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分析与监测系统
网络谣言监测与分析的研究及其对策
网络谣言监测与分析的研究及其对策网络谣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它大量出现于各类网络平台的社交博弈之中,给网络的管理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如何有效地监测和分析网络谣言并防范及时,成为当前网络管理和安全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网络谣言的概念与形成原因、谣言的危害和对策、以及网络谣言监测与分析的方法与技术上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范谣言的对策。
一、网络谣言的概念与形成原因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络平台传播的一些不存在或被夸大的信息,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是个虚拟而又自由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任何观点。
这就导致了网络上流言蜚语和谣言四起。
人们容易通过互联网获得各种信息,但不一定知道这些信息是否属实。
因此,互联网成为谣言繁衍的温床。
其次,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
一条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方式传递,而这些信息一经传播,就有可能迅速引发公众的恐慌和误导。
第三,一些人出于不良动机,利用网络谣言散布谣言,达到某些目的。
例如:利用谣言搞负面宣传,对竞争对手进行攻击;通过网络谣言来从社会群体中牟取利益等。
二、谣言的危害和对策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危害:首先,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
例如:2008年“毒奶粉”事件引发众怒,引起全国的极大不安和恐慌。
谣言的恶劣影响不仅会损害众多企业的名誉,还会彻底摧毁这些企业的商业前景。
其次,网络谣言的出现会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扰,例如:假造疫苗、食品危险等信息会让很多人感到恐慌和绝望,还有的谣言可能会损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最后,网络谣言的繁殖往往导致群体行为的不理性,许多用户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就通过网络传播和炒作各种谣言,这让网络管理和各级政府的舆情管理面临挑战。
对于网络谣言的防范和对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加强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监管和管理。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谣言检测与抑制策略研究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谣言检测与抑制策略研究一、引言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传播速度和范围无疑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随着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谣言也随之蔓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因此,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谣言检测与抑制策略,对于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谣言的定义与特征谣言是指基于虚构或部分虚构的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误传、传播或者滋生,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不良影响的言论。
网络谣言具有以下特征:虚构性、迅速性、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和难以追溯等。
三、网络谣言检测策略1. 文本特征分析通过对谣言文本的内容、语言风格、情感倾向等特征进行分析,建立起谣言检测的文本分类模型。
此外,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利用大量已知的谣言样本进行训练,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2. 社交网络分析通过分析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路径、传播速度以及用户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发现谣言传播的规律,并构建谣言传播的网络模型。
在此基础上,可以利用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关键节点发现等算法,准确地检测和预测谣言的传播。
3. 多模态数据融合结合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体形式,分析谣言信息在不同媒体上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
通过综合利用多种媒体数据,可以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网络谣言抑制策略1. 公众教育与舆论引导通过加强公众的科学素质教育,提高信息辨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公众对谣言的警惕性。
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权威媒体和公信力机构的声音,及时澄清和纠正谣言,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信息。
2. 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监管加强对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监管,加强对用户发布信息的审核与管理。
建立起完善的用户规范与行为准则,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封号,削弱谣言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
3. 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谣言检测和抑制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实时监控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和拦截谣言的传播,对谣言信息进行标记和惩罚,同时保护用户隐私和自由表达的权利。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控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控研究网络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的虚假信息或未经证实的消息。
它们在网络空间中广泛传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地检测和防控网络谣言,大数据分析成为了一种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控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大数据分析在网络谣言检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网络数据,可以建立起庞大而准确的数据集。
这些数据集包括用户发布的内容、用户互动行为、社交网络关系等。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分析,从而识别网络谣言。
例如,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谣言内容的语义信息,运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挖掘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测谣言的传播路径。
其次,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
通过对谣言传播的网络结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特点。
例如,研究发现,网络谣言往往借助社交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大规模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一定的传播路径。
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谣言传播的威胁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和防控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其次,网络谣言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难以用简单的规则或模型来捕捉。
再者,谣言检测和防控需要在有效性和隐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确保不侵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网络谣言的检测和防控效果。
