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首届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研讨会在蚌埠二中举行

合集下载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历史第一次质检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历史第一次质检

蚌埠二中2012届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注意:本试卷共分Ⅰ、Ⅱ两卷,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及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写在试卷上不予记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2.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3.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5.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下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7.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8.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9.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A.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B.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10.从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时候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极为困难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与敌人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11.伊索克拉底说:“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种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10月份调研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闭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2年在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

这一发现()A.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B.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C.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打制石器D.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2.列表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列表可以将同类史实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下表可知()早期人类发现时间推断元谋人2颗门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3颗牙齿化石、第1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等距今约70万-20万年山顶洞人3个完整古人类头骨化石、8个个体遗骨化石等距今约3万年A.元谋人是世界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C.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依据D.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埋藏在地层中经石化后形成3.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以下文化遗存,可以说明北京人()烧骨烧石5个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①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②可以直立行走③已掌握人工取火技术④用火烧烤食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4.陈山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陈山附近。

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出土文物有砍器、尖状砍器和尖状器、刮削器等。

这说明陈山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5.在《万古江河》一书中讲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

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

书中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6.在原始农业领域,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人工栽培()A.稻B.粟C.黍D.玉米7.当原始农业种植发明之后,人类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农作物,不断地增殖农产品以获得生活来源,使生活来源有了可靠保证,从而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蚌埠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蚌埠二中

蚌埠市教育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蚌埠二中

培养良好家风家教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蚌埠市文明办会同市教育局等单位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

蚌埠二中号召广大学生从各自家中挖掘出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世代传承的家训格言、家教心得,这些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并具有淮畔独有的特点和韵味。

蚌埠二中重视家校联系,除了使用校讯通、QQ群、微信等现代化手段进行频繁的联络,还不失时机地召开规模不一的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还设置了每周一天的开放日,便于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食宿、学习、体育锻炼等生活情况。

除了家长会以外,开展的大型活动促进学生家庭教育。

二、2015年4月1日,第一期蚌埠市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沙龙”在蚌埠二中成功举行市教育局在蚌埠二中忠诚楼一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沙龙”。

沙龙由蚌埠市名班主任程颉主持,市教育局骨干科科长段元丽等教育局领导、蚌埠二中校长李新义和局属其他学校的校长、市名班主任和部分学生家长参与了本次沙龙。

蚌埠市各名班主任以“家校沟通的策略与方法”主题在沙龙中积极交流对话、在思想碰撞中表达了自身在家校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良方。

关于家校沟通不畅这一常见问题,各班主任认为原因主要四个:一是,沟通前双方准备不足,家长和班主任缺乏基本的理解与信任,受无关信息干扰导致表达不清晰;二是,不能把握沟通时机选择适当的渠道方式;三是,沟通后信息没有及时得到反馈;四是,过度沟通导致家长和班主任情绪疲惫。

关于如何解决沟通不畅为题,各班主任认为要想做好家校的有效沟通要注意三点:一是,尊重理解、信任是基础。

二是,与家长沟通需要有不同的技巧策略。

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和家长的双边活动,是语言、情感的双向交流。

法无定则,沟通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时而异,合理选择渠道与方式。

三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沟通时表达清晰,目标明确、时机把握,及时反馈。

赴蚌埠二中开展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实验区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工作站教学研讨

赴蚌埠二中开展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实验区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工作站教学研讨

赴蚌埠二中参加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实验区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工作站教学研讨、课题交流、教材回访活动汇报材料江西省赣州中学龙慧341000作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实验区首批青年骨干教师工作站的成员,我受到北师大(版)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会和蚌埠二中老师的邀请,参加了2012年3月23日至24日在蚌埠二中举行的教学研讨、课题交流及教材回访活动。

为期两天的活动内容丰富,有4节公开课及评课、专家的报告和课题的交流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及我的感想做个汇报。

一、蚌埠二中校情简介蚌埠二中始建于1928年,原名江淮中学。

蚌埠二中是省安徽省首批二十五所之一的省级重点中学。

经过八十年余的发展,现今拥有54个教学班,学生三千余人,教职员工200余人的办学规模。

2006年1月,被评为“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同年,又获得“全市依法治市和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评选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建国以来首次评选的最高集体荣誉);先后多次荣获省部级以上单位的表彰。

2001年起承办省理科实验班,在自主招生和竞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04、2011年的理科状元都出自于该校。

二、活动简介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教学研讨、专家报告、课题交流。

首先,在教学研讨中我们听了四位老师的课,这四位节分别为蚌埠二中数学教研组长王爱莲上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西安市昆仑中学刘志敏老师(2009年省优质课二等奖)上的《不等关系》、蚌埠二中崔淮玲老师(2004年全国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江西省上饶市弋阳一中李志华老师(2008年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上的《数列中的思想方法》。

课后,由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本节课的说课,再由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李延林教授、北京特级教师隋丽丽老师和安徽省数学教研员徐子华老师对这四堂课做了点评。

