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2 第2课时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含答案 精品
2017-2018历史人民版必修2 专题二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作业2-学习文档
1.下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下列对下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③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据图片反映的时间为1913—1921年,在此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根据所学相关知识①②③④全部正确。
2.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对中国在1929—1937年期间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国民政府滥发纸币C.美、英等对华倾销商品D.苏联慷慨援助中国解析:选A。
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在此期间内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选A项。
B、C两项与题目中的“坚持下去”的信息不符。
D项不符合史实。
3.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2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 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71万;宝鸡由7-8千人增至11万,昆明由10多万增至40多万;湖南衡阳也由10万人增至40万人等等。
”上述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国民党将首都由南京迁到重庆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解析:选C。
1937-1945年,这一时期正好是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民族工业内迁使一些地方城市迅速发展,故选C项。
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抗日战争前南京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时间上不符;B项不全面,只看到了重庆的发展,没看到材料中宝鸡、昆明等城市也有所发展;D项在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制定优先发展西部的战略。
4.“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 000元一担,而傍晚时已至1 800元一担。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专题:二 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整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核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三座大山: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大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短暂发展、日益萎缩两大命运: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二)重大历史线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限制性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择的素材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多以文字材料、图片及图表形式呈现,当中包含历史事件、人物等内容。
2.从选择的条件看:具有较强的限制性条件,这种限制性条件主要表现为对时间、频率、大小、多少、秩序、长短、程度等的限定。
【典型例题】《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中国哪一阶级的打击最大、最直接()A.农民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官僚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技法攻略】析题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的结果是使美国获得了在华特权,因此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题干要求选出对中国打击最大、最直接的阶级。
挖寓意——美国大量商品涌入中国势必会直接影响民族工业生产出的商品销售。
析选项——农民阶级会受到影响但不是最大,故排除A;民族资产阶级所受打击最大、最直接,故B项正确;C项官僚资产阶级所受打击不是最大;D项手工业者虽然受到影响,但不是最直接,也不是最大。
明答案——美国凭借此条约独霸中国市场因而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最直接,故选B。
【针对训练】1.一位老人回忆说,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
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解析:本题材料表明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当时列强在华势力的强大。
答案:C2.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判断,这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
第2课时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学考报告】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
(2)轿子、马车、帆船等传统的交通工具逐渐被人力车、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2.中国近代的交通工具要点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及成因史料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
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
”思考史料中“进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九十年代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有哪些?提示 进步: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举例: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如人力车、自行车。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电车、轮船、飞机等。
1.(2015年1月浙江学考)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D .④①②③解析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出现在1865年,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出现在1906年,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出现在1924年,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出现在1877年。
答案 C2.(2010·浙江学考)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D .②③④解析 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出现在1924年,上海到1995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
答案 B考点二 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b)要点 近代通信工具的发展史料一 “天朝的人民……认为是洋人雇用了机敏而无形的鬼神,在(电报)线路内来回穿梭……有一次,因电报线附近某个人生病,一夜之间,一英里长的电报线就被毁坏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
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考报告】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耕作方法,砍伐林木,清除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地挖坑下种。
(2)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出现而形成。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地。
2.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2)汉代①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②出现了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还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时,因两头牛牵引的耦犁(二牛抬杠)回转不便,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一牛挽犁。
(3)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构图解史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要点1耕作方式的演变史料一荆、扬……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然民鮆窳偷生……朝歌暮戚。
——《盐铁论》史料二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荆州、扬州等地采用什么耕作方式生产?这种耕作方式有何危害?(2)史料二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有何变化?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方式:刀耕火种。
危害: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经常迁徙;放火烧山,破坏生态环境。
(2)变化:从石器到铁器,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影响: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要点2耕作技术的进步史料思考依据史料中的图片,说明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提示牛耕技术逐渐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1.(2017年4月浙江学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石斧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①正确;耧车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②错误;骨镰是“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③正确;曲柄锄是“牛耕铁犁”阶段的耕作工具,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浙江专版课件:专题一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精品
二、“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 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 (1)明王朝注重建立和维护一种“朝贡 ”贸易体制,严加禁阻 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行为。 (2)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 迁海令 ”。 (3)明清有些时期短暂实行的所谓对外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 垄断的性质,民间贸易往来仍然禁止。
[易错提醒] 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并非 都是负面的、消极的。封建社会初期,这一政策有利 于封建经济的繁荣,巩固了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后 期,随着工商业的日益活跃,这一政策压抑了社会经 济活动,妨碍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成长,导 致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潮流。
[轻巧识记]
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与影响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
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 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 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 政策的背景。
[名师点拨]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以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 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 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 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提示] 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进行限
最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课件ppt课件
(2)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 什么特点?
