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凝聚基层转型跨越发展新动能
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向现代化方向转变,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了进一步明确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完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1. 强化乡镇(街道)行政职能,明确职责分工和权责关系,促进乡镇(街道)发挥更大作用。
2. 推进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多元化,支持发展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增强基层自治能力。
3. 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注重选拔有能力、经验丰富的乡镇(街道)干部,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增强基层管理水平。
二、拓宽乡镇(街道)经济来源1. 鼓励乡镇(街道)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乡镇(街道)自主发展能力。
2. 加大对乡镇(街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优惠,激发乡镇(街道)经济发展的活力。
3. 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促进乡镇(街道)产业升级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乡镇(街道)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对乡镇(街道)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乡镇(街道)发展环境。
2. 支持乡镇(街道)开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3.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乡镇(街道)生态环境改善,营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
四、加强乡镇(街道)治理能力建设1. 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体系,推动各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对乡镇(街道)的综合治理与服务。
2. 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加强社区矛盾纠纷的化解,建立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3. 推进信息化管理,建立乡镇(街道)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之,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完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拓宽经济来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可以实现乡镇(街道)的现代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XX县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XX县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巩固赋权赋能乡镇改革成果,学习借鉴浙江“县乡一体、条抓块统”试点经验,全面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XX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XX县委编委成立调研组,由XXX任组长,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实地查看、个别访谈等方式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本报告。
一、XX县乡镇机构编制概况XX县下辖X个乡镇(其中镇X个、乡X个),常住总人口X 万,其中X个乡镇常住人口超过X万,X个乡镇常住人口小于X 万人、X个乡镇常住人口小于X千人;总面积X平方公里,X个乡镇大于X平方公里。
202X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共计X亿元,其中X个乡镇超过X亿元,X个乡镇低于X万元、X个乡镇低于X 万元。
除个别乡镇以外,各乡镇均内设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民政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4个内设机构,下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4个事业单位。
截止202X年X月底,X个乡镇行政编制总量XXX名、实有XXX人,每乡镇平均行政编制XX名、实有XX人;共核定事业编制XXX名、实有XXX人,各乡镇平均事业编制XX 名、实有XX人。
县直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有:公安派出所XX个、森林派出所X个、司法所X个、自然资源和规划所XX个、市场监管所X 个,共核定行政编制(含政法专项编制)XXX名、实有XXX人,事业编制XX名、实有XX人。
二、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根据党中央和省市委部署和要求,XX县紧紧围绕扩大乡镇管理服务权限、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健全完善基层站所管理体制。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意义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意义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以下几个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基层服务效能: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优化基层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基层政府服务效能。
通过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强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可以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促进基层政府的责任担当,培育和引导群众自治,加强民主监督。
通过鼓励各级政府创新思维、创新方式,推进基层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公正化,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效果。
3. 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通过激发基层组织的内部动力,引导基层组织从中心到基层的创新思维、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
通过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流动机制,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形成基层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
4. 增强社会稳定性: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增强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是社会的基础,基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通过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基层问题的治理和解决,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提高基层服务效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和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当前,我国基层治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社会治安状况不稳定、权力滥用腐败问题、公共服务不均衡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凝聚“三力”,即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个人力量的有机结合。
只有通过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推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政府力量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应当肩负起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
首先,政府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切实执行,使得政府行为有据可依、公正透明。
其次,政府应当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通过加强培训和提升工作水平,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最后,政府还应当加强督查和问责机制,确保政府工作的有效执行。
只有政府能够精细化、规范化地履行职责,才能够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社会力量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社会力量是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非政府力量。
社会力量可以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首先,社区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居民自治。
通过建设自己的管理组织、规则、行为准则,增强居民自治能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
其次,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
通过加强企业与社区、居民的联系,提供公益服务和支持,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最后,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协作和监督作用,参与社会监督和治理。
