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课型综合课※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学生: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讲授新课]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齐来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过渡:这样的变化规律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板书: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阅读:阅读第三页文字与“阅读材料”,归纳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学生归纳: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经济:东部高、西部低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学生:发表意见师生总结:温差造成作息的不同展示:展示节日、农业生产、饮食等图片,进一步体现地理差异的显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返回目录
6. 下列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是( D ) A.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7月10 ℃等温线 C.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返回目录
7.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图5-4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江苏、内蒙古、 云南和东北四地传统民居邮票,读图可推知( A ) A. ①地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 ②地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 ③地冬季严寒,降雪较多 D. ④地炎热干燥,沙漠广布
返回目录
知识点②:四大地理区域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图5-5),完成 8~11题。
返回目录
8. 划分丁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C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气候类型
9. 种植业、林业、渔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D )
A. 甲、丙
B. 丙、丁
返回目录
材料二 秦岭南、北两侧局部区域示意图(图5-7)及西安、汉中两 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5-8)。
返回目录
(1)西安位于___北__方___地区,汉中位于___南__方___地区。(填四大地理 区域) (2)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三首》写道“浊泾清渭何当分”。结 合图文材料,请你对当时的“泾浊”现象作一个合理的解释: __泾__河__主__要__流__经__水__土__流__失__严__重__的__黄__土__高__原__,__含__沙__量__大_____。
___小__麦___、___大__豆____

屋顶坡度较___小_____, 墙体较___厚_____
__水__稻____、__油__菜____ ___无_____
屋顶坡度较___大_____,墙体较___高_____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包括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难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我国地理特征的差异。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认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特征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各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矢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一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C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一一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一祁连L L I一横断L L I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一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季风因素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1.耕地类型:南( 水田)北( 旱地 ) 2.粮食作物:南( 水稻 )北( 小麦 ) 3.糖料作物:南( 甘蔗 )北( 甜菜 ) 4.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 5.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 6.饮食习惯:南( 甜 )北( 咸 ) 7.工业结构:南( 轻 )北( 重 ) 8.武术专长:南( 拳 )北( 腿 ) 9.方言种类:南( 多 )北( 少 )
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我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C 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界线A
A
A
返回
界线B
B
B
返回
界线 C
C
C
返回
南北差异小结
南方北方的差异(自然差异)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3.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A B.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B 4.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D 5.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方向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
项目差异
农业具有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项目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主要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主要农作物小麦、花生、甜菜等水稻、油菜、甘蔗等
作物熟制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主要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水路运输
传统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巧学妙记:秦岭—淮河一线的部分地理意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少。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1)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二、四大地理区域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性与农业一、黑土地、黄土地:(1)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地(冷湿环境形成)平原(3)气候:①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②干湿区:半湿润区③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④气候特性: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降水季节分派不均,重要集中在夏季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重要农作物及其分布(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①存在问题:灌溉水源局限性②因素:a.降水较少 b.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 c.需水量大③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地膜覆盖c.节约用水,灌溉方式循环使用d.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华北地区春旱的重要因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位置范围:涉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D.青藏地区
12.下列地形中,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B) A.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东北平原、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3.乘坐京广高铁,沿途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C ) A.林海雪原
B.椰风海韵
C.水乡与旱土 D.大漠与戈壁
14.从广州到北京,选择G80次列车,途中所需的时间大约是( C)
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地区。
1.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沿海人喜食海鲜,内蒙古、
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说明影响饮食习惯的主要是(B )
A.土壤 B.物产
C.经济水平高低
D.海拔高低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B )
①1月0℃等温线
②7月0℃等温线 ③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长春、沈阳、北京 C.北京、银川、乌鲁木齐
D.石家庄、上海、武汉
10.下列界线中,不是北方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是(C ) 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11.四大地理区域中,东邻我国渤海和黄海的是( A)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3)从农业生产类型来看,①②两区主要从事 种植业 生产,③④两区主要 从事 畜牧业 生产。 ④青藏 (4)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地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气温低。 (5)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③区的是( B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ppt)
1.我国的半球位置。 2.我国的内海。 3.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4.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自主学习,结合图5.1,能描述我 国的地理差异。 2.能描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通过合作探究,能指出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的范围。
自 主 学 习
5分钟时间,同学们阅读 教材P2-P5,并且完成自主 学习1--5题。 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将自主 学习部分的知识点标记在 书中。
主导因素
降水 气候 地势或地形
当堂检测
1.传统民居:南(
2.粮食作物:南(
3.糖料作物:南( 4.气候灾害:南( 5.交通运输:南( 6.饮食习惯:南(
尖 稻 甘 涝 船 甜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平 麦 甜 旱 马 咸


) ) ) )
重点回顾
(1)我国 南方和北方 的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 (2)我国 半湿润区和湿润区 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3)我国 暖温带和亚热带 的分界线。(温度带) (4)我国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等降水量线) (5)我国 一月均温0 ℃ 等温线 经过的地方。(等温线) (6)我国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界线经过的地方。(气候类型)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合作探究
导致南、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课本第5页活动题3)
植被类型: 北方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南方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我国的南北差异──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 落叶 阔叶 林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
活动(教材)p5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

课后回顾:
• 1.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
• 2.自 势呈
向 ,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状分布,逐级

。自西向东,我国地
• 3.具有西

,南

的分布特点;表现为

的分布特点;
高,
低。
• 读图5.3回答:
4.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农田多为
年一熟或

,以种植
为主,一
• 5.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以
• 5.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 6.每个大的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 显,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
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
课前预习
• 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长江三角洲属于 自然 区,京津唐工业基地属于 经济 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 (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降水(水分)因素
C
A
B
200mm 400mm 800mm
为主,
的交通工具。其民居屋顶 ,墙体厚。
是经常使用
• 6.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农田多为 ,以种植
年两熟或