首先,可以加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可以加强公众的谣言辨别能力和科学素养,增强公众对网络谣言的警惕性。
此外,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网络谣言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辨别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和防控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谣言管理体系。
网络虚假信息识别及预警系统设计
网络虚假信息识别及预警系统设计在当今信息时代,众多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上虚假信息的泛滥,给我们获取真实有效信息带来了困难。
为了提供用户可靠的信息环境,设计一款网络虚假信息识别及预警系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网络虚假信息识别及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系统,旨在识别和预警虚假信息。
该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进行信息分析,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取真实、可信赖的信息。
首先,该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分析文本的词汇、语法和语义,系统可以检测到一些常见的虚假信息特征。
例如,如果一篇文章中使用了过多的夸张词汇或不合理的论证方式,系统就会将其标记为有可能是虚假信息。
其次,系统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和预测。
通过对大量已知被证实为虚假的信息进行训练,系统可以学习到虚假信息的共性和特征。
当用户上传一篇新的信息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分类并给出虚假信息的概率。
用户可以根据系统的预测结果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系统还与公共数据库和权威机构进行数据共享。
通过与各类媒体和各个领域的权威机构合作,系统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事件动态。
当有新的虚假信息出现时,系统会立即进行预警并向用户发送提示,以防止用户受到误导。
为了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我们还可以考虑引入社区反馈机制。
当用户发现了虚假信息并进行举报时,系统会记录下这些反馈信息,并进行验证和分析。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优化,系统可以不断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识别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将这款系统与浏览器等应用程序进行集成。
当用户在浏览器上浏览网页或社交媒体平台时,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和分析页面上的信息,并给出预警提示。
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网络虚假信息识别及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系统,旨在提供用户一个可信赖的信息环境。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共享等技术手段,系统可以识别和预警虚假信息,帮助用户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与表达特征——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的分析
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与表达特征——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的分析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与表达特征——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的分析一、引言网络谣言作为当下社会中的严重问题之一,已经对人们的生活、社交关系和信息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和表达方式,本文基于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研究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和表达特征,可以为谣言的检测、防范和应对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二、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网络谣言数据概况本文选取了腾讯大数据筛选鉴定的6000+谣言文本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谣言文本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谣言信息,包括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事件等。
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整理和筛选,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情况和特点。
三、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分析在网络谣言的文本结构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标题与开头:网络谣言常常通过吸引人的标题和夸张的开头来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内容构成:网络谣言的内容通常包含事实描述、事件发生原因、影响后果和涉及人物等元素。
这些元素的混合使用和组织方式使得谣言看起来似乎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3. 证据引用:网络谣言为了增强信服力,常常会提供一些看似可信的证据,如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
然而,这些证据往往是伪造的或断章取义的,用以支持谣言的说法。
4. 结语和呼吁:网络谣言通常以一种呼吁或建议的方式结尾,鼓励读者转发、分享或采取某种行动。
这种结语和呼吁的方式往往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行动。
四、网络谣言的表达特征分析在网络谣言的表达特征分析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感染力:网络谣言的表达方式常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使用情感化的语言、图片或视频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绪反应。
2. 信息编排:网络谣言的文本表达通常包含精心编排的语言用词和句式,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与辟谣系统设计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与辟谣系统设计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用户们在其中分享信息、交流观点和获取新闻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这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困扰,也有可能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社交媒体平台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谣言检测与辟谣系统来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准确可信的信息。
首先,谣言检测系统需要基于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该系统应当能够自动筛选和处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并判断其中是否存在谣言。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分析文本的语义和语法结构,识别出可疑的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句子的情感色彩、词汇搭配,系统能够判断其是否有误导性、欺骗性等特点,从而初步判断是否为谣言。
此外,系统还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训练大量的标注数据来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率。
其次,辟谣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信息来源。
辟谣系统应当与权威机构、媒体以及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共享可靠的辟谣信息。
通过与权威机构的合作,系统可以及时获得专家对谣言的判断和辟谣信息,从而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
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则能够共同抵制谣言的传播,形成合力。
