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实验

合集下载

新风机组实验报告

新风机组实验报告

新风机组实验报告1. 引言新风机组是一种通过对室内新风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清洁、温度适宜和湿度适宜等要求的设备。

本次实验旨在测试新风机组的性能和效果,评估其在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方面的表现。

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新风机组,该机组具有空气过滤、加热、制冷和湿度控制等功能,可以按照设定的参数对新风进行处理。

2.2 实验方法首先,在室内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将新风机组接通电源,并将其设置为标准模式。

然后,通过调节机组的参数,如温度和湿度设定值,观察机组的运行状态和结果。

同时,采用传感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3. 实验结果3.1 温度控制效果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设定值,我们测试了新风机组的温度控制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升高室内温度还是降低室内温度,新风机组均能快速响应并达到设定值。

温度控制误差在±1的范围内,满足了人体舒适需求。

3.2 湿度控制效果在调节湿度设定值的实验中,发现新风机组能够根据设定值调整湿度并维持在恰当的范围内。

通过控制加湿和除湿功能,新风机组能够实现室内湿度的精确控制,使得室内的湿度保持在40%~60%的舒适区间。

3.3 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新风机组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在实验中,我们将空气质量传感器放置在不同位置,包括卧室、客厅和厨房等。

测试结果显示,在新风机组工作状态下,空气质量指数明显下降,说明新风机组有效地吸收了室内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向室内供应了新鲜的空气。

3.4 能耗分析经过能耗分析,我们发现新风机组的能耗较低,运行时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电能。

通过设定不同的运行模式,如常规模式和节能模式,我们可以控制新风机组的能耗。

4.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测试了新风机组的性能和效果,并对其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新风机组在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室内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

此外,新风机组的能耗较低,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空调机组实验报告

空调机组实验报告

空调机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空调机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了解其对空气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的调节能力,以及对能耗的影响。

实验原理:空调机组通过调节制冷剂的压缩膨胀过程来实现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的调节。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

实验步骤和记录:1. 打开空调机组的主电源,并设置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2. 观察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记录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和冷凝器的温度。

3. 利用温度计测量蒸发器的温度,并记录。

4. 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记录所得数据。

5. 更改空调机组的设置,并观察其运行状态。

6. 重复步骤2-5,记录所有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空调机组的性能参数,如制冷量和能耗。

制冷量可以通过计算蒸发器的制冷量和冷凝器的制热量来得到。

由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下降,蒸发器的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而冷凝器则通过散热将热量释放到室外,使空气温度上升,冷凝器的温度高于室内温度。

制冷量与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差有关。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来评估空调机组的调节能力。

空调机组能够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来调节室内空气,使其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温湿度计的数据来评估空调机组的调节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空调机组的能耗来评估其能效。

能耗可以通过测量空调机组的电源消耗来得到。

能效是指单位能耗下的制冷量,能效越高,表示空调机组在提供制冷效果时消耗的能量越少。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空调机组能够通过调节制冷剂的压缩膨胀过程来实现对空气的湿度和温度的调节。

同时,空调机组还能根据设定的温度和湿度来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并能够对能耗进行评估。

建议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工作参数对空调机组性能的影响,例如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表面积等。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实验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异步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并网过程,掌握风速波动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和电网故障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一个单机容量为1.5MW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并实现其并网运行,电网由单机无穷大系统代替。

2.对该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和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各个模块进行参数设置。

3.观察并记录风速波动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和电网故障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计算机。

2.MATLAB软件。

四.实验方法1.并网运行异步风电机组的系统结构基于普通感应发电机的异步风电机组,一般由风轮、轴系(包括低速轴LS、高速轴HS 和齿轮箱组成)、感应发电机等组成,如图1-1所示。

发电机转子通过轴系与风电机组风轮连接,而发电机定子回路与电网用交流线路连接。

这种类型的风电机组一旦起动,其风轮转速是不变的(取决于电网的系统频率),与风速无关。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风轮转速随感应发电机的滑差变化。

风电机在额定功率运行状态下,发电机滑差的变化范围为1%~2%,因此正常运行时风轮转速仅在很小范围内变化。

图1-1 基于普通感应发电机的异步风电机组2.并网运行异步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搭建并网运行异步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3.模块参数设置按照实验要求将Powergui、Three-Phase Source、Three-Phase Transformer(Two Windings)、Three-Phase PI Section Line、Three-Phase Fault、Three-Phase Transformer(Two Winding)1、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风电机组模块、Bus Selector以及Step模块的参数设置好。

