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好作文这棵“大树”——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画大树:授课教案分享
的,文章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前言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在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这也反映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对人文精神和美的追求,像画画、听音乐等艺术活动都是锻炼人文素质、美的意识的有效方法。
在这其中,绘画更是一项热门的艺术活动。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画大树的授课教案。
二、授课目的1、通过画树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对视觉艺术实现更深刻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念,通过画大树的对象和色彩的搭配,从中学习色彩构成的规律、色彩的搭配,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
3、引导学生在画树的过程中注意构图、线条的使用,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水平,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授课内容1、教师先对大树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讲解,要求学生从树的结构和形态入手,将树干、树枝、树叶等元素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描绘出来。
2、教师讲解树的颜色搭配,由于树的颜色是比较复杂的,对颜色的掌控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列举几种大树的颜色,如墨绿色、深蓝色、古铜色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
3、注意构图,树在画面中的摆放位置对构图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画面中要保持平衡和美感。
4、具体操作时,应画出树的轮廓线,再根据树的结构来表现出树干、树枝;配合颜色的填充来表现出大树的形态和特征,使画面生动表现出大树的气势和树木的气息。
5、借用幼儿园语录,主动问:在自然中,能遇见哪些树?举栗子:梧桐、枫树、杨树、柳树。
邀请在场学生齐声说一说,每个人口中都已发出大自然秘密的植物之名,再邀请学生描述一下“熟悉的曲线”,描绘一幅自己梦捕的“绿茵世界”的美。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树吧。
四、教学亮点1、将自然中的树木物象化,让学生对树这样常见物体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给学生讲授大树的构成、颜色和构图、线条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画树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表现水平和创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描绘大自然中的大树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描绘大自然中的大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大树的外观特征,掌握绘画大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在绘画中刻画大树的形态、树皮、枝叶等特征,表现大自然中的生机和美丽。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大自然中的大树的形态和特征,掌握绘画大树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在绘画中刻画大树的细节和特征,表现出大自然中的生机和美丽。
三、教学过程1、启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自然中的大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描述大树的形态和特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欲望。
2、教授绘画大树的基本技巧(1)基础形态:教师可通过示范或口头描述,引导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形态,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2)树皮:教师可通过示范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大树的树皮特征,如颜色、纹理等,并指导学生运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逼真的树皮质感。
(3)枝叶:教师可通过示范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大树的枝叶排列和形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画笔和颜料,刻画出树枝和枝叶的形态和特征。
(4)色彩表现:教师可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大树和植物,了解它们的颜色和光线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颜料和调色技巧,表现出大树和植物的自然色彩。
3、创作大树的素描教师可通过示范或口头描述,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素描的构图和表现技巧,在纸上绘制出自己眼中的大树形态,并指导学生使用画笔和颜料进行表现,使画作更加逼真和自然。
4、创作彩色大树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素描的基础上,使用彩色画笔进行彩绘,运用不同颜料的层次和色调,使画作更加生动和绚丽,表现大自然中大树的灿烂色彩。
5、展示与欣赏教师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大树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技巧,同时让学生欣赏彼此的作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教师可布置绘画大树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和实物进行绘画,表现出自己对大自然中大树的理解和感悟。