时间:短暂
(3)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 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华的统治,获得国家独立。
巩固练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 阻力是( )
4、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无 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 基础。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纱厂
万枚纱锭 百万元资本
纺织业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面粉厂
日产量(千袋) 十万元资本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主刚义有时列所间强发短卷展暂土的重民来族,工刚业
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 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 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 “(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②与外国资本主义相结合,具有买办性
③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具有封建性
3)典型:四大家族
四 大 家族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
陈果夫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它们对民国的历史和国民 党的命运曾有着重大影响。 中国最会玩权、玩钱、玩人和 最出才女的四个家族: 蒋氏家族—最会玩、争权、专政、护权、传权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7)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速 度进一步加快。
4)甲午战争以后:
自然经济进一步被破坏了。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殖民地半殖民地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里始替衰外落国;资本家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在营化本企;国业市,场推上销经商 3)外国洋行大量出现;品的代理人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 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 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 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总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诱导作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军械所1861年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曾)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李) 福州船政局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左)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李鸿章 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中国近代第一家轮
船公司,是最大的民用工业,打破了外国航运公 司的垄断局面
张之洞 汉阳铁厂1890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 铁工业
2)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3)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 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
时间
19世纪 70年代
— 甲午战
争前 1895
— 1913
新设厂 矿总数
50个
549个
投资总额 (万元)
470
1202.95
平均每 年新设 厂矿数
2
30--31
每年投资额 (万元)
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浙江专用必修二文档:专题检测卷2 含答案 精品
专题检测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浙江温州模拟)“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民族工业的产生C.贸易中心的转移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解析由材料中的“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可以知道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 A2.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B.交通运输的不便C.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D.洋布洋纱的冲击解析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江浙一带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受物美价廉的西方工业品的冲击,故选D。
答案 D3.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的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
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B.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解析狭义的民族工业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官办企业,故其不属于狭义上的民族工业。
答案 D4.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C.实质是外国资本家在华创办的企业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解析本题可直接用排除法作答。
抓住“侨商”“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行销于欧美两洲”等信息即可排除B、C、D三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 2-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35张 精品
①时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有利时机。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荣氏企业快速壮大的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③ 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 办的福新面粉厂
= =
大米0.00000000185两
1939
的抢捆携人 情购的带们 景日钱大不 。用前捆得 品往大不
1943 1945 1949
下表是国民政府1946—1947年对外 贸易数额表(单位/千美元)
当时大量涌入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 A: 美国货 B: 德国货 C:英国货 D:日本货
A
原因 (1)内战破坏 (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3)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官僚资本的压迫 (5)繁重的捐税负担 (二)、结果: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企业策划5:抗日战争马上就要爆 发了,你的企业该如何发展?
抗战爆发前夕,上海等地重要工厂开始迁 往内地。共有448家民族资本内迁到大后方, 避免了我国的工厂、设备被日军征用,对大后 方经济开发也起了重要作用。
五、抗战时期 :遭受沉重打击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民族资本萎缩
内迁工业:支援抗战,改变布局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 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 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 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 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 宋氏姐妹孔家财。
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哪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A 情况(自然经济、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E D 洋务经济、 外国资本 ) B C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46)
• 荣氏三代对江南大学的捐赠。荣德生: 1947年创办的私立江南大学,目的在于 “造就人才,为国效用”。耗资老法币200 亿元。荣毅仁:1986年,向江南大学捐赠 300万元,其中200万元用于建造“公益图 书馆”,100万元设立“公益奖学基金”。 荣智健:2007年捐资6000万元作为教育基 金。
• (4)、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 (5)、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
• (6)、一战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
•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布图(左);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 占比重图 (右);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 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 ≥100 10-99 1-9 ≤1 (万吨)
• 思考:1927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荣氏企业发展 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945—1949年荣氏企业在公益活动 上的投入表格
兴学重教
1947年改建中国纺织染工程学院 1947年创办私立江南大学,耗资老 法币200亿,超过同时兴建的开源 机器厂投资的22%。
古迹修缮 1947年捐款50万元,修缮东林书院。
• 材料二: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 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 爱国精神。
• 材料三:图1: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举 行国耻纪念日,会后焚烧日货; 图2: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材料四: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 面粉出口增长表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 欧洲列强 年相比
• 思考:1922年,荣氏企业为什么出现亏损?从中 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有此你有何认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练习 无答案)
1.史学界普遍认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其主要表现有()①是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促使白然经济开始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近代化④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大大压缩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发展空间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2.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
表中所述现象()A. 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B. 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 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D. 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3.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发展主要表现为轻工业方面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外国资本仍超过民族资④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写道:“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的言论主要反映了()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B.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C.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热切希望5.作为晚清状元,张謇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开始每况愈下了。
以下对张謇事业兴衰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张謇提出的“父教育,母实业”思想体现了他发展经济与重视人才并举的思想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张謇企业迅速发展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的发展开拓了空间D.日本大规模侵华是张謇企业迅速衰落的直接原因6.“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
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练习专题二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据不完全统计,1912~1919年,共设厂矿472个,资本额达9 478万元,平均每年设厂59个,资本为1 185万元。
这期间的民族工业,约有资本1.3亿元,8年超过过去的50倍。
这主要说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C.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发生重大的转变D.封建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2.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战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李芳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那么,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4.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D.产业结构不合理5.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 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发生在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初步建立中央、地方二级财政体制:税源较大的税项如关、盐等属于国家收入;原属地方财政收入的厘金(商业税)划归中央;原来归中央政府收入的田赋划归地方。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二 二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等史实。
理解民国初年出现兴办实业潮的主客观因素、币制改革的影响和导致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因素。
