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预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及易错题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及易错题(人教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
1. 数字的认识和计数:学习数字0-99的认识和书写,掌握用手指和物体进行计数的方法。

2. 数字的排序和比较:学习数字的大小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进行排序。

3.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4. 位数和数位的认识:了解数字的组成和位数的概念,学习十位和个位的读法和写法。

5. 数量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数量的表达方法,包括数字、物体和图形的表示。

6.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学习用直尺、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和比较,初步掌握米和半米的概念。

7. 时间的认识和处理:学习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读懂和写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8. 金钱的认识和处理:学习不同面值的货币,掌握用纸币和硬币进行金额的比较和计算。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读法和书写,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10.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能进行简单的图形
分类和比较。

这些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
能够建立起对数字、数量、长度、时间、金钱和图形等概念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知识要点
一、数的认识
1.1到30的数字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直观感受1和2的区别
4.数字概念的形成
二、加法
1.1-10的简单加法
2.0+1,1+1等基础加法运算
3.足球分组的加法概念
4.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减法
1.从1-10的简单减法
2.减法的概念与实际应用
3.减法中的借位与退位
4.减法的逆运算——加法
四、图形认识
1.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辨认
2.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3.图形的周长概念
4.利用图形进行问题求解
五、长度
1.使用同一个单位比较物体的长度
2.以身体部位进行长度估量
3.利用标志物进行长度估量
4.长度的加法和减法
六、容积
1.比较容器的容积大小
2.用容器进行容积估算
3.容积单位的认识:升、毫升等
4.容积的加法和减法
七、时间
1.认识小时:时间段的划分
2.利用日常活动进行时间概念的学习
3.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
4.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八、集合
1.集合的概念与特征
2.集合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3.集合的简单运算
4.利用集合解决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重点知识要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二年级上册数学所需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及易错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及易错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汇总及易错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讲解学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讲解学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3、不退位减法;4、退位减法;5、“多几”、“少几”的应用;6、连加、连减;7、加减混合;8、加减法的估算;知识点: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千万不要忘了写进位1)2,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千万不要忘了写退位点)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注意≈)方法:个位小于5(1,2,3,4)的往下估,个位等于或大于5(6,7,8,9)的往上估,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

如:49+42≈9028+45+24≈100(画横线,横线下面写估出来的数,注意中间的符号是加还是减)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搞清楚求的是大数还是小数或者是相差数)例题1.口算51-30= 60-35= 59-28= 10+13= 12+10=42+24= 10+55= 25+66= 89+10= 66+16=99-85 = 80-40= 65-41= 71+11= 68+26=61-53= 53-48= 17+35= 83-40= 61-57=74-52= 35+46= 18+12= 86-51= 22+60=2、列式计算:(易错题型)比29多17的数是多少?比78少26的数是多少?3,用竖式计算(有许多孩子不写竖式,直接写得数,考试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直接扣分的)45+25+40= 83-50-24= 50-14-18=70-33+27= 96-70+26= 94-60+14=4、解决问题(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43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的人少17,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2)二年级国旗队原来有48人,毕业了19人,新加入23人,现在有多少人?(3)树上现在有72个苹果,摘了18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4)马路的左右两边各有26棵,又新种了14棵树,现在马路上有多少棵树?(5)车上原来有38人,到站之后下车19人,上车23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必考)二、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知识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计算:
- 数的认识:认识1~100的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 数的计算:加法、减法的运算,小数的概念与认识。

2. 量的计算:
- 长度的认识和计算:认识长度的不同单位(米、厘米),学会使用尺子进行长度的测量。

- 重量的认识和计算:认识重量的不同单位(千克、克),学会使用秤进行重量的测量。

3. 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 学会读取和写入时钟上的时间。

- 认识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学会计算时间的增减和转换。

4. 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 学会认识常见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 学会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简单的图形。

5.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 学会整理和统计一些简单的数据,比如喜欢的水果、喜欢的运动等。

- 学会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理。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欢迎再次咨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一、知识大纲一、加与减知识点1.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运算要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①口算连续加法:把两位数分别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将整十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例:24+15+33=72先算: 20+10+30=60 再算: 4+5+3=12 最后: 60+12=72 练习:32+21+19=先算:再算:最后:②列竖式计算时:A连加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B连减时(分步列竖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

注意:加法的进位和减法的退位问题。

无论是连加连减还是加减混合算式,建议分步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常用的数量关系二、乘法知识点:1、通过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可以相应列出2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例:横着看:每行( 5 )个,有( 3 )行,一共有( 15 )个。

