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合集下载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篇1假期在读《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时,书中谈到当今我们的课程改革正逐步走进校园,新课程理念正日益走近教师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更新,不应该追求教案的精心设计,有条不紊的实施,以期达到行云流水的效果;不应该怀旧在讲台上动情地直抒情怀、指点迷津。

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是不是一次次千方百计地把孩子们引领到自己设计的教程;是不是通过循循善诱地启发把孩子们的思维束缚到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中;是不是通过让学生一次次地复述,把教师总结出来的条纹纲要搬运到他们的脑海;是不是经常科学、艺术地设计并控制课堂的密度、节奏、气氛和情绪,有没有把孩子的已知设想成难点,而扼杀了孩子出乎意料的未知,作者举出一系列不适合的现象后,提出数学课堂只有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才能使课堂真实地充满生机,让师生切实互动发展,这一观点引起我浓厚兴趣。

动态生成的观点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的,她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教师随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设计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体现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使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能再现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成为师生互动发展的天地。

就是说在现实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放开便难以收场,难以控制,顺着学生思路去做,有时很难确保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积极应对的策略之一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二度设计。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研究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阅读《教师如何做研究》,我对研究的方法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读后感中,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书中提到,教师做研究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点让我深有感触,因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受益。

其次,研究需要有系统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

书中提到了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研究不是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的,而是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提出研究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到得出结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另外,研究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

书中提到了研究的成果可以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这让我意识到,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教学改进,更是为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推动教育的进步,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最后,研究需要坚持不懈。

书中提到了研究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因为研究往往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果。

这让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好研究的决心。

通过阅读《教师如何做研究》,我对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研究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一定能够做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篇1在我国,尽管“研究型教师”的提法已经有一些年头,关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如何做研究等也有不少探讨。

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培训工作者,也比较关注教师科研活动,并从事教师科研指导工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参考书籍而感到苦恼。

一些关于研究的书籍要么理论艰深,晦涩难懂;要么程序复杂,枯燥乏味。

近日读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鲍传友博士的新著《做研究型教师》,不觉眼前一亮。

该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却很丰富,既不乏理论阐述,也有实践操作分析;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鲜活,贴近教师生活。

它为广大一线教师指出了一条开展教育研究的光明大道。

以案例学习为载体,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

过去,我国的教师培训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而扎实的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应该注重提高教师做研究的实践能力。

但是,如果只注重操作方法的训练又会使教师过于专注技巧,而忽视理论上的学习和反思,导致“矫枉过正”,使教师能够收获到“鱼”却不能收获“渔”。

可以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老问题和大问题。

如何架设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更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研究型教师》一书为我们做了很好的尝试。

该书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恰到好处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一些抽象的教育教学理论生活化、情境化,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研究的趣味和魅力,从经验走向理论自觉。

教师研究要有问题导向。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他们做研究第一个障碍就是不知道研究什么问题。

缺乏问题意识可以说是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通病。

《做研究型教师》一书把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教会教师发现问题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

教师如何做研究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做研究学习心得

《教师如何做研究》学习心得孙疃中心校韩友谊读了《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后,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将收获简单汇总如下:1、求新求异。

选择课题后发现有人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题。

盲目引入新的名词术语,并没提供新的意义,对教育实践没有新的解释和指向。

学校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有共性的,但学校之间的情景、传统各异,办学思想不同,别人的研究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所以,对同样的课题作深入研究,有时也是必要的。

2、贪大求全。

选题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关联着一系列问题,且研究课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解决线索。

这样的选题不可能深入,甚至难以为继。

3、跟风追潮。

一旦出现新的动向或潮流,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

它说明学校缺乏主体意识和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应对勇气。

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和规定。

4、课题至上。

“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被当作“科研兴校”的重要标志。

以课题形式搞科研,可以使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集中较多的人力物力,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且使研究方向明确、成果较为突出。

但是,课题不是科研的代名词,随机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亦可作为研究对象。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一系列具体、特殊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虽然不在预定的课题范围内,但同样是重要的、有深刻价值的研究。

5、论文情结。

很多人以为科研就是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

论文只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是主要的方式。

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是研究过程的记录,也是研究结果的体现方式。

教师始终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中,其所思、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承载的。

论文方式是教师不熟的,且不是教师表达研究成果所必需。

6、穿凿附会。

向专业研究者看齐,想方设法引用大量理论文献,分析介绍国内外学者的认识、观点;似乎只有和精深的理论携手,才能彰显研究的力度和分量。

教师研究的存在价值或魅力不在于验证理论或诠释专家的论断,而在于对教育现场的把握和判断,在于对教育事件作出的意义分析。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8篇)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8篇)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8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篇1这学期以来我积极投入了学校的课题研究。

