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干旱的原因
山东省旱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1 特 征
年雨涝发生频繁 ,9 6 16 、9 9 19 年 是干旱 的群 发 16 9 9 17 ~ 9 2 阶段 , 雨涝较少 , 特别是 17 — 92 9 9 19 年的 1 4年中, 出现 了 1 2 次干旱 ,而雨涝仅 出现 了 2次 , 次为轻涝 , 次为大涝 ; 1 1 19 9 6 山东又进入 了相对多雨 的时期 , 9 3 19 年 4年均偏涝 , 19 03年山东夏季则又进入相对干旱 的时期 , 年 中有 97 20 7 4年干旱 , 年正常 , 年轻涝 。 1 2
a ay fc d h h dn oo yss ialdvl m n T r g h dn rv c r wt lgig i s r ayya asc l d f t e a og cnm t nbe ee p et ho lt Sa ogPoi e y a r g s t n er s tt s e r ae e t S n e ua o . u 1o n n d eo n d ae m s t ii
S UN l-i t l ( c o1 f e ga h ce c ,o twet iest。 h n qn 0 7 5 Za bne S h o orp yS in e S uh s Unv ri C og ig4 0 ) a oG y 1
Ab t a t S a d n r vn ei i ew . tmp rt o e n o na e , eet eB an dsi uino r cpt t ni u e e n ey a sr c h n o gP o ic 1 h  ̄1 s It n e e aez n s o r a wh r  ̄k it b t f e ii i n v n a dt e r mo h . o l o p ao S h b r e h n e si i a ; n a d t n t e h ma f e c ,h r ae lg i g ds se c e d , n h r tro g n i se od rc a g s i n a b g w y I d i o h u n i l n e t ed y w tr g n i trmu h s n s a d t e d ywae lg ig d s tr i nu o a a
滕州市干旱气候特点及影响
滕州市干旱气候特点及影响张 猛1 张 慧1 崔云鹏2 夏云海1 黄道秋1 刘 威1 张本卿1(1.枣庄市滕州市气象局,山东 滕州 277500;2.枣庄市峄城气象局,山东 峄城 277300)摘 要:本文利用1971-2010年降水、气温、湿度等详细气象数据资料,分析滕州市(鲁南地区)的干旱气候特点。
结果表明,滕州市年降水量在1970年代中后期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后年降水量干旱均出现在年降水量突变后。
降水量每10年约减少24mm,升温幅度达到0.04℃/a,夏秋季温度升高,这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一致。
相应年湿润指数也在呈下降趋势,验证了气候干旱化的现状。
这种变化特点和副高综合指数、副高面积与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和极涡变化有关。
气候干旱化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等,亟需气象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滕州市;气候干旱化;变化特点;干旱影响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20-05-0028引言滕州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mm,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mm(1964年),最低为388.9mm (1981年)。
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气压平均为1007.1hPa。
年平均风速2.8m/s,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本地区夏季盛行从湿润海洋洋面上而来的东南季风,由于滕州处鲁中南山区西南麓延伸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所以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量较鲁中和鲁北多。
