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党制度的几点思考
入手 , 而论述 中国政党制度的生命 力及其在新形势下 实践 中的思考。 进
关键 词 : 多党 合 作 ; 治 协 商 ; 史选 择 政 历
中 图分 类 号 : 9 D2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 0 00 — 17 0 17 — 9 X 2 1 )4 0 9 — 2
‘
一
、
改革 开 放 以来 , 中国政 党制 度 的理 论创 新 与
调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 自身建设 ,努力 实现执政党建设和参
政 党 建设 的互 相 促进 。 02年 1 月 , 锦 涛 提 出希 望 各 民 主 20 2 胡
发展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以来 , 的 历 届 中 央 领 导 集 体 , 承 和 党 继 发 展 了 毛 泽 东 关 于 多 党 合 作 的 思 想 , 紧 嗣 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紧 主 义 的 大 局 , 断 丰 富 、 展 和 完 善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政 不 发 党 制度 理 论 。 1 新 认 识 新 时期 民 主党 派 的性 质 和 地 位 。 强 调 民 主 党 . 重
导和合作共事的四种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 中共 中 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的决定》 对如何坚持 和完善 中 ,
国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党 合 作 和政 治 协 商 制 度提 出 了许 多新 的重 要 举 措 。 《 于 进一 步 加 强 中 国共 产 党 领 导 的多 党 合作 和政 而 关
党派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领导人的优 良传统 ,把 民主党派建 设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 、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
考 验 并 致 力 于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参政 党 。2 0 0 4年 1
政治学教程-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政党?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西方语汇中,party一词则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oe。
pars是部分或社会的一部分的意思,而partoe的意思则是“分开”。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党的原始含义是:它是社会共同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共同体中“部分”人士和集团的利益的代表。
17世纪,party开始表达政治意义,指某种政治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源于西方,是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西方学者对政党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分别从各自分析的角度对政党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有的认为,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结合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追求政治职位、进行选举的团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一种持续性组织,它是为了在大众选举中为公共职位提供候选人。
有的则认为,政党是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葛兰西认为政党是替代古代君主的一种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形成的。
列宁则更进一步指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争。
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政党斗争充分说明了政党的阶级性,一般来说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在政党党纲、组织成员和党的领导权方面。
我们认为,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基于一定的阶级基础,在共同政治纲领的引导下,以谋取、巩固或参与执掌政权为目标而采取共同行动的积极分子所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本阶级的意志,因此,政党既是阶级的思想先锋队,同时又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显然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政党必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但并非有阶级就一定会有政党的存在。
关于建设创新型政党的若干思考
形势的新变化 ,为了推动和领导创新 型国家的建设 , 必须努力把 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政党。
一
、
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不 断 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理论 是 行 动 的 指 南 ,没 有 科 学 理 论 指 导 ,行 动 就会 偏 离正 确 的 轨 道 。 因此 ,不 断 推 进 理 论 创新 是
展 来 提升综 合 国力 ,在 建 设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道
坚持大胆探索 和科学求实相统一。理论创新是在继
承基 础上 的 发 展 ,没 有 继 承 ,就 不 可 能有 发 展 ,更 谈不 上什 么 创 新 ;要 敢 想 前 人 所 未 想 ,言前 人 所 未
言 ,为前人所未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 。
人 民群 众 ,为人 民 群 众 所接 受 和 掌握 ,从 而 转 化 为 人 民群 众 改造世 界 的强 大动力 。 推 进 理 论 创 新 ,必 须 坚 持 创 新 和 继 承 相 统 一 、
二 、坚 持以正确 的 目标取 向和价值取 向 为基础 不断推进执政理念的创新
