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练习题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11.5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多用电表的欧姆挡说法正确的是( )A.欧姆挡的刻度是均匀的B.欧姆挡的“零刻线”位于刻度盘右侧C.欧姆挡由“×10”挡换至“×1”挡后不需要重新欧姆调零D.欧姆挡可直接测出连接在电路中的电阻的阻值答案 B解析欧姆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右侧疏,左侧密,故A错误;欧姆挡的“零刻线”位于刻度盘右侧,故B 正确;欧姆挡由“×10”挡换至“×1”挡后必须进行欧姆调零,故C错误;为了防止其他电阻的影响,利用欧姆挡测电阻时必须将电阻与电路断开,故D错误.2.多用电表使用时,将红表笔插入正(+)插孔,黑表笔插入负(-)插孔,用该表测直流电压、测电阻器电阻或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B.测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知行合一C.选择欧姆挡“×10”挡并调零后,将两表笔与待测电阻相连,发现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则应换用“×1”挡,调零后再测D.选择欧姆挡的适当挡位并调零后,将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可以测得二极管的反向电阻答案 C解析不论是测电压还是测电阻,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A、B选项错误;测电阻时,发现电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大,说明电阻小,应该换小量程的挡位,故C选项正确;选择欧姆挡的适当挡位并调零后,将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可以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D选项错误.3.晶体二极管是电子电路中的常用元件,用多用电表欧姆档可粗略测量它的好坏.如图所示,是用多用电表欧姆档(×10 Ω)测试三只二极管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哪个图中的二极管是好的,哪端为它的正极,正确的是( )A.甲,a B.乙,a知行合一知行合一C .丙,bD .乙,b【解析】 晶体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很小,而反向电阻很大.由甲、乙、丙测量结果可知,乙图二极管是好的,a 端为正极,故B 正确.【答案】 B4.用多用电表探测图所示黑箱发现:用直流电压档测量,E 、G 两点间和F 、G 两点间均有电压,E 、F 两点间无电压;用欧姆档测量,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正极相连)接E 点,红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的负极相连)接F 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下图中( )【解析】 黑表笔接E 点,红表笔接F 点,电阻很小,此时二极管导通,电源电流从黑表笔流出,通过二极管从红表笔流进,电流方向从E 到F ,故B 正确.【答案】 B二、多选题5.结合图7,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图中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的是电源的路端电压,表笔接法正确B.甲图中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笔接法错误C.乙图中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的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D.乙图中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的是二极管的反向电阻答案BC解析题图甲中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从黑表笔流出,从红表笔流入,所以表笔接法错误,故A错误,B正确;电流从黑表笔流出,从红表笔流入,所以题图乙中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的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故C正确,D错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欧姆表的每一档测量范围都是0到∞B.欧姆表只能用来粗略地测量电阻C.用欧姆表测电阻,指针越接近刻度中央误差越大知行合一知行合一D .用欧姆表测电阻,指针越靠近刻度右边误差越小【解析】 根据改装原理,电阻为零对应电流的最大值即满偏值,电阻为∞对应电流为零,因指针表示的电流可从零到最大变化,则电阻可测量的范围为零到∞,且每一档均可,A 正确;使用欧姆表时,指针指中央附近误差较小,故C 、D 错误;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读数误差较大,故是一种粗测法,B 正确.【答案】 AB三、非选择题7.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刻度盘.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如图所示,则:(1)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 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用的欧姆挡是________(选填“×10”“×100”或“×1 k ”).(2)用此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当选用量程为50 mA 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 mA ;当选用量程为250 mA 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__ mA.(3)当选用量程为10 V 的电压挡测量电压时,表针也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________ V.答案 (1)1.5×103 ×1 k (2)30.8(30.7~30.9均可) 154(3)6.1知行合一解析 (1)欧姆表读数:对应最上一行刻度值为15,倍率为“×100”,读数为1.5×103 Ω;测2.0×104 Ω的电阻时应选“×1 k ”的欧姆挡.(2)选50 mA 电流挡,则每一小格表示1 mA ,测量的精确度为1 mA ,应估读到0.1 mA(此时为110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30.8 mA ;选择量程为250 mA 的电流挡,则每一小格表示5 mA ,测量的精确度为5 mA ,应估读到1 mA(此时为15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154 mA. (3)选择10 V 电压挡,则每一小格表示0.2 V ,测量的精确度为0.2 V ,应估读到0.1 V(此时应为12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6.1 V.8.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甲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 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与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经调好的多用电表直流50 V 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 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 、b 点.(1)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 点时多用电表指示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 V ,说明_______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或“小灯”).知行合一 (2)红表笔接b 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电表指示仍然如图乙,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______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或“小灯”).答案 (1)11.5(11.4~11.6均可) 蓄电池 (2)小灯9.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 、K 、T 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多用表测量一阻值约为2 000 Ω的定值电阻,某些操作步骤如下:①调节________(选填“S ”或“T ”),使电表指针停在电流“0”刻度位置.②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部件________(选填“S”或“T”),使电表指针停在欧姆“0”刻度位置.(2)A、B两组同学用多用电表测量某型号白炽灯的灯丝电阻.A组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测量,欧姆挡及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灯泡标称字样可能是________.A.220 V 40 WB.220 V 200 WC.220 V 500 W(3)其中一同学想直接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一节标注为1.5 V的旧干电池电动势,应选直流电压________ V挡,读数如图丁所示,则该同学测得的电动势E=________ V.答案(1)①S ②T (2)A (3)2.5 1.46~1.48均可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处的接点.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知行合一知行合一(1)为了检测小灯泡以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档.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档.(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_____可能有故障.(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解析】 (1)在1、2两点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在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选用欧姆档.(2)表明5、6两点可能有故障.(3)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答案】 (1)电压 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调到欧姆档.②将红、黑表笔相接,检查欧姆档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如电阻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11.如图所示为J0411多用电表示意图.其中A、B、C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它测量一阻值约为1~3 kΩ的电阻.他测量的操作步骤如下:(1)调节可动部件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___.(2)调节可调部件________,使它的尖端指向________位置.(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插孔中,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动部件________,使电表指针指向________位置.(4)将两只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进行测量读数.(5)换测另一阻值为20~25 kΩ的电阻时,应调节B,使它的尖端指向“×1 k”的位置,此时还必须重复步骤________,才能进行测量,若电表读数如上图所示,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知行合一【答案】(1)A左边零刻度处(2)B“×100”的倍率档(3)C右边最大刻度处(5)(3) 22 kΩ12.某班同学在做“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1)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当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0”的位置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所示,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 Ω.(2)某同学按如图6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元件后,闭合开关S,发现A、B灯都不亮.该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电路的故障.检查前,应将开关S________.(填“闭合”或“断开”)(3)若(2)中同学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以确定________.知行合一A.灯A断路B.灯B断路C.灯A、B都断路D.d、e间导线断路答案(1)2.6×103(2)断开(3)D解析(1)欧姆表测电阻的测量值等于读数乘以倍率.(2)用欧姆挡检查电路需将电路断开.(3)b、f之间电阻无穷大说明b、f间有断路,b、e之间电阻无穷大说明b、e间有断路,d、e之间电阻无穷大说明d、e间有断路,b、d间电阻有一定的数值,说明b、d间没有断路,所以断路在d、e之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三期末综合检测(B卷)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高中物理实验:练习题使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