机组大修后试验

机组大修后试验

机组大修后试验项目
一、锅炉
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2、锅炉热效率试验(机组停运前、后做要做对比)
3、锅炉炉膛、空预器、烟道漏风、漏风系数的测定试验
4、锅炉低负荷稳燃试验
二、汽机
1、调速系统静态试验
2、超速试验
三、电气
1、大修前试验项目
1.1、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1.2、定子绕组直流耐压
1.3、定子绕组交流耐压
2、大修中试验项目
2.1、定子直流电阻试验
2.2、转子直流电阻
2.3、转子绝缘电阻
2.4、转子交流阻抗(膛外)
2.5、转子交流阻抗(膛内)
2.6、发电机机组和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2.7、发电机机组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连接电缆的绝缘电阻2.8、静态时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
2.9、励磁变绝缘电阻
2.10、励磁变直流电阻
2.11、励磁变变比
2.12、励磁变交流耐压
2.13、测量灭磁电阻
3、大修后试验项目
3.1、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3.2、定子绕组直流耐压
3.3、动态时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
3.4、发电机轴电压
4、主变、厂高变试验项目(外委,出具报告)
4.1、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4.2、绕组直流电阻
4.3、变比试验
4.4、介质损耗试验
电机试验项目(外委,出具报告)
1、标准项目
1.1、绕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1.2、绕组直流电阻
2、特殊项目
2.1、定子绕组直流耐压
四、脱硫、脱硝
脱硝性能实验、脱硫性能实验、脱硝SCR区空气动力场实验。

机组实验报告

机组实验报告

实验1 连续节拍发生电路设计实验一、实验内容掌握节拍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理解节拍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1.连续节拍发生电路连续节拍发生电路由四个D触发器组成,可产生四个等间隔的时序信号T1-T4。

其中CLK1为时钟信号。

当RST1为低电平时,T1输出为“1”,而T2、T3、T4输出为“0”;当RST1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后,T1-T4将在CLK1的输入脉冲作用下,周期性轮流的输出正脉冲,机器进入连续运行状态(EXEC)。

T1-T4以及CLK1、RST的工作波形如下所示。

图1-1 连续节拍发生电路2.单步节拍发生电路将图1-1电路稍加改变即可得到图1-2所示的单步运行电路。

每当RST1出现一个负脉冲后,该电路仅输出一组T1、T2、T3、T4节拍信号,直到RST1出现下一个负脉冲。

图1-2 单步节拍发生电路3.单步/连续节拍发生电路增加两个2选一多路选择器,可将1-2的电路改变为1-3的电路。

S0是单步或连续节拍发生控制信号,当S0=0,选择单步运行模式;当S0=1,选择连续运行方式。

图1-3 单步/连续节拍发生电路三、实验任务1.连续节拍发生电路示例顶层文件是T4.bdf。

硬件电路如图1-1所示。

下载T4.sof文件,选择实验模式No.1,CLOCK0接4Hz,键8控制RST1,高电平时可以看到,发光管1-4分别显示T1-T4的输出电平。

实验结果与书上的仿真波形图比较。

2.单步节拍发生电路用单步节拍发生电路可以对微程序进行单步调试运行,电路如1-2所示。

该电路每当RST1出现一个负脉冲后,仅输出一组T1、T2、T3、T4节拍信号,直到RST1出现下一个负脉冲。

顶层文件是T5.bdf。

下载T5.sof文件,选择实验模式No.1,CLOCK0接4Hz,键8控制RST1。

实验结果与书上的仿真波形图比较。

3.单步/连续节拍发生电路增加两个2选1多路选择器,可将图1-2的电路改变为图1-3的电路。

S0是单步或连续节拍发生控制信号,当S0=0,选择单步运行方式;当S0=1,选择连续运行方式。

发电机组温升试验报告模板_范文模板

发电机组温升试验报告模板_范文模板

发电机组温升试验报告模板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发电机组温升试验是评估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检查其散热性能的一项重要测试。

该试验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对发电机组在长时间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评估设备在高负载状态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结果与分析、结论和致谢。

其中,引言部分将介绍发电机组温升试验的背景和意义;正文部分将详细描述温升试验方法、测试设备和仪器以及试验步骤;结果与分析部分将总结试验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结论部分将总结实验得出的结论,并提出建议和展望;最后,致谢部分将感谢参与本次试验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人员。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份发电机组温升试验报告模板范文,供读者参考。

通过撰写这份模板范文,我们希望能够揭示温升试验的重要性,并介绍试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同时,我们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最后,我们将总结试验结论并给出对发电机组温升试验的启示和建议,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能够了解到发电机组温升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并获得编写一份完整且高质量的试验报告模板的指导。

2. 正文:2.1 温升试验方法:温升试验是评估发电机组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实验通过加负载来模拟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效应,测量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判断其散热性能。

温升试验一般分为静态负载法和动态负载法。

静态负载法通过在发电机上施加恒定负载,使其长时间运行并稳定下来,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

动态负载法则通过交替施加不同的负载水平,并根据每个负载周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测量。

在进行温升试验前,需要事先确定所使用的发电机额定功率和允许最高温度限值。

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测试方案,包括试验持续时间、采样频率以及负载大小等参数。

2.2 温升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温升试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发电机组:供电源并输出所需负载;- 负载装置:用于施加恒定或交替负载;-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不同部位的温度变化;-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记录和存储温度数据;-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负载的施加方式和持续时间。

风电机组实验报告

风电机组实验报告

风电机组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研究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功率曲线,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风电机组的发电性能和稳定性。

