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icc与cvc在临床使用中的对比分析
CVC ,PICC ,输液港
一、C VC ,PICC ,输液港的优缺点。
二、1.病人可能出现了导管感染后败血症。
原因:(1)、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被病原菌污染或输液管道的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
(2)、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
(3)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将病原菌释放入血2.预防:(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选择合适敷料,无论是配置营养液还是穿刺等等。
(2)每次输液时严格检查连接处是否密封完整。
(3)减少导管移动,加强导管护理。
处理:(1)立即停止高渗液体的输入,换以等渗葡萄糖溶液。
(2)立即进行体格检查。
(3)所输溶液及患者的血、痰、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三、张爷爷,您好!您马上就要出院了,恁现在身上留置有PICC,我现在跟您说一些平时生活应当注意的地方。
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私下贴膜。
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遵照标准程序更换。
2.可以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需要避免使用这一侧手臂提过重的物体,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并避免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活动。
3.携此导管可以沐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
沐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进水,如有进水请护士按操作规程更换贴膜。
4.携带PICC患者治疗间歇期每7天对PICC导管进行冲管、换贴膜、换正压接头等维护。
注意不要遗忘。
5.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出,如有异常应及时联络医生或护士。
6.如因为对透明贴膜过敏等原因而必须使用通透性更高的贴膜时,应相应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间隔。
7.如出院后若不能回置管医院进行维护、治疗时,请于当地的正规医院由专业护士为您维护、治疗。
8.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血压和静脉穿刺。
衣袖不可过紧,穿衣应先穿穿刺侧,脱衣应后脱穿刺侧,取洗净的长筒丝袜一段套在导管上,可避免意外拉脱导管,同时利于穿脱衣服。
9.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以免导致血流缓慢而发生静脉血栓。
picc与cvc在临床使用中的对比分析
PICC与CVC在临床使用中的对比分析近年来,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两种静脉给药途径.现就这两种方法的操作难易、穿刺异常致失败、留置时间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液体流速、并发症进行分析,便于在今后更好的运用.一、操作难易1、PICC:PICC导管通常是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其导管的尾部要求置入上腔静脉的下1/3处.通常选择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可看到和扪到,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操作创伤小,流程简单,只要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便可完成操作。
穿刺危险性小,安全留置易于护理,在穿刺一针见血后如果不碰到血管痉挛、导管异位等因素时,操作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同时创伤小、出血少,病人基本无痛苦。
所以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少、血管定位准确的优点.2、CVC:锁骨下静脉位于第一肋、锁骨和前斜角肌之间的三角内,成弓形,为腋静脉的直接延续,位于第一肋的外侧缘,在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静脉后汇入上腔静脉。
该静脉双侧均在同侧锁骨的后方,其体表投影为胸锁关节上缘略斜向下外与锁骨中、内1/3交点处之间的连线,且静脉长度和外径无显著性差异.由于在锁骨上或下静脉穿刺,这些静脉较深,看不见,摸不清,定位困难,且解剖复杂,这在操作时要求操作者必须掌握扎实的解剖知识.邻近重要脏器多,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常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或由医师亲自操作.二、穿刺异常致失败1、PICC常见原因:①患者血管状况差.因为长期治疗外周血管已被反复穿刺、上肢软组织明显水肿致使浅表静脉暴露不清晰、周围循环衰竭,无法寻找到正常血管供PICC.②选择穿刺部位不当。
选择头静脉穿刺易造成送管困难。
③血管痉挛.患者心情紧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送管困难。
误入腋静脉导致送管困难并失败。
我们认为PICC置管应注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首选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
PICC和CVC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一 次 置 管成 功 是 指一 针 见血 管径为 1 4 G, 末端开 口, 三向瓣膜 , 导 管 总 长 为
测血 管 动 作 ; 二 次 置管 成 功 是 指另 选 进 针点 进 行 穿 刺 , 包括3 次 以
6 0 c m。 C V C 导管 : 珠海福尼亚 医疗设 备有限公司 ( 中美合资 ) , 导
行 彻底 的清 洁 和 消毒 。 然 后 铺 好无 菌 治 疗 巾 、 无 菌孔 巾 , 选 择肘 部 静 脉进 行 穿 刺 , 成 功 后退 出穿 刺针 , 缓慢 送 人 导管 , 送入 1 O ~ 1 5 c m 后 嘱 患 者 头 转 向穿 刺 侧 , 下颌贴靠肩部 , 缓 慢 送 人 导 管 至预 测 长
当代护 士2 0 1 4 年0 5 月 下旬 刊
一 9 3-
P I CC和C VC 在 恶性肿瘤 患者 中的应用 比较
黄朝青 吴碧钦
摘要 目的 比较 经锁骨下静脉 导入 中心静脉 置管c V c 和经 外周静脉 置入 中心静脉 置管P I C C 在 恶性肿 瘤患者 治疗中的应 用。 方法
皮 肤 缝 线将 导 管缝 合 固定 在 皮 肤上 , 最 后 局部 用透 明贴膜 覆 盖 。
1 . 2 方法
1 . 2 . 1 材料
P I C C 导管 : 美 国B a r d A c c e s s S y s t e ms , I n c 生产 , 导 管
1 . 3 评 价指 标
管癌3 8 例, 胃癌6 O 例, 直肠癌4 3 例, 其他 恶性肿瘤3 例。 将所有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 P t c c ) 9 2 例和对照组( C V C) 8 6 例, 2 组患者在性别、
年 龄 及 肿 瘤位 置 等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
