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_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_宋祖华

合集下载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在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Web1.0、Web2.0和Web3.0时代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技术和应用发展阶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广告行业的影响也日益深远。

本文将对Web1.0、Web2.0和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我们来看看Web1.0时代。

Web1.0时代大约从90年代末到20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互联网主要是由静态网页组成,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浏览网页。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广告主要以横幅广告和弹出式广告为主,这些广告形式主要是站长将广告位出租给广告商,收费方式以展示次数或点击次数为计费标准。

而且,由于网页设计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广告位较少,广告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广告效果较为有限。

然后,我们来谈谈Web2.0时代。

Web2.0时代大约从2000年开始,代表了网络技术的一个新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代,互联网逐渐向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站转变,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维基百科等平台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这一时期推动了互联网广告的变革,新兴的广告形式如搜索引擎营销(SEM)、内容营销、社交媒体广告等开始兴起。

由于Web2.0时代的网站具有更高的交互性,广告主可以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对目标用户进行定位和推广,提升广告效果和ROI。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Web3.0时代。

Web3.0时代代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这一时期的互联网已经可以基于用户的个人喜好和行为习惯,精准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和广告。

在这个时代,广告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广告投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为用户推荐更具吸引力的广告内容。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为广告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解决了广告欺诈等问题,使广告效果更为可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互联网广告形式不断改变和升级,从而对广告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web2.0—搜狗百科

web2.0—搜狗百科

web2.0—搜狗百科Web2.0 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一个转折点。

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

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

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一个故事同另外一个区分开来。

一张Web 2.0相关主题与理念的标签云“Web 2.0”的概念开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

所谓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谓的“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那些幸免于当初网络泡沫的公司,看起来有一些共同之处。

那么会不会是互联网公司那场泡沫的破灭标志了互联网的一种转折,以至于呼吁“Web 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同这种观点,Web 2.0会议由此诞生。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万以上的链接。

但是,至今关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疑义的一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一种新的传统理念。

在我们当初的头脑风暴中,我们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我们对Web 2.0的理解:序号Web1.0Web2.01 DoubleClick GoogleAdSense2 Ofoto Flickr3 Akamai BitTorrent4 Napster5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BritannicaOnline)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6 个人网站博客(blogging)7 evite EVDB8 域名投机搜索引擎优化9 屏幕抓取(screenscraping)网络服务(webservices)10 发布参与11 内容管理系统维基12 目录(分类) 标签(“分众分类”,folksonomy)13 粘性聚合查看全部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

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

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传播力研究论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宋彦明长春建筑学院摘要:随着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新闻传播也具有一系列的正面影响。

新时代的数据媒体技术,使得新闻传播的途径更加便捷,更具有多样性,借助必要的电子手段,普通民众可以获知全方面的、第一手的新闻信息。

也就是说,新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就代表着新闻传播行业的进步,为此,本文章具体阐述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重要影响意义。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新闻传播;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上升到全新的水平,他们主观上愿意去了解国家大事、了解时政热文,成为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者。

因而,他们愿意去获知最新的时政消息。

而在新数字媒体技术的指导下,只要人们接触比较简单的电子设备,足不出户就可以获知天下事。

由此可见,数据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传播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对新闻传播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丰富新闻传播理论(一)降低新闻传播者门槛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来说,只有各大媒体的主持人、评论员、各大报纸的编辑以及奋战在各大现场的记者才会被列入新闻传播者范畴,普通的、对新闻传播有兴趣的人员很难真正迈入新闻传播者的门槛。

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没有专业技能但是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人员也能成为一名记者或编辑,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行列中,这对于新闻传播队伍的扩大具有历史意义,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大众化、平民化,使新闻传播能达到引发群众共鸣的初衷。

(二)改变传统设置理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下,普通民众是新闻的客观被动接受者,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被动接受一些主流媒体中所阐述的观点,尽管这些观点可能与他们自身的一项思想观念相背离。

如此,一些与主流媒体价值观念有所差异的议题往往无法被群众熟知,一些比较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社会热点可能根本无法映入大众眼帘。

基于Web2.0的新闻信息传播

基于Web2.0的新闻信息传播

W k 的概念和 名称 , 且 实 现 了支持 这 些概 念 的服 务 系 i i 并
统 。Wii k 其实仅仅架 构了一个 网络平 台 , 所有 的词条都 是 由用户定义 , 由用 户来完 善。Wi 系统属 于一种互 动 的 并 k i 人 类知识集 成网络系统 , w b为基础可 以对 Wi 以 e b文本 进
We 20 b . 网站则几乎是从不 间断地 一直 开发 ; 不断有新 功能 提供 , 断有新 的变化 , 不 以致 有些 网站将 自己称 作“ 远 的 永
测 试版” p re aea o ( e t b t) pu

