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鱼类免疫研究
鱼类免疫研究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
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igm,iga,ige和igd。
[1]免疫球蛋白在免疫防御中起一定的作用。
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人们对高等动物ig的个体发生及系统发育的理解;又在鱼类免疫和鱼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鱼类对抗原刺激可以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
对各种鱼类的研究表明,鱼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19s型,相当于人的igm,是系统发育中最原始的免疫球蛋白。
近年来,发现鱼的免疫球蛋白有同种异型,存在有igd,并有膜型和分泌型两种形式。
[1]现就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2鱼类血清ig在真骨鱼类血清中,目前多数人指出只存有1种ig,类似哺乳动物的igm,它由2条轻链(l链)和2条重链(h链)所共同组成的单体通过相连接链“j”将4个单体连接成一个四聚体[2]。
在沟鲇、小鲮鲆、鲤和羊头鲷血清中皆辨认出血清ig就是四聚体,分子量700~800kd(1=1000dalton),h链的分子量约为70kd[3-5],也存有78kd(小鲮鲆)和45kd(羊头鲷)2种异型;l链的分子量约为19kd,但也存有25kd(鲤)、27kd(小鲮鲆)和22kd、24kd、26kd5种异型(羊头鲷)[6]。
但也有人指出真骨鱼类血清中存有着2种以上的ig,trump等人[7]辨认出鲫血清中存有着抗原性和电泳图谱各不相同的2种ig。
软骨鱼类血清中ig软骨鱼类的血清中目前发现有2种ig,大的ig分子与人的igm相似(分子量为900kd,19s);小的ig分子与人igg类似(分子量为150kd,7s);clem等[8]发现鲨鱼、角鲨和沙洲鲨血清ig具有19s的五聚体和7s的单聚体2种形式。
这2种ig皆由同一类l链和h链组成。
从斑鳐的血清中也分离出2种ig;高分子量免疫球蛋白(hwmig)和低分子量免疫球蛋白(lwmig)。
医学:免疫球蛋白及其遗传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培养,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以增强免疫力。
05
总结与展望
免疫球蛋白研究的意义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抵抗病原体的入
侵和预防疾病具有关键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遗传变异与个体对 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有关,研究免 疫球蛋白有助于揭示疾病的发病
机制和预防策略。
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后者则位于B细胞膜表 面,发挥信号转导等作用。
免疫球蛋白的分类
根据重链类型的不同,免疫球蛋白可分 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
IgD和IgE含量较少,主要与变态反应和 寄生虫感染有关。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抗 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常用于疾病 的早期诊断。
基因扩增
免疫球蛋白基因簇的重复 扩增,增加免疫球蛋白的 表达。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组
VDJ重组
V、D、J基因片段的重新组合, 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免疫球蛋白重 链。
基因转换
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免疫球蛋白 基因通过基因转换将外源基因片 段插入到免疫球蛋白基因中,产 生新的抗体。
03
免疫球蛋白与疾病的关系
免疫电泳技术
利用电泳技术将免疫球蛋白分离,通过显色反应确定免疫球蛋白的 类型和含量。
单克隆抗体技术
利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定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具有高灵敏度 和特异性。
免疫球蛋白的治疗策略
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
01
对于缺乏某些免疫球蛋白的患者,通过输注外源性免疫球蛋白
以补充不足的抗体。
免疫调节治疗
02
免疫球蛋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 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例如,类风湿性 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的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会升高或降 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疾病 。
免疫球蛋白
七、免疫球蛋白基因
七、免疫球蛋白基因:基因重排
重组信号序列 (recombination signal sequence, RSS)是由寡核苷酸组成的七聚体(heptamer) [5‘CACAGTG3’]、九聚体(nonamer) [5‘ACAAAAACC3’],以及两者之间较少保守 性的间隔序列(spacer)所组成。
Susumu Tonegawa(利川根进)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87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genetic principle for generation of antibody diversity"
高)、唾液、泪液中 * 功能: 对机体的局部粘膜(如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的抗
感染免疫有重要作用。 * 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可获得被动免疫。
IgD
*单体结构;
*血清含量低,占Ig总量的0.2%;半衰期极短,仅3天 (铰链区长)
* B细胞表面的IgD(SmIgD)是成熟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 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初始型) 表达mIgM和mIgD,活化或记忆性B细胞mIgD逐渐消失。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结构域:Ig的多肽链分子中约110个氨基酸可 折叠成由链内二硫键连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球 形结构。称为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或结构域 (domain).