《大树》小班美术教案:借鉴大师作品,学习技法画出生动大树
这篇教案旨在通过借鉴大师作品,学习技法,画出生动大树,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寓教于,让幼儿能够在快乐的绘画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一、教材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画纸、油画颜料、调色板、画笔、橡皮等绘画用具。
2、准备多幅大师的作品,如梵高的《橄榄树》,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的《橡树林》,以及中国画中的富春山居图等。
二、教学目标1、幼儿通过观察大师的作品,学习到不同的绘画技法,对生动大树的形态、颜色、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能够在绘画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步骤1、引入幼儿园的花园里有一棵大树,你们看到它了吗?树干斜着挺拔,从树干上伸出许多树枝,上面生长着绿油油的叶子,随着风儿摆动。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绘画,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树。
2、欣赏大师作品教师可从多幅大师的作品中挑选一幅,如梵高的《橄榄树》。
让幼儿观察这幅画,引导他们发现画中的大树和现实生活中的大树有何不同。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画中的颜色、结构、形态等,加深幼儿对大树的认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幼儿讲解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如颜色、线条、概括等。
3、模仿大师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绘画能力,挑选适合的大师作品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纸上画出一个骨架,再根据大师作品中的细节细致地填充和表现,如梵高的《橄榄树》中,幼儿可以绘制出高耸入云的树干和生机勃勃的树枝叶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创作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树的理解和想像。
在创作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如居高临下的角度、狂风暴雨下的大树等,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一些问题,如怎么画一棵生动的大树?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让幼儿从中理解到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愉快的、有趣的,并且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
画树有绝招
画树有绝招树,是学生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有的教师教学生画树只是把树作为背景,或用来衬托主题,或用来丰富画面。
而且各个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画的同一造型的树,树的颜色也规定树干和树枝为咖啡色,树叶为绿色。
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对树的观察,限制了他们对树的表现形式,因而不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我认为学生学画树,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其观察力与绘画技能协调发展的途径。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以大自然为课堂,采用观察写生、收集装饰、欣赏、创作、游戏等方法,设计并组织了以下几个画树的教学活动。
一、观察写生1.冬天的树冬天是区别落叶树与常绿树最好的季节。
我们抓住这个时机,带领着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认识什么是落叶树,什么是常绿树。
观察落叶树主要是为了观察树的树干、树枝。
观察常绿树主要是为了观察树枝、树冠的外形和叶子的形状。
通过观察,学生初步知道了树的结构:树是由树干、树枝、树叶组成的。
然后引导学生以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树叶的顺序进行写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常绿树、落叶树,还清晰地了解了树的结构,感受到了不同树的丰富的造型美,或挺拔,或婀娜多姿,或粗犷,或秀美。
2.春天的树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此时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刚刚绽出嫩绿新芽的树木,可以发现树枝、树叶清晰可见,层次分明。
在阳光照耀下,大树还呈现出各种颜色。
通过观察、写生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树的结构、造型以及色彩的微妙变化。
3.远处的树带学生近距离观察了大树后,我们还带学生观察远处的树,学画远处的树丛。
远距离观察时,树的树干、树枝、树叶浑然一体,能看清的只是树的外轮廓,所以不能用画近处树的方法画远处的树。
我们先引导学生观察远处高低起伏的树丛,让学生想象远处的树丛像什么。
孩子们说像山、像波浪、像长城……最后,他们用浪线、小三角形、半圆等图式来表现自己的观察结果。
怎样画好作文这棵“大树”
怎样画好作文这棵“大树”作者:庄秋玲来源:《课外语文·上》2018年第12期【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但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无内容可写。