高中物理实验: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1、游标卡尺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
其读数准确到。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毫米。
其读数准确到。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
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要注意: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2、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上图中的读数应该是。
5 020 25 15012345678900123456789103、巩固练习1.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
游标位置如右图所示,可知摆球直径是 mm。
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左图所示,图示的读数是 mm。
3.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上右图所示。
该工件的直径为 mm。
4.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直径时,示数如下图所示,此示数为 mm。
5. 下左图为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值可准确到)测定某圆筒的内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圆筒的内径为 mm。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六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②单缝③双缝⑥目镜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①单缝③双缝⑥毛玻璃D.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2.关于数字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计时器只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时间B.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位移C.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D.数字计时器不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零时刻开始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
照片中的数字是闪光时刻小球所处的位置坐标值,单位是厘米。
3.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来描述小球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路程D.时间4.小球在前0.0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0.3m/s B.0.4m/s C.0.8m/s D.0.16m/s5.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 )A .先增大后减小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逐渐增大6.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7.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8.某物体的长度在12 cm 到13 cm 之间,若用最小分度为1 mm 的刻度尺来测量,记录的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 .4位B .3位C .2位D .1位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1x 、2x 、3x 、4x 、5x 、6x 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的长度,下列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A .34x x T + B .342x x T + C .23454x x x x T +++ D .162x x T+ 10.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小些、体积大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l ,这就是单摆的摆长11.小明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与电动势的真实值E 和内阻的真实值r 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E E '<,r r '<B .E E '=,r r '>C .E E '<,r r '>D .E E '=,r r '<1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光片应置于单缝和双缝之间B .拨杆的作用是为了调节缝的宽度C .把单缝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减小D .把毛玻璃屏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二、多选题13.关于打点计时器和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B .纸带上点迹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纸带上点迹变稀疏,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14.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B .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C .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D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1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十分准确地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能准确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16.在做了“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后,某同学得出下列几种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砖的宽度适当选大些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防止在另一侧面发生全反射C.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D.入射角越大越好,这样测量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E.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测得折射率越大F.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G.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三、填空题17.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 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mm、____mm、____mm。
人教版高中物理练习题-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 朝阳二模)小芳同学利用手边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阻R的阻值以及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未知,电压表另一端的接线位置待定。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并描绘出U-I关系图像(U、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不计电表对电路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接a,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阻R的阻值B.若接b,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阻R的阻值C.若接a,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若接b,利用该图像可得到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2.下列给出多种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数据,处理方法既能减小偶然误差,又直观、简便的是()A.测出两组I、U的数据,代入方程组E=U1+I1r和E=U2+I2r求出E和rB.多测几组I、U的数据,求出几组E、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C.测出多组I、U的数据,画出U-I图象,再根据图象求出E、rD.多测几组I、U的数据,分别求出I和U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池内电阻r3.如图所示的图线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I 图线),根据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 B.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C.电源的内阻为25D.电源的短路电流为6 A34.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B.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C.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D.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在最左端5.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图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G内阻约0.1Ω;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内阻约6 kΩ;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较小.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6.某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指出该同学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B.