* VL和VH: 抗原结合部位 * CL和CH1: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所在处 * CH2和CH3:
① IgG的CH2和IgM的CH3: 补体C1q结合点; ② 母体的IgG借助CH2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 CH3、CH4: 与细胞Fc受体结合的部位 IgG的CH3可结合细胞表面的FcR,IgE的CH2和CH3 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IgE Fc受体结合。
第4章 免疫球蛋白基因
VDJ-C3→→IgG3
•仅C区转换 •抗原特异性不变
IgM→其他类别或亚类Ig的现象,称为类别转换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排
轻链(K)基因重排
免疫球蛋白基因,是在B细胞发育到小前B细胞时才开始发生 重排,使分布在胚系DKA上不同区域的V、J和C基因片段中 的基因重排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成熟的Ig基因,进而转录翻 译为成熟的轻链。 K基因可以通过Vk区基因片段缺失、倒位的方式随机与一 个相隔一定距离的任何一个Jk基因片段相连接; 重排后的Vk Jk片段再与Ck连接形成完整K链DNA,其中还 有少数内含子,转录后通过拼接除去; 经加工修饰,在RNA前体的5’和3 ’端分别加上帽结构和 PolyA 尾,成为成熟的K链mRNA; mRNA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翻译为K肽链。
• Td和Ti抗原的免疫应答 • 蛋白质抗原在T细胞缺乏时不诱导抗体产生, 故称为胸腺依赖抗原(Td抗原)。 • Td抗原激活B细胞,除必须有抗原作为第一 信号外,还需Th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作 为第二信号。 • 一些非蛋白抗原如多糖、脂类、核酸等诱导 的抗体反应无需Th细胞,因此也称非依赖性 抗原(Ti)。 • Ti抗原能诱导初次免疫应答,而无记忆细胞 产生,因而也无重链转换和亲和力成熟的再 次免疫应答。
在下,抗原与抗体结合
出现可见的絮状沉淀。
絮状沉淀试验
絮 状 沉 淀 示 意 图
Ag
各管抗原倍比稀释
加入抗血清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K链基因结构
胚系DNA的λ链由Vλ、 Jλ和Cλ三类基因组成; 小鼠的λ链基因只有Vλl和Vλ2两个V基因,两个L基因即Ll,L2 在V基因的上游; J基因片段有4个基因,C基因片段也有4个基因,但其中Jλ4和 Cλ4为无效基因,其余基因成簇排列; Vλ基因编码λ链的V区,J区基因编码λ链的V区。Cλ基因编码λ 链全部C区。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zumo是精卵融合的必要蛋白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 z u m o 是精卵融合的必要蛋白1Naokazu Inoue, Masahito Ikawa, Ayako Isotani & Masaru Okabe 2陈凌 译、江一平 校作为构建人体的60万亿细胞的代表,精子和卵子相遇、互相识别并融合形成新一代生命。
精卵膜融合即受精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人们长期致力于寻找与该事件相关的因子[1]。
最近,已发现CD9是卵膜上与精卵融合相关的基本因子[2-4],但精子方面与卵膜融合相关的因子尚未找到。
本文报道,运用抑制融合的单克隆抗体[5]和基因克隆技术,我们找到了精子的融合相关抗原,并发现该抗原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新蛋白。
我们将该基因命名为Izumo 并培育了该基因缺陷的小鼠品系。
Izumo -/-小鼠是健康的,但其雄性不育。
雄性的Izumo -/-小鼠能产生外观正常且能结合并穿透透明带的精子,但这些精子却不能与卵膜融合。
人精子也含有Izumo ,而且抗人Izumo 抗体能阻止人精子与去透明带的金黄地鼠卵融合。
为了寻找人精子中与卵膜融合的关键因子,我们利用2-D 电泳分离小鼠精子粗提蛋白,然后用能特异性阻断精卵融合的抗精子单克隆抗体OBF13[5]进行免疫标识,分离到一种精子跨膜蛋白成分,我们以日语中的婚姻之神 “Izumo ”① 为之命名。
通过液相串联质谱(LC-MS/MS )分析发现,该蛋白中的10条短肽段与小鼠蛋白质数据库中一段名为RIKEN 的注册序列的部分肽段完全匹配(NCBI 登录号:XM_133424)。
利用该注册序列设计引物,我们成功地利用RT-PCR 从小鼠睾丸总RNA 中分离到该蛋白的编码序列。
同时,从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我们还查到了该蛋白的人类同源物的编码序列(NCBI 登录号:BC034769),该序列编码一种特殊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是一种I 型跨膜蛋白,其胞外部分为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并可能含有一个糖基化位点(图1,a ,b )。
鱼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与基因座的研究进展
第34卷第10期2010年10月水 产 学 报J OURNA L O F F IS HER IES OF C H I NAV o.l 34,N o .10O ct .,2010文章编号:1000-0615(2010)10-1617-12DO I :10.3724/SP .J .1231.2010.07021收稿日期:20100702 修回日期:20100810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09CB118703)通讯作者:聂 品,E-m ai:l pi nn ie @i hb .ac .cn#综述#鱼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与基因座的研究进展肖凡书, 聂 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摘要:归纳了脊椎动物中报道的所有的免疫球蛋白(i m m unog l o buli n ,I g)的种类,重点阐述了鱼类免疫球蛋白重链(heavy chain ,H )基因及其基因座的研究进展。
硬骨鱼类中目前已发现有I g M 、Ig D 、I gZ /I gT 以及一个嵌合体I g M-I gZ ,软骨鱼类中目前只报道了3种免疫球蛋白基因,即I g M 、Ig NAR 和I g W 。
已报道的硬骨鱼类I g H 基因座并非都是以传统的/易位子0排列方式进行排列,一般以(V H )n-(D )n-(J H )n-(C F )-(D)n-(J H )n-(C L )-(C D )的形式排列,不同硬骨鱼类的I g H 基因座的结构特点、基因座中重链基因的数目以及基因座的拷贝数都存在一定差异。
软骨鱼类中I g H 基因座则是以/多簇0形式排列,即V H -D -D -J H -C H 区段或V H -D-D -D-J H -C H 区段在基因组中作为统一体多次复制。
在不同种类的硬骨鱼类中,I g 表达器官或组织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在免疫器官如胸腺、头肾和脾脏中均有表达。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一类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血清蛋白,也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抗体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在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非常复杂,由多个基因片段组合而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带您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奥秘。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轻链基因和重链基因。