We2 0的含义 、 b. 特征
目前 , We2 0并 没有 很 严格 的 定义 。被 引 用较 多 对 b. 的定义是 , b . 以 Fi r 网站 为代表 , B D、N 、 We20是 lk 等 c 以 lg S S RS S 等社会软件 的应 用为核心 , 依靠 X LAa 等新 技术实 m 、j x
第3 1卷 第 8期
2 0 1 1年 8 月






Vo . 1 N . 13 , o 8
Aug 2 l . 01
J u n l fXin i  ̄Unv r o r a a n n o ie  ̄
文章 编号 :0 6—54 (0 10 0 8 0 10 32 2 1 )8— 19— 3
来 , 0 中 国仅 有 20 名 博 客用 户 , 2 2年 0 00余 次年 增 长到 2 0
・ 收稿 日期 :0 1— 6一o 21 0 9
10 9
成 宁 学院 学报
三 、 b . 景 下 的信 息 传 播 We2 O背

Web2.0对信息传播影响探析

Web2.0对信息传播影响探析

Web2.0对信息传播影响探析[摘要]本文从Web2.0的概念入手,与Web1.0进行比较,介绍了Web2.0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阐述了Web2.0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及理念上的革新。

[关键词]Web2.0信息传播一、Web2.0简介作为一个新生概念,WEB2.0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更倾向于对一种现象的描述,或者可称为一种理念和模式,其核心概念之一就是让用户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从而打破门户网站惯用的单向传播模式。

Web2.0不仅是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更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它随着人们制造、传播、组织信息能力的逐步提高而发展,用户在互联网中的作用及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二、Web2.0的特点1微内容,微内容(Microcontent)是指在网络上至少拥有一个惟一编号或地址的元数据(Metada2ta)和数据的有限的汇集。

Web2.0的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

如Blog的应用中,一条评论、图片、书签、超链接等,都是微内容,通过聚合、管理、分享、迁移这些微内容,进一步组合成各种个性化的丰富应用。

2开放性,Web2.0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架构开放、API开放。

采用开放架构,鼓励用户的参与和贡献。

通过开放API,使网站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和传播,如Goog,1eMap,在开放了自己的API后,使网站的服务更具吸引力,同时增强了服务的功能与竞争力。

二是版权开放(Copyleft),软件代码免费提供,更多用户可以参与到软件产品的合作开发中。

3社会性,社会性特征表现为网络用户参与的社会性和交往的社会性,Web2.0强调个人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连以自组织的方式让人、群体、内容和应用等充分动起来,带来更多的用户互动并产生丰富内容,使网站服务的使用价值与吸引力都大为增加。

三、web2.0对网络信息传播的革新1将六度关系理论应用于信息传播。

六度分隔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于196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

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

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作者:宋祖华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1期【摘要】Web2.0是一种技术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它日益成为当今新闻传播变化的主要动因,也是舆论引导需要考量的重要一环。

它兑现了关于互联网的许多早期设想,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结构和游戏规则,自媒体的兴起、受众的主动化与“小众化”、新闻标准和流向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

面对这种变化,舆论引导需要在引导原则、引导方式、传播技巧、媒介素养以及传媒体制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和不断创新。

【关键词】Web2.0;新闻传播;舆论引导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依靠书籍、报刊等媒介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行动,留下了许多舆论引导的佳话。

而今,仅靠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无疑会力不从心,因为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媒体存在——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存在。

尤其是近两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Web2.0不再仅仅是一种作为技术的媒介,它更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传播实践,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出现且爆炸式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宣传工作要做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做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就必须直面Web2.0的新变化,做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创新发展工作。

一、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Web2.0不仅改变着媒体通道的版图,也改变着人们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而改变着新闻传播影响社会的方式、路径和深度。

一方面,新闻信息数量、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张,如媒体数量增多、报道速度加快、新闻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更为凸显等等,这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量”的扩张,是具体的、显著的。

另一方面,较之于Web1.0,Web2.0更大程度地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性质和过程,改变着传受主客体的关系,使新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即时互动交流时代。

(一)Web2.0:从互联网传播理想到现实流行色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到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再到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许多学者早就探讨过数字化社会的前景。

因为简单,所以伟大——Web2.0及其商业价值

因为简单,所以伟大——Web2.0及其商业价值

因为简单,所以伟大——Web2.0及其商业价值因为简单,所以伟大——Web 2.0及其商业价值裴有福《经济观察报》2005.11.28当公司秘书小丽需要查找什么信息的时候,她以前总是去新浪这样的大网站“翻箱倒柜”。

