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公选课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习题和答案

(完整版)遥感应⽤分析原理与⽅法习题和答案绪论思考题1.如何理解“遥感” 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物质相互作⽤为基础来探测、研究地⾯⽬标的科学。

遥感—是⼀种远离⽬标,通过⾮直接接触⽽感知、测量、分析并判定⽬标性质,其空间展布、类型及其数量的探测技术。

⼴义上的遥感:泛指⼀切不接触物体⽽进⾏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上的遥感:指不与探测⽬标相接触,利⽤传感器(遥感器),把⽬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综合分析,揭⽰出物体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地物波谱特性然界任何物体都具有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能⼒,这是由于组成物质的最⼩微粒不同运动状态造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于物质组成和内部结构、表⾯状态不同,具有相异的电磁波谱特性,这是遥感识别⽬标的前提;地物波谱特征可通过各种光谱测量仪器测得。

遥感的物理基础任何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物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形成了物体的电磁波特性,这是遥感探测物体的依据。

2.遥感的特点(优势)主要有哪些?遥感的特点(优势):⾯状信息获取:时效性:快速准确连续性:动态观测多维信息:平⾯、⾼程(⽴体)⽣动、形象、直观:经济:节约⼈⼒、物⼒、财⼒、时间……3. 说明遥感应⽤的基本步骤。

遥感应⽤的基本步骤:根据研究的⽬标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考虑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光谱波段等因素,⽬标不同、尺度不同、时相要求不同、光谱特点不同进⾏图像的(预)处理多时相图像配准、⼏何纠正、图像镶嵌、数据融合特征参数选择波段选择band selection、特征提取feature extraction(通过⼀定的数学⽅法对原始波段进⾏处理,得到能反映⽬标地物特性的新的参数,如植被指数、主成分等等)建⽴分类系统各类及亚类分类指标(定性、定量)专题信息提取(分类)与综合分析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分析(数量、质量、分布、发展变化特点与趋势、产⽣的原因)结果检验与成果输出对结果进⾏验证(直接验证、间接验证),满⾜需要则输出结果,反之,返回第三步、第四步,进⾏相关的修改、调整。

遥感试题答案

遥感试题答案
10混合反射 表面粗糙度中等实际地物表面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这种现象称为混合反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结合
11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小于波长1/10或更小时发生的散射。即 q < 1。散射系数kr∝ 1/ λ4 ( 比较不同波长的散射能力、 简图、)
12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大于波长1/10到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即 q = 3
28影像分辨力 指用显微镜观察影像时,1mm宽度内所能分辨出的相间排列的黑白线对数(线对/mm)。
29地面分辨力 指遥感影像上能分辨的两个地物间的最小距离
30摄影红外 指摄影类传感器利用红外波段进行摄影
31旁向重叠 相邻航线间的影像重叠,重叠率通常为20%一30%。地形起伏强烈,重叠率相应要加大
5可见光遥感 从各种平台,利用可见光波段进行探测地物的遥感技术
6红外遥感 从各种平台,利用红外波段进行探测地物的遥感技术
7微波遥感 从各种平台,利用微波波段进行探测地物的遥感技术
8镜面反射 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
9漫反射 如果入射电磁波波长λ不变,表面粗糙度h逐渐增加,直到h与λ同数量级,这时整个表面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
24运行周期 指卫星绕地一圈所需要时间,即从升交点开始运行到下次过升交点时的时间间隔。
25太阳同步卫星 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的卫星
26地球同步卫星 与地球相对静止,在赤道上空运行的卫星
27 灰阶 黑白相片上的色调称为灰阶,一般分为十级为白、灰白、淡灰、浅灰、灰、暗灰、深灰、淡黑。浅黑、黑。
3)?h与H成反比。航高越大,像点位移量越小。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通常用来表示物体表面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强弱程度的参数是:A. 光谱B. 辐射亮度C. 波长D. 分辨率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遥感影像的类型?A. 光学影像B. 红外影像C. 雷达影像D. 声纳影像答案:D3. 遥感影像中,用于区分不同地物特征的参数是: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光谱范围答案:B4.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A. 消除大气影响B. 消除地形影响C. 消除传感器误差D. 增强影像对比度答案:C5.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中,基于像素值的分类方法是: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混合分类D. 机器学习分类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影像的获取?A. 太阳高度角B. 传感器类型C. 云层覆盖D. 地形起伏答案:ABCD7. 遥感影像处理中,常用的几何校正方法包括:A. 多项式拟合B. 仿射变换C. 投影变换D. 直方图均衡化答案:ABC8. 遥感影像的解译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影像增强B. 影像分类C. 影像配准D. 特征提取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火灾。

