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
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
于生 理代 谢发 生 变化 , 往 也伴 随着 脂 肪 在肝 脏 中 往
的积 累 。 4 抗 脂 肪 肝 因 子
变 主要 特征 为 肝贫 血 , 细胞 脂 肪浸 润 、 胞肥 大 、 肝 细
内 充 满 了大 量 的脂 肪 颗 粒 ; 胞 核 偏 离 , 膜 破 裂 。 细 核
2 鱼 类 脂 肪 肝 的 形 成 机 制 鱼 类 的 肝 脏 脂 肪 主 要 来 自对 饲 料 中 脂 肪 的 直
鱼类 的脂肪 肝病 ຫໍສະໝຸດ 、提 高养 殖鱼 的产 品品 质和 养殖 效益提供 参 考 。
肝 抗脂肪 肝 因子 的研 究成果 ,为 防止养 殖
细 胞 质 充 满 脂 肪 , 细 胞 核 被 挤 偏 于 一 端 。 又 据 Mocn B c 19 1 报 道 , 电 子 超 微 水 平 上 , soi a 9 03 1 年 在 病
鱼 肝 细胞 质 分 离 , 线粒 体 水 肿 , 内质 网和 高 尔 基体
另一 方 面 , 浆 脂肪 含量 降低 。 血 3 影 响 脂 肪 肝 的 因 素 引 起 鱼 类 肝 组 织 脂 肪 变 性 和 脂 肪 积 累 等 脂 肪
品质下 降 。脂 肪肝 病 已成为养 殖 者 的难 题之 一 。有
鉴 于 此 , 文 综 合 了 国 内外 有 关 鱼 类 营 养 性 脂 肪 肝 本
多。( 水体 中有有 毒物 质 。() 4 ) 5过量或 长期使 用抗 生
素 和 化 学 合 成 药 物 以 及 杀 虫 剂 。 ()鱼 类 在 个 体 发 6 育 过 程 中 ( 态 、 速 生 长 、 游 、 殖 和 越 冬 等 )由 变 快 洄 生 ,
养殖鱼类抗脂肪肝因子研究进展
的饲料组 比对照组肝脂含量降低
95 %,说 明草 鱼 具 有 利 用 蛋氨 酸 提供 甲 基 改 善 其 胆 碱 营 养 状 况 的 能 力 。但 当 饲 料 中 胆 碱 含 量 较 充
足 时 , 蛋 氨 酸 的 转 化效 果 并 不 明 显 。 Rmne 19 ) 现 . 鳟 饲 sy(9 1 发 虹
液 中 转 运 ,导 致 肝 脏 中 脂 肪 积 累
血 液 , 然后 转 运 至 其 他 组 织 中 再
和 向 血 液 运 输 的 脂 肪 减 少 。 眼 斑
拟 石 首 鱼摄 食 含 3 0mgk 0 0 / g胆 碱
利用 或在脂肪组织中储存 。作为
脂 类 载 体 ,脂 蛋 白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响 。 饲 料 中 补 充 这 些 物 质 有 利 于
照 组 下 降 1.% ̄ 21 . 同摄 食 93 2 %
天 然 饵 料 ( 萍 ) 的肝 脂 含量 接 浮 时
பைடு நூலகம்
脂肪肝是一种可 以由多种诱
因 引 起 的 疾 病 . 同 时也 是 多 种 肝 脏疾病 发展 中的一种 病理过程 ,
是最 常见的弥 漫性肝病 之一 , 其 以 肝 细 胞 内 甘 油 三 酯 蓄 积 过 多 为
维普资讯
动物营养
鱼 抗厕} 画 ; 譬 肪
杨 鸿昆 黄 凯 广 西 大 学 动 物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宽
摘
要: 本文综合阐述 了国内外关于养殖鱼类脂肪肝抗脂肪肝 因子的研究成果 . 为防止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病 变、 高养 殖鱼的产品 提
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的脂 肪 以 脂 蛋 白 的 形 式 被 输 送 到
含量 也会明显升 高,导致其品质
鱼类脂肪肝成因
学生:渔业 刘小霞 14095108210009
主要内容
一
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二
三
基本概念
鱼类脂肪肝,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描述以超过 鱼类正常肝脂含量的过量肝脂积累为特征的生 理性现象以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统称。 养殖鱼类的脂肪肝从产生机制上可分为纯营养 型脂肪肝与非营养型脂肪肝两大类。
1.3 生理因素
鱼类自身的天然生理因素和行为习性也与 能量代谢息息相关,不同的生理状况对机体 的能量利用和肝脏脂肪沉积都有着很大的影 响 。一般而言,鱼龄和性别是影响鱼类肝脏 脂肪沉积的重要影响因子。
如:对斑马鱼的研究表明,雌性斑马鱼的肝脏往往比雄鱼肝脏更 大,并积累更多的甘油三酯等。
因素分析
1.4 物种因素
因素分析
由于铜本身也是包括鱼类在内的大部分水 产动物的无机营养素,饲料中铜缺乏会对鱼 类本身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因此铜,是养 殖鱼类配合饲料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前水 体环境中,铜污染日益严重,而很多饲料原 料本身就存在铜超标的问题,考虑到铜在鱼 类肝脏中的特异性积蓄特性,铜对养殖鱼类 肝脏脂肪肝的诱发作用可能具有相当大的普 遍性和隐蔽性。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
1.1.4饲料毒素的影响
与营养性脂肪肝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这 些由饲料毒素引起的脂肪肝,往往是毒素首 先破坏肝脏正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 致脂肪分解和转运受阻,这种器质性的病变 往往很难恢复。
如:植物性原料中棉酚以及劣质饲料中所含有的高亚硝酸盐、醛类、 酮类等毒素,此外,当前在饲料中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尤其 是黄曲霉素,亦是鱼类脂肪肝的可能诱因。
因素分析
1.5 遗传与突变因素
与脂肪肝的其他诱发因子相比,鱼类的遗 传与突变因素与脂肪肝的关系是隐蔽而更少 为人所关注的,相关的实验室研究表明,在 某些基因出现突变或者缺失后,鱼类就会出 现典型的脂肪肝症状。
鱼类脂肪肝成因
抗 应激 能力下 降 。尤其 高温季 节还会 引起 养殖 鱼
类 的大批 死亡 . 给生产造 成 巨大的损失 。 具有脂 肪
脂 肪 在 动 物体 内 的生 物合 成是 通 过 一 系列
酶 促反应 来 实现 鱼类体 内脂 肪合 成需要 还原 型 辅 酶 I( A P 的参 与 , N P 的浓 度 受 到 I N D H) 而 AD H
制 与诱 发 因 素 。 别 是 饲 料 中 脂 肪 、 白质 和 碳 水 化 合 物 特 蛋 等 主要 营养 素 组 配不 平 衡 对 鱼 类 脂 肪 肝病 变 的诱 导 作 用 . 为 防止 养 殖 鱼 类 的脂 肪 肝 病 变 、 高养 殖 鱼 的产 品 品质 和 提 养殖 效 益 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类 ; 肪 肝 ; 成 机 制 : 发 因素 鱼 脂 形 诱
此 . 以通 过 调节 和控 制 肝脏 中脂 肪 的来 源 和去 可 向。 实现对 脂肪 肝 的预 防和治疗 。
21 酶促 反应 与脂肪 肝 .
