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六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6页

3、东汉以来的田庄制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特易形成②军地事方上拥割有武据装!
点
③人员上聚族而居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归纳小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所有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 协作方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务役、“均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4:54: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
特易形成②军地事方上拥割有武据装!
点
③人员上聚族而居
人身依附关系强烈
归纳小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经营方式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商周)
土地公有制
国王所有的 贵族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 协作方式
君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服务役、“均田”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2021/8/272021/8/2720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72021/8/27August 27,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72021/8/272021/8/272021/8/27
A.周王 B.贵族 C.平民 D.奴隶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72021/8/272021/8/278/27/2021 4:54:15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72021/8/272021/8/27Aug-2127-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72021/8/2720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件_PPT-公开课

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深刻不影响同着人物类的种日常的生活交。 流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史料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 史料 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 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1700年前后,达到7.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史料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 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期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 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 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现象凸显。 史料 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 叹“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国。②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辣椒的外传(1)传入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
思考:食物物种交流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极大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饮食结构,逐渐形成 新的饮食文化。高产作物的引进,缓解了粮食紧缺,保障了粮食供应, 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往的奢侈品变为日常消费品,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 级,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
四、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材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 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 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 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 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 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 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 行。
史料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 史料 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 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1700年前后,达到7.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史料 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 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期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 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 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现象凸显。 史料 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 叹“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
国。②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辣椒的外传(1)传入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又如玉蜀黍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
思考:食物物种交流怎样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极大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原有的饮食结构,逐渐形成 新的饮食文化。高产作物的引进,缓解了粮食紧缺,保障了粮食供应, 有利于社会稳定。以往的奢侈品变为日常消费品,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 级,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
四、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材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 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 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 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 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 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 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 行。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明朝时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朝的人 口爆炸。有研究表明,1685年中国人口约为1.1亿,1765年增长到2亿,1790年 达到3.08亿,1850年达到4.36亿。在这段时间里,人口的猛增,仅靠传统粮食 作物是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 地,尽数化为粮田。《宜都县志》中载:“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 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 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 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外传概况 物种 概况
①从 16 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 和饲料作物之一。到 17 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 玉米 欧洲各国 ②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 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马铃 ①16 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薯、 ②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甘薯 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小麦 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随之兴盛 ①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水稻 ②18 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禽畜传入美洲 (1)种类:鸡、牛、驴、马、羊等。 (2)影响: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 了农业的发展。 拓展延伸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其他地区 的物种也传入美洲并得以推广,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世 界各地区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 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明朝时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朝的人 口爆炸。有研究表明,1685年中国人口约为1.1亿,1765年增长到2亿,1790年 达到3.08亿,1850年达到4.36亿。在这段时间里,人口的猛增,仅靠传统粮食 作物是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 地,尽数化为粮田。《宜都县志》中载:“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 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1.概况: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 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 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外传概况 物种 概况
①从 16 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 和饲料作物之一。到 17 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 玉米 欧洲各国 ②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 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 马铃 ①16 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薯、 ②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甘薯 ③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小麦 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用面粉做成的食品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随之兴盛 ①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水稻 ②18 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禽畜传入美洲 (1)种类:鸡、牛、驴、马、羊等。 (2)影响:这些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 了农业的发展。 拓展延伸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其他地区 的物种也传入美洲并得以推广,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世 界各地区的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也 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中历史必修二《洋务运动》课件 (共19张PPT)

思维点拨: 1、整体、经济、政治等。
2、制度落后。
3、器物之变和制度之变。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材料五】 国人之经营丝厂业者,则自黄佐卿(宗宪)先生始。黄君 于1882年首建丝厂于沪上北苏州河沿岸,丝车仅一百部, 定名称为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行,各建一厂, 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是年,三厂建筑告竣。越年,同时开工。斯时运用缫丝机 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 务。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 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须时,周转 为难。自光绪八年(1882年)至十三年(1887年),营业失 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送政务司丹拿返国序》 (注:政务司为港督隶属下行政机构,丹拿:人名)
1、阅读材料四,归纳王韬眼中香港的变迁及原因。 2、以王韬的视角分析中国败因何在? 3、从这个角度出发,王韬的强国之路和洋务派的强国之 路有何不同?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1、阅读材料四,归纳王韬眼中香港的变迁及原因。 2、以王韬的视角分析中国败因何在? 3、从这个角度出发,王韬的强国之路和洋务派的 强国之路有何不同?