其实,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苦恼于“无米之炊”,这并非生活中无“米”,主要是学生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素材,加上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多观察、多了解,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使学生作文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关键词】习作教学;积累素材;途径【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但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作文题,感到无从下笔,绞尽脑汁,还是不知从何说起,亦即苦恼于“无米之炊”。
其实,好作文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观赏了很多美好的景物……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学生写作无内容可写,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无“米”,主要是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素材,加上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社会生活较贫乏,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
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一、多观察,获取直接生活素材(一)结合自然景物进行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风雨雷电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要带着自己独自的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世界。
我们要开启孩子的心灵,教他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用心抒发,用情表达。
春天来了,带学生观察校园,欣赏春的生机勃勃;去秋游,领着孩子们去看秋景的美;下雪了,与其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如带他们来到操场上,和雪来一个亲密接触,感受雪的气息;菊花开了,让学生去公园里看看菊展,认识菊花千姿百态的美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为学生的写作打开了一扇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树的画法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知识树的画法一、引言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它包含了汉字、诗词、文言文等内容。
而语文知识树则是我们学习语文时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通过画知识树可以使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画语文知识树,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过程。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画语文知识树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黑色的画笔或者钢笔。
准备好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可以是课本上的内容或者老师讲解的重点知识。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准备开始画知识树。
三、画知识树的步骤1. 第一步:画树干在白纸上用笔轻轻地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知识树的树干。
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树干的长度,一般来说,可以画一个大约占整个纸的1/3的树干长度。
2. 第二步:画树枝确定好树干的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画树枝了。
树枝的数量可以根据我们要记忆的知识点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画3-5条树枝。
树枝的位置要均匀分布在树干的两侧,长度可以因实际情况而异。
3. 第三步:画叶子确定好树干和树枝的位置后,我们可以开始画叶子了。
叶子的位置要根据树枝的位置来确定,叶子的数量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来说,每条树枝上可以画2-3个叶子。
叶子的形状可以随意发挥,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
4. 第四步:写知识点最后一步就是在叶子上写上我们要记忆的知识点了。
每个叶子上可以写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字符或者图画来表示知识点,这样可以增加记忆的深度。
四、画知识树的注意事项1. 树干要笔直,树枝要均匀分布,叶子要清晰可辨。
2. 知识点的表达要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和冗长。
3. 可以在画树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装饰,比如花朵、小鸟等,使整个知识树更加生动活泼。
五、画知识树的意义通过画知识树,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化,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
画知识树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我们更加喜欢学习语文。
六、总结画语文知识树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绘画《大树》的教案3篇
绘画《大树》的教案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绘画《大树》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绘画《大树》的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树的结构、造型和颜色,感受自然之美。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学习掌握画大树的技能。
活动准备:1、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夏天茂盛的大树,感受大树的高大、挺拔。
2、画纸、油画棒。
3、示范画。
