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雷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18、《雷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雷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八课的生字宝宝,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试试吧
幻灯片出示词语,生齐读。
2、师:大家读得真好,所以老师要奖励你们听一首歌曲。
(播放《夏天的雷雨》)生可以随着音乐摇晃自己的脑袋。
3、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都知道哪些雨呢?你们知道什么事雷雨吗?让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雷雨音频)
4、师: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一起去课文看看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的?生反馈,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
2、请同学们说说分别是哪些段落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呢?(生汇报)
3、师:大家找的很对,现在,老师想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雷雨前的段落。
其他同学思考:雷雨前都有哪些景物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读)
4、生反馈景物,师随生的反馈而板书。
5、出示乌云图片,结合图片理解“黑沉沉”的意思。
师:看着这黑沉沉的乌云,你有什么感受呢?(生反馈:沉闷)请大家带着沉闷的感觉读读第一自然段。
6、幻灯片出示第二段,并出示相关图片,理解第二段中的“乱摆”、“垂”。
1。
18 雷雨教学设计
18 雷雨教学设计1. 教学概述本次教学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作《雷雨》为素材,通过理解剧作中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矛盾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性和社会问题。
同时,学生将通过本次教学,提升阅读、表达和分析能力,为今后探究优秀文学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理解《雷雨》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心活动;•掌握现代剧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现代剧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3.《雷雨》剧情梗概和人物分析;4.剧作中的主题、冲突和情感婉约等探究。
3.2 教学安排教学时间:4节课课程组成:•第一节课:《雷雨》的创作背景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述;•第二节课:现代剧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第三节课:《雷雨》剧情梗概和人物分析;•第四节课:剧作中的主题、冲突和情感婉约等探究。
4. 教学方法4.1 教学手段•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介绍《雷雨》的剧情、人物和背景知识;•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剧作中的主题、冲突和情感婉约等问题;•观摩法:通过观看经典的电影、话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法:通过写作作业,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过程1.第一节课:介绍《雷雨》的创作背景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述,帮助学生理解剧作的社会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分析剧作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同时,讨论学生对于戏剧的理解和创作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审美自觉和审美能力。
2.第二节课:介绍现代剧作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从戏剧的外部形式和内部构造角度,揭示戏剧的审美原则和逻辑关系。
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五单元18、雷雨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五单元18、雷雨教案本文是关于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五单元18、雷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课件、图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
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4、扩词练习5、说记字方法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评议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
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评议。
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
)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
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18雷雨》教学设计
18、《雷雨》教学设计设计思想:(1)雷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感性知识少,有必要借助多媒体来展现,增强学生对雷雨的感性认识。
(2)通过品读帮助学生区分雷雨前、中、后景物的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对雷雨前、中、后景物描写的生动性,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雷雨的过程,使课堂更具有直观教学的效果。
(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更全面地领会雷雨的特点,发现大自然的神奇的一面。
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帮助学生领会雷雨前、中、后景物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多媒体播放插图《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谁知道他是谁?老师:你们见过雷雨吗?学生回答……师: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师: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18课,共同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8课雷雨,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之前,老师有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找小海螺,也可以请教你身边的同学。
(2)标段落序号。
1、读准生字音:(多方式读字词)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几个的生词。
老师拿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再组词。
学生领读再齐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课件。
(两幅图)2.学习识字方法。
师:刚才我们读了生字,也能根据生字组成不少词语。
那么,生字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回答(3-5人回答)师:通过刚才的回答,我知道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不少。
《雷雨》教案设计
《雷雨》教案设计•相关推荐《雷雨》教案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雷雨》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识记戏剧的基本文学常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简介。
能力目标1、体会时间、场景、人物和矛盾冲突的集中,是剧本的基本特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
3、认识资产阶级伪善、冷酷、凶狠的阶级本性及其腐朽的家庭生活,从而认识旧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罪恶。
德育目标通过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剧情。
2、学习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
教学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剧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有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他给沉闷的中国剧坛带来了强烈的震动,,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那部戏剧就是他的处女作《雷雨》。
曹禺开始酝酿《雷雨》只有19岁,23岁时也就是1933年完成,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茅盾形容为"当年海上惊雷雨"。
可见《雷雨》的影响有多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雷雨》。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介绍曹禺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
《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雷雨》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怀着对旧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的剧本。
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着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简介剧情及课文1、声、字、画(剪截于话剧表演中场景)多媒体课件活动展示,渲染课堂气氛。