答案:正确10.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细节表现能力越强。

答案:正确11. 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越高,其对地物的分类能力越强。

答案:正确12. 遥感影像的辐射分辨率越高,其对地物的识别能力越强。

答案:错误13.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

答案:正确14. 遥感影像的获取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答案:错误15. 遥感影像的解译只能依靠人工完成。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种植面积的监测、作物生长状况的评估、病虫害的监测、灌溉需求的评估、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等。

遥感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遥感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作为对地观测系统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

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

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而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遥感原理与应用的课后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的课后答案

遥感原理与应用的课后答案第一章:遥感基础知识1.1 遥感概述•遥感是利用空间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遥感技术的特点包括遥感性质、遥感对象、遥感方法等。

1.2 遥感的分类•根据遥感方式,可将遥感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

•主动遥感指人工发射电磁波,通过接收返回信号得到目标的信息。

•被动遥感则是通过接收自然环境中辐射的信息。

1.3 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系统由人工卫星、航空平台、地面站三个部分组成。

•人工卫星是指搭载遥感装置的卫星,用于对地观测。

•航空平台一般指飞机或无人机等载人或无人飞行器。

•地面站则用于接收、处理和存储遥感数据。

第二章: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处理2.1 遥感图像获取•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包括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被动遥感图像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地球表面辐射的能量。

•主动遥感图像则是通过人工发射的电磁波测量返回信号得到。

2.2 遥感图像处理步骤•遥感图像处理步骤包括预处理、增强、分类和解译等。

•预处理主要针对图像的去噪、几何校正等。

•增强则是对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进行调整。

•分类是指将图像中的不同特征划分为不同类别。

•解译则是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和理解。

2.3 遥感图像的分类•遥感图像的分类主要有无监督分类和有监督分类两种方法。

•无监督分类是指根据图像中像素的相似性进行自动分类。

•有监督分类则需要根据预先标记好的样本进行分类。

第三章: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3.1 遥感在气象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可以用于获取气象元素,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气象监测。

3.2 遥感在水资源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可以用于获取地表水体的面积、水质等信息。

•借助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广大水域的高效监测。

3.3 遥感在土地利用监测中的应用•利用遥感图像可以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信息。

•遥感技术可以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3.4 遥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图像可以用于监测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

遥感答案——精选推荐

遥感答案——精选推荐

遥感答案⼀、名词1、遥感: 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处理及分析与解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2、遥感技术: 是从远距离感知⽬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合⽬标进⾏探测和识别的技术3、电磁波波谱:为了便于⽐较电磁辐射的内部差异和描述,按照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依次排列画成图表,这个图表就叫做电磁波谱4、电磁波的偏振(极化):电磁波在传播的各个⽅向上振幅⼤⼩不相等,⽽且各⽅向振动之间没有固定相位关系极⼤值与极⼩值之间的夹⾓为90 度的现象。

5、光电效应: 电磁辐射的能量激发物体,释放出带电粒⼦,形成光电流,这种现象称做电磁辐射的光电效应6、反射波:电磁辐射与物体作⽤后产⽣的次级波返回原来的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反射,该次级波便称之为反射波7、反射波谱: 把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反射能⼒的变化,亦即物体的反射系数(率)随⼊射波长的变化规律叫做该物体的反射波谱8、发射波谱:物体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谱发射能⼒的变化规律叫做物体的发射波谱9、⼤⽓透射(透射):指电磁辐射与介质作⽤后,产⽣的次级辐射和部分原⼊射辐射穿过该介质,到达另⼀种介质的现象或过程10、⼤⽓窗⼝:指⼤⽓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和散射都很⼩,⽽透射率很⾼的波段。

换句话说,就是电磁辐射在⼤⽓中传输损耗很⼩,能透过⼤⽓的电磁波段11、地球静⽌轨道卫星:⼜称⾼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12、灰度分辨率:是表征传感器所能探测到的最⼩辐射功率的指标,指影像记录的灰度值的最⼩差值13、波谱分辨率:⼜称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所⽤波段数、波长及波段宽度,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波长和带宽14、时间分辨率:在同⼀区域进⾏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时间间隔。