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
1、夏天来了,我们去看过大树,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的呢?2、教师小结:夏天,大树吸收了许多营养,长得又高又大,有的树干粗得两个小朋友都抱不过来,有的长得有三层楼房那么高。
树上长满了叶子,密密的,小朋友可以躲在树下乘凉。
二、出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老师画的夏天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三、交代作业要求。
请小朋友画一画夏天的大树,要画得大大的,怎样才能把树画大呢?树干两边的竖线距离近,树干就细,距离远,树干就粗,树干上画许多树枝,树枝要用双线画,大树枝上再画小树枝,左边、右边、上面、下面都伸出来,全画满,最后在树枝上添画一片一片的树叶。
画好后涂上颜色。
四、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将图画大,将整张纸画满。
帮助幼儿掌握大树树枝穿插的画法。
指导幼儿添画小鸟等。
绘画《大树》的.教案2活动目标:1、用重叠法画出人和物的前后关系。
2、体验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1、范例、纸、记号笔。
2、相关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一、出示范例,幼儿观察图。
1、在这张画上你看到了什么?2、你看到谁在最前面?为什么?3、你们说的很对,花和小朋友重叠在一起了,这样摆放的方法就叫重叠法。
还有哪些东西用了重叠法的?二、师生探讨绘画方法。
1、这幅画应该先画什么呢?为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2、师生一起说说这位幼儿演示的情况。
3、老师讲解、演示这幅画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是否会用重叠法进行画画。
画树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画树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画树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以枯树为对象,因为他得结果清晰,形态分明,对初学者,容易掌握他的结构和树木的特征。
2、树木有主干、大枝、小枝、树叶组成。
一般是画得顺序是先画主干,然后画大枝和小树枝,最后画叶子。
3、古人说的,树分四枝,就是要我们注意画树木时注意前后、左右的变化。
这样画是要求画出的树木符合生长规律,充分体现树木的空间层次和立体感。
千万不要认为,树分四枝,就是每一个棵树上都画四枝。
一定避免重复,单调。
4、画主干时,一般认为习惯是从上往下画,从左向右的顺序。
向右的树枝自下而上画,向左的树枝自相而下画。
这样画的目的是不为了方便,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改变画法。
“法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5、画树木时一定注意树的形态,其实在绘画中一般就是分为两种,一个是向上,一个是向下。
所谓的“鹿角”和“蟹爪”就是说的这两种。
6、画主干时,一定不能太直,要有弯曲形态,用笔有顿挫、转折的表现。
古人说的“树无一寸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我们要是画好几棵树木时候,还要注意树木之间的穿插,错落关系。
前后大小的呼应。
不能画得所有的树木都是一个姿态。
有的同学是这样画树的作文
有的同学是这样画树的作文在我的绘画学习生涯中,见过各种各样画画的方式,而有的同学画树的方法,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那是在一节普通的美术课上,老师布置了画树的任务。
同学们纷纷拿起画笔,开始在画纸上施展自己的“魔法”。
我习惯性地先构思,再小心翼翼地下笔,可当我不经意间瞥见旁边那位同学时,差点没笑出声来。
只见他,眉头紧皱,目光专注得仿佛要把画纸看穿。
他先是大手一挥,用铅笔在纸上粗略地勾勒出一个大大的树干轮廓。
那树干歪歪扭扭的,就像被风吹得快要倒下似的。
然后,他换了一支更粗的笔,开始给树干“加粗”。
这一加粗可不得了,那树干瞬间变得像个粗壮的大胖子,占了画面的一半。
接下来,到画树枝的环节了。
他拿着笔,在空中比划了半天,好像在思考树枝该怎么长。
突然,他像是下定了决心,“唰唰唰”几笔下去,树枝就出来了。
可这树枝,长得那叫一个随心所欲,有的短得可怜,像是被人折断了一截;有的又长得离谱,直接伸到了画纸外面,仿佛要去拥抱隔壁同学的画。
树枝画完,该画树叶了。
这时候,他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
他先是看了看周围同学的画,然后摇了摇头,似乎对别人的画法都不满意。
接着,他拿起绿色的彩笔,开始在树枝上点起了“点点”。
没错,你没听错,就是点点!那一个个绿色的点点,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树枝上,远看就像一群绿色的小虫子在开会。
我实在忍不住好奇,问他:“你这是画的啥树呀?”他头也不抬,一边继续点着点点,一边说:“这是我心中独一无二的树,它的叶子就是这样与众不同。
”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再看看他画的树根,那更是一绝。
他用棕色的笔,在树干底部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然后在线的周围又画了一些不规则的圈圈,说是表示树根在土里的样子。
我怎么看都觉得那更像是一堆乱麻缠在了一起。
当他终于完成这幅“大作”的时候,他得意地把画举起来,左右端详。
我也凑过去看了看,这一看,差点没把我笑岔气。
整棵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喝醉了酒的怪物,东倒西歪,奇形怪状。
如何在教案二中画出生动形象的大树?
的文章。
在教学中,常常需要画出生动形象的大树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但是,如何画出一棵逼真美观的大树却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在教案二中画出生动形象的大树。
第一步:选择画出的大树类型在教学中,常见的大树类型有针叶树、阔叶树、果树等。
在画大树之前,需要先确定画出哪种类型的大树,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进一步的绘画。
一般来说,选择阔叶树画出的大树更适合作为教学工具,因为其形态上更复杂,更能突显出树的特点。
第二步:确定大树的形状画大树时,需要设定树的主干、分支、叶子等部分的大致形状。
一般来说,大树的形态是由其成长环境、树的类型和树的年龄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需要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大树的形状。