电流表接线有错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D.电压表接线有错二、填空题7.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1为粗调滑动变阻器,R2为微调滑动变阻器,实验得到四组数据如表中所示.(1)表中数据经处理后,可以确定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2)现有滑动变阻器:A(10Ω1 A),B(500Ω0.5 A),C(500Ω0.1 A).那么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R1应选用________,R2应选用________.(填“A“‘B”或“C”)8.(2015 苏锡常镇四市一调)在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1)图1是实验中得到的U-I图像,由此可得该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分别是V和Ω;(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之后,又进行了下述探究实验.他将相同器材分别按图2和图3所示电路进行连接,在每次保持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示数相同的情形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调节滑动变阻器R,测得多组数据,得到I1与I2的关系为:I1=k I2(k为已知).则电流表与电源的内阻之比为.10.(2016 钦州二模)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A.待测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约几欧姆B.直流电压表V1、V2,量程均为3 V,内阻约为3 kΩC.定值电阻R0未知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R mE.导线和开关(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图乙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实验之前,需要利用该电路图测出定值电阻R0,方法是先把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大阻值R m,再闭合开关,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0、U20,则R0= (用U10、U20、R m表示)(3)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1和V2的多组数据U1、U2,描绘出U1-U2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中直线斜率为k,与横轴的截距为a ,则两节干电池的总电动势E=,总内阻r=(用k、a、R0表示).1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a )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 及电阻R 1和R 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 (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 1,待测电阻R 2,电压表V (量程为1.5 V ,内阻很大),电阻箱R (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导线若干.(1)先测电阻R 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________,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以,则电阻R 1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 1=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R 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a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曲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b )所示的11U 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 ,电阻R 2=________Ω.(3)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 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恐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 1,将S 2切换到b ,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 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 ,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111U R R -+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 和电阻R 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__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12.一种供实验使用的小型电池标称电压为9 V,允许电池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 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中电压表内阻很大,可不考虑其对电路的影响),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保护电阻。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使用的玻璃砖的两个表面aa′、bb′明显不平行,则对其他做法都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折射率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单缝宽度为h,双缝距离为d,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当采取下列四组数据中的哪一组时,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可辨的干涉条纹( )A.h=1cm,d=0.1mm,l=1mB.h=1mm,d=0.1mm,l=10cmC.h=1mm,d=10cm,l=1mD.h=1mm,d=0.1mm,l=1m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源与屏之间应依次放置()A.单缝、滤光片、双缝B.滤光片、单缝、双缝C.滤光片、双缝、单缝D.双缝、单缝、滤光片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1P和2P,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3P和4P,在插3P和4P时,应使()A.3P只挡住1P的像B.4P只挡住2P的像C.3P同时挡住1P、2P的像5.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四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单缝②滤光片③双缝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D.①凸透镜②单缝③双缝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B.将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变大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D.减小实验中的双缝间距,目镜中的条纹数会增加7.对于以下的光学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增大两个狭缝1S、2S间的距离d,相邻亮条纹间距离x将增大B.图乙是单色光单缝衍射实验现象,若在狭缝宽度相同情况下,上图对应光的波长较短C.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D.图丁中的P、Q是偏振片,当P固定不动,缓慢转动Q时,光屏上的光亮度将一明一暗交替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纵波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不用激光光源而用一般的单色光源,为了完成实验可在双缝前边加一单缝获得线光源,如图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二、多选题9.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这可能是由于()A.光束的中央轴线与遮光筒的轴线不一致,相差较大B.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在同一高度C.单缝与双缝不平行D.光源发出的光束太强10.如图所示,在用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所用的玻璃砖ABCD的上表面AB和下表面CD不严格平行(AD略大于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此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折射光线c和相应的入射光线a不再平行,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系统误差B.用此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折射光线c和相应的入射光线a不再平行,但不会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沿着从纸外向纸里的方向看,射出光线c相对于入射光线a有顺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D.沿着从纸外向纸里的方向看,射出光线c相对于入射光线a有逆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1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做好如丙图所示调整后,在单缝与光源之间放上红色滤光片就可见到红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高中物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练习题(含答案)一、实验题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1)备有如下器材:干电池1节,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A.滑动变阻器(0~1kΩ,额定电流2A)B.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某同学按甲图原理进行实验,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只填器材前的序号)-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 IV,内电阻为Ω;2.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填“甲”或“乙”),电池的内阻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r测r真(填“>”“<”或“=”)。
-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测得的电动势E=V,内电阻(2)实验后得到U Ir=Ω。
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备有下列器材: ①待测干电池①电压表,量程1.5V①电流表,量程3mA ①电流表,量程0.6A①滑动变阻器10Ω①滑动变阻器20Ω①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电流表选,滑动变阻器选 .(填标号).(2)小组由实验数据作出的U-I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V,内电阻为Ω.(3)测得的电动势真实值,测得的内电阻真实值.(填“>”、“<”或“=”)4.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30Ω;电压表V(0-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内阻为0.80Ω,量程为0.6A);滑动变阻器R(10Ω,2A)。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请在图1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2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得出该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参考答案:4. 1.50 0.20。