(下底四行滚动字幕)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这就是后来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儿去投河……三十年后,在畸性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狠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火,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痴呆了……2、点击课文我们的课文就是从来接四风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课文雷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小学语文《雷雨》说课稿一、今天我说的《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段的学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认“压、乱、垂”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能写观察日记。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二、说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二、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课堂展示”三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习课文《雷雨》的内容,能正确读、正确写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2.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等方式获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读、正确写字。
2.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准备:1.图书《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
2.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
3.图片、示意图。
教学过程安排: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描绘雷雨的音效,引发学生对雷雨的注意和兴趣。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雷雨》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图片和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3.教师逐句解释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正确读、正确写生词和词语。
三、课文朗读(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教师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四、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和感知,了解雷雨的特点和现象。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最佳答案。
3.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本查找相关知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课后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七、课堂评价(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与帮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听、说、读、写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有待提高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效果。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2、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认识4个字,并注意积累课文中你喜欢的好词、赏析好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教学重点:1、习生字、新词。
2、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2、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能写本课压、乱、垂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从“压”“乱”等字中感悟到雷雨前乌云的厚,天气的闷,风的大。
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雷阵雨,谁能说说雷雨情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叫做《雷雨》。
(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课文内容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一幅一幅地观察。
这两幅图中都画了哪些景物?2、比较两幅图: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一幅图中有的?哪些景物是只在第二幅图中有的?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7篇)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7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7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7篇)》正文如下:小学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是高中第一个戏剧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
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学好本文,将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
《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2、说教学目标《雷雨》是现当代戏剧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课内教读课文。
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
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3)训练*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
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说教法《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
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雷雨》教学设计优秀9篇
《雷雨》教学设计优秀9篇《雷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1——6自然段(前两段)了解雷雨中的景物特点,掌握6个生字及词语,背诵1——6自然段。
2.通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段的理解,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及识字习惯,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重点:学习课文1——6自然段中的写物特点,学习6个生字。
(三)难点:运用已写过的构字方法,布白原则,偏旁书写规则等识记以及正确书写新字。
(四)关键:运用投影仪,电脑,录象机,录音机等教学设备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帮助识记生字。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做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一,引趣导入:(2分钟)1.夏天经常会有雷雨天,你能说出雷雨天有哪些特点吗2.课文如何写的呢 (板课题)二,讲授新课:(35分钟:前三部分15分钟,第四部分20分钟)(一)初读课文:(5分钟)1.放录象听范读。
2.生自读划出生字词,不懂的词及给自然段标号。
3.汇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
4.指读思考课文中写了哪三部分内容 (板:雨前,雨中,雨后)(二)讲读1—3自然段:(5分钟)1.自由读文,边读边勾画雷雨前有哪些特点2.出示投影片,学生边说边演示。
3.雨前给人什么感觉 (闷,风大)4.你能读出来吗生练读,指读,评读。
(三)讲读4—6自然段(5分钟)1.默读文,边读边钗画这场雨给你什么感觉2.雨真大呀,雷真响!可是最近我们大连却烈日炎炎,你有什么想法吗3.引读——师生各一小句,如:师:哗,哗,哗,生:雨下起来了。
4.回忆背文方法后练飞级诵1——6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20分钟)1.读生字,并分类。
2.记字:运用以前学过的结构记,旧字记,歌诀记,对比记等方法。
3.学生汇报,师生评议。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雷,网,垂,渐"4个字。
学生打开生字本,准备文具(学生边整理边说歌诀:写字时,桌面净;本放中间字写正;铅笔橡皮不能少,比比看谁写得好。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找出课文中写出雨的改变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慢慢的,慢慢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蜘蛛又趴在网上。
这句话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雨的改变,学生练习读,指名学生读,学生
蜘蛛又坐在网上。
评价。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分男女竞赛读描写雷雨中的第 4、5、6 自然段
A、感受雷雨前的景象
不同之处。
请女生朗读描写雷雨前的第 1、2、3 自然段,思索:课文中描写了雷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雨前的哪些景象?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雨下得特殊大?雨下得特殊大,你能用一个成语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乌云的呢?请学生找出描写乌云的句子,(满天的乌 形容一下吗?