丰富的水热资源和天然的黄淮冲积平原,使得滕州成为山东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不可忽视的是,近40年来滕州市年降水量整体持续减少,气温整体升高,本地水热平衡规律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1.气候要素变化特征1.1 降水量变化特征利用数学统计方法,通过对近四十年降水量的综合分析可知,滕州市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上世纪70年代初降水属于较多时期,但是在70年代中期发生明显的气候突变。
山东四季的划分及气候变化特点
山东四季的划分及气候变化特点王 新(山东省气象信息中心,山东 济南250031)摘要用1961—2005年山东省各站多年平均日平均气温,作四季划分,结果为:各地入冬时间在11月5日至11月13日,鲁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11月上旬,鲁南、半岛东端在11月中旬前期;入春时间在3月30日到4月22日,鲁西南地区在3月底进入春季,自西向东逐渐推迟,鲁中、鲁南及鲁西北4月上旬入春,到半岛东端最迟到4月22日;入夏时间在5月30日至7月14日,鲁西南地区在5月底进入夏季,自西向东逐渐推迟,鲁中、鲁南及鲁西北6月上旬到6月中旬入夏,到半岛最东端最迟到7月中旬前期,东西相差近1个半月;入秋时间在8月28日至9月5日,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在8月底进入秋季,其他地区在9月上旬相继进入秋季。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季节交替发生变化,入冬时间大部分地区提前1-2天;入春时间提前1-6天;入夏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推迟1-10天;入秋时间推迟1-7天。
冬季缩短2-3天 ; 春季延长2-8天,夏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延长1-3天,秋季缩短2-5天;随着入春时间提前,刺槐发芽物候期也相应提前,两者相关系数为0.53,通过0.05的检验标准。
关键词:四季划分,季节交替变化,刺槐物候期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春、夏、秋、冬称为四季,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对每一年,天文学上以春分(3月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1日前后)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目前在全省气候分析评价及农业气象业务中,一般以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
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 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另一种分季方法。
山东省2010~2011年秋冬连旱特征及成因
果表 明 : 大气环流形势异 常和水汽条件不足导致 了山东降水量异常偏少 , 温度偏高 , 土壤失 墒快 , 从而 造成 了山东省 严重的干旱灾害 , 不仅使农业生产受灾严重 , 还对工业 生产 和人 畜饮水造成 了极大 的危
害 。此外 , 山东特殊 的地理位置 、 气候特点 以及其他 一些人为因素等也是造成此次严 重干旱灾害 的原
21 00年 9月 下 旬 以来 , 省 平 均 降 水 量 1. 全 86 m 较 常年偏少 7 .% , 15 m, 94 是 9 1年 以来 同期 最 少 值
(图 1 。 省 各 地 降水 量 在 1 5( t )~ 1 7 m )全 . E照 9 . m
2 0 5
2 ) ( o
收 稿 日期 :0 2— 3— 5 改 回 日期 :0 2— 7—1 21 0 0; 21 0 1
上年9 1 至 当年2 4 月2 日 月2 日全省平均 降水量 一 常年值
图 1 15 2 1 9 2— 0 1年同期( 上年 9月 2 1日至
Fi . The a e a e r i fl rain ft e c re po i g g1 v r g an alvaito o h o r s nd n p ro r m 9 2 t n Sh n n o i e e id fo 1 5 o201 i a do g Pr vnc 1
、 i0 毫 5 删
耋o 1 0
5 O
O 15 16 16 1 7 1 4 92 90 98 96 98 1 9 2 0 2 o 92 Oo o8
一
卅 涨 I. 。 } l I Il I 1l 1 .. 1 — l l I
2月 2 4日) 全省平均 降水量 变化图