执政理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前提。党的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要承担起 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的 历史责任 ,必须始终抓住 发展这个 执政兴 国的第一 要务 , 把坚持党 的先进性和发挥 社会 主义制度 的优 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文化 ,实现 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 益上来 ,推动社会 全面进 步, 促进 人 的全面 发 展 。这 一 论 述 从 执 政 兴 国和 执 政 为 民相统一的高度 ,对我们党 的执政 目标和价值取 向 作了富有创新的深刻阐述。 “ 国” 是 我 们 党 执 政 的 目标 取 向。所 谓 “ 兴 兴 国”就是指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 的全 面发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将学习型组织系统阐发为一种当代最重要的宏观管理理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从而激发了人们对于组织学习及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热潮也在实践上迅速转化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促进了全球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2期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倡导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深刻反思苏共走向衰败的惨痛教训的理论警醒,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是解决当前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引领,用科学的制度保障,用科学的方法推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0)02-0003-0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需要深入研究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新形势下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问题,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规律,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进程。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
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
政治学思考题
政治学思考题1、政治和政治学的涵义。
答:政治的涵义:(1)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2)对这一概念的理解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c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学的涵义:(1)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
(2)定义: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体系。
2、简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1)伦理政治:把伦理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道德的集体,要实现正义、至善。
(2)神权阶段:认为神权政治高于一切,神权高于王权。
(3)过渡阶段(中世纪政治理论向资产者政治理论过渡环节):提出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4)理性阶段:认为只有建立合乎理性的政治制度,才会有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原本就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
(5)实证阶段:把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采用所谓经验的研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6)多元阶段:研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重叠景象。
其一,要解决的课题是多元的;其二,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其三,学科多元化。
(7)行为主义时期: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8)后行为主义时期:突出价值和道德研究。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
A: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和“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
B: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术势”治国,实现“霸道”。
C: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
(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建立起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以“三纲五常”和“德”、“刑”并举而高扬德治为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考
路 、方法与机制的组织发展 与政党建设模式 。
选择 什么样 的组织发展与政 党建设 模式对一个政
当前党 的建设 的许 多工作都要为实现这一建设 目标服
务 。这就告诉 我们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 建设 的战略部署 时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实现党的建设
党 的发展 至关重 要 。其实 ,任何政 党都 会根据 自身 的
些错误 。如提 出学 习实践无产 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 论 ,各 项工作必须 “ 以阶段斗争为纲 ” ,以为 “ 文化
与 重 要 意 义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是随着党的建设 的形势 、任
务 、实践 、认识 发展 而与 时俱 进 的。“ 三 型 ”( 学 习
大革命 ”是新事物 ,是重大创新 ,使党和 国家遭受重
一
质、目 标 、任务的认识更深刻 ; 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
认识更深入 。
学习 、服务 、创新 问题是所有社会组织包括所有
种拥 有 当代 最先 进 的学 习 、服 务 、创 新理 念 ,思
,
党建 新论 X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
、
( 一)提 出新命题 ,蕴含新理念
新 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是对执政党 的新特征 、新 目标的认识 与概 括 ,把 我们党对学 习、服务 、创新 的
认识提高到一个 新的水 平。在提出这 一新命题 、新论 断 的表述上 ,关 键是在学习、服务 、创新之后加 了一
个 “ 型”的概念 。“ 型”这个概念 ,从文本 、字面意义
大 挫折 。改革 开放 以来 ,我们靠 正确 的学 习、服务 、 创新理念 与方法 纠正党 的认识失误 ,形成 了建设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理论与制度 。
关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