该实验对于提高风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方法2.1 实验设备和材料本实验使用的风电机组为型号为X-100的风力发电机组。

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包括电流表、电压表、风速计以及数据采集器等。

2.2 实验步骤1. 将风电机组置于开阔的室外场地,并确保通风畅通。

2. 风速计测量风速,记录风速数据。

3.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至风电机组的输出端口,记录电流和电压数据。

4. 使用数据采集器收集上述数据,并存储于计算机中。

5.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绘制功率曲线和发电效率曲线。

6. 结束实验,整理实验设备和材料。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风速与功率关系分析通过对风速与功率数据的分析,绘制出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随着风速的增加,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 在某一特定风速下,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为风电机组的额定工作风速。

- 超过额定工作风速后,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不再显著增加,甚至有可能出现功率下降的情况。

3.2 发电效率分析通过对电流、电压和风速数据的综合分析,计算出风电机组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发电效率。

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提高。

- 额定工作风速下,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达到最大值。

- 超过额定工作风速后,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会逐渐下降,直至无法正常工作。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得出以下结论:- 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与风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提高,但在超过额定工作范围后会逐渐下降。

- 风电机组的额定工作风速是其发电功率和发电效率的关键参数。

5. 建议和改进为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以下一些建议可供参考:1. 优化风电机组的叶片设计,提高在低风速下的输出功率。

25MW抽汽凝汽式机组甩负荷实验

25MW抽汽凝汽式机组甩负荷实验

25MW抽汽凝汽式机组甩负荷实验一、试验目的测取汽轮机组甩负荷后的动态过程,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检查汽轮机调节系统的品质。

检验汽轮机甩掉负荷后,调速系统能否控制机组转速,不至使危急遮断器跳闸,使转速迅速稳定。

二、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1、汽轮发电机组已经整套试运行考验,能在额定负荷下长期稳定运行,振动在合格范围内。

3、机组超速试验合格。

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在3240—3300r/min之间。

4、自动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合格,主汽门、调门总关闭时间应小于0.3s(分别测取冷态和热态关闭时间)。

5、高压缸排汽逆止门,关闭时间≤5秒;各段抽汽逆止门(关闭时间≤3秒)与主汽门联动正常,关闭迅速严密。

6、手动及远方停机按钮试验正常。

7、 EH油系统运行正常,油质合格。

8、润滑油系统及交、直流油泵、高压启动油泵、顶轴油系统、盘车装置运行正常,联锁可靠,处于备用状态。

低油压联锁保护试验合格,油质合格。

9、机组的DEH功能和静态特性、ETS功能、OPC功能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并确认超速保护已投入。

10、汽轮机监视仪表投入正常,指示正确,报警及记忆打印功能符合要求。

11、过热器安全门校验合格,起跳及回座灵活、可靠。

12、 PCV阀联锁正常、动作可靠。

13、热工电气保护接线正确,动作可靠,并能满足试验条件的要求。

解除发电机主开关跳闸联锁主汽门关闭和炉MFT(联跳汽轮机和锅炉的功能)。

14、厂用电源可靠,保安电源自投试验正常,柴油发电机自投试验正常、带负荷正常。

UPS可靠、正常。

15、发电机主开关和灭磁开关跳合正常。

16、系统周波保持在50±0.1Hz以内,系统留有备用容量。

17、试验用仪器、仪表校验合格,并已接入系统,调试完毕。

18、甩负荷前一天向电网调度提出甩负荷申请,并取得电网调度同意进行甩负荷试验。

19、汽联箱维持压力1.1-1.2MPa左右,辅汽联箱至锅炉段处于热备用状态。

20、化学备好除盐水,汽机补水箱补满水,补水箱至凝汽器的手动门应全开。

实验二--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实验

实验二--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实验

实验二发电机组的起动与运转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机调速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掌握其操作方法。

2.熟悉发电机组中原动机(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3.掌握发电机组起励建压,并网,解列和停机的操作二、原理说明在本实验平台中,原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模拟工业现场的汽轮机或水轮机,调速系统用于调整原动机的转速和输出的有功功率,励磁系统用于调整发电机电压和输出的无功功率。

图3-1-1为调速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3-1-2为励磁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1-1 调速系统原理结构示意图装于原动机上的编码器将转速信号以脉冲的形式送入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该装置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电压,和给定电压一起送入ZKS-15型直流电机调速装置,采用双闭环来调节原动机的电枢电压,最终改变原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图3-1-2 励磁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发电机出口的三相电压信号送入电量采集模块1,三相电流信号经电流互感器也送入电量采集模块1,信号被处理后,计算结果经485通信口送入微机励磁装置;发电机励磁交流电流部分信号、直流励磁电压信号和直流励磁电流信号送入电量采集模块2,信号被处理后,计算结果经485通信口送入微机励磁装置;微机励磁装置根据计算结果输出控制电压,来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发电机组起励建压⑴先将实验台的电源插头插入控制柜左侧的大四芯插座(两个大四芯插座可通用)。

