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2.3.2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3.2城市化一、产生的问题:1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思考: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讨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为什么?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二、解决办法:(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
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思考: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上海的卫星城有哪些?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地位如何?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后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教案
《城市化》授课方案一、教材解析1.主要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分为三大主要内容,一是城市化的定义、主要标志和城市化水平的表示方式;和特点,三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知识结构城市化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进度和特点城市化的定义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城市化的表示方法不同样国家的城市化进度二是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污染问题生态城市建设3.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与本章前两节的内容联系亲近,城市化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也是城市等级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的过程。
同时本节课与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也有着联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城市化的一方面的表现。
二、学生情况解析1.认知基础本节课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知并联系必修一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天气等知识内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要结合相关的图文资料进行引导。
2.能力基础本节课对学生的读图解析能力有必然的要求,学生已经接触和必然程度上学习了地理的读图解析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读图解析的学法指导。
3.感情倾向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景观图片对其的吸引力比较大,本节课经过显现相关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教教案例解析结合乡土地理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学生学习兴趣大。
三、课程标准及解读课程标准:运用相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讲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读:本条课标要求课堂授课要经过相关资料的理解解析进而获得悉识内容的学习,这里的资料包括了相关城市的数据统计资料和图文资料,要请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够经过直接讲解法讲解知识,而是要采用读图解析分法,让学生经过研究解析的方式获得悉识,对学生的理解解析总结能力有必然的要求。
四、授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理解城市化的定义、主要标志和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度和特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观看珠江新城10 年景观大变化感觉广州的城市化过程,理解城市化定义;读广州建成区面积、城村夫口比率、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数据变化,商议理解城市化的主要标志;读世界城市化水平进度图知道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一事实;读英国和中国城市化水平曲线图,理解英国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读城市化进度表示图,并结合英国城市化发展进度,理解城市化进度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读世界城市化水平进度图并结合英国、中国城市化发展案例,解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差异;读广州城市污染案例,理解城市化对城市环境质量的的影响;读《广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解生态城市的内容;3.感神态度价值观经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提升学生环保意识;五、授课重难点1.授课重点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和城市化水平的表示方法;世界城市化的进度和各个阶段的特点;不同样国家城市化进度的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授课难点世界城市化的进度和各个阶段的特点;3.学习打破经过结合中国、英国和广州的城市发展案例,让授课能够联系生活本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简单理解知识点内容。
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5)提供图片:
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上海1911、1949、1990年的城市扩展
要求:用目前所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比一比:看谁讲得完整,讲得清楚,讲得透彻
<信息共享动态调整>
课前分的污染组(又分空气污染调查小队、水污染调查小队、噪声污染调查小队、固体废弃物调查小队、光污染调查小队)、交通组、住房组、就业组、人口组交流各自的调查结果。
学生虽然分组调查某一方面的环境问题,但因为环境问题往往不是一个问题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环境问题组合在一起。并且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生在交流调查结果时可能会出现多元素的结论。教师应围绕教学中心目标,因势利导的完成教学任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教师投影上海市的卫星城镇建设、交通改善图以及住房图等,探讨上海为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及依据
<情境创设,设疑导学>
学生观看:
1,影像《民工潮》片断
2,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3,课件展示上海1911、1949、1990年城市用地图
并提出:
1,上海城市用地扩展图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什么是城市化?
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教师点拨:
小城市:〈20万(市区非农人口)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大城市:50万-100万
特大城市:〉100万
3)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话,就是城市化的最
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点拨:通过影像资料以及学生的实际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中有以下明显的变化: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以将这三点作为城市化的标志。其中第③点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2018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世界城市化进程。
2.理解世界城市化的时间、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 Q自主学习区--------------------------------一、什么是城市化1 .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 .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 .动力机制含义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4 •意义(1) 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 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 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判断】1 •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x )2 .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X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阶段图示城市化特点(水平咼低)发展特点分布国家【思考丨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答案否。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1)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 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⑷ 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 .合理的城市化(1) 影响:改善环境。
⑵例证合理城市化一一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T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 .过快的城市化(1) 影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⑵例证过快城市化导致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课标分解及解读】行为条件:“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行为动词:“说明”;认知内容:“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本标准要求的知识认知水平属于理解水平;技能认知水平属于迁移水平。
课标要求“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前一节学习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内部地域结构,这一节势必要对城市外部的地域结构,即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体系,加以论述。
即从内部和外部、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来研究城市的地域结构。
所以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中心地理论应当加以介绍,对理论要求较低,重点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机会。
【教材分析】本章《城市与城市化》内部逻辑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城市个体、城市群体、和城市化。
本节是在学习城市个体,即“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区域中城市群体,即城市体系的研究,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区域中城市群体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
为进一步学习城市化进程奠定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内在逻辑性,即首先介绍城市有不同等级及划分标准,接着论述了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通过一个活动并结合表2.1和图2.11,得出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的服务范围,接着结合案例进一步论述形成高等级城市的条件。
第二部分先对区域城市体系加以介绍,结合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得出城市等级体系与空间分布的关系,进而分析出城市空间分布的不同会影响到各自服务范围的空间分布。
即不同等级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本节教材的编写中除“阅读”和“活动”两个栏目外,每一节还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增加了“案例”“读图思考”两个栏目,一方面这些栏目的设计优化了教材结构,另一方面栏目内容力求联系社会实际,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知识结构】【学情分析】1. 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通过对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学习,加上对自身所生活的城市进行对比联想,对城市所具有的特征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产生了对城市之间关系的学习愿望。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学案含答案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为新课标选修Ⅱ-4内容)第三节城市化情景激趣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导引目前,许多大城市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居民幸福感下降。
