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六要素培训讲学
记叙文第一讲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
记叙文阅读方法指导第一讲:紧扣“六要素”,把握文章主体。
一、知识指要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如:小说、散文、寓言、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之中的,是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的。
记叙文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把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一般来说,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六要素都很齐全。
在六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1、时间(即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是具体时间;也可以是大体时间。
2、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可以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物。
4、事件(即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读记叙文,把这些都弄明白了,才算读懂。
二、考点题型:考点一:指出记叙文的六要素。
考点二:根据记叙要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技巧点拨:1.分析六要素的作用:时间是为了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地点是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人物和事件,可根据写作意图和写作重点来确定其作用,如果以前者为主,事件就是为突出人物服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如果以后者为主,人物则对事件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至于结果,往往是为了消除悬念,而起因、经过则是为了使文章更加充实可信。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④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2.记忆口诀: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找原因;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文知识要点
记叙文知识要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和线索1、“六要素”的作用:有助于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事件脉络。
2、“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如何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3、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二、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
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三、记叙的人称、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
作用:采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阅读时要充分注意到“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一般记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本人,“我”在文中可能处于主要地位,也可能处于次要地位。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是第三人称。
记叙文阅读:六要素与主要内容概括
记叙文六要素及主要内容概括【考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知识清单】记叙文有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把握文章所叙的中心事件,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时间:有明确表时间的词语或短语。
地点: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人物: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线索人物、陪衬人物,注意主要人物。
事件的起因: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事件的经过: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是突出主题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的发展、高潮。
事件的结局:事件到最后又什么结果。
【典型题型】请归纳本文的六要素【真题导引】阅读都德《最后一课》,归纳六要素。
时间:普法战争结束后地点: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人物: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事情的起因: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经过: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心理变化和韩麦尔先生的反应结果: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便哽咽着说下课。
【实战演练】1.阅读《风雨中的菊花》,回答问题。
(20分)(云阳县2016年下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空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着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车站周围的一切他最熟悉不过了。
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
他厌倦了这样奔波的生活,他最急于见到的是上小学的儿子。
一想起儿子,他浑身就有力量。
正是由于自己整天漂泊,妻子和儿子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儿子才能上寄宿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想到这些,他的心情舒畅些。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循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
•
20、刻画人物用了哪些方法?一般有概括介绍 和具体描绘,具体描绘中又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正面描写中又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 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 21、文章给你的启示、读了文章的感受、你 对事情的看法等发挥类的题,首先要做到观点鲜 明,观点有时也可以有相关的多个,语句之间不 要重叠、交叉、包含。 • 22、某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要根据全文的 内容说明作者赋予此句的意思。
二、记叙的顺序:
• 1、倒叙: • ①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顺叙事 情。 • ②提到前面来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 而只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并 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 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 倒叙的作用:①开篇点题;②造成悬念、 引出下文、引起阅读的兴趣;③使文章更生动、 灵活;④使结构更紧凑。 •
•
•
十四、分析词、句、段的表达作用。
• (1)解词或句的意思;(2)分析其对表 现中心思想的作用,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 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3)分析其对语 言表达效果的影响;(4)所用修辞及作用; (5)对读者影响;(6)与上下文的关系。
•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 • 1、依次写出文中的事情。 • 2、文中详写了哪一件事。 • 3、题干中有“为什么”的问法,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 • • ①作者为什么选了这些内容来写? • 从写作目的的角度来回答,一般是为了突出中心、突出人物、 表达情感,起衬托作用、铺垫作用等等。 • ②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 • 一般出现在散文中,要从找理由的角度来回答,所有的理由都 在原文中能找到,要找得全面、完整。 • ③人物为什么这样做? • 这里的“为什么”要分解成“因为什么”和“为了什么”两个 方面,即要从“原因”和“目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原因”部 分,又要按下面的方式来思考: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或增加 社会原因,或增加根本原因。