前些天,技术部的同事帮她装上了聚合阅读器,她发现很多信息会照着她的喜好自动送上门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她认识“臭味相投”的网友更方便了,有什么要问的,往往“嚷嚷一声”就能解决。

小丽并不知道什么 Web 2.0,但是 Web 2.0 事实上已经改变了她的生活。

什么是 Web 2.0?物理学家Tim Berners-Lee 发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初衷不过是为了方便文档的管理。

但他创造的超链接简单而有效地连接了全世界,并通过图形浏览器的迅速流行而引发了互联网革命,他本人也成为 Web 的缔造者。

Web 大大简化了互联网的使用,轻击鼠标便能环游全球。

然而人们逐渐发现,在内容的产生和发布上,技术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必须由专业人士完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希望主动参与到网络中。

这样的需求直接导致了 Web 2.0 的产生。

迄今为止,Web 2.0 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清晰定义。

这并不是它的缺陷,恰恰是它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表征。

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

Web 2.0 其实是一个人文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

它并不包含任何具体的技术。

可以说,Web 2.0 是一种理想,升华现有Web的理想。

它并不是技术上的进步,而是观念和理念上的升级。

所以Web 2.0 不是革命,并不否定和排斥 Web 1.0,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Web 1.0 强调技术,Web 2.0 强调人;Web 1.0 把内容链接在一起,Web 2.0 重视内容后面的人。

二者都是平台,但 Web 1.0 是集中化的私有平台,体现为服务器、网站和门户,是大企业的资源垄断;Web 2.0 则是公共平台,任何人都不拥有它,在网民的参与和分享下建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浅析Web20的影响

浅析Web20的影响

浅析Web2.0的影响在步入Web2.0时代后,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真实、及时,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整个互联网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互联网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Web2.0的影响正在悄悄的进行着。

一、个人化的互联网对于Web2.0人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是: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Webl.O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

这种思想也是传统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

但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过载也使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受到不断削减。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不是稳定的,是易变的::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

网络要能持续地发展,必然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力。

Web2.0的宗旨则是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因此,We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

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个人的作用在互联网中将越来越明显,无论是进行博客活动,还是参与Wiki创作,或是运用社会书签或SNS,个人利用Web2.0 的动机之一便是寻求社会性报偿=虽然这种动因在Webl.O时代也是存在的,但是Webl.0的应用方式不利于网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存和凸显于社会。

而Web2.0特别是诸如博客这样的方式,给个体提供了一个为个人充分表现思想、言论、意志的广阔空间和社会界面,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昊的.拟剧理论: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人们会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舞台上根据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以及自身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戈夫旻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

浅析Web2.0的影响

浅析Web2.0的影响

浅析Web2.0的影响在步入Web2.0时代后,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真实、及时,用户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整个互联网的协作性和互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互联网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Web2.0的影响正在悄悄的进行着。

一、个人化的互联网对于Web2.0人们的一个普遍共识是: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

这种思想也是传统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

但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过载也使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受到不断削减。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不是稳定的,是易变的。

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

网络要能持续地发展,必然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力。

Web2.0的宗旨则是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因此,Web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

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个人的作用在互联网中将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进行博客活动,还是参与Wiki创作,或是运用社会书签或SNS,个人利用Web2.0的动机之一便是寻求社会性报偿。

虽然这种动因在Web1.0时代也是存在的,但是Web1.0的应用方式不利于网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存和凸显于社会。

