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实验课教案

高中地理实验课教案

高中地理实验课教案一、引言地理实验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着极大的培养作用。

通过地理实验课,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因此,设计一份富有创意和探索性的地理实验课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二、实验背景地理实验课教案的设计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确保实验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紧密。

同时,也要考虑实验目的的设置,以确保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地理实验课教案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并将实验目的与实验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地理知识。

四、实验设备实验设备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列清楚的一项内容。

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列出所需的器材和材料,并注明其数量和用途。

五、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详细说明的一部分。

步骤的详细性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起着指导作用,因此,需要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描述实验步骤,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六、实验过程实验过程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展示的一部分。

通过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可以了解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并学会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七、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详细记录的一部分。

通过记录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八、实验讨论实验讨论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讨论,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实验证据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九、实验拓展实验拓展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提供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十、实验总结实验总结是地理实验课教案中需要强调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总结,学生可以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归纳,总结实验目的、结果和经验教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野外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实践活动方案

野外实践活动方案引言概述:野外实践活动是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野外实践活动方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目标与背景1.1 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2 背景:- 选择适宜的野外实践地点,如山区、湖泊或森林等;- 确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持续周期;- 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3 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领导力。

二、活动准备2.1 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的主题,如生态保护、野外生存技巧等。

2.2 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根据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适宜的野外实践地点;- 确定活动的时间,考虑天气和季节的因素。

2.3 筹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如帐篷、炊具、地图等;- 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活动实施3.1 介绍活动目标和规则:- 在活动开始前,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标和规则,明确学生的任务和责任。

3.2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和角色分工;-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

3.3 实践操作和观察:- 学生根据活动的主题进行实践操作,如搭建帐篷、采集样品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践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四、活动总结4.1 学生经验分享:- 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借鉴。

4.2 总结活动成果:- 整理和总结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和实践结果,形成报告或展示。

4.3 反思和改进:- 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做出改进。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一、背景介绍地理学作为一门涉及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地理实验教学作为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因此,制定一套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实验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操作仪器、采集数据、整理资料和绘制图表的技能;3. 增加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地球和地理坐标系的认识与实践- 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和测量太阳高度来理解地球的形状和自转运动,进而建立地理坐标系的概念。

2. 大气环流和气候实验- 学生利用气象仪器和气象数据,观察和分析大气环流的形式,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3. 水文循环和地表水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水文仪器的使用,研究水文循环的过程和地表水的变化规律。

4. 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实验- 学生通过地质样本的观察和实验模拟,理解地壳构造的形成原因和板块运动的机理。

5. 山地风景和地形演变实验- 学生进行山地地貌的测绘和地形演变的模拟实验,探究山地风景的形成和地形的发展过程。

6. 农业与农耕实验- 学生选取农田实地进行观察和实验,了解农业与农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7. 工业区规划与环境保护实验- 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思考如何在工业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生态平衡。

8. 都市化与城市规划实验- 学生选取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和模拟,研究都市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9. 人口统计与人口迁移实验- 学生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思考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10. 旅游与区域发展实验- 学生选择旅游目的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模拟规划,研究旅游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地理环境的保护。

四、实验方法1. 理论讲解:教师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教学设计1:4.2地貌的观察

教学设计1:4.2地貌的观察

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教材分析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观察地貌的顺序:选择观察点、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

观察地貌的内容:高度;坡度;坡向;区域地貌形态-起伏状况、破碎程度;交通、基建的影响。

学情分析本节课解答下列三个问题,给学生提供一套方法论。

看什么:有什么?在哪里?如何看?由远及近:通视(等高线);或由近及远。

如何说?(1)环境特征-生态环境:气候、植被、土壤(侵蚀);地质环境:母岩类型、岩层产状、层理(沉积环境)。

(2)分布特征:垂直方向(缓陡、叠现、嵌合、高差);水平方向(平面分布,集中、疏落)。

(3)景观特征:颜色或色彩(主体色彩、变幻);地貌特征(中高山?侵蚀?);个体特征(形态、坡度、高差、表面……);造型(及组合)。

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知道所观察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