第2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 学设计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正确书写'垂'字.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目标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奇 异与秀丽。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 18 课《雷雨》教学设计,供大 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7、压下来,文中说什么压下来了?找到句子读一读。
同学习一篇描写雷雨的文章,《雷雨》)
生读句子。能做个动作吗?什么感受?当漫天乌云向我们压下来,我们
二、初读课文
是什么感受?读。评价读。
第4页共5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18《雷雨》教学设计
18《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过程与方法: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教学策略与手段讲授、创设情景、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一、导课释题1、师:孩子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播放雷雨声)说说吧,你都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生:还有刮大风的声音。
不错,像这种又打雷又下雨的现象我们就叫它雷雨。
那你们知道一般在什么季节会下雷雨吗?(生:夏天。
)对,一般在夏天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雷雨天气。
师:那除了雷雨,你还知道哪些雨?生:春雨、小雨、倾盆大雨、毛毛细雨。
师:是啊,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不管是蒙蒙细雨,还是狂风暴雨,都是多姿多彩的!今天让我们走进 18 课,一起来感受一场雷雨。
请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雷雨生齐读四)、检查认字情况,解决问题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1、读准字音(五)、感悟课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_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雷雨教学设计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八课《雷雨》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
二年级下册语文18课《雷雨》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18课《雷雨》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二年级下册语文18课《雷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巩固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不同景物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猜谜游戏,看谁最聪明?可以吗?雨是夏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夏季我们都有可能遇到什么雨呢?(生:暴雨、大雨、小雨、雷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8课《雷雨》。
二、巩固字词,默读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许多字词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课件展示认一认。
](自由读、领读、排火车读……)2、扫除了字词障碍,我们读起课文来就比较顺畅了。
【课件展示读一读及默读要求。
】(1)请一名学生读默读要求。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
(3)交流: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3、同学们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板书:1—34—67—8)三、细读课文,品味文中意境。
(一)、学习雷雨前的部分(1—3自然段)1、(课件展示文中两幅插图,比一比。
)仔细观察,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呢?赶快到文中读一读吧!3、学生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雷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难点:在读中想象。
5、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授、创设情景、问答、学生自主探究、讨论
6、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
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课件出示)
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看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
三、预习反馈,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内容
小组内汇报
2.学习生字词
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
谁愿意读。
(示生字词)
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
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
c.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
d.下面让我们进入“回声谷”。
e.再让我们一字开花读。
第一个词谁来?……
f.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男生领读,女生跟读—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3.读课文
逐段读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
2、学生默读,思考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
3、汇报。
4、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部分来写的。
5、读文,思考。
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
6、汇报,相机板书。
五、读中感悟,理解想象:
(一)读中感悟“雷雨前”的景象。
1、自读自悟。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的1——3自然段,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
(1)理解第1自然段。
①指名学生汇报。
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
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指名汇报)
③指导朗读。
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
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
(师引读:满天的乌云……)
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45块乌云一起压下来了!
(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
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学生读,师动作演示)就在这时,你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②创设情境,理解“垂”。
师:哎,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③演示点拨: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
(出示闪电、雷声
(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
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师:怎么了?(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
②指导朗读。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
师:你也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你们听!(多媒体课件演示闪电雷声。
)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齐读)
师:雨就要下下来了。
③拓展练习。
出示:()越来越()。
师:你能用“()越来越()”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
出示:()越来越(),()越来越()。
师:谁能像课文那样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呢?(指名说)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了。
3.有感情朗读。
师: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一场大雨就要下下来,让我们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自读1——3自然段)
(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
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
(多媒体展示雷雨)
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指名读)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来读。
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
①朗读第5自然段。
师引读第5自然段。
雨越下越大。
……(生齐读第5自然段)
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
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指名读)
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
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
(慢慢地、一点一点地……)
师:“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再来试一试。
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
①自读感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
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
②指名汇报。
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
④感情朗读。
师: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
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师:雨停了。
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
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
出示: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
)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了。
雷雨后的景色也是越来越美了。
三、感情朗读,回归整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了解了雷雨前后的景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也试着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