母的坏习惯严重危害孩子生长健康
家长的坏习惯危害孩子的成长健康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
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
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宝宝们也在“看事做事”!坏习惯1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
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
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
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
”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
家长家庭教育遇到的的八大问题
家长家庭教育遇到的的八大问题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八大问题:
1. 过度溺爱: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可能导致孩子无法独立处理问题,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期望过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们可能会感到自责和失落。
3. 干预过多:家长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可能会使孩子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4. 缺乏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可能会导致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影响亲子关系。
5.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6. 缺乏榜样作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榜样作用,可能会使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7. 教育方式不当: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8. 对孩子过度保护: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可能会使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容易使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方式,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变“聪明”的负面案例
8个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当爸妈的都希望孩子能越来越聪明,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越变越笨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京翰教育小编和大家分享个经典的例子: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条大鱼放进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大鱼饿了就游上去捕小鱼,没有一只能逃得过它的捕捉。
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大鱼,再放进水池里。
开始,当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大鱼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大鱼的冲撞越来越少。
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
结果,当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大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
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
最后,这条大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
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大鱼真是笨死了!可仔细想想,大鱼原来并不笨,可是,在无数次的碰壁之后,大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后来,它彻底绝望了,坚信自己是一条“笨鱼”。
这种无力感,最终害死了它。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的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惯性愚蠢”。
他说,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某些原因,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怀疑,并因此而丧失了自信心。
在他人的眼里,就会觉得他们“越来越笨”了。
在生活中,家长这些不经意的做法和坏习惯,就像是为孩子“套”了一个罩子,将孩子一步步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
1. 过早进行知识传授,忽视孩子自身感受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对孩子进行高难度的知识教学;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自满”,而设置了过高的学习目标。
但是,孩子尽了力却总也达不到,每次尝试都失败,孩子就会感觉很受挫,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糟糕。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2. 父母没有学习、阅读的习惯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爱看电视,跟孩子有什么关系?可是你的言行举止和境界,直接决定孩子的高度,孩子受父母的影响至关大。
父母的坏习惯会遗传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因此,父母的有些坏习惯,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比如爱批评抱怨、手机党低头族、借酒消愁、攀比,等等。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以身作则,约束好自己,避免以下坏习惯。
1.爱批评抱怨。
母亲如果经常抱怨自己的身材,给孩子特别是女儿传达的资讯是“自尊来自牛仔裤是否合身或体重有多轻”,这可能会使孩子讨厌镜子里的自己,自尊下降,对自己身材不满。
这些都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反复节食减肥、暴饮暴食或者厌食症等严重问题。
2.用食物安抚情绪。
家长在伤心或失望时用食物安慰自己,也会给孩子发出错误信号——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与朋友交谈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绪。
3.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
研究发现,在荧屏前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体重增加等多种问题。
而与家人共餐的孩子肥胖几率更低。
然而,有些家长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发短信,一边自己却在使用智能手机。
言教不如身教,应制订手机电脑家庭使用规则,所有家庭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4.过分注重外表和物质。
家长太注重外表和物质需求,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家长应设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健康习惯,比如散步、打球等,让孩子明白,身强体壮比穿着打扮更重要。
家长赞美孩子漂亮的同时还应表扬他们聪明和善良。
5.借酒浇愁。
工作一天不顺心,回家就想喝一杯。
这给孩子传达的资讯是,酒是缓解压力和找到好感觉的极佳方式。
家长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冥想打坐、与家人聊天等。
6.总爱攀比。
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攀比,动辄就教育孩子“邻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等。
此类攀比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励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及时表扬。
7.爱争吵。
如果夫妻间总爱争吵,孩子学到的是“争吵是解决问题必要途径”。
父母吵架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
研究发现,这种压力还会增加儿童发胖风险。
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
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都知道经常打骂孩子对孩子不好,但是这些不好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希望对你有帮助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11.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案例,他从小被父亲打到大以至于封闭自己,不愿意和别人沟通。
严重到有了抑郁症,最后还有自杀倾向。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千万不能光靠打。
2.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我小时候经常被我妈打,当时和她的感情很微妙,几乎有什么事都不会主动和她交流,甚至很害怕她。
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暴打谩骂孩子都属于极端的做法,伤害孩子还让彼此之间有距离感。
3.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现在很多的孩子都缺乏自信,不爱交流,封闭自己。
很有可能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里,所以他不敢主动去和别人说话,看到别人靠近会有不适感。
家长要言传身教,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
4.会造成孩子恐惧感三岁内的孩子神经发育都为完善,家长过度恐吓和粗暴会让孩子过度紧张,产生恐惧感。
看到家长离开会抱着不放,会突然焦虑不安,大哭大闹,精神紧张。
希望家长纠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打孩子有害无利。
5.会让孩子有仇恨心理幼小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打骂会加剧孩子的不良行为。