2011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t宣t春季,中部和东鄯的都势地鼠 存在中到重摹,秋乖 。中部和求I 地 啊 存在中摹.通辽、凑峰I 及砰伦贝耀甫 鼻地有麓覃。
荫北t2 1 年4 0 1 月至5 上甸、 6 月釉 月.甘肃陇中和陵东 地酝、中夏 中南部以及陕北 7 原存在轻到中罩,届地宥 I I 重覃。
2 0 全 国 干 旱 状 况 及 其 影 响 与 成 因 1 1年
段 海 霞 , 素萍 , 建 英 王 冯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 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 国气 象 局 干 旱 气 候 变 化 与 减灾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 肃 甘 兰州 70 2 ) 30 0
贝 尔西 部 存 在 中 旱 ; 中旬 , 伦 贝尔 市 西部 旱 情 发 呼 展 , 在 中到 重 旱 ; 存 9月 下 旬 至 1 1月 上 旬 , 蒙 古 内 中东 部 旱 情 持 续 , 在 轻 到 中旱 ; 1月 中 旬 起 , 存 1 旱 情开始缓解 , 中部 和 东 北 部 旱 情 解 除 , 南 部 的 赤 东 峰 市 、 辽 市 局 地 有 中 旱 ; 1月 第 5侯 后 , 通 1 内蒙 古
1 1o a ^肘∞z , J3 1:6J 3 u f derg 220 )3一4 6 Jr A oy 0 ,( 7 n 。
箜1 期
段海霞等: 1年全国干 2 01 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17 3
蒙 古 中东 部 大 部分 地 区存 在 中 等 以上 气 象 干 旱 ; 下旬 , 内蒙 古 东部 的 呼 伦 贝 尔 市 、 部 的锡 林 郭 勒 中 盟北 部存 在 中 到 重 旱 ; 上 旬 , 伦 贝 尔 和 大 小 5月 呼
最蔫
r嚣 ^
广摹
山东历史上5次重大旱灾 兖州有份2次
山东历史上5次重大旱灾兖州有份2次自1264年以后,旱灾的记载增多。
1264年-1367年(元朝)的104年间,山东共发生旱灾32次;1368年-1643年(明朝)的276年中,山东共发生旱灾167次;1644年-1911年(清朝)的268年中,山东共发生旱灾243次。
重大旱灾记述如下:1637年-1641年,崇祯大旱——山东发生特大连续旱灾。
1637年,有10多个州县志中有“夏旱无麦”与“大旱米饥”的记载。
1638年又连续发生了大旱的蝗灾,“春大旱,井泉大竭,黄风时作,飞沙满天(郓城最甚)”,“春大旱蝗落处树摧屋损,四月二十九日始雨”,“七月夏蝗”。
1639年,又继续发生大旱和蝗灾。
《益都县志》等记载:“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七月大蝗,岁大饥,人相食,流民载道。
”“夏四月蝗蝻入城如流淌,秋大旱,狼入村镇,专噬人畜。
”到1640年,又发展为全省性特大旱灾,有48个州县记载“人相食”,如“春不雨,六月陨霜,十月斗米二千,井泉涸竭,芽花不开,果不实,牛羊不孕,鸡鸭不卵,妇人不孕,冬,人相食”(《菏泽县志》);“春夏大旱,百日风霜,秋无禾,斗米一两二钱,民间食草子树枝为生,有父子兄弟夫妇相食者,惨状难悉,饥民为盗,蜂起焚掠,四境萧然”(《莘县志》)……这次特大旱灾一直持续到l641年,旱灾加虫灾,无麦无秋,“树皮皆尽发瘗而食”,饥民“劫四境,杀戮甚惨”。
1665年(清康熙四年)——全省107州县发生旱灾。
《清实录》记载“山东六府旱灾”,“济南、兖州、东昌、青州四府旱灾,麦田颗粒无收”为重灾区,“登州、莱州二府麦田收十分之二三,秋禾亦间有播种,饥民不至如四府之甚”为轻灾区。
对重灾区“请旨散赈银六万两,米六万石,尽发四府赈济”。
对轻灾区“其登、莱二府止免本年额赋”。
《济南府志》记载“春饥,免顺治十八年以前民欠赋粮并发帑分赈。
六月大旱,飞虫蔽天,坠地如蜣螂”。
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自前一年九月以来干旱少雨雪,入春以后更加干旱,直到阴历六月始见雨,麦季无收,全省78州县被灾。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共14张PPT)
西北地区一年四季降
江淮地区,地表水丰
水稀少,降水变率小。 富,农业灌溉便利。
请思考:江淮地区为何伏旱危害严重? ① 锋面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
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 处于夏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③ 农作物生长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干旱造成的主要危害?