通过监督政府行为、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个人力量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力量。
个人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个人应当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和行为准则。
通过自觉遵守法律,不违法乱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法治的氛围。
其次,个人应当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
通过参与社区议事、居民代表选举等途径,发表意见建议,增强居民自治意识,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乡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乡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乡镇作为基层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等重要职责。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加大,乡镇改革亟待加快推进。
因此,制定乡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目标。
乡镇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化、人文化的乡镇政府,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重点任务。
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乡镇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能。
2. 推进乡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4.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镇治理水平。
5.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6. 加强乡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具体措施。
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机制,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强政府职能监督和评估。
2. 推进乡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承包、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市场化。
3.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4. 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乡镇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培训交流机制,提高乡镇干部素质和能力。
5.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等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6. 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制定乡村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五、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政府支持乡镇改革的政策措施。
2. 加强资金投入,制定专项资金支持乡镇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乡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强化工作推进的组织协调。
六、预期效果。
通过乡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全面落实,预计将进一步激发乡镇发展活力,提高乡镇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实现乡镇改革工作的全面成功。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时间:2013-05-17 字体:小中大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认真总结过去几年乡镇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做好新时期农村各项工作,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政权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
乡镇政权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关系到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大局出发,作出了取消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战略决策,大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农村工作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农村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矛盾日益凸显。
2004年中央决定在部分地区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主要任务是配合农村税费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减轻财政压力,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2006年农业税全面取消,中央又先后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等战略部署,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试点范围逐渐扩大。
2009年中央要求改革从试点转向全面推开,旨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体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地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在严格守住“乡镇人员只减不增”和“农村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经过八年不懈努力,乡镇机构改革已于2012年底比较圆满完成,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符合农村实际的乡镇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推动了乡镇政权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改进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浅谈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doc
浅谈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姓名:专业: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在基层的代表,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关大局,至关重要,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整个社会的稳定。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巫需采取相关对策来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对策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行政管理体制,又称行政体制,是一个与政府管理相对应的概念。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关系模式的总和,其基本要素有: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人事管理体制、行政监督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和行政区划体制。
其中,行政权力和行政职能是核心。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是以乡镇行政职能、行政权力和行政责任的实际构成与配置为基础,以乡镇行政主体为载体与中心联结点的行政关系和相关政治关系的结构体系及基本管理制度的总称。
[1]二、我国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基本情况乡镇一级行政机关是我国基层的行政组织,直接同人民群众接触,在管理方式上具有直接性。
乡镇一级政府是为群众直接服务的国家基层机关,通过所掌握的行政资源对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提供服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都要通过乡镇行政机关来贯彻执行,才能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乡镇行政机关在管理上具有很强的执行性,同时又对上级传达群众心声,对群众下达中央政策。
乡镇政权的机构设置基本上是按照上级机关设置的。
”乡镇政权的上下-同构.,并非全部出白乡镇治理的实际需要,有的主要是便利与上级相关组织、机构的交往。
[2]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政权的良吐运行、阻碍了乡村民主化进程、不利于对乡村社会的治理(善治)。
组织法规定,乡镇一级政府要管理好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财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公共场所设施等。
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
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题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镇是我国城乡发展和管理的基层单位,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等。
数据来源主要是政府文件、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
三、调研内容与结论1.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和农村转型期,加强镇级政府能力建设和改革意义重大。