随着高 密度水 产养 殖 的迅 速发 展 . 殖鱼 类 养
尤 其 草鱼 、 鱼 、 鲫 鲤鱼 、 非 鱼等 患脂 肪 肝病 问题 罗 成 为 困惑水 产养殖 业 的难 题之 一 。 病鱼 生长缓慢 . 饲 料系数 升高 , 细胞 中沉 积着 大量 的脂 肪颗粒 . 肝
葡 萄糖一 一 酸 脱氢 酶 ( 一 一 D)6 磷 酸葡 萄糖 6磷 G 6 P 、一
肝 的养成 商 品鱼 , 其肌 肉脂 肪 含量也 会 明显升 高 .
导 致其 品质 下降 。养殖鱼 类脂 肪肝 的研 究 .国 内 外 已有一定 数量 的报道 本文 综述 了 国内外关 于
养 殖鱼类脂 肪肝 的形成机 理 、诱 发脂 肪肝 的 因素 报 道 。 防止养殖 鱼类 的脂 肪肝 病变 、 高养殖 鱼 为 提 的产 品品质和养殖 效益提 P D 以及 苹果 酸 酶 ( E) M 的控 制 , 同时 乙酰 辅 酶 A羧 化 酶 ( C A ) 脂 肪 酸合 成 A oC和 酶 (A ) F S 是脂 肪合成 过程 的关键 酶 。 因此 。 凡是影
鱼类营养性脂肪肝的诱发因素及调控措施
目前 ,我 国广大农村一 家一户的水产养 殖业必 须通过大 的养 殖企业或集体经 济实体组织起来 ,从 而规 范生产行为 ,统一 质量安全操作要 求 ,加快 养殖业产业化进 程 。同时 ,政府部 门必须加 强鼓励和监管 大规
模养 殖企业的生产和 管理 行为 ,从而 为提高我 国水产养殖质 量安全 ,建立长效 的管理机制 奠定基础 。加 强 水产 品质量监管 ,提 高水产 品质量 安全水平是政 府的重要职责之 一 。各级政 府要切实加 强领导 ,把水产 品
2 营养性脂 肪肝 的症状及组织学特征
糖 的利用能 力比 肉食性 鱼类强 。肉食性鱼类 主要
以蛋 白质和脂肪 作为能 量来源 ,而 由糖类转化 合
成脂肪 在草食性 鱼类和 杂食性鱼类 中表现 明显 ,
 ̄ lm nk等 ( 9 1 1 z isa 1 a S 1 9 )报 道 鲤鱼 出现 肝 脏 肥 大
质 量安全责 任落实到人 ,任务明确分解 到各责任人 ,建立监管 网络 ,各个 乡镇 、村也要 明确 水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责 任人 ,夯实水产 品安全生产 的基 础 ,把 好水产品质量监 管的第一关 。同时水产 品安全 监督管理职
能部门要切实把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严格执法,严格监管,真正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蘑
征。
症 状 与饲料 中高含 量的 可消化糖 类有 关 ;D a等 is ( 9 )研 究舌齿鲈饲 料 中添 加蛋 白质 和淀粉对 19 8 肝 脏脂 肪形 成 的作用 ,结果 表 明 :葡 萄 糖一 - 6 磷 酸 脱氢酶 ( 一 一 D)、苹果 酸酶 ( G 6P ME)和乙酰 辅 酶A 化酶 ( c A 羧 A o C)是脂 肪形 成路 径 的关键 调 节 酶 类 ,随 着 淀 粉 摄 入 量 增 大 ,G 6 P 一 一 D、 ME T 柠檬酸合成酶 ( C 的活性均得 到显 和A P A L) 著增强。 3 饲料 中的蛋 白质 . 3 饲料 中蛋 白含量超过 鱼类需要 量时 ,过多 的 蛋 白可合成脂 肪储存起 来 ,如 团头鲂摄 食蛋 白含 量4 %以上 的饲料就 会导 致肝 脏脂肪 过度蓄 积 , 0 引起 脂肪肝病 变 。高蛋 白质饲料 对脂肪 肝病变的 诱发作 用 ,还表现 在高 蛋 白质饲料打 破 了鱼 类摄 入 的能 量和蛋 白质 之间 的平衡 ,造 成能蛋 白比例 (E P) 失 调 , 引 起 脂 肪 蓄 积 。 Moa 等 : rl s (0 1 20 )研究了饲料 中不 同的蛋 白质,旨 月 肪对 大西 洋鳕生长 、饲料利用 、肌 肉组 成和肝脏 组织学 变 化 的 影 响 ,发 现 用 蛋 白质 , 肪 分 别 为 5 /2 月 旨 81 ,
月鳢脂肪性肝病及防治技术
月鳢脂肪性肝病及防治技术概述月鳢(学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中。
随着人们对鱼类营养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月鳢逐渐成为市场上备受追捧的一种鱼类。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月鳢越来越容易出现脂肪性肝病,给养殖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本文将就月鳢脂肪性肝病及其防治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月鳢脂肪性肝病的病因月鳢脂肪性肝病是指在养殖过程中,由于营养过剩、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月鳢肝脏内出现大量脂肪积累,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进而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种肝病。
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营养过剩在月鳢的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的种类、数量和投喂方式等方面的不当操作,会导致月鳢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过度摄入,特别是大量的淀粉和脂肪的摄入,进而使得月鳢肝脏内脂肪合成和代谢失衡,形成脂肪在肝脏内的过度堆积,引起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环境污染在养殖过程中,水质的污染是月鳢发生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清洁的水源是月鳢良好生长的基础,在水源中过多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有毒物质也会对月鳢的肝脏产生严重的损害,导致脂肪性肝病的发生。
疾病感染月鳢在养殖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的感染,这些病原体会不断地繁殖,占用月鳢的营养,引起免疫系统的大量消耗,从而导致月鳢体内代谢的功能紊乱和脂肪的过度堆积。
月鳢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技术为了避免月鳢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提高月鳢的生长质量和商品价值,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技术,下面就对月鳢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合理饲喂合理的饲喂是月鳢脂肪性肝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方面,需要根据月鳢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投喂不同种类和质量的饵料,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饵料的投喂量,防止营养过剩,从而降低脂肪的过度堆积和肝脏的负担。