同时,也需要注意细节,比如在画分支时要遵循逐渐变细的原则,画叶子时要注重叶子形态的多样性等。
第三步:确定色彩选择大树的颜色一般是绿色的,但实际上大树的颜色其实是由很多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在画大树时,需要结合树的环境,比如光线的强弱、周围的植物和建筑物等因素来确定大树的颜色。
同时,在绘画过程中也需要结合时间的变化,比如树的颜色在春天、夏天和秋天都会有所不同。
第四步:注重细节的表现画出生动形象的大树不光是有逼真的形状和色彩,还要注重细节的表现。
比如,在画树枝时需要注重树枝的树皮和质地的表现,叶子也需要注重其大小、形态和质地的细节表现等。
同时,在绘制过程中,还要注意灰度和暗度的搭配,以便于表现出大树的立体感。
第五步:变化的体现大树不是一成不变的生命体,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变化,在画大树时也要注重变化的体现。
比如,树的叶子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数量和大小,树的枝干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形态等。
在绘画过程中,需要结合时间和环境等因素来表现大树的变化过程。
总结一下,要想画出生动形象的大树,需要注意形状、色彩、细节、变化等多个方面,同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详细的表现。
只有在注重细节和变化的前提下,才能画出逼真美观的大树。
初中绘画大树的画法教案
初中绘画大树的画法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大树的基本结构。
2. 大树的绘画方法。
教学难点:1. 大树的枝叶描绘。
2. 大树的立体感表现。
教学准备:1. 绘画纸张。
2. 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木,让学生注意大树的形态、枝叶和树干等特点。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大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包括树干、树枝、树叶等。
2. 讲解大树的绘画方法,包括线条的勾勒、颜色的填充等。
三、示范(10分钟)1. 示范绘画一棵简单的大树,展示绘画的步骤和技巧。
2. 示范绘画一棵复杂的大树,展示如何处理枝叶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尝试绘画一棵大树。
2. 引导学生注意大树的形态、枝叶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及树干的纹理等细节。
五、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从形态、枝叶、树干等方面进行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绘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观察为基础:二年级下册画大树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观察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尤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更是如此。
观察的作用在于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思考方式、行为表现以及需要。
本文将以观察为基础,从二年级下册画大树这一教学活动入手,探讨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内容来促进幼儿的观察技能的发展。
1. 教学背景《语文二年级下册》中,有一个名为“画大树”的教学活动,要求孩子们阅读课文《挂红灯笼》中关于大树的描述,画出自己所想象中的那棵大树。
这一活动可以在许多方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它教孩子们关注自然界中的细节及外貌特征,帮助他们注意事物的重要性。
它可以提高幼儿对细节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如高度、树干的形状和大小等。
它可以帮助孩子们优化观察、记忆和记录技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过程2.1 介绍和说明教师应该向孩子们介绍教学目的,鼓励孩子们热情参与,提高对活动的兴趣。
在介绍之后,教师需要说明一些细节问题,例如何时、如何和何地进行等。
在这个阶段,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优秀的画作,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所画的作品的标准和目标。
2.2 给出问题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教师可以问:“我们如何将大树描绘在纸上?”或者向孩子们提供一些有关大树的问题,例如“大树的干部长什么样?”“大树的枝干上有多少个分叉?”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教师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同时也锻炼孩子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3 观察和记录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开始观察和记录。
孩子们应该学会如何仔细观察大树的各部分,并尝试将这些细节记录在纸上。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例如基于什么角度来观察、如何用文化创造力来描绘树冠的形状等等。
2.4 绘画过程孩子们可以开始绘画。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如颜色、形状、线条等等,以帮助孩子们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
同时,教师可以关闭其他噪音来源,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有秩序的绘画环境。
中班绘画《大树》优秀教案
中班绘画《大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绘画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自然》,详细内容为“大树”的学习与创作。