在人体中,有两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轻链:κ轻链和λ轻链;有五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重链:μ、δ、γ、α和ε重链。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在不同种类和个体中具有很高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使得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各式各样的抗原。
轻链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λ链和κ链基因簇中。
λ链基因位于λ链基因簇上,含有约30个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具有十分相似的序列。
κ链基因位于κ链基因簇上,其基因数目更多且更为多样化。
这些基因被分为V(variable)、J(joining)和C(constant)基因区域,在重组过程中,一个V基因会与一个J基因重组组合,最终与一个C基因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轻链基因。
重链基因也被分为V、D(diversity)、J和C基因区域,但与轻链基因不同的是,D基因区域只存在于μ和δ重链基因间。
μ重链基因通常在初级抗体反应中表达,而δ重链基因则主要在体液免疫应答中表达。
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基因结构与轻链基因类似,重链V和J基因通过重组产生一个完整的重链基因,随后连接一个C基因区域。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
在早期发育阶段,免疫球蛋白基因的重组会产生大量的可能性,使得机体可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抗原。
免疫细胞通过酶切和连接过程将不同的基因片段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球蛋白基因。
这种基因重组的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每个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轻链和一种类型的重链。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在正常细胞中通常是关闭的。
免疫球蛋白基因和基因工程抗体
3、胚系B细胞Ig轻链κ基因的结构
LV
5’ V>85
J=5
3' C=1
Vκ:1-95或96个氨基酸;J: 95或96-110个氨基酸
假基因:不能编码产生功能性蛋白产物的基因, 可通过突变、基因置换和不规则重组 转变成新的功能基因。
3、胚系B细胞Ig轻链λ基因的结构
Mcg Kern- KernOZ- OZ+
二、Ig A
➢血清型: 单体结构
➢分泌型: 由J链连接 的双体再加上一个 分泌片组成。分泌 片可以保护粘膜分 泌液中蛋白酶对其 的破坏作用。
免疫学教研室
三、Ig G、IgD、IgE
免疫学教研室
五、Ig的功能
➢ 一、结合抗原
✓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 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膜抗体)
➢ 二、结合补体 ➢ 三、结合Fc受体 ➢ 四、具有抗原性
1. 重链基因首先重排。 D-J先重排,然后V-DJ重排,最后VDJ-C重
排,形成完整的功能性Ig重链基因。
VH>100
胚系基因 5
5
DH=30 JH=6
CHCH s
s
5
s
3
功能性基因 5 RNA mRNA H链
s
3
转录
AAAAAAA
转录后加工
AAAAAAA
翻译和翻译后修饰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和表达示意图
➢ 单体绞链区,水解产物为 2个Fab片段及一个Fc 片段。
➢ Fab片段(抗原结合片段):含有一条完整的轻链及 重链的一部分,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但是单 价性的(只能结合抗原,不能凝集或沉淀)。
➢ Fc片段(可结晶片段):不能与抗原结合,但具有 多种生物学活性,结合补体、固定细胞、通过胎 盘等。
免疫球蛋白m 分子直径
免疫球蛋白m 分子直径简介免疫球蛋白m(IgM)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家族。
它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免疫球蛋白m分子直径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m是一种大分子复合物,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呈现出Y字型的空间结构。
每个重链和轻链都包含有可变区和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m的重链主要有μ链,因此也称为IgM。
免疫球蛋白m的结构免疫球蛋白m的分子直径是其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过实验研究得知,免疫球蛋白m的分子直径大约为900 angstroms(1 angstrom约等于0.1纳米)。
免疫球蛋白m是五聚体,每个单体约有180 kDa的分子量。
免疫球蛋白m的功能免疫球蛋白m是体液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感染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功能有:1. 中和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可以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可以中和病原体,阻止其侵入细胞或组织。
2. 激活补体系统免疫球蛋白m可以激活补体系统,促使炎症反应的发生。
补体系统的激活可以引起细胞溶解、炎症介质的释放等,帮助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侵袭。
3. 吸附和输送抗原免疫球蛋白m可以通过其Fc区域与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促进抗原的吸附和输送,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
免疫球蛋白m的生物合成免疫球蛋白m的合成过程相对复杂。
它主要在B淋巴细胞中合成,并通过细胞器的合作完成。
免疫球蛋白m在细胞内的合成分为三个阶段:1. 转录和转译首先,基因组DNA中的IgM基因被转录成mRNA,然后mRNA通过转译作用被翻译成IgM的多肽链。
2. 组装和修饰多肽链在内质网中经过复杂的组装过程,形成IgM的五聚体结构。
同时,多肽链还会发生糖基化、剪切和折叠等修饰过程。
3. 分泌和分布修饰完毕的IgM被经过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包装成囊泡,然后通过胞吐途径分泌到细胞外。