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的比较
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的区别肿瘤患者长期行静脉化疗或脑转移伴水肿需频繁输入脱水药物时,外周静脉条件往往很差。
当患者预计行长疗程化疗或有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因恶性肠梗阻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这时可能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本文着眼于留置方法成本、维护方法成本以及并发症方面,将留置针、CVC、PICC、输液港等技术作比较,希望对肿瘤同道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CV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经由颈内、锁骨下、股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到上、下腔静脉并保留,以提供便利的静脉通路。
费用:600~800元,维护约20元/日时间:2~4周左右,时间长容易感染部位:右侧颈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方法: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或手术时麻醉师完成。
导管直接由颈内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并原位固定。
输液时针头直接插在肝素帽。
每日输液后0~10 U/mL肝素盐水10 mL封管。
优点:操作难度小。
缺点:留置时间短,脱出危险性大,护理不方便,舒适性差。
并发症:气胸、血胸、气栓、血肿,臂丛神经、胸导管损伤,导管异位、折管,心肌穿孔、心律失常、动脉穿孔。
血栓相关风险:高感染相关风险:最高PICC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7天~1年)的静脉输液治疗。
费用:2000~3000元,维护约70~80元/次时间:数月,可长达1年部位:肘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方法: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完成。
多使用Seldinger穿刺方法,由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引入上腔静脉。
输液时针头直接插在肝素帽。
输液后用生理盐水10 mL脉冲0~10 U/mL肝素盐水20 mL封管。
不常用建议每周冲洗换药一次(20 mL NS冲管,肝素盐水3~5 mL封管)优点:相对便宜,操作护理相对简单,给药方便,不影响正常的活动。
PICC导管与CVC导管在测定中心静脉压中的对比研究
PICC导管与CVC导管在测定中心静脉压中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比PICC导管与CVC导管在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效果。
方法:选取PICC、CVC住院患者共108例,其中对照组54例为PICC住院者,观察组54例为CVC住院患者,按置管方式不同分组,对比两组中心静脉压测定值。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测得的中心静脉压值基本相同,两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CVC、PICC导管置入患者体内,测量得到的中心静脉压值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测量一致性好。
【关键词】PICC导管;CVC导管;中心静脉压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血液,此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称之为中心静脉压(CVP),能充分反映出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常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用到,意义重大。
中心静脉插管(CV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置管方式[1]。
对患者CVP进行监测,能准确评估出患者心肌循环容量、最大承受压力,此种监测方式在医院外科中较为常见,其循环功能监测是一项重要护理措施[2]。
插入中心静脉导管质量决定监测质量,鉴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PICC、CVC导管测量值有无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进行研究,按照置管方式不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2月-2019年2月来院治疗。
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38~68岁,平均(58.43±1.25)岁;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9~69岁,平均(60.13±1.12)岁。
两组临床症状、身体素质及年龄等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置入CVC导管,全长16cm,选取ARROW型导管,由美国研制,型号16G。
观察组置入PICC导管,全长60cm,选取单腔耐高压导管,由德国研制,型号4F。
端头呈现开放式,属于三向瓣膜式导管,在无压力状态下,瓣膜闭合,施加压力后端头张开开始工作。
ICU 危重患者CVC 及PICC 导管的留置选择及护理研究新进展
ICU 危重患者CVC 及PICC 导管的留置选择及护理研究新进展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PICC 及CVC 导管的对比研究,然后提出对留置导管进行有效的导管护理,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留置导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有效应用,为危重患者的有效治疗与护理带来方便,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留置导管;CVC;PICC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救治的场所,由于疾病救治的需要,危重患者常需留置各种导管,血管内置管在 ICU 已广泛应用,但是血管导管相关感染(CRBSI)的发生几率却居高不下,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方面。
因此,杜绝血管导管相关感染是ICU 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
1 PICC 及CVC 导管的对比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及经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是较好的选择,但两者在临床应用时也各有优劣,现就两种置管方式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
1.1 PICC 与CVC 置管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比较PICC 所选血管范围多,均是在可见或在可触及下穿刺,无需局麻,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可避免局部动脉损伤及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送管路径长,在送管过程中可能遇到静脉瓣或血管走向异位不能顺利到达上腔静脉,这就需要常规进行拍胸片确定导管位置,也因此置管时间较CVC 长。
