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题(考查时间:60分钟;内容:中国古代思想科技和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这说明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③两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2. 孔子主张“仁”、“克己复礼为仁”,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够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象神一样生活。

”这说明两位先哲都A.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B.要求制定完善法律C.追求社会民主平等 D.忽视自然科学的探究3.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

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

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4.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5.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6. 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绝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材料主要反映出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剧烈 B.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C.周末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大变化 D.国家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22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 史本试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B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C .战国铁农具D .汉代耕作石画像2.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技文化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宋代妇女缠足、坐轿B .唐都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代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C .唐代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代指南针、火药得到应用D .唐代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代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3.山西人擅长经商。

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

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

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 .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B .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C .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D .“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4.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

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6.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4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3块,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答案第Ⅰ卷(共140分)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

这一体系A.形成于周代B.保证了国家税收的稳定C.促进了农民自由流动D.易产生割据势力2. 下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A.南方经济稳步发展 B.北方经济发展稳定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南北经济趋于平衡3.“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材料表明古代山水画A.属于古典浪漫主义 B.具有唯心主义色彩C.可能受道家思想影响 D.兴盛于宋元时期4.“(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反映了在古希腊A.因为商业平等,所以政治平等B. 经济活动深刻影响了政治理念C.商品交换源于自由平等D. 没有商业贸易,就没有自由平等5、“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

”该思潮应当属于A.人文主义 B.重商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6、1747年,法国作家拉美特利在其发表的《人是机器》中指出,宇宙中没有神,只有运动的物体。

最复杂的物体是人,人是一部自我调节的机器,这部机器的运转全靠燃料。

材料说明A. 科学发展影响深远B.宗教神学已被颠覆C.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D.经济发展改变观念7.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

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A.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君主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C.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制 D.维护了议会主权8.“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山西省2014届高三模拟训练历史试题(3)汇总

山西省2014届高三模拟训练历史试题(3)汇总

高三模拟训练历史试题(3)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缓和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3. 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4.。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荡涤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折,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A. “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闭关锁国”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D. 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5. 秦末“有叛人而无叛吏”,汉初“有叛国而无叛郡”,中唐“有叛将而无叛州”。

这些现象说明( )A.秦朝官僚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B.西汉郡国并行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唐朝三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6.。

《史记·商君传》载:“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这则材料不能反映( )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C.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D.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7. 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文综历史解析卷·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5月月考(2014.05)

文综历史解析卷·2014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5月月考(2014.05)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三第二学期5月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300分【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

试题重点考查:分封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梭伦改革、启蒙运动、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美国1787年宪法、经济体制改革、明清手工业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总理衙门的设置等主干知识;注重在分析与解题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开拓学生思路,是份注重能力提升的试卷。

第一卷(非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4分共计140分24.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中“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A项说法明显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不符合王国维的观点。

故选: 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分封制综合分析。

25.“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举制·评价【答案解析】B 解析:依据材料“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可知作者意在突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局限性。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历史)

2014~2015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年级历史模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总60分)1、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2、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

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

”文章宣传了当时汪精卫政权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C.有利于市场繁荣年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

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

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

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4、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政府对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以资鼓励。

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政府全力打造名牌企业从而渡过危机 B.国家干预经济调节供需矛盾C.罗斯福总统关注民生倡导消费 D.充分说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的有效性5、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010-2023历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B.私田主人永久拥有土地所有权C.封建生产方式比奴隶制进步D.私田的开垦能激发人的积极性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研究的开山者阿诺德.汤因比写道:“革命之后,土地乡坤在英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控制了从国家到地方的行政权力,作为社会政治权力基础的土地成了人们狂热追求的对象。

对商人来说,只有首先成为地主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

”英国工业化时期,具有巨大经济特质的土地是一个家族在政治上成功与穸的物质基础。

在英国民众的心目中,头衔和以地产为表现形式的财富具有共生关系。

在地方社会,乡绅把持着官员的位置,作为当地领袖的地位无可挑战。

土地本身所赋予的价值不仅仅包含农业经济价值,而且还涵盖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

土地家族大规模地购买地产并以之为介质控制选区的选票,最终达到操纵政治的目的。

内战结束后,土地责族和乡绅居于社会中上层,完全垄断了国家和地方政权。

具有强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政治影响力的土地仍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