能力建设的决定》 明确提出, “ 要 努力建设学 习型政党” 。这是 思 想为 指导 , 在准 确 把握 世 界发 展趋 势 、 真 总结 我 国发 展经 认 以胡 锦涛 同 志为 总书 记 的党 中央 面对 新的形 势和 任 务 , 为提 高 验 、 入 分析 我 国发 展阶 段性特 征 的基 础 上提 出 的重 大战 略思 深
一
善 重 视学 习、 于 学 习、 勤 善于 学 习是 我党 的优 良传 统 和鲜 明 会 和掌 握统 筹 兼顾 这一 根 本方 法 , 于化 解各 种 矛盾 。要 加 强 科学发展观的学 习研究和教育培训, 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 特 色 , 我党 不 断走 向成 熟 的标 志 , 我党 不 断成长 、 是 是 发展 和 自 我完 善 的动 力和 源泉 。以毛 泽 东 同志为 代表 的 中 国共产 党人 ,
实 意义 和深 远 历 史意 义 。
一
设为 中心 , 又要 统 筹经 济与 社 会协 调发 展 , 统筹 人 与 自然 和谐
、
建设学 习型政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重视 学 习是 党的 建设 的 宝贵 经验 。 一)
发 展 , 必会 遇 到一 系 列过 去 没有遇 到 过 的矛 盾 , 必要 面 对 势 势 系列 两难 的问题 。这 就 要求 我们 按 照科 学 发展 观 的要 求 , 学
二、 如何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十七 届 四 中全会 明确指 出 , 今天 新 的形 势 下 , 在 建设 马克 的中 国特色 社 会主 义理 论 体系 , 带领 全 国人 民取 得 了改革 开放 思主 义 学习 型政 党 的基 本要 求 , 是要 坚 持科 学 理 论武 装 , 一 二 和 社会 主义 现 代化 建 设 的伟 大胜 利 。 是 要具 有 世 界眼光 , 是要 善 于把 握规 律 , 三 四是 要 富有 创 新精 十 六大 以来 , 中共 中 央政 治局 坚持 集 体学 习并 形成 制度 。 神 。 四个方面的核心, 这 是要树立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 央政 治局 的集 体 学 习每 次都 紧 紧围 绕 中央 工 作部 署 和治 国 义 的理 想 信念 。 具体 地讲 , 抓好 如 下三 环 节 : 应 理政 的重大 理 论和 实际 问题 展 开, 具有很 强 的针对性 和战略 性 , ( 共 产党 员要 做 重视 学 习、 一) 勤于 学 习、 于学 习的先行 者 。 善 学 习气氛 严 肃而 热 烈 , 习效 果深 入 而扎 实 , 为我 党 加深 认 学 成 所 谓 学 习, 是指 通过 阅读 、 听讲 、 究 、 研 实践 获得 知 识或 技 识共 产 党执 政规 律 、社 会主 义 建设 规律 和人 类 社会 发展 规律 , 能 的活 动 。就 个人 而言 , 习 是人 们获 取 知 识、 冶性 情 、 养 学 陶 培 提 高 领 导能力 和 领 导水 平的 重要 途 径 , 为建 设 学 习型政 党 、 建 和 提升 思维 能力 的重 要途 径 , 是人 们 赖 以生存 、 展 的根 本 。 发 就
建设“三型”执政党的思考
建设“三型”执政党的思考作者:郝瑜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4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三型政党”,既是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充分体现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信心与决心。
把“三型政党”作为政党建设的渠道和目标,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型政党”的内涵一是强调学习型政党,要求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学习是一种管理手段,学习的目的就是和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外部环境、社会条件相适应,它是一种团结、凝聚党内的方式,是提升党员、领导者个人和组织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是强调服务型政党,要求牢固树立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国际国内经验反复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拉紧了党与群众间的利益链,架起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三是强调创新型政党,要求勇于解决新时期面对的新问题。
执政党必须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根据所处社会环境的特点来策划、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群众呼声,把关注民生、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作为党的实践活动的永恒主题。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加强学习,坚持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加强服务,坚持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践行宗旨,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创新,坚持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懈怠,党才能始终引领发展潮流。
总之,创建“三型政党”,表明我们党对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执政党的权力基础及相关思考
主要集 中于 三 个 方 面 : 是 民众 。民众 是 执 政党 一 的权力 基础 , 政 党 当然 要 随着 民众 自身 的变 化 执 而发生改变。二是 民众和公共权力 的沟通方式 。 以前 , 民众 主要通 过政 党 与公共权 力 发生联 系 ( 图 2 ; 现在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 , 见 )但 民众 可 以不通 过政党这一传统主渠道而直接与公共权力发生联 系( 见图 4 。也就是说 , ) 民众 与公共权力 的沟通 方 式 由“ 接 联 系 ” 间 一种 , 在 发 展 演 变 为 “ 接 现 间 联 系 ” 直 接 联 系 ” 种 , 显 然 这 对 执 政 党 的 和“ 两 很 权力运行构成了“ 威胁和挑战” 也提出了更高的 , 要求。三是执政党 。执政党的问题主要是怎么更 好地代表民众行使权力 , 体现“ 权为民所赋 , 权为 民所用” 。如果 “ 跑偏了” 甚至是“ , 走了邪路”执 , 政党能否执政都将成为 问题 , 当然其 “ 权力运行 ” 更 好不 到哪 去 。
改革开放以来 , 我们党不但建立了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 而且越来越认识到建立在这个基础之 上的政治体制 的核心——党 的建设 的重要性。如 何进行党 的建 设 已经 成 为一 个 非 常 重 大 的课 题 。 本文从执政 党权力基础 的角度 , 一谈对 这个 问题 谈 的认识和看法, 以期引发人们对此问题更多的关注 和思考 , 推动 中国社会更 好更快地 发展 。
图 1 政 治就是 民众和公 共权 力之 间 的关 系
在 这样—个循环 系统 中 , 民把 一部分 权力交 人 出来形成公共权 力 , 公共权 力再 反过来 直接 管理社
图 2 政 党、 民众 、 共权 力之 间的联 系 公
①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牢 固树立 正确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共产党员》, 1 《 《 2 0年第 1 0 0期。