1.2 PICC 组与CVC 组主要并发症比较1.2.1 PICC 与CVC 在置管后24-48 h 均可出现穿刺点局部少量出血。
导致出血的原因:病人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较低、穿刺时直刺血管、穿刺后压迫方法不正确、穿刺后过度活动。
因此,穿刺前充分评估病人病情,掌握置管技术及适应证,穿刺后24h内适当限制活动,可在穿刺点予以消毒纱布覆盖后加压固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共3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共3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三种体外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心静脉导管(CV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以实现对静脉系统的快速输液、输血、营养支持及持续监测等功能,是一种重要的中心静脉途径。
PICC作为一种新型的CVC,凭借其较少的并发症、插管操作简单快捷以及对患者的创面影响小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
PICC的安全稳定与病人的舒适和有效固定密切相关。
近年来PICC的三种体外固定方式巩固了PICC的稳定性和修复时间,分别是利用外固定套、胶贴固定和带有保护套的三钩固定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种固定方式的比较研究来探讨哪种方式最好地满足患者的安全稳定、舒适感和临床护理的需求。
一、利用外固定套固定的PICC外固定套是医用胶带、硅胶或绒布等材料设置的一种支架,可以缠绕在PICC上。
上下一段外侧固定胶布或盖帽以防止衣物、床上用品等的摩擦和绣球,从而保持PICC通畅和固定。
由于易于操作和快速固定,目前该固定方式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在该固定方式下,PICC的刺入部位被完全暴露,易于维护,而且病人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可以轻松转动手臂,舒适性较高,缺点是:这种固定方式容易过紧,造成局部皮肤受压、挫伤、皮肤屏障受损;如果固定松动,会影响PICC的安全,使管路暴露于刺入部位之外,使患者容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另外,固定带的绷紧程度应该适中,过紧会引起肢体水肿、获取血流和灌注压的障碍等。
二、胶贴固定的PICC胶贴固定即用细胶带或医用胶贴将PICC固定在公共位置,使其保持不动。
这种固定方式的好处是操作简单,能够更全面地固定于周围,不易松动,如按照合适的方法进行固定,可美化PICC固定状态,在观察取核时方便。
因此胶贴固定是适用于PICC长时间留置的患者。
但固定材料对皮肤损伤较大,如果胶贴用量不足或固定松动,也容易让PICC移动和病人感到不舒服。
picc及cvc维护心得
picc及CVC维护心得今年可以参加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班,去学习与中心静脉导管及其维护的相关知识,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这次难得的机会中,我收益了许多。
通过各位资深的老师讲课,我了解了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了其中的概念以及技术规范,在模拟练习课中观看了老师们的示范操作,还能和各位老师、学员共同参与讨论,将我们平时临床中所遇到的“疑难杂症”、“特殊案例”拿出来一起研究、解答疑难,让我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丰富了不少。
在我们科室picc置管的情况相对于肿瘤科、胸外科等科室来说偏少,但我们科室的cvc置管还是比较多的,举例像我们现在科室目前就有4名病人有CVC置管的情况。
昏迷病人试用高渗、高营养的补液;肝病的病人因血管硬化、变细,避免患者多次扎针的痛苦;消化道出血、咯血等出血病人因贫血、血容量不足血管干瘪等等情况我们都会建议患者留置CVC管,CVC管的留置时间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很多病人可以通过悉心的护理及及时的医治使情况好转,最后改善病情拔管出院。
因此在这一个月里如何使CVC得到最好的护理、提高及改善使用效率,不使患者的管道出现重新置管从而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是我们作为护士进行护理的重要目标。
在科室中,我们交接班中将CVC置管的情况作为交接班重点内容之一,常规的每周换药、每班查房时发现穿刺口渗血渗液时及时换药、每班做好置管的双重固定、保证敷料干洁等都是维护CVC置管的基本任务。
在参加这个班之前,我还没有参与CVC换药的经验,在我们科室资深的老师们的带教下,我渐渐掌握了这项CVC的维护技术,可以为在维护CVC置管时出现的问题出谋划策,增加了相关的经验。
前两天我们科室的一名患者的CVC 置管在换药时发现肝素帽因拧的太紧、患者长期使用高渗高营养补液使肝素帽硬化、天气太冷热胀冷缩等原因我们没有办法把肝素帽拧出来,我们是使用暴力——用剪刀、镊子等把肝素帽整个塑料剪掉后才发现傻了眼,肝素帽缩窄的尾端还卡在CVC的端口处,最后用了好大劲才把那个尾端弄了出来,我们还以为这一端的CVC是不能用了要作废了,幸好最后弄了出来正常使用,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及负担。
PICC与CVC拔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置管后护理
PICC置管后注意观察病人
上肢及穿刺点有无红,肿、胀、痛等症状。如出现 症状时立即抬高患肢,当病人主诉手臂触痛或局 部轻微发红,应给予局部热敷,使静脉管腔扩张, 从而降低导管与静脉的摩擦[5],或用50%硫酸镁 湿敷,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嘱患者避免过度活 动肢体和外力牵拉,烦躁者需固定肢体加强观察 和护理,导管的脱出部分严禁再送入血管内。加 强局部护理,定时更换敷料,每周两次,若有污染、 出汗、潮湿等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可 以减少导管感染和局部过敏的发生。正确熟练的 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认真严格的冲管和封管。部 分手术患者不愿带管出院,认为会给日常生活带 来不便,应告知患者反复穿刺,不仅是资源和经济 的浪费,而且还要经受穿刺的痛苦。因此,加强对 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提高认识,才能保证中心静 脉置管的充分利用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钟华.中心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护理 研究,2001。15(6):3l
7-318.
两组拔管时间的对比分析PICC导管留置
时间为5~120 d,平均29.10±5.50 d,CVC导管留 置时间为6~99 d,平均16.30±6.oo d,两组导管留 置时间比较,£=20.55,P<o.01,差异有显著意义。 文献报道比],专门用于肿瘤化疗的PICC管留置时 间可最长达372 d,说明PICC有很大的潜能。因此 加强护理可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利用效率。 3.3护理对策
塑±遘堡盘查!QQ!生!旦箜!!!∥枣坠地
・基础护理・