加法算式:5+5+5=15 竖着看:每列( )个,有()列,一共有()个。

加法算式:2、(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3 )×( 4 ),3×4表示( 4个3相加的和).练习:5+5+5+5=()×(),5×4表示().3.乘法各部分名称:3 ×4 = 12 (读作:)¦¦¦¦()()()()4、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5、5×9=?,圈一圈,填一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分析(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分析(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分析(一)◆典型错题一题目: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1)(2)学生错解:答:(2)号角大。

◆原因分析1.学生一开始凭感觉,直观理解,认为图形大,角就大。

2.学生操作能力不强,虽然在题目中写着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但学生不知用哪个角去做比较,而且用三角板重合时也有可能出现差错3.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的知识,教师也没有强调,所以导致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欠缺。

◆教学建议1.一开始,教师应该让学生读题目,找出关键句。

题中要求用三角板比一比,那就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三角板找出和图中相同的角。

2.然后,用三角板中角与图中顶点与顶点重合,相同边再重合,在操作中让学生自己发现两个角是一样大。

3.最后再一起讨论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4.教师可以把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它们重叠上来验证。

◆典型错题二题目:○○○○○○()个 ( )学生错解:( 2 )个( 3 )◆原因分析:1.学生对于每份是几(相同加数),有几份(有几个这样的加数连加),不能很好的掌握。

总是看到数量后就随意说是几个几,像每组熊猫是2只,有3组,看到数量2和3就随口说是2个3或者3个2,而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去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基础估计过高,认为像这样的形象图片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没有更多的让学生说图意,而是直接让孩子写连加算式,然后写出乘法。

◆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1.联系有趣的情境和活动,列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在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中提出兔一共有多少只问题。

图画里的兔每2只在一起,有3个2只,列出2+2+2=6(只)这样的算式是很自然的。

生动的情境里隐含了“几个几”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列出算式,理解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具体含义。

2.描述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点,建立几个几相加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以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认识数:认识1-100的数字,认识十位和个位的概念。

2. 比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

3. 数字的顺序:按顺序排列给定的数字。

4. 认识数的结构:认识十位数和个位数在数字中的位置。

5. 数字的扩展:用十位数和个位数表示两位数,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变化。

6. 数字的组合:用给定的数字进行组合,通过组合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7. 数字排列和比较:按规定的顺序排列三位数或四位数,并进行大小比较。

8. 加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加法运算。

9. 减法运算:掌握两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减法运算。

10. 两位数的意义:理解两位数表达的数目含义,并进行简单的数目解读。

11. 数目的表达:根据图片中的物体数目进行数目的表达和理解。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 数量的比较:根据给定的物体数目进行数量的比较,并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13. 数目的估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物体数目的估算。

14. 长度的比较:根据给定的长度进行比较,并使用“更长”、“更短”等描述词。

15. 长度的测量:使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转换。

16. 长度的估算:根据经验进行物体长度的估算。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优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优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日星期五2022/4/12022/4/12022/4/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2022/4/12022/4/14/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2022/4/1April 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R·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熟练认识角、会画角,会判断已知角是直角、 锐角还是钝角,会用一副三角板拼钝角。
学习重点
会画角,会判断已知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 角,会用一副三角板拼钝角。
一、知识归纳
知识点1:认识角
1.角的画法
边 顶点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
画两条笔直的线,就成了一个角;一个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 角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两条边张得 越开角就越大。
知识点2: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 大,用直角和锐 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二、易错警示
易错点1 没有清楚地认识直角。
例1 判断:数学书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
直角大。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它与 物体的大小没有关系,并不是物体大角就大。
规避策略:直角不分大小,都是一样大的。
易错点2 没有正确掌握角的大小与边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易错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易错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易错点一、长度单位混淆在二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开始学习长度单位。

常见的问题是混淆长度单位,如厘米和米。

有些学生可能在计算时将厘米误认为是米,导致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因此,应加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各个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二、两位数加减法错误二年级的学生在掌握十位和个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两位数加减法。

有些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混淆十位和个位数的加法或减法,导致结果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应加强练习,使他们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钟表时间的辨识学习认识钟表也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辨识整点时间时通常不会出错,但在辨识非整点时间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或者在转换上、下半时的概念上出现混淆。

因此,应加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钟表读取的练习,以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

四、方向感的缺失在二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开始学习方向。

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辨识方向,尤其是当被问到一些相对复杂的方向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迷失方向感。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应通过地图和实地教学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方向的认知和理解。

五、乘法口诀记忆错误乘法口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

有些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记忆乘法口诀,或者在记忆过程中出现混淆。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理解,如利用儿歌、游戏等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六、观察图形时的误解在二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开始学习观察图形。

有些学生在观察图形时可能会误解图形的特征或性质,导致判断错误。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应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七、对加减法实际意义的理解不足二年级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后,需要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有些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执行运算操作,而没有真正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小预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及易错题解析