免疫球蛋白m可以在淋巴组织、体液中以及黏膜表面等处找到。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演化机制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演化主要 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选
择压力等机制实现。
基因突变是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演化的基础,可以产生新的免
疫球蛋白基因和变异体。
基因重组是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演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以产 生新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组合, 增加免疫系统的多样性。
选择压力是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演化的关键因素,能够筛选出 有益的变异体,淘汰有害的变 异体。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表达异常与疾病发展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表达异常是指基 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包括基因的过表 达或低表达。这些异常可以导致免疫 球蛋白的过量或不足,进一步影响免 疫系统的功能,促进疾病的发展。
VS
例如,某些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表达 异常与癌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的发展有关。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除了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外,免疫球 蛋白基因组还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某 些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或表达异常可 能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关。
此外,免疫球蛋白基因组还与一些遗 传性疾病有关,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等。
05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应用 前景
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诊断疾病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可 以辅助诊断和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
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物种分类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在不同物种间存在 差异,可以用于物种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生物进化机制研究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与生物进化密切相 关,通过研究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的变异,可 以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球蛋白基因组
人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
人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
在人类基因组中,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是由一组基因家族
来编码的。
这些基因家族包括IGHG(编码IgG的重链)、IGHA(编
码IgA的重链)、IGHM(编码IgM的重链)、IGHD(编码IgD的重链)和IGHE(编码IgE的重链)等。
每个基因家族都包含多个基因,它们在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类别中发挥作用。
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的多样性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
这些基因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和基因重组来产生多样的免疫球
蛋白,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应对各种不同的病原体。
此外,
这些基因也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对人类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以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通过对这些基
因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
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应对疾病。
总之,人类免疫球蛋白重链胚系基因是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的
基因家族,它对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这些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应对免疫相关的疾病。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摘要:I.免疫球蛋白概述- 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II.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 基因重排的定义-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过程-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意义III.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疾病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免疫疾病的关系-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癌症的关系IV.研究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意义- 治疗免疫疾病- 预防癌症正文:免疫球蛋白,也称为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协助免疫系统清除入侵者。