PICC与CVC拔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姚梦萍倪红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云南昆明650101)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临床中线导管与PICC、CVC、PORT区别及要点
中线导管与PICC、CVC、PORT区别及要点在医学科技的浪潮中,一种新型医疗设备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中线导管。
这一技术革新在近年来吸引了广泛关注,有望引领医疗领域的新篇章。
截止到目前,关于静脉导管技术,最常用的包括中线导管(Midline Catheters)、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简称PICC)、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简称CVC)以及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s,简称PORT)。
这些导管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虽然这些导管在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叠,但它们在应用、操作、维护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这四种导管进行详细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区别。
中线导管(Midline Catheter)中线导管,也称为中线静脉导管,是一种新型的中心静脉导管。
它不同于传统的中心静脉导管,其插入位置位于颈部,而非胸部或腹股沟。
这一独特的设计使得中线导管在插入过程中避免了传统导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等。
中线导管的出现,为许多需要长期输液或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由于其插入位置的优势,中线导管在维护过程中更加方便,患者的舒适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中线导管的使用也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因并发症导致的额外治疗费用。
除了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中线导管还在医疗研究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尽管中线导管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例如,中线导管的插入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患者群体,如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线导管的使用可能需要更为谨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通常是手臂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埋管or不埋?PICC、CVC、输液港优缺点对比
埋管or不埋?PICC、CVC、输液港优缺点对比导语很多的化疗药物都是注射用药,而化疗,又是一件要耗费很长时间的事情。
所以血管就很受罪了,每次输液都要在血管上扎针,又要承受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严重的还会发生药物外渗。
但是这种伤害是有办法避免的,比如:PICC:一种经外周静脉(如肘正中静脉)穿到中心静脉(上/下腔静脉)的导管,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中心静脉。
CVC:是一种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方法,导管穿刺的末端位置与PICC相同。
(严格来说PICC是属于CVC)输液港:一种完全植入人体的输液装置,有穿到上腔静脉的导管和植入皮下的注射座两个部分。
这三种辅助输液的工具各有优缺点,因此选择时要慎重。
PICC:穿刺简单创伤小但并发症多PICC就是将一条细长而柔软的导管,从手臂上的血管(或其他外周静脉)插入人体,一直穿到血流快、血流量又大的中心静脉,可以防止化疗药物直接静脉注射对血管造成的伤害。
PICC置管之后需要再次使用时就要在输液前冲洗导管,输完液后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
一般来说,5天以上的静脉治疗(或者外周静脉大多都无法使用时)就可以考虑使用PICC,而一条PICC管可以留置7天到1年。
PICC穿刺简单,10分钟就可以装好一条PICC管,而且创伤小出血少,优点挺多的。
可是使用它也是有一定的风险,比如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局部感染、导管移位等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做了PICC 后一定要记得好好护理。
那么放置完PICC管要怎么护理呢?一就是穿刺处的处理,在穿刺后连续三天使用50%硫酸镁湿敷距穿刺点约5cm处的上臂,每天敷2-3次,同时在止血后辅以热敷,这样会大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二就是要减少穿刺部分的活动,虽说携带PICC管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但还是要避免置管的手臂提过重的物品。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穿衣脱衣时不要把导管勾到,保护、固定好PICC外露的接头,不随意变动外露导管的位置。
(PS:如果不小心带出体外一段导管,不要自行插管还原哦!要先用无菌透明贴膜将导管固定好后到医院就诊。
PICC与CVC在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
PICC与CVC在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ICC与CVC在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对比。
方法总结104例PICC 置管及57例CV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PICC与CVC置管在其治疗中的优越性。
结果PICC保留时间明显比CVC时间长,PICC反复穿刺置管的几率明显低于CVC,CVC的导管脱出率明显高于PICC组,计划拔管率PICC组高于CVC组。
结论CVC置管位置在颈部或腹股沟处,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不宜长时间保留。
PICC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乳腺癌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1]。
由于乳腺癌患者面临着被诊断为癌症患者和接受治疗的双重打击,因此她们可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失落等心理症状。
而化疗又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化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化疗方式对于减少化疗药物渗漏带来的生理、心理的影响有重要的作用。