2.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C )
A. 滑坡
B. 沙尘暴
C. 森林火险
D. 土壤盐碱化
我国旱灾的形成机制与分布
春季气温回 升快,蒸发 量大,雨季 还未到达, 形成春旱。
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
华北 地区
江淮地区 旱灾多发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 地区
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长期无降水 或降水稀少
干旱
不能满足人们 生产、生活以 及动植物生长 需要,阻碍经
济发展
旱灾
自然变异
灾害形成
干旱的成因、危害
长时间无降 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
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
粮食减少, 饮水困难
影响经济、 社会安定
我国的旱灾分布地区差异 华北地区:春旱
长江流域:伏旱 西南地区:冬春连旱
2)分析②、③两区 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四川高考)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回答
1~2题。
1.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
简称是(B )
A. 陕、桂、湘 B. 滇、黔、蜀 C. 滇、黔、湘 D. 陕、蜀、桂
山东的旱灾1
山东简介
山东的主要灾害 山东旱灾的特点
山东旱灾的原因
山东旱灾的影响 应对措施和手段
旱灾对山东的影响
1999-2002年,山东连续4年大旱,造成农业减产, 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城乡供水危急。干旱灾害波 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对经 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面沉降
20 世纪 80年代,青岛市在大沽河两岸大量提取地 下水,导致100 多 km 大堤裂缝,纵横裂缝 5200多条, 塌空150处,使大堤失去挡水作用。泰安市郊铁路路 基发生沉陷,也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 引发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 比如火灾、虫灾等,甚至会造成社会混乱。
山东简介
山东的主要灾害 山东旱灾的特点
山东简介
山东的主要灾害 山东旱灾的特点
山东旱灾的原因
山东旱灾的影响 应对措施和手段
主要灾害
• 气候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冰雹等 • 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 • 其他灾害:虫灾等
干旱
由于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干旱灾害
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不足以维持该地的 生活和生产劳动而产生的灾害。
山东旱灾的原因
山东旱灾的影响 应对措施和手段
三、对策措施
1.充分利用水资源 2.合理开采地下水 3.构筑调水网络,实施跨流域调水 4.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 5.实行水务一体化,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 6.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THANKS
谢 谢 聆 听
3月平均降水7毫米 水库蓄水极度偏少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使降水量的分布很不平衡。
春季是小麦生长期,需要大量水源。
干旱
三、干旱指标
1. 2. 3.
干旱指标是反映干旱成因和程度的量度。 好的指标可以反映干旱的成因、程度、开始、结束 和持续时间,且资料收集方便、参数计算简便。 干旱指标的三个要素: 持续期d(包括起始和终止日期) 平均强度m(即平均水分短缺量) 严重程度s(即水分累积短缺量)
四、干旱种类
按照水分循环的不同环节或造成后果将水灾害分成以下四类:
华北,西北和东北经常有春旱,有时春夏连旱
秦岭、淮河以北春夏连旱较频繁,夏旱次之
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多夏旱)和秋旱
华南南部多秋、冬旱和春旱
川西北多春、夏旱,川东多伏旱。
从全国范围来看,春夏季节旱区主要在 黄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夏秋季节旱区 移至长江流域,直至南岭以北地区;秋 冬季节则移至华南沿海;冬春季节再由 华南扩大到西南地区。
送水车给缺水乡村送水
8月16日,李家沱一养鸡场因缺水和高温, 一下子暴死近万只 产蛋的母鸡。
截至八月三十一日,重庆市四十个区县、四川省一 百二十三个县市发生了伏旱,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重庆、四川两地因旱出现饮水困难一千八百八十七 万人,农作物受旱面积三百二十多万公顷,绝收面 积七十二点七万公顷,粮食减产五百万吨左右,直 接经济损失一百五十亿元人民币。
旱情分布
气候干旱 短期干旱
气候干旱
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海陆分布 的作用和青藏高原的隆升。 上万年前,有一个名为副特提斯海的古海,其东南 部曾深入中国境内,使海陆分布状况发生变化,其 周边地区气候变得湿润起来。但以后该海水量逐渐 减少,从而使亚洲中部迅速变干,大陆性气候特征 慢慢增强。此外,随着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海拔开 始出现上升趋势,最终整个高原隆起,从而阻挡了 暖湿的夏季风气流北上,使中国西北内陆地区逐渐 形成了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
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
第33卷第5期2015年9月干旱地区农业研究AgriculturalResearchintheAridAreasVol.33No.5Sept.2015 文章编号:1000-7601(2015)05-0245-08doi:10.7606/j.issn.1000-7601.2015.05.42收稿日期:2014-07-14基金项目: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8B07);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GK201101002)作者简介:燕玉超(1989—),男,山东菏泽人,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与GIS应用研究。