记叙文基本知识点
记叙文基本知识点(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人称:1.第一人称“我”: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你、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他、她、它”: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三)抓住线索,掌握布局线索的几种类型及作用: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四)抓住特殊语句,领会文章主旨叙事性散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特殊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描写能较好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等;抒情则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心;议论能直接点明或加深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五)研读重点段落及语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及语句: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六)透析写作手法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修辞手法:(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第27节 六要素(阅读理解精品课件)
第27节六要素一、总体分析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因此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要明确是它们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基本内容,但并不是六要素缺一不可,要针对需要而定。
二、独创“四步”阅读公式法1、考点分析:六要素的考察应该在于分析人物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会结合主要内容一起考,因此要明确,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
2、常考题型:请填写文章内容①经过是:②结果是:3、答题思路时间、地点: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有点时间有跨度,要把跨度写出来。
地点有变化时要注意事情的各个具体环节和地点的对应关系。
人物:如果问到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关于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指“因何发生了这件事”,“经过”指事情发展过程,“结果”指最后阶段,事情发展的状态。
对这三项的概述一般是“谁怎样”“谁干什么”,而这里的“谁”多指主要人物。
4、答题公式:起因、经过或结果用概括内容的公式作答。
公式:什么人+做了什么+结果三、精选篇章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经济学告诉我们,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
商业活动中什么最稀缺呢?古往今来无一例外,真诚是最稀缺的。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
往常碰到这种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
我今晚就待在这里完成手边的订房工作,反正晚班督察员今晚是不会来了。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
记叙文六要素:理解与运用
记叙文六要素:理解与运用记叙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叙述事件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要想写好记叙文,掌握六要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具体示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运用这些要素的能力。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及其含义1.时间(When):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点,如“2024年8月6日”,也可以是时间段,如“春天的某个下午”。
2. 地点(Where):事件发生的地点,可以是具体的地理位置,如“学校的操场”,也可以是抽象的场所,如“在梦中”。
3. 人物(Who):参与事件的人物,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如“小明”和“小明的妈妈”。
4. 事件(What):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即发生的事情,如“小明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5. 原因(Why):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解释为什么事件会发生,如“小明之所以能捡到钱包,是因为他走路时总是低着头”。
6. 结果(How):事件的最终结果或影响,描述事件如何结束,如“小明将钱包归还给了失主,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二、六要素的使用场景与示例分析1. 时间(When)示例:《小明的一天》“2024年8月6日,小明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学校参加数学竞赛。
”分析:这里明确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时间背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情境中。
2. 地点(Where)示例:《校园里的发现》“在学校的操场上,小明发现了一只躺在草地上的钱包。
”分析:地点的描述为事件提供了具体的发生场所,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事件发生的场景。
3. 人物(Who)示例:《小明的善举》“小明,一个乐于助人的小男孩,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了一只钱包。
”分析:人物的介绍让读者知道了故事的主角,以及他的性格特点,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事件(What)示例:《意外的发现》“小明在操场上捡到了一只装有现金和证件的钱包。
”分析:事件的叙述是记叙文的核心,它直接告诉读者故事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记叙文有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六要素
(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显得尤为关键。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行动描写
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2.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
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三)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
它一般由起因,经过,结果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1.记叙文六要素知识讲解
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
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或:什么(事物)+怎么样。
1、找出《谁是最可爱的人》六 要素
时间:阻击敌人的日子里
地点:汉江南岸某村庄的一个着火的院子
人物:马玉祥、朝鲜儿童
起因:敌机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有几间房 子着火了,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孩子哇哇 哭叫的声音
本文通过讲述十二岁的鲁本用将 近一年的时间为母亲准备礼物的故 事,表达了鲁本对母亲的爱。
练习2:《文天祥》这篇文章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文记叙了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 抗元将领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 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 讴歌了他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 民族气节。
智慧应对记叙文阅读
学 明确记叙文知识要点 习 掌握记叙文阅读方法 目 标 提高记叙文阅读能力
记叙文的文体常识
记叙文的基本知识:按一般文 章体裁来分文章可分为记叙文 (其中含小说、散文)、说明文、 议论文、应用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
记 叙 文
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 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 容的一种文体。
作用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 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
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谁?干什么?