为主,一
• 7.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交通运输以
为主,
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高,墙体

是经常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41张)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环境差异显着:(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着: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 地理差异显著。

- 自然环境差异: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东密西疏)、城市(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等。

- 四大地理区域。

- 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界线:秦岭 - 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其南北两侧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 自然特征与农业。

- 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土壤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土地。

-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华北平原春旱严重(原因: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灌溉水源不足),应对措施有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等。

- “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河流。

-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过度开垦,出现了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现在采取了保护湿地等措施。

-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发展条件为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铁路网密集),较好的工业基础;面临的问题有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振兴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黄土高原。

- 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如半坡遗址等。

- 风吹来的黄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来源是西北风从中亚、蒙古等地搬运来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是学生在学习了我国地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的差异性的重要章节。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差异的基本概念、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差异以及地理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我国地理差异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地理差异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地形、气候等地理因素对地理差异的影响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理差异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差异,理解地理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差异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差异的基本概念,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差异,地理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地形、气候等地理因素对地理差异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我国的地理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地理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介绍地理差异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地理差异,讲解地理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五章

地理差异显著
你知道哪些方面的中国地理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地势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分布,自西向东地势逐级下降
地形
西部 高原、盆地、山地 东部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地理差异显著
气温
自南向北, 纬度逐渐升高, 气温逐渐降低。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A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 ①是 秦岭 ,②是 淮河 。
(3)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是 C
为主的是 D 。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THANKS
谢 谢 聆 听
1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 温度带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气候类型 主要地形
低于0℃
暖温带 <800mm 半湿润区 有结冰期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平原
高于0℃
亚热带 >800mm 湿润区 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平原、 盆地、丘陵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比较项目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主导因素是( C )
A、地形 B、降水 C、气候 D、地势
课堂检测
3、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大都位于( C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D )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纬度最低的是( B ) A.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人 文 差 异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旱地 水田
小麦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2)人文差异
北方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北
农田类型: 旱地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传统交通方式:陆运(汽车)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秦岭—淮河以南
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农田类型: 水田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或三熟 传统交通方式:水运(船)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C界线——主导因素
界线C大确致定与的哪主级导地因势素阶是梯什的么边?界基本吻合?
第一级阶梯
地形地势
知识结构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五 中国的地理差异
(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越来越少 。 (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阶梯状 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 为 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高,西部 低。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1)自然差异之①气温和河流结冰期
秦岭—淮河以北 低于0℃
河流有结冰期
0℃ 秦岭—淮河以南
高于0℃ 河流无结冰期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1)自然差异之②降水
秦岭—淮河以北
少于800毫米
800毫米 秦岭—淮河以南
多于800毫米
影响因素 雨季长短
(1)自然差异之③温度带
秦岭—淮河以北
影响因素:气温、降水、地形等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自然区
经济区
气候类型、干湿地 区、温度带
工业区、农业区
文化区 省、县、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区划
干湿区
地形区 ……
中温带
暖温带
行政区划

自治区
直辖市

自治州 乡
自治县


民族乡
练一练:划分区域
1.划分为山区和平原
方案一
平原区
山区
2.划分为林区和农耕区
方案二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所以,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 是降水
所以,划分南北方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秦岭
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绿色线条表示等降水量线, 体现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的特点。
”比一比“
1.阅读课本P2 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③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 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红色线条表示等温度线,简称等温线, 体现我国冬季1月气温由南向北逐步降低的特点。
温度带
以半湿润地区为主
以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流量小,冬季结冰
以湿润地区为主
以亚热带为主 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常绿阔叶林为主
河流
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农业差异
地区 秦岭— 淮河以 北地区 耕地 类型 熟制 一年一熟 旱地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主要农作物 小麦、玉米、花生、 甜菜、大豆、棉花
返回
二、 四大地形分区的划分
江南水乡
地理区域的划分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行政区域
如长江三角洲, 热带等
思 考
如工业区,深圳 经济特区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云南省等
从区划看,郯城县重 坊镇属于什么区域?
行政区域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 域还可划分出不同级别和尺度的区域
温度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寒温带
淮河
0℃
秦岭
淮河 800mm
想一想:经过秦岭—淮河一 线的界线还有哪些呢?
返回
所以,划分青藏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昆仑山 第一阶梯 青藏地区
太 行 第二阶梯 山 第三阶梯
返回
西北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情况 年降水量 <0℃
秦岭-淮河线以南
>0℃ 不结冰 >800毫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以水田为主 水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柑橘、柚、茶
活动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 有什么不同?
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原因:
为什么
气温
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归纳
有什么不同?
北方:小 南方:大
河流流量
为什么
主要原因:
降水
不同?
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界线有哪些? ①是1月0℃等温线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人类活动差异
东部 农业 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发展水平 西部
耕 多 多ຫໍສະໝຸດ 牧 少 少 疏 低密 高一、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
比较项目 (自然地理要素) 1月份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以北
0°以下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下
秦岭—淮河以南
0°以上 大部分在800毫米以上
干湿类型
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以 南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甘蔗、棉花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生活差异
比较项目
主食
秦岭—淮河以北
面食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陆上运输
秦岭—淮河以南
大米为主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水运
建筑特点
传统交通运输
2.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结冰 <800毫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小麦、玉米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苹果、柿、枣 以陆运为主(公路、铁路)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主要经济林木
传统运输方式
以水运为主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地理差异显著
★ 四大地理区域
”比一比“
1.阅读课本P2 图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 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 橙色表示第一级阶梯;黄色表示第二级阶梯;绿色 表示第三级阶梯;体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②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