接着依次打开控制柜的“总电源”、“三相电源”和“单相电源”的电源开关;再打开实验台的“三相电源”和“单相电源”开关。

⑵将控制柜上的“原动机电源”开关旋到“开”的位置,此时,实验台上的“原动机启动”光字牌点亮,同时,原动机的风机开始运转,发出“呼呼”的声音。

⑶按下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面板上的“自动/手动”键,选定“自动”方式,开机默认方式为“自动方式”。

⑷按下THLWT-3型微机调速装置面板上的“启动”键,此时,装置上的增速灯闪烁,表示发电机组正在启动。

发电机组实验需要记录的基本参数

发电机组实验需要记录的基本参数

发电机组实验需要记录的基本参数一、背景介绍在发电机组实验中,记录发电机组的基本参数至关重要。

这些参数可以提供给工程师或研究人员有关发电机组性能和运行情况的详细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发电机组实验中需要记录的基本参数,以及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发电机组实验基本参数的分类发电机组实验中需要记录的基本参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电压参数•发电机组输出电压:记录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的数值,通常以伏特(V)为单位。

这个参数是评估发电机组输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频率:记录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的频率,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频率也是评估发电机组输出稳定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2. 电流参数•发电机组输出电流:记录发电机组输出电流的数值,通常以安培(A)为单位。

这个参数能够反映发电机组输出电能的供应能力。

3. 功率参数•有功功率:记录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的数值,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

有功功率代表发电机组实际输出的电能。

•无功功率:记录发电机组输出的无功功率的数值,通常以千乏(kVAr)为单位。

无功功率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调节能力。

•功率因数:记录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因数的数值。

功率因数反映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4. 温度参数•发电机组运行温度:记录发电机组运行时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这个参数需要关注,因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发电机组的性能产生影响。

5. 振动参数•振动幅度:记录发电机组振动的幅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振动幅度可以用来评估发电机组的运行平稳性和可靠性。

三、为什么需要记录这些参数记录上述发电机组实验的基本参数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评估发电机组性能通过记录发电机组的基本参数,可以评估其性能优劣。

这些参数反映了发电机组的输出稳定性、供电能力、效率等方面的特征,从而能够帮助工程师或研究人员判断该发电机组是否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

2. 进行故障分析和维修当发电机组出现故障时,记录的基本参数可以提供有关故障原因的线索。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试验前准备1. 确认试验工作区域无明火、易燃物和其他危险物品存在。

2. 检查发电机组的灭火器、消防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并有效。

3. 确保发电机组的所有配电线路和接线端子连接良好且无短路、漏电等问题。

4. 确认试验人员已经了解发电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二、试验操作步骤1. 打开发电机组的总电源开关,确保电源输入正常并待机状态稳定。

2. 检查发电机组的油温和水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

3. 打开发电机组的空气开关,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4. 依次打开发电机组的燃油阀门和进气阀门,确保燃油和空气供应正常。

5. 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启动发电机组并调整转速到合适的工作范围。

6. 监测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调整。

7. 对发电机组进行负荷调整,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并持续监测输出电压和频率。

8. 观察并记录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异响、漏油等,并及时处理。

9. 发电机组试验结束后,先调整负荷到最低,然后逐步关闭燃油和进气阀门。

10. 关闭发电机组的总电源开关,确保电源断开。

三、安全注意事项1. 在试验过程中,禁止随意触碰发电机组的运转部件,以免引发意外伤害。

2. 试验人员应保持清醒的状态,严禁在疲劳、酒后或药物影响下进行试验操作。

3.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发电机组周围的环境变化,如发现有可燃物靠近应立即处理。

4. 对于试验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如燃油泄漏、电压异常等,应立即停机并及时报修。

5.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发电机组周围的杂物,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

八、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下发电机组的急停按钮,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 如遇到发电机组发生燃油泄漏,应尽快切断燃油阀门,并用防滑材料进行吸附处理。

3. 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应立即停机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4. 在执行应急处理措施时,应遵循安全优先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二、试验前准备1.确保发电机组的设备完好,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转,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维护和保养。

2.进行试验前的操作培训,确保试验人员熟悉试验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3.准备必要的试验工具和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绝缘手套等。

三、试验操作1.在试验前,将发电机组切换至断开电源的状态,确保所有电路上无电流流动。

2.在试验之前,根据试验需求进行线路连接,确保接线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3.在启动前,检查发电机组的运转控制装置和机械设备,确保无故障和异常情况。

4.启动发电机组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发电机组可以平稳启动。

5.监测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6.在试验过程中,禁止随意拆除或修改设备,禁止随意触摸电缆、开关和进出线连接器。

7.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及时停止试验,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维修。

四、应急措施1.发电机组试验中,如发生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和报警。

2.如发生触电、电击等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紧急救援和急救措施。

3.如发现发电机组出现异常噪音、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

五、试验结束1.在试验结束后,将发电机组降载至空载状态,逐步停机,确保停机平稳。

2.对发电机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如清洁、紧固螺栓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3.整理试验记录,详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参数、操作和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4.清理现场,将试验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归位,保持现场的整洁。