2.目前镇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各地区在镇级政府职能转变、机构优化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制度和实践问题。
3.问题和不足之处:镇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划分不明确、执法监管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财力和人力资源不足等是当前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
4.改进措施:加强法制建设,明确镇级政府的职责和权限;理顺镇级政府与乡、市县政府的关系;完善镇级政府的执法监管制度;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镇级政府人员的培训和选拔。
四、调研成果和建议本次调研明确了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建议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大对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推动镇级政府能力提升,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镇级政府的职能和权限,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五、结语深化镇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深化改革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本次调研成果,采纳相关建议,进一步推动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街道乡镇事业改革工作总结
街道乡镇事业改革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街道乡镇事业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首先,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乡镇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党的领导始终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乡镇事业改革,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我们加强了乡镇机构改革,优化了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提升了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推动基层民主,鼓励村民自治,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乡镇事务管理中来,增强了基层治理的民主性和公信力。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
我们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总的来看,街道乡镇事业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镇事业改革向纵深发展。
我们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们要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3篇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3篇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1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幸福生活需求的提高,基层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凝聚“三力”,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凝聚政府力量,加强基层治理能力。
政府是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必须通过加强财力、组织力、人力、制度力等多种力量的融合,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经费保障和物质保障,完善人员配备,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建立规范高效的信息化基层管理系统,使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更加“数字好、智能化、服务化、平台化”。
其次,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社会力量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动力,必须通过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基层管理机构改革创新,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应用工业4.0、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增强基层治理机构综合履职能力和效果,凝聚社会共识和共治力量,实现基层治理创新和现代化。
最后,凝聚居民力量,携手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
居民力量是基层治理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力量,必须通过加强居民参与和民主监督,增强基层治理的广泛感受性、反应性和适应性。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组建居民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成立社区论坛等多种形式,增加居民对基层治理的知情度和参与度,扩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空间,提升基层治理的自主管理和自治能力。
综上所述,凝聚“三力”,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不仅需要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力量的联动,也需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只有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和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治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凝聚“三力”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努力做好乡镇和街道改革“后半篇”文章
努力做好乡镇和街道改革“后半篇”文章作者:张秋晓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21年第2期文/张秋晓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工作,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夯基工程,是近年来我省“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放权最多、最为深入”的一次改革。
当前,我省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必须坚持政治站位,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改革完成后存在的短板弱项,做好“后半篇”文章。
在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上下功夫。
强化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作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全面领导乡镇(街道)人大、政府、群团组织和其他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制度机制,切实发挥好把方向、作决定、管干部、统资源作用。
坚持以大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建立乡镇(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任务清单和落实办法,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健全乡镇(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制度,明确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基本职能和作用发挥机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体系不强、统筹不够、零打碎敲等问题。
在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下功夫。
规范党建引领机制,建立党组织领导下多部门、多事项联动的基层治理应急处置、矛盾排查化解、快速响应服务群众等制度,强化党建工作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
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制定乡镇(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制度,推进乡镇(街道)依法履行职责。
完善村党组织、村委会、监委会等协调联动的农村组织体系,完善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等协调联动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在规范政务服务、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功夫。
规范行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推行“全科”综合受理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乡镇(街道)政府购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交由社会力量承担,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
乡镇大部制改革情况汇报
乡镇大部制改革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县乡镇大部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我们不断完善乡镇大部制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下是改革情况的汇报:一、改革背景及意义。