(二)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貌的环境特征。

(三)地理实践力学会撰写观察报告。

学会读取等高线地形图的信息。

(四)人地协调观在野外观察或室内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体悟自然之美,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教学重点地貌观察的内容。

教学难点地貌观察的顺序。

教学方法启发式,师生互动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本引言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将学生带入地理学习情境。

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课题。

(二)推进新课探究一地貌观察的顺序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6正文与图4.21,找出地貌观察的顺序。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同学之间质疑、补充。

3.教师结合课件,进行总结。

(过渡)观察地貌时,需要判断地貌的组合关系,明确地貌层次和地貌类型。

根据地貌的规模可划分为宏观地貌(高原、平原、山地等)、次级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等)和微观地貌(沙丘、石笋等)。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

还有哪些观察信息需要我们掌握呢?探究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7全部,找出地貌观察的内容。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课标内容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课标内容解读植被是一个地区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如森林、灌从、草原、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

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陆地自然植被主要是指森林、草原、荒漠等,其中以森林最为重要。

这些主要植被还可细分,如森林还可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保存下来的自然植被已经很少。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植被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和演化的,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当植被发生变化时,势必会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都发生变化。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不同,他们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水分的影响,例如,森林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荒漠一般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

二是不同植被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不同。

例如,森林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抗御风沙、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保护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作用;草原也有防止沙化和水土流失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预设1.结合区域图或植被类型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和特点。

(区域认知)2.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综合思维)3.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人地协调观)四、教学重难点1.结合实例,掌握主要森林、草原和荒漠的类型及特征。

2.结合实例,掌握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五、学习过程1.请在课前用15分钟通读教材,勾划课本并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完成教材助读和预习自测。

Ⅰ教材助读①主要植被定义: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分类 ⎩⎪⎨⎪⎧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人工植被: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主要植被⑴森林:一般分布于和地区,可分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来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4.11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一课时 河流地貌 1黄劲松河流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4.11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一课时 河流地貌 1黄劲松河流地貌

《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必修地理1: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该课标明确表示,方法是“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那么有条件的课堂应该带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授课,没有条件的课堂应该多使用视频图像资料,增加直观认识。

行为动词是“识别”,要求学生能够分辨出来各种地貌,对象是“3~4种地貌”,那么应该选取常见的地貌类型;另一半行为动词是“描述”,要求学生能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描绘,对象是“景观的主要特点”,要选取该地貌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河流地貌的分布图及景观图等资料,识别河流地貌的
一般特点,了解我国河流地貌的分布位置。

2、通过分析襄阳古城城墙问题,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这是高中阶段学生第一次系统性地接触地貌知识,之前对内外力作用、对各种地貌都是没有基础的。

所以本节知识以基础为主,介绍地貌的特征、
分布,再略微解释一下成因和演化,最后落脚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上。

四、教学内容
重点:河流地貌的特点及识别
难点:河流地貌的成因,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七、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微专题三:探秘云贵高原》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微专题三:探秘云贵高原》教学设计

《探秘云贵高原》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素养目标1.4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区域认知: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气候、岩石等因素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影响 人地协调:能够分析说明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能够通过实验了解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理。

(一)学习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辨识喀斯特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

2. 简单分析地貌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喀斯特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特征。

【教学难点】能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三)课时安排微专题三:探秘云贵高原 1课时本单元创设了情景: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活动,随古代先贤,观察山川地貌,感悟丰富人生。

并据此大背景,设计了三个专题:①让学生随苏东坡“贬官”之路,观察“庐山真面目”,及海南地貌,感受豁达人生; ②让学生与徐霞客一起“朝临烟霞而暮栖苍梧”,探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及长江流域的流水地貌,感受快意人生;③让学生跟随岑参大漠行军,了解沙漠地貌,感受豪迈人生。

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一、课标和素养解读二、学习目标和要求三、情境任务设计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专题二:以“重走霞客路”游学活动创设大背景,以徐霞客对喀斯特地貌及对长江流域地貌的贡献探究这两种地貌类型。

微专题三:徐霞客进入云贵高原,对喀斯特地貌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记录,由此引出喀斯特地貌的课程。