六、附则1.试验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2.试验过程中,应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监督和控制,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试验现场。

3.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试验操作规程,必须经过专业人员讨论和批准。

4.试验操作规程应定期评估和更新,确保其适应发电机组试验的实际情况。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1.1 确保所有试验设备和工具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具备相应的安全认证和检修记录。

1.2 确认试验场地内没有其他人员,并且确保周围环境没有可燃物或其他危险物质。

1.3 仔细检查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例如额定功率、电压、频率等是否与试验要求匹配。

1.4 确保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燃油供应系统等设备正常运行,并检查是否存在泄漏或损坏的情况。

2. 发电机组启动2.1 将发电机组的控制开关置于“停止”位置,然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启动发电机组。

2.2 在启动阶段,注意观察发电机组的启动过程,确保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转,并随时准备应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

3. 发电机组运行监测3.1 在发电机组运行期间,应定时监测和记录发电机组的运行参数,例如电流、电压、频率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发生。

3.2 注意观察发电机组的外观,特别是冷却系统和燃油供应系统,确保没有泄漏或其他可燃物质的存在。

4. 发电机组停止4.1 停止发电机组之前,应先将负载全部断开,并确保所有负载电器已经关闭。

4.2 在停止发电机组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

注意观察发电机组的停止过程,确保各个部件有序停止运行。

5. 事故应急处理5.1 在发电机组试验期间,如发生设备故障、意外事故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2 在发电机组试验过程中出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立即使用灭火器等工具进行灭火,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6. 清理和维护工作6.1 在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试验场地,收拾好工具和设备,并对发电机组进行维护和检修。

6.2 发电机组的维护和检修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并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

7. 其他注意事项7.1 在进行发电机组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切勿随意更改或跳过任何步骤。

7.2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保持警觉,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五千瓦发电机组试验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五千瓦发电机组的试验操作,旨在确保试验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术语和定义1. 发电机组:指具备发电功能的设备,包括发电机、控制系统和传动装置等。

2. 试验操作:指对发电机组进行运行试验、负荷试验、安全试验等的操作行为。

3. 受试者:指进行试验操作的工作人员。

4. 试验人员:指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负责发电机组试验操作的人员。

三、试验前准备1. 负责试验操作的人员应了解发电机组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试验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做好试验操作区域的防护措施,确保没有危险物品和障碍物。

3. 检查发电机组的电源接线情况以及连接线的松紧度,确保安全可靠。

4. 检查发电机组的机械传动系统,包括皮带、链条和传动轴等,确保其正常运转。

5. 检查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液的循环通畅。

6. 检查发电机组的油路系统,包括油箱、油管和油泵等,确保油路畅通。

7. 检查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开关和保护装置等,确保其功能正常。

8. 检查发电机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栓等,确保可随时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

9. 充分了解试验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急处理方法,做好应对措施。

四、试验操作规程1. 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调整发电机组的负载和检查各项参数。

2. 打开发电机组的电源开关和控制面板开关,确保发电机组可以正常启动。

3. 启动发电机组,并进行试验前的检查,包括观察发动机的运转情况和测量各项参数的数值。

4. 进行试验过程中的监控和记录,包括监测发电机组的输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并及时记录下来。

5. 在试验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发电机组在规定范围内正常工作。

6. 在试验结束后,先关闭负载,再停止发电机组的运转,确保发电机组稳定停机。

7. 关闭电源开关和控制面板开关,切断发电机组与电源的连接。

空调机组实验报告

空调机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空调机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空调机组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3. 分析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能效表现;4. 评估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

二、实验原理空调机组是用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品质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等部件之间的循环流动,实现热量转移,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空调机组实验台;2. 温度计;3. 湿度计;4. 热量计;5. 数据采集仪;6. 计算机及软件。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台及设备是否完好,确认空调机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空调机组性能测试:(1)启动空调机组,调整设定温度和湿度;(2)待机组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记录温度、湿度、冷量、风量等参数;(3)重复步骤(2),分别在不同工况下测试空调机组性能。

3. 数据采集与处理:(1)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2)绘制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曲线图;(3)计算空调机组在各个工况下的能效比(COP)。

4. 分析与评估:(1)分析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找出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2)评估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能效表现;(3)评估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空调机组在设定工况下的温度、湿度、冷量、风量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2)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曲线图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3)空调机组在各个工况下的能效比(COP)均在合理范围内。

2. 分析:(1)空调机组在设定工况下能够满足制冷和制热需求,温度和湿度控制效果良好;(2)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较高的性能;(3)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中的能效表现良好,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六、结论1. 本实验验证了空调机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了空调机组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2. 实验结果表明,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能效比(COP)在合理范围内;3. 空调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适用于各类空调工程。

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技术

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技术

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技术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技术是风能发电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随着风能产业的发展,对风电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性能进行准确的测试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风电机组的六自由度包括了三个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前后、左右、上下)和三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俯仰、偏航、滚转)。