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

“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注重过程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这是我校参与课题研究老师的共识。

而我更是努力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

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

积极吸收。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分层设组。

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作必要的层次调整。

然后规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类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和递进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再次成功的欲望。

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

尤其是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进行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

学习反思内容也都是我在认真学习相关文章之后的真切感受。

在研究中,我发现班上同学基础差异特别大,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A、B、C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暂困生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学生;难度大的问题,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学生。

教师如何做研究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体会本次学习中我有幸读到了《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我感受颇多。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

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本书给我指出了方向和研究的方法。

一、什么是研究?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如何做研究?(一)首先要选好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2、选题注意事项(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2)不要贪大求全。

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

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

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有感

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有感
教学研究的最根本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服务,因此,试著在进行了多种教育的尝试后,我们教研组决定,将校本中所取得的各种经验回归到课堂中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 随着
选修改革的不断深入,滚处在转型时期的教育抛给教师一个又一个问题,也使我对校本教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经过不断的学习我才校本教研就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均不断不断提高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教师角色要正确取向
只有明确指出自己的位置,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师被看作是人的一生的引导者,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快乐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定购了书籍,供我们教师阅读,这使重新认识我对教师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教师需要学生关注师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学生的病态、情感及正确的人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需要不断的要学习来充实自己。
篇三: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读《教师怎样做校本研究有感》
——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课堂教学
核心内容:校本研究作为新一轮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一项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范畴,是把学校建设便成学习型组织的追求,是重建先进学校文化的探索,是健全少年宫幼儿园自我发展机制的实践,是创新学校课程的课程内容纯粹努力┉┉。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课程内容研究的方法,努力助推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探究与体察的策略该策略从实际出发,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新问题,此时的探究思索会指向弊端背后的实质。要求研究者具有洞察力、深刻的思维品质。
工作这几年,教学中的问题时刻都在,只是,平时忙于应付上课、批改作业,有结构性问题也是丢于一边、甚至不屑一顾,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开脱。每天按部就班的教育工作,渐渐的内心变得波澜不惊,知识变得一劳永逸。要抓住其他工作中的问题抓住才能体现一个人思考的力度,才能让自己的唐烨,知识之水才能源源不断地及时更新。在问题的推动下,才能飞速地去学习,不断地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吐故纳新,知识才不会正式成为一潭死水。有了问题之后,不要怕麻烦,一定要想办法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读书,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使我活得更精彩,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每个教师都要读书,读书能够丰富他们的学识。

快来写一篇教师读书心得。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下面本文库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1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民主教育的内涵,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

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

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

【精品作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

【精品作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

【精品作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精品作文】《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版权所有:【碧意之时】篇一:《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最近,我阅读了《教师如何做研究》》幼教理论书籍,《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也会有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由于缺乏理论依据,选择的研究课题切入点比较大,怎样来选择研究的课题呢?从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从实际中来,从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发现问题,于是我确定选择在“主题活动与生成活动的有效融合”进行课题研究,为了丰富理论依据,我又在翻阅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书时,了解到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师首先要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幼儿园新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提出了一些基本策略与方法。

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整合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

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更多地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一、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

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我班幼儿在“春天”的主题活动时,有关春天的生成活动它产生在不经意间。

那天,我领着孩子们前往“恐龙园”去春游,我们发现了小河边的迎春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小桥边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

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知道迎春花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子,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以下是我读完《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后的心得。

第一,通过研读《教师如何做研究》后, 我的教研观念有了新的变化。

一直以来, 我认为教学研究是专家们的事,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书育好人, 于是在思想和行动上把搞研究当成任务和负担。

通过研读《教师如何做研究》后, 我明确了教育科研的指向。

教育科研不是求新求异, 不是贪大求全, 不是跟风追潮, 也不是课题至上和论文情节。

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教学能手, 但是不进行教育科研, 他们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没有更深层次地开展研究, 所以只有感性的提升, 其教育水平和影响非常有限。

一个人追着问题不放, 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 会主动积极地寻求各种资源, 研究地宽度和深度得以拓展, 进步和收获也就更多, 再把研究整理成文成书, 那影响范围更大, 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更高。

第二, 我明确了高中教师研究的基本取向, 研究的问题源自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从教育教学疑难中寻找研究的问题, 可以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问题无处不在。

如何培优扶临?如何构建英语大语块意识?如何有效的开展课题教育教学?如何把握新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切实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不正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吗?第三, 我知道如何做研究。

教育教学中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

以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 我通常只会在头脑里面想想, 停留在思考层次, 很少落实到行动上。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 我对研究的基本程序、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表达形式简单易行, 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这让我对教育科研的敬畏少了几分。