在城市地区,商人用财富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在工商业界,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比原来加快了;工业家也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进入土地阶级。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

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囷地费用。

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应者。

在建立大地产的过程中,地主们常常卖掉零散的外围地产,集中化主体地产,这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

由于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4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精选)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精选)

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11月(总第五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考查范围:以古代、近代史为主)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 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 D. 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2.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形成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的局面。

这反映了A. 官僚体系的成熟B. 君主专制的加强C.科举制度的完善 D. 行政效率的提高3.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O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4.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

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服”、“粤纱”等。

此材料印证了A. 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B.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5. 唐朝前期,担任园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

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6. 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

报案者称,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5月模拟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5月模拟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三第二学期5月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300分第一卷(非选择题共140分)24.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

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

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

”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25.“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引文意在强调科举制A.选拔人才存在缺陷 B.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C.考试内容较为繁多 D.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26.《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27.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8.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29.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一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j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

2014年高考(625)山西大学附中2014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2014年高考(625)山西大学附中2014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

2014年高考(625)山西大学附中2014高三年级5月模拟考试山西大学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之间的一条线。

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本考试严禁使用计算器或其它电子存储设备,违者按作弊..处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1.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③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3.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励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A.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B.爵位制度因时而变C.统治者重视洋务运动 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4.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

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5.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下列可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西省高三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上·潮安月考)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叉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而采取的措施是()A . 焚书坑儒B . 推行郡县制C . 攻打匈奴D . 修筑长城2. (2分) (2017高二上·高明月考)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A . 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B . 宣扬阴阳家的学说C . 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D . 摆脱先秦儒学影响3. (2分) (2017高一下·阳东月考)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hòu]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

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

由此可见,当时()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 . 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 . 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D . 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4. (2分)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 . 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 .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 . 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 .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5. (2分) (2020高三上·叙州开学考) 明初,政府在江南地区大量设立官田。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 历史(附答案)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 历史(附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2013高三第一学期8月月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0分钟)(考查内容: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1、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

《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D.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芣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四书训义》中写道:“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

这种观点A.肯定了工商业者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B.指出了大贾富民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C.论证了商人在合理范围内谋利的合法性D.强调了手工业者进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4、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5、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6、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民版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人民版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9月月考题历史试题(考查时间:75分钟;内容:全部内容;)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宗族宗法制度的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原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

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于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X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权力纷争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D.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2.“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

”因详言义利之辩。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A.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3.明朝万历年间的《帝乡纪略》卷5《风俗·女仪》中记载:“今男人不勤农业,而专以耕事责之妇人,妇人不习纺织,而专以体肤勤之田亩……”这表明当时在中国某些地区A.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C.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已经出现4.某学者指出,雅典某某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X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

与这一“错误”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个人决策B.直接参政C.公民意识D.法律至上5.“我们某某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

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X期票。

”马丁·路德·金这段著名演讲中“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指的是A.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B.实现民族独立解放C.建立某某法治社会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6.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表格内)1、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D.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3、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

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6、《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句话强调了(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7、春秋后期郑国的子驷执政时,“为田洫”(修筑井田的经界)侵犯了贵族的私有土地,被贵族杀掉。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三年级(上)10月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可以直接反映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3.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德主刑辅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4.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

这说明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5.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

这反映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专业市镇已经兴起C.商帮势力日益崛起D.太原成为著名都会6.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7.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

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

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A.家父长的权力日趋巩固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8.两百多年前,有位瑞典贵族派人万里迢迢到中国定做瓷器。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查时间:110分钟考查内容:全部(除中国现代))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

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

”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

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3.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

这说明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源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

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5.《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6.《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11月)模块诊断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11月)模块诊断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11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分封制奠定了先秦诸国文化相互作用与运作的基本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秦汉为代表的华夏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与后来面貌。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分封制A.确立了古代中国疆域基本格局B.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打下基础C.加强了国家对人们思想的控制D.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2.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其中“争”的实质是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3.“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A.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C.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4.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