关于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l O年第5期(总第107期)J o∞1al of t he PaI t y Scho ol of C PC ZhengzI lou M u小ci pal Co衄l li tt ee N0.5,2010(s u m,10r7)党的建设关于新形势下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肖芸(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建党思想,也是我们党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抓好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在充分认识建设学习型政党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习型政党建设工作,着重从理念、制度、机制等多方面加以努力,确保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建设;必要性;对策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l(2010)05—0018一0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这是党中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着眼于改革发展大局,为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学习型政党,体现了我们党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建党思想,是把学习理论运用到执政党建设实践的创新之举,是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历来是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学习是党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提出了“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等一系列著名论述。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全新任务,毛泽东提醒全党同志,“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o。
新型政党制度的现实思考
新型政党制度的现实思考作者:杨爱珍来源:《党政研究》2019年第06期〔摘要〕新型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维度、功能维度和效果维度,分别指向政党制度的一般特性、多党合作制度的本质特点和政党制度制度化的效能。
展现三大维度的新型政党制度,是经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崭新形态,它与竞争性政党制度是“各美其美”。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多党合作;政黨体制;民主党派〔中图分类号〕D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6-0066-122018年,习近平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指出,与旧式政党制度相比,新型政党制度有“三新”,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个是“利益代表”维度,第二个是功能维度,第三个是效果维度。
习近平强调,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习近平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阐述,在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①目前,围绕“新型政党制度”展开的理论讨论的文章可谓书简堆积,其中有笔酣墨饱的好文章,给人以启示。
但也有些文章,令人费解。
有的并不了解“三大维度”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所以只能口号式的图解一通;有的把多党合作制度直接等同于新型政党制度,只看到“同”,看不到“异”;有的把竞争性政党制度归类在“旧式政党制度”范畴加以鞭挞,不懂对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辩证分析。
对此,笔者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提点管见。
一、三大维度: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与多党合作制度的本质特点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走过70春秋,尤其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适应性、复杂性、独立性和凝聚性在多党合作制度中日益显现。
换言之,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已经是一项成熟、有效的基本政治制度。
习近平把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与多党合作制度的本质特点融合起来,归纳成“三大维度”。
这一归纳,不但是对多党合作制度运行状态的科学总结,也为多党合作制度的研究打开了新视角。
(一)“利益代表”维度:凸现政党制度本质要求1.政党与政党制度。
《政治学通识》阅读感想
《政治学通识》阅读感想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的学科。
阅读了《政治学通识》这本书后,我对政治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政府机构的清晰解释和分类。
政府机构是政治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而书中对政府机构的分类和职能的描述,让我对政府的运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政府机构主要分为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三类,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功能。
行政机构负责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司法机构则负责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这种分工明确的政府机构设置,有助于保证政府的高效运作和权力的制衡。
书中对于不同政治制度的比较和分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如总统制、议会制和半总统制等。
这些不同的制度在政府机构的设置、权力分配和政治运作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通过对这些不同制度的比较,我了解到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缺点,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完美的。
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适用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不同国家的政治现象。
另外,书中还讨论了政治权力的划分和制衡机制。