E-mail:1358383631@qq.com。
通信作者:张福平(1973—),男,山西吕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源环境遥感与GIS应用研究。
山东省近54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旱涝灾害响应分析燕玉超,张福平,刘 筱,雷声剑(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根据山东省33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趋势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Z指数法、马尔可夫模型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的气候时空变化及旱涝灾害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1)山东省的气温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季都有增温趋势,冬季最为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显著,气温突变点是1991年,1991年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在空间上,年均温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增的变化规律,气温倾向率空间变化相反。
(2)山东省的降水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夏季降雨量减少幅度最大,春冬季有增湿现象。
在空间上,年降水量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降水倾向率空间变化相反。
(3)气温突变后,极端旱涝事件减少,正常和偏旱事件增加,山东省的状况由以涝灾为主转变为以正常和旱灾为主。
旱灾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加重,涝灾相反。
旱灾发生的地理特点与成因分析
旱灾发生的地理特点与成因分析作者:黄苑君来源:《地理教育》2009年第06期根据中国农业部提供的信息显示,从2008年秋冬至2009年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小麦主产省份受旱1.41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大部分耕地土壤墒情介于7%-13%之间,旱情已处于中到重旱状态。
这意味着全国有接近43%的冬小麦遭受旱灾,另外有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因旱灾产生饮水困难。
一、旱灾的含义与地理特点1,旱灾的含义旱灾是指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减产或绝收的灾害,它是一种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导致农业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业、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旱灾是一种渐发性的自然灾害,即它是缓慢的、渐进的、累积的发展过程,不是今天被太阳曝晒,没有雨就出现旱灾了。
干旱有不同涵义:一种是气候学意义的干旱,指某些地区因特定的气候条件,历史上长期持续缺少降水,形成固有的干旱地区。
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地区在各大洲都有分布。
非洲和亚洲的干旱地区面积最大,各占世界干旱地区总面积的30%以上;北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干旱地区面积分布占世界干旱地区总面积的12%、11%和8%。
另一种是天气学意义上的干旱,指某些地区因天气异常,在某一时期内出现降水减少,水分短缺的现象。
这种干旱现象既可以出现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任何季节,也可以出现在半湿润甚至湿润地区的任何季节。
即使在降水丰富的某些地区,如果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降水稀少,导致水分极度缺乏,不足以维持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危及人与动植物的生存、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时,也会酿成旱灾。
这种天气学意义上的干旱严重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时即是通常所说的旱灾。
2,旱灾的地理特点2008年秋冬至2009年春发生于中国华北、西北、黄淮等地的旱灾,跟往年比较有五个地理特点。
一是出现时间早。
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以上发生旱灾的地区在冬季和春季都是旱季,本身的降水就少,这时候出现旱情应属正常现象,但实际上这次旱情是从2008年10月下旬(秋季)在某些地方就显露出苗头来了,出现得比较早。
2.2我国的干旱、洪涝解析
5.防御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 跨流域调水 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作物 营造防护林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遥感监测预警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
【实践活动】P35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 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能 反映出来的我 国干旱灾害的 特征有哪些? 出现次数多、 影响范围广。
(2)找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区域。
华北旱灾区 华南和西南旱灾区
长江中下游旱灾区 东北旱灾区
【小结】干旱成因综合分析