同时,要合理安排投喂时间和质量,减少无效饵料的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月鳢生长的重要保障。
浅谈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引起鱼类肝组织脂 肪变性和脂肪积 累等 脂肪代谢异常 的因素很 多 ,归纳起来有 以下 几点 : 蛋 白质 、 ① 脂肪 、 糖类 等饵料 主要成分 的不足或过多 :饵料 的主料配方与养殖 对象 的营养标准匹配不合适 。② 某些 维生素 的不 足或过多。 饵料 中油脂添加 过多。 ③ ④水体 中 有有毒物质 。⑤过量或 长期使用抗生素 和化 学合成药物以及杀虫荆 。
策
0 张 水 渡
闽导致肝损害 的原因涉及到营养 、 料 、 饵 药物 、 毒物等多方 面因素 . 故患脂肪肝 的概 率 很大 , 集约化养殖 鱼类 都有发生 . 尤其是 在放 养密度高 、 生长快 的条件下更易发生 。 脂肪 肝 病 的 发 生 率 大 致 为 :温 室 养 鱼 > 水 养 鱼 > 流 网 箱 养 鱼 > 塘 精 养 > 养 。 目前 在 鲤 鱼 、 鱼 、 池 粗 鲫
鲤鱼 、 鱼等养殖对象的严重疾病 。 集约化 鲫 在
养 殖 中 一 旦 发 生 肝 损 害 以 及 肝 性 综 合 症 等 病 。 往 是 大 规 模 和 全 面 性 的 。 然 这 样 的疾 往 虽 病无传 染性 .但 它的危害 和后果 远远地超过
传染性疾病 。这类 疾病与过去池 塘养 殖鱼类 的“ 萎瘪病 ” “ 、 跑马 病” 生长缓慢 ” “ 等非 寄生 性疾病 的病 因病理 不同 , 以往对之研 究较少 。 笔者将 近几 年危害鱼类养殖最严 重的鱼类脂 肪肝病及其诊 治方法做一粗浅 的探 讨 ,供养 殖 者 参 考 , 望 对 这 类 疾 病 引起 足 够 重 视 。 期 1脂 肪 肝 病 症状 及 病理 变 化
小板, 表有角质胶皮, 易受伤, 寄生虫及 体 不 对 有 害 微 生 物 有 较 强 的抵 抗 力 , 自然 环 境 中 较 在 少发病 , 是随着鲟 鱼人工养殖业 的不断 发 但 展 , 鱼大规模 、 鲟 高密 度 、 约化养殖 方式 的 集 形成 . 鲟鱼卵 、 鱼苗 、 鲟 商品鲟 的 国际国 内间 的 流 通 加 大 , 由于 一 些 养 殖 场 的 管 理 和 技 术 措施不当 , 鱼的病 害逐渐显现 出来 。 鲟 根据 近 年 来 对 我 所 及 有 关 鲟 鱼 养殖 户 的 调 查 ,现 将 有 关 病 害 的 调 查 及 防 治技 术 介 绍 如 下 :
高密度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 4 ) 水体 中有毒物质: ( 5 ) 过量 或长 期使用抗 生素 和化 学 合成药物以及杀虫剂 。
2 . 脂 肪 肝 的 危 害 对 象
合症肆虐 , 并继发传染性疾病 , 患病养殖
动物临床症状 复杂 , 诊治困难。 这类疾病
导致肝损 害 的原 因涉 及到营养 、 饲 料、 药物 、 毒物等 多方面 , 故患脂 肪肝 的 概率很大 , 集约化养 殖鱼类都有发生 , 尤 其是在放养密度高 、生 长快 的条件下更
食, 当病情较严 重 , 鱼 已失 去 食 欲 时 , 即 使有特效药 物, 也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 。
夏季是 鱼类快 速生长 的高温 季节 ,
高水产动物健康养 殖 、提高产量 及提高
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 在高密度 、 高 产量 、 高效益的养殖尤其重要 。
一
况且 , 好 的药 物 比较贵 重 , 不划算 , 尚能 吃食 的病鱼 , 由于抢食能力差 , 往往 也由 于没有 吃到足够 的药量 而影响疗效 。丧 失最佳 治疗期 , 因此 , 在对 待水产动物的
高密度 养殖 鱼类 的 脂肪 肝 的 预 防及治 疗
O 韩 志 娟
随着集 约化养殖 工艺 的逐步深 化 ,
( 3 ) 饲 料 中油 脂 添 加 过 多 :
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 的非 寄生性鱼病 日趋严重 , 尤其是 由于饲料营养失衡 、 强 化投饵 、 饲料 中含有有毒物质 、 乱用药和 滥用 药 , 造 成鱼类肝 、 肾、 脾损害及其 综
的脂 肪 肝 症 状 得 到 减 轻 。 目前 在 生 产 中 , 以药 物 性 脂 肪 肝 发 生 较 多 , 另外 , 因 投 喂 腐败饲料 ( 含饵 料原 粮 ) 和 过 氧 化 鱼 油 引 起 的较 多 , 应 引起 注 意 。
草鱼养殖常见病之脂肪肝病的成因及预防技术
草鱼养殖常见病之脂肪肝病的成因及预防技术草鱼养殖是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渔业科技入户主推品种之一,也是人们喜食的鱼类。
草鱼属于草食性鱼类,而在草鱼的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长期投喂非全价料,不投喂青饲料,这样就因营养不平衡而患脂肪肝病。
同样体重的鱼,生长正常的,肚子小身体长,而患脂肪肝病的草鱼肚子大身体短,不易销售,食后对人体健康也不利。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积极加以预防。
一、脂肪肝病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营养不平衡和缺乏抗脂肪肝物质引起的。
在饲料的投喂过程中,由于长期饲喂单一性饲料如菜粕、豆粕一类含蛋白质高的商品饲料,而这类饲料中的粗纤维特别是新鲜粗纤维又很少,引发该病。
即使长期吃颗粒饲料,如果营养配方不合理,也会影响正常生长。
有些饲料厂家为追求利益,配方极不合理,而养鱼户又无法知道,当地也没有检测鱼饲料的单位,以此类饲料喂鱼后易导致草鱼发生脂肪肝。
脂肪肝病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
先是脂肪积累,然后肝脂浸润,最后肝细胞出现萎缩,表现为肝脏贫血、肥大、脂肪含量高。
由于肝细胞被脂肪浸润,细胞质充满脂肪,细胞核被挤偏于一端,血清中甘油三脂、胆固醇、谷氨酸等的活性增高,这样鱼体骨骼的生长就受到抑制,体形长不开,发育不平衡,像个大胖矮子,身体短、肚子大。
二、脂肪肝病的预防预防草鱼脂肪肝病的办法是调整饲料结构,尤其是精饲料与青饲料之间的比例。
要求青料多于精料。
二者之比为3∶1,最低不少于1.5∶1。
也就是说,在饲养草鱼过程中,要始终掌握以投喂青饲料为主。
并且要根据鱼的规格大小,把青饲料加工成不同规格。
在投喂上,先投不切碎的青料,让大规格的草食性鱼类先抢到吃食。
后投切碎的青料,使小规格的鱼也能吃到。
这样,大小规格的鱼都能正常生长。
总之,草食性鱼类,只要不以商品饲料为主,注意控制脂肪积累,便可有效地预防脂肪肝病的发生。
引起鱼类肝病的病因分析
引起鱼类肝病的病因分析引起鱼类肝病的病因分析鱼类的生长速度和体质的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及营养搭配是否平衡,鱼类饲料质量的优劣在健康养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由饲料质量致使鱼体健康受损的病例却较普遍,特别是鱼类营养性肝病。