概括起来就是: “事事留心皆学问, 反思实践即文章。

”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中详细介绍了一堂课后教师该如何反思: 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堂上是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式是否恰当?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等等。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五篇范例]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五篇范例]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五篇范例]第一篇: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背景就是指该问题是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产生的,课题研究有什么意义,等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学习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一书,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领会,我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提高,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

现就学习此书,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1、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是尽善尽美。

今后在课题研究中要邀请一些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参与、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3、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4、要对教材充分理解。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5、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

从听课中我感受到我们新教师拥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要承担起传授知识的责任,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探索,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我的多年从教经验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进行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做好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以下是我对教师如何做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在进行研究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可以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得到灵感,例如发现学生在某一领域存在普遍困惑或薄弱环节。

通过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二、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在确定研究目标和问题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研究计划可以包括调查问卷、实验设计、观察记录等方法,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或者结合两者来进行混合研究。

三、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工作。

这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来获取相关的研究材料。

在收集材料的同时,教师还要进行内容的整理和筛选,确保所使用的材料与研究目标和问题相契合。

四、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在完成研究数据的收集后,教师需要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这可以借助统计软件、图表等工具来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分析和解读研究结果时,教师应该深入思考并结合实际情况,从中发现问题所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五、实施研究成果和反思总结完成研究后,教师应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将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总结起来,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研究工作,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然后制定适合的研究计划和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研究材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从业者,应时刻保持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的关注,并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

这就涉及到教师做研究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做研究的心得体会,并分享一些对教师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一、认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教师研究是教育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师研究有助于教育界不断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质量。

二、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教师研究应紧密围绕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展开,针对教学中的难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例如,在某一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或者如何通过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三、搜集相关资料在进行教师研究之前,应积极搜集相关的学术资料和实践案例,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研究领域,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支持。

四、设计研究方法与方案教师研究需要依据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记录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可行性,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五、实施研究并分析结果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并将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撰写研究报告教师应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教师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力求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清晰地表达出来。

研究报告可以作为经验交流的资料,也可以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借鉴。

七、跟进和反思教师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教师应及时跟进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做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研究,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做出贡献。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做研究、如何进行科研工作感到迷茫。

本文将对教师如何做研究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研究的意义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方式,通过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研究对于教师的意义在于:1.增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研究,教师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2.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和教材。

研究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准备教学资源和教材。

3.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教育教学能力。

研究成果的共享和发布,可以提高教师的声誉和地位,增加个人和学校的影响力。

4.促进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

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推动教育体系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做研究是每个教师职业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步骤要想做好研究,教师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是研究的基础,是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起点。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兴趣,确定一个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题。

2.收集相关资料。

在确定课题后,教师需要进行文献检索,查找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通过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教师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情况和研究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3.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指南,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时间等方面。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课题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和可行的研究方案。

4.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教师可以获得实证数据和结果,对研究课题进行解决和分析。

实证研究包括调查、观察、试验等方法,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

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1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浸润:洗去一身疲惫,留下满腔书香;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

而我还要说,读书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幸福。

在炎炎夏日,它能为你送去清凉;在寒冬腊月,它能带给你无限温暖;快乐时,它与你一起欢舞;悲伤时,它抚平你心中的伤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师必须是阅读爱好者。

”他用一身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们:“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我爱读书,读书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如我忠实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工作之余,开始有意识的读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书籍,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有一股股温暖而滋润心扉的气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沐浴着我,牵动了我的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真谛。

美国诗人狄金森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读书使我的生活斑斓,丰富多采;读书使我感到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情感,读书使我明智,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当我踏上讲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内心充满抱怨时,是《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

命运把它扔到天空,他就做鹰;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人生就是这样,必须不断地要把自己打回原形,打回起点,然后重新开始,还让我明白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教师成长途径,深刻感触到读书对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开始以自己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让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与迷茫。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学生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儿童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读《如何走进新课堂》使我懂得课堂是生命成长的沃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读了郑金洲教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对研究成果的表述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感受颇多。

郑金洲教授是我“认识”的比较早的一位专家型的学者,说起认识也是通过他的著作走进他,下面把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克服两种倾向,提升研究成果。

郑金洲教授在谈到教育叙事时指出:教育叙事的两种不良倾向是碎片化和描述化。

对于教育叙事,我自有我很深的体会,我并不赞同郑教授所说的碎片化,虽然对于专家而言是碎片,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自己辛勤耕耘的结果,我们刚开始写教学随笔的时候不要害怕是碎片,正是这些碎片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入,当我们拥有很多这样碎片的时候,要学会梳理,用自己的思想把碎片穿成美丽的项链。

从不知道怎么写到写得比较好,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书写中去反思,在反思中去提升。

当我们书写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克服这两种倾向,写出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提升研究的成果。