这些被称为“城市病”。
其“病因”是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
世界城市化过程有何特点?解决“城市病”的“药方”是什么?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什么是城市化|知识清单|阅读教材P31~P32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化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动力机制含义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4.城市化意义(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微讨论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吗?提示(1)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只能说是一般规律,但不能说是绝对规律。
(2)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规律。
(3)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南美洲这种状况最为突出。
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案例分析|2017年12月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上中央对城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主力军。
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14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53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并且今后每年城镇化率仍会以1%的速度增长。
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节城市化【施教内容分析】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内容点多面广,地理原理规律隐蔽性强,理解难度大,故拟设计两课时完成,本课时作为第一课时就选取前两个标题施教。
本课施教内容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即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
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教材首先选取了长江三角洲的城市15年的发展图,以读图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接着又以教材以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以此作为基础,提供了图2.19、图2.20、图2.21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从时间这个维度重点探讨了目前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这等问题。
最后,依伦敦为案例,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2. 明确城市化的动力因素,真切理解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的基本原理。
3. 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及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学会运用地理图表提取地理信息的方法,提高依据相关资料进行地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教材对于本内容安排合乎认知与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教学中宜按照城市化概念、标志——动力——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依次施教。
2.充分运用教材图表、资料配合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示引导分析归纳、列表对比、案例探究与问题式讨论等方法施教。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动城市化动力及城市化发展进程相关探索性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普遍联系和唯物辨证的哲学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城镇化相关政策,并培养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建设的有用之才。
【教学重点】3正确把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和特点【教学难点】1.掌握从材料和图例中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城市化导学案
2.3 城市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重点难点】1.城市化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如何解决不合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学法指导】图表分析法、归纳总结法、讨论法【知识链接】【学习过程】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城市人口增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第一个标志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后两个标志是体现城市化是否合理的标志。
2.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如下图所示:2.城市环境的特点及其影响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强烈的地区,几乎将自然环境完全改变为人工环境。
城市环境的改变及其影响如下图所示: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过快的城市化则降低城市环境质量。
如下图所示:4.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城市环境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基础达标】1.下图中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状况。
该图表示的是( )A.逆城市化B.城市化C .郊区城市化D .再城市化读下表,回答2~3题。
2.1980~2010年( ) A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B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趋缓C .世界城市人口终始多于农村人口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3.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 B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 D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80万辆,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80%以上是私家车辆),预计到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将会达到700万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 城市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广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某一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一、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变化【材料一】【材料二】从材料一、二分析得知:1)广州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2)广州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是怎样的?200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珠海、佛山、惠州等中心城市相继撤周边的县市,改设为中【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划调整【材料四】广州建成区面积心市市辖区,撤乡并镇,撤镇设街。
●2000年,番禺、花都撤市改区,使广州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443.6平方公里扩大到3718.5平方公里。
●2005年,广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萝岗区。
从材料三、四分析得知: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广州城区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二、什么是城市化1、成因(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力):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的因素。
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的因素。
2、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为城市化和城市化。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丰富丰富纷繁第三节城市化一、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归纳城市化的过程和特色,并解说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 2.17 )或事例 4(英国的城市化进度),说出城市化的表现、看法和权衡标准。
2、读世界城市化水平提升图(图 2.19 ),说出不一样种类国家城市迅速发展的时间差别、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别,简要说出造成这些差别的历史背景。
3、读城市化进度表示图(图 2.20 ),联合事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度),归纳并列表比较城市化标准曲线在不一样阶段上的特色。
比较中国城市化曲线图(图 2.27 ),指出我国城市化所在阶段、发展特色,展望将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向。
4、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图 2.25 ),联合生活实质,举例说出城市化对城市土地、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
5、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图(图 2.26 ),联合自己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感觉,举例并归纳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整顿的措施,议论归纳解决城市环境的措施。
三、教课要点与难点(一)教课要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色,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课难点城市化进度的阶段曲线特色及其成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四、教课内容安排(一)知识构造(二)教课思路经过解说,明确城市化的内涵和标记经过阅读教材中“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的有关图表和有关的文字资料,剖析归纳城市化的进度和特色。
比较城市化进度的不一样阶段中,城市化的差别丰富丰富纷繁联合本区县的实质,分组议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学时建议: 2 学时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的进度一学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学时五、教课资源建议依据教材配套光盘获得有关图片和资料自编课件,尽量收集整理和利用北京城市地图与有关资料说明问题。
六、教课方法与学法指导建议(一)教课方法本节设计的内容简单和学生城市生活实质相联合,因此事例尽量选择北京的资料,指引学生从现象和问题下手,经过剖析、比较和议论研究原由,总结规律。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解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解:本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有关资料”,行为动词是“概括”和“解释”,认知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行为动词的描述,可以确定本条课标的认知水平属于理解层次。
为了达到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应当选取典型的资料作为概括和解释的对象。