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鱼类肝胆综合症主要发生在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常规主养鱼类中。
营养性因素、毒性物质和药源性因素等原因均是此类疾病的诱因。
因此,引起鱼类肝病的病因较多。
具体发病原因概括如下: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饲料营养不适合鱼类营养需要。
如蛋白质含量过高、碳水化合物含量偏高或长期使用动物性脂肪和高度饱和脂肪酸等,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
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
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
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3.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
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鲤鱼采食1个月后,患瘦背病,肌纤维萎缩、坏死;草鱼、团头鲂等鱼类采食后,极易引发鱼类患肝胆综合症。
4.滥用药物。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喹乙醇、黄霉素等促生长的药物,将造成鱼类肝脏损害。
杀虫灭菌药物也容易蓄积在鱼体内,直接损害鱼体肝脏。
5.维生素缺乏。
如胆碱、VE、生物素、肌醇、V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6.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一些营养性疾病可以导致养殖鱼类死亡,而某些营养性疾病虽不会直接导致养殖鱼类死亡,但由于鱼类抗病力下降而易受病原侵袭发病或影响商品价值。
水产养殖肝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水产养殖肝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
但是,对于水产养殖肝脏病这个常见的疾病,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呢?一、病因分析水产养殖肝脏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环境不良水质不合格、温度过高或过低、养殖密度过大、饲料不合理等因素都会导致鱼类场所形成恶劣的养殖环境,影响其免疫力和消化功能,从而增加了水产养殖肝脏病的发生风险。
2. 饲养不当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喂方法、饲料的营养配比等方面的不合理,将增加水产养殖肝脏病的发生率。
此外,饲料中可能包含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会对鱼体内部的器官产生一些刺激,而此类刺激可能成为水产养殖肝脏病的发生因素。
3. 病原菌感染病原菌侵入鱼体内后,会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水产养殖肝脏病。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
二、预防措施1. 环境的调节对于养殖水位、清洁、温度等方面应进行合理的调节,使其维持适宜的环境,增强鱼类体内的免疫力,避免采用过于严苛的养殖方式。
2. 饲料的控制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喂方法、饲料的营养配比等应当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量或过度饲料。
同时,饲料的质量也应保持良好,避免使用不干净或有病菌的饲料。
3. 对水产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可隔离潜在的病原菌,避免其扩散到其他鱼类,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三、治疗方案当水产养殖肝脏病已发生时,应当及时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围绕个体鱼而制定,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可以对肝脏细胞和鱼体内的病原菌进行治疗。
一般选择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
2. 保健治疗保健治疗可以增强个体鱼的免疫力,促进其健康发育。
常用的保健方法包括营养补充、鱼类疫苗的注射等。
3. 手术治疗当水产养殖肝脏病已晚期,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的范围包括肝脏移植、切除等。
总而言之,预防水产养殖肝脏病的发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程。
草鱼脂肝病的诊断及防治
草鱼脂肝病的诊断及防治草鱼生长快、养殖成本低,是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但是,草鱼的病害多,每年由于病害的原因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特别一种营养性疾病――脂肝病,发病草鱼外表无症状,给养殖户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根据多年的防治探索,将其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1、草鱼脂肝病的诊断(1)发病原因此病属于营养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
当草鱼摄食超过其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后,其营养不能完全转化,肝脏的负荷过大,脂肪堆积,就会引起脂肝。
(2)病鱼症状发病鱼外表无明显症状,就是在投饲的过程中陆续出现死亡,解剖鱼体,草鱼的肝脏明显增大、增厚,肝脏颜色发生变化,肝为白色、粉红色、土黄色、黄褐色或红黄交叉呈花色,甚至为绿色。
胆囊变大,胆汁变黑,肠外部及内部脂肪堆积,将解剖的鱼放在水中,水表面将会浮起一层油脂。
(3)诊断如果草鱼发病死亡,首先检查其外表、鳃、鳍等处,如无症状,草鱼长势良好,然后解剖鱼体,检查肝、脾、胆囊、肠等,如与上述症状相同,即可诊断为草鱼脂肝病。