[2]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主要有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但存在一些问题,现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种置管方式在导管感染、导管栓塞、导管脱出、穿刺成功率及气胸发生概率、费用、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异,从而为乳腺癌化疗病人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进而提高化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入院的乳腺癌化疗病人161例,其中留置PICC管病人104例,留置CVC管病人57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方法1.2.1 观察项目选择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型号为4F。
穿刺部位选择肘部静脉(乳腺癌患者选择非手术侧)病人取仰卧位,上肢外展90,测量穿刺点至第三肋间的距离,为拟置管长度。
记录病人置管期间发生导管感染、导管栓塞、导管脱出、穿刺成功率、发生气胸情况、费用、导管留置时间等相关数据。
PVC、CVC、PICC、PORT四大导管留置时间大对比
PVC、CVC、PICC、PORT四大导管留置时间大对比护理时间近日推出「颈内静脉留置:敷贴固定需注意的3 个细节」一文,有站友在文末留言:CVC 能够留置多长时间要拔除?确实,临床中有很多困惑:CVC 刚刚留上才一周时间就堵管了!明明用得好好的留置针,规定时间到了要不要拔除?结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循证依据及笔者的临床经验,对PVC、CVC、PICC、PORT 留置时间进行总结。
笔者经验仅作参考,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和经验。
“ 外周静脉导管(PVC)PVC 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
PVC 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静疗规范:外周静脉留置针应 72 h ~ 96 h 更换一次。
循证依据:「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更换时间的最佳实践」指出「可以根据临床指征更换留置针」;英国麻醉师协会「不提倡72 ~96 小时常规更换留置针」并写入指南「安全血管通路2016」,并建议:留置针穿刺部位应每班观察,如果有炎症、渗出或堵塞的迹象,要拔除留置针。
将「临床指征」定义为出现2 项及以上的如下临床表现:疼痛,局部发热,发红,肿胀及可触及的条索状静脉。
笔者经验:所在科室采用「根据临床指征更换留置针」。
案例分享:如下图,护理时间2016-06-29 曾推出「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 33 天,是去是留不再纠结」一文。
患者 2016-05-26 留置,推过造影剂,静滴过脂肪乳剂,2016-07-05 治疗结束出院前拔除,实际使用 41 天。
“ 中心静脉导管(CVC)CVC 是指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
静疗规范:留置 2 ~ 4 周左右。
应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
不同护理方法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不同护理方法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比较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可以用于输液、补液、输血、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等。
但中心静脉置管操作不当可能造成感染、血管破裂等并发症。
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同的护理方法被应用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中。
本文将对这些护理方法进行比较。
一、护理方法1. 外周静脉置管(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ization,PICC)PICC是通过穿刺肘部或上臂的外周静脉,将导管置入静脉深部直至至上腔静脉或右心房,常规使用的导管长度为25-30厘米。
相较于其他置管方式,PICC的管路更长,更容易维持稳定的输液和药物浓度。
PICC有以下特点:(1)侵入性小,不容易引起感染和炎症反应。
(2)管道长,适合长期使用。
(3)使用方便、可拆卸,并可在不同的治疗期间灵活更换。
(4)适用于一般的液体输注,不适用于一些高浓药物的输注。
CVC是将导管从股动脉或锁骨下静脉经过锁骨下静脉直至上腔静脉、右心房,插入中心静脉,常规使用的导管长度为15-20厘米。
相较于PICC,CVC可以输注高浓度液体和营养物质、使用和拆卸方便。
但CVC置入风险更大,并发症也更为严重,如气胸、气管压迫、心包积液、左心房结构损伤等。
3. 双腔中心静脉置管(Double-Lumen Catheter,DLC)DLC管路基本与CVC相同,但管路有两个孔以便同时输注不同药物。
DLC的特点:(1)可同时用于营养液和药物的输注。
(2)管路直径大,适合快速输注。
(3)适用于需要高浓度物质输注的患者,如化疗患者。
(4)依然存在CVC风险与并发症。
通常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至股动脉或桡动脉,然后推移至主动脉,用于监测血压和血气分析等。
动脉插管突破皮肤屏障,感染风险较大,需要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出血和感染。
二、应用比较1. 侵入性PICC进入静脉深部不深于上腔静脉,刺破肝膈的风险小,在实践中通常不需要使用人工通气,避免导致气胸等并发症。
PICC与CVC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PICC与CVC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王亚丽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7(030)012
【摘要】目的比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VC)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106例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53,采用CVC)和试验组(n=53,采用PICC),对两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导管留置的时间、维护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维护费用予以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导管留置时间上比较,试验组则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应用PICC比CVC更具优势,且操作便捷,可显著减小损伤和疼痛,防止并发症.
【总页数】2页(P147-148)
【作者】王亚丽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ICU 天津 30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PICC与CVC置管在胸心血管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张莉;闫廷容;周家梅;李金;郭大芬;罗培芳
2.PICC置管与CVC置管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比较 [J], 谢黎;王莉;刘晓艳