微专题四:徐霞客对虎跳峡附近实地考察,纠正了长江的源头,且足迹遍布张江流域,由此引出对长江流域流水地貌的学习专题二:“重走霞客路”游学活动微专题三:探秘云贵高原微专题四:探究长江流域本节为专题二下的微专题:探秘云贵高原,学习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4.12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教学设计 4.12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地理必修一第15课时《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本节课程内容对应课标为“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本节课标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识别几种常见的地貌”和“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

对于“识别常见地貌”,课标中将地貌与地形通用,从成因的角度划分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教学中要涉及到地貌的含义、主要类型,还可以涉及到次一级地貌及其基本成因,但不作为重点。

“描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要求描述景观的特点要以形态和组成为主,包括地貌形态的类型、规模、色彩、次级地貌的组合等内容。

该课标侧重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行为动词为“识别、描述”,要求学生能够在野外或者户外环境下识别和描述相关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建立对地貌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但不必深究地貌的成因。

有条件的应开展野外或户外地貌考察,没有条件则应该利用视频、图像等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造观察条件。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内容之后,作为认识岩石圈的重要内容。

“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的内容可作为理解地貌形成的前提知识。

本节内容也与地理2中的“人口分布”“空间特征”“城乡景观”等概念有联系。

教材选取了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作为学生需要识别的地貌类别,内容安排了对应地貌的基本概念,典型的次一级地貌、图片及相应的特征描述,并安排了相应的内容补充了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该补充的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地貌。

但教材中没有安排地貌的概念,海岸地貌的内容也相对简单,需要适当补充。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5种基本地形和等高线的基本概念,初步具备了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基本地形以外部形态作为划分依据,与本节课学习的“地貌”的分类依据存在明显差异,且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地质作用的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地貌的分类依据存在难度。

本节课程内容的要求“识别”“描述”比较简单,但学生并不了解地貌的基本特征,并未系统学习如何描述,因此该看似难度较低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

地理野外活动实践活动方案

地理野外活动实践活动方案

地理野外活动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地理野外活动是地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地理野外活动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体验感。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次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1.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3.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

三、活动内容1.活动时间:2天1夜2.活动地点:山区自然保护区3.活动人数:40人4.活动食宿:帐篷露营,自行准备食物5.活动行程安排:–第一天•上午:到达保护区,进行简要的安全指导和活动说明•下午:实地考察地形地貌和动植物种类,进行野外拓荒•晚上:饮用野外取水,点燃篝火,进行夜间观察和讨论–第二天•上午:收拾营地,进行野外定向,观察地球自然环境现象•下午:小组分工,汇报实践成果,总结活动经验6.活动所需物品:地图、指南针、望远镜、野外用具、随身药品等四、活动要求1.身体健康,活动期间遵守规则,服从指挥;2.尊重自然环境,不破坏植被和生态环境;3.合作共同完成活动,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4.注意安全,遵守野外生存常识,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五、活动效果评估1.学生根据实践的成果和体会,书写实践报告,评价活动的收获和体会;2.同学相互评价和分享,老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3.在日后的地理学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强化和实践巩固。

六、总结地理野外活动实践是地理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学知识,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这次地理野外活动方案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有价值的实践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共24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一册4.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共24张ppt)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3 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阅读课文:了解野外观察实习,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从单个观
察点入手,将数个相关的观察点 连成一条观察路线。观察点尽量 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 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 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流量变化大,洪 灾多发
河流沉积作用强 河流泥沙含量达
二、野外实习的方法
3 野外方向的识别
利用罗盘仪定方向:罗盘仪由一根安 置在支轴上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磁针和一个 刻有表示磁针所指方向度数的圆形刻度盘 构成。如图4-1-3所示,在使用罗盘仪时, 打开罗盘仪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夹角,便是目标物 所在的方位角130°。
知识和科学工具,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考察的 研究方法。想要获得好的观察效果,要有好的习惯:
腿 要 勤 , 多 走 一 些 路 , 可 能 会 观 察 到 更 多 的 自 然 现
象;
眼 要 勤 , 多 观 察 , 多 发 现 问 题 ; 手 要 勤 , 多 动 手 , 尤 其 是 在 观 察 土 壤 、 岩 石 性 质 方
中国郑州附近的黄河岸
德国波恩附近的莱茵河岸
提示:对比:河岸曲折度、河水颜色和河堤高低;水文(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汛期等)、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地形特点(地貌类型与地势起伏)。
一、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1 资料准备
阅读课文并讨论:进行一次野外土壤剖面观察实习,前期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天津市土壤类型分布
面,如质地,松紧度、结构等;
脑 要 勤 , 多 联 系 课 内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思 考 与 比 较 。 口 要 勤 , 多 与 教 师 和 同 学 交 流 。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引言地理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地理野外实习我选择了某省的山地地区进行考察,进一步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和人文特点等方面。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地理野外实习,深入了解某省山地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和人文特点,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2. 任务:(1) 调研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和成因;(2) 探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3) 考察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4) 了解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和人口特点。