而Web2.0特别是诸如博客这样的方式,给个体提供了一个为个人充分表现思想、言论、意志的广阔空间和社会界面。

Web2_0时代_人人都是记者_的理想与现实

Web2_0时代_人人都是记者_的理想与现实
作为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 新闻博 客的个体性与主观性挑战着新闻的客观公 正理念。博客新闻中存在不少侵权现象和 安全隐患, 这是社会公众的道德现状决定 的, 不可能单纯依靠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公民记者”被看成是 “人 人 都 是 记 者”的主要形式。但是, “公民记者”的非专 业性和无组织性带来传播的无序和难以 控制, 舆论把关和议程设置被消解, 传播 的多元化及跨国界挑战政府的权威和安 全 , 社 会 整 合 功 能 在Web2.0时 代 不 复 存
信 息 传 播 和 扩 散 的 限 制 仍 然 存 在 。世 界各国都要对网络新闻传播实行管制, 以 确保网络话语的自由不超越意识形态的 底线, 同时保障社会和个人利益不被侵 犯 , 如 韩 国 试 行 了 “实 名 制 ”, 我 国 至 今 尚 未 赋 予 网 络 媒 体 独 立 的 新 闻 采 访 权 。随 着 Web2.0时代的来临, 政府对网络安全问题 更加重视了, 相关的法规政策也在逐步完 善。为了净化网络, 一些先进的网络技术 如网络监控软件的采用, 使得网民在浏览
事实说明, 新技术自身并不能从根本 上改变普通民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 后 者 取 决 于 现 实 的 社 会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发 展水平。
“人 人 都 是 记 者 ”的 社 会 现 实 制 约 Web2.0新 技 术 的 普 及 和 应 用 任 重 道 远。新技术要惠及社会, 前提是必须为社 会所掌握。截止到2007年7月, 我国上网人
网络传播
XINWEN AIHAOZHE 2008·6( 下半月)
Web2.0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与现实
□许 鑫
2003年 以 来 , 网 络 传 播 由Webl.0时 代 过渡到Web2.0时代, 由用户单纯浏览网页 的一点对多点模式过渡到让用户参与创 造内容的多点对多点模式, 即全民DIY。不 少 学 者 对 于Web2.0时 代 可 能 带 来 的 新 闻 传播权和话语权的回归表现得欢欣鼓舞, 有 学 者 称 Web2.0 时 代 最 大 的 改 变 是 “全 民 出版”、“全民共享”时代的来临, 有人甚 至 欢 呼 “人 人 都 是 记 者 ”的 “个 人 化 时 代 ”来 临了。

新媒体基础 复习资料

新媒体基础 复习资料

6新媒体基础新媒介的研究框架:新媒介技术——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数字技术推动下媒体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融合化第一章: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第一节:数字传播技术的分类及特点1.数字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即由二进制代码“0”和“1”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存储、传播等。

2.数字技术的出现,成为传媒业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3.数字传播技术的分类从传媒的角度:数字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信息加工技术,数字信息传输技术,数字信息发布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检索技术,数字信息智能处理技术数字媒体中的各种应用方式往往不是某一个层面的技术,而是多个层面技术的结合4.数字传播技术的特点(1)技术获得的低门槛(2)信息制作的低成本(3)复制与传播的便捷性(4)存储与循环利用的方便性(5)信息传播的双向性(6)传播模式的多样化(7)信息传播渠道的交叉化、融合化第二节、数字媒体的构成1、数字媒体是指以数字信息传播技术为介质的媒体2、原生的数字媒体:基于全新的传播技术和相应终端而形成的新媒体(最典型的是网络和手机)(1)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主要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是网络媒体兴起的基础·互联网的雏形是阿帕网,美国国防部实验性网络,最初四台计算机互联计算可以通过任一路而不是固定路发送信息·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是全球互联网诞生的标志·万维网的提出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万维网是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目的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

·万维网、电子邮件、BBS、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技术对第一代互联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慈宁宫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研究-后 记

Web2.0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研究-后 记

后㊀记后㊀记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开始,到中国现代网络的公共舆论,这不仅是媒介形态变革的问题,更是社会形态差异的问题.学者们对中国公共舆论的讨论,帮助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前进.虽然未能与诸多研究者谋面,他们的知识和思考所激发的兴趣,促成本书内容成形.这些支持者,不仅有来自业界的,也有学界的.按照粗放法,以下诸位要特别表示感谢:陈卫星㊁王天定㊁展江㊁曹林㊁任孟山㊁卢金珠㊁张建中㊁于杨㊁李彦冰.感谢张凯滨,他为本书第三章第一节提供了初稿.尽管正式出版时已做了大量修改,但在此提到以表谢忱.感谢我的家人,在我人生转折的道路上一直扶持.那些未曾言说的,都只能在心里默念.李普曼对公共舆论的悲观,在其后来的«幻影公众»中表达得更为清晰.但我愿意引用«政治过程»一书的两个词语对此进行修正.这两个词是 社会资本 和 公共领域 .因为社会资本和公共领域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并间接地改变了公共舆论表达的有效性和集体力量.公众在短期可能会受到极化观念的影响,也会形成群体暴力,但长久地看,公众却是坚实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网络中的对话391以及表达的理性,促进了中国网络公共舆论的真实存在.本书的写作算是对本人进入大学任教的一个小结,屈指算来,在大学任教已愈十载,人生有几个十年可以如此度过!此书的写作是一项省级重大课题,翻看立项书,却又逝去三年.虽不能是遥想当年,但也深感世界变化之快.本书的写作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2Y J C860037)㊁陕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R045)㊁长安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3G6334062)资助支持.没有这些资金,研究者很可能只是在某些问题上做些小文章,很难系统地反思网络公共舆论表达.是为后记.作者谨识2015年1月491㊀㊀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W e b2.0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研究/王贵斌著.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5I S B N978G7G5657G1140G4Ⅰ ①W ㊀Ⅱ.①王 ㊀Ⅲ.①互联网络-舆论-研究㊀Ⅳ ①G219中国版本图书馆C I P数据核字(2014)第184948号㊀㊀W e b2.0时代网络公共舆论研究作㊀㊀者㊀王贵斌责任编辑㊀李艳华责任印制㊀阳金洲封扉设计㊀魏㊀东出版人㊀蔡㊀翔出版发行㊀社㊀㊀址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㊀邮编:100024电㊀㊀话㊀86-10-65450528㊀65450532传真:65779405网㊀㊀址㊀h t t p://w w w.c u c p.c o m.c n经㊀㊀销㊀全国新华书店印㊀㊀刷㊀北京艺堂印刷有限公司开㊀㊀本㊀710m mˑ1000m m㊀1/16印㊀㊀张㊀12.75版㊀㊀次㊀2015年5月第1版㊀㊀㊀㊀2015年5月第1次印刷书㊀㊀号㊀I S B N978G7G5657G1140G4/G 1140㊀㊀㊀定㊀㊀价㊀52.00元版权所有㊀㊀㊀翻印必究㊀㊀㊀印装错误㊀㊀㊀负责调换。