然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防御,它还能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等。
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是由基因重排过程完成的。
基因重排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将不同基因片段进行重组,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在免疫球蛋白的产生过程中,B 淋巴细胞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具有独特抗原结合位点的免疫球蛋白。
这一过程使得人体能够产生大量的抗体,应对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意义重大。
首先,基因重排产生了大量的抗体,提高了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其次,基因重排使得免疫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病原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避免了不必要的免疫反应。
然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基因重排的异常可能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如滤泡性淋巴瘤和套细胞淋巴瘤等。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此外,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异常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对于治疗免疫疾病和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机制,科学家们可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最新版)目录一、免疫球蛋白的概述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1.基因重排的概念2.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过程3.基因重排的意义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特征1.IgG2.IgA3.IgM4.IgD5.IgE四、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正文一、免疫球蛋白的概述免疫球蛋白,又称为抗体,是一类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
它是由高等动物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经抗原的诱导可以转化为抗体。
免疫球蛋白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 IgG、IgA、IgM、IgD 和 IgE 五种,多数为丙种球蛋白。
可溶性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体液中,参与体液免疫;膜型免疫球蛋白是 B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因重排1.基因重排的概念基因重排是指在免疫球蛋白生成过程中,B 淋巴细胞将自身携带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多样性的免疫球蛋白。
这个过程是免疫球蛋白生成的关键步骤,使得机体能够应对多种不同的抗原。
2.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的过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主要发生在 B 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浆细胞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B 淋巴细胞通过基因重排,产生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
基因重排主要涉及到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基因的拼接,从而形成多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
3.基因重排的意义基因重排对于机体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因重排使得免疫球蛋白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从而增加了机体对各种抗原的识别能力。
其次,基因重排有助于机体产生针对同一抗原的不同亚型的免疫球蛋白,从而增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三、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特征1.IgGIgG 是免疫球蛋白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 70% 以上。
IgG 具有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 和 CH3),是血清型IgA 的主要类型。
2.IgAIgA 分为血清型 IgA 和分泌型 IgA(SIgA)。
血清型 IgA 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 10% 左右,具有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恒定区(CH1、CH2、CH3)。
14号染色体 免疫球蛋白重链 同源重组,亲和力成熟
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同源重组,亲和力成熟题目: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同源重组的亲和力成熟导语: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类具有高度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它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球蛋白由重链和轻链组成,其中重链是其功能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同源重组过程对于免疫球蛋白的亲和力成熟至关重要。
本文将一步一步探讨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同源重组的亲和力成熟。
第一步: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免疫球蛋白重链是免疫球蛋白分子中较大的一部分,负责提供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功能特性。
它通常由一个可变区(VH)和三个或四个恒定区(CH1、CH2和CH3及可能的CH4)组成。
其中,VH区域决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而CH 区域则负责与其他免疫分子和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