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政治权力的合理划分和制衡,以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的发生。
书中介绍了不同国家采用的制衡机制,如三权分立、政党制度等,这些机制有助于保证政治权力的平衡和制约。
同时,书中也强调了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对于维护政治权力的制衡和公正至关重要。
此外,阅读《政治学通识》还让我对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政治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领域,通过了解这些研究方法,我对如何进行政治学研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政治学通识》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了解政治学的框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不同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政治学,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政治问题。
关于“三型”执政党建设的思考
第34卷 学术专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月 关于“三型”执政党建设的思考*雷兆玉(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重庆巫山404700)摘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
“三型”执政党既是党的建设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本文对“三型”执政党建设的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三型”执政党建设;党建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3)S2-0014-02作者简介:雷兆玉,女,中共重庆市巫山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
“三型”执政党既是党的建设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把握“三型”执政党建设的精神实质(一)“三型”执政党建设的基本内涵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世界观、方法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拥有不断更新知识以及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把知识转化成为执政能力的执政党。
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执政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水平,来提高党的领导力、管理力和凝聚力的执政党。
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指能够适应国际国内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整、更新,以适应社会进步要求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执政党。
(二)“三型”执政党建设的相互关系“三型政党”各有重点,相互联系。
第一,建设学习型执政党是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执政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建设创新型执政党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执政党的动力源泉。
三者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党的建设新的目标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中。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政党能力学的几点思考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政党能力学的几点思考江美塘【期刊名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04(020)005【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代表大会政治报告的形式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赋予了执政党建设新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新成果、新贡献,为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深刻吸取了包括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等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及包括1872年巴黎公社、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在内的四次无产阶级政党政权得而失之的教训,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的准确把握;有力论证了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方位发生重大变化后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性,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环境和条件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大胆提出了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新思路,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内容的崭新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在领导政权建设方面发生的重大转折,即开始主动顺应全球变迁和时代变革的发展态势,逐步从理想型的革命党朝理性务实的执政党转变.【总页数】5页(P52-56)【作者】江美塘【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强化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政党能力学的几点思考 [J], 江美塘2.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J], 郑传芳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J], 许进良;许铭桂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J], 许进良;许铭桂5.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几个问题 [J], 周新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执政党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
Vo . 7 No 2 I2 , .