【小预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及易错题解析

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易错题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易错题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易错题归纳在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些重点、难点和易错题目,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这些题目涉及到加减法、进位退位、比大小、简单的分数和几何图形等内容。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些题目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点。

一、加减法1. 加法:对于二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需要注意进位的问题,例如:34+28=?这个题目涉及到了十位和个位的进位问题,需要同学们认真理解。

2. 减法:对于二位数的减法,同学们需要注意退位的问题,例如:76-39=?这个题目同样涉及到了十位和个位的退位问题,需要同学们掌握退位规则。

二、比大小比大小涉及到了数字的大小关系,需要同学们在数轴上进行比较,例如: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45、56;27、27;38、23。

同学们需要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大小比较。

三、简单的分数1. 同等分:同学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同等分,并且能够将图形分成相等的几份,例如将图形分成两份、三份等。

2. 认识分数:同学们需要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例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两份,同学们需要能够通过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分数的概念。

四、几何图形1. 认识几何图形:同学们需要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并且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分类图形:同学们需要将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例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区别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题主要集中在加减法的进退位、比大小、简单的分数和几何图形等方面。

同学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认真对待,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希望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自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知识点虽然基础,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同学们认真对待。

希望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重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重点归纳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重点归纳1. 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常见错误】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常常不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例如,对于较短的物品,可能错误地使用“米”作为单位,或者对于较长的物品,错误地使用“厘米”作为单位。

在读取或记录测量结果时,也可能出现单位使用不当的情况。

【应对策略】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例如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测量身高、比较物品的长度等。

2. 乘法的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就可以用乘法表示。

【常见错误】在用加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可能没有正确理解“几个几”的含义。

例如,将“3个4相加”误认为是“3+4”。

在将加法转换为乘法时,可能没有正确地应用乘法的意义。

例如,将“3个4相加”错误地转换为“3×4”。

【应对策略】通过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例如用小棒或图形演示加法和乘法的转换过程。

强化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例如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乘法。

3. 角的认识: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常见错误】在描述角的基本特征时,可能没有正确地指出顶点和边的数量。

例如,将角描述为有2个顶点或3条边。

在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时,可能没有正确理解角的定义。

例如,将一个没有顶点或边不直的图形误认为是角。

【应对策略】通过图示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和特征,例如用三角板或纸片制作角来演示角的组成。

强调角的顶点和边的数量特征,通过对比和辨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易错题解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易错题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与易错题解析第1单元长度单位1没对准“0”刻度。

【例题1】选择:下列测量纸条的长正确的是( )。

3没有正确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例题3】填空:下图中是线段的有( )。

错误答案:①②正确答案:③错点警示:线段的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三是可以量出长度。

规避策略:在判断一条线是不是线段时,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没把相同数位对齐。

【例题1】判断:3+25=55()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用竖式计算时,没有把相同数位对齐,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规避策略:用竖式计算一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把一位数同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对齐。

2个位相加满十,没有向十位进1。

【例题2】判断:27+38=55()正确答案:×错点警示:个位相加满十,应向十位进1。

规避策略:笔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同时,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3十位退1后没有减去退位的1。

【例题3】判断:62-19=53()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计算退位减法时,个位数不够减,应向十位退1,然后用十位上的数去减时,要去掉从十位退下来的1。

规避策略: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时,相同数位对齐,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4没有搞清运算顺序。

【例题4】判断:64-(34-19)=11()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该题没有按照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计算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4-19,再用64减去所得的差。

规避策略:在计算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2没有正确掌握角的大小与边之间的关系。

【例题2】判断: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解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解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解析一、长度单位1. 厘米和米-认识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食指宽大约1 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 厘米。

-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 米= 100 厘米。

例如,教室的长、宽一般用米作单位,而铅笔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尺子的0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0 刻度,用另一端的刻度减去起始端的刻度。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例如:32 + 45,个位上2 + 5 = 7,十位上3 + 4 = 7,结果是77。

-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如:38 + 25,个位8 + 5 = 13,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 + 2 + 1 = 6,结果是63。

2. 减法-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例如:75 - 32,个位5 - 2 = 3,十位7 - 3 = 4,结果是43。

-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当10,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减。

如:51 - 34,个位1 减4 不够减,从十位5 退 1 当10,11 - 4 = 7,十位4 - 3 = 1,结果是17。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连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例如:28 + 34 + 23,先算28 + 34 = 62,再算62 + 23 = 85。

-连减:也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如:85 - 25 - 37,先算85 - 25 = 60,再算60 - 37 = 23。

-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例如:67 - 28 + 39,先算67 - 28 = 39,再算39 + 39 = 78。

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易错题汇总

二年级上册数学难点易