3.PICC在危重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叶静静;陶玲;董红梅;单艳;李海花
4.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齐敏
5.PICC与CVC在乳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武素宁;谢兰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C与CVC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PICC与CVC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作者:郑雨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了解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置管(CVC)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53例妇科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28例和乙组25例。
甲组实行PICC,乙组实行CVC。
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
结果甲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乙组(P0.05);甲组置管操作时间较乙组短(P【关键词】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妇科肿瘤;化疗DOI:10.14163/ki.11-5547/r.2015.02.139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在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患者输液时间较长且部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也较大。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颈内静脉置管(CVC)都是较为常用的穿刺方法[2],较常规静脉输液则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将PICC和CVC分别应用到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旨在为该类患者寻找合适的置管方式,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的53例妇科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28例和乙组25例。
甲组患者年龄25~79岁,平均年龄(46.07±9.8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22 kg/m2,平均BMI(18.25±6.33)kg/m2;宫颈癌18例,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癌7例,输卵管肿瘤1例。
乙组患者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46.22±9.09)岁;BMI 15~23 kg/m2,平均BMI(18.44±6.49)kg/m2;宫颈癌16例,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癌5例,输卵管肿瘤2例。
所有患者均为多程化疗需长期接受输液治疗者,常使用的药物有更生霉素、5-FU、新福菌素、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等,每次均使用其中2~4种,且无置管禁忌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年龄、肿瘤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PICC与CVC在神经外科患者应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PICC与cvc在神经外科患者应用中的效果对比分析U的:比较经锁骨下静脉导入中心静脉导管(cvc)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61例颅腦疾病患者,观察组(30例)实行PICC,对照组(31例)实行cvc,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所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延长(PV0.05),而观察组导管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 0.05);总并发症发生率在PICC与CVC组间差异无统讣学意义(P>0.05),两种操作方法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岀及导管异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血、气胸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V0.05),而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差于对照组(P<0.05)o结论:PICC与CVC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各有利弊,在不同病人及不同治疗阶段有一定针对性。
标签:神经外科;CVC: PICC:效果随着社会及医学的发展,颅脑疾患病人逐年增多,大多数患者均需较长时间的补液,特别是早期肠外营养和甘露醇的使用,患者常常会承受静脉炎等痛苦。
因此PICC及传统的cvc是较好的选择,但两者在临床应用时也各有优劣,现就两种置管方式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两种置管方式在神经外科领域的使用进行系统评估。
1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回顾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颅脑疾病患者61例,其中30例实施PICC男19例,女11例,年龄16-72岁,平均(47+15.37), APACHE II评分2-25分,平均(12.3+5.01),留置过程中谄妄评估量表(CAM-ICU-RASS) 0-4分,平均(1.56+1.16); 31例实施PICC,男22例,女9例,年龄18-71岁,平均(43.9±14.70), APACHEII评分3・26分,平均(15.26±5.37),留置过程中谗妄评估量表(CAM-ICU-RASS) 0-4分,平均(1.74±1.12)。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齐敏【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35【摘要】目的:观察两种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使用的优缺点。
为肿瘤患者选择一个更容易操作,更安全的长期输液通道提供依据。
