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详解)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洋画素描与中国画的白描及水墨法,摆脱了彩色的纷华灿烂、轻装简从,直接把握物的轮廓、物的动态、物的灵魂。
画家的眼、手、心与造物面对面肉搏。
物象在此启示它的真抽象线纹,不存于物,不存于心,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更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刚柔、明暗,有如弦上的音、舞中的态,写出所以中国画自始至终以线为主。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上说:“无线者非画也。
”这句话何其爽直而肯定!西洋画的素描则自米开朗琪罗、芬奇、拉斐尔、伦伯朗以来,不但是作为油画的基础工作,画家与物象第一次会晤交接的产儿,且以其亲切地表示画家“艺术心灵的探险史”与造物肉搏时的悲剧与光荣的胜利,使我们直接窥见艺人心物交融的灵感刹那,然而中、西线画之观照物象与表现物象的方式、技法,有着历史上传统的差别:西画线条是抚摩着肉体,显露着凹凸,体贴轮廓以把握坚固的实体感觉;中国画则以飘洒流畅的线纹,笔酣墨饱,自由组织,(仿佛音乐的制曲)暗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
顾恺之是中国线画的祖师(虽然他更渊源于古代铜器线纹及汉画),唐代吴道子是中国线画的创造天才与集大成者,他的画法有所谓“吴带当风”,其线纹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
其笔法不暇作形体实象的描摹,而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
然而北齐时曹国(现属土耳其斯坦)画家曹仲达以西域作风画人物,号称“曹衣出水”,可以想见其衣纹垂直贴附肉体显露凹凸,有如希腊出浴女像。
此为中国线画之受外域影响者。
后来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写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
以线示体,但唐代王维以后,水墨渲淡一派兴起,以墨气表达骨气,以墨彩暗示色彩。
虽同样以抽象笔墨追寻造化,在西洋亦属于素描之一种,然重墨轻笔之没骨画法,亦系间接接受印度传来晕染法之影响。
故中国线描、水墨两大画系虽渊源不同,而其精神在以抽象的笔墨超象立形,依形造境,因境传神,达于心物交融、形神互映的境界,则为一致。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合肥市)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文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载体。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个定义,叫做“文字之著于竹帛者”。
这个定义实在是太过宽泛了,但却指明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和“帛”。
竹是指竹简,帛是指帛书。
古代曾经把文字写在竹简或白绢上。
除此之外,还有铸在钟鼎上的、刻在石碑上的。
现在,又有电子文本这样一种全新的载体。
不管是什么载体,都只是文学文本存在的物质外壳,不是文学文本本身。
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学符码的载体,可以叫做第一文本;而第一文本被接受者掌握的内容,也就是阅读中的意义整体,相应地可以叫做第二文本。
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研究的真正的文学文本。
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林中路》里说,贝多芬的四重奏的乐谱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和地窖里的土豆没有两样。
的确,一箱箱《莎士比亚戏剧集》从印刷厂搬出来放在货运车箱里,和其他货物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于文学文本的栽体,对于第一文本,我们在文学理论批评研究中是不需要太多关注的。
那么,文学文本自身、它的本体究竟指什么呢?为了说清“文学文本”这个概念,我们先要了解文本的概念。
文本在英语里是text,在词源上与编织物(textile)有关系;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
文本学已经成为一门学科,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它由构成文本的实体将特定意义传达给读者。
这里所说的“能指”、“实体”有许多种,比如说建筑、舞蹈、音乐、绘画,各自的文本是由彼此完全不同的能指、完全不同的实体构成的。
文学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但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的文本,也不一定都是文学文本,哲学、经济学、物理学的著作也是以语言文字或者主要以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
层次性在这里是很关键的。
2012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镜湖女”形象加以赏析。
(4分)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卷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卷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卷城郊中学李卫全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卷(全word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乱世多隐士唐代王维诗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说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使晋之谢安不得隐居东山,周之伯夷、叔齐不得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
那么,反之就应是“乱世多隐士”了。
的确,在世道乱离、军阀混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蹈山林、栖遁岩穴的人数确实增加了。
其实,这种隐逸之风在东汉末年乱离之际就已煽起,所以,范晔的《后汉书》特立了《逸民传》。
可见汉末隐逸已不再走个别人的行为,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隐逸的行径与理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产生。
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
老子、庄子是隐遁的实践者和理论家。
儒家主张入世,却也有出处两端的人生设计,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
然而,儒、道两家的隐逸心态是截然有别的,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而“隐”则是无奈的人生出路,常以隐待时,修身自律。
道家之隐则以反现实、反人为及崇尚自然的态度,去超脱或逃避现实,而达于精神自由和人性自然的理想境界。
高考资源网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根源自在乱世的大背景和儒学的衰微与道家思想的兴盛。
2012安徽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 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 .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 .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寂寥(li do)雾霾(m d )瞋(ch eng)目潜(qi岔)移默化B. 氛(f e n)围吝啬(s e)熹(x i)微束(sh之高阁C. 发酵(ji 8)徘徊(hu d )滂(pmg)沱叱咤(ch a)风云。