高中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
高中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其速度为3m/s,那么它的动量是多少?A. 6kg·m/sB. 9kg·m/sC. 12kg·m/sD. 15kg·m/s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净外力为10N,质量为5kg,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1m/s²B. 2m/s²C. 5m/s²D. 10m/s²答案:B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其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A. 9.8m/s²B. 10m/s²C. 11m/s²D. 12m/s²答案:A二、填空题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_________上。
答案:不同物体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如果它的初速度是4m/s,加速度是2m/s²,经过3秒后,它的最终速度是_________。
答案:10m/s三、计算题6.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50N 作用。
求物体在5秒内移动的距离。
答案:首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求得加速度 a = F/m = 50N/10kg = 5m/s²。
然后,使用公式 s = ut + 1/2at²,其中 u 是初速度,t 是时间。
因为物体从静止开始,所以 u = 0,代入数据得到 s = 0 + 1/2 * 5m/s² * (5s)² = 0 + 0.5 * 5 * 25 = 62.5m。
四、简答题7.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五、实验题8.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重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图甲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
一根轻细线系住钢球,悬挂在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于A 点,光电门固定在A 的正下方。
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质量不计、宽度为d 的遮光条。
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可由计时器测出。
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 和计时器示数t 。
(1)用∆E p =mgh 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 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_________之间的竖直距离。
A .钢球在A 点时的顶端B .钢球在A 点时的球心C .钢球在A 点时的底端(2)用2k 12E mv ∆=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宽度为________cm ,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50 s ,则钢球的速度为v =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 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E p 与动能变化大小∆E k ,发现钢球动能变化大小∆E k 大于势能变化大小∆E p ,则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 05 s 闪光一次,如图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当地重力加速度g="9.8" m/s 2,小球质量m="2" k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小球从位置B到位置E,重力势能增量ΔE P=_ J.动能减少量ΔE k= J;(2)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 P与△E K近似相等,即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 P△E 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3.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__m/s.(g取9.8m/s2)4.(1)一个学生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实验点B产生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高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低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他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5.用如图所示装置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挡板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1)为了使细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以下操作必要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在未挂钩码时,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在悬挂钩码后,将木板的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调节木板左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D.所加钩码的质量尽量大一些(2)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O、A、B、C为4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测量,可知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3)甲同学经过认真、规范地操作,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小车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记为O,再依次在纸带上取等时间间隔的1、2、3、4、5、6等多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打下各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如图是根据这些实验数据绘出的2v s -图象.已知此次实验中钩码的总质量为0.015kg ,小车中砝码的总质量为0.100kg ,取重力加速度29.8m /s g =,则由图象可知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 kg .(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6.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讲解电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
以下是一些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对应的讲解:1. 实验题目: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通过导线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 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 根据欧姆定律 \( V = IR \),计算电阻值,与电阻箱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讲解: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验证这一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题目: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两个电阻器串联连接,接入电源,并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两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同的,而电压则按照电阻值的比例分配。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分布规律的理解。
3. 实验题目: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两个电阻器并联连接,接入电源,并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总电流以及各个电阻器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
- 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讲解: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相同,而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配规律。
4. 实验题目:使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构建一个包含多个节点和回路的复杂电路。
- 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列出方程组。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热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n 滴石油滴在水面上,石油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测得油膜的面积为S ,设每滴石油的体积为V ,则可以估算出该石油分子的直径为 ( ) A ./nS VB ./nV SC ./S VD ./V S2.某同学在做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滴下油酸酒精溶液后,发现痱子粉迅速散开形成如图所示的“锯齿”边沿图案,可能是由于( )A .盆中水太多B .痱子粉撒得太多,且厚度不均匀C .盆太小,导致油酸无法形成单分子层D .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过大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配制好适当比例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和量筒测得1mL 含上述溶液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出油膜的面积,便可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某同学计算出的油酸分子的直径结果明显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 .油酸未完全散开 B .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C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均记为了一格D .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 溶液的滴数多记了几滴4.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实验中将油酸分子看成是球形的,所采用的方法是( ) A .等效替代法B .控制变量法C .理想模型法D .比值定义法5.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到了“数格子”的方法,是为了估算( ) A .一滴油酸的体积B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形成的油膜的面积C .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D .一个油酸分子的面积6.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