长期施暴不仅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日后很有可能孩子会带着仇恨的心理成长,以至于报复别人,祸害社会。
建议父母不要用权威压制孩子服从,采用适当的方法,循循善诱。
6.会让孩子养成说谎话的坏习惯家长总希望靠打骂的手段能让孩子服软,认错,可其实孩子为了避免挨打,出于保护自己的心理很可能会违心的认错,长期以往会养成爱说谎的坏习惯。
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吧打骂教育孩子的坏处2第一,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打骂教育会导致亲子感情的疏远,孩子会自然地跟家长产生距离,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家长说;第二,很可能让孩子养成暴力倾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如果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通过暴力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话,也会导致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这一问题;第三,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建立。
孩子爱顶嘴,喜欢对着干,多半与家长的5个行为有关
孩子爱顶嘴,喜欢对着干,多半与家长的5个行为有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爱顶嘴、喜欢对着干的行为,这让许多家长感到头疼。
其实,这种现象与家庭教育中的5个错误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过度溺爱。
很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娇纵,导致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每当家长在提出要求时,他们可能就会故意对着干。
解决方法:家长要适度满足孩子的要求,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需求都会被满足。
二、家长言行不一致。
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或者自身就有很多坏习惯,便会导致孩子模仿和学习不良行为。
例如,家长口头上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整天玩手机、看电视。
解决方法:家长也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做到言传身教。
同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及引导,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不恰当的奖惩方式。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赏罚方式不恰当,就会导致孩子出现顶嘴、对着干的行为。
比如,家长的过度奖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可以不受限制;或者对孩子惩罚过重,会让他们感到委屈和不满。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并让他们明白奖惩的原因和目的。
四、给孩子太大的期望和压力。
有些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在心中为他们设定的理想标准。
这种过高的期望会导致孩子产生压力和逆反心理,从而与家长对着干。
解决方法: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
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避免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五、家庭氛围不和谐。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争吵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从而用对着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解决方法: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尽量避免争吵和冲突。
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最毁孩子的六种行为
最毁孩子的六种行为
1. 虐待:包括身体上的伤害、性虐待、心理虐待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2. 忽视:父母或监护人无视孩子的需求、情感和情绪,缺乏关注和关怀,使孩子感到被遗弃和孤独。
3. 限制孩子的自由:过分严格的管教和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剥夺孩子的个人权利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4. 不合理的期望和压力: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压力,要求他们达到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目标,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
5. 亲身示范不良行为:父母亲自从事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吵架等,会对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6. 忽视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或监护人缺乏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使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育孩子拒绝“12个坏习惯”
教育孩子拒绝“12个坏习惯”坏习惯1:不耐烦无力的妈妈回到家看见乱七八糟的衣服玩具,还有一旁在哭闹的孩子,妈妈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一个自尊并且尊崇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了成人的尊崇。
孩子哭闹一定有他的原因,别带着妈妈的情绪去抱怨,蹲下来,心平气和的给孩子一个拥抱,说不定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夫妻不给予孩子这种尊崇,对孩子很残忍,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回避妈妈和爱人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孩子的面吵翻天。
事后又言归于好。
夫妻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夫妻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太“大方”妈妈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孩子却很宠溺,要什么给他买什么,从不教他节省。
这种“爱”,会让孩子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
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更严重的是教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除了父母,没有人会无条件满足妈妈的所有要求。
坏习惯4:不关心每天把孩子接回来以后,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开心吗?”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忙着收拾客厅。
夫妻表面上好像在关心孩子,但夫妻的行为却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妈妈的答案。
于是,孩子从夫妻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崇,并学会敷衍别人。
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请走心。
坏习惯5:不认错妈妈打破了一只玻璃杯,碎片散一地,孩子不小心踩到哇哇直哭,妈妈却埋怨孩子走路不长眼睛。
妈妈犯的错误,后果却让孩子去背。
如果夫妻犯错了还拒不承认,那么孩子将来也会变成一个不能勇于承认并承担错误的人。
坏习惯6:爱抱怨朋友爽约,妈妈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后别再理他了。
”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夫妻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家长坏习惯教出坏孩子
家 庭 成 员 之 间 对 彼
其 学 习成 绩 进 一 步 下降 , 孩子未来 的整 体 发 展 都 会 受 到 妨
碍。
常 阻止 孩 子玩耍
玩 是 孩 子 的 天
此的意 见和建议 ,让
孩子畅 所欲 言 , 使其
感 受 自 己 存 在 的意
性,一味 地 阻 止,
迫使 其 “ 学 ”,而 且
大原 因 ,其 中很 多不 良的家 庭习惯都
会让孩子 的学 习成绩下降 。专家指出 ,
家长 教育 中不 自觉 的错 误 ,可导致
孩子多种心问题,并直接影响孩子
的学 习效果 。
都 很关心你 的语文成绩 ,我相信这次 考 试还没 有反映出你 的水平 ,你要加
油呀 ,孩子 ! ”家长 乙对孩子说 : “ 你 对孩子讲话 、做事要 小心谨慎 ,不要
家
教
圆圈
家长坏 习惯教 出坏孩子
。 余 丽娜
孩子学 习不好 ,有时候家 长 占很
常指 责孩 子的 失败
比如 有两个孩子 的语 文考试不及 格 ,家 长 甲对 孩子说 : “ 妈 妈和爸爸
常做 不好 的榜 样
期望 孩子具有 良好 的生活 、学 习
习惯 ,父母首 先要做到做 事不拖拉 , 当天的事情 当天处理 ,而 不要轻易 斥 责孩子学 习拖拉 、不 主动以及贪 玩 ;
第 一 的 孩 子 反 复 强
自 己 的 言 行 规 范 来
影响孩子 ,让 孩子 去 领悟如何做人做事 ; 要 经 常 在 家 庭 中 进
调名次 , 势必使孩子
陷于 自卑 。而孩子的 自我否定 ,不仅会使
行民主交流 ,父母和 孩 子 分 别 总 结 一 段 时 期 以 来 个 人 的 得 失 以 及 未 来 的 努 力 方 向 ,同时相互交流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3、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
在隔代教养中,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这可以确保家庭成员 之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可以帮 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和特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 和帮助。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隔代教养现象越来越普遍。隔代教养 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替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家庭压力,但同时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本次演示将从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 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因此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可以通过增加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父母也应该注重与祖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在隔代教养中,我们应该注意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解决问 题和处理生活中的挑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将 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积极影响