西 安 社 会 科 学
Xi a o i l ce c ’ n S ca i n e S
20 0 9年 6月
J n 20 u ., 0 9
执 政 党 建 设 的若 干 理论 思 考
牛保 明 程 艳 平
( 安 大学 西安创 新 学院 延 陕西 西安 700 ) 1 1 0
得 最 密 切 的 联 系 。全 心 全 意 为 人 民 服 务 。 刻 也 不 一 脱离 群众 ; 切从人 民的利益 出发 , 不 是从个 人或 一 而 小 集 团 的 利 益 出发 。[邓 小 平 指 出 : 如 果 用 概 括 的 ”。 ] “
尼 亚 共 产 党 倒 台 、 度 国 大 党 下 台 等 诸 多 历 史 事 实 印
、
从 巩 固党 的 执 政 基 础 出 发 , 须 坚 持 必
和 弘 扬党 的 密 切 联 系 人 民 群 众 , 人 民群 众 与
认 为 苏 共 代 表 全 体 劳 动 人 民 的 占 7 , 为 苏 共 代 认 表 工 人 的 占 4 , 为 苏 共 代 表 全 体 党 员 的 占 儿 , 认 而 认 为 苏 共 代 表 党 的 官 僚 、 部 、 关 工 作 人 员 的 占 干 机 8 。] 一 项 调 查 显 示 , 1 的 被 调 查 者 认 为 , 5 [另 7 2 苏 共 已 经 不 具 有 任 何 政 治 威 信 ; 7 的 人 认 为 苏 共 残 6
利益 为最高标 准 。 ”[ J
保 持 党 同 人 民 群 众 的 血 肉 联 系 , 我 党 的 最 大 是
的政治优 势 。8 0多 年 来 , 们 党 之 所 以 能 够 战 胜 前 我 进 道路上 的种种 困难 和风 险 、 断 取得 事业 的成 功 , 不 其 根 本 保 证 就 是 始 终 保 持 了 同 人 民 群 众 的 血 肉 联
什么是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分,政党制度分为哪几类.ppt
感谢你的观看
17
问题三: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怎样进行 多党合作呢?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以宪法 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 监督。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18
三、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1.人民政协的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 民政协”或“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 形式。
感谢你的观看
5
一、我国的民主党派
1.我国的8个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 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 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 盟)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6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 及其对革命的贡献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26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27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28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各党派要真 诚相见,以诚相待,共同经受考验,共同 承担责任,做并肩战斗、披肝沥胆的诤友。
2019年9月14
感谢你的观看
14
小资料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同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1956年提出的。针对我国当时阶级状况
的新变化和民主党派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毛泽东提出八字方针。1982年,在中共第
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划分为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 党制度两种类型。
2019年9月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科探索・ 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李路曲3 [内容摘要] 通过对以政党组织形态演进路径为着眼点而形成的分类方法的分析,可发现其优点是反映了欧美一些主流政党变化的规律,缺点是以一种单向的类型演变模式掩盖了政党变迁的多样化;通过对以党的指向和功能为基准而划分政党类型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抽象出现代政党的普遍的指向或类型特征,其缺点在于没有与政党演进路径相联系并对其做出解释,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可操作的分类手段。
[关键词] 政党 分类方法 组织形态 功能 一、组织形态的演进与政党分类精英型党、群众型党、全方位型党和卡特尔型党是主要从组织形态上来确定政党演进路径和划分政党类型的主要方法,这一演进路径基本上反映了欧美主流政党组织形态发展的过程,其分类方法还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类型学理论。