根据分子动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炭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压缩气体比压缩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液体分子间距离D.将体积为V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平静的水面上,扩展成面积为S的单分子油膜,则该油酸分子直径为V S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配制好浓度为0.06%的油酸酒精溶液(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1 mL上述溶液用注射器刚好滴75滴;在撒有均匀痱子粉的水面上用注射器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下图为油膜稳定后的形状,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 mm。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时练习一、实验题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所示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图乙是________(选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2)关于上述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甲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B.它们都使用10 V以下的交流电源C.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 s打一个点D.乙图中的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2. 如图所示是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测得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v-t图像.3.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 、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乙图中MN 是水平桌面,PQ 是长1 m 左右的木板,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2 s 和2.0×10-2 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读出滑块的宽度d =5.015 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 1=________m/s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 2=________m/s.4. 如图所示的四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纸带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是越走越快的,纸带________是开始越走越快,后来又越走越慢的.若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图中D 纸带,从A 点通过计时器到B 点通过计时器,历时________s ,位移为________m ,这段时间内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BC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AD 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保留两位小数) A BCD5. 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②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s __________;C 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6.A.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放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220 V交流电源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2)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________上,还要检查________是否夹在纸带之间.7. 用接在50 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2与3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在2与3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据此判定小车做________(选填“加速”或减速”)运动.8. 如图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瞬时速度的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x1=5.18 cm,1、2间的距离x2=4.40 cm,2、3间的距离x3=3.62 cm,3、4间的距离x4=2.78 cm,4、5间的距离x5=2.00 cm,5、6间的距离x6=1.22 cm(f=50 Hz).(1)根据上面的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位置12345v/(m·s–1)_______________(2)根据(1)中表格的数据,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_________,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二、多选题9.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B.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计时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 s(设电源频率为50 Hz)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 V电源上,电火花计时器接在6 V电源上10.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分别如图中a、b 所示,在时刻()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11.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A.能准确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B.能粗略测定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较准确测定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准确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1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三、单选题D .不管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3.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D 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练习题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选择题1.(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木板不能平放,只能倾斜放置B.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C.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D.要在小车到达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B C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A 对应的速率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023.运动小车拖着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 50 Hz)后,在纸带上留下六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得第一点到第六点的距离为 18 cm,则【】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3 m/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8 m/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80 m/s4.(多选)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三条纸带分别以间隔相同点迹的方式依次剪成纸条,按先后顺序一端对齐粘在一起,然后用平滑线段将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起来,如图所示,则根据纸带的特点即可研究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丙A.图甲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图乙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D.图丙表示物体的速度先随时间均匀增加,后保持不变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带上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C.作 v-t 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D.在数据处理时,常用公式法和图象法6.(多选)图示为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经过处理后的纸带,图中 O 为小车运动的起始点, A 为所选取的第一个计数点,O 点到 A 点之间有部分点不清晰,相邻两个记数点之间有 4 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 50Hz,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后可直接算出【】A.从O点到F点运动的时间B.从A点到F点运动的平均速度C.C点时的瞬时速度v CD.G 点时的瞬时速度v G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20.30.40.50.6通过计数点时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二、填空和计算题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步骤,试找出其中的错误和遗漏的步骤(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 G)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一端,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取下纸带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F.从所打的纸带中选取理想的纸带进行分析错误和遗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图10-5 电学实验练习题例1、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R x (约100 Ω);直流电流表(量程0~10 mA 、内阻50 Ω);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 、内阻5 k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 x <v A R R ,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在控制电路中,若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I min =xA R R R E ++. 例2、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 x ,现有如下器材: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 、定值电阻R 0、电阻箱R 1、滑动变阻器R 2、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电源和导线。