方法将我科8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ICC组和CVC组,每组各40例,比较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与CVC组相比较,PICC组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较高,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更适合临床化疗用药,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PICC导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导管堵塞、周围静脉炎,CVC导管的主要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感染和误入动脉,两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PICC置管方法较为安全、易于掌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特别适合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或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36-136,137)【作者】齐敏【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抚顺113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PICC与CVC在胃肠外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王亚丽2.PICC与CVC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J], 张爱华3.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于伟;刘景利;邢巨影4.对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ICC和CVC置管的效果对比 [J], 孟红娟;张伟妮;陈慧芳5.PICC与CVC在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J], 徐海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PICC和CVC置管技术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发布时间:2021-05-28T07:54:36.75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2期作者:王娟艳[导读]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运用PICC置管和CVC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5例/组。
对照组行CVC置管,观察组行PICC置管,比较两种置管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王娟艳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448000【摘要】目的比较恶性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运用PICC置管和CVC置管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治疗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5例/组。
对照组行CVC置管,观察组行PICC置管,比较两种置管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相对较长,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行静脉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成功率较CVC置管技术高,且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用于长期行静脉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PICC置管;CVC置管;恶性肿瘤;静脉治疗;置管成功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不断提高。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患者多需要完成多个疗程的化疗,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大,静脉治疗时需要选择置管技术,以减轻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1-2]。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置管技术主要有PICC置管、CVC置管等,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恶性肿瘤静脉治疗患者,旨在比较PICC置管与CVC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详述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与CVC在临床使用中的对比分析
近年来,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两种方法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两种静脉给药途径。
现就这两种方法的操作难易、穿刺异常致失败、留置时间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液体流速、并发症进行分析,便于在今后更好的运用。
一、操作难易
1、PICC:PICC导管通常是由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其导管的尾部要求置入上腔静脉的下1/3处。
通常选择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可看到和扪到,其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操作创伤小,流程简单,只要掌握静脉穿刺技术的护士便可完成操作。
穿刺危险性小,安全留置易于护理,在穿刺一针见血后如果不碰到血管痉挛、导管异位等因素时,操作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同时创伤小、出血少,病人基本无痛苦。
所以PICC有操作简单、创伤少、血管定位准确的优点。
2、CVC:锁骨下静脉位于第一肋、锁骨和前斜角肌之间的三角内,成弓形,为腋静脉的直接延续,位于第一肋的外侧缘,在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静脉后汇入上腔静脉。
该静脉双侧均在同侧锁骨的后方,其体表投影为胸锁关节上缘略斜向下外与锁骨中、内1/3交点处之间的连线,且静脉长度和外径无显著性差异。
由于在锁骨上或下静脉穿刺,这些静脉较深,看不见,摸不清,定位困难,且解剖复杂,这在操作时要求操作者必须掌握扎实的解剖知识。
邻近重要脏器多,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常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或由医师亲自操作。
二、穿刺异常致失败
1、PICC常见原因:①患者血管状况差。
因为长期治疗外周血管已被反复穿刺、上肢软组织明显水肿致使浅表静脉暴露不清晰、周围循环衰竭,无法寻找到正常血管供PICC。
②选择穿刺部位不当。
选择头静脉穿刺易造成送管困难。
③血管痉挛。
患者心情紧张,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送管困难。
误入腋静脉导致送管困难并失败。
我们认为PICC 置管应注意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首选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