其次,在专家报告环节中,我们聆听了王教授的报告《课程改革推进》、李教授的报告《一线老师的问题》及隋老师的报告《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蚌埠二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胡云好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2、“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

“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 B.老子的“无为”思想C.墨子的“尚贤”思想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3、从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4、“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日: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材料体现了朱熹(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5、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困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西、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

选择题《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下列封国中应以“脤膰之礼”对待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周武王灭商后封周王室子弟、功臣以及古代圣王后裔,其中主要是周王室的姬姓封国。

①是燕国属于周武王弟姬奭的封国;②是齐国,属于功臣姜尚的封国;③是鲁国,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④是宋国,是商纣王兄长微子启的封国。

综上所述B项组合符合题意,ACD项组合错误。

选择题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

”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A. 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B. 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范围C.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的对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分封制是建在血缘政治基础之上的,A选项排除。

扩大西周疆域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秦朝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C选项排除。

故选:D。

选择题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举是为了A.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东川节度使要求皇帝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这地方私自印历会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故B正确;材料与民间的商业行为无关,故A错误;东川节度使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错误;东川节度使自己统领的就是藩镇,故不可能打击自己的势力,故D错误。

选择题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

安徽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安徽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安徽历史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一、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安徽历史教学中的优秀案例,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案例1:以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安徽某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选取了《古代中国的治水技术》这一内容,先向学生介绍了几个古代治水的重要技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代治水技术,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网络资源的查阅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给出自己的展示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感到自主性和参与性的增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小组合作探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学生不仅更好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案例2:以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在安徽某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教授《第一次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导致的思考》这个内容时,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展示了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教师能够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教师还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互动结合起来。

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这个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个互动式的小游戏。

带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通过回答问题、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牢固。

同学们也更加喜欢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四、案例3:以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安徽某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演变》这个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次模拟外交实战活动。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该时间也可以也可以表述为()A. 公元前20世纪前期B. 公元前20世纪后期C. 公元前21世纪前期D. 公元前21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的世纪和年代与公元后相反,公元前2070年属于公元前21世纪,前70年代属于前期。

故答案为C项。

ABD项,综上分析可知,其他时间标记不符合题意,排除。

2.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句子,其中的“祭”解释为“祭祀”,这一传统源于中国古代的()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持统治秩序的政治制度;题干“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家祭”明显与血缘有关。

故答案为B项。

A项,分封制是管理地方的一种政治制度,排除;C项,礼乐制涉及的是等级制度,不合题意,排除;D项,郡县制是秦朝时期在全国推行的管理地方的政治制度,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3.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周代“间色”的紫色成为齐国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A. 礼乐制的崩坏B. 齐国独立于周王室C. 权力高度集中D. 分封制得到有效维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以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说明周的礼乐制度对服饰的色彩有严格的规定,确定了尊卑的定制。

从“等待”到“求索”——微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从“等待”到“求索”——微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1. 微项目化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 体。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 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2]。素养的 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课堂教学、课后阅读 等多渠道的厚积薄发。微项目化学习具有短而精的 特点,主要在课堂内进行,学生主要通过探究性实
践并辅之以社会性实践去解决问题。在问题探究过 程中,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得到 潜移默化地成长。
2. 微项目化学习是加强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独 特路径。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既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 如《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形式呈现历史,又突出 知识的横向联系,如选择性必修以专题形式呈现历 史。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在纵横两个方 向上准确把握历史知识的隐性和显性联系。微项目 化学习以项目形式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通过合 作探究,引导学生挖掘并理解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 系,通过合理论证得出正确结论。
2020年第08期 3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阅读与《兰亭序》相关的文章或书籍, 因历史教材中关于《兰亭序》的知识极为简略,需 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收集。学习小组开辟了多 种收集路径:寻求语文老师、美术老师的帮助;收 集关于《兰亭序》赏析方面的文章或书籍;寻求区 域内书法名家或书法爱好者的帮助;收集关于《兰 亭序》真伪方面的材料;收集有关王羲之的史料…… 通过收集材料,学生初步了解关于《兰亭序》 的相关知识:创作背景、作品内容、书体风格、历 史地位、流传情况等等。 (3)实施探究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方案,方案应包 括以下要素: ①明晰探究的方向:围绕小组形成的共同问题, 明确探究的目标,如《兰亭序》存世摹本;《兰亭序》 外传路径等。 ②信息获取渠道:如图书馆查阅文献;博物馆 查找文物展品;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 等。渠道要具有可行性,小组内部商讨,征求老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发表时间:2011-06-30T15:37:18.977Z 来源:《学园》2011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宋小卉[导读]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整合,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宋小卉安徽省蚌埠市蚌埠二中【摘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

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建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可以突出、强化教学重点,也可以形象、直观地化解教学难点,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有机整合【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9-0093-02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投影、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走进了我们的高中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着各种学习信息。

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整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在教室配置视频展示台、电脑、数字投影仪、音箱、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实现图文并茂、声画并举。

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把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历史场景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现轻松愉快地学习。

1.创设形象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的历史学习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