2、草鱼脂肝病的治疗及预防(1)预防方法草鱼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搭配,有些养殖户用鲤鱼饲料投喂草鱼,鲤鱼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容易造成草鱼脂肝。
一般提倡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在7~9月份,草鱼生长高峰期,每天必须搭配青草,增加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减少蛋白质含量。
当草鱼得此病后,应停止投喂商品饲料,转投青草,同时每隔15天,投喂一些保肝降脂的药物,加强预防。
草鱼脂肝病应以预防为主,在饲养过程中注意饲料中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含量,注意商品饲料和青草的搭配,防止此病的发生。
(2)治疗方法①用鱼肝宝,每100千克饲料加200~400克,每日投喂2次,连用5~7天;②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增加青草的投喂量;③也可用中药进行治疗,枸杞子100~200克/100千克鱼,五倍子25~50克/100千克鱼,拌饲投喂,连用5~7天,对病鱼有一定疗效。
汉宝专栏
汉宝专栏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7期鱼类肝病防治技术彭小云一、肝病发生的原因引起鱼类肝胆病变的因素多种多样,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1.养殖户对鱼病的防治大多依靠单纯化学药物的频繁和过量使用,甚至频繁滥用高毒、高刺激性的药物,损伤了鱼类的肝脏。
2.养殖鱼类的外部生存环境日益恶劣,这其中包括自身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外来污染物的增多导致池塘的水质状况恶化,加重肝脏的负担。
3.部分养殖户为了获取养殖鱼类的快速生长,采用高营养指标的配合饲料且长期过量投喂,致使鱼类常出现“短短胖”和脂肪肝,严重破坏了肝脏的内部结构,导致肝胆肿大、变色、变脆等一系列病变。
4.有些配合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均衡且投喂过于单一,饲料中维生素E、胆碱、肌醇、硒等微量元素缺乏,造成肝脏代谢负担加重。
此外,磷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等也容易诱发肝病。
二、肝病的症状病情较轻时没有明显症状,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或有时烦躁不安,甚至窜游;解剖可见肝脏颜色变浅或出现轻微花斑,触碰肝脏易破碎。
病情严重时外观可见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有浮肿感,较肥胖,鳞片松动易脱落,肛门红肿,常在水中失去平衡,有的静止于水中不吃食,反应呆滞,呼吸困难,临死时在水中翻转不停。
解剖可见肝脏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肿大且胆汁变黑。
患有此病的鱼体应激能力差,在拉网、运输、水温或水质突变时将出现大批死亡。
三、肝病的防治方法1.高温季节选择外界洁净水源勤加水、换水,如长时间无法加注水质良好的新水或池塘注排水不方便时,可采用生物制剂如“汉宝光合冻干粉”、“汉宝EM冻干粉”或“菌乐多”等微生物制剂有效减少和消除各种有害物质及生物毒素,分解池塘死亡藻体,改善有害蓝藻泛溢造成的水质浑浊问题,有效调控各种不良水色,水质发臭,底泥发黑。
2.及时预防和正确诊断治疗。
平时可选择汉堡保肝系列经典产品,如“甘泰乐”、“肝胆康”、“肝康泰”等,其融合多种高效保肝护肝成分,拌饲投喂经口吸收率较高,是预防和治疗鱼病优良之选。
鱼类脂肪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鱼类脂肪肝发生的原因及防治作者:黄海水产研究所鲁康乐近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而集约化养殖,高密度养殖,生产周期缩短,过饱食投喂,水质恶化等原因,往往会导致鱼类脂肪代谢的障碍与紊乱。
脂肪肝是目前水产养殖业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病鱼出现生长缓慢、抗应激能力较差、抗病能力降低等症状给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鱼类脂肪肝防治对鱼类健康养殖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鱼类脂肪肝的症状及诱发因素国内外对鱼类脂肪肝的认证基本相同,即病鱼肝脏呈肥大、颜色苍白,食欲不振及游动无力。
对其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时发现,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肝脏脂肪滴增大,肝窦狭窄等,最典型特征为肝组织空泡化,严重时会出现肝组织坏死。
脂肪肝除会对鱼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外,还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使之抗病、抗应激能力下降,因肝脏是机体重要的解毒和免疫器官,如肝脏受损伤必然会影响其免疫功能,已有研究表明鱼类摄食高脂肪日粮不利于其非特异性免疫,并会使肝脏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从而使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下降。
目前国内外关于鱼类脂肪肝的发生一般归结为饲料的营养不均衡或者抗脂肪肝物质的缺乏。
2 鱼类脂肪肝产生的营养因素2.1 脂肪脂肪是鱼类的主要营养素,为鱼类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鱼体内的脂肪主要来源是食物,因此日粮脂肪对鱼体脂肪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脂肪蛋白节约效应的原因,饲料脂肪水平被不断的升高,从而导致过多的脂肪沉积于肝脏。
在很多鱼类的研究中发现,鱼体肝脏脂肪含量与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除饲料脂肪水平会影响鱼类肝脏脂肪含量外,脂肪种类也会影响肝脂肪含量。
很多研究均已表明脂肪源的不同会影响肝脏脂肪的沉积与代谢,其主要的原因是必需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导致的。
n-3HUFA含量低的饲料可使肝脂肪含量增加,特别是肝脏脂肪中甘油三酯含量增加。
2.2 蛋白质有研究表明肝脂沉积随日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然而团头鲂摄食高蛋白饲料时会出现脂肪肝症状;这表明过高或者过低的饲料蛋白水平均会导致肝脏脂肪过度沉积。
鱼类脂肪肝的研究