15、温度分辨率:表征红外遥感器对热辐射灵敏度的⼀种度量指标16、影像的分辨率(⼏何和灰阶):是指组成像素的最⼩单位---像元的⼤⼩和像元的灰阶或⾊标可以区分的最⼩差异,像元的⼤⼩称为影像的⼏何分辨率,像元可取的最⼩灰度差称为影像的灰度分辨率。

遥感大纲答案

遥感大纲答案

(做)遥感概论(一)绪论1.遥感:一种在远离目标,不与目标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获取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遥感过程:是指遥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以及分析判读和应用的全过程,包括遥感信息的获取;遥感信息的处理;遥感信息的应用。

3.遥感技术系统:是指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甚至空间的从遥感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判读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包括:遥感试验系统;遥感信息的获取系统;遥感信息的处理系统;遥感信息的应用系统4.遥感的分类:①按工作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②按数据获取方式: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③按电磁波工作波段:紫外遥感探测波段0.05~0.38μm、可见光遥感0.38~0.76μm、红外遥感0.76~1000μm微波遥感1mm~1m ④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方式)分:主动遥感:指从传感器系统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如主动传感器:雷达。

被动遥感:指由传感器从远距离接收和记录目标物所反射的太阳辐射电磁波及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 主要是热辐射) 的遥感系统。

如各种摄像机、扫描仪、辐射计5.遥感技术的特点: ①感测范围大,具有综合、宏观的特点。

便于发现和研究宏观现象②信息量大,手段多、技术先进的特点。

可提供丰富的光谱信息,根据应用目的不同可选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和工作波段③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具有动态监测特点。

能用于洪水,土地利用,农作物长势、森林火灾等监测④用途广,效益高⑤约束少,不受地利、交通、国界等限制6.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谱带。

γ射线<10-6μm X 射线10-6~10-3μm紫外线10-3~0.38 μm可见光:0.38-0.76μm红外:0.76-1000 μm微波波段:(1mm-1m, 最常用1cm-1m) 无线电波:>1 m7.黑体辐射: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该物体是绝对黑体8.遥感中常用的电磁波段:✧0.3-1.3μm,即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通信B. 导航C. 监测D. 定位答案:C2. 以下哪个波段属于遥感的红外波段?A. 0.4-0.7微米B. 0.7-1.0微米C. 1.0-3.0微米D. 3.0-30微米答案:D3.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4.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领域。

答案:农业监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5.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______、大气校正等步骤。

答案:几何校正三、简答题6.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监测植被覆盖变化,评估森林火灾损害,监测水体污染,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等。

四、计算题7. 若某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10米,求该影像上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表面积。

答案:一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表面积为100平方米(10米×10米)。

五、论述题8. 论述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预警、灌溉管理、产量预估等。

其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供大范围、高效率、实时的农业信息,帮助农业管理者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产量,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六、案例分析题9. 某地区发生洪水灾害,请分析遥感技术如何帮助评估灾害影响。

答案: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洪水前后的影像数据,分析洪水覆盖范围、水体变化情况,评估农田、基础设施等的损害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时相的影像数据,监测洪水消退过程和灾后恢复情况,为灾害救援和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考研遥感专业课真题与课后题答案解析第一套真题答案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探测;狭义理解:利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和动态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按高度分类,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散射和吸收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反射率,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该轨道叫~BIL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格式。

波谱分辨率:指卫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辐射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这种散射主要大气中的微粒引起,例如气溶胶、小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并且向前散射强度大于向后散射强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方位分辨力愈高。