认识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出现的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
从分析“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国民政府的这两项改革举措。
学会运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待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工业很快萧条的原因,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全面了解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民族工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呈现出“短暂春天”的原因和表现;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及其意义;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2、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国民政府建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四、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两个阶段?(兴起和初步发展)原因是什么?此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怎样及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学到。
由此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先明确一个时间概念即民国时期,具体的是指1912---1949年。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展示课标):(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新课推进:(过渡)明确了学习目标后我们先学习第一个问题,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第一个时期-----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考报告】1.原因(1)内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④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时间:辛亥革命后至一战期间。
3.主要表现(1)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2)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规模空前。
(3)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4)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
(5)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要点1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史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
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思考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提示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临时政府推行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②一战期间,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要点2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史料一据不完全统计,到1920年前,我国共有近代工厂1759家,其中纺织工业475家,食品工业280家,印刷文具业51家,机械五金业252家,化学工业383家……其他工业35家,总资本达500 620万元。
史料二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表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民族工业部门发展情况如何?(2)史料二表格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什么特征?提示(1)反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数字的不同反映了民族工业地区布局不均衡。
1.(2013·浙江学考)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其中1912~1919年间,中国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A.纺织业和面粉业B.造纸业和烟草业C.火柴业和榨油业D.钢铁业和煤炭业解析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第一、第二大工业分别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答案 A2.(2010·浙江学考)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 D考点二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1.时间:1945~1949年2.原因(1)外因⎩⎪⎨⎪⎧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
②中国外贸大量入超,使民族工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使美国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2)内因⎩⎪⎨⎪⎧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②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极力压迫民族工业。
③苛捐杂税: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深化拓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夏秋冬“春”——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要点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史料一 民国时期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史料二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压力来自于什么方面?(2)史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现象?图一和图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图二现象的出现?提示 (1)反映出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给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抗战胜利后。
因果关系。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发动内战,出卖了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取得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其他因素: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
1.(2015年1月浙江学考)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
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报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
这反映了当时()A.黄金无法购买实物B.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C.通货膨胀非常严重D.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解析由材料中的“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可知是反映了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答案 C2.(2014年1月浙江学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并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从而使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排挤和打击。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美《天津条约》B.中美《望厦条约》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只有《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答案 C教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教材第35页)提示封建地租和高利贷收入超过了工业提供的利润,这就决定了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2.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对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教材第36页)提示(1)以法币统一全国货币,是货币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2)由于法币与现银脱钩,中国的货币完全摆脱了世界银价涨价的影响,由于法币和英镑挂钩,可以流通到世界,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
(3)法币的大量发行,缓解了当时通货不足的局面,使物价开始回升,物价的回升刺激了生产,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荣。
3.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你同意吗?结合“资料卡片”有关内容说明你的看法。
(教材第37页)提示同意。
(1)两个条约都是帝国主义妄图置中国于其统治之下的不平等条约。
(2)1915年,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北洋政府提出,企图利用欧洲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顾及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的有利时机,实现它对中国的独占。
由于全国人民的反对,“二十一条”最终未能付诸实行。
(3)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后,外交上全面追随美国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它急剧膨胀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妄图实现对中国的独占的反映。
(4)两个不平等条约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自我测评】(教材第38页)1.为什么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会陷入困境?提示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而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2.根据以下内容,谈一谈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提示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显著的。
他们执着地从事经济事业,能够更好地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利润。
他们思想开放,不拘陈规,思维敏锐,能够及时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面,他们锐意改革,敢于革除陈规陋习,使企业内部组织更加趋于合理化。
要重视技术与人才的培养,注意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各方面的素质。
【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38页)阅读材料并讨论:有人认为在早期工业化阶段,可以牺牲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利益,以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在破败的旧中国,能实现工业化吗?提示这种观点不对。
一方面,农业、农村和农民对工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发达的农业、富裕的农村和农民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和产品销售市场,还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衰败的农业、破落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民又对工业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为它们无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原材料以及劳动力。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与摧残,使得农村的经济长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农民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
在朝不保夕的艰苦困境下,不用说消费工业品,就连生存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因此在如此破败的旧中国,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的。
课时演练一、选择题1.(2017·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模拟)下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
其中,B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②辛亥革命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办厂的热情③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题目中B次高潮出现于1919年,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实业是在1927年以后,故①项错误;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故②项正确;这一时期社会上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③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短暂的春天,故④项正确,选择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2.(2017·浙江杭州二中月考)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是()A.冶铁业B.面粉业C.纺织业D.造纸业解析民国初期最大的新式民族工业是纺织业。
答案 C3.下图所反映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C.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D.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解析材料中的图示明显说明重工业比重很小,轻工业为主,经济结构不均衡,这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
答案 B4.(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根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A.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B.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是纺织业C.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D.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民国初期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故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