1、促进儿童情感成长
隔代教养可以给儿童更多的爱和,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由于祖辈 对孩子的程度较高,孩子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促进情感 的发展。
2、帮助儿童度过敏感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敏感期,例如青春期。此时,孩子可能 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和行为。而隔代教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孩子的行为, 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敏感期。
2、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易导致 孩子的心理问题。
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观念上 的陈旧、落后,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甚一致。而孩子由于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 时期,他们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都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这使 得两代人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班主任提醒:想要孩子变优秀,家长一定做对这3件事
班主任提醒:想要孩子变优秀,家长一定做对这3件事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然而很少有家长会问如何成为优秀的父母。
孩子出现问题的背后,家长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别让孩子成为你坏习惯的“翻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习惯深受家长影响。
因此,家长必须审视自己的言行,避免将不良习惯传递给孩子。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2、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劳动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通过劳动,孩子还能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成就感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泉。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当孩子取得进步和成绩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成长进步。
此外,家长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肯定孩子的现有成绩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接受孩子的平凡和平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
家长要接受孩子的平凡和平庸,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3.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理想,支持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4.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家长要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关心的家庭氛围。
因家长喂养不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计划
因家长喂养不当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计划一、幼儿不良饮食定义及危害(一)幼儿不良饮食的定义及其表现挑食偏食是指孩子爱吃一些食品或调味品,不爱吃另一些食品或调味品。
喜欢吃的就爱吃并且多吃,不爱吃的就不吃。
这种“喜欢吃的就没个够,不喜欢吃的就不沾边”的择食标准为挑食或叫偏食。
幼儿的挑食与偏食往往表现为:有的爱吃肉类而不爱吃蔬菜,有的只吃蔬菜而不吃肉,有的只吃鸡蛋,有的却怎么也不吃鸡蛋,有的爱吃甜食,有的只吃咸菜,以咸菜就饭吃等等。
(二)幼儿不良饮食对身体的危害中午在舅舅家吃午饭,有青椒肉丝,芋儿烧鸡,炒青菜,番茄蛋汤。
3岁的哲哲已经会自己使用筷子夹菜吃饭了,但是他就只吃肉丝,鸡肉。
青菜和番茄碰都不碰。
奶奶给哲哲夹了青菜,他就把菜拨到一边。
奶奶看到没办法,就只好自己去夹菜喂到哲哲嘴巴里面。
哲哲才勉强吃几口。
哲哲现在3岁半,但是体重已经达到25公斤,身高110cm。
大打超过了3、5岁幼儿的标准身高体重。
现在大多爷爷奶奶认为孩子胖就是健康,实则不然。
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调查发现,肥胖儿童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为46%。
胰岛素是体内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肥胖儿为了维持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的糖代谢稳定,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长期被迫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过早衰竭而诱发糖尿病。
(三)幼儿不良饮食对心里的危害幼儿的不良饮食,对生产发育期的幼儿的心里健康也有极大的危害。
若长期营养缺乏,营养不均衡,还会导致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在入园后,智力发育都会比同龄幼儿缓慢。
幼儿如果有较严重的挑食行会导致体内的营养不均衡。
例如,体内缺乏钾,钠,钙,镁,铜等矿物离子,这些矿物离子是大脑发展和大脑功能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摄入量过少可导致思维功能紊乱,性格改变,对幼儿孤独症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wtzl/wyzt 家长的坏习惯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
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
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鹏宇老师家的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
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
鹏宇老师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
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
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
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
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
在孩子做了令你不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再后来孩子网瘾了!孩子是否自信,取决于父母对待他们的态度。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
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
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大人”的问题。
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wtzl/wyzt 鹏宇老师认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平静和喜悦的过程,平静和喜悦的状态就是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心量拓宽的过程!改变孩子很容易,当你“容”下孩子时,孩子就“易(改变)”了!
父母小小的改变,孩子大大的不同。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
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不要用比较杀伤孩子的自尊了!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
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
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鹏宇老师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
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
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5.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
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6.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
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
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
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
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
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7.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
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
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