如必须在头静脉穿刺,当送导管遇阻力时勿强行置入,可在导管尖端到达肩部时,让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下颌靠近肩部,使导管易于进入上腔静脉。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心理上的配合。
2、CVC常见原因有:①操作者的负性心理及操作不熟练。
②患者摆放体位不当。
③同一部位血管反复穿刺,局部组织增生,解剖关系发生变化移位,导致穿刺失败。
④血管走行变异,误入动脉。
⑤穿刺成功,导丝置入受阻。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时操作者要有良好的心态及熟练操作技能;正确摆放体位,当患者烦躁、神志不清等不能配合时,给予适当镇静;不宜在同一部位血管反复穿刺,必要时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误入动脉时,不宜再行中心静脉置管;当导丝置入受阻时,一般有两种晴况,第一种情况是针尖斜面一半
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导丝未进入血管而卡在血管外时,应撤出导丝,来回抽回血2次,看回血是否流畅,确定针尖全部进入血管后方可送入导丝。
第二种情况是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导丝遇管壁而受阻,此时,撤出导丝,将针尖斜面进行适当调整,再送入导丝,切勿强行送入导丝。
三、留置时间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
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两年。
在对比的两组中,PICC组的留置时间为3⋯180d,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89d;CVC组的留置时间为2—109d,平均留置时间为42 d,差异显著;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
结论:PICC导管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发生微血栓机率小于锁骨下静脉导管。
四、液体流速
PICC导管细进入中心静脉途径长,2留在血管内的导管长达40cm一50cm,液体流速慢,4F单腔管最大流速275ml/h,5F型单腔管最大流速也只有325ml/h。
因此不利于应用抢救,另外输入时间长而影响休息,改进的方法即要借助输液泵以加快流速。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在人体血管的长度<20cm,液体流速相对较快,单腔最大流速可达到558ml/h,利于应用于抢救和快速补液及长期不能进食或不断丢失大量体液者。
结论: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
五、并发症
1、PICC并发症
(1)置管后局部渗血:与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剧烈频繁咳嗽、局部反复穿刺、穿刺部位过度活动有关。
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可予以加压止血、定期更换敷料必要时给予止血药控制。
(2)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
最近在临床中也发现身体越消瘦,机体状况越差,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也越高。
发生常见原因有(①置管后,由于血液流速及导管在血液内造成异物刺激,加之病人紧张致血管收缩痉挛,造成上肢肿胀、疼痛而导致静脉炎。
②导管固定于手臂,随着手臂的屈伸,肌肉带动导管在穿刺点内、外来回进出,不但容易对穿刺点刺激造成出血及感染,还对血管产生机械性损伤,引起静脉炎。
有专家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与局部血管管径及血流量有关。
所以,除了熟练操作,提高穿刺技巧之外,就是在穿刺后提前处理,在穿刺后,连续三天使用50%MGS04湿敷距穿刺点约5cm处上臂,每日敷2—3次,同时在止血后辅以热敷,这样会大大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导管脱出:主要由于固定不妥、肢体活动过度和外力的牵拉所致。
预防重点在于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是“s”型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同时,在更换敷料时应向心揭开敷料。
再者,置管时要做好记录,每次更换敷料时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此外,还应加强宣教,指导病人置管侧肢体勿负重和过度活动,神志不清者,应加约束另一上肢,以免抓摸时把导管拔出。
(4)导管堵塞:主要原因是长期输入大量高浓度,高粘稠性的液体或是封管、冲管不及时所造成的。
预防导管阻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定时冲管和更换肝素帽。
(5)导管破裂:与置管时间较久、上肢过度活动以及导管堵塞时强行推注液体有关。
(6)感染:PICC置管引起感染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两大类。
①外在因素。
为了预防导管引起的感染,可在使用时加入抗生素减少污染;导管的连接装置可导致0.4%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几率将成倍增加;留置管时间越长发生感染的机会越大;其次为与医护人员相关的感染,穿刺部位要尽量避开易感染的部位。
②内在因素。
PICC置管应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
在患者年龄过大、体质差、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应慎用。
防范措施:①加强无菌操作。
②防止导管感染:导管口皮肤消毒;敷料的选择与更换;保持导管通畅;减少导管留置时间等。
③加强营养,提高体质和免疫力。
④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及素质培训,更好地处理各种事故及可能发生的问题。
2、CVC并发症
(1)气胸:锁骨下静脉穿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
出现气胸时应予以半卧位,加大吸氧流量,紧急床边拍片,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给予胸腔穿刺抽气并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
(2)导管位置异常:最常见的导管异位是导管进入同侧颈内静脉或对侧无名静脉。
发现导管异位后即应在透视下重新调整导管位置,不能纠正则将导管拔除。
(3)误伤淋巴管、动脉:主要是置管过程中反复穿刺造成,如有发生予以拔除导管、压迫止血等措施。
(4)导管脱出堵塞和破裂:与PICC基本相同。
(5)感染:使用导管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经常检查肝素帽是否拧紧,若发现肝素帽松动应立即去除,严格消毒导管口后更换新的肝素帽。
经常冲洗管道,也可减少导管内感染的发生,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在冲洗导管后出现烦躁、寒战、发热,可能为导管内感染所致,须立即抽血培养。
对血培养确诊为导管内感染者,原则上应拔管,也可先用敏感抗生素经导管给药,控制感染而免除拔管。
由以上分析可见:PICC操作简单,创伤小,病人承受痛苦轻,但流速慢,不利于抢救用,价格较高,维护较复杂,CVC操作较复杂,有一定的创伤,易引起感染,但流速快适合抢救
和术中补液用。
所以二者在使用中各有千秋,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使用,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