这些自由度直接影响着风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和运行稳定性。

为了评估风电机组的性能,研究人员需要进行实验测试,以获取关键的运行参数和性能数据。

在进行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常用的测试设备包括风洞、模拟器和实际运行的风电机组。

通过在不同风速和工况下进行测试,可以得到风电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和性能数据。

实验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并进行数据校准和校验。

同时,还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重复实验,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验测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大型风电机组具有较大的尺寸和质量,测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进行实验测试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监控。

实验测试的结果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风电机组的动态响应特性、振动特性和疲劳特性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优化风电机组的设计和提高其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大型风电机组六自由度实验测试技术是评估风电机组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测试设备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安全问题,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为风能发电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只有持续改进和完善实验测试技术,才能推动风能发电行业的持续发展。

机组静压测试实验报告

机组静压测试实验报告

机组静压测试实验报告引言静压测试是航空航天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测量飞机机组航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压力。

通过静压测试,我们可以了解航空器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下的气动性能,为飞行参考数据的精确计算提供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组静压进行测试,了解其性能表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使用静压传感器来测量机组所受到的压力,从而得到准确的静压数据。

实验目的1. 了解机组静压测试的原理和方法;2. 使用静压传感器测量机组所受到的压力;3. 分析和解读实验结果,对机组的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仪器和材料1. 静压传感器:用于直接测量机组所受到的压力;2.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静压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3. 计算机: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4. 实验航空器模型:用于模拟真实飞机机组。

实验步骤1. 将静压传感器连接到实验航空器模型的相应位置,并确保连接稳固;2. 打开数据采集设备,并将其与静压传感器连接;3. 确保所有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进行校准操作,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4. 将实验航空器模型置于绝对平稳的环境中,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5. 开始记录静压数据,并在航空器模型上进行不同高度和不同速度的变化,以模拟真实飞行过程;6. 实验结束后,停止记录静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机组静压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和解读:1. 不同高度下的压力变化: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高度与静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一个高度压力分布的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高度的增加,静压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空气的密度随海拔的上升而减小导致的。

2. 不同速度下的压力变化: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速度与静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得到一个速度压力分布的图像。

从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飞行速度的增加,静压也相应增加,这是由于气流的动力学压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机组静压性能良好,具备高度与速度相关的压力变化特性,符合航空器设计和飞行运行的要求。

动模实验内容

动模实验内容

实验一 发电机组的基本操作1. 实验目的掌握发电机的启动、并网、增减负荷、解列停机等基本操作。

2.实验要求(1)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2)熟悉动模实验室模拟发电机组的基本构成。

(3)熟悉发电机的相关知识及起停基本操作步骤。

3. 实验原理发电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电力设备,它需要与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相配合才能正常安全运行;而且,同步发电机单机运行时,随着负载的变化,发电机的频率和端电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代电力系统(电网)通常总是由许多发电厂并联组成,每个电厂内又有许多台发电机在一起并联运行。

这样既能经济、合理地利用动力资源和发电设备,也便于轮流检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由于电网的容量很大,个别负载的变动对整个电网的电压、频率影响甚微,因而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同步发电机投入并联时,为了避免电机和电网中产生冲击电流,以及由此在电机转轴上产生的冲击转矩,待投入并联的发电机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 发电机的相序应与电网一致; (2) 发电机的频率应与电网相同;(3) 发电机的激磁电动势0E 应与电网电压U 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上述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必须满足,其它两个允许稍有出入。