此外,辟谣系统还应当给予用户参与的机会,鼓励用户积极举报和辟谣,增强社区监督和信息的可信度。
另外,社交媒体平台还应当建立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举报功能、反馈渠道,向平台反映有关谣言的信息。
平台应当设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处理用户的反馈信息,及时核实和辟谣。
同时,为了提高反馈信息处理的效率,社交媒体平台可以采用自动化处理技术,如自动化生成辟谣回复、智能分类用户反馈等。
这样可以更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谣言传播造成的损失。
除了技术手段的应用之外,社交媒体平台还应当积极开展谣言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
平台可以通过推送公共信息、设置专题页面、与用户进行互动等方式,向用户传递正确的信息处理观念和辨别谣言的方法。
通过提高用户的谣言辨别能力和信息素养,平台可以减少用户受到谣言的影响。
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
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先进系统,旨在帮助检测和防止网络文本抄袭行为的发生。
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本抄袭现象日益增多,给学术界、媒体界和版权保护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构建一种有效的网络文本抄袭检测体系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术诚信和促进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采用了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对大规模的网络文本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分析。
首先,系统会收集并建立一个庞大的文本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网络文本,如论文、文章、新闻报道等。
然后,系统会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这些文本进行分词、句法分析和语义理解等处理,以便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比对和分析。
在进行文本比对时,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会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已知的抄袭案例进行学习和建模。
通过分析已知的抄袭文本特征,系统可以学习到抄袭文本的一些共同特点和规律。
然后,系统会将待检测的文本与已知的抄袭模式进行比对,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同时,系统还会考虑文本的语义相似度、句法结构等因素,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不仅可以对学术界的论文抄袭进行检测,还可以对新闻报道、广告宣传、文学作品等各类网络文本进行检测。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方法,该系统能够快速分析大量的文本数据,准确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抄袭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
这将有助于维护学术诚信,促进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然而,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网络文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以应对新的抄袭手段和技巧。
其次,系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需要不断改进,以降低误判和遗漏的风险。
最后,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的应用还涉及到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等重要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政策。
总的来说,网络文本抄袭智能检测体系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谣言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越来越普遍。
网络谣言是一种以虚假信息或夸大不实之言论为内容的网络媒体事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大,影响范围广,极易引起社会恐慌。
对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防控。
而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成为目前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在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中的应用网络谣言的传播离不开网络,互联网中的大数据可以为网络谣言检测和防范提供实时并全面的数据来源,也可以为谣言的溯源和分析提供大量的数据。
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针对大量的、多样性的数据进行事件分析、特征提取、分类和溯源,从而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检测和防范。
在网络谣言的检测与防范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构建谣言检测模型、谣言监测系统、知识图谱、数据挖掘等方法,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的识别、定位、追踪和控制网络谣言。
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从互联网上收集和抓取语音、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数据。
(2)数据清洗: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过滤,去除冗余和无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特征提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与谣言相关的特征,如主题、关键词、情感分析等。
(4)分类分析:构建合适的分类模型,对提取出来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分类,判断其是否是谣言信息。
(5)数据呈现:将分析得出的结果展现出来,供决策者、媒体和公众使用。
三、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实例当前,网络谣言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流传,如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上,很多谣言消息都是在事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下,被广泛传播。
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网络谣言检测与防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遏制谣言的传播。
在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来收集和存储大量的多源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提高筛选准确率,并将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研究第一章:引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的谣言和虚假信息。
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对个人、组织和社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谣言检测和传播研究成为了重要的学术课题。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研究的最新进展。
第二章: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方法2.1 文本挖掘技术文本挖掘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谣言检测方法,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发布的文本内容,挖掘出潜在的谣言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来判断文本是否属于谣言。
2.2 图谱挖掘技术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可以被表示为一个图谱,图谱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分析用户之间的信息传播路径,进而判断某一信息是否可能是一条谣言。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算法来查找存在于社交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传播链路。