乡镇大部制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是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通过乡镇大部制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完善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二、改革举措。
我们在乡镇大部制改革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1. 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实际情况,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合并部分乡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
2. 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强化基层治理。
通过精简机构、优化编制,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加强基层党组织和人大、政府、政协的协同工作,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3. 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
加大对乡镇的财政投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乡镇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推动乡镇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加大对乡镇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
三、改革成效。
通过乡镇大部制改革,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1. 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提高,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2. 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乡镇产业发展得到加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3. 政府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后,政府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乡镇大部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
具体工作包括:1. 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编制,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2. 加大对乡镇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3. 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4. 加强乡镇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结语。
(学习笔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心得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更是欠发达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跨越的必由之路;既是破解发展中面临难题、成功应对来自各方面风险挑战的关键一招,更是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协调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推进的敏感程度、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坚定矢志不移、敢打必胜的决心,拿出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和胆略,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硬仗;一定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一切旧的思想障碍,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奋力夺取后发赶超、转型跨越新胜利;一定要坚持从大局出发,摆脱部门利益束缚,打破地区门户界限,真正做到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提出符合甘肃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要求的改革举措。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关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关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一、协议关键信息1、改革目标:明确乡镇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方向。
提高行政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化服务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经济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社会治理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革范围:涵盖乡镇体制的各个方面。
机构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员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权力下放与承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施步骤:分阶段推进改革工作。
前期调研与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点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面推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与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保障措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政策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金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员培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与考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乡镇体制改革是推动农村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乡镇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求。
111 现行乡镇体制存在的问题1111 机构设置不合理部分乡镇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责任不清。
1112 职能履行不到位一些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
深化街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创新的建议
深化街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制创新的建议作者:余池明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2年第03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对基层政权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和街道的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责,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
将行政处罚权下移给乡镇(街道),对于构建更加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以来,各地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先行,多种模式积极探索,改革各项工作顺利起步,基层治理水平逐步提升。
新一轮鄉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通过明确执法主体及事项,打造高效执法队伍,构建信息化执法平台,形成统一执法规范,成功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在理顺执法体制,防止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和效能,降低行政执法成本,便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将执法和管理职责赋予乡镇(街道),实现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权责一致。
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类执法工作。
作为最基层的执法机构,在面对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及信访时,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在快速响应、后续督促整改及乡镇(街道)政府综合协调等方面发挥明显优势,有效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问题。
各地统一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充分整合乡镇(街道)执法职责和执法资源,规范和创新执法服务机制,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执法效能。
有效整合乡镇(街道)具有行政执法和管理职能的机构、编制、人员和财政等资源,下划涉及城管、劳动、卫生、国土、水利等部门360多名编制内行政执法人员充实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基层执法力量显著增强。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申论范文:凝聚“三力”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基层治理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为了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凝聚“三力”,即政府的引导力、社会的参与力以及公民的主体力,共同推动基层治理的转型升级。