图5-1表示投入并联时的单相示意图。

若相序不同而投入并联,则相当于在电机的端点上加一组负序电压,这是一种严重的故障情况,电流和转矩冲击都很大,必须避免。

若发电机的频率与电网频率不同,0E 和U 之间便有相对运动,两相量间的相角差将在0~3600之间逐步变化,电压差U E U Δ -=0忽大忽小。

频率相差越大,电压差变化越剧烈,投入并联的操作亦困难;若投入电网,也不易牵入同步,而将在发电机与电网之间引起很大的电流和功率振荡。

若机端电压与电网电压大小不等如图5-1(a )或相位不同如图5-1(b )所示,而把发电机投入并联,则将在发电机与电网中产生一定的冲击电流。

在严重情况下,该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5~8 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多路数据选择器的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gy20122701 ISPORT(S:IN STD_LOGIC;A,B: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gy20122701;ARCHITECTURE gybehave OF gy20122701 IS BEGINprocess(S)beginIF S = '0' then Y<=A;else Y <= B;end if;END process;END gybehave;实验二基于原理图方式的3-8译码器实验三四位加法器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addone isport(a,b,cin:in std_logic;s:out std_logic;cout:out std_logic);end addone;architecture gy_behave of addone issignal SINT: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signal AA,BB: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beginAA<='0'&a;BB<='0'&b;SINT<=AA+BB+cin;s<=SINT(0);cout<=SINT(1);end gy_behave;实验四七段led数码管显示译码器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gy20122701 ISPORT ( CLK: IN STD_LOGIC;input: IN STD_LOGIC_VECTOR(15 DOWNTO 0) ;outpu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el: 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 ; END gy20122701;ARCHITECTURE gy_behave OF gy20122701 ISSIGNAL data: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s: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PROCESS (CLK,input)BEGIN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s<=s+1;IF s>="011" THENs<="000";END IF;sel<=s;CASE s(2 DOWNTO 0) ISWHEN "000" =>data<= input(3 DOWNTO 0);WHEN "001" =>data<= input(7 DOWNTO 4);WHEN "010" =>data<= input(11 DOWNTO 8);WHEN "011" =>data<= input(15 DOWNTO 12);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IF;CASE data(3 DOWNTO 0) ISWHEN "0000" =>output<= "00111111" ;WHEN "0001" =>output<= "00000110" ;WHEN "0010" =>output<= "01011011" ;WHEN "0011" =>output<= "01001111" ;WHEN "0100" =>output<= "01100110" ;WHEN "0101" =>output<= "01101101" ;WHEN "0110" =>output<= "01111101" ;WHEN "0111" =>output<= "00000111" ;WHEN "1000" =>output<= "01111111" ;WHEN "1001" =>output<= "01101111" ;WHEN "1010" =>output<= "01110111" ;WHEN "1011" =>output<= "01111100" ;WHEN "1100" =>output<= "00111001" ;WHEN "1101" =>output<= "01011110" ;WHEN "1110" =>output<= "01111001" ;WHEN "1111" =>output<= "01110001" ;WHEN OTHERS => NULL ;END CASE;END PROCESS;END gy_behave;实验五算术逻辑单元alu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gy20122701 isport(sel,wt,cin,clk:in std_logic;s: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data: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outp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lt: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cout:out std_logic);end gy20122701;architecture behave of gy20122701 issignal z: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signal f: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d: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s1,s2: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signal rw: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beginprocess(sel,wt,data)variable a,b: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rw<=sel & wt;s1<=s(2)&s(1)&s(0);z<=('0'&a)+('0'&b)+cin;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case rw iswhen "10" => a :=data;when "01" => b :=data;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if s2="001" thens2<="000";else s2<="001";end if;cout<='0';case s1 iswhen "000"=> f <="00000000";when "001"=> f <= a and b;when "010"=> f <= a or b;when "011"=> f <= a xor b;when "100"=> f <= z(7 downto 0);cout<=z(8);when "101"=> f <= a(6 downto 0)&'0';when "110"=> f <='0'&a(7 downto 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if;slt<=s2;case s2(2 downto 0) iswhen "000" => d <= f(3 downto 0);when "001" => d <= f(7 downto 4);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case d(3 downto 0) iswhen "0000" => output <= "00111111";when "0001" => output <= "00000110";when "0010" => output <= "01011011";when "0011" => output <= "01001111";when "0100" => output <= "01100110";when "0101" => output <= "01101101";when "0110" => output <= "01111101";when "0111" => output <= "00000111";when "1000" => output <= "01111111";when "1001" => output <= "01101111";when "1010" => output <= "01110111";when "1011" => output <= "01111100";when "1100" => output <= "00111001";when "1101" => output <= "01011110";when "1110" => output <= "01111001";when "1111" => output <= "0111000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behave;实验六cpu寄存器组的设计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gy20122701 isport(ra1,ra0,wt,rd,reset,clk:in std_logic;m:in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d: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d_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el: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outp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gy20122701;architecture behave of gy20122701 issignal r0,r1,r2,r3,pc: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s,data: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mTemp: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signal f: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slt: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process(d,ra1,ra0,wt,rd,m,reset,clk)begins<=ra1&ra0&wt&rd;mTemp<=m(1)&m(0);if clk'event and clk='0' thencase s iswhen "0001"=>r0<=d;when "0010"=>f<=r0;when "0101"=>r1<=d;when "0110"=>f<=r1;when "1001"=>r2<=d;when "1010"=>f<=r2;when "1101"=>r3<=d;when "1110"=>f<=r3;when "1111"=>f<=pc;when others=>null;end case;if reset='0' thenpc<="00000000";elsecase mTemp iswhen "00"=>pc<=d;when "01"=>pc<=(pc+1);when "10"=>pc<=(pc-1);when others=>null;end case;end if;slt<=slt+1;if slt>="011" thenslt<="000";end if;sel<=slt;end if;case slt iswhen "000"=>data<=f(7 downto 4);when "001"=>data<=f(3 downto 0);when "010"=>data<=pc(7 downto 4);when "011"=>data<=pc(3 downto 0);when others=>null;end case;d_out<=f;case data