三、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1. 地貌特征和成因在实地考察中,我们观察到该地区的地貌特征明显,主要以山地、丘陵和河谷为主。

这是由于地质构造和水力作用造成的。

例如,该地区的山地多为非常规断块山地,具有典型的雄麦型地貌特征。

此外,还有一些丘陵地貌和河谷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2. 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雪。

年降水量较丰富,温差较大。

我们通过测量和记录了该地区一个月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例如,夏季降水量较大,气温较高,而冬季降水量较少,气温较低。

这对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3. 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森林、灌丛和草地。

我们对该地区的植被进行了详细调查和采样,并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的统计。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海拔梯度特点,高海拔地区主要以针叶林为主,中海拔地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低海拔地区以草地和灌丛为主。

这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特征有密切关系。

4. 人文景观和人口特点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多样,包括农田、村庄和城市等。

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农田利用情况,并与当地农民进行了交流。

植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植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综合思维:认识植被演化的过程,了解植被的形成,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

3.区域认知:结合不同的植被景观,知道其形成的自然环境。

4.地理实践力:观察、识别与植被有关的环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的意识、求知的态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掌握主要植被的形成过程。

2.理解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主要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通过课件依次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沙漠景观,另一幅是一片花海,老师提问学生,如果我说这两幅图片表示是同一个地方,大家能够相信吗?通过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好奇心。

教师解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样的奇迹真实的发生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在一场罕见充沛的降雨过后,曾经的不毛之地,遍地鲜花,环境的改变让沙漠长出了植被,植被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植被的第一课时植被与环境二、新课讲授1.植被与环境师:要想说清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还是从植被的定义和分类说起,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第一自然段,并结合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思考一下什么是植被,植被又可以分为哪些类型?(1)植被的定义和分类生: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很容易找到答案,并很好的表达出来:植被就是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我们应该要注意植被不等于植物,而是各种植物的整体,换句话说:一颗小草不等于植被,一棵树也不等于植被,板书植被的定义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的图片又分别表示的什么植被?教师先展示四幅图片生:同学们很容易认出这四幅图片分别是森林植被,草原植被,沙漠植被,苔原植被,最后一个可能学生不太清楚,老师可以提醒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再看这两幅图又表示的是什么植被呢?教师再展示两幅图片生:同学们很快就认出这两幅图片也是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师:那这里的森林,草原植被和上面两幅图中的森林,草原植被有什么不同呢?生: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两幅图表示的森林和草原是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而上面的森林和草原则是天然形成的。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设计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设计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设计作者:李玲玲葛绪广覃瑞华吴晓东丁召静刘定惠来源:《地理教育》2023年第09期摘要: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地理课堂由室内向室外转变,通过野外考察实践,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和应用地理知识,是提高地理教学质效的重要途径。

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挖掘公园蕴含的地理知识素材,确定四处考察点,组织学生开展认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貌和土壤类型及成因、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实践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地理野外实践能力,促进其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国家矿山公园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9-0000-00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高中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利用地理视角来认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地理课程的特性决定了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加强地理实践,将实践活动与地理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2]。

在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真切直观地观察地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地理问题,在实践中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实现知识的迁移[3]。

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知识,开发设计野外实践活动,开展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活动,丰富地理教学模式。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园区面积23 平方千米,园区内含有“矿冶大峡谷”“亚洲第一天坑”等著名景观。