通过观察和分析大树的形态、颜色以及周围环境,引导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大树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大树的外形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树的外形特征、色彩表现。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细节表现在绘画作品中,以及色彩的搭配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树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校园内的大树,引导幼儿关注大树的外形、树干、树叶等特征。
(2)组织幼儿讨论大树的作用,如提供氧气、美化环境、遮阳等。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大树的各种形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类型。
(2)教师讲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画大树,重点讲解线条、色彩的表现。
(2)引导幼儿注意绘画时的先后顺序,如先画树干、再画树枝、画树叶。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自行绘画大树。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业点评(10分钟)(1)教师挑选部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创作思路。
(2)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2. 绘画步骤:先画树干、再画树枝、画树叶3. 色彩搭配:绿色、棕色、黄色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尝试绘画自己喜欢的大树。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表现大树的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表现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中班绘画《大树》优秀教案
中班绘画《大树》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绘画教材第四章《自然之美》,详细内容围绕“大树”展开。
通过观察和分析大树的形态、颜色和结构,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大树的基本结构,了解其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其绘画技能。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大树结构的描绘和色彩的搭配。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树,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树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大树,引导幼儿关注大树的形态、颜色和结构。
与幼儿互动,让其分享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0分钟)向幼儿讲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如树干、树枝、树叶等。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描绘大树,强调绘画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幅大树画作,分析其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
指导幼儿如何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描绘出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尝试描绘大树,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搭配。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强调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大树》2. 内容:大树的基本结构:树干、树枝、树叶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色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大树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对大树结构的掌握和绘画技巧的运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大树,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
画一棵大树 (教案)
一颗神奇的大树一、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根、干、枝、杈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培养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2.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三、教具:范图(树干结构)、彩笔、蜡笔等。
四、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
1.教师讲一个故事:兔子种了一棵苹果树。
狐狸欺侮兔子:“这树是我的!”兔子向松鼠诉苦,松鼠说:“我有办法。
”苹果树结了好多好多青苹果。
夜里,狐狸睡着了,松鼠在苹果上洒了辣椒水。
再涂上红颜色。
早上,狐狸醒来见苹果红了,高兴得跳起舞来:“好吃苹果啦!”它摘了一篮子苹果,“啊呜,啊呜”吃起来。
“呸,呸!又酸又辣的苹果,真不好吃!”以后,,狐狸再也不要这苹果树啦。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大树下的故事)3.板书课题。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狐狸狡猾,想霸占别人的劳动成果,松鼠用智慧打败了狐狸。
我们要学习松鼠的聪明,小兔的勤劳等。
(三).合作式学习活动。
1.提问:大树有哪些部分组成?2.老师补充后出示大树结构图。
3.提问:树上、树下、树洞可能有什么故事?(邻近两位同学互相讲一讲)4.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绘画作品讲一个有关大树的故事?5.分析画面构图。
(如何突出重点)(四).创作实践活动。