.模(m6)板怯(qi e)懦签(qi m)署断壁颓垣(yu di)4、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 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 .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熌灼shu b曲折q? 山坳a o 石磴ch缶gB. 熌灼shu b曲折q 口山坳y du 石磴d e ngC. 熌灼zhu 6曲折q?山坳y cu 石磴ch缶gD. 熌灼zhu 6曲折q 口山坳a 石磴d e ng4 .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 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 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 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 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2012年高考语文安徽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2012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安徽省合肥一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抽象线纹,不仅能以其匀整、流动、回环、曲折,表达万物的体积、形态与生命;而且能凭借它的节奏、速度、
刚柔、明暗,探入物体的诗魂。
B.唐代吴道子的画线纹动荡、自由、超象而取势,他的笔法以表现动力气韵为主,不作形体实象的描摹,其画法有
“吴带当风”之说。
C.宋、元花鸟画以纯净优美的曲线,描绘花鸟的体态轮廓,高贵圆满,能表示最深意味的立体感。以线纹来表现物
,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
,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李白《蜀道难》)
(6)岁暮阴阳催短景,
。(杜甫《阁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哀 伤
契诃夫
刀割一样的冷风迎面吹来,雪花的迷雾在打转儿,田野、电线杆、树木都看不见了。旋匠[注]格里戈里·彼得罗夫
,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无人不知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
。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畀:给;②“疋”pǐ同“匹”;③gēng。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瑶执不可。
执:坚持
B.微瑶,民且重困。
微:轻视
C.竟扈至临清而返。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绘出,....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2012安徽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试题及答案
1、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3分)①某科学研究所后院有座坟,②坟前竖着一块纪念碑,③碑上用中英文镌刻着“谨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的铭文。
④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1分)(2)修改:。
(2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4、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è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è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2012年语文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安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安徽卷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2012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免费范文
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
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
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试题答案】(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1)、关键字:“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2)、关键字:“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3)、关键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参考译文】贺兰祥字盛乐。
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兴起,其后代有凭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
最终就在那里安家。
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年轻时就已有名气,被乡里看重。
后来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长公主为妻。
贺兰祥十一岁就死了父亲,在服丧期间举止都符合礼仪。
他在舅舅家里长大,特别被太祖钟爱。
虽然在军队里,但常多方请儒士,教他读诗书经传。
太祖刚进关的时候,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们到身边来。
贺兰祥十七岁时,出仕担任奉朝请一职,加任威烈将军。
贺兰祥年轻时就有胆量有勇气志在立功。
不久提拔补任为都督,常在军中。
他曾参与平定侯莫陈锐。
2012届高三毕业班最后一卷(语文)
2012届高三毕业班最后一卷语文试题5月26-27日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命题人:高三语文组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名士与名流名士与名流貌似相同相近,其实相距很远,他们虽然皆与名气有瓜葛,但实际上因所取人生姿态的不同,而展现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境界。
“名流”是指正在流行着的社会各界的名人群,而“名士”专指那些已在社会上出名但隐而未仕者。
名流往往以“名”为“实”,为本钱,常常抛头露面,混迹于社会各种官方的大众场合,参加种种社会活动,乐此不疲。
目的是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其处世姿态媚俗又积极。
名士则以名为“虚”,为“累”,淡泊名利,深居简出,尽量远离社会的各种热闹场所,避开种种抛头露脸的机会,躲进小楼或大自然里,回归内心的宁静,或赋诗作文,或饮酒观鱼,或舞剑弹琴,将“小我”化入宇宙之无限中。
名士一般都是实大于名,不仅才华超群,而且心高气傲,超凡脱俗,有一种远离权贵与名利,超然于尘世以外的狂士或隐士风范。
名士们既能耐住寂寞与孤独,又是性情中人,喜欢自然山水,能够让自己的生命脉搏与大自然或自为的生活频率一起跳动。
名流也有一定的才气与悟性,他们更喜欢社会,喜欢人群,喜欢在社会进取中博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捞个一官半职,或挂满各种社会头衔,以赢得人们的特殊尊重。
但不少人在进击社会中,慢慢忘却了人之本性与其特长,成为公众世俗文化的代表。
这种人一旦得到权势,便想领导潮流,左右社会经济或文化局势。