分析记叙文的六要素。具体说来,有以 下几点:
(1).文章在交代时间、地点时有
两种方式:直接交代,间接交代。
直接交代时间,往往既可以做清楚 的交代,也可做模糊的交代,如“以 前”“某一天”等。直接交代地点, 可详可略;可一处,也可多处。
经过:马玉祥闯进火海救朝鲜儿童
第一讲 记叙文六要素(七-八年级阅读)
第一讲记叙文六要素阅读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阅读记叙文,可以从记叙文的六要素着手,使读者对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的身份、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更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很多时候,文章没有对六要素逐一交代,这主要根据文章的需要而有所侧重,记叙文的重点在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它们是构成记叙文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应该写详细,写生动。
常考题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答题提示:提炼出“某某干什么”或“某某怎么样”的形式,再补充需要强调的时间、地点、结果即可。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答题提示:文中没有记述某一完整事件,而是通过多件小事或事情的片断来表现主旨。
这一类文章就不必对每件小事都交代时间、地点、起因,只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小事。
实战演练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魏得强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
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
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
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还比着谁会浪费。
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了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扔掉。
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记叙文写作(主讲六要素)教学提纲
记叙文写作(主讲六要素)记叙文写作一.什么是记叙文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写人物的记叙文以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
它的情节安排不是以“事”为主,而是以“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为写人服务的。
内容清楚是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要准确具体地描写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对人物具体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其中主要的是要写好人物在事件发展中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思想。
记人的作文还要详略得当,有的地方需浓墨重彩,有的地方轻描淡写,还有的地方干脆空着。
二.写作要点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3.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4.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和“穿插叙述”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结局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第三讲六要素
第三讲记叙的要素主要是在写事的记叙文或以一事写一人的文章中考察这个知识点。
一、具体说明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分析六要素的作用:1、概括主要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因为总结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要说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这句话就涉及了四个要素。
2、直接考记叙文的要素。
如:2006年第19题:“我”决定拜访新邻居的原因是什么?三、分项说明六要素(一)时间,即所记叙事件发生的时间。
1、直接交代时间:①可以明确交代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叙述重大事件、重要事情、庄重场合等一般需要明确交待时间。
如: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因为是震惊世界的大事,精确到分)②也可以大体交代如: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从前哪"“上中学后”之类。
《我敬佩的好老师》“前几天……过了两天”;《洁白的雪》“早晨”。
2、间接交代时间:①时令节气、中外节日、物候现象都可以交代时间。
如:元宵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
(用节日交代)又如:当大雁冲破雾霭,从千里迢迢之外赶回北方时。
(用物候现象交代)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如:清冷的月光洒遍庭院,微风滑过手心,冰凉。
(晚上)又如:一阵大雨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
(雨后)③通过叙事交代如:家家都喜气洋洋,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春节)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我一个小纸团。
(考试时)④其它方法如: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还觉得冷,看见田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不禁打起哆嗦来……我真不喜欢这个季节。
(用作者的感受交代时间是冬天)又如:“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罗……喂。
”(用歌词交代时间是早晨)注意:1、以时间为序的文章,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时间也在推移。
概括时间要素时就要求概括性更强一些。
如《痛苦的一堂课》中时间词语:像往常一样……当指针指到14点时……说完……随着……训练结束后。