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分布以及我 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分 旱灾类型 旱灾成因 区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 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 东北 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 春旱为主 发旺盛,而雨季未到, 华北 降水稀少 关键期,需水量大 7.8月份,雨带北移, 作物生长期,且城 长江 该地受副高控制,出 市用水需求量大 伏旱为主 以南 现高温晴朗天气 华南 冬春连 和西 旱为主 南地 区
观点一:正确。由于长江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 观点二:正确。由于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为解决人多地少 的矛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 小。 观点三:正确。由于人口增长,使耕地不足、薪柴不足,导致大 量植被的破坏。 观点四:正确。由于气候的异常,导致长时间持续暴雨成灾。
【图表分析】
阅读教材38页“20世纪我国发生的主要水灾”表,分 析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哪些流域,发生在哪个季 节。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
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 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1.时间分布特点: 春、夏、秋季均有洪涝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夏季。
山东省降水量与不同强度降水日数变化对干旱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 . 料
由于 山东绝 大部 分 台站是 16 年 以后建 站 , 91 同
时选 取 资料时遵 循 资 料基 本 无 缺 测 的原 则 , 取 了 选
伏旱发 生 ) 夏季则 易 发 生洪 涝 灾 害 , 且 旱 涝 灾 害 , 并
对 山东独 特降水 规律 的研究 。 本 文 旨在通 过对 山东 降水量 和不 同强度 降水 E t
数 的变化对 干旱 受灾 面积 的 影 响 , 识 山东 省 的干 认
严 重 , 灾 面积广 大 , 农业 生 产 产 生 巨 大影 响 , 受 对 经 济损失严 重 。李 维 京 ¨ 等 指 出在 全 球 与 东 亚 区域
山东省 降水 量 与不 同强度 降水 日数 变 化 对 干 旱 的影 响
苑 文华 , 玉 洁2, 茂璞 , 张 孙 王 瑜
(. 1山东省枣庄市气象局 , 山东 枣庄 2 7 0 ;. 7 8 0 2 山东省大气 探测技术保障 中心 , 山东 济南 20 3 ) 50 1
摘
要: 采用 山东省 8 2个地面气象站 16 ~20 9 1 04年 日降水量 , 统计 了历 年 的降水 量 、 同强度 降水 不
第2 8卷 第 1期 21 0 0年 3月
文 章编 号 :06— 69(0 0 0 0 3 O 10 7 3 2 1 )一 1— 0 5一 6
干 旱 气 象
J un l f i tooo y o ra dMee rlg o Ar
Vo12 No .8 .1
Ma c 2 0 r h,01
山东乡土地理
山东省乡土地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地形地貌]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
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
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沐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
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万余平方公里。
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晚清山东的旱灾
[ 关键词] 晚 清; 东; 灾 山 旱
[ 中图分类号 ] 2 5 K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5— 4 2 20 )6— 24— 4 [ 10 3 9 (0 9 0 0 1 0 收稿 日期 】 2 0 0 09— 2—2 4 [ 作者简介 ] 董传岭 , 山东梁 山人 , 男,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近现代 史专业博士生 , 菏泽 学院讲 师。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 究基地 20 0 7年度 重大研 究项 目“ 华北农民视 野 中的现代 与 国家” 0 JD 4 17 ( 7J 8 0 8 )
灾7 0年次, 只有 18 、 9 年无旱灾, 821 5 8 其中, 特大早年 1 计表》 次, 可见,85 87 14—14 年大旱后出现 6 县的大涝;85 3 17—
88 2 如: 大旱年4次, 中等旱年 1次 、 7 小旱年 4 次; 8 从发生的频率来 17 年大旱后出现 5 县的大涝。大旱之年常伴以蝗患, 85 15 高密 “ 蝗” H 87年, 旱、 。 5 J 1 寿光“ 旱、 夏, 看, 特大旱灾 7 年一遇、 2 大旱灾 1 年一遇、 8 中等旱灾约 4 年 15 年、86年,
、
县、 菏泽地区有 5 5县、 烟台地 区有 4 县 , 区的旱灾最 2 鲁北 重, 鲁中区次之, 鲁东区最轻, 旱灾的严重程度由鲁北 向鲁 中、 鲁东递减; 从晚清山东旱灾发生的季节看, 发生春夏旱的
晚清山东旱灾频发严重, 主要有以下特点:
1959-2018年山东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洪旱演变规律
第31卷第6期2020$1月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EngineeringVol.31 No.6Dec.,2020D01:10.11705/j.issn.1672 -643X.2020. 06.101959 -2018年山东省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与洪旱演变规律卢书梅12,杨传国12,谷黄河12(1.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摘要:基于山东省1959 -2018年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应用反距离权重插值、Z指数、Man- Kendall检验及小波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近60年来山东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洪旱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降水量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呈现东部多西部少且山区多于平原的空间分布格局。