政府的引导力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
基层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组织力、决策力和执行力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效果。
首先,政府应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政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加强培训,提高政府干部的能力素质,让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其次,政府要改革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机制,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透明。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统筹协调,引导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社会的参与力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社会资源广泛、活力充沛,社会组织多元化、自治能力强,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为社会组织合法合规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其次,政府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行,避免一些社会组织滥用职权、破坏治理秩序。
公民的主体力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对象和直接参与者,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基层事务,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
加强对公民权益的保障,为公民参与基层事务提供良好环境。
其次,政府要减少行政干预,引导公民自治。
推动党群共建、政府群众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公民参与的自发性和积极性。
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让公众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参与决策,监督执行,实现治理过程的公开透明。
在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公文写作30组三个聚焦写作提纲小标题
“三个聚焦”写作提纲、小标题(30组)1.锚定“三个聚焦”,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聚焦农业强国,以实干担当吹响重农强农信号。
聚焦为民服务,以躬耕付出解锁惠民利民密码。
聚焦开拓创新,以创新思维夯实科技强国根基。
2.“三个聚焦”推进模范机关建设聚焦政治建办,着力建设“旗帜鲜明信念坚定”的模范机关。
聚焦能力立办,着力建设“改革创新事争一流”的模范机关。
聚焦作风强办,着力建设“责任担当服务高效”的模范机关。
3.“三个聚焦”助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职责定位,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聚焦事业发展,创新中医药机构编制管理。
聚焦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4.“三个聚焦”推进法院检察院编制动态调整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建立制度规范管理。
聚焦精准调配,科学构建指标体系。
聚焦质效提升,坚持稳妥有序推进。
5.突出“三个聚焦”建设清廉机关聚焦政治引领,强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聚焦作风建设,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
聚焦风险防控,扎牢拒腐防变制度“篱笆”。
6.“三个聚焦”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聚焦网格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精度。
聚焦法治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聚焦矛盾化解,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7.“三个聚焦”全面贯彻落实条例聚焦宣传引导,深入抓好学习解读聚焦规范管理,深入抓好贯彻落实聚焦纪律规矩,深入抓好监督检查8.“三个聚焦”深化公立医院岗位总量管理聚焦优化,提高岗位备案科学性。
聚焦规范,加强人员管理严肃性。
聚焦发展,补强岗位备案管理措施。
9.“三个聚焦”着力提升机构编制法治化水平聚焦宣传教育,树牢机构编制法治意识聚焦法治建设,夯实机构编制法治基础聚焦监督检查,筑牢机构编制法治防线10.“三个聚焦”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聚焦宣传,强化责任意识。
聚焦监管,实行动态管控。
聚焦督查,严格整改落实。
11.坚持“三个聚焦”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聚焦优化事业机构的职能体系,着力推动事业单位功能再造、系统重组、结构优化。
聚焦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着力加强事业单位制度建设。
全国乡镇改革实施方案
全国乡镇改革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改革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为了推动乡镇改革,提高乡镇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我国提出了全国乡镇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乡镇改革的目标是要加强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镇党建工作。
这需要深化乡镇党组织改革,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其成为推动乡镇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其次,乡镇改革还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这需要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
另外,乡镇改革还要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镇改革还要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这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保护等工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乡村绿色发展。
最后,乡镇改革还要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这需要加强对乡村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精神文明素质,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总之,全国乡镇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于推动乡镇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和广大乡镇干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方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乡镇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动力
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
添新动力
王东明
【期刊名称】《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小城镇的改革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
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加快构建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2010年中央编委批准在部分省份部署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总页数】4页(P6-9)
【作者】王东明
【作者单位】中央编办主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促发展促治理促和谐──四川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发展区——河南省商丘市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做法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发达镇发展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发展区——河南省商丘市推进经济发达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做法5.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以信阳市明港镇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凝聚基层转型跨越发展新动能
作者:王文琦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高密市着眼激发镇街发展内生动力,借力扩权强镇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深入优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镇街职能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及协调机制,有效提升镇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革成效日益凸显。
一、创新镇街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科学调整镇街布局。
2001年以来,根据上级安排部署,结合全市工作实际,通过三次镇街机构改革,将镇街数量由原先的29个压减为10个,压减比例达66%,减轻了财政和群众负担,从源头上解决了以往镇街财政供养人员无序增长问题,有力促进了镇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了镇域项目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机构编制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姜庄镇和柴沟镇成为潍坊市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夏庄镇成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市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二是综合设置组织机构。
