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讲义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
第一单元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2课时)【学习目标】1.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2.探究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3.深入了解祖国自然、人文状况,体会到地理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知识梳理】★★通过上节知识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的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一)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1.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由___向___递减,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
2.年降水量的分布由_____向____递减,原因是受______的影响。
3.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____、_____两大要素划分的。
4.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______毫米降水量线为界。
5.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______吻合,大致以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为界。
讨论:小组合作完成下图。
填写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各自然区所包括的地形区名称。
A B C a b c d e f g h i j k l【典例分析】【例1】下图所示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按区域分布方位)。
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 )A .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B .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 .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分界线D .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与北部为界 (二) 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例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回答(1)—(2)题。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课件
使洪涝灾害更容易发生;使平坦的地形变得沟壑纵横,不利于大型机 械的耕作;土壤肥力下
降,导致地表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3.严禁草场滥垦,对退化草场要采取人工种植耐盐.耐瘠薄牧草和浅翻 更新等方法,增加地力,
第四单元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
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概况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
2.掌握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3.理解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理解并掌握林业生产
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知识梳理】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①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
占主导;
②地位:全国重要的
和最大的
基地;③重要的林业基地:
主要集中在
、
、
三
大林区,
是
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2.农业布局:①自东向西:以林为主的
,以农
为主的
、
、
;②自南向北:
、
、
。(地域性)
四、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开发:①问题:
→
;
②对策:加强黑土的
,
;治理
、
。
2.林业的发展:①问题:
,
超
过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0. “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
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11. “北大荒”的发展方向应是
()
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3 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能够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分析区域发展具有的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能够独立查阅资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充分理解我国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2.通过区域发展阶段的学习,能够分析本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献技献策,促进区域的发展。
【重点难点】区域发展阶段及其比较【基础梳理】一、初期阶段1.特点:区域内城镇数目,空间结构比较。
2.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
二、成长阶段1.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内部产业和空间结构渐趋,呈现由到的发展局面,产业由走向。
2.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
3.主要问题:资源面临,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三、转型阶段1.特点:区域原有优势逐渐,经济增长缓慢甚至,产品市场竞争力,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状态。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
3.主要问题:出现高、人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4.发展要求:调整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四、再生阶段1.特点:“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增长活力,促使区域经济。
2.发展措施:一是改变区域的,如运用新技术,改造部门;减少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的部门;发展产业等。
二是大力治理,改善地区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走向。
【要点突破】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发展条件及工业分布(1)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美国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资源的铁矿资源。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匹兹堡就位于煤田的中心地带。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鲁教版必修3(新)
第二单元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习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则。
3.结合实例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认识在可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知识梳理】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_______,又不对_____满足其_______构成____的发展。
2.内涵(组成)由、、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1)____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___的增长,更追求_______________。
要求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______和______,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2)____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发展目的都是改善______,提高________,创造一个________的社会环境。
也就是说,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发展只是_____,社会发展才是目的。
(3)____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_______,包括防治______、改善_____,保护_______等,特别是保证以_____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因为自然资源的_______是可持续发展的____。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一)____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
1.时间上的公平:又称______,因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____和____。
2.空间上的公平:又称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应互相尊重。
把_______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_____原则1.核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2.首要条件: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_____,可再生资源的_____。
3.目标:实现_效益、社会效益和__效益的相互协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案设计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动导入,明确区域与的学一时的对比,初步认发展变化的,主哪过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过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和整体性特征。