因此,在研究和肯定这种演进路径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分析它还存在的缺陷,并对另一些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丰富政党变迁的理论和类型学研究,对于加深对政党变迁和特征的认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精英型政党与群众型政党的划分来自于迪维尔热1954年出版的《政党》一书。
迪维尔热指出,精英型政党主要产生和活动于立法机构之中,结构松散,以精英为中心,在立法机构之外没有党的组织存在。
而群众型政党有发达的组织,它渴望把自己的支持者或选民都发展成党员。
因此,通过分析党员占选民的比例和比较议会外党组织的活动程度与范围,可以区分这两种政党类型。
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欧美只有精英型政党,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则主要是群众型政党,此后开始向全方位政党转型。
迪维尔热的分类主要是从政党的起源、组织形式、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需求来观察的。
精英型党虽然结构松散和以少数精英为核心,但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可以使它能够募集3 李路曲,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921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总第59期)到所要的资金、动员所需的资源和确保中上层阶级的利益表达。
与此相反,处于体制外的工人阶级成员不得不强化组织以募集资金和动员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形成群众型党。
迪维尔热把群众型党作为一种比精英型党更为现代和优越的组织形式,并认为这是群众型党超过精英型党而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这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状况,现在关于政党已经衰落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这一理论,因为它把政党组织规模看成是政党是否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
实际上,这种分类理论比较容易划分传统政党的类型,但对现代政党的划分则不那么有效,不过,它仍然是划分现代政党方法的逻辑起点。
因为尽管政党的组织规模和形式不一定是政党功能特征的主要承载者,但它们仍然可以反映政党的不同特点。
现在使用的精英型党(更多的已经称为干部型党)和群众型党的划分已经与迪维尔热的划分有很大不同。
现在把干部型党描述成组织松散和党员数量较少的党,已经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今天的干部型党已经很少有像迪维尔热所见到的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那样的组织松散和难以表达群众利益的政党,而那些政党正是迪维尔热提出的干部党的原型。
例如,过去的右翼和中间政党被组织良好的戴高乐党、保卫共和联盟(Rally f or the Republic)和法国民主联盟(Uni on of De mocrats f or France)所取代了。
法国民主联盟是几个小的政党俱乐部的联盟,旗下各个政党都是干部型党,例如共和党就是如此。
但是保卫共和联盟则很难界定,该党虽然有大量的党员,但是没有广泛的参与。
党员众多是群众型党的特点,而没有参与则是干部型党的特点。
这样,它既不是一个干部党,也不是一个群众党。
社会党尽管有较多数量的党员,但也不是一个典型的群众型党,在1971年与密特朗领导的共和联盟及其他左翼组织合并后,它利用派系结构联合了不同的政治俱乐部,并向左转。
但是它并不具备群众型党有众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具有广泛参与权的特点。
所以,从组织形态来看,干部型党和群众型党都与自己过去的经典模式不完全一样了。
并不只是法国的政党以迪维尔热的分类难以界定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显示绝大多数欧美的政党,由于法律或其它原因,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正式组织和稳定的成员,大小政党的界限模糊。
因此,按照迪维尔热的分类方法已经很难对现代政党进行划分了。
库勒在研究了荷兰的政党后说,荷兰的政党应该被看作是“现代干部型政党”。
因为它们所登记的支持自己的选民中成为其党员的人数是很少的,这说明其没有众多的党员,但那些积极成员一直把党作为自己活动的基本场所,这又说明党有稳定的支持者和基层组织,因而兼有迪维尔热分类中群众型党和干部型党的特点。
由此,库勒列举了现代干部型党的五个特点。
第一,职业领导集团,特别是党的议会党团,在党内处于统治地位,但是它们对于党的下层有高度的责任感。
第二,党员占支持党的选民数的比例很低,党员较少;党员或下级组织仍然是征募党的领袖的中介,仍然是保持党的工作程序的必要结构。
第三,党有明确的选民取向,为最大限度地争取选民,党纲的兼容性广,但其战略既不是全方位的,也不是仅仅聚焦于一个阶级,而是依据形势变化呈中间状态。
第四,保留了群众型政党的垂直的组织关系和结构,不仅保持了特有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捍卫了党内民主。
第五,资金既依赖于公共补贴,也依赖于党员和支持者的党费及捐助。
〔1〕〔1〕Ruud Koole,The Vulernability of the Modern Cadre Party in the Netherlands,in R.S.Katz and Mair(eds),How Parties O rganize:Change and Adap ti on in Party and O rganizati on in W estern De mocracies,London:Sage,1994,p.299.031李路曲 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这些特征可以把荷兰的现代政党与早期经典的干部党和群众党区分开来,但是并没有把荷兰与其它国家的现代政党区分开来。