2.3 社交网络行为分析技术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也是谣言检测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如发文时间、回复数量等,可以判断某一用户是否在故意传播谣言。
这种方法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来识别谣言传播者。
第三章:谣言传播机制研究3.1 部分信息来源社交网络中的谣言通常来自于一些特定的信息源。
研究这些信息源的特征和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机制。
例如,一些不可靠的新闻网站或个人账号常常是谣言的主要来源。
3.2 用户对谣言的接受程度用户对谣言的接受程度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相信谣言,如情感因素、社会认同等。
研究用户对谣言的接受程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第四章:谣言检测与传播的挑战4.1 谣言的多样性社交网络中的谣言形式多种多样,涵盖了从虚假新闻到流言蜚语等各种形式。
这给谣言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更新的方法和技术来应对。
4.2 谣言的迅速传播社交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谣言也因此能够迅速传播。
这使得我们必须在谣言传播的早期尽早进行检测和防控,以减少谣言的影响力。
网络谣言内容分析报告
网络谣言内容分析报告1. 引言网络谣言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
网络谣言指的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种虚假或者不准确的信息。
这些谣言可能对个人、社会甚至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分析网络谣言的内容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网络谣言的内容来揭示其特点和危害,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对抗网络谣言。
2.网络谣言例子网络谣言的内容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2.1 健康领域谣言在健康领域,网络谣言经常围绕一些食物或药物的功效与副作用展开。
例如,有人宣称某种食物可以治愈癌症,或者某种药物可以迅速减肥。
这些谣言往往没有科学依据,却容易让人误解和相信。
2.2 政治领域谣言网络谣言在政治领域也很常见。
一些人通过虚假的信息煽动民族情绪,制造社会对立;或者传播虚假的政治事件,试图影响选民的选择。
这些谣言往往会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2.3 经济领域谣言在经济领域,网络谣言可能谈到某只股票将要暴涨暴跌,或者某个公司即将破产倒闭。
这些谣言可能导致市场恐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 网络谣言的特点网络谣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激起情绪网络谣言往往通过挑动人们的情绪来传播。
例如,在民族情绪问题上,一些谣言可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使人们更容易相信和传播这些信息。
3.2 响应社会关切网络谣言通常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
这些谣言往往围绕着社会关心的问题,例如健康、政治、经济等,因此更容易吸引关注和传播。
3.3 难以辨认真伪网络谣言往往混杂着一些真实的信息,使得人们很难辨认其真伪。
这些谣言可能会引用部分真实的数据或事件,给人以掩盖谣言真实性的错觉。
3.4 传播速度快由于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特性,网络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一条网络谣言可以迅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转发、评论和分享,从而迅速蔓延。
4. 网络谣言的危害网络谣言的传播和影响力带来了很多危害:4.1 社会动荡网络谣言往往会煽动社会对立和民族情绪,导致社会动荡。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传播机制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传播机制研究网络谣言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的、缺乏真实性与准确性的信息。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已成为影响公众舆论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传播机制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算法,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识别和辨别真实与谣言信息的能力。
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庞大且复杂的数据,通过挖掘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关联,来识别谣言的传播路径和特征。
具体来说,网络谣言的检测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可以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文本中提取特征,如词频、词义、情感倾向等,进而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对谣言进行自动检测。
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关系图谱分析,发现谣言的传播路径和关键节点。
其次,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研究是指对网络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行为数据,如用户关注、转发和评论等情况,来研究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传播路径。
通过观察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探索谣言传播的“病毒式”传播特征,为针对性的谣言防控提供支持。
其次,可以通过网络谣言的传播网络分析来研究谣言的扩散和影响力。
传播网络分析可以通过构建网络图谱,分析不同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传播路径,揭示谣言传播的重要节点和影响因素,为谣言防控提供依据。
另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模型和仿真实验,模拟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探索传播规律和传播机制。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实验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为设计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谣言检测与传播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学识别和评估网络谣言,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研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可以为有效防控网络谣言提供科学依据。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研究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信息交流和传播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谣言的频繁出现。
谣言不仅会对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危害。
因此,在社交网络中进行谣言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谣言识别和谣言辨别。
1. 谣言识别谣言识别是指通过分析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判断其是否属于谣言。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文本特征的机器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提取文本特征(如词频、情感倾向等),构建模型进行分类。
另外,还可以利用传统的情感分析和文本挖掘技术,从社交媒体上收集大量数据,通过分析用户的态度和情绪等信息,判断其是否为谣言。
2. 谣言辨别谣言辨别是指在识别出谣言后,进一步分析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这一过程一般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
通过对信息发布者的社交网络关系、历史记录以及谣言的传播轨迹等进行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去验证谣言真伪,提供决策支持。
二、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分析主要包括了谣言传播模型和传播路径分析两个方面。
1. 谣言传播模型谣言传播模型是对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
常用的传播模型有独立级联模型、SIS模型等。