图像锐化:又叫图像增强,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与频率域处理两种。

1、黑体辐射的特性。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出射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满足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即黑体总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MT,作用:对于一般物体来讲,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能后就可以用此公式大致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1. 遥感技术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A. 直接观测B. 间接观测C. 遥感卫星D. 地面测量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A. 传感器B. 遥感平台C. 数据处理D. 地面调查答案:D3. 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以上都是答案:D4. 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什么?A.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B.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光谱范围C.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辐射强度D. 影像上一个像素所代表的时间跨度答案:A5. 光谱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地面面积B.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光谱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强度D.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跨度答案:B6. 辐射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地面面积B.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光谱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辐射强度D.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时间跨度答案:C7. 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传感器数量B. 光谱范围C. 光谱分辨率D. 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答案:C8.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地表温度的测量?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雷达遥感答案:B9.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大气校正C. 几何校正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哪些?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混合分类D. 以上都是答案:D。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用于获取地表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 声音B. 电磁波C. 红外线D. 无线电波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传感器的类型?()A. 光学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微波传感器D. 超声波传感器答案:D3.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通常指的是()。

A. 空间分辨率B. 光谱分辨率C. 辐射分辨率D. 时间分辨率答案:A4.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主要用于解决()。

A. 大气影响B. 地形影响C. 传感器误差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遥感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A. 辐射校正B. 几何校正C. 增强处理D. 信号放大答案:D6. 多时相遥感数据可以用于()。

A.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B. 植被生长监测C. 灾害评估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遥感技术主要用于海洋监测?()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遥感答案:C8.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 土地覆盖分类B. 交通流量分析C. 城市规划设计D. 环境影响评估答案:C9. 以下哪种遥感平台不属于航空遥感平台?()A. 无人机B. 高空气球C. 卫星D. 飞机答案:C10.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

A. 作物种植面积估算B. 病虫害监测C. 土壤肥力评估D. 天气预报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环境监测B. 军事侦察C. 城市规划D. 交通管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大气条件B. 传感器性能C. 地形起伏D. 云层覆盖答案:ABCD3. 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指的是()。

A.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波长间隔B. 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波长范围C. 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大波长间隔D. 传感器能够检测的光谱带的数量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方法?()A. 直方图均衡化B. 对比度拉伸C. 空间滤波D. 波段合成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方法?()A. 仿射变换B. 多项式变换C. 正射校正D. 透视校正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获取地表的静态信息。

遥感习题答案

遥感习题答案

1. 遥感定义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

2、 电磁波谱1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其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

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2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1)紫外线(UV):0.01-0.4μm ,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2)可见光:0.4-0.76 μm ,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3)红外线(IR) :0.76-1000 μm 。

近红外0.76-3.0 μm ’中红外3.0-6.0 μm ;远红外6.0-15.0 μm ;超远红外15-1000 μm 。

(近红外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

4)微波:1mm-1m 。

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3、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全部的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是遥感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近红外波段主要是应用于地质遥感;中红外波段用来探测高温目标;热红外波段的常温下地物热辐射能量最集中的波段;微波可穿透云层,植被及一定能够厚度的土壤和冰,具有全天候的工作能力。

4.什么叫黑体、白体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00%)的物体6.叙述太阳辐射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的主要辐射源;常用5900的黑体辐射来模拟;其辐射波长范围极大;辐射能量集中-短波辐射。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7. 简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一)大气的吸收作用氧气:小于0.2 μm ;0.155为峰值。

高空遥感很少使用紫外波段的原因。

臭氧:数量极少,但吸收很强。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

遥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遥感技术是利用下列哪种辐射进行信息获取的?A. 红外线B. 可见光C. 微波D. 紫外线答案:C. 微波2.以下哪个是遥感数据处理的常见步骤?A. 数据获取B. 数据解读C. 数据分析D. 数据传输答案:A. 数据获取3.遥感图像分类是将图像中的像素点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A. 监督分类B. 无监督分类C. 集成分类D. 像素分类答案:A. 监督分类和B. 无监督分类4.以下哪个是遥感影像的常见像元分辨率单位?A. 米B. 厘米C. 分米D. 千米答案:A. 米5.遥感技术可应用于以下哪个领域?A. 地质勘探B. 气象预报C. 灾害监测D. 农作物种植答案:A. 地质勘探、B. 气象预报、C. 灾害监测和D. 农作物种植二、判断题1.遥感图像处理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地表温度信息。

答案:正确2.遥感技术只能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

答案:错误3.遥感影像分辨率越高,图像中的细节越清晰。

答案:正确4.遥感技术不能提供地表水质监测相关信息。

答案:错误5.遥感图像分类是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标记上类别信息。

答案:正确三、问答题1.简述遥感技术的应用。

答: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

通过获取遥感数据,可以远程感知地表特征和信息,如地质勘探、农作物生长状态监测、环境污染检测等。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数据覆盖,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请解释遥感图像分类的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方法。