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历史学习信息最可取的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形象、生动、直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增加视觉、听觉的信息量。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科学合理的历史场景,使学生悦耳、悦目、悦心。

2.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高密度的历史知识的传授,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密度,增大了课堂教学信息。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普通高中历史安徽教研基地开展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普通高中历史安徽教研基地开展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普通高中历史安徽教研基地开展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作者:暂无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第3期杨曙义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李玉安徽省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10月28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历史安徽教研基地在合肥一六八中学开展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安徽省各市历史教研员和100多位一线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现场研讨活动,中国教研网进行了线上直播。

普通高中历史安徽教研基地领衔人、安徽省教科院徐贵亮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研讨活动第一板块由一六八中学潘文杰老师和上海市晋元中学李惠军老师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同课异构展示。

潘文杰老师对教材有效取舍,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部分:民族政权起一方——时空定位;传承创新为安邦——制度建设;多元一体谱华章——历史影响。

李惠军老师的课突显大视角、大架构和大历史观。

他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高度俯瞰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紧紧抓住辽夏金元的统治特点,不断启发引领,概括归纳。

课堂的暗线在于将耶律家族的起落兴衰置于辽夏金元的统治中去考察,置于中华文明的多彩画卷中去认识。

李老师从诗画悲情处导入,于历史兴叹中结课,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贯穿始终。

研讨活动第二板块由《历史教学问题》副主编李月琴教授主持师生点评。

听课学生代表认为,聆听两位老师的课,就像经历了一次灵魂的峰回路转,进一步涵养了自己的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

紧接着,听课教师代表合肥一中杨曙义老师、歙县二中孙洁老师、中国科大附中李茂华老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研讨活动第三板块由合肥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靳玉仓老师主持专家讲座。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以《中国古代疆域结构二分化下的国家治理》为题,从问题意识、备课思路、备课过程三个角度建议《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学应以唯物史观统构全局。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近年-近年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最新整理)

蚌埠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是A. 铁犁牛耕B。

个体经济C。

井田制度D。

原始农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属于原始社会耕作方式,D正确;A是春秋战国以后出现;此时属于集体耕种,B错误;C是奴隶社会土地制度。

2.最早由中国培植且后世在南方普遍种植的衣作物是A. 水稻B。

栗C。

马铃薯D。

红薯【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水稻,其中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为主,故B项错误,所以选A。

17世纪马铃薯传入中国,并不是中国培植,故C项错误。

16世纪红薯传入中国,并不是中国培植,故D项错误。

3.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

其主要历史影响是A。

加速了土地私有化B.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D. 加剧地方割据混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的理解能力。

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加速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故A项正确;这两次赋税改革都发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改革是在维护奴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属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和地方割据混战,故BD项错误。

4.有西方人曾经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因此,也有人把中国的瓷器称为“变土为金”。

下列陶瓷器的生产工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花瓷③唐三彩④粉彩瓷器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③②④D。

③②④①【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白瓷出现于魏晋时期,青花瓷出现于元朝,唐三彩出现于唐代,粉彩瓷器出现于明朝.由此可知①③②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研究
吴玲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日益严重.微课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微课的特点,并探讨微课在课前预习、新课导入、课堂探究以及课后复习等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总页数】1页(P50)
【作者】吴玲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小微课复读历史——浅析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高中历史微课制作的“道”与“器”--兼谈微课《理学简史》制作反思
3.大数据背景下高中历史"以作促学,以作促教"教学模式研究——以天祝一中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为例
4.基于微课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5.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微课的教学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首届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研讨会在蚌埠二中举

为推进蚌埠市高中教育阶段信息化教学发展,响应市教科所微课教学常态化的号召。

5月7日,蚌埠二中于举办了题为“同课异构下的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的首届高中历史文科教学课堂展示及研讨。

本次活动在蚌埠二中博雅楼二楼阶梯教室多媒体厅举行,蚌埠二中历史教研组朱保林老师和马明老师就《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进行同课异构。

蚌埠市历史教研员王昌成老师主持会议,蚌埠市、县各校历史教师代表20余人参加,蚌埠二中校长李新义亲临研讨课现场。

上午8点10分研讨课正式开始,马明老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深挖教材,对教材进行精心整合,语言富有感染力,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传统课。

随后,朱保林老师运用目前最为先进的教学形式——微课教学,在学生课前微课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相关内容,网络查询探讨主题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研讨的方式予以拓展、发散。

课后在场的历史老师对两堂截然不同的课进行了研讨,对马明老师的传统课予以肯定,对朱保林老
师的微课教学进行了高度评价,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市历史教研员王昌成老师作总结,指出蚌埠二中在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对蚌埠教改具有引领作用,两堂课在内容、形式、手段上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形式异构特征明显;马明老师的传统教学极富感性色彩而朱保林老师的微课教学理性色彩强烈,可谓各具特色。

本次同构异构研讨课可谓是一场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交流与碰撞课,尤其是采用的新颖教学形式——微课教学。

蚌埠二中对信息化教学的大胆尝试在全市所起到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必将有利于开拓蚌埠教育的美好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