iswhen "0000" => output <= "00111111";when "0001" => output <= "00000110";when "0010" => output <= "01011011";when "0011" => output <= "01001111";when "0100" => output <= "01100110";when "0101" => output <= "01101101";when "0110" => output <= "01111101";when "0111" => output <= "00000111";when "1000" => output <= "01111111";when "1001" => output <= "01101111";when "1010" => output <= "01110111";when "1011" => output <= "01111100";when "1100" => output <= "00111001";when "1101" => output <= "01011110";when "1110" => output <= "01111001";when "1111" => output <= "0111000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behave;实验七运算器设计ALU: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ALU isport(sel,wt,cin,clk:in std_logic;s: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input: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cout:out std_logic;outp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ALU;architecture behave of ALU issignal z:std_logic_vector(8 downto 0);signal s_ab: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beginprocess(s,sel,wt,input)variable a,b: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s_ab<=sel & wt;z<=('0'&a)+('0'&b)+cin;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case s_ab iswhen "01" => a :=input;when "10" => b :=input;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cout<='0';case s iswhen "000"=> output <="00000000";when "001"=> output <= a and b;when "010"=> output <= a or b;when "011"=> output <= a xor b;when "100"=> output <= z(7 downto 0);cout<=z(8);when "101"=> output <= a(6 downto 0)&'0';when "110"=> output <='0'&a(7 downto 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e;CPU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PU isport(wt,rd,reset,clk,sin:in std_logic;ra,m:in 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d,input: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lt: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seg,d_o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CPU;architecture behave of CPU issignal r0,r1,r2,r3,temp,pc: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signal s1,data: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signal mTemp: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signal f: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sel: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beginprocess(d,ra,wt,rd,m,reset,clk)begins1<=ra(1)&ra(0)&wt&rd;mTemp<=m(1)&m(0);if clk'event and clk='0' thenif sin='0' thentemp<=d;elsetemp<=input;end if;case s1 iswhen "0001"=>r0<=temp;when "0010"=>f<=r0;when "0101"=>r1<=temp;when "0110"=>f<=r1;when "1001"=>r2<=temp;when "1010"=>f<=r2;when "1101"=>r3<=temp;when "1110"=>f<=r3;when "1111"=>f<=pc;when others=>null;end case;if reset='0' thenpc<="00000000";elsecase mTemp iswhen "00"=>pc<=temp;when "01"=>pc<=(pc+1);when "10"=>pc<=(pc-1);when others=>null;end case;end if;sel<=sel+1;if sel>="001" thensel<="000";end if;slt<=sel;case sel iswhen "000"=>data<=f(7 downto 4);when "001"=>data<=f(3 downto 0);--when "010"=>data<=temp(7 downto 4);--when "011"=>data<=temp(3 downto 0);when others=>null;end case;d_out<=f;case data iswhen "0000" => seg <= "00111111";when "0001" => seg <= "00000110";when "0010" => seg <= "01011011";when "0011" => seg <= "01001111";when "0100" => seg <= "01100110";when "0101" => seg <= "01101101";when "0110" => seg <= "01111101";when "0111" => seg <= "00000111";when "1000" => seg <= "01111111";when "1001" => seg <= "01101111";when "1010" => seg <= "01110111";when "1011" => seg <= "01111100";when "1100" => seg <= "00111001";when "1101" => seg <= "01011110";when "1110" => seg <= "01111001";when "1111" => seg <= "0111000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behave;实验八指令存储器与取指令部件的设计PC: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PC isport(add:in std_logic;input: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load,rst,clk_pc:in std_logic;output: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architecture behave of PC issignal o: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beginprocess(load,add,rst)beginif clk_pc'event and clk_pc='0' thenif rst='1' theno <= "00000000";elsif load='0' theno <= input;elsif add='1' theno <= o + 1;end if;end if;output <= o;end process;end behave;IR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IR isport(wr:in std_logic;input: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clk_ir,clk_scn:in std_logic;add:out std_logic;sel:out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output: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entity;architecture behave of IR issignal slt: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signal data: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wr,input)beginif clk_scn'event and clk_scn='0' thenslt <= slt + 1;if slt="001" thenslt <= "000";else slt <= "001";end if;sel <= slt;case slt iswhen "000" => data <= input(7 downto 4);when "001" => data <= input(3 downto 0);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if;if clk_ir'event and clk_ir='0' thenif wr='0' thenadd <= '1';else add <= '0';end if;end if;case data iswhen "0000" => output <= "00111111";when "0001" => output <= "00000110";when "0010" => output <= "01011011";when "0011" => output <= "01001111";when "0100" => output <= "01100110";when "0101" => output <= "01101101";when "0110" => output <= "01111101";when "0111" => output <= "00000111";when "1000" => output <= "01111111";when "1001" => output <= "01101111";when "1010" => output <= "01110111";when "1011" => output <= "01111100";when "1100" => output <= "00111001";when "1101" => output <= "01011110";when "1110" => output <= "01111001";when "1111" => output <= "01110001";when others => null;end case;end process;end behave;FRQ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FRQ isport(clk_in:in std_logic;clk_out:out std_logic);end entity;architecture behave of FRQ issignal clk: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beginprocess(clk_in)beginif clk_in'event and clk_in='0' thenclk <= clk + 1;end if;clk_out <= clk(2);end process;end beha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