答:遥感图像分类是将图像中的像素点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有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是利用训练样本进行分类,通过事先获取一些代表不同类别的样本数据,根据遥感图像的不同特征,建立分类模型进行分类。

监督分类需要在图像中手动选择训练样本,然后利用分类算法进行分类。

无监督分类是根据图像中的像素点相似性进行分类,不需要事先准备训练样本。

无监督分类算法通常通过聚类分析来将图像分成若干类,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分类。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遥感概论课后参考答案遥感概论是一门涉及遥感技术、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学科。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文、气候等。

这些信息对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对于遥感概论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1.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电磁辐射信息,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来推断地表的特征和属性。

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了地球表面的反射、辐射和散射等现象。

传感器可以接收到地球表面发出的电磁辐射,然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地表的信息。

2.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遥感数据源。

常见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地面遥感数据。

卫星遥感数据是通过卫星获取的,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覆盖。

航空遥感数据是通过飞机或无人机获取的,可以提供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地面遥感数据是通过地面观测站点获取的,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地表信息。

3. 请简要介绍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

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类和解译、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获取是指通过传感器获取遥感数据。

数据预处理是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以消除噪声和误差。

数据分类和解译是指将遥感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解译出地表的特征和属性。

数据分析和应用是指对解译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于相关领域。

4.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森林覆盖变化等情况。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的覆盖和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和预警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5. 请简要介绍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和评估农田的土壤湿度、植被生长情况、气候变化等因素。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

遥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技术中,通常所说的“遥感”是指:A. 通过遥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B. 通过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C. 通过飞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D. 通过无人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遥感传感器的类型?A. 光学传感器B. 微波传感器C. 红外传感器D. 声纳传感器答案:D3. 遥感数据的分辨率主要分为几种?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4. 遥感图像处理中,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图像的对比度B. 增加图像的像素数量C. 改变图像的颜色D. 减少图像的噪声答案:A5.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种植面积监测B. 森林火灾预警C.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D. 城市规划设计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环境监测B. 军事侦察C. 城市规划D. 气象预报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质量?A. 传感器的分辨率B.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C. 云层的遮挡D. 地形的影响答案:ABCD3. 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投影转换C. 配准D. 去畸变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遥感技术只能用于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答案:错误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越高,获取的信息就越详细。

()答案:正确3.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仅限于矿产资源的探测。

()答案:错误4.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答案:正确5. 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答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监测、污染源追踪、生态评估、灾害预警等方面。

通过遥感图像,可以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水体污染状况、土地利用变化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

基础遥感试题及答案1. 遥感技术中,卫星轨道高度在600-800公里的遥感卫星属于哪种类型?A. 低轨道卫星B. 中轨道卫星C. 高轨道卫星D.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答案:C2.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传感器?A. 多光谱传感器B. 红外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高光谱传感器答案:C3.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辐射校正B. 系统几何校正C. 相对几何校正D. 绝对几何校正答案:B、C、D4. 以下哪种数据格式不是遥感影像常用的数据格式?A. GeoTIFFB. JPEG2000C. PNGD. CSV答案:D5. 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的目的是什么?A. 消除大气对影像的影响B. 增强影像的对比度C. 转换影像的颜色D. 增加影像的分辨率答案:A6. 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的主要应用是什么?A.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B.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C. 城市规划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A. 监督分类B. 非监督分类C. 半监督分类D. 人工分类答案:D8.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的目的是?A. 消除传感器本身的系统误差B. 消除大气对影像的影响C. 消除地形对影像的影响D. 消除传感器的非线性响应答案:A9.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是用于海洋遥感的?A. 海洋色温传感器B. 合成孔径雷达C. 红外传感器D. 微波辐射计答案:C10. 遥感影像的融合技术主要解决什么问题?A. 提高影像的空间分辨率B. 提高影像的光谱分辨率C. 提高影像的时间分辨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概论》公选课试题
学院:药学院
专业:药学
班级:2012级药学一班
姓名:唐战勇
学号:2012515007
1.遥感(RS);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或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主动遥感;
又称有源遥感,有时也称遥测,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