差异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的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整体性特征指导我们要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那么,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发展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新课!(一)认知推导思考:请欣赏美国城市匹兹堡不同时期的城市景观图,结合自己的认知,按照发展时间的早晚顺序排序,并简述理由!参考答案:C→B→A.经济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繁荣。
思维延伸:城市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直观地经济发展变化外,你认为在其它方面还会有哪些变化呢?参考答案: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空间结构复杂(建筑和交通由地表向地上、地下发展),产业部门数量和种类增多,产业中心向外扩展,社会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总结过度:通过上述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活动的推动下,区想忆,域域整系己考的在哪些方面师思路,B度,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向。
指导学生关于本节课内容的思考方向。
指导学生完成探究题目,体会区域发展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给出参考答案,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指出学生不足之处。
域是发展变化的。
然而,区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在区域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会遇到哪些问题,人类又是通过什么措施度过难关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学习的内容!(板书)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二)探究提示1.“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过程。
从时间上看,呈阶段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从空间上看,有一个由点(个别经济点或个别城镇)到线(工业带、城市群)再到面的发展过程。
探究区域发展变化过程:如果你生活在下图所示的区域,该区域比较落后,人口分布较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该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1.3 区域发展阶段和人类活动-学案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3.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初期阶段1.在区域开发的初期,_____________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_____________。
2.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_____________,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
打开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
(二)成长阶段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_____________,城市和工业区迅速_____________,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呈现_____________的发展局面,产业由__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__。
2.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的_____________。
讨论:区域处于成长阶段发展必然会出现哪些主要问题?打开知识窗——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
【达标检测】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3.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的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地区4.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迁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第二学时】【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转型阶段1.成长阶段后期,随着_____________枯竭、_____________污染加重、_____________上涨,以及_____________价格提高等,区域内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_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下降,效益降低。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导学案【学习目的】运用案例,说明不同开展阶段,天文环境对人类消费和生活方式发生的不同影响。
经过案例剖析,了解在不同的历史开展阶段应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完成区域可继续开展,树立可继续开展的观念。
【重、难点】区域开展四个阶段的识记和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标出疑点。
〕一、初期阶段1.阶段特点:区域内往往城镇 ,空间结构比拟 。
2.人地关系:对人类活动的制约要素较小,人类对 影响也比拟微弱,区域外部人地关系 。
二、生长阶段1.阶段特点: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 扩展,区域外部产业和空间结构渐趋 ,出现由 到 的开展局面,产业由走 向 。
2.人地关系:末尾出现清楚的 。
三、转型阶段 1.阶段特点:生长阶段前期,随着 、 、 ,以及休息力价钱提初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 ,经济增长缓慢甚至 ,产品市场竞争力 ,效益降低。
区域经济全体出现 、 形状。
2.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矛盾进一步 。
3.主要效果:出现高 、人口 等严重的社会效果。
四、再生阶段1.阶段特点:〝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 。
2.开展措施:一是改动区域的 ,如运用新技术,改造 部门;增加无增长潜力的产业部门,鼎力开展增长潜力大的 部门;开展 产业等。
二是鼎力管理 ,改善地域 环境。
3.人地关系:逐渐由 走向。
【课堂探求】〔请同窗们分组讨论,并做好讨论记载,给出结论,推出代表做出展现〕第一组 阅读教材P17 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和〝美国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散布〞图,思索:①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匹兹堡的历史。
②〝钢都〞匹兹堡兴起的条件。
③匹兹堡开发初期的人地关系? ④ 区域在开展的初期阶段有何特点?第二组 阅读教材P18 知识窗〝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构成〞和〝美国五大湖区工业散布〞图,思索:①在此阶段中,五大湖地域发作了哪些变化? ②区域开展生长阶段面临那些效果,人地关系如何? ③区域在开展的生长阶段有何特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地图等,直观展示区域发展的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整合网络资源,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时数据,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5.教学关注点: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2.分析题: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身边的区域,分析其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论文: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此类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知识的同时,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区域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人类活动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2.掌握区域发展中人类活动的分类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
-总结提升: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
2.分析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