1.学生作业:画一棵大树,并表现大树的故事。
2.教师巡视辅导。
五、课堂展示。
展示部分优秀作业。
六、课后拓展。
问:大树为什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请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
七、课后反思:本课教学,自感课前准备充分。
课前先让学生课外认真观察大树,形成直观印象。
课中再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图片,积极探讨思索,合作学习。
最后再绘画粘贴等来表现大树。
课堂效果较好。
绘画《大树》的教案(精选13篇)
绘画《大树》的教案(精选13篇)绘画《大树》的篇1活动目标:1、用重叠法画出人和物的前后关系。
2、体验画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1、范例、纸、记号笔。
2、相关的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一、出示范例,幼儿观察图。
1、在这张画上你看到了什么?2、你看到谁在最前面?为什么?3、你们说的很对,花和小朋友重叠在一起了,这样摆放的方法就叫重叠法。
还有哪些东西用了重叠法的?二、师生探讨绘画方法。
1、这幅画应该先画什么呢?为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2、师生一起说说这位幼儿演示的情况。
3、老师讲解、演示这幅画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是否会用重叠法进行画画。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幼儿作品展示。
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绘画《大树》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图片,理解图片内容,知道花草树木对人类的作用。
2、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熟悉的几种花草树木的名称和作用。
3、知道花、树木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产生爱树爱花的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幼儿了解花草对人类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愿意讲述花草树木的好处,用“大树真好、花儿真香”等句式表达。
活动准备挂图四幅、幼儿用书、自制花、大树、头饰按人数比例配。
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都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花草树木你们喜欢吗?二、基本活动理解图片内容,懂得保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让幼儿提出一些保护的方法。
三、游戏活动(运用头饰)1、与“大树、小花”做朋友,体验怎样保护花草树木。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2、说说在活动中有什么感受,好玩吗?3、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4、带小朋友们到园内欣赏各种花草树木,亲身体验运用手摸、鼻闻、耳听、嘴尝等方法感受花草树木。
四、活动延伸1、为园内的花草树木贴上爱心标签。
画树枝的技巧范文
画树枝的技巧范文画树枝需要一些基本的技巧和理解。
下面是一些可以帮助你画出树枝的技巧:1.观察树枝的形态:在开始画树枝之前,先观察一棵树的枝干形态。
树枝通常是分叉和连接的,也有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枝条。
仔细观察树枝的细节,包括枝条的曲线和弯曲,有助于你更好地模拟树枝的形状。
2.轻斧上色技巧:用轻斧的运笔方法描绘树枝。
轻斧是一种建立锐利、狭长线条和透明效果的画法。
用短而轻的笔触,沿着树枝的方向画出线条,可以准确地表达树枝的纹理和细节。
3.视角选择:当你决定画树枝时,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也非常重要。
树枝可以从各种角度观察,包括从正面、斜视或是从下面或上面观察。
选择一个角度能够突出树枝的特点,并使你的画面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4.理解光影效果:树枝通常会有一些细小的分支和纹理,这些细节在光暗的背景下会被强调出来。
当你画树枝时,需要注意光源的位置和光照的方向。
通过加深或加亮部分区域,你可以创造出更真实的光影效果,使树枝看起来更加有立体感。
5.注意比例:在画树枝时,要注意树木的比例。
树枝通常有不同大小的分支,从细小的枝条到粗壮的主干。
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这些比例,以确保画面的整体平衡和正确。
6.使用不同的素材:画树枝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素材和绘画工具。
例如,可以使用铅笔、彩铅、炭笔、水彩、丙烯等。
每种工具都可以给树枝带来不同的效果和质感。
探索使用不同的素材和工具,找到适合你的个人风格和创作方式。
7.勾勒细节:一旦你完成了树枝的轮廓,可以开始画一些细节,例如树枝的皮质、纹理和疤痕等。
这些细节可以为树枝增添更多的特征和纹理,使其更加真实。
8.练习和观察:想要提高画树枝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不断地练习和观察。
观察自然界中的树木和树枝,尝试画出它们的形态和细节。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观察,你将逐渐掌握画树枝的技巧。
想要画好一棵树,注意这四点
想要画好一棵树,注意这四点树是山水画中最基本的组合元素,画好一棵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形态特征任何一棵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从其高矮、粗细、年份、长势就可以看出其与另一棵树的区别。
另外,从不同角度观察一棵树,其形态也不相同。
因此,在画单棵树时,最好能够多找几个角度看看,选择一个最佳的形象作为对象。
注意树枝的前后空间关系,这是画树很重要的环节。
很多人画树,结构凌乱,层次不分,主要就是没有处理好这种层次关系。
不要用画素描的方法东一笔西一笔地画,这样势必会造成章法凌乱,结构松散,并失去节奏的连贯性。
对一些枝干必须进行取舍与归纳,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真实。
古人通过笔法方面的结构方式概括出蟹爪和鹿角两种基本类型的画法,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要生搬硬套。
2.生长规律树受种类与所处环境的影响,会有不同的生长规律。