第二步:14号染色体与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关系14号染色体承载了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基因,其中包括了多个互补决定区(CDR)和极度可变的特异性序列。
这些序列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形成的,其目的是在机体接触到外界抗原后,产生出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抗原的抗体。
第三步:同源重组的机制同源重组是免疫系统中免疫球蛋白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该过程中,基因组中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片段(V、D和J片段)会通过重组酶的活性,在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重新组合。
这个过程中,不同的V、D和J片段之间的随机重组和插入或删除碱基的操作,可以生成数以百万计的不同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从而使机体具备更广泛的抗原识别能力。
第四步:免疫球蛋白亲和力的形成和成熟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球蛋白的亲和力来实现对不同抗原的特异识别。
亲和力是指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强度,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结构互补性。
成熟的免疫球蛋白在其重链亲和力上表现出高度特异性,这得益于重链的同源重组过程。
第五步:影响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亲和力成熟的因素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的亲和力成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
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及其功能研究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分子,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由重链和轻链两部分组成,而其重链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其功能。
因此,研究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及其功能,对于加深我们对于免疫系统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免疫球蛋白成分及其结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抗体,分子量为约150kDa。
它具有两个基本结构单元:重链和轻链。
重链通过变区域与不同类型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优异的抗原识别能力,而轻链分为κ型和λ型。
在人类中,κ型轻链占主导地位。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可分为Fab和Fc段。
Fab段含有抗原结合部位,它位于重链与轻链间的第一和第二变区域之间。
Fc段,则位于重链的常规区域。
在Fc段中,免疫球蛋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Fab和Fc段的区分对于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以及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指的是,针对不同的抗原,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变异范围是多样化的。
这种多样性表现在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组上,每一种不同的抗体都可以被视为由基础的四个多肽链和一些可能的可变区域组成的。
在人类的免疫系统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异部位为第一及第二变区域,第二变区域是其中更为多变的区域。
对于一个个体,其免疫系统中存在不同形式的重链,形成了单克隆的抗体。
这些不同类型由基因多样性和基因重排发生。
三、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的意义通过研究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多样性,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对抗抗原的作用。
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重链,使得机体能够识别几乎所有的抗原。
而一旦某个特定的抗原被识别,则机体可以选择性的扩大单克隆抗体的数量,以应对针对该抗原的进一步攻击。
此外,免疫球蛋白重链变异也对生物个体的免疫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个体可能会遭受与以前不同类型的病原体相关的挑战。
因此,只有当免疫系统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时,个体的免疫系统才会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四、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联系对于许多的生物学研究而言,深入理解免疫球蛋白重链多样性及其作用的意义重大。
10.1.6 Ig.的基因组重排与DNA的多样性-雷有升
抗体多样性机制
主要是指V区的多样性。
产生主要原因: 连接多样性 V、D、J基因重排多样性 体细胞突变 H链与L链的结合
10.6.1.2 轻链基因的重排
重链基因重排后,轻链随之发生重排,重排顺序:
V-J VJ-C。κ基因先发生重排,如果κ重排无效,
随即发生λ重排。
在人类,Vκ基因片段~100个,Jκ 5个,Cκ 1个,
所有κ轻链具有同一结构的C区。Vκ与Cκ之间以随机 的方式发生重组连接。
人κ轻链V基因的排列多样性约为100Vκ×5Jκ=500。
定义: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基因片段经重组而形
成完整可变区序列的过程。
即从重链(H)或者轻链(k、λ)基因片段库中各
选择一个片段,重新排列形成功能性的Ig基因单
位,经转录、翻译等,成为功能性抗体。
10.1.6.1 重链基因的重排
V、D以及J片段组合能 产生4000个不同的V区, 每个V区都能和CH基因 相组合。 例如人类基因组约 300个VH基因、20个DH 基因、4个JH基因、及 不同的N区,加上片段 连接的不精确性,共有 300×20×4×100×10 =2.7×107。
例如人类基因组约300个v基因及不同的n区加上片段连接的不精确性共有30020410010271010612轻链基因的重排重链基因重排后轻链随之发生重排重排顺序
10.1.6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组 重排与DNA的多样性
姓名:雷有升
2012.11