例如,现代加拿大的政党与荷兰的政党有很大的不同,其全国性政党和地区性政党都有稳定而联系紧密的领袖集团,他们支配着议会和政府;然而,在议会之外,党的组织和活动是很少的,除了在选举时期举行党的会议外,很难看出其组织的存在,主要的政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任何人都能加入到挑选党的候选人和代表的队伍之中;党的领袖是由党的特别会议而不是由党的领导集团推选的。
没有大量的党员和稳定的基层组织并不妨碍完成党的任务,党可以依赖招募义务工作人员进行选举。
党的议会党团无论是处于执政地位还是在野,都很活跃。
因此,加拿大政党典型的情况是,党的领袖和核心成员是平时唯一可见的党员,相互联系紧密而不松散;党的组织架构并非不存在,但纪律松散或没有纪律。
加拿大的政党也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干部型党,但是它们显然与荷兰的政党有区别。
例如,尽管加拿大政党的多数党员和支持者比荷兰政党的党员和支持者与本党上层的组织联系少,然而他们在党内却有更多的权利,更多地介入了党的公职候选人提名和选拔领袖的过程。
同时,他们承担的责任是含糊的,不像其享有的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权利那样清楚。
党的领袖在选举时宣布党的政策,但是事实证明他们在当选后并不受这些政策的约束。
在位时,党的领袖通常不会受到批评,尽管党员在两次选举之间的间歇期也可以批评党的领导,但只要被批评的对象上台执政,这种批评就要中止,显示了执政的重要性和党的公职部分的主导地位。
当党失去执政地位后,党的领袖可能会遇到挑战。
这时,如果不主动辞职,他们就很可能被党的议会党团或党内派系所推翻,而不必由决定其上台的党员群众所推翻。
以现有的标准对美国的政党进行分类也会遇到困难。
美国政党的各地方组织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州的差异有关,而党的全国领导机构只是一个无实权的空架。
不过现在党的全国委员会已经更多地参与组织本党的国会选举。
当然它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候选人、尤其是那些在职的候选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竞选组织与党的全国委员会竞争以募集资金。
党的全国委员会并没有党的领袖的提名权,候选人是由地方党组织提名的,并且,各候选人都有自己的标识和竞选组织,这些组织也不受党的全国委员会的领导。
由于美国的政党是一种以候选人为中心的派系竞争的框架组织,因此它只能被认定是干部型党,但是,它不仅与迪维尔热的经典的干部党不同,而且与加拿大和荷兰的现代干部型党也有差异。
维尔(W are)试图通过提炼迪维尔热的分类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他对精英型党和群众型党进行了重新界定。
他指出,一些以精英为中心的党,像英国的保守党和法国的戴高乐党,都有较多的党员,但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少数人支配着党。
与此相反,以党员数量为基础的党是那些党员不仅是劳动力、而且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实际权利的党。
这样,不是党员的规模导致了政党之间的差异,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其参与度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无论是大党还是小党,都可以拥有众多的党员,例如绿党和其它左翼政党就是如此。
我们可以把维尔的这种分类方法看作是对迪维尔热方法的修订或补充,即成员介入的程度、或者是积极成员的数量成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种由两种标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比传统上只用一种尺度在干部党和群众党之间进行划分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改进。
用两种尺度相结合对政党进行排列使我们能区分古典的精英型党、现代干部型党、以领袖为中心的现代干部型党以及群众型党之间的差别,但是这并没131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总第59期)有解决所有问题。
例如,它并没有对“为什么不同的政党呈现出古典的、现代的或以领袖为中心的形式”做出任何理论上的解释。
整个欧洲政党党员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普遍下降,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与选民的比率上都是如此。
〔2〕然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都有个别政党仍然拥有大量的党员,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党员数量在分类中的位置和政党的演进路径。
显然,维尔的分类最初是以政党的组织形式、行为习惯和通向选民的路径这些特征为基础的,现在仍然被保留下来作为政党划分标准的是党员的数量和党的组织形式。
尽管两者都很重要,但仍不够全面。
政党的结构、组织形式及其复杂程度,政党在不同层面上的组织化强度,多元权力中心存在与否,党内派系和联盟的结构,政党吸收资源的方式,选举方式或者把自己展现给公众的方式等,在政党分类中都是需要考虑的指标。
1966年基希海默尔指出西方的政党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型,群众型政党正在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温和的全方位型政党。
其表现是,屈从于政治市场的竞争规则,政党正在放弃过去的旨在使党员群众知识化和道德化的努力,削弱或放弃意识形态,呼吁利益组织的支持,强调领袖的质量,寻求超阶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