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与思考

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与思考

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与思考作者:曾晓剑来源:《云梦学刊》 2012年第6期曾晓剑(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岳阳414006)摘要:在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来源、内容和传播渠道等三个方面,其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催生了自媒体,加速了新闻传播,开阔了受众视野,扩大了新闻影响力。

同时,网络新闻影像的兴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web2.0;网络;新闻影像;创新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2)06-0149-05Web2.0是互联网环境中相对于Webl.0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特点在于互动及用户的广泛参与。

在Web2.0环境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用户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观点和作品,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传就传”。

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所指出的:“毋庸置疑,在平坦世界中,上传正在成为合作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形式之一,我们比以往更能成为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又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他不仅是互联网的读者,还是互联网的作者;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由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

新闻影像传播属大众传播范畴,它既是大众传播的内容,又是大众传播的表现形式,拥有大众传播的一些固有的特点和特征。

它是一种形象的传播,和纯粹的语言文字传播有差异,在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呈现出创新的态势。

一、新闻影像来源创新在Web2.0环境下,新闻影像呈现出受众主动参与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传播的新特点,受众本身成为了媒体,叫做“自媒体”,“公民记者”,他已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新闻影像信息的受传者,他变成了新闻影像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这使得新闻影像的来源一下子变得更为广泛,新闻影像也不再是新闻摄影摄像记者的专利,它们可以来自不同的人群,来自世界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人人可以涉足其中。

Web2.0环境中MINISITE的传播效果分析的开题报告

Web2.0环境中MINISITE的传播效果分析的开题报告

Web2.0环境中MINISITE的传播效果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在Web2.0环境下,互联网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越来越高。

MINISITE作为品牌宣传的一种手段,在Web2.0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MINISITE指的是专门为一次性推广活动(如大型赛事、展览等)所设计、建设的网站,通常只会在活动期间上线,并且拥有短暂的使用期限。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传播效果,从而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

二、研究目的1. 了解Web2.0环境下MINISITE的特征和形式。

2. 分析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传播效果。

3. 探讨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传播优化策略。

三、研究内容1. 分析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特征和形式。

2. 探讨MINISITE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成因。

3. 运用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探究MINISITE在传播渠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4. 分析MINISITE在吸引用户参与和互动方面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5. 提出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传播优化策略和相应的实践方案,以提高其传播效果。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定义、特征和形式,以及MINISITE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 数据分析法: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法,分析MINISITE在传播渠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并提取相关因素。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例,分析MINISITE在吸引用户参与和互动方面的效果,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五、预期成果1. 揭示MINISITE在Web2.0环境下的特征和形式,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2. 挖掘MINISITE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3. 通过数据分析,探究MINISITE在传播渠道中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参考。

基于Web2_0的新一代网络媒体应用探讨

基于Web2_0的新一代网络媒体应用探讨

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第36卷)第4期信息技术摘要:Web2.0作为一种新技术、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在与Web1.0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Web2.0的特点,并研究探讨了基于Web2.0的新一代网络媒体的几种典型应用,最后展望了Web2.0的未来。

关键词:Web2.0网络媒体应用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那么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由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从运行机制上,是由“ClientServer”向“WebServices”的转变;从内容创造者上,是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从应用上,是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2.0正在让互联网逐渐找回Internet的真正含义:平等、交互,中心化。

个人不应该只是互联网的读者,也应该是互联网的作者;不该只是在互联网上冲浪,本身就应是波浪制造者。

1.1BlogBlog(博客)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你“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也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Web2.0时代的新闻运作