同时,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因素和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达成该条课标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人教版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对本条课标的达成选择了大量的资料。
教材首先“搭桥”,选取了1985年和2000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图,以读图思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城市化;进一步,教材以活泼的漫画展示城市化发展的两大动力,并简单介绍城市化的意义。
以此作为知识的基础,接着紧贴课标的要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曲线图,并设计了读图思考题和活动题,分析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同时,教材提供了英国伦敦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再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出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最后,教材以一系列的图片资料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在活动题中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提出缓解压力的措施。
对于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提出了要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设计了活动题,让学生对三种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模式进行评价,同时选取了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作为案例说明其中一种绿地系统模式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材在较好的达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还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高度上。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城市化的定义、动力和意义;(知识铺垫)2.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3节 城市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城市化一、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图(图2.17)或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说出城市化的表现、概念和衡量标准。
2、读世界城市化水平提高图(图2.19),说出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快速发展的时间差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简要说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历史背景。
3、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2.20),结合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归纳并列表比较城市化标准曲线在不同阶段上的特点。
比较中国城市化曲线图(图2.27),指出我国城市化所在阶段、发展特点,预测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
4、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图2.25),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城市化对城市土地、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
5、读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图(图2.26),结合自己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感受,举例并归纳出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北京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整治的举措,讨论归纳解决城市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曲线特征及其成因,发达国家逆城市化 四、教学内容安排 (一)知识结构(二)教学思路(三)学时建议: 2学时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一学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学时五、教学资源建议根据教材配套光盘获取相关图片和资料自编课件,尽量搜集整理和利用北京城市地图与相关资料说明问题。
六、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节设计的内容容易和学生城市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案例尽量选择北京的材料,引导学生从现象和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比较和讨论探索原因,总结规律。
(二)学法指导本节应提供经过优化的材料,引导学生有效提取图文信息,结合自己生活体验,从列举现象开始,逐步归纳成规律性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过程曲线的分析方法,观注曲线斜率和曲线转折点的具体地理含义,学会对过程曲线进行阶段划分,并概括各阶段的地理特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3 城市化(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授课题目
2.3城市化(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解释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讨论法。2.案例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
(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改变了生物原有的栖息环境,使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的改变二灭绝霍减少。
(2)土地质量的下降:城市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堆弃于土地之上,污染了土地,使城市土地质量下降。
(3)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中工业企业,住宅、交通干线的建设,以及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循环,影响了各种水体的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5.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目标。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P38活动
模式
优点
缺点
改进意见
模式a
重点城市化ຫໍສະໝຸດ 来的环境问题及措施。难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措施。
课型
□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原因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 全国优质课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2章第3节城市化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内涵、主要标志和发展的动力。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
3、理解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举例说明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4、能够针对问题,提出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良影响的途径和措施。
【重点难点】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概括城市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
2、能够针对问题,提出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不良影响的途径和措施。
【知识梳理】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集聚和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1)拉力表现:城市就业机会、社会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等。
(2)推力表现: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等。
(3)根本原因:不平衡。
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
4、意义:不仅带来的变化,还带来了、、等的巨大变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特点: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曲线。
2、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的特点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__________,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__________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思考探究】探究点一:城市化及其进程对照教材32页图和下图,分析下图中几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2、目前各处于城市化的哪一个阶段?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尝试训练】一、选择题读下图,箭头表示人口移动的状况,回答下面第1题。
1、有关A、B两图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A、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B、城市化、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D、城市化、郊区城市化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3 城市化学案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城市化学习目标1.说出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化的动力。
3.通过绘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长折线图的实践,培养动手绘图的能力。
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5.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6.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课前预习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哪些?4.城市化产生哪些意义?5.世界城市化进程分哪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课堂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重点突破]1.根据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得出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
2.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重点突破]1.近现代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趋势。
世界不同时期城市人口所占比例情况(%)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1)分析世界城市化发展变化特点。
(提示:从水平高低、发展快慢来分析)(2)预测未来世界城市化的趋势。
2.城市化的演变规律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3“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归纳:英国的城市化之路。
[合作探究一]结合图2.19和案例4,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思考:什么是郊区城市化?什么是逆城市化?3.城市化过程的地区差异[合作探究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之间的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目前速度所处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典型例题一]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2)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答案:(1)D (2)C解析: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动力机制城乡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间,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不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