本文选取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场所,根据园區内的景观特点,组织学生对园区的植被类型、岩石种类、地质地貌特征等进行观察探究,学生通过本次野外考察实践活动可以深化已学习过的知识,同时还能将储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问题中,使地理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家乡的喜爱。

“主要地貌景观特点教学设计(中图版)

“主要地貌景观特点教学设计(中图版)

“主要地貌景观特点教学设计(中图版)郭立霞摘要:本文以中图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主要地貌景观特点”为例,设计“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识别喀斯特地貌”“地貌景观特征描述”“其他地貌景观比照”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观察与描述地貌景观的根本方法和步骤,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关键词:地貌景观;地理实践力;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

分析课标要求,本课教学途径主要为野外观察、观看视频和图像等;行为动词“识别”和“描述”是需要到达的水平;“地貌景观特点”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北京市延庆区地处山区,龙庆峡、千家店、八达岭、古崖居四个园区构成的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是本单元内容很好的学习基地。

因此,本课设计首先带学生到延庆世界地质公园龙庆峡园区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在家乡真实的环境中与他人合作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进行地貌观察和调查,认识家乡的典型地貌,掌握观察与描述地貌景观的根本方法和步骤,提升地理实践力。

然后运用实践中归纳总结的观察和描述地貌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习其他区域〔一带一路沿线〕的典型地貌,由地貌景观的地理位置,逐步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进而将区域自然特征和地貌景观建立关联,为高二分析区域地貌景观成因奠定根底,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对地形、地貌已有初步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图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一定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京市延庆区有众多著名的地貌景观,学生对家乡的地貌景观有一定感性认知。

但是我校学生多来自延庆农村,很少走出延庆,对区域外的地貌了解较少,观察陌生地貌并描述其特征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所以本课除了设计野外实践活动,还尽量展示视频、图片、模型等,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顺利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五、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高中地理 《流水侵蚀地貌》 教学设计 002

高中地理 《流水侵蚀地貌》 教学设计 002

教材解读1、课标内容要求: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12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课标内容解读∶本节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地貌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貌”的含义、一些主要的地貌类型及所属的次级地貌类型的景观特点。

本条“标准”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地貌”这个基本的自然要素,同时突出地理实践力素养要求,要求学生会在野外对当地的地貌进行观察、识别、描述。

本条“标准”中的“种”是指大的地貌分类,如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等,而不是指次一级地貌。

本节内容主要为流水地貌这一大类,根据课时需要,主要围绕河谷、河流阶地、河曲等地貌展开,要求学生能够说明景观的主要特点,即在观察、识别和描述的基础上,能提炼出相应景观的典型特征,并掌握描述地貌特征的主要方法。

课标1.12对学生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与否没有做出具体要求,重点集中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提供了达成该条课程标准的途径,即“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要求在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达成这一课标要求。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具体案例或针对性地补充相应案例,作为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载体,通过图文材料的选取,使其在读图、析图中实现教学目标。

3、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材,首先呈现了四川南充嘉陵江边青居镇的特殊流水地貌,此外,以图文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多种流水侵蚀地貌,如金沙江虎跳峡、河谷横剖面结构、澜沧江峡谷河流阶地、曲流与牛轭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

本节教材重点呈现的是河谷地貌,既有实景图,也有示意图,同时设置了“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以及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的综合分析活动,引导学生对主要流水侵蚀地貌的分布及特点进行探讨,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教师需引导学生总结说明地貌特征和识别地貌类型,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教材中提到的“河流裁弯取直与牛轭湖”,应是流水侵蚀地貌的一种动态变化,教材中有文字说明,教师还可以辅以动画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5.1植被教学设计(第2课时)

5.1植被教学设计(第2课时)

高中地理必修1《5.1植被》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课标解读1.基本构成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行为层次是“识别”、“说明”,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此行为层次对应认知领域的“识记”、“理解”层次,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中“借助他人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行为结果是学生能够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符号意义解读第二课时中主要概念有森林、草原、荒漠及其各种类型:如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被。

对这些概念应着重理解其发生地区、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

3.育人价值解读地理学科承担着育人的重要功能。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可以让学生对植被产生直观的感知。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发展。