鱼类脂肪肝的研究近年来我国集约化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对水产动物营养、生理、病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
由于缺乏充分的科技支撑,以致生产中经常出现强化投饲、滥施药物、饲料营养组成不平衡以及添加变质(如酸败油脂和霉变原料)饲料等诸多问题,造成水产动物病害频繁发生,其中以损伤肝脏和诱发肝脏病变为特征的疾病危害甚大。
而肝脏是鱼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器官,其损伤或病变往往导致水产动物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和抗病力降低,极易造成继发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和综合症的肆虐,严重威胁着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鱼类肝脏病变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脂肪肝,且以营养型脂肪肝为甚,已经引起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养殖者的广泛关注。
有鉴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鱼类脂肪肝研究的成果,以期为鱼类脂肪肝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鱼类脂肪肝的症状及病理变化1.1 症状病情较轻时,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有时焦燥不安,甚至窜出水面,生长缓慢,饵料利用率和抗病力降低,死亡率不高;病情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或静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
解剖发现肝脏颜色发生变化,呈花斑状、土黄色、黄褐色等,胆囊变大且胆汁变黑。
此外,鱼体抗应激能力很差,当捕捞或运输时,常会引起鱼体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发生死亡,或在运输途中死亡。
1.2 病理变化病理解剖见患病鱼肝脏肥大,颜色苍白,肝脏表面有脂肪组织块积累,或肠管表面脂肪覆盖明显。
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组织空泡化,细胞核偏位,细胞体积增大,肝组织淤血,炎性细胞浸润,肝糖原减少,主要肝功能酶指标不正常,肝功能不全,甚至出现肝组织萎缩坏死。
Mosconi Bac报道,在光学显微水平上,病鱼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肝细胞索不明显,细胞核从肝细胞中央移向边缘,肝内积累了大量的脂肪颗粒等。
一文读懂加州鲈脂肪肝、花肝、白肝、绿肝、黄肝,对症下药不要耽误治疗!
一文读懂加州鲈脂肪肝、花肝、白肝、绿肝、黄肝,对症下药不要耽误治疗!在养殖加州鲈的过程中,养殖朋友都会注意保肝,但是有很多时候保肝的方向错了,是怎么回事?01这里先跟大家聊聊一个误区首先肝脏出现问题,并不是一定有细菌感染了,有很多朋友看到肝脏不好,就用抗菌药、消炎药,结果大大耽误治疗进度,同时还导致了肝脏负担更加严重!02肝脏病变都有哪几种?1、脂肪肝也就是花肝,这个是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因为加州鲈本身就因其糖类代谢障碍很容易发生脂肪肝,同时投喂饲料都是高蛋白、高油脂的,长期高投喂,营养消化吸收不掉,就蓄积在脂肪。
此种肝脏问题,会大大影响肝脏正常功能,鱼也会出现慢料等问题,也会容易引起其他继发疾病,但花肝的根因是脂肪代谢问题,并不是细菌感染。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保健,保证肝脏的红润。
2、绿肝绿肝主要是胆管受阻或者胆囊破裂导致,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很多都是由于营养代谢出现血脂过高等造成,也会有细菌感染造成的情况。
3、白肝白肝主要就是长期用药导致的,这就是起初跟大家说的问题,很多养殖朋友遇到病就直接用药,忽视了“健康病”,是药三分毒,长期用药毒素蓄积就会出现白肝问题,出现此问题要注意保肝促排毒。
4、黄肝细菌感染、脂肪肝都会出现肝脏发黄,如果用手摸着感觉油那么大概率还是脂肪肝的问题,如果不是就是细菌感染了,这种在高温期比较高发一些。
在养殖过程中还是要定期消毒,注意降低病原密度。
5、肝胆综合征肝胆综合征引发的原因有很多,最大的诱因就是脂肪肝,因此在加州鲈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脂肪肝的防控,毕竟肝脏好了,鱼无论从吃食、卖相、健康、养殖顺利的角度都是会更好的,日常保健一定不要忽视!建议大家用胆汁酸,作为胆汁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可以多方面提升、解决肝脏出现的问题,同时没有副作用,用的也放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动物病害控制专题作业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姓名:刘小霞学号:14095108210009专业:渔业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摘要养殖鱼类脂肪肝病,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多年的广发性病害,虽经多年研究和防治实践,至今尚不能得到根本遏制。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养殖鱼类脂肪肝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从营养和饲料、养殖环境、鱼类生理特性、物种差异和遗传变异等5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导致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过量累积的原因。
在综述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当前鱼类脂肪肝防治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并对今后鱼类脂肪肝研究和防治实践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养殖鱼类;脂肪肝;营养饲料; 养殖环境; 防治策略目录1基本概念 (1)2养殖鱼类脂肪肝的影响因素 (1)2.1营养与饲料因素 (2)2.1.1过高的能量摄入 (2)2.1.2必需营养素缺乏 (2)2.1.3外源性与内源性过氧化 (3)2.1.4饲料毒素的影响 (3)2.2 环境因素 (3)2.2 .1重金属污染诱发鱼类脂肪肝 (3)2.2 .2有机污染物诱导鱼类脂肪肝 (4)2.3 生理因素 (4)2.4 物种因素 (4)2.5 遗传与突变因素 (4)3缓解与预防脂肪肝的对策 (4)参考文献 (6)11基本概念鱼类脂肪肝,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描述以超过鱼类正常肝脂含量的过量肝脂积累为特征的生理性现象以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统称。