Web2.0时代的新闻运作

Web2.0时代的新闻运作
韩志国
【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进入互联网2.0时代,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的经营模式日渐成熟。

和Web1.0时代不同的是,此时它不仅进一步导致了受众阅听习惯改变,更重要的是它还导致了记者采集新闻的方式逐渐改变。

很多人认为这种改变是以德拉吉对克林顿性丑闻的报道为标志的。

【总页数】1页(P4)
【作者】韩志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Web
2.0时代下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运作研究--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 唐巧盈;谢超亦
2.Web2.0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困境及原因探析 [J], 田毗;
3.社交新闻聚合——Web2.0时代的新闻网站理念 [J], 徐钱立
4.Web2.0时代高校新闻媒体发展刍议 [J], 严航
5.Web2.0时代假新闻的新特征及应对——以大公报“北京‘的哥’奇遇”虚假报道为例 [J], 刘云霄; 蒋来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Web2.0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2.0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Web2.0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闻行业呈现出信息爆炸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加之新闻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开发一种基于Web2.0技术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来提高新闻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Web2.0技术是一种开放式的、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它强调用户参与、社会化互动和共享。

在新闻行业中,Web2.0技术可以用于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采编,将用户的意见、评论和反馈纳入到新闻采编过程中,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客观性和可信度。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Web2.0技术设计和开发一种新闻采编管理系统,以更好地适应新闻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Web2.0技术实现新闻采编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新闻策划、新闻采集、新闻编辑、新闻发布、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等。

在系统设计中,将会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使用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后台,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Web前端技术实现系统的前端。

同时,还将考虑系统的数据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问题,保证系统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并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相关文献中梳理出基于Web2.0技术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然后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并针对实际应用环境进行测试和优化。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预期实现一种基于Web2.0技术的新闻采编管理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测试和优化。

该系统将能够提高新闻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为新闻媒体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此外,本研究还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影响Web 2.0未来的25个网站

影响Web 2.0未来的25个网站

影响Web 2.0未来的25个网站
宋阳
【期刊名称】《现代广告》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不管是为了配合风险投资的步伐,还是为给新一轮即将上演的又一场生死大戏造势.最近美国《business 2.0》评出了互联网未来25家网站。

在这次评选里.把web2.0分成社交、视频、无线、广告和商务5大细目。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宋阳
【作者单位】《现代广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8
【相关文献】
1.Web
2.0环境下的IA2.0应用研究--网站IA2.0评估模型的构建 [J], 江正华
2.互联网的过去(Web1.0)、现在(Web2.0)、未来(Web
3.0)对改善学习方式的影响[J], 孙立会
3.Web2.0环境下的IA2.0应用研究--网站IA2.0的评估:以高校站点为例 [J], 江正华
4.建立动态业务的Web2.0——Web2.0网站的一些思考 [J], 刘如鸿
5.分享2.0:介绍最新WEB2.0网站,为WEB2.0创业和研究提供参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

Web1.0Web2.0Web3.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刍议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商业广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再到Web3.0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对广告的影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互联网技术对广告的影响在不同时代下的变化,并讨论互联网技术对广告产业的未来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让我们来看一下Web1.0时代。

Web1.0时代是互联网的萌芽期,此时的互联网主要以静态网页和信息浏览为主。

在这个时代,人们主要通过浏览网页来获取信息,而广告主要通过横幅广告和弹出窗口来进行推广。

这种广告形式主要是单向的,广告主将广告信息发布到网页上,用户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这些广告信息。

这种广告形式的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因为用户对广告的接受程度很低,很多时候甚至会被视为干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Web2.0时代。

Web2.0时代是互联网的发展阶段,这个时代互联网开始由信息消费者转变为信息生产者,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和维基百科等平台来发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知识。

在这个时代,广告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多的互动式广告形式,例如视频广告、原生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

这种广告形式更加贴近用户的生活,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在Web2.0时代,用户生成内容的增加也为广告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广告主可以通过与用户生成的内容结合来进行广告推广,以更加精准的方式触达目标受众。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Web3.0时代。

Web3.0时代是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个时代互联网将会更加智能和个性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广告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在Web3.0时代,广告将不再是简单的展示和推广,而是能够针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定制的广告。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广告主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兴趣和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广告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依靠书籍、报刊等媒介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革命行动,留下了许多舆论引导的佳话。

而今,仅靠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无疑会力不从心,因为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媒体存在———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存在。

尤其是近两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Web2.0不再仅仅是一种作为技术的媒介,它更是一种不断创新发展的传播实践,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不断出现且爆炸式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宣传工作要做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做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就必须直面Web2.0的新变化,做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创新发展工作。