植被与环境都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认识植被与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4.质量水平解读本节课对应学业质量水平1中的第三条,具体描述为:借助他人帮助,能够使用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

5.资源开发解读(1)地理教科书资源地理教科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重要材料依据,在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时,首先要重视教材这一资源。

这一课时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第二目与第三目——森林、草原与荒漠。

包括课文正文、一个活动栏目及各类植被类型图片。

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多样,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地理教材基础上进行。

(2)多媒体学生对除本地区的典型植被外的熟悉度不够,都较为陌生,其类型、生长习性都相对来说较为陌生,实地考察难以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地理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达到培养国家公民的目的,我认为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实践,尤其是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

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身边环境开始,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然而作为学生,能参与地理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地理野外实践并有所收获,我认为需要在本地结合课程内容建立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实践基地,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地理野外实践课程。

一、地理野外实践基地的开发设想野外考察活动由于受环境安全、学习时间和考察难易程度等条件的限制,适宜选择以就近为主,路线安全,地理特征明显,具有实践价值的地点。

而考察活动的时间
可以选择天气较好,课业负担较轻的时段,例如针对七星岩景区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类型多样因此设想将其开发为野外实践基地,步骤如下: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教师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七星岩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等背景材料。

整理这些素材,最后形成基地资料文稿。

2.实地考察,精确考察目标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设计实践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的进程和预估效果。

如:教师在考察时要对典型地貌作以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考察,并做好记录和拍照工作。

3.室内总结,绘制考察线路图将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典型考察目标,并绘制考察线路图。

二、野外实践考察方案的设计
1.预期目标
通过对七星岩喀斯特地貌的考察,了解本地该地貌的类型、成因和特点,探究流水溶蚀的过程;
学习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用相机拍摄一组反映该地貌的照片,做好考察过程的原始记录;
运用考察素材撰写考察报告,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举行实践活动成果交流和答辩会,提高学生合作与思辩能力。

2.考察前准备工作相关知识简介及介绍考察方案;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考察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准备考察工具:笔记本、笔、
相机,稀盐酸,如有条件可携带便携式GPS等。

3.学生考察学习设计共分为四组,以组长主持、全组合作的形式,每组分别完成以下其中一项学习内容:
小组
考察内容
收集素材
思考问题
1
喀斯特丘陵、溶蚀洼地、溶洞、石笋、钟乳石,地下暗河,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2
观察七星岩喀斯特丘陵上的土壤与植被;用稀盐酸鉴别岩石性质。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石山上的土壤与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3
天柱岩不同高度的溶洞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一共有几层溶洞,这些溶洞是通过那些地质作用形成的?
4
石室岩摩崖石刻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这些石刻记录于什么时期?对当时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怎样的描述?
4.成果交流师生共同对本次地理实践课程做出总结和评价。

三、对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感悟与思考
从教学角度考虑,我认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首先,野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高中生学习了很多地理理论知识,但是这些概念只是课本中抽象出来的符号,落实在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现象,因此仅仅课堂教学会使实际的生活和书本的内容出现断层。

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就是连接课堂与现实的桥梁。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改变了他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不单是仅靠耳朵听,还要用手摸、用眼看、甚至用鼻子嗅,面对与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会不断地提问,肯定、否定、再提问。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为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野外实践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发生改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使教师这一知识传授者的行为受到限制,不能将地理这门学科经典和精髓的学习方法——即野外考察传授给学生,教师因此也逐渐丧失了野外考察的能力。

地理野外实践活动,
可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自身的野外实践水平,促进教师不断思考探究,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发展。

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评价发生改变,如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更重视学生学习评价的持续性与即时反馈性。

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一种教学相长,互相帮助,共同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四、总结
地理科学从传统的定性学科逐渐走向现代的半定量与定量学科,都十分重视野外考察工作,把野外考察视作地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而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学生都被禁锢在室内,多是从教师的描述中来感知自然世界的。

虽然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现象,但是对学习行为的研究表明,身体力行的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收获最大的。

地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研究身边环境的科学,我希望学生能走出教室,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指去感觉,用大脑去思考,去体会身边真实的世界,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自然、社会中的一员,那么他也许就会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这也许就达到了公民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