养殖鱼类的脂肪肝从产生机制上可分为纯营养型脂肪肝与非营养型脂肪肝两大类。
此病变主要特征为肝贫血,肝细胞脂肪浸润、细胞肥大、细胞质充满脂肪,细胞核被挤偏于一端。
[1]养殖鱼类脂肪肝病的危害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1)降低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增加养殖成本;2)降低免疫力和应激耐受性,增加对病害的敏感性和死亡率;3)降低产品的感官品质,影响产品销售;4)间接导致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影响食用安全性。
2养殖鱼类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产业界,对于鱼类脂肪肝的研究基本集中在鱼类营养和饲料领域,而绝大部分的学术论文和商业产品也基本是从营养和饲料的角度对鱼类脂肪肝的发生和防治进行讨论和研发。
但是,事实上,当前养殖鱼类的所谓“脂肪肝”,决不是一个单纯的营养或者饲料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并且包含人类意志和自然规律深刻矛盾的复杂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养殖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养殖鱼类多发的脂肪肝病,或者说发生严重的肝脏脂肪沉积的原因存在多方面,目前已知的一些影响养殖鱼类肝脏脂肪积累的主要因素( 图1)。
2.1营养与饲料因素不平衡的营养素搭配或者质量低劣的饲料是导致绝大部分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首要因素。
根据其诱发脂肪肝的原理不同,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1过高的能量摄入出于对养殖品种快速生长的生产性需求,在较短时间内给予养殖对象以过高的能量饲喂量,是养殖鱼类出现脂肪肝的常见原因。
来源:1,过高投喂量2,能量偏高的饲料鱼类对糖类的天生不耐受性,过量地在饲料中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非但不能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反而可能促进鱼类将糖类向脂类转化,从而在肝脏等各组织中积累大量脂肪。
[2]正是因为鱼类对于糖类的利用率低,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和饲料企业转而通过提高鱼类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以发挥蛋白质节约效应,从而促使鱼类快速生长。
[3]然而,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鱼类都能适应高高脂饲料。
在很多鱼类中,高脂饲料,或许能在短期内促使鱼类快速生长,但是这种快速生长,却是以脂肪在体内,尤其是肝脏内大量积累,从而对鱼体造成长期的代谢损伤为代价的[4-5]。
2.1.2必需营养素缺乏它们往往是脂类代谢中的关键活性物质或者是此类物质的合成前体或者为此类物质的合成提供活性因子。
如,一些承担体内甲基供体和磷脂合成的维生素,比如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等,它们在饲料中的缺乏将直接导致脂肪转运的失衡,诱导脂肪肝;还有胆碱,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
[6]作为脂类载体,脂蛋白由甘油三酯、磷脂和载脂蛋白构成,载脂蛋白的合成需蛋氨酸、丝氨酸、VE和B族维生素等参与,胆碱缺乏使磷脂酰胆碱(卵磷2脂)合成量不足,磷脂酰胆碱能合成和分泌CM或VLDL。
[7]2.1.3外源性与内源性过氧化饲料和饲料原料的过氧化,称之为外源性氧化型脂肪肝;不饱和度较高的脂肪酸贮留于体内组织中,在体内发生过氧化,称之为内源性氧化型脂肪肝。
原因:不少研究已经表明,氧化油脂对水生动物有着极大的危害。
在大部分养殖鱼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中,氧化油脂极易引起鱼类的肝脏纤维化肝功能损伤,甚至出现肝坏死。
[8]2.1.4饲料毒素的影响与营养性脂肪肝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这些由饲料毒素引起的脂肪肝,往往是毒素首先破坏肝脏正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脂肪分解和转运受阻,这种器质性的病变往往很难恢复。
如:植物性原料中棉酚以及劣质饲料中所含有的高亚硝酸盐、醛类、酮类等毒素,此外,当前在饲料中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尤其是黄曲霉素,亦是鱼类脂肪肝的可能诱因[10]。
2.2 环境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养殖水体环境,尤其是日益严重的养殖水体污染,也是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的重要诱因。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目前养殖水体的污染物大致可以分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2.2 .1重金属污染诱发鱼类脂肪肝大量研究表明,多种重金属,如镉、汞、铅等都可以通过对细胞的毒理效应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使得代谢失衡,造成脂肪在组织、尤其是肝脏中的大量沉积。
重金属还经常具有与锌钙等营养性矿物元素协同作用并放大其毒性效应的性质。
这也使得重金属的代谢毒性效应更为复杂化。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的研究显示,来自环境和饲料中的铜在鱼类脂肪肝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于铜本身也是包括鱼类在内的大部分水产动物的无机营养素,饲料中铜缺乏会对鱼类本身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因此铜,是养殖鱼类配合饲料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当前水体环境中,铜污染日益严重,而很多饲料原料本身就存在铜超标的问3题,考虑到铜在鱼类肝脏中的特异性积蓄特性,铜对养殖鱼类肝脏脂肪肝的诱发作用可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隐蔽性。