但大多数的下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只有学问和历史功绩都较大,或历史罪过很大的“名流”被定格了下来,成了名流的历史代表,如孔子、曹操等。
“替天行道,兴周灭纣”的姜子牙、“死谏”的魏征、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三人既是名流却又是名士,位居宰相,却道人自守,身在“朝”,心在“野”,以一颗遁世无我之心入世救世,创造了名流与名士于一身的完美典范。
安徽高考最后一卷(B卷) 语文答案
安徽第一卷·2012年安徽高考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1.A(“园名丰富多样,包括门额、牌匾、石刻、对联、绘画等”说法有误,根据原文,那些“门额、牌匾、石刻等”是园名和景名展示的形式,并且其中不包含“对联和绘画”。
)2.D(不合原文,不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景物名称”具有文辞美、书法美以及意蕴美,而是“对联”本身“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给人以美的享受。
)3.(1)指观赏园景时先看到景点的命名,紧接着就能看到相应的景观。
(2)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4.D(当:判罪)5.B(①“好交英俊诸儒”是其获得良好声名的原因之一;④“与盖宽饶、韩延寿善”不是被杀的原因,况且他不是受这些朋友牵连而死。
所以含有①④两句的不对。
)6.C(强加因果。
)7.(1)郎官们被感化,没有人不勉励自己,(因而)杜绝了贿赂的弊端。
(化、自厉、绝、货赂、端各1分)(2)皇上确实这样,司隶、韩冯翊都是为国尽力的官吏,都因事获罪而被杀。
(县官、实然、俱、坐事、诛各1分)8.主要使用了象征(比喻)。
(1分)用北风象征元朝势力,用北风三次南吹的情形,象征元朝逐步南侵,最终消灭南宋的过程。
(2分)(答借代、借喻、虚实结合,且有简要赏析的文字,可酌情给分)9.(1)对南宋迅速灭亡的叹惋。
(2)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接受,对王朝更迭的豁达。
(每个要点2分,后者意思答出即可。
)10.(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吾尝终日而思矣(3)皇天后土实所共鉴(4)曲终收拨当心画(5)多于市人之言语(6)玉枕纱橱(7)赢得仓皇北顾(8)山河破碎风飘絮11.(1)开篇点题。
(开门见山,引出话题。
)(2)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天籁、人籁的描写。
(3)暗示人们被各种世俗声音包围,无法逃离。
(4)暗示人们需要天籁、渴望天籁。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12.滴沥有声,其音清越的暗泉声响;或缓或促、闪闪烁烁的鸟鸣;夜晚山间淅沥的雨声。
2012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一中2012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WORD版转换及整理淮南六中程道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乱世多隐士唐代王维诗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说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使晋之谢安不得隐居东山,周之伯夷、叔齐不得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
那么,反之就应是“乱世多隐士”了。
的确,在世道乱离、军阀混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蹈山林、栖遁岩穴的人数确实增加了。
其实,这种隐逸之风在东汉末年乱离之际就已煽起,所以,范晔的《后汉书》特立了《逸民传》。
可见汉末隐逸已不再走个别人的行为,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隐逸的行径与理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产生。
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
老子、庄子是隐遁的实践者和理论家。
儒家主张入世,却也有出处两端的人生设计,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
然而,儒、道两家的隐逸心态是截然有别的,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而“隐”则是无奈的人生出路,常以隐待时,修身自律。
道家之隐则以反现实、反人为及崇尚自然的态度,去超脱或逃避现实,而达于精神自由和人性自然的理想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根源自在乱世的大背景和儒学的衰微与道家思想的兴盛。
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本身即是一种人生价值。
《世说新语〃排调篇》载有谢安开始隐居东山,后又复出的故事。
谢安是当时豪门势族,在会稽东山隐居二十余年,曾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于山林,放情山水,40岁后出任桓温司马。
当时有人馈赠药草给谢安,其中有远志。
桓温取出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安沉思未马上回答,坐中郝隆应声答道:“此物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谢安听后甚感惭愧。
处为远志,出为小草,很能代表时人对隐与仕的评价。
以隐为高,以仕为低,这是大多数文人的心态。
竹林七贤崇尚隐选,但山涛耐不住寂寞,终于由隐而仕。
嵇康作书与他绝交,玄言诗人孙绰亦说山涛“吏非吏,隐非隐”(《晋书〃孙绰传》),都鄙视山涛的人格。
在封建社会,文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无非是出仕和隐居。
晋袁宏曾曰:“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
”《晋书〃袁宏道传》道出了隐、显的社会原因。
孙登是魏晋时期著名隐士。
在汲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
嵇康曾从之隐游三载,孙登与别时曾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
”嵇康在司马氏专权时代,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终未能保全性命。
嵇康临死前深深地叹道:“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幽愤诗》)汲汲于利禄而遭杀身之祸的人,布满了历史三黄卷,所以陶渊明挂印归耕,陶弘景脱服于神虎门,归隐茅山,张翰思鲈鱼而弃官。
儒学的委顿与老庄的炽煽,是隐逸之风遍重的思想根源。
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
道家从反人性异化的角度,对现存社会予以了强烈的批判。
礼教、仁义、道德毁坏了人的自然天性,所以要摆脱世俗之累,追求人性的自然。
贤者、隐士玄默自守,恬淡自然,以保持内心不受外物所累,使“天性”“真性”常存。
(节选自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话》)1.下面不属于“乱世多隐士”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乱离,军阀混战,儒家学说衰微,道家出世思想兴盛。
B。
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超脱或逃避现实,以图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
C.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但也提倡“隐”的做法,以隐待时,修身自律。
D.在文人士大夫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被认为是一种人生价值。
2.下面对文中事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王维诗说明,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就没有像晋代的谢安、周朝的伯夷和叔齐这样的隐士了。