独立级联模型认为每个个体独立地选择是否转发信息,而SIS模型则认为个体在接收信息后有一定概率转变为传播者。
通过构建合理的传播模型,可以对谣言的传播速度、范围和强度等进行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2. 传播路径分析传播路径分析是研究在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性。
通过分析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路径,可以了解谣言是如何从源头扩散到其他节点,进而研究谣言传播机制和特征。
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交网络的图结构,分析网络的拓扑特性,如节点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谣言的传播行为。
三、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方法在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中,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
网络言论行为监测与应对的研究
网络言论行为监测与应对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言论已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但也带来了许多网络舆情事件。
网络言论和舆情的产生、传播和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应对成为了热点问题之一。
一、网络言论行为的主要特征网络言论属于新媒体传播的一种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更加迅速、广泛、立体、交互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网络言论行为的主要特征如下:1、迅速性:网络言论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
2、广泛性:网络言论的传播范围非常广,可以在多个平台同步传播。
3、立体性:网络言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文字、音频、视频等。
4、交互性:网络言论具有交互性,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增强信息传递效果。
5、匿名性:网络言论的发表者可以采用化名或匿名的方式,避免直接的个人攻击。
二、网络言论行为监测的方式为了避免网络言论的不良影响,需要对网络言论行为进行监测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网络言论行为监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关键词监测:通过在搜索引擎中设置关键词或在社交媒体上设置专门的关键词跟踪工具,进行网络言论行为的相关信息监测。
2、数据分析监测:通过对用户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相关信息和趋势,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言论。
3、人工监测:通过人工监听和筛选,通过专业的评论员及时进行监测和处理。
三、网络言论行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针对网络言论行为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应对。
网络言论行为应对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科学引导:通过对网络意见领袖和舆论引导者的处置,引导网络言论行为的正确方向。
2、舆情预警:通过对网络言论行为进行实时的舆情预警,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理。
3、建立网络言论行为管理机制:建立网络言论行为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维护网络言论环境的秩序和稳定性。
4、舆情管控:通过对特定的舆情进行分析、干预和管控,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四、网络言论行为监测与应对的价值网络言论行为监测和应对的意义非常重要。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与追踪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与追踪网络谣言是当前网络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谣言不仅在传播速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影响力上也变得更加广泛和深远。
对于如何保证网络信息的真实可信,防止谣言传播,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应对这种问题的技术: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与追踪。
文本挖掘技术是一种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应用于文本数据的方法,旨在从大规模文本集合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和追踪是将文本挖掘技术应用于网络谣言鉴别和跟踪的方式。
为了能够快速和准确的发现网络谣言,需要构建一种自动化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和追踪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数据收集模块。
这个模块负责从网络中搜集数据,包括社交媒体、新闻资讯、博客、论坛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在数据收集的同时,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预处理,筛选出与谣言相关的文本信息。
2. 特征提取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目的是提取出谣言特征,以便于后续的分类和识别。
谣言的特征包括:语法、词汇、情感等方面。
3. 谣言分类模块。
这个模块将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以确认谣言是否确切存在。
高效的分类模型应该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以确保准确率和可靠性。
4. 追踪和反驳模块。
这个模块的目的是通过收集更多相关数据来学习网络谣言的动态,并提供决策支持用以制定反谣言计划,包括网络监管、改进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措施。
基于文本挖掘的网络谣言自动发现和追踪技术,主要解决了网络谣言的三个问题:1. 自动化问题。
传统的网络谣言发现通常由人工干预完成,效率低下,同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而基于文本挖掘的技术可以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完成自动化发现,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 高效性问题。
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反应时间短。
若没有高效的谣言发现技术,追击者必定落后于谣言的传播,失去了及时对谣言进行反击的机会。
基于文本挖掘的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追踪网络谣言,从而提高对谣言的应对能力。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与辟谣方法研究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与辟谣方法研究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然而,与此同时,谣言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社交媒体中的谣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各种方法来检测和辟谣谣言。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谣言检测与辟谣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是社交媒体谣言检测的常见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文本内容、语言风格、情感倾向等特征来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属于谣言。
其中,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构建一个谣言检测模型。
这类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实时处理大量的社交媒体数据,但由于文本信息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仅仅依靠文本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基于用户行为的方法基于用户行为的方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社交媒体谣言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用户发布、转发、评论等行为来判断用户是否传播了谣言。
例如,一条被大量用户转发的信息很可能是一条谣言。
此外,还可以分析用户的社交网络结构,对具有较高度中心性的用户进行监控,因为这些用户更可能是谣言的传播者。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综合考虑文本、用户行为和网络结构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性。