3.标志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意义(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逆城市化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定居的现象。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影响日照、风速和风向2.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改变3.生态城市化(1)目的⎩⎪⎨⎪⎧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2)目标⎩⎪⎨⎪⎧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 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教材P31思考](1)图片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985年到2000年的城市发展状况,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分析一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应主要从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入手: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P35活动]1.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早,如英国于1800年,美国于1825年前后开始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晚,如巴西于1940年、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城市化[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世界城市化进程。
2.理解世界城市化的时间、地区差异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一、什么是城市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动力机制4.意义(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判断1.城市化仅能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 × ) 2.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化水平一定提高。
( × )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思考逆城市化是否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降低?为什么?答案否。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这一阶段许多城市人口到乡村居住,但并非从事农业活动,仅是居住地的改变,其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1)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土地质量。
(4)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合理的城市化(1)影响:改善环境。
(2)例证合理城市化——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过快的城市化(1)影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例证过快城市化导致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
4.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探究点一世界城市化的进程2016年5月20日,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发布了一项报告。
该报告指出,到2030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居民将会居住在城市中,他们所生产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量的80%。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图”,思考以下问题。
(1)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变化?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变化?(3)由图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差异及成因。
(4)据图分析1975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1)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2)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市化速度加快。
(3)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
(4)1975年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慢,说明城市化速度减缓。
因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都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1.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 .丁 B .丙 C .乙D .甲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 ) A .功能分区不明显 B .逆城市化 C .城市中心空洞化 D .郊区城市化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故甲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故丙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乙表示世界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改革开放后发展快,故丁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
第2题,中国的城市化现阶段发展迅速,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郊区不断变为城市,但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探究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
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
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1)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城市内涝可能带来哪些危害?答案(1)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2)城市内涝可能会对交通安全、城市卫生、排水、周边生态系统等带来危害。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 .增强排污排涝能力4.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 A .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 .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
城市渠化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直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导流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第4题,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加快。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
下列国家与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a阶段B.朝鲜——c阶段C.中国——b阶段D.印度——c阶段2.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a、b、c分别代表城市化进程中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
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c阶段,中国、朝鲜和印度均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a或b阶段。
第2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3~4题。
3.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4.“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农民建设“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扩大居住面积,提供足够多的出租房屋,增加租金的收入。
第4题,“握手楼”的建设,牺牲了住宅的通风、采光要求,占地面积较少,这和市中心地价、房价昂贵有关。
5.我国某中学的学生对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问题感兴趣,他们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也是“大城市病”出现较早的国家,因此研究性学习以英国为案例。
下面是他们搜集的两则材料。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氮氧化物(NO x)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
下图是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比较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同特点。
(2)城市的发展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结合材料二,描述图中不同城市氮氧化物污染的地区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其分布的自然因素。
(4)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不少于两点)(5)城市化对城市局地小气候的影响一般有哪些?(试从气温和风速两方面分析)答案(1)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较慢;中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
(2)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3)内陆城市空气质量差,氮氧化物含量高,沿海城市反之。
原因是沿海风力一般大于内陆,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吹散。
(4)公交优先;合理规划道路;使用新能源汽车等。
(5)产生“热岛效应”,使城区气温升高;地面建筑的阻挡使城市的风速降低。
解析第(1)题,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
第(2)题,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表现。
第(3)题,从图中看出,氮氧化物含量低的城市大多位于海滨,这与海滨地区风力较大有关。
第(4)题,可以从减轻交通拥堵和减少尾气排放等方面分析。
第(5)题,城市有“热岛效应”,同时风速也比郊区低。
专项提能3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1)城市化进程的判断。
根据图中城市数量、面积的变化,是否形成城市群等判断,图中城市化进程为甲—乙—丙—丁。
(2)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判断。
由甲图到丁图,城市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为城市群。
(3)隐含信息的判读。
由甲图到丁图,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功能区日益明显,中心商务区的地位更加突出。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a—b—c B.b—a—c C.c—a—b D.b—c—a(2)图中显示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B (2)D解析(1)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
(2)①~④均是城市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课时作业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情况统计表”。
读表,回答1~2题。
1.表中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标志的是( )A.甲B.乙C.丙D.丁2.近年来,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即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表中显示城市数目增多,隐含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这一标志。
第2题,该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很可能与当地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关。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是逆城市化的主要成因,城市中心区的萎缩是逆城市化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