结合镇街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管理任务和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建立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运转机制灵活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在夏庄镇、姜庄镇和柴沟镇等试点镇设置7个党政机构、3个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大牟家镇设置6个党政机构、3个事业单位;其他镇街均设置7个党政机构、4个事业单位。
加强重点领域机构设置,确保镇街道路交通、乡村规划建设、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工作有机构承担。
三是加强编制资源倾斜。
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全面加强镇街农产品质量、扶贫开发等方面职能,累计为镇街核增43名行政编制,有效满足镇街工作需要。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用人机制进一步转换
一是加大人员补充力度。
2011年以来,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镇街引进建设、规划、管理等方面急需人才190余名,镇街干部学历层次及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为镇街全面履行职能提供坚实保障。
二是创新人员配置方式。
探索开展基层公务员考录改革,2017年公务员考录中,对距离城区较远、空缺人员较多的镇,专门拿出5个职位面向本土优秀人才招录公务员,进一步拓宽干部来源渠道,有效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加强镇街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明确不少于10名工作人员负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不足的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解决,并以劳务派遣方式分批次为镇街补充多名急需专业人员,确保简政放权、扩权强镇、便民服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三是转换用人体制机制。
为解决镇街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混岗等问题,注重实践探索,按照“因事设岗、按岗定人、人岗相宜”原则,率先在潍坊市各县市调整完善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机构编制
及人员岗位设置格局,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分别为试点镇设立纪检、组织、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等30余个岗位,确保重点工作有专人负责。
三、借力重点领域改革,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公共服务流程等工作,组织镇街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及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机构编制网站对外公开。
二是不断深化优化扩权强镇改革。
借力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潍坊市扩权强镇改革,按照“权责一致、依法下放、能放即放”原则,协调规划、国土等20多个部门单位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向夏庄镇、姜庄镇、柴沟镇放权百余项,有效扩大镇级管理权限。
全面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将所有下放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统一进驻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并借助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向村、社区延伸,改进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是全面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自2016年列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以来,高密将镇域管理急需的17个领域1300多项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围,在市级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执法大队,在镇街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镇街执法中队合署办公,统筹协调辖区内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卫生计生、交通运输等部门派驻执法机构及镇街执法力量,构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监管体系,镇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推动社区管理创新,基层管理进一步规范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
按照有利生产、便于服务、适度集中原则,全市规划建设93个农村社区,并设立便民服务大厅、警务室、卫生室等“一厅两室”,服务半径2-3公里,辐射10个左右行政村。
二是健全组织体系。
在农村中心社区和一般社区分别建立党委和党总支,形成以镇街区党(工)委为核心、农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农村社区党员为主体、其他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区,实现区域内党组织工作全覆盖。
三是搭建四个平台。
一为党建服务平台。
在中心社区党委设立党校,一般社区党总支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之家,搞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抓好党员日常教育培训等。
二为政务服务平台。
组织引导民政、人社等28个部门将120项服务事项下沉到社区,建立“市、镇、社区”三级联通的网上办公平台,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
截至目前,累计办理各类事项9.3万件,办结率达98%。
全面梳理镇街区对外出具的证明盖章类材料事项67项,对全市拟取消的30项证明盖章类材料逐项征求部门意见,有效解决“办证多、办事难”问题。
三为生产服务平台。
在29处社区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整合农资、农机、土地等专业合作社资源,探索推行“保底+分红”土地流转新模式,为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大田托管、农资供应等“一站式”服务,形成了“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
目前,全市土地托管服务面积35.1万亩,亩均可节支增效400-600元,经济作物增效达千元以上,相关村居集体收入增长45%以上。
四为生活服务平台。
按照“3+X”思路,依托“一厅两室”等公共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基础上,引导社区推出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
选派158名市直部门人员到社区挂职锻炼,考选124名大学生到社区管理公益性岗位工作,按照中心社区不少于10人、一般社区不少于6人标准,将镇街区工作人员下沉社区工作,集中力量推进社区建设发展。
探索
实行社区建设以奖代补政策,每新建、改建一处农村新型社区,市财政各补助5万元、2万元。
将农村社区运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市镇两级按照3:7比例,每年拨付资金530万元。
统筹相关涉农资金和党建、治安、计生等经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农民信用联盟、农民住房公证抵押等信贷产品,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支持力度。
总体来看,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符合基层工作需要,但也存在一些脱节现象:一是乡镇政府的职能从文件上能够分清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实行一体化运行,很难做到行政职能由行政机构承担,服务职能由事业机构承担;二是受人手数量限制,有些地方乡镇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存在混岗现象;三是职责厘清与责任落实不同步;四是镇级综合执法车辆及执法力量不充裕。
建议:一是打破编制性质,统筹设置岗位。
乡镇不再明确设置哪些行政事业机构,只明确行政事业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由乡镇根据各自实际工作需要设立机构,定编设岗,按岗定人,彻底打破人员身份限制,推动市县机构编制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乡镇工作开展和日常管理。
二是增加镇街编制,适当补充人员。
随着简政放权、扩权强镇、便民服务等工作深入推进,乡镇事权越来越多,不少乡镇在人员使用、力量摆布上捉襟见肘,有的加大劳务派遣力度,虽一定程度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难题,但这类人员流动性较强,容易造成工作断档。
为满足乡镇工作需要,可重新修订编制核定标准,适当扩大乡镇行政事业编制规模。
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责任监管。
从省级层面出台乡镇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监督问责办法,让乡镇政府一切公务活动有据可依,最好能从法律层面厘清和界定镇街职能,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清单执行情况监管,避免出现责任缺失、权力失控、监管失位等现象。
四是强化执法保障,推动改革落实。
按照《山东省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配备标准,建立统一的协管人员管理制度,指导县乡按标准配齐执法人员,并研究出台文件,为镇级综合行政执法用车提供政策依据,进一步强化镇街综合执法保障。
□E:FQJ
关键词:乡镇改革机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