一、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Web2.0不仅改变着媒体通道的版图,也改变着人们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而改变着新闻传播影响社会的方式、路径和深度。

一方面,新闻信息数量、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张,如媒体数量增多、报道速度加快、新闻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更为凸显等等,这方面的影响主要是“量”的扩张,是具体的、显著的。

另一方面,较之于Web1.0,Web2.0更大程度地改变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性质和过程,改变着传受主客体的关系,使新闻传播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即时互动交流时代。

(一)Web2.0:从互联网传播理想到现实流行色从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到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再到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社会的崛起》,许多学者早就探讨过数字化社会的前景。

然而,在Web1.0时代,人们表述的许多关于互联网传播的乐观景象并没有实现。

在新闻传播领域,网络媒体或者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伸,如各大传统媒体的网络版;或者是集成各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收集站”,如门户网站。

无论是从新闻原创能力还是从新闻议题设置能力来看,网络媒体都还难以与传统媒体抗衡,而随着博客等自媒体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发生改变。

[2]Web2.0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真正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媒体构成、实践方式及其生态环境。

1.Web2.0技术及其社会化应用改变了新闻传播的媒体构成。

Web2.0促生了大批自媒体形式,如博客、微博和微信平台。

根据相应企业的官方资料,去年底新浪微博注册人数已达到5亿,今年1月,诞生刚刚两年多的腾讯微信用户也达到3亿。

尽管注册人数和活跃使用人数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尽管腾讯管理方一直将微信定位为一种通信工具而不是媒体,但自媒体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结构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危机感日增的传统媒体正在不断加快数字化变革的步伐,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大力推进的全媒体尝试,到人民网的高调上市,再到新近上海市解放、文新两大报业集团的合并,优化传统媒体资源、寻求数字化新媒体增长点是它们共有的规律。

此消彼长,新闻媒体正日益转变为一种全新的存在。

2.Web2.0改变着新闻活动的实践方式。

近两年以“移动化”“微革命”为主要特色的媒介变革不仅彻底改变了新闻媒体的构成,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融合,使“微传播”和“微合作”成为一种流行的新闻实践方式。

如果说博客使一般民众第一次能够便利地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那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则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能够相互交流、响应,这种以即时、互动为主要特点的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大众化报纸的普及使新闻传播进入了真正意义的大众传播时代,基于Web2.0的自媒体正在促使新闻传播向人际传播回归,从而进入一个崭新的“融合传播”时代。

与这种新闻实践活动方式相对应,舆论引导不仅要大大提高时效性,更需要在“你听我说”的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与舆论引导创新路径□宋祖华【摘要】Web2.0是一种技术存在,也是一种社会存在,它日益成为当今新闻传播变化的主要动因,也是舆论引导需要考量的重要一环。

它兑现了关于互联网的许多早期设想,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的结构和游戏规则,自媒体的兴起、受众的主动化与“小众化”、新闻标准和流向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三个方面。

面对这种变化,舆论引导需要在引导原则、引导方式、传播技巧、媒介素养以及传媒体制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和不断创新。

【关键词】Web2.0;新闻传播;舆论引导传统引导方式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改变。

3.Web2.0是推进媒介生态改变的革命性力量。

尽管不断有“老”的互联网媒体被“收编”到现有媒体体制中去,但新媒体仍不断涌现且快速发展,它们在被“收编”的同时也改变着现有传媒的构成、性质及相应的体制、规范,为整个传媒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如个人网站、博客、微博、微信。

这些基于Web2.0的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新闻议题设置以及相应的社会动员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突发事件、群体事件等领域的新闻报道中,它们不断获得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从而使传统媒体变成了网络媒体的一种延伸。

正如首次报道克林顿性丑闻的德拉吉所说:“五年前的那些快讯,呈现的并不是某个人、某个网站,或者某位总统、某条有污迹的裙子。

那些快讯,呈现的是一种力量,是利用新技术在体制外工作的每一个个人的力量。

”[3](二)主动的“受众”及其分化伯克哈特在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有一句名言:“发现世界和发现人。

”[4]这句话用来概括Web2.0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同样合适:它的影响,不仅在于改变了外在的媒体世界如媒体构成和新闻传播方式,更体现在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上,那就是“受众”不再是简单的“受众”,而变成了主动的新闻传播者。

受众,是传播学中指代被传播对象的一个概念。

在早期的“枪弹论”中,受众就如同靶子,会被传者的“子弹”一击即中。

后来虽然经历了有限效果论、霸权理论、重归强大效果论等理论的修正,“受众”的接收者地位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笔者认为,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这种认识是合乎现实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新闻媒体掌握着绝对数量和质量的新闻信息,掌握着主要传播渠道,新闻传播主要体现为从新闻媒体向受众的单方向信息流动,如果说受众有一些主动性,那也主要是“接收或拒绝的自由”。