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Ig gene rearrangement )
Ig基因
◘ 单特异性--单个B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基因
◘ 淋巴细胞为二倍体--H、κ和λ都有两个等位基 因 ---重组表现为等位基因排斥(allelic exclusion) ◘ 轻链中表现为同型性项斥(isotypic exclusion) 往往只有κ链基因重组失败,才发动λ链基因重组 ◘ 抗体中大部分轻链是κ 链,λ链往往占少部分 人类有约60%的轻链是κ链,约40%为链。老 鼠 有95% 的B细胞表达κ类型的轻链
5,
3
重链基因: 位于第14号染色体,包括重链V区基因和C区基因 V区基因:可变区基因(Variabel segment)简称VH (95) 多样性基因(Diversity segment )简称DH(27) 连接基因(Joining segment )简称JH(6) C区基因(Constant)简称CH(9)
320X10530=3.3X106 多样性增加100倍
N核苷酸插入
多样性预期 体细胞突变
多样性增加300倍
~1011
IgH基因突变率是其它基因的百万 倍以上,显著增加了抗体分子的多样性 及其与抗体的亲和力
Ig多样性的意义:
1.生物体的基因库中仅储存少量的信息,即可 对付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抗原刺激。 2.了解Ig多样性的产生机制,利用分子生物学 技术,用少量的基因片段组合成千变万化的特 异性抗体的可变区。
D4 D3
“12-23”规则
一个D(如D2)和一个 J (如J2)基因片段 通过其两侧的23bpRSS和12bp-RSS被拉拢 在一起。它们之间的 DNA片段形成环状并被 剪除,D2和J2之间被 修复酶连接在一起。
V L
L V
a) RAG1/RAG2识别的二级 结构 ◘ 不同的V片段与J-C的重组
cd1c基因名
cd1c基因名CD1C基因,全称为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C,是人类基因组中编码一种蛋白质的基因。
CD1C是一种转膜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它在人类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D1C属于CD1家族,包括CD1A、CD1B、CD1C和CD1D四个亚型,它们在免疫系统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与其他CD1家族成员不同的是,CD1C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和B细胞上。
DCs是一类免疫细胞,能够与T细胞相互作用并启动免疫应答。
B细胞是一类产生抗体的细胞,对于抗体介导的免疫防御起着重要作用。
CD1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CD1C分子,它位于细胞膜上,具有类似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CD1C分子能够结合和呈递脂质抗原,与抗原特异性T细胞相互作用,从而激活免疫应答。
CD1C分子的主要功能是呈递非多肽抗原给T细胞。
与传统的MHC分子不同,MHC分子主要呈递多肽抗原。
CD1C分子通过与脂质抗原结合,在细胞表面呈递给特定的T细胞亚群。
这些脂质抗原可以是来自细菌、真菌、病毒或肿瘤细胞的脂质分子。
CD1C分子所呈递的抗原主要活跃于细胞外,即细胞外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当这些病原体进入免疫系统中时,CD1C分子将其表面的脂质抗原捕获并呈递给特定的T细胞亚群。
这种抗原呈递机制不仅能够引发免疫应答,还能够诱导免疫记忆,从而提供长期的保护。
CD1C分子在人类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与其他CD1家族成员一起,构成了抗原展示通路的一部分。
抗原展示通路是免疫系统中非常关键的过程,它可以将来自病原体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从而引发免疫应答。
CD1C基因的突变或功能异常与一些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研究发现,在结核病患者的树突状细胞中,CD1C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这可能导致树突状细胞无法有效呈递结核分枝杆菌的脂质抗原给T细胞,从而减弱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
因此,研究CD1C基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揭示免疫系统调控机制,以及开发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islr2基因
islr2基因
ISLR2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其全称为“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containing leucine-rich repeat 2”。
ISLR2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细胞表面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部分,并且含有丰富的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这个基因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都有表达,包括免疫细胞、神经细胞等。
ISLR2基因在人体中可能发挥多种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它参与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调节免疫反应。
此外,它还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胚胎发育、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功能的调控等。
ISLR2基因在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ISLR2基因在癌症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此外,ISLR2在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的研究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总的来说,ISLR2基因是一个重要的基因,其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揭示。
ig基因重排步骤
ig基因重排步骤IG基因重排步骤引言:IG基因重排是指免疫球蛋白基因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通过DNA 重组的方式产生多样性的抗体,从而提供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IG基因重排过程复杂而精确,下面将详细介绍IG基因重排的步骤。
一、V(D)J基因段选择:在IG基因重排过程中,首先是选择性地将V、D和J基因段进行组合。
这个选择过程是随机发生的,因此每个B细胞都会产生不同的V(D)J基因段组合。
二、DNA切割:V(D)J基因段的选择完成后,酶切酶会介入其中,将基因组DNA切割成多个片段。
这些片段包括V、D和J基因段,以及连接这些基因段的间隔区域。