鲁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导学案)高二地理备课组主备:凌树勤【课标解读】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连接】区域差异【互动探究1】阅读课本P17知识窗“钢都”匹兹堡的开发及图1-3-2思考:(1)“钢都”匹兹堡的发展的条件?(2)“钢都”匹兹堡开发初期的人地关系?(3)以上分析说明区域发展初期阶段有何特点?1、初期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互动探究2】随着区域经济的升级,匹兹堡的产业部门,城市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此时人地关系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8知识窗及图1-3-3思考:(1)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形成的因素是什么?(2)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分布有何特点?(3)城市群形成后,面临着哪些问题?(4)该地区的人地关系怎样?(5)由上述分析可得出区域成长阶段具有哪些特点?2、成长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主要问题:【互动探究3】阅读P19知识窗“匹兹堡的困惑”思考(1)二战后,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发展曾出现过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二战后,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为何走向衰落?(3)如果你是美国五大湖地区的规划者,你认为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产业转型“战略?(4)由上述分析回答:A:区域转型阶段呈现的基本特征有哪些?B:区域转型阶段面临的基本问题哪些?C:区域转型阶段的人地关系如何?3、转型阶段:特点:表现:【互动探究4】阅读P20知识窗“‘知识城’匹兹堡”思考(1)为改变区域衰退局面,匹兹堡采取了哪些措施?其中根本措施是什么?(2)这一时期匹兹堡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地关系呈现出怎样的趋势?(3)这一时期匹兹堡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从匹兹堡的再生可以看出区域的再生阶段A:有何特征?B:区域发展的措施有哪些?4、区域再生阶段特点:区域发展措施:人地关系:一、选择题1.有关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多B.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C.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D.区域内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关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仍然基本协调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有些区域形成城市群或工业带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3.下列工业区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A.德国的慕尼黑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C.“硅谷”高技术工业区D.美国东北部地区4.我国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的工业基地的是()A.辽中南B.京津唐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5、区域由点发展到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这表明区域处于发展的()A、开发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6、“钢都”匹兹堡的优势区位条件有()A、丰富的煤、铁资源B、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C、丰富的水能资源D、优美的环境条件二、综合题读教材“美国五大湖矿产资源与钢铁工业分布图”回答(1)美国五大湖周围的矿产资源主要是资源和资源。
高二地理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精品
地理: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目标导航】认识区域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理解不同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
【课堂互动】1.运用图框分析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2.区域发展的转型和再生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转型和再生阶段,是指区域发展演变的后期阶段。
在区域的衰落阶段,随着本地区资源的枯竭,同时,由于技术、产业结构等与区域外整个市场发展的不和谐(其他区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等),增长速度衰退,效益减低,本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因素的集聚能力减弱,导致整体区域呈现萎缩状态。
这个时期,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引进新的技术,改革区域的经济结构,区域才能产生新的增长活力。
19501960197019801990年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英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自我评价】1.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其发展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的是在马来半岛沿海平原和中央山脉之间的山麓丘陵地带,不仅适于种植橡胶,而且又是锡矿带的主体,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胶锡地带”。
近年来,“胶锡地带”的橡胶和锡矿石的生产出现滑坡,而电子装配、化工、机械等一大工业部门代之而起,“胶锡地带”已向“制造业带”转化。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2-3题:2.该区域由“胶锡地带”向“制造业带”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胶”、“锡”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在国际贸易中居不利地位②.马来西亚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③.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④.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推动了产业升级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目前,该区域正处于 ( )A .初期阶段B .成长阶段C .衰落阶段D .再生阶段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关系图,回答4-5题。
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时前后生活质量指标是最高的,故应该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P 附近B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活质量指标的下降C .英国环境污染的出现与加剧在T 时段之前就已经出现D .英国环境污染的出现与加剧在T 时段之后才出现5.英国经济发展给我国的启示是 ( )A .工业化初期可以忽略环境问题,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B .不能忽视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否则后期治理的代价是昂贵的C .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矛盾的D.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获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和产品6.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7.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匹兹堡落户,其主要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公共设施不齐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8~9题。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2.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一节人地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的时代背景、核心思想和局限性。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知识梳理】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产生年代: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背景:人类、自然能力低,对依赖性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3.核心思想:决定人类的发展,只能被动地适应。
4. 局限性:夸大了对人类的影响,反映了当时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讨论1】人类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最能体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历史阶段是哪一个?为什么?二、人类中心论1.产生背景:随着和的发展,人类和改造的能力不断提高,受到否定和批判,“”的思想应运而生。
2.核心思想:单纯的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的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忽略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影响:人地关系对立,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讨论2】(1)举例说明在“人类中心论”思想支配下,会出现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2)“人类中心论”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三、人地伙伴论1.产生背景: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 . 与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以往的经济行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
2.核心思想:人类具有 . 的能力,同时,对人类也具有,人类应当与建立 . 、. 的伙伴关系。
3.意义:人地伙伴论倡导人类在 . 和的基础上, . . 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
【讨论3】下列是我国古代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观点:“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同,百姓有余材也”“竭泽而渔,岂不得渔,而明年无渔”“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以上观点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有哪些?【典例精析】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对环境影响也越来越大。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区域开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前课准备】1.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P18—22,完成【生本对话A】。