时间分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下降速率比西北内陆地区快。
山东省的洪旱灾害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70年代前,涝灾频繁,80年代到21世纪初旱灾频繁,21世纪后,主要发生偏涝,洪旱灾害地区间差异明显。
研究结果对该省防灾减灾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降水量;时空特征;洪旱演变;突变分析;小波分析;山东省中图分类号:TV125; P426.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43X(2020)06-0060-07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floods anddroughts evolu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59 to 2018LU Shumei1,,YA N G Chuanguo1,,GU Huanghe12(1.College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Hohai University,Nanjing210098 ,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Hydrology-water Resources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210098,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1959 to 2018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Z index,Mann- Kendall te and wavelet analysis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 tion and floods a nd droughts evolu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past60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patial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 with mor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the mountain areas whereas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plain areas of the province.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 creasing rate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than those in the northwest.There were obvious inte varations in the flood and drought seres.Before the1970s,flood events were frequent,whereas drou events became frequent from the 1980s to the early21st century.Since the21st century,light floods became dominant,but spatial d ifference of these extreme events of floods and droughts became more remarkable.Results o f the study can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and in turn contributes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Key w ords:precipitation;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floods and droughts evolution;abrupt changetest;wavelet analysis;Shandong Provincei研究背景气候变暖是2世纪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1]。
【高考】地理复习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ppt课件
旱灾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济分比发(展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滇、黔、湘
① 锋面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
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东北春季积雪融化,缓解了春季自的旱然情变。 异
(山东高考)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请思考:江淮地区为何伏旱危害严重? ① 锋面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
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② 处于夏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③ 农作物生长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干旱造成的主要危害?
粮食减产
生态破坏
人畜饮水困难
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引发沙尘暴和蝗虫灾害,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干旱与旱灾的区别