二、坚持书写随笔,享受幸福教育。

作为教师要坚持记教学随笔,教学随笔是在一种在无意识的形态下回顾自己行走的历程,留下自己的心灵轨迹。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走别人的路,虽然省力,却很难留下自己的足迹,走自己开辟的路,却充满着奋斗的欢乐和笑声。

”回顾2003年以来我用教学随笔记录课改的历程,记录和教师一起研究的过程,记录教学的点点滴滴,如今当我翻阅自己近80万字的随笔,我享受到更多的还是幸福。

书写教学随笔就是在大海边捡拾一个一个美丽的贝壳,只要我们坚持去捡,一定会满载而归。

从我书写教学随笔的心路历程中告诉我:坚持就是一种品质,在坚持中拉长自己的人生幸福,享受幸福的教育。

在书写随笔中梳理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幸福所在。

让我们在书写随笔中进行反思,在书写教学随笔中享受幸福的教育。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借助科研提升反思的效果,在反思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学校科研中坚持书写随笔,享受幸福的教育。

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

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

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篇111月9日,我们一改往日教研的风采,在郭主任等领导的主持下,由冯主任主讲,进行了课题研究培训,这个看似没有多大学问的内容,却让我茅塞顿开。

收获颇丰。

首先,我曾经承担过区、市、省各级的实验课题,并且暑假中参加过市级实验课题的培训,实验课题获得了省成果二等奖,市区成果一等奖,但对于自己如何获奖,只认为是自己努力了,没想到其他,今天经冯主任一说,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能获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承担的实验课题进行得规范的结果。

对照冯主任的培训,检查反思自己实验的过程,无论是课题题目的拟定,还是撰写的实验方案,归纳出一个词,就是规范。

这短短的培训,戳破了我心中的那层窗户纸,我那兴奋、自足的感觉,真爽!我得感谢冯主任的精妙的语言,感谢教务处组织的这次教研培训!其次,对于我这个即将退休歇息的人来说,又系统地掌握了一个知识,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去做课题研究。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今后,我将带领身边那群富有精力、朝气的年轻教师,认真去做课题研究,提升每个人的理论水平,提高每个人的研究能力,提升一个语文教研组的科研水平!最后,我想说:时间真的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善于挤,总会是有的!并且,时间比海绵里的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为丰富和充足。

请给自己经常加个“紧箍咒”吧,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篇2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心理素养的提高并不是同步的。

相反,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心理问题却日显突出。

面临着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世界公害,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它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为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泰安四中在名的20xx年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并建立了心理辅导中心,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创设了心灵环保信箱。

教师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

教师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

教师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精选3篇)教师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篇15月8号,在我校组织的百名专家进校园活动中,我们聆听了曾继耘教授《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

使我对课题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懂得了很多课题研究方面的知识,现就学习后的体会总结如下:通过听报告,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很肤浅,“问题即课题”?想想确实有道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课题,一个真正的课题需要一个或若干个真正的践行者用时间、用心血、用毅力来做成。

而一个人要想真有所成就,就需要持之以恒去钻、去啃、去干。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随手记录资料、发现好的资料,注意随时保存、珍惜到典型单位考察学习的机会、提高自身修养。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进了自我教育理论的学习、促使自我的教学反思、改变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树立了自我的研究意识,并推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师的教科研旨在解决教师身边的问题,紧密联系教师的日常工作,积少成多,让教师的研究进入常态化。

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这就是“草根化”研究的“个人课题”的开辟,为一线教师找到的一条直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途”。

教师课题研究读书心得篇2读了《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后,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将收获简单汇总如下:1、求新求异。

选择课题后发现有人研究,便搁臵一边,重新选题。

盲目引入新的名词术语,并没提供新的意义,对教育实践没有新的解释和指向。

学校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有共性的,但学校之间的情景、传统各异,办学思想不同,别人的研究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所以,对同样的课题作深入研究,有时也是必要的。

2、贪大求全。

选题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关联着一系列问题,且研究课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解决线索。

这样的选题不可能深入,甚至难以为继。

3、跟风追潮。

一旦出现新的动向或潮流,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一提做研究,很多老师就头疼,在他们的头脑里,研究是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的事,跟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当学校提出做“研究型教师”的口号时,许多人无所适从,或者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天然的抗拒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育质量,离开了校本教科研,根本无法实现。

郑金洲博士《教师如何做研究》也许能够给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提供一点切切实实的帮助。

本书总共分为十章,从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之中穿插了诸多教育实例,鲜活生动,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有理可依,有实可寻。

郑金洲认为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

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

到了这种境地,未免太过悲哀。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具体到个人,作者认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

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

”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

据此,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

阅读了郑金洲博士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使我对“教育科研”不再感动畏惧,对“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认识和定势,对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