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5.明末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品经济繁荣B.市民文化流行C.印刷工艺提高D.思想控制削弱6.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7.东汉农书《四民月令》中最重要的指示是关于每月的节日和礼仪,特别是祭祖。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查时间:90分钟考查内容:20世纪下半期的历史)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57分)1.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

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

”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2.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

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可能是①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②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③“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④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有学者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4.2011年12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朝鲜半岛局势扑朔迷离,而源自2000年的朝韩离散家属互访活动,有利于半岛局势的缓和,令世人瞩目。

下列说的最准确的是A.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B.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C.家属的重逢是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D.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5.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6.曾任“联合国军”司令官的美国将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查时间:110分钟考查内容:全部(除中国现代))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

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

”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

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3.散在郡县的侯国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职权,招徕流亡,增殖户口,奖励开荒,以图增加地税收入。

许多侯国的户口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侯国以外郡县直接控制地区的增长。

这说明A.封国制度整体上要优于郡县制度 B.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王国问题形成的根C.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发生是必然的 D.地方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4.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我国商人的楷模。

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5.《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6.《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

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

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

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7.《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

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

’上从之。

”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8.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 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确定社会分工 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9.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10.近年,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

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11.对右图解读正确的是A.欧美国家工业化水平落后于中国B.中国GDP世界领先C.中国处于世界市场中心D.美、日两国经济落后于其他各国12.《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

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

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实为先驱。

”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魏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魏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13.下列是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形势图的局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14.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

这说明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15.最近,一些学者针对史学界长期存在的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观点提出质疑。

指出义和团运动针对铁路和电线杆的破坏,并不是单纯的发泄,或者对西方文明的“敌视”,而有现实的原因。

在攻陷涿州前,义和团从没有对铁路、电线杆进行过专门破坏。

到涿州后,为阻止清军的进剿,义和团才动手破坏铁路。

另外,切断清军、联军的交通与通讯,也是义和团破坏电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观点说明,在评价历史事件时要A.根据立场确定观点B.坚持采用革命史观C.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D.正确对待西方文明16.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17.梁启超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所作的《中国四十年大事记》中指出:“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子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同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恩,当夫乙未(1895年)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罪,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巳。

”以下不符合粱启超意思的是A.李鸿章在与列强交涉的过程中立场软弱,存在卖国行为B.与李鸿章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责任主要在于清政府C.攻击李鸿章的人,只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澈于义愤,“徒快其口舌而已”D.在处理不平等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上,攻击者未必能比李鸿章做得更好18.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

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

这表明近代中国①收回了领海主权②加强了海军建设③提高了民众的海洋意识④维护了海洋权益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19.1865年,赫德在进呈给清政府的《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清通,使之出仕,而于人所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

”赫德实质上揭示了近代中国A.洋务运动缺乏人才资B.传统教育与安邦治国脱节C.官员执政能力普遍薄弱D.倡导学习西方科技文化20.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21.《药》发表于1919年4月。

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

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

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 .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 .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 .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 .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22.辛亥革命以后的政治精英,引入了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

当时中国出现了三百多个政党,各党派运用自己的政治资,不遵守游戏规则,在议会中进行权力博弈,最后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失败。

这说明A .议会民主制度弊端丛生B .多党并存必然会导致无政府状态。

C .辛亥革命导致中国政治败坏D .中国社会缺乏法制传统23.24.中国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

根据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富裕之家仍然保持传统的大家庭,但是4-6口之家的小家庭在北洋政府时期已较为普遍。

这样的家庭规模已经不是多代同堂或多个已婚子孙或兄弟共存的大家庭,而多半是夫妻与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小家庭”。

上述家庭结构的出现A .标志着中国传统宗法制的崩溃B .是中国社会人权和个性解放的结果C .标志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解体D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25.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注意此问题……”。

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 .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B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C .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D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26.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

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B .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C .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D .依据中日力量对比做出的合理决策27.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供需不平衡B.工业革命C. 经济危机D.新航路的开辟28.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