二、引西学、办洋务 ——中国的应战
材料二
问:根据材料二、三,判断洋务运动成功与否?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材料一 :晚清大事年表(续)
时间 1840-1842年 1851-1864年 1856-1860年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反思之一:器物之变不充分。经济环境制约。 反思之二:制度落后,制度之变势在必行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2、制度落后。
3、器物之变和制度之变。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材料五】 国人之经营丝厂业者,则自黄佐卿(宗宪)先生始。黄君 于1882年首建丝厂于沪上北苏州河沿岸,丝车仅一百部, 定名称为公和永。怡和与公平洋行接踵而行,各建一厂, 每厂亦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是年,三厂建筑告竣。越年,同时开工。斯时运用缫丝机 械尚无相当人才,三厂乃延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 务。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 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须时,周转 为难。自光绪八年(1882年)至十三年(1887年),营业失 败,三厂资本耗损殆尽。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送政务司丹拿返国序》 (注:政务司为港督隶属下行政机构,丹拿:人名)
1、阅读材料四,归纳王韬眼中香港的变迁及原因。 2、以王韬的视角分析中国败因何在? 3、从这个角度出发,王韬的强国之路和洋务派的强国之 路有何不同?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1、阅读材料四,归纳王韬眼中香港的变迁及原因。 2、以王韬的视角分析中国败因何在? 3、从这个角度出发,王韬的强国之路和洋务派的 强国之路有何不同?
二、引西学、办洋务 ——中国的应战
材料二
问:根据材料二、三,判断洋务运动成功与否?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材料一 :晚清大事年表(续)
时间 1840-1842年 1851-1864年 1856-1860年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反思之一:器物之变不充分。经济环境制约。 反思之二:制度落后,制度之变势在必行
三、甲午战败、举国震惊 ——历史的反思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夏、商、周: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主要成就和影响: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素 称发达;世界 领先。
第二页,共29页。
(1)高超的冶金技术:
技术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铁剑 )春秋战国:使用铁农具,并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 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
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第七页,共29页。
鉴宝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瓷器大国”
第二十页,共29页。
探究小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三种家经庭营手形工态业并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
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 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 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
"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
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
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
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 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历史 必修2 经济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
课堂导入
世界第一辆汽车
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
课堂导入
电灯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课堂导入
这些图片大家并不陌生,这些交通工具与照明电灯与现在现代化的设备 相比较确实比较简陋,但是正是这些产品的问世,宣告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 革命时代的到来。
那么这一次革命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世界市场的发展
➢ 特点: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
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
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之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 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世界市场的发展
相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 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 了 制、垄断制。
推进新课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不同: ➢ 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 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 义把全世界都作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 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
课堂导入
世界第一辆汽车
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
课堂导入
电灯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课堂导入
这些图片大家并不陌生,这些交通工具与照明电灯与现在现代化的设备 相比较确实比较简陋,但是正是这些产品的问世,宣告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 革命时代的到来。
那么这一次革命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世界市场的发展
➢ 特点: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
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
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之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 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世界市场的发展
相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 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 了 制、垄断制。
推进新课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不同: ➢ 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 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 义把全世界都作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 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课件(共130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思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 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必修 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 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 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本单元教学立意 •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1.本单元教学立意 通过食物生产历史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唯
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到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理解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农业, 关注食品安全。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三课大体按照农业发展的时序,分古代、近代、
——东汉 崔寔:《政论》
此则史料阅读出现在第二子
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 生活”。可与东汉画像砖的内容 互相印证,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农 业耕作方式。
5.图表
与课文内容配合的各种插图和表格。一般配 有详略不等的文字说明。
6.历史纵横 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