三、基于可信度评估的方法基于可信度评估的方法是社交媒体谣言辟谣的一种主要手段。
这种方法通过对信息的来源、发布者的可信度进行评估,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一些机构和媒体可以提供专业的事实核查服务,并对谣言进行辟谣。
此外,也可以依靠用户的评价和反馈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然而,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一些谣言发布者可能会伪装成正规媒体,或者通过大量虚假账号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从而误导公众。
四、基于网络社群的方法基于网络社群的方法是另一种谣言检测和辟谣的有力手段。
在社交媒体中,用户往往形成各种社群和小圈子,并在这些社群中分享信息。
通过分析这些社群对谣言的响应和反应,可以更好地了解谣言的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
此外,网络社群中的媒体和意见领袖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及时纠正和辟谣谣言。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谣言问题也随之而来。
谣言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交网络环境,谣言检测与传播分析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社交网络中谣言的特征、检测方法以及谣言传播的规律。
一、谣言的特征谣言的特征千差万别,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首先,谣言往往是一种未经证实的消息,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其次,谣言通常具有情绪化的特点,能够触动人们的情感,引起共鸣。
此外,谣言还常常迎合大众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二、谣言检测的方法为了解决社交网络中的谣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谣言检测的方法。
其中,基于文本特征的方法是最常见的。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谣言文本中的语言、情感倾向、话题等特征,来判断其真实性。
此外,机器学习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谣言检测中。
通过训练模型,机器能够学习并识别谣言信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三、谣言传播的规律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谣言的传播。
首先,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来自亲友、高知名度的消息,因为信任度更高。
其次,谣言传播往往依赖于人们的隐私需求和好奇心。
虽然人们知道这些信息可能是谣言,但他们还是愿意传播,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此外,在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往往呈现出指数增长的特点,即少数人的行为能够引发大范围的传播。
四、社交网络平台的应对措施鉴于谣言的严重性,社交网络平台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首先,平台可以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尤其是对涉及敏感话题的信息。
其次,社交网络平台可以开设专门的举报渠道,让用户通过举报来披露和打击谣言信息。
此外,加强用户教育也是防范谣言传播的重要手段,提高用户的媒体素养,提醒他们谨慎转发信息。
总结起来,社交网络中谣言的检测与传播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研究谣言的特征、检测方法以及传播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谣言的传播,维护良好的社交网络环境。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舆情管理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谣言检测与舆情管理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交网络已成为大众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然而,与其便利性相伴而来的是谣言的传播。
谣言一旦在社交网络上蔓延,往往会引发恐慌、误导公众甚至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在在线社交网络中进行谣言的检测与舆情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谣言检测是指在社交网络中对信息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和鉴别,以便及时辨别和遏制谣言的传播。
首先,一个好的谣言检测系统应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从复杂的文本数据中提取特征,识别可能存在误导性的信息。
其次,谣言检测系统应当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训练模型并自动更新数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最后,谣言检测还需要与用户参与相结合,通过用户举报、投票等方式进行验证和辨别,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舆情管理是指在社交网络中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
首先,舆情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监测系统,全面收集和分析社交网络上的言论和情感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
其次,舆情管理还需要注重公众参与和互动,通过及时回应和解答公众疑问,减少谣言蔓延的空间。
最后,舆情管理还需要与法律法规相结合,建立起对违规信息的惩处机制,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信息秩序。
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信息扩散,即谣言通过用户之间的转发和分享而传播,此时可以通过统计用户的转发规律和信息传播路径来进行检测;二是网络病毒,即谣言通过链接或嵌入式内容传播,此时可以通过对链接的检测和恶意内容的分析来进行检测;三是跨平台传播,即谣言从一个社交平台传播到另一个社交平台,此时可以通过对社交平台之间的信息流和用户关联进行监控和检测。
针对这些传播方式,谣言检测与舆情管理需要综合应用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如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多方合作的机制,包括政府、社交网络平台、舆情监测机构和公众等,共同参与谣言的检测和舆情管理工作。
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传播与检测研究
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传播与检测研究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分享观点的重要平台。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虚假信息的泛滥。
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对个人和群体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广泛的社会不稳定。
因此,研究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的传播规律及其检测方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的传播特点1. 传播速度快:社交媒体的特点决定了信息可以迅速传播至全球范围,虚假信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扩散。
2. 传播范围广:社交媒体用户众多,每个用户上传或转发虚假信息后,可能影响他人进一步传播,从而扩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
3. 信息碎片化:虚假信息通常不是完整的信息,而是被拆分为碎片,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引发误解和歧义。
4. 情绪化传播:虚假信息往往利用人们的情绪,通过引发愤怒、恐惧等情感,迅速获得大量用户的关注和转发。
二、虚假信息传播的影响1. 信息认知错乱:虚假信息容易使人们对事实真相产生错误的认知,影响个体和群体的判断和决策。
2. 社会不稳定:虚假信息可能引发恐慌、暴力事件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秩序和和谐造成严重威胁。
3. 信任危机:虚假信息的传播不断削弱人们对信息源的信任,使社会失去准确的信息导向。
三、社会网络中虚假信息检测方法1. 文本分析技术: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社交媒体中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
2. 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模式、转发情况、关注群体等数据,对可能传播虚假信息的用户进行识别。