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引发沙尘暴和蝗虫灾害,
春季,气候转暖,气温回升,蒸发量大增。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不。 能满足人们
③我 从人(区国气畜山: 的候 饮 东夏旱 和水高长 或秋灾 农困考季分 业难)期降受布 两,干无水高地 方粮旱气区 面食灾降稀压差 分减害水少(异析产是副,,中高引国)发主控沙要制尘的干,暴气盛和象旱行蝗灾下虫害沉灾之气害一流,。,生及需干产动要燥少、植,雨生物阻。 活生碍以长经
梅雨过后,受副热带高 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
华北 地区
江淮地区 旱灾多发地区
华南地区
西南 地区
雨带推移到北方,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夏季受西南 季风、干热 风和高温天 气影响,形 成旱灾。
潍坊市大旱成因及策略分析
潍坊市大旱成因及策略分析李成泉;王海霞;谭金亮【摘要】以2013年潍坊市大旱为例,分析了潍坊市干旱形成原因,梳理了潍坊市抗旱的经验与不足,探讨持久高效的抗旱策略.【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潍坊市;水资源;抗旱策略【作者】李成泉;王海霞;谭金亮【作者单位】潍坊市水利局,山东潍坊 261061;潍坊市水利局,山东潍坊 261061;潍坊市水利局,山东潍坊 261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87自2013年8月以来,潍坊市遭遇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问题,抗旱应急响应提升到Ⅱ级。
全市用水紧张,城乡供水形势严峻,一时间抗旱、保水成为了当务之急。
据分析,潍坊市河川径流量多集中在汛期,汛期河川径流量70%以上集中在7、8月份,丰水期过后,干旱缺水严峻形势便摆在面前。
回顾近年来的水情、雨情及供水、节水现状,诸多问题值得警示和思考。
1.1 年内干旱持续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干旱持续,降雨稀少,不能形成有效径流,水库蓄水量无法增加,且持续减少。
罕见的秋冬春夏连旱是大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1.2 过于依赖水库蓄水单一模式供水峡山水库出库流量为42.5 m3/s,最大出库流量为123 m3/s。
2014年7月,峡山水库蓄水量只有2亿m3,蓄水量比2013年同期减少50%。
在一年时间中,峡山水库水几乎只出不进,水量水位一直在持续降低。
峡山水库为山东省第一大水库,是潍坊市区的主要水源地,不仅供120万人口的市区用水,还担负着灌区6.67万hm2农田的灌溉用水,以及滨海区、高密市和一些工业用水大户供水。
在几乎没有有效降雨的一年中,水库不堪重负。
1.3 缺乏利用客水资源峡山水库总库容为14.05亿m3,兴利库容为5.03亿m3,而3年大旱水库始终处于死库容水位运行。
引黄济青工程在潍坊城区北部自西向东穿过,潍坊市于2015年7月引入黄河水,若能提早引入客水作为补充后备,潍坊缺水状况会减轻许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干旱的原因
从1999年开始,我省夏季降水量持续偏少。
1999年夏季降水量为265毫米,较常年偏少37%;2000年和2001年夏季降水量为401毫米和410毫米,分别较常年偏少5%和3%;今年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08毫米,较常年偏少52%。
邹树峰认为,造成我省持续少雨干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与这几年所处的少雨干旱的气候背景有关。
我省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均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如1951年到1964年是降水量偏多阶段,1965年到1978年为正常阶段,1979年到1989年为降水量偏少阶段,1990年以后降水比80年代增多,但仍处在旱涝交替、以旱为主的气候阶段,目前我省仍处在这一气候阶段中,所以这几年降水以少为主。
与这几年处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期有关。
从1999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进入高值阶段,2000年为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值年。
1999年至2002年均处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阶段,资料统计表明,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值阶段对应山东省降水以偏少为主。
与这几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异常有关。
1999年至2001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北,1999年和2000年西伸脊点位置较常年明显偏东;而副高位置明显偏东是1999年、2000年夏季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
2002
年夏季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副热带高压的主体位置不仅较常年偏北而且又明显偏东,山东上空缺少水汽来源。
与这几年出现的明显冬暖现象有关。
降水明显的1999年夏季和2002年夏季的前期,1998年和2001年冬季气温均较常年偏高,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对应夏季降水以偏少为主,出现大范围多雨洪涝的可能性较小。
与这几年出现异常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多有关。
这几年山东与全国及世界各地一样,出现异常气候事件的频率增多,如1998年、2001年冬季的气温是近50
年来历史同期的次高值和最高值;2000年、2001年春季持续2年降水偏少,且2001年春季降水是历年同期的最少值;2000年、2001年春季持续2年气温偏高,且为历史同期的次高值和最高值;2002年1—2月、3月的气温是历史同期的最高值;2002年7、8月的降水量是解放以来历史同期的次少值和最少值等。
所以这几年我省出现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可能性较大,要警惕和做好防范出现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