2.对【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做出思考。
【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开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能独立查阅资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开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B.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根本协调C.转型阶段: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D.再生阶段:应积极开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生生对话A】对话:读“某一地区的区域开展过程示意图〞,答复1—2题。
区域开展早期区域开展中期区域开展晚期1.图示信息反映出〔〕①区域核心不断缩小,外围空间不断扩大②产业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③空间网络系统不断完善④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外联系逐渐减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在区域开展晚期〔〕①核心区域的开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②区域开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开展状态③区域内部的开展差异逐渐缩小④高科技成为区域开展的主导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为促进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开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展D.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开展4.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冰雪带〞移向“阳光带〞,其主要原因是〔〕①“冰雪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②“阳光带〞建立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③“阳光带〞开展了旅游业④“阳光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较轻⑤“阳光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从区域开展的四个阶段全过程看,人地关系的演变特点是〔〕A.不协调一协调一不协调B.不协调一协调C.协调一不协调一协调D.协调一不协调【生生对话B】对话一:课堂反响1.美国“钢都〞匹兹堡在区域开展再生阶段所采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①积极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③集中力量开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④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其主要原因是〔〕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关于区域开展转型阶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区域开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以下列图表示“某产业部门20世纪80~90年代的布局变化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
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导学案鲁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3.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知识连接】区域差异【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简述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的特点及人地关系。
2、简述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的特点、人地关系及面临的问题。
【自主探究】阅读P19知识窗“匹兹堡的困惑”思考(1)二战后,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发展曾出现过怎样的局面?这种局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二战后,美国五大湖地区经济为何走向衰落?(3)如果你是美国五大湖地区的规划者,你认为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产业转型“战略?(4)由上述分析回答:A:区域转型阶段呈现的基本特征有哪些?B:区域转型阶段面临的基本问题哪些?C:区域转型阶段的人地关系如何?特点:表现:阅读P20知识窗“‘知识城’匹兹堡”思考(1)为改变区域衰退局面,匹兹堡采取了哪些措施?其中根本措施是什么?(2)这一时期匹兹堡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地关系呈现出怎样的趋势?(3)这一时期匹兹堡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从匹兹堡的再生可以看出区域的再生阶段A:有何特征?B:区域发展的措施有哪些?4、区域再生阶段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带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②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有关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C、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4、20世纪中叶,新兴企业不愿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双选)A、环境污染严重B、劳动力素质太低C、地价上涨D、公共设施不齐全5、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B、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6、我国大庆的发展与匹兹堡类似,同样经历了一个由开发、发展到停滞不前的发展过程,最终在困惑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实现了新的发展,回答(1)目前我国大庆处于()A、开发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2)目前大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资源面临枯竭B、人口减少C、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D、经济全面萎缩(3)大庆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于21世纪初开始实施产业多样化战略,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A、以钢铁、石油为主,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B、以工农业以及石化、畜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C、以石油开采、石油加工为主,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D、以石油和林业为主,新兴电子工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2013高中地理 1.3.2《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3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重点)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重点)3.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点)【自主学习】知识点四、再生阶段1.存在问题:。
2.解决措施:一方面寻找新的,改变区域的;另一方面,大量治理,改善地区。
3.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
【问题探究】阅读课本活动有关大庆的材料和图片,回答:1.大庆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课堂反馈】1.有关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移动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B.“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C.“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D.“阳光地带”离海岸近,水资源丰富2.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上海工业区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3.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失业人员众多。
因此,今后要注意发展()A.特色农业B.森林公园C.第三产业D.重工业4.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5.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是:()A.矿产资源全面枯竭B.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C.劳动力资源短缺D.交通不便利6.加入WTO,给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下列发展措施不尽合理的是:()A.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B.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C.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真正融入全国市场经济大潮D.把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化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或火耕…”,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学习目标】1.联系水土流失的成因,掌握治理水土流失的原则和措施。