随着Web2.0的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新闻接收者,也不只是仅仅发出简单的反馈信息和面目模糊的信息源。

在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许多“受众”变成了新闻信息的收集者、编辑者和发布者,变成了有感情、有思考而且有很大号召力的传播者。

对于这些“受众”,“网民”也许是一个更加准确的称呼。

这在近几年的网络热点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周老虎事件”“周久耕事件”到“表哥”“房姐”事件,网民都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他们不但接收传统媒体的信息,通过BBS、博客等网络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而且运用“人肉搜索”等方式搜寻相关信息,通过各种自媒体和公共信息平台发布新闻,甚至组织相关的社会活动,如“网络观察团”等,并最终影响了相关事件的发展方向和结果。

由于新闻渠道、新闻偏好等方面的不断多元化,受众正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大众”不断分化为利益、风格各不相同的“小众”。

一方面,虽然尼葛洛庞帝设想的“我的日报”还没有变成现实,但媒体“菜单”已经越来越丰富,受众越来越“小众化”成为必然,如“博客群”“微博族”和“微信控”,还有逐渐“落伍”的“斑竹”“大虾”等等。

另一方面,这种行为或多或少会阻碍人们对多样化观点的接触,形成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扩大社会舆论的“极化”趋势。

而且,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细分所带来的“小众化”不同,由于网络传播相对不受空间的限制,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志同道合”者都有可能聚集起来,其数量往往并不小,其舆论影响也会相应增大。

这种“小众化”无疑增加了新闻传播的多样性、复杂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三)新闻的议题流向和选择标准变化很久以来,网络媒体并没有真正改变新闻议题流向和选择标准的基本规则,即由传统主流媒体或精英媒体引导议题流向,并制定新闻选择标准,网络媒体一直扮演着延伸者或参与者的角色。

然而,进入Web2.0时代以来,这种情况正在不断改变。

首先,新闻的议题流向正在悄然变化。

长期以来,新闻议题基本上由传统主流媒体(或精英媒体)设置,然后流向一般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社会大众。

然而当今,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名博和“大V”经常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跟随者或关注者,其议题设置甚至议题建构能力不断增强。

从比较严肃的国际报道,到各种社会现象报道,网络媒体经常先拔头筹,传统媒体才陆续跟上。

根据Sharon Meraz的实证研究,目前传统媒体对博客网络的议题影响非常有限,而博客网络对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却影响明显。

[5]我国也是如此,无论是备受关注的“网络反腐”现象,还是人人喊打的网络造谣行为,都显示了网络媒体的强大议题设置能力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其次,新闻标准日益多元化。

在网络新闻尤其是草根新闻中,真实、准确、双来源新闻原则等传统新闻标准不再具有神圣的权威,客观标准更是常常被草根们朴素、热情的报道所淹没。

在叙利亚内战报道中,各种草根新闻铺天盖地,中外传统媒体均有采用,包括难以核实的视频和照片,无奈的中央电视台只能在屏幕上打出“网络信息,真实性无法核实”的字幕以提醒观众。

我们不禁要问,这类缺乏核实的信息叫不叫新闻?该不该报道?答案也许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但敢于直面Web2.0时代新闻传播的新现象、敢于创新发展才是应有的态度,正如《美国新闻评论》的一位编辑所说:“有一件事是清楚的:无论新闻纯粹主义者和改革者怎么谴责,这种现象并不会因此而消失。

精英媒体能够决定让什么东西出现的时代早已过去。

”[6]7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标准的失败,而是要求我们以更开放的眼光、更辩证的思维对待日益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

其实,传统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新闻的定义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过,真实、准确、客观等新闻准则历久弥新,恰恰是因为它们体现着新闻活动的本质规定性,当下的新闻传播现象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些标准。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闻标准以指导当今的新闻实践活动。

比如,一些虚拟网络现象报道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按照约翰·费斯克的观点,“后现代传媒”不再提供关于现实的次级表征,而是在介入现实的过程中对现实进行着生产。

[7]一些网络现象也许很难找到准确的现实对应物,但它们也是人们的一种实践活动,一旦它们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事件,就具有了某种新闻价值,或者说已成为新闻。

当然,如何在报道中厘清虚拟网络现象和它所对应的现实事物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二、舆论引导创新路径面对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和理念方面的创新发展,舆论引导工作必须改变思路,深入基层,因势利导,锐意创新,把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开拓舆论引导的新路径和新方式,做好Web2.0时代的舆论引导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