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
情节安排
起因:事件的 开始,引出故 事的背景和原
因
经过:事件的 发展,展示故 事的冲突和转
折
高潮:事件的 顶点,展现故 事的紧张和激
烈
结局:事件的 结束,揭示故 事的结果和意
义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时 间、地点等
心理环境: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变化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时间与地点的描绘技巧
明确时间:明确 指出故事发生的 时间,让读者了 解故事的背景和 氛围。
具体地点:详细 描绘故事发生的 地点,让读者感 受到故事的真实 感和代入感。
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使 时间与地点的描 绘更具生动性和 形象性。
结合情节:时间 与地点的描绘要 与故事情节紧密 结合,使读者在 阅读过程中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故 事的发展。
事件的叙述技巧
明确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运用叙述顺序,如顺叙、倒叙、插叙等 运用叙述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 运用叙述手法,如描写、抒情、议论等 运用叙述语言,如简洁、生动、形象等 运用叙述结构,如总分总、并列、递进等
05
记叙文六要素的实 践应用
优秀记叙文范例分析
标题:《我的父亲》 时间:作者回忆父亲年轻时的经历 地点:作者的家乡 人物:作者、父亲、母亲等 事件:父亲为了家庭辛勤工作,母亲照顾家庭 情感: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对母亲的关爱和感激
学生写作实践与点评
学生写作实践:选取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分析其六要素的应用情况 点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示例:提供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作为示例,分析其六要素的应用情况 总结:总结六要素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六要素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如何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
如何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
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
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六年级下讲义记叙文的六要素讲解
六年级下讲义记叙文的六要素讲解记叙文是我们在写作中最常接触的一种文体,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生活。
要写好一篇记叙文,就需要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地了解一下这六要素。
一、时间时间是记叙文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故事发生的具体时刻或时间段。
比如,“昨天下午”“上个周末”“暑假里的一天”等等。
明确的时间能为故事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行为。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日期、季节、时刻来表明时间。
比如,“2023 年 5 月 1 日,阳光明媚,我和家人一起去郊游。
”或者“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小明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的表述要清晰、准确,不能模糊不清。
同时,时间的选择也应该与故事的内容和主题相契合,起到烘托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地点地点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它为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展开提供了空间。
地点可以是具体的某个城市、乡村、学校、公园,也可以是更广泛的区域,如北方、南方、海边、山区等。
比如,“在美丽的西湖边,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情。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环境清幽。
”清晰地交代地点,能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故事发生的场景,增强文章的画面感。
选择地点时,要考虑到地点的特点对故事的影响。
比如,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可能会有丰富多样的人物和情节;而在一个幽静的山谷中,更能营造出宁静神秘的氛围。
三、人物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
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外貌、身份和经历。
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比如,“他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
”“‘别担心,我会帮助你的!’她亲切地说道。
”“小明急得直跺脚,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学习经验】记叙文六要素
【学习经验】记叙文六要素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六要素作用记叙文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记叙文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写作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首尾照应的记叙文写作技巧是文学名家常用的一种写作技手法,也是中小学生最该熟练运用的一种写作方法,它既可以使文章主题突出,引发读者共鸣;又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首尾遥相呼应,自然圆融。
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系紧密的事要浓墨重彩的详写,与中心关系不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事不写。
不要只有叙述性的语言,要有生动的描写,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要有点明主旨的抒情议论句,要注意多次点题。