2.认识“六道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要贯彻合理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梳理】三、水土流失的治理(一)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1.合理利用土地的措施:调整;因地制宜安排;实行。
2.中心――:压缩,与相结合,逐步建立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扩大种植面积,改善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工作。
3..综合治理原则(三结合原则):坚持与措施相结合;坚持与相结合;坚持与相结合。
4.发展方向:改善整个黄土高原的;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
【讨论】1.治理黄土高原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应怎样做?2.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应坚持什么原则?(二)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1)固沟工程:适用地段:集中地区;措施:①修建、和,②营造;作用:即,又防止继续扩展(2)护坡工程:适用地段:地段;措施:实施和相结合;作用:即拦截.涵蓄,又发展了生产。
(3)保塬工程:适用地段:;措施:①坚持;②大力营造;作用:合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农业技术措施(1)农耕作业:因地制宜开展①、②、③田间管理、④,⑤等。
(2)技术措施:①;②发展地膜及技术;③。
(3)作用:提高肥力、保持和、发展的目的。
3.生物措施(1)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坚持,以恢复。
(2)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实行结合。
防止暴雨对的冲击,增加土壤和团粒结构,提高其抗能力。
(三)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如右表所示:【讨论】3.六道沟小流域具体的治理措施原则是什么?【典例精析】根据下表右栏的治理目的,写出左①控制工业及生活废物排放②调整产业结构③修河筑堤,疏浚河道④建设分洪、蓄洪区⑤建设水利枢纽工程⑥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解析】首先明确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分别包括哪些具体的做法,然后结合各项措施的主要环境功能完成各个小题。
【答案】⑤⑥④③②①【讨论题答案】1.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高中地理 1.3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精品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一、教材分析《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是鲁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节课。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第二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主要阐述区域发展理论。
选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为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活动内容则以我国东北大庆石油化工中心为例说明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3、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4、能独立查阅材料,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阶段,并说明各个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教学难点: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四、学情分析本届学生都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差距较大。
所以要面对大部分学生,学生对于美国经济了解较多,所以讲解时不需要面面俱到。
但要注意方法的总结五、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初步掌握区域发展各阶段有哪些特点、面临哪些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区域发展的过程: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三节区域发展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
【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2.说出区域发展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的特点。
3.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
三、转型阶段
1.成长阶段后期,随着_____________枯竭、_____________污染加重、_____________上涨,以及_____________价格提高等,区域内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_____________,产品_________下降,效益降低。
2.区域内原先具有的_____________减弱,导致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_____________状态,并带来高_____________,人口_____________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区域必须进行调整,寻求新的发展。
讨论1:近些年来,美国不少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堂练习1:有关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1.区域经济的衰退使人们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其中的原因,并“对症下药”,以促使区域经济复苏,一方面,区域经济及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_______________结构。
另一方面大力治理_______________,改善地区_______________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使区域产生新的活力。
2.这一阶段,人地关系逐渐由____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2:有关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B.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C.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D.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讨论2:鲁尔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目前处于哪一个阶段?讨论3:我国西部大开发正处于区域发展的什么阶段?其特点是什么?结构整合
再生阶段:
转型阶段:
【达标训练】
区域的发展往往经过几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回答1~3题。
1.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阶段是()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2.在成长阶段后期,导致区域原有优势丧失的原因有()
①资源枯竭②环境污染加重③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④劳动力工资水平下降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进入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匹兹堡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工作是()A.进一步巩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B.由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C.发展交通D.大力治理污染
4.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匹兹堡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下列分别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5~8题。
5.两经济区城市密集,共同的自然原因是() A.交通发达B.科技力量雄厚
C.地形平坦而,水网密布,水热条件好D.矿产资源丰富
6.两经济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两地经济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是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
C.电力充足D.土地资源丰富
7.制约两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A.能源和矿产不足B.粮食不足
C.水源不足D.科技人才不足
8.B城市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4年以来迅速下降,尤其纺织、服装等行业更明显,而同时B城市人口却由几万人迅速上升到百万人。
分析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①香港科技、经济实力增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②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向美国
③深圳因吸引外资企业、设备,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内地人口④深圳的交通业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 9.读“美国部分区域简图”,回答:
(1)美国高技术工业中心“硅谷”分布在①、②两城市中的城市附近,背靠
山脉,面对湾。
“硅谷”企业多属密集型企业。
(2)美国工业正向其国土的和扩散。
(3)美国工业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工业区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
B.新兴工业区以电子、宇航等新兴工业为主,布局类型以临空型为主
C.老工业区工业密度太大
D.新工业区自然资源丰富,布局类型以资源型为主
(4)我国武汉“光谷”和美国“硅谷”发展条件相比,相似的有()
A.地理位置优越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和便捷的交通D.军事订货
【学后反思】
【学案5】1-8 BCBBC AAC
9.⑴②太平洋沿岸旧金山技术⑵西部南部⑶ABC ⑷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