3. 网络拓扑分析:利用图论和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判断其是否具有异常的传播特征。
4. 社交关系分析: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和信息交互方式,寻找传播虚假信息的关键用户和关键网络节点。
5. 多模态数据分析:综合利用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种数据来源,对虚假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判别。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算法研究
社交媒体中的谣言检测算法研究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信息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会和挑战。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上虚假信息的激增,谣言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谣言具有误导性和传播性,可能引起公众恐慌、社会不稳定甚至人身伤害。
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有效的谣言检测算法,以保护用户免受谣言的伤害。
谣言检测算法的研究旨在识别和过滤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
这些算法基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分析和建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谣言检测算法。
首先,基于文本特征的方法是最常见也是最早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提取文本的特征,如词频、句法结构、情感倾向等,来区分真实信息和谣言。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上文本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基于文本特征的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准确性和鲁棒性的要求。
其次,基于传播模式的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谣言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路径、转发行为、用户影响力等特征,来识别虚假信息的传播模式。
这种算法通常借助网络图结构和社会网络分析技术,能够较好地发现虚假信息的源头和传播渠道。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个别用户之间的私下传播往往无法有效跟踪,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基于用户行为的方法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模式,如发布频率、内容关注度、互动情况等,来判断用户是否倾向于传播谣言。
用户行为是谣言检测的重要线索,因为谣言通常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参与。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隐私权利和伦理规范。
最后,综合多种方法的混合模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趋势。
混合模型将不同的特征和算法进行整合,以提高谣言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例如,可以将基于文本特征的方法和基于传播模式的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不同层面的信息来判断谣言的真实性。
此外,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也为混合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谣言检测算法的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更新速度快,算法需要快速响应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网络谣言的特征分析与应对策措施建议
网络谣言的特征分析与应对策措施建议【摘要】随着Web1.0向Web2.0转变,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微博、博客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
一方面,这个公共领域成为广大网民表达诉求的大平台,增强了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社会各种活动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个公共领域也成为网络谣言的发源地,对社会管理造成一定不良影响。
如何加强和完善网络谣言预警和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谣言的特点分析,给出了几点治理网络谣言的浅见。
【关键词】网络谣言预警机制舆情监测1引言山西地震谣言、“皮革奶粉”传言、“抢盐风波”散布非典谣言案等2011年以来网络谣言滋生蔓延的典型事件。
不仅给人民群从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同时对政府公共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可以说,网络谣言是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巨大障碍,治理好网络谣言传播对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网络谣言的特征网络谣言具有四个最根本的特性,即迅捷性、炒作性、迷惑性、破坏性,这个四个特性使得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鼓动一大部分人员参与其中,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1)迅捷性。
网络谣言的迅捷性是指网络谣言经生成后通过不同的网络介质迅速流向广大网民后,即刻在社会大众中广为传播的属性。
一方面,网络谣言的生成形式多样且大部分内容是造谣者的突发行为;另一方面,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比其他谣言更为迅速,可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恐慌。
网络谣言危害巨大,对社会人心影响巨大,甚至影响国家安全,网络上的意识形态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2)炒作性。
炒作是网络谣言的直接动因。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诸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为了不同目的借机炒作自己。
针对这种事件应严惩不贷,不应恶小而为之产生怜悯,网络谣言打击需要全民参与,网络本身监控困难重重,在源头和结尾要加强整治力度任重道远。
网络谣言如果不加重视和消除,不仅恶劣了社会风气,也加剧社会中一些人投倒把的心态,不利于巩固社会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23期电子设计工程2017年12月Vol.25 No.23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Dec. 2017网格谣言文本句式特征分祈与监测系统姜赢,张婧,朱玲萱,渠畅(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管理学院,广东珠海519087)摘要:基于实现网络谣言自动识别的目的,从地域、时间和传播形式3个维度分析了收集到的网络谣言基本情况。
网络谣言以文本传播形式为主,而且在文本句式上有一定的共通点和相似之处。
本文采用了五类网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分析方法,结合LanguageTool构建了一系列基于XML的网络谣言句式匹配规则。
通过对收集到的网络谣言实验测试,得出此方法能够实现网络谣言的自动识别和监测,可以减少50%以上的人工识别工作量的结论。
关键词:网络谣言;句式特征;LanguageTool;XML中图分类号:TN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36(2017)23-0007-04 Analysis of online rumor text syntactical structure features and the monitoringsystemJIANGYing,ZHANG Jing,ZHULing-xuan,QUChang(School of M anage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519901,China)Abstract:I n o rder to realize online rumor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it introduces the collected onlinerumor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location,time and spreading media.The main spreading media based on analysis,with common and similar text syntactical structure features.Five text syntacticalstructure features are s ummarized,based on which a series of online rumor text syntactical structureXML rules are c onstructed.Tests are performed upon the collected online rumors,which shows that it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the online rumors,with half of the manual work-loadreduced.Key words:online rumors;syntactical structure feature;LanguageTool;XML网络谣言传播者善于运用富有煽动性的句式和 语气来扩大传播面积和影响力。