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解析】⑴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此法俗称”替代法”)。
⑵①将S 2与R x 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
②将S 2与R 1相接,保持R 2不变,调节R 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 1的值,则R x =R 1。
例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电压表V 1,量程为,内阻r 1=750Ω;电压表V 2,量程为5V ,内阻r 2=2500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100Ω;)单刀单掷开关K ,导线若干。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解析】如图所示(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例4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 1(量程250mA ,内阻r 1为5Ω);标准电流表A 2(量程300mA ,内阻r 2约为5Ω); 待测电阻R 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 ,内阻r 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2.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为()A.50.30mm B.50.15mm C.50.25mm D.50.2mm3.数字0.0010有几位有效数字A.1 B.2 C.3 D.44.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为()A.1.7mm B.1.37mm C.1.2mm D.13.7mm5.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工件的电阻率,分别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工件的长度、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各选项中读数都正确的是()A.4.83cm、5.313mm. B.5.03cm、5.313mmC.4.83cm、5.813mm D.5.03cm、5.813mm6.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读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为()A.20.30mm B.20.30cm C.20.3mm D.21.30mm 7.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A. 2.5cmB.11.18mmC. 5.2cmD. 4.815mm8.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A.一样大B.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二、多选题9.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C.由于量具没有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没有调到垂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D.由于实验测量公式的近似而产生的误差。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所受合外力F及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
(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1)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保持小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小车质量m及对应的1m的数据如下表:小车的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的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质量的倒数1m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请在如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m的图象____,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的倒数1m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条.如图甲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t1为0.0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2为0.01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t为0.20s.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卡尺示数如图乙所示.(1)读出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___cm.(2)估算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A.尽量减小钩码质量B.遮光条宽度越窄越好C.其他条件不变多次测量取平均值3.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所测的几组数据.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F-x的图线.4.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中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交流电源.(填“低压”、“220V”)(3)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实验中用直尺量出各计数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①在计数点1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该同学在测量的时候没有将计数点5的数值记录下来,根据前面的数值可以推算出计数点5到0点的距离为______cm.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1)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在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的位置可以随意变动B.使用弹簧测力计应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C.实验中,不仅需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还需要记下细绳套的方向D.在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细绳间的夹角应尽量大些(2)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 表示此力____。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含解析)
【详解】[1]将该电器元件与E=8V,r=4Ω连接,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可得U=8-4r,可在图中画出直线1与U-I曲线交于(1A,4V),所以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1A;
[2]将两个这样的元件并联接入该电源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2Ir,可得U=8-8r,可在图中画出直线2与U-I曲线交于(0.75A,2V)则每一个元件消耗的功率为
A.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B.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C.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 D.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
7.在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左侧“0”刻度处
B.测量时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则应该减小倍率,并重新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B.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C.表盘刻度是均匀的
D.表盘刻度最左边表示电阻阻值为0
3.如图,该电路元器件对应的符号是( )
A. B.
C. D.
4.在利用多用电表欧姆挡前要进行欧姆调零,欧姆调零利用的是( )
A.甲旋钮B.乙旋钮C.丙旋钮D.丁插孔
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阻值约为 的电阻 ,用内阻约为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 的电流表进行测量。他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欧姆表的×100挡测一电阻,发现指针偏角太小,应换下面哪个倍率挡位( )
A.×1挡B.×10挡C.×100挡D.×1k挡
2.关于欧姆表及其使用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表内电源负极的应是黑表笔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习题大全(含答案)
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约10 kΩ)
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
变阻器R1(0~10 Ω,1.0 A)
变阻器R2(0~200 Ω,0.6 A)
电源E(6V)
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要求测定小电珠在0.4V~4.0 V的范围内,不同电压U时流经它的电流值I,作出伏安特性曲线。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实验电路中应采用______(分压、限流)法供电,变阻器选用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电压表选_______;
A2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约0.6Ω)
V1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30kΩ)
V2电压表(量程1.2V,内阻约的20kΩ)
R1滑动变阻器(范围0-10Ω)
R2滑动变阻器(范围0-2kΩ)
(2)若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用U、I表示,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算金属丝的电阻率的表示式为ρ=。(全部用上述字母表示)
①要较准确地测出该金属丝的电阻值,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得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为L,金属丝的直径d,已知其电阻大约为25Ω.
(1)在用伏安法准确测其电阻时,有下列器材供选择,除必选电源(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导线、开关外,电流表应选,电压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代号)并将设计好的测量电路原理图画在方框内。
A1电流表(量程40mA,内阻约0.5Ω)