[11]2.2 .2有机污染物诱导鱼类脂肪肝在鱼类中,目前相关的针对性研究并不多,但是从已有的零星报道中,已可发现有机污染物对鱼类的慢性暴露,能够干扰脂肪代谢,导致脂肪在鱼类肝脏中进行积累。
2.3 生理因素鱼类自身的天然生理因素和行为习性也与能量代谢息息相关,不同的生理状况对机体的能量利用和肝脏脂肪沉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鱼龄和性别是影响鱼类肝脏脂肪沉积的重要影响因子。
如:对斑马鱼的研究表明,雌性斑马鱼的肝脏往往比雄鱼肝脏更大,并积累更多的甘油三酯等。
2.4 物种因素养殖鱼类的脂肪肝发生还往往具有一定的物种特异性。
由于不同的鱼类对饲料、营养素和能量的响应不同对毒素和环境的耐受性不同,造成不同鱼种对于诱发脂肪肝的因素的敏感度和耐受度也有很大差别。
如:如欧洲鲈和金头鲷,前者天生就具有比后者更高的肝脏脂肪含量,即使在投喂同样的配合饲料后,欧洲鲈的肝脏脂肪沉积程度也远远超过金头鲷。
此外,一些鱼类的肝脏即为其主要的能量贮存器官,即使在自然条件下,其肝脏脂肪含量也可超过50%,如黑线鳕等。
2.5 遗传与突变因素与脂肪肝的其他诱发因子相比,鱼类的遗传与突变因素与脂肪肝的关系是隐蔽而更少为人所关注的,相关的实验室研究表明,在某些基因出现突变或者缺失后,鱼类就会出现典型的脂肪肝症状。
[12]3缓解与预防脂肪肝的对策认识到养殖鱼类脂肪肝问题的复杂性、困难性和必然性,并不意味着我们从此对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现象束手无策或者放任不管。
如同任何人类重大疾病一样,提前发现、积极干预,无疑是能对养殖鱼类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起到缓解和预4防的作用,在某些局部环境中,甚至能够完全治愈脂肪肝病。
在此,笔者提出几条有助于预防与缓解养殖鱼类严重脂肪肝症状的对策与研究方向:[13]1)开展对于不同养殖鱼类不同类型脂肪肝的脂肪积累进程和相应生理表现的研究,确定不同养殖鱼类不同类型脂肪肝的各个发展阶段标准;2)开展不同养殖鱼类不同类型不同阶段脂肪肝的生物标志( biomarker) 系统研究,建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生物标志判断系统;3)开展鱼类脂肪代谢机制研究,明确脂肪沉积、分解的各个关键步骤、关键基因、关键蛋白和相应的调控机制,为今后对养殖品种进行物种改造提供完整而基础的数据;4)养殖过程中勤于观察与诊断,尽可能掌握养殖鱼类的脂肪积蓄动态,并在以上科研成果的支持下,判断正确成因,以求在脂肪肝早期进行相应的人为干预;5)遵循学术成果,设计并使用营养素相对均衡、符合养殖对象营养要求的高效配合饲料;6)控制原料和饲料的质量,避免原料和饲料在生产、运输和存储中发生变质;7)探索更合理的养殖技术,避免养殖鱼类在养殖各个环节受到环境和病害的应激;8)开展在不同应激条件下利用各类抗氧化制剂对养殖鱼类脂肪肝进行预防和缓解的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实践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现象是机体受到多因素共同作用后的表观体现,类似于当前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都市人群的代谢综合征。
养殖鱼类脂肪肝的产生背景复杂多变,并伴随着人类意志与自然规律发生冲突的深刻矛盾。
尽管在短期内很难解决养殖鱼类的脂肪肝问题,但是从长远看,从推广环保理念改善水体质量更深入地了解鱼类代谢机制各方面入手,形成绿色养殖模式研发绿色环保饲料建设绿色水产产业链,才是缓解和预防养殖鱼类脂肪肝的正确方向。
[14]5参考文献[1]杜震宇,养殖鱼类脂肪肝成因及相关思考,水产学报,2014[2]HemreGI,Mommsen T P,Krogdahl A,et al.Carbohydrates in fish nutrition: effects on growth,glucose metabolism and hepatic enzymes [J].AquacultureNutrition,2002,8( 3) :175-194[3]Watanabe T. Lipid nutrition in fish[J].Comparativ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1982,73( 1) :3-15.[4]DosSantosJ,BurkowI C,Jobling M,et al.Patterns of growth and lipid deposition in cod,Gadus morhua L.,fed natural prey and fish-based feeds[J].Aquaculture,1993,110( 2) :173-189.[5]Rueda-JassoR,ConceicaoLEC,DiasJ,et al.Effect of diet arynon-protein energy level son condition and oxidative status of Senegalese sole ( Solea senegalensis) juveniles[J].Aquaculture,2004,231(3) :417-433[6]王道尊,赵亮,谭玉钧.草鱼鱼种对胆碱需要量的研究[J].水产学报, 1995, 19(2): 133—139.[7]杨小林,侯孟君.降低草鱼肝脏脂肪含量的初步研究[J].饲料工业, 1992, 13(8): 33—39.[8]高先军,房彦军,王彩红,等.两种典型氯酚类化合物暴露致稀有鲫肝细胞的损伤效应.生态毒理学报,2009,4( 5) :682-687.[9]明玺,吴玲玲,陈玲,等.短期暴露下的斑马鱼( Brachy danio rerio) 组织学变化.生态毒理学报,2006,1(3) :243-248.[10]杨红莲,袭著革,闫峻,等.新型污染物及其生态和环境健康效应.生态毒理学报,2009,4( 1) :28-34.[11]李晶,胡霞林,陈启晴,等.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进展.环境化学,2011,30( 12) :1993-2002.][12]陈德根.营养不良与鱼病发生[ J] .四川农业科技,2000 ,( 7 ) : 1 0 .[13]吴锐全 .鱼类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性疾病[ J ] . 广东饲料, 2001 , 1 0 ( 5 ) : 30 ~32 .[14]杨学军 . 鱼类营养性鱼病及控制对策[ J] .北京水产, 1996 , 31( 1 5 ) : 2 4 .[11]莫有东.冬季罗非鱼营养性疾病的探讨与防治[ J] .广西水产科技, 1992 , ( 9 ) : 35 ~3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