例如“请把它转达 给每一个你珍惜和喜爱的人”、“是中国人就应该转”等都是网络谣言经常使用的语句。
网络谣言传播者 往往首先把自己撇清,把信息来源指向不确定的某 个地方,常用些“信不信由你”的词语。
另外,在网络 上感叹号密集、疯狂煽情、强调语句聚集,以及“是。
就顶楼主”之类的的语句也往往是谣言。
由此可见,谣言文本句式的特征具有一定规律,而且有迹可 循。
总结、分析这些与特征与规律,并用于提高网络 谣言的识别率,对实现网络谣言实时监测和主动预 警有重要意义。
1研究现状分析在网络谣言分类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经过调 研发现[5-]网络谣言主要包括医疗卫生、社会政治、灾害安全等类型,以及一些广受关注热点问题2,4]。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孙嘉卿通过对新浪微博辟 谣信息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有6种被反复使用的微 博谣言辟谣方式。
在网络谣言的治理方面,武汉大 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润[]、徐州师范大学安仲森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刘河元18,不约而同的提出 应在政府(法制建设与信息公开)、单位(网络监管与 思想教育)[11]和个人(个人素质提高与自律)等多个 部门和层面多管齐下进行标本兼治;上海对外贸易收稿日期:2016-11-27 稿件编号:201611217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386);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学校德育创新项目(2015DYZD015) 作者简介:姜赢(181—),男,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舆情监控。
-7 -《电子设计工程》2017年第23期学院姚福生[认为谣言治理的基础在于信息透明,必 须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而对谣言治理必须及时,掌 握最佳时间,要做“第一定义者”的及时性;武汉工业 学院胡频伟提出,防范和处置网络谣言首先要认识 到建立监测系统在早期预警系统中的作用,包括网 络谣言监测、识别、系统、评价、处置和反馈系统。
北 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欢等[提出网络谣言的 治理框架建包括6个“止于”:信源控制止于智者、内容控制止于公开、过程控制止于及时、社会环境控制 止于机制与法制、网络环境控制止于技术。
另外,广 东白云学院[对于学生工作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工作 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传播原因主要有:1网络准 人门槛低:一台连接网络的设备,就可以轻松申请到 一个微博账号,缺乏监管,微博上出现一类群体“网络水军”,他们人数众多,出于某种商业目的,会对某 一言论一边倒评论,为达到雇主需求而捏造事实。
因此,网民很难判断出某一微博信息是否真实。
2) 从众心理导致趋向传播: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会考虑 信息是否与自己认知保持一致,当认知一致时,大多 会进行传播。
从众心理使得网民在群体压力下产生 群体自我膨胀的现象,以群体的决策为正确的,经常 造成谣言的肆意传播。
当面对外部大量信息的刺 激,个体容易随波逐流,表现出强烈的从众行为。
3) 网民约束力较差: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开放性和管理 方式的分散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是很少 受政府管制的,在网络空间中,先进的科技造就了一 批迷失的“网络人网络人”长期活动在互联网上,丧失道德判断能力和责任感。
容易被谣言所捕获,成为谣言传播的载体。
4)“把关人”缺失“把关人”词义是“是在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 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让哪 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这个“把关 人”一般由政府,媒体担任,他们的职责是对信息进 行选择和筛选,并防止个人意志通过媒体传达给大 众,尽力保持客观,公证,平衡的准则。
新兴媒体不 断加人,纷纷创办各自的网站,但网络的采编和渠道 审核程序不同,缺乏“守门人”的监管机制,这样会让 一些大型门户网站会出现虚假信息,并且利用自己 的权威和力量,使得小道消息快速传播开来,为网络 谣言打开一道大路。
同时,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信 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把关人”的角色几乎消失无 存,登陆微博发布信息,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查和等待,所发布的内容就会出现在网上,并可以被网民所 看到。
根据我们所调查的数据,几乎有80%的校园 谣言和社会谣言是通过个人发布端发送出来,所 以“把关人”的缺失是导致谣言信息传播迅速的原因 之~一。
但是目前未见专门针对网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 分析的相关研究报道。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在网 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分析基础之上,利用基于LanguagtoO13的XML[模式匹配识别技术实现网络 谣言的自动识别和监测。
2网络谣言数据来源及特征本文研究的网络谣言数据主要来自3个渠道:1)采用网络调研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从人人网、腾讯 微信、腾讯QQ、新浪微博、百度贴吧以及相关BBS网址等收集到网络谣言相关公开的373个相关链接、340个谣言事件;2)通过分组调研,从微信朋友圈、腾 讯QQ等自媒体等途径收集了 345条朋友间转发的 网络谣言私密信息。
3)利用新浪微博虚假消息辟谣 官方账号“微博辟谣”收集了 6个月(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该平台公布的453个社会谣言 事件。
笔者对这些不同渠道的数据进行了人工筛 选、去重、分类和汇总,最终建立了包含345条网络 谣言的案例库。
以下从地域、内容和传播形式3个 维度对这些网络谣言数据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2.1地域维度网络谣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指向,即发生在某地 某市,或者是针对某市某省所散布的谣言。
例如,“扬州曲江公园砍人、江都金牛湾发生武力事件多人 倒地”、“湛江到广东9 570头家禽感染”和“深圳有多 人被感染”等等。
如表1所示,与地域相关的网络谣 言有289条,其中与中国大陆相关的有272条。
表1网络谣言指向地区分类汇总表谣言数量所占比例谣言地点(省级行政单位)海南、吉林、青海、甘肃、黑龙江、1-445.2%山西、贵州、河北、云南、重庆、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5-912.9%湖南、湖北、陕西、广西10-1416.1%福建、江西、安徽、辽宁、上海15-1916.1%四川、河南、江苏、山东、天津20及以上9.7%广东、浙江、北京2.2内容维度网络谣言内容上依据按一般传统媒体的新闻分姜赢,等网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分析与监测系统类法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科技、文教、卫体、社会等等新闻。
如表2所示,此处所称的社会新闻 内容很多,包括民生新闻、新闻热线中读者、听众、观 众提供的新闻线索等。
社会新闻大多数以负面的表 达出现,如“特警暴力执法强拆,侵占老百姓田地”、“廉江一产妇在分娩时身亡,家属聚集妇幼保健院门 口烧黄纸讨说法!”等等。
表2网络谣言内容分类统计表频率 百分比法律新闻10.3经济新闻20.6军事新闻10.3科技新闻11 3.2社会新闻18252.8卫体新闻13438.8文教新闻10 2.9政治新闻4 1.2合计345100.02.3传播形式维度如表3所示,网络谣言传播形式非常集中,接近 九成是以文字直接进行传播。
极少数谣言是以视 频、图片、图文、文视进行传播。
且这些网络谣言中,内容也集中在与社会人群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和卫 体新闻。
表3网络谣言传播形式分类统计表频率 百分比视频11 3.2图片6 1.7图文11 3.2文视8 2.3文字30989.6合计345100.03网络谣言文本句式特征笔者在对收集到的309条以文字为传播形式的 网络谣言的分析过程中,发现网络谣言在句式上都 会有一定的共通点和相似之处,主要存在以下这些 较为显著的句式。
3.1通知警示类句式:“温馨提示I紧急通知I宣布I最新消息I注 意:,……否则I以免I请I别I不要”;“今天才得知I现在 才发现……竟然I会I可以”“最近I近日I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