答案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高中物理必修一《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题练习(含答案)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题练习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2.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下图所示.(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 cm,D、E两点相距2.90 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4.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下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 A=16.6 mm,x B=126.5 mm,x 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 A、x B、x D和f表示).5.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6.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下图(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MN是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其示数如图(c)所示.(1)滑块的宽度d=________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_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_______的宽度减小一些.《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典型题练习参考答案1.解析: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v B =x 2+x 32T ,所以C 正确,x 6-x 1=5(x 2-x 1),所以B 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 ,D 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开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A 错误.答案: C2.解析: (1)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 ,周期T =1f =0.02 s ,故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2)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2×5 s =0.1 s ,由图读出x =7.0 mm =0.70 cm.C 点对应速度v C =x BC +x CD 2T =0.90+1.102×0.1cm/s =0.100 m/s.答案: (1)0.02 s (2)0.68~0.72 cm 0.100 m/s3.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打D 点的速度等于CE 段的平均速度,即v D =CE 2T =5.60×10-22×0.02m/s =1.40 m/s.(2)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求出加速度为5.00 m/s 2.答案: (1)1.40 (2)5.004.解析: (1)因相邻的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故t =5T =0.1 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v C=x BD2t=(624.5-126.5)2×0.1×10-3=2.5 m/s.(3)设x B-x A=x1,x C-x B=x2,x D-x C=x3,则x3-x1=2at2,x2-x1=at2,即x3+x2-2x1=3at2,t=5T=5f,故x D-3x B+2x A=75af2,所以a=(x D-3x B+2x A)f275.答案:(1)0.1(2)2.5(3)(x D-3x B+2x A)75f25.解析:(1)5点的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替代,即v=x5+x62T,这里T=0.08 s,代入数据算得v5=1.31 m/s.(2)描点画图象,由速度图象找到斜率即为加速度.a=2.5 m/s2.答案:(1)1.31(2)图象略 2.4~2.6 m/s26.解析:(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2)v1=dt1=1.010×10-21.0×10-2m/s=1.0 m/sv2=dt2=1.010×10-24.0×10-3m/s=2.5 m/s(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1)1.010(2)1.0 2.5(3)平均速度滑块。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真题练习含答案1.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将橡皮筋改为劲度系数为400 N/m 的轻质弹簧AA′,将弹簧的一端A′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可伸长的细线OA、OB、OC,分别固定在弹簧的A端和弹簧秤甲、乙的挂钩上,其中O为OA、OB、OC三段细线的结点,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弹簧AA′伸长1.00 cm不变(1)若OA、OC间夹角为90°,弹簧秤乙的读数是______N(如图2所示).(2)在(1)问中若保持OA与OB的夹角不变,逐渐增大OA与OC的夹角,则弹簧秤甲的读数大小将______,弹簧秤乙的读数大小将________.答案:(1)3.00(2)一直减小先减小后增大解析:(1)弹簧秤的最小分度为0.1 N,题图2读数为3.00 N.(2)F甲、F乙的合力与轻质弹簧AA′的弹力等大反向,OA与OB夹角不变,OA与OC夹角变大如图所示,F乙与F甲垂直时最小,F乙先减小后增大,F甲一直减小.2.[2024·广东省深圳市期中考试]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该实验运用的思想方法是________.A.等效替代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模型法(2)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3)下列的实验要求必要或者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应用测力计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应在水平桌面上进行实验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4)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答案:(1)A(2)3.80(3)AC(4)甲解析:(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过程中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A正确.(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 N,需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则图中A的示数为F A=3.80 N.(3)以O点为对象,需要知道O点受到的三根细线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其中细线OM拉力大小等于重物M的重力,故需要用测力计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A正确;应在竖直面内进行实验,B错误;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以减小误差,C正确;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因为每次都是独立的实验,故每次实验不需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D错误.(4)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由于误差原因,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在竖直方向,故图甲是正确的.3.[2024·辽宁省部分高中月考]学校实验室有许多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测力计与刻度尺放在一起,如图甲所示.(1)由图甲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 N/m.(2)小林同学想测量某词典受到的重力,发现量程不够,他用3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竖直向上将该词典拉起,稳定后其示数分别为4.4 N、4.5 N、4.6 N,则该词典受到的重力大小G1=________ N.(3)小贾同学将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取出,发现其内部弹簧(质量不计)的自然长度均为9.00 cm,小贾制作一个半径为12.00 cm的圆盘,将3个弹簧的一端均匀固定在圆环上,另外一端固定打结,结点恰好在圆心O处,如图乙所示.将圆盘水平放置,在结点O处悬挂一文具盒,平衡时测得结点下降了5.00 cm,则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F=________ N,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大小G2=________ N.(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62.5(2)13.5(3)2.5 2.9解析:(1)根据题图甲可知弹簧的弹力为5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8.00 cm,所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08N/m=62.5 N/m.(2)该词典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3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和,即G1=4.4 N+4.5 N+4.6 N =13.5 N.(3)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平衡时每根弹簧的长度均为12.002+5.002cm=13.00 cm,每根弹簧的伸长量均为4.00 cm,每根弹簧的弹力大小均为F=kΔx=2.5 N.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大小G2=3F cos θ=3×2.5×513N≈2.9 N.。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 关于“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D .要在小车达到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中有益的是A .选取计数点时,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合理的那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3.在下列给出的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只填编号)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选出的器材有 。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按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步骤代号填在横线上 。
A .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源C .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D .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E .先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再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F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挂着合适的钩码G .断开电源,取出纸带5.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