记叙文写作类型1、顺叙法:时间依由先到後,空间由近及远,逻辑依因果排列。
2、倒叙法:先叙述结果,再叙述理由或事件本身。
而在叙述结果或理由或事件时,还需依时间的先後,空间的近远排列。
3、侧叙法:看重题意的某一点或某几点来写,其余部份带叙或不叙。
4、带叙法:记叙一人或物时,附带叙述另一人物。
5、归类法:众多的人或物,可归类叙写。
例如写“我们的学校”可分成校景、上课情形、学生的活动等类分别叙写。
6、映衬法:对人物的褒贬,不做正面指出,而用反面的事物来衬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六要素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记叙文的六要素教案学习课题: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习目标:1.清楚和明确弄清记叙文的六要素。
2.学会归纳、概括,找到一篇记叙文的六要素。
3.学会在写作中将六要素合理有效地运用。
学习重点:准确找到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习难点:归纳概括记叙文的六要素,把握文章中心并运用到写作中。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二、知识讲解(一)记叙文的六要素1.时间。
一般地说在文章开篇时就应交代。
时间可用某年某月某日表示,也可用自然时令或节日表示,还可用景、物去表示。
如“五月五日”、“一个夏天的傍晚”、“大年初一”、“当荷花开了的时候”、“月儿爬上树梢”等等,都是对时间的交代。
2.地点。
地点一般也应在文章的开头交代明白。
3.人物。
人物必须交代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由人去做的,人物是构成叙事文的主要要素之一。
4.起因。
任何事情都有起因,它是事情全过程的“头”,是不可缺少的。
5.经过。
它是构成叙事文的主体,是“六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突出文章主题的主要部分,是笔墨用力的重点。
因此,不但要交代清楚,还要具体地、详细地写清楚、写完整。
6.结果。
“结果”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它是鉴别文章完整与否的显著标志。
考点怎样(二)六要素的考查形式1、概括主要内容,总结中心思想。
因为总结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就要说出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这句话就涉及了四个要素。
2、直接考记叙文的要素。
如: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方法:1.时间,即所记叙事件发生的时间。
(1)直接交代时间:①可以明确交代是某年、某月、某日,甚至某个时刻;叙述重大事件、重要事情、庄重场合等一般需要明确交待时间。
如: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
(因为是震惊世界的大事,精确到分)②也可以大体交代如:若干年前,或“我小时候”"“从前哪”“上中学后”之类。
《我敬佩的好老师》“前几天……过了两天”;《洁白的雪》“早晨”。
(2)间接交代时间:①时令节气、中外节日、物候现象都可以交代时间。
如:元宵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
(用节日交代)又如:当大雁冲破雾霭,从千里迢迢之外赶回北方时。
(用物候现象交代)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如:清冷的月光洒遍庭院,微风滑过手心,冰凉。
(晚上)又如:一阵大雨过后,天气凉爽了许多。
(雨后)③通过叙事交代如:家家都喜气洋洋,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春节)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我一个小纸团。
(考试时)④其它方法如: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还觉得冷,看见田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不禁打起哆嗦来……我真不喜欢这个季节。
(用作者的感受交代时间是冬天)又如:“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罗……喂。
”(用歌词交代时间是早晨)注意:(1)以时间为序的文章,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时间也在推移。
概括时间要素时就要求概括性更强一些。
如《痛苦的一堂课》中时间词语:像往常一样……当指针指到14点时……说完……随着……训练结束后。
答:上街舞课时。
(2)练习:如果时间有大范围有小范围,应从大到小排列。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
答:时间是五十七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
五十七年七月是具体时间,一个闷热的日子就是大体交代了。
)2.地点:即事情发生的地方。
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等。
除了直接交代外,地点也可以间接交代(或者说这个要素是隐形的)。
①通过叙述交代如:看着穿着白大褂来往的行人,爸爸妈妈那焦急的面容……我知道我是在什么地方了,并且我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
(医院)又如:考试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了她一个小纸团。
(教室)②通过环境描写交代如: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山与山之间是条沟,沟里是几个小村子。
(山区)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地点可能会有变化。
写记叙文,就要把变化了的地点交代清楚;读记叙文,也要把握地点变化的情况,答题时概括全面。
3.人物,即文章记叙的人物对象。
写记叙文,必须明确要写的是什么人;读记叙文,也必须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人。
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1、主物人物:是作者着意刻画的形象,笔墨较多。
2、次要人物:笔墨较少,是用来衬托主要人物的。
阅读时区分出来才能正确理解中心。
注意答题技巧:(1)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如《洁白的雪》写了老清洁工和我两个人物。
(2)如果问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只答出主人公即可。
(要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如《洁白的雪》的中心是表现清洁工比白雪还美丽的心灵,所以主人公是清洁工,我只是清洁工事迹的见证者。