3.被动遥感;
又称无源遥感,即遥感系统本身不带有辐射源的探测系统,在遥感探测时,探测仪器获取和记录目标物体自身发射或是反射来自自然辐射源的电磁波信息的遥感系统。

4.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解译(判读)标志;
在遥感影像上,不同的地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这些都称为判读或解译标志。

6.非监督分类;
是以不同影像地物在特征空间中类别特征的差别为依据的一种无先验(已知)类别标准的图像分类,是以集群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集聚统计分析的方法
7.监督分类;
又称训练场地法,是以建立统计识别函数为理论基础,依据典型样本训练方法进行分类的技术
8.时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是指在同一区域进行的相邻两次遥感观测的最小时间间隔。

9.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临界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10.波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探测器件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

1.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部分组成?
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2.目前国内外常见的遥感卫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❶ CBERS中巴资源卫星
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

可昼夜观察地球,对地观察范围大、数据信息收集快,并宏观、直观,因此,特别有利于动态和快速观察地球地面信息。

❷ ERS卫星
采用了先进的微波遥感技术来获取全天候与全天时的图象,比起传统的光学遥感图象有着独特的优点,是一颗多任务、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卫星·。

❸ RADARSAT-1
它具有7种模式、25种波束,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征。

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

❹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它在36个相互配准的光谱波段、以中等分辨率水平(0.25Km~1Km)、每 1~2天观测地球表面一次。

获取陆地和海洋温度、初级生产率、陆地表面覆盖、云、汽溶胶、水汽和火情等目标的图像
3.TM影像的波段是如何划分的?各个波段的重要用途是什么?
1.TM1 0.45-0.52um,蓝波段,对水体穿透最强,用于判别水深,研究浅海水下地形、水体浑浊度等,进行水系及浅海水域制图;
2.TM2 0.52-0.60um,绿波段,对健康茂盛植物的反射敏感,对水的穿透力强,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按绿峰反射评价植物的生活状况,区分林型树种和反映水下特征。

3.TM3 0.63-0.69um 红波段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可用于区分植物类型、覆盖度、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等,此外该波段对裸露地表、植被、岩性、地层、构造、地貌、水文等特征均可提供丰富的植物信息。

4 .TM4 0.76-0.90um 近红外波段,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水域测量。

5.TM5 1.55-1.75um中红外波段,处于水的吸收波段,一般1.4-1.9um内反映含水量,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善研究,作物长势分析,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用长势的能力,易于反映云与雪。

6.TM6 1.04-1.25um热红外波段,可以根据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长势,差别表层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进行热制图。

7.TM7 2.08-3.35um中红外波段,为地质学家追加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热蚀度,探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

三、论述题(本题25分)
试论述遥感在某个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多,发展迅猛,与许多学科有联系,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其中,地震预报是当今比较热门的应用。

地震预报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之一,自从地震仪发明以来,各国相继展开各种手段发展预测技术。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为地震预测开辟了新的一章。

卫星地震预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热红外增温现象
地震时,岩石挤压和断层的摩擦生成大量的热量,并导致红外辐射增强。

岩石在不同压力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光谱辐射有动态变化,而破裂过程存在遥感特征波段。

通过对相应的波谱分析,可以判断地震是否发生以及地震的情况。

2.地震InSAR 测量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有相当多的SAR卫星获取了大量图像,并已经被成功用来做干涉应用,如ERS-1/2、Radarsat等。

目前,D-InSAR 技术与GPS水准测量等常用离散监测技术联合,用于高分辨率、高精度地捕获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引起的地表位移。

3.地震大气分析遥感
地震前,岩石破裂,地下各种气体会逸出,地核不断排气,包括氢气、氧气、甲烷、氦气等。

通过测量大气成分,并于以往的数据对照,找出变化,可以预知地震的发生。

如姚清林利用MOPITT探测仪,发现青藏高原大气一氧化碳含量异常高,其是2000年6月缅甸地震的前兆。

20多年来,随着遥感技术不断进步,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震研究和监测领域,从可见光遥感到微波雷达都应用于地震研究。

未来的遥感应该把各种技术综合起来,并大力加强地震前兆与震源关系的深入研究,取得地震前兆时空分布与演化规律的正确认识,继续对地震遥感异常的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将会使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报的应用研究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陈彧,徐瑞松,蔡睿,等.遥感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遥感学报,2008,23(4):1273~1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