而不同种类形态的树要求我们必须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才能分清特征,也才能更好的表现出不同树木的精神特征。
以高大的乔木类树为例,个性突出的树木如松树、柏树、柳树、木棉等,它们的形象都显得高大而伟岸,但各自的生长规律却有所不同,从树干到枝干的造型都有差别,在观察的时候,要认真地去区分它们的特征,特别是在处理小枝的时候,稍不注意就会分不清细微的区别。
松、柏、木棉的枝较为刚劲,榕树的枝较舒展,而柳树的枝最柔软、修长。
这些因素是决定怎样运用笔法的重要参考。
3.笔法特征在树木的练习当中,作为初学者,在入门阶段宜以中锋的线条为主,每笔都要与结构联系起来,一开始不要刻意追求轻快、灵动,这样往往容易滋生用笔的浮华习气。
但是也不要刻意去追求那种所谓厚重的中锋笔法。
有些笔法在装模作样的顿挫中显现出造作的粗俗之态。
这些习气一旦形成,将会直接影响绘画作品的品格和艺术面貌。
中国画的笔法以“写”为最高准则,这样可以使笔与气相连,合乎心性的自然流露;其次就是“描”,这是形体和意气还没有达到从容自如状态的体现;最差的是所谓“匠”,只得其形,笔力刻板粘滞而没有神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 懂得 如 何 进 行迁 移 。教 师也 可 以在 布 置预 习时 ,让 写作 冲动 ,这样 的创 作是不 限时 、不限量 、不 限文
学生画一画课文的思维导图 ,课后及时交流反馈 。有 体、不限主题的主动性写作。而学生的写作,不能因
1 5
基 础教 育论 坛 (上 旬刊 )2018年 第 2期 (总第 258期 )
—
——
———
——
———
——
—
图 1
用 简 单 地词 语 描 述 出 文章 的结 构 ,引导 学 生 关 注
多捡拾树枝—— 积累素材 学生 的写作不 同于作家的创作 。作家一般都是先
作 者 的写 作 思 路 ,这 样 学 生 在 写 家 乡 的某 个 建 筑 时 , 有素材 ,素材感动了他 ,启发了他 ,使他产生强烈的
摘 要 :文章从结构 、语 言、素材 、情感 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积 累写作素材,同时为 当前的课 外阅 读指 导提 供 一条 思考路 径 。
关键 词 :写作教 学 ;课 外 阅读 ;素材 积 累
大多数 的小 学生遇 到作文题 时 总觉得 没什 么可 了这 种 思 维 习惯 后 ,学生 在 写作 时头 脑 中 自然 而 然 就
2018年 第 2期 (总 第 258期 )
基础 教育 论坛
J|C H U JtA O YU.LU N TA N
№ 2. 2018 General。№ 258
怎样 画好 作 文这 棵 “大树 "
— — 如何 引导学生在课 外 阅读 中积 累写作素材
薛娟娟 (福建省福安 市 实验 小学南湖校 区)
虽 然 学 生 阅读 了大量 的课 外 书 ,摘 抄 、积 累 了很 方 式 有 背 诵 、摘 录 、仿 写 。摘 录是 一 种 静 态 的积 累 ,
多好 词好句 ,但是 一提笔 写作文就 写不 出像样 的东 对于写作来说意义不是很大 ,那么应该如何利用摘录 西 ,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意识 到学生 的逻辑思维和形 的好词 、好句 、好段 呢?除了直接运用它 ,学生还可 象思维需要 同时发展 。阅读 ,尽量要从文章 的结构人 以分 门别类 地进行 整理性 积累 ,在 闲暇之余 仔细 品 手 ,这样 比单纯积累辞藻有意义得多 。学生在进行课 读 ,这样 会 收到 良好 的效 果 。因此 ,教 师可 以布 置 一 外 阅读 时 ,往 往 会 被其 优 美 的辞 藻所 打 动 ,或被 文 章 些 主题 类 的摘 抄 作 业 。仿 写 是 一种 动态 的积 累 ,在 仿 的观 点 所感 染 。然 而 ,辞 藻 和 观点 是 外 在 的 ,一 眼就 句 、仿段 、仿篇 的过程中 ,把别人 的语言逐渐 内化为 能够看 出来 ,相 比之下 ,它 的内在结构 却不容 易看 自己的语言。在 阅读教学中 ,如果 只是将语文教材作 到 。 因此 ,教师 要 下 功夫 引导 学 生从 范 文 学起 ,从 内 为一种 阅读材料来学习便是浪费了资源 ,教师要巧借
为 没有 相关 的情 感体 验 ,没有 找 到 与之 相 匹配 的 素材 太 多 的情 感 ,学 生 不可 能 一一 体 验 。为 了满足 学 生 在
就 可 以不 写 。 只有树 干 和树 叶 ,缺 少 了树 枝 ,也成 不 写 作 时情 感体 验 的需要 ,只能 从 阅读 中积 累情 感 。 在
需要积累哪些写作素材 ,以及如何积累写作素材。
还 必须 要 有 枝 叶 ,即在 完成 结 构 积 累 的 同时 ,还需 要
一 多观察树干——积 累结构 、
进行 语 言材料 的积 累。 从文化传承 的角度来看 ,任何创造性 的语言都是
建 立在 前 人 的语 言成 就 基 础之 上 的 。语 言 积 累 的 常用
了一 棵 “文章 树 ”。因此 ,语 文教学 必须 要引 导学 生进 平 时 的 阅读 教学 中 ,首 先 ,教 师 要把 学 生 培养 成 为 一
行不 同主题 、不 同文 化 的素材 积 累。
个 多愁 善 感 的人 ,引导 学 生深 入 体验 各 种 情感 ;然后
阅读 中 的素 材积 累一 般采 用 缩 写 的方式 ,是 指在 在 读 物 的书 页 空 白处 写 批 注 ,了解 文 字 背 后 的含 义 ,
在结 构人 手 。
课文 、读写结合 ,进行一些迁移训练 ,这也是一种很
例如 ,在教学 《埃及金字塔》时 ,笔者引导学生 好 的语 言积 累方 式 。
画 出文章 的思维导 图 ,如 图 1所示 。 I
L———.——————————__J L———————.——————-_J L—————————————————j
枝 ,即文章的素材 ;三是树 叶 ,即文章 的辞藻文采 ;
形 象 思 维 和 逻辑 思 维 是 思维 能力 的两个 维度 。 当
四是树 的颜 色 ,即文 章所 表 达 的 情感 ;五 是 树 根 ,即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达到高度统一时 ,就形成了创造
文章 的立 意 观点 。下 面 ,笔 者 重 点谈 谈 在课 外 阅读 中 性思维能力。“文章树 ”有了树干还不能成为一棵树 ,
写 ,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人手。究其原因 ,主要是 能浮现 出思维导 图,不会再东拼西凑 、杂乱无章了。
学生不懂得如何积累写作素材。其实 ,作文就是用文
字来 画画。如果把一篇文章看成 一棵大树 ,可以把它
二、多采撷 树叶—— 积累语言
分成 五个 部分 :一是树 干 ,即文章 的结 构 ;二 是树
学生阅读原文后 ,让学生进行缩写 ,这样不仅进行了 通过 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 ,对读物 中的人物 、事件甚
语 言 思维 训 练 ,同时 又积 累了写 作 素材 。教师 要 充分 至文 章 的写 法 加 以评 论 ;最 后 ,指 导学 生 完 成对 整 篇
利用手边 的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 累。例 文章 或 整本 书 的读 后 感 、鉴 赏 、评 论 等更 深 层次 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