(3)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这一点更是考点)①事情的叙述者或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的文章中如果“我”是次要人物);②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如:《洁白的雪》中的“我”既是事情的叙述者、见证人,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又是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
我先看到清洁工扫雪,再看到他去通前面的下水道,情节向前发展了。
)③衬托中心人物;如:《小博士》中的“我”怎么考都考不住小博士,侧面衬托小博士读书多,知识丰富的特点。
④侧面表现中心;再如:《我敬佩的好老师》中的“我”是事情的见证者,我看见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的激动心情,就侧面表现了老师的甘愿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
例1:《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索尼来一家活动的见证人,增加了故事的直真实性。
例2: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正是这一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程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这是两个要点:一是推动情节发展,二是表现中心)或者答:可以删,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老师提示,最好是尊重原作,答不删好。
)4.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人们了解一件事,总爱问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件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结果如何。
其实这就是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只有把这几个方面都交代了,记叙的事情才完整;阅读时,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算读懂了文章。
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
而这里的“谁”多数时候是主要人物。
讲解: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办法----寻找法是先找到故事中的所有人物,然后找到对应部分的人物,再归纳人物在这部分做了什么事情。
如《我敬佩的好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李,大家都叫她李老师。
李老师性格开朗,说话风趣,经常逗大家开心。
可是,前几天,我们突然找不到李老师往日的笑脸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李老师脸色发青,表情难看。
同学们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我心里也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老师,您怎么了?过了两天,我们正在上着语文课,老师捂着肚子走出教室,招手叫我出来,费力地说:“你去帮我倒点热水来,记住,要热的。
”我飞快地跑到老师的办公室,倒了一杯热水,跑回教室。
把水递给了老师。
这时,只见老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把几片药丸倒在了手心,先喝下一口水,然后将手里的药丸放进嘴里,一口气吞了下去。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看着老师吃下药,眼睛都湿润了。
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原来老师生病了,这几天您还是忍着剧烈的疼痛坚持给我们上课,多好的老师啊!老师吃完药后,若无其事地说:同学们,我们继续上课。
”老师就这样忍着疼痛,艰难地讲解着。
大家听得更专心。
老师看见我们这么专心,又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老师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您真是我们的好老师!注意:先找出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李老师带病坚持上课的事。
(而第(1)段老师一向很风趣和第(2)段是老师几天来脸色很难看是主体事件的铺垫,说明老师几天来一直在带病上课。
而需要概括六要素的应该是主体事件,所以主体事件应在第(3)段到第(5)段。
)分析: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 李老师、我、同学们起因部分都有谁?----李老师。
李老师怎么样了?---肚子疼厉害了。
(因为前面说过老师已经生病几天了,而上课时没有吃药,说明不太厉害。
今天得吃药就说明疼得厉害了)起因为----李老师上课时肚子疼得厉害。
经过部分都有谁?----李老师、我、大家李老师做什么了?----让我拿水,她吃药。
吃药后又讲课。
我呢?----拿来水。
大家做什么呢?----看着老师吃药,听讲。
经过为----李老师让我拿来水吃了药,继续给大家上课。
结果部分都有谁?----李老师、同学们同学们怎样了?----更专心了。
李老师呢?----笑了。
结果为----李老师看我们听得更专心了,终于笑了。
三、例题精析平凡的感动早上起来天阴沉沉的,让人觉得很压抑。
送女儿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早晨走得匆忙忘记带雨具了,又急着赶时间上班,结果淋得透湿,狼狈不堪。
紧张忙碌了一天,又累又困。
去接放学的女儿,心情也不好,女儿想到游乐场去玩,我不同意。
女儿看到我一脸的倦意,拉着我的手要和我说话,我只好蹲下来。
女儿用小手捧着我的脸,盯着我的眼睛说:“妈妈,你早上是不是淋雨了?”我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女儿认真地说:“早上我看到同学的妈妈送他来上学时衣服都淋湿了,我好着急,知道妈妈在路上,担心你淋湿感冒了。
”女儿说着把小手放在我的额头上,以前女儿感冒我都是这样试探的,不想只有五岁的小人儿却记得这些细节,一股暖流传遍我全身。
以前我一直以为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不懂事,没想到小小年纪她就会关心人。
我亲了亲女儿的小脸蛋说:“宝贝儿,你想去哪儿,妈妈带你去。
”女儿忽闪着大眼睛说:“妈妈,我到奶奶家去。
”我把女儿送到奶奶家,就赶紧回家睡了,头疼的厉害,可能真的感冒了。
不知睡了多久,女儿回来了,她站在我面前,用小手不停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时不时地把手放在我的额前试探着,我感到口干舌燥,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可能真的是发烧了。
我拉着女儿的小手说:“宝贝儿妈妈生病了,你自己去看电视吧。
”女儿说:“我从奶奶家给你带饭了,你起来吃吧。
”我摆了摆手表示我吃不下,我看到女儿离开了卧室,心里很难过,可是我实在是爬不起来,炎热的酷暑紧张的工作烦琐的家务,我太累了,我要休息一会儿,就一小会儿,我就可以支撑着起来,陪伴我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