B.范晔《后汉书》专设《逸民传》说明,汉代末年隐逸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再是个别人的行为。
C.谢安虽是史上著名的隐士,但他因出世做了桓温司马,被时人鄙视,有人送“小草”暗讽他人格。
D.魏晋时期的嵇康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孙登说他“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最终被杀害了。
3.同学们写作文常引陶渊明为例,读了上文,请你简要写出两点对陶渊明归隐的新认识。
(3分)答:二、(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盛,字安国,太原中都人。
祖楚,冯翊太守。
父恂,颍川太守。
恂在郡遇贼,被害。
盛年十岁,避难渡江。
及长,博学,善言名理。
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
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①,毛悉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理竟不定。
盛又著医卜及《易象妙于见形论》,浩等竟无以难之,由是遂知名。
起家佐著作郎,以家贫亲老,求为小邑,出补浏阳令。
太守陶侃请为参军。
庾亮代侃,引为征西主簿,转参军。
时丞相王导执政,亮以元舅居外,南蛮校尉陶称谗构其间,导、亮颇怀疑贰。
盛密谏亮曰:“王公神情朗达,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间内外耳。
”亮纳之。
庾翼代亮,以盛为安西谘议参军,寻迁廷尉正。
会桓温代翼,留盛为参军,与俱伐蜀,军次彭模,温自以轻兵入蜀,盛领赢老辎重在后,贼数千忽至,众皆遑遽。
盛部分诸将,并力距之,应时败走。
蜀平,赐爵安怀县侯,累迁温从事中郎。
从入关平洛,以功进封吴昌县侯,出补长沙太守。
以家贫,颇营资货,部从事至郡察知之,服其高名而不劾之。
盛与温笺,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采风声,进无威凤来仪之美,退无鹰鹯搏击之用,徘徊湘川,将为怪鸟。
温得盛笺,复遣从事重案之,脏私锒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累迁秘书监,加给事中。
年七十二卒。
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
著《魏氏春秋》、《晋阳秋》,并造诗赋论难复数十篇。
《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
既而桓温见之,怒谓盛子曰:“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
”其子遽拜谢,谓请删改之。
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斑白,而庭训愈峻。
至此,诸子乃共号泣稽颡②,请为百口切计。
盛大怒。
诸子遂尔改之。
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
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
(《晋书·卷八十二》,有删改)【注】①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
清谈时挥麈尾是玄学名士追求风神的表现。
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抗论者,惟盛而已抗:对等B.浩等竟无以难之难:诘问C.复遣从事重案之案:拟定D.其子遽拜谢谢:谢罪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与俱伐蜀,军次彭模秦伯说,与郑人盟C.以功进封吴昌县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请为百口切计为天下笑者,何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盛善于言辞,明辨事理,不畏权威,和当时名人殷浩辩论时,挥洒自如,忘记了吃饭,最终也不能有定论。
B.孙盛能够明辨是非,当王导和庾亮之间产生猜忌时,劝告庾亮不要听信邪佞小人的挑拨,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C.孙盛认为州里派遣的官员缺乏应有的风神气度,致信桓温,桓温重新委派了人员,将贪赃枉法者押回了州里。
D.桓温认为孙盛在《晋阳秋》中对枋头之战的记录过于夸耀,很是生气,要求孙盛的儿子立即删掉不实的说法。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王公神情朗达,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4分)翻译:(2)时盛年老还家,性方严有轨宪,虽子孙班白,而庭训愈峻。
(6铃)翻译:(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阴[清]史台懋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①睡不成。
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
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注】①稠:单被。
亦泛指衾被。
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
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
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
D.尾联虚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
9.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
(4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不复挺者,车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4)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6)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7),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8)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三、(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迎春文/王鼎钧①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
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
②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
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
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
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
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
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
③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
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
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
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
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
地天相连,苍茫一片。
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