三、DNA重组:切割后的DNA片段会通过DNA重组的过程,重新连接起来。
这个过程主要通过V(D)J重组酶的催化来完成。
V(D)J重组酶会选择性地将V、D和J基因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重排基因。
四、剪切和连接:在DNA重组的过程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剪切和连接操作。
首先,酶切酶会将连接V(D)J基因段的间隔区域切除。
然后,V(D)J基因段会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DNA序列。
五、DNA修复:在DNA重组和连接完成后,细胞会启动DNA修复机制。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修复DNA链断裂所产生的损伤,并确保DNA序列的完整性。
六、转录和翻译:重排基因在DNA修复完成后,会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
首先,重排基因会被转录成mRNA分子。
然后,mRNA会被翻译成抗体的氨基酸序列,最终形成完整的抗体分子。
七、抗体表达:重排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后,抗体分子会被合成并表达在B细胞表面。
这使得B细胞具备了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结语:IG基因重排是一系列复杂的步骤,通过这个过程产生的抗体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IG基因重排的研究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IG基因重排的机制,我们可以为免疫疾病的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gE and Allergy
• Natural function of IgE – Parasite
infections
• IgE and Allergic disease • Antigen selection in Ig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gE and IgG4
genes of the kappa locus, but little junctional diversity is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gene rearrangement.
• The immunoglobulin gene repertoire can
Immunoglobulin
• Structures • 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λand κ) • Constant region • Class: IgA, IgD, IgE, IgG and IgM • Variable region – Antigen binding site
antibodies of PNG villagers, compared to Australia urban individuals?
• Are higher numbers of mutations seen in
older individuals?
第14页/共18页
第15页/共18页
IgE
– 1863 rearranged IGKV sequences from the EMBL – 66 germline genes from the IMGT
• Alignments using Smith-Waterman algorithm. • Unreported IGKV alleles
– IGKV alleles with low number of unmutated sequences were collected
– Multiple alignment – Shared mismatches – Sequencing from genomic DNA
第5页/共18页
Junction analysis of IGK genes
therefore be characterised as having extraordinary diversity in the heavy chain, and limited diversity in the light chain.
第10页/共18页
Part 2
Sequencing immunoglobulin genes from allergic and parasitised individuals
IgG
Sample No. of Average
No. of Average
Name Ig Mutation No. Ig Mutation No.
Australia
18
12.8 52
17.6
A000
0
第12页/共18页
Understanding IgE mutations in PNG
• PNG IgE vs PNG IgG • Other Factors
− Exposure to pathogens − Age
第13页/共18页
Two Questions
• Is there a higher level of mutation in
IGKV2-30*02.
• The existing IGKV repertoire is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accurate
第8页/共18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9页/共18页
Conclusions
• Not only is there little diversity in the germline
been sequenced
• Conclusion:
The existing IGHV gene repertoire is full of incorrectly reported sequences.
第4页/共18页
IGKV gene repertoire analysis
• Compilation of Database
• 435 low mutation sequences (<3 IGKV
mutations) were realigned to determine IGKJ genes using V-QUEST
• VJ gene useage • N-Region
第6页/共18页
第7页/共18页
Results
N-Regions
Mutations
V
DJ
AID
Somatic Hypermutation
V
第2页/共18页
DJ
Part 1
Immunoglobulin germline gene repertoire study
第3页/共18页
IGHV gene repertoire
• Highly polymorphic • 226 reported genes and allelic variants • 104 was reported in error • 12 putative new polymorphisms, 3 have
第1页/共18页
Generation of diversities
V gene cluster
D gene cluster
J gene cluster
Germline gene locus
VVVVVV
DDDD
JJJ
Rearranged gene locus
VD J
VDJ Gene Recombination
• 5 reported genes may be the result of
sequencing errors
• IGKV1D-13*01 and IGKV1-37*01 may be
functional in some individuals
• Unreported polymorphisms: IGKV1-16*02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