教科书正文关于尼罗河只提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 类课程构成,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必修 课程采用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 势;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 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 1.本单元教学立意 •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1.本单元教学立意 通过食物生产历史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唯
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识到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理解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引导学生关注农业, 关注食品安全。
2.本单元每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的三课大体按照农业发展的时序,分古代、近代、
——东汉 崔寔:《政论》
此则史料阅读出现在第二子
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 生活”。可与东汉画像砖的内容 互相印证,旨在说明中国古代农 业耕作方式。
5.图表
与课文内容配合的各种插图和表格。一般配 有详略不等的文字说明。
6.历史纵横 从时间和空间等角度,扩展、补充正文内容。
教科书正文关于尼罗河只提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铁水排模型
(2)制瓷业发展历程 商朝: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北朝: 烧出成熟的青瓷
唐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宋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明清: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五大名窑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 琅彩),著名瓷都景德镇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越窑青瓷布纹四系罐)(青瓷熊形灯)
(3)关系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4)历史地位
只出现在少数的行业,始终未成长为独 立的经济力量; 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反映封建制度的衰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阻碍(根)
(5)缓慢原因:②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
③重农抑商的政策的阻碍;
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海外贸易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 为主,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或者说平 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
邢窑白瓷 凤首瓶
唐代越窑青瓷莲 花碗
唐朝的秘色瓷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秘色瓷是青瓷
的一种,又称秘瓷,它的烧制技术早已失传,长 期以来也未见实物。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三宫彩出仕土女) 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才让人们对它有了初步
北朝 夔纹锦 汉 烟色菱纹罗
北朝 绞缬点纹红绢 汉 黄地印花敷彩纱 北朝 方格兽纹锦
清 袍代
龙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可编辑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 1、形态: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 2、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秦汉 发展
魏晋时期
备受摧残
隋唐时期
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
艰难发展,城乡所
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 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 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 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中两国汉钢时铁期冶炼技术灌和钢产法量,在16世纪以前一
直领先世界
(1)冶金技术:
技术
发展概况
思 考
冶铜 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需日
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
技术
明超朝过中官期营以手出后工业现,部资占分本据民主营主导手义地工位业萌,甚芽明至
代的花楼机
3.资本主义萌芽
(1)背景原因:
(2)萌芽过程: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开始
出现;清朝时,继续发展 。
2、 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之二 是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表现:丝绸:西汉时远销亚洲、欧洲 瓷器:唐朝时,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 瓷器 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
1、想一想: 为何享誉世界?
①技术领先;产品精美 ②交通便利;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陆上丝绸之路
“丝国”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的了解唐。 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 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驼和外域 商贩)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 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将来你<汝>哥一定当军<钧>官
汝
官窑粉青釉三足炉
窑
天
蓝
釉
颈
镶
金
瓶
定窑孩儿枕
钧窑玫瑰紫釉尊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景德镇
汉武帝以 后: 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重要成就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 素称发达、 世界领先
官营冶金业
时期
冶金业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 已掌握冶铜技术
期
商周时 期
青铜进入繁荣 已能制造铁器
西周
铁农具推广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战国时期 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 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态并存
三种经营形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 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 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
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商代: 西周: 西汉
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斜纹提花织物 政府设在长安的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唐朝: 技术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 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进入鼎盛时期:设织造局;著名的丝织
明清时期: 业中心有苏州、杭州、南京;缎成为丝
织品的代表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薄如蝉翼 轻若烟雾
汉代绢手绢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
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 生产。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 国家权力的支持
3、发展历程 夏、商、周 :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 秋 战 国 : 继续发展
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清 珐琅嵌玛瑙葫芦瓶
清代粉彩瓷
迄今为止最高 价值的青花瓷
2005年7月12 日
伦敦克里斯蒂拍卖 行,由伦敦古董商 埃斯凯纳齐以 1568万英镑(约合 人民币2.3亿元)拍 得的“鬼谷下山” 元青花图罐,创下 中国艺术品交易价 格之最。
(3)丝织业 原始社会 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和科技文化交流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比较
经营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生
产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 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 费和交纳 赋税的产 品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 出售
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