设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1、s 2、s 3、s 4,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s 2-s 1=aT 2B .s 4-s 1=3aT 2C .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T2s s v 212+= D .21aT 2s = 6.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过程的相片,每两次闪光时间间隔为1/30s ,a 、b 、c 、d 是四个相邻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7、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
图上标出了F 1、F 2、F 、F ’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 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比较力_____与_______的大小和方 向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 (B )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C )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D )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27、 F ’ (1分); F F ’ (共1分); ( A ) (3分)28、(8分)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 ,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
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题)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A .钩码的个数1232,4N N N === B .钩码的个数1234N N N === C .钩码的个数1322,3,4N N N ===D .钩码的个数1231,3,5N N N ===(2)(多选)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 .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 、OB 、OC 三段绳子的方向 B .量出OA 、OB 、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 .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A .d F 是c F 的平衡力B .a F 、b F 的合力是c FC .e F 、d F 大小一定相等D .e F 和d F 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题28图乙题28图甲28、(8分)(1)( B C )(3分) (2) ( A C ) (3分)(3) ( A ) (2分)28. (8分)某同学想利用古代抛石机的模型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 定律,如图所示,一轻杆可绕固定于水平地面的竖直支架上的转动轴O 转动,轻杆左端固定一小球A ,轻杆右端的勺形槽内放置另一小球B 。
当将轻杆由静止释放后,A 球向下运动可带动轻杆逆时针转动,直到轻杆到达竖直位置时,B 球被水平抛出。
实验前已测得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A 、B 的球心离O 的距离分别为L A 、L B ,转轴O 离地面的高度为h 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1)该同学在某次实验时,将轻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从释放到B 球刚被抛出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为 ;B 球落地后,测得B 球落地点与O 点的水平距离为s ,则由此可知,从释放到B 球刚被抛出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尽量减小B 球的质量 (B )选用硬度较高的轻杆(C )尽量减小转轴O 处的摩擦(D )在同一高度多次释放A 球的前提下,取B 球的平均落 点,然后测量s(3)为进一步提高实验精度,也可多次改变A 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如图所示。
测出A 球离地高度h 及对应的B球落地点与O 点的水平距离s ,然后根据测量数据作 图像,若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可证明系统机械能守恒。
28. (1)g L m g L m B B A A -(1分), )()(42202B BA AB m L L m L h g s ++(2分)(2)BCD (3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3)(L A -h 0+h )—s 2(2分27、(6分)使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电源是12V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R1标有“5Ω,2A”,R2标有“100Ω,20mA”。
各电表的量程如图(a)所示,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并测多组数据。
(1)把图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2)测量时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U=V。
(3)在如图(c)所示的P-U2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实验电路连线正确图(a)图(b)U/ V22U/ V22U/ V22U/ V2A B C D图(c)电压表选0~15V, 电流表选0~0.6A; R1; (2)3.7 (3)D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变大。
解析:(1)因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 额定电流是0.5A ,故电压表选0~15V,电流表选0~0.6A;由于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并测多组数据。
故滑动变阻器选用分压式接法,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为12Ω且额定电流是0.5A ,故滑动变阻器选R1;(2)由于电压表的量程为15V ,故读数为3.7V ;(3)在P-U2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于电压增大,灯丝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变大,故选D27.(多选)某研究小组在学习了DIS 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
小组成员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 的宽度最小B .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C .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D .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27.( BD )(4分)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A 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 是质量为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 )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 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 、M 距离地面的高度H 、M 与P 间的水平距离x 1; 第二次实验,如图(b )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 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 ′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 的距离L 、M 与P ′ 间的水平距离x 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 )h 的测量 (B )H 的测量 (C )L 的测量 (D )x 2的测量(3)若实验中测得h =15cm 、H =25cm 、x 1=30cm 、L =10cm 、x 2=20cm ,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
28.(7分)(1)x 1g2H(2)BCD (3)0.5 27.(6分)在“用DIS 研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中时,甲、乙两组分别用如图(a )、(b )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重物通过细线跨过滑轮拉相同质量小车,位移传感器(B )随小车一起沿水平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A )固定在轨道一端.甲组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 ,乙组直接用力传感器测得拉力F ,改变重物的重力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多组数据,并画出a-F 图像。
(1)位移传感器(B )属于 。
(填“发射器”或“接收器”)(2)甲组实验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 的条件是 。
(3)图(c )中符合甲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 ;符合乙组同学做出的实验图像的是 。
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N图(b ) 图(a )28.(6分)在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某同学的线路连接如图甲所示。
(1)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2)在图乙1I-R 坐标系中标出了该同学所测的实验数据点,试作出这些数据点的拟合直线,并读得该直线的纵轴截距为 A -1,求得其斜率为 V -1;(3)求得电池的电动势是 V ,内阻是 Ω。
27.(1)发射器(2分)(2)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2分) (3)②(1分);①(1分) 28.(1)(1分)(2)(1分)Ω乙0.9(0.8—1.0)(1分),0.67(±0.02)(1分)(3)1.5(±0.1)(1分),1.4(±0.3)(1分)7、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3)如果某一电池的电动势是1.5V,内阻是2.0Ω.问:将本题中的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小题的方格图中)7. 解答:(1)见下图(2)见下图(3)作出U =Ir E 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35安,工作电压为0.80伏,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28.11、 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 U-I 关系的实验数据:(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 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 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定值电阻R 和两个上述小灯泡组成串并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 的电源上.已知流过电阻R 的电流是流过灯泡b 电流的两倍,则流 过灯泡b 的电流约为 A .图甲图乙图丙拓展:将该灯泡与5Ω的电阻接到3V 的电源上,那么它的功率是多少?阻值是多少?11. 【解析】:(1)甲电路中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可以获得从零开始变化的电压,符合图中数据的要求。
(2)将表中数据逐一描点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3)根据题意有 E = U a +U b ,I a =3I b ,从所做曲线可以查出,I a =0.210A ,I b =0.07A ,U a =2.7V , U b =0.3V 。
【答案】:(1)甲 (2)如图所示 变大(3)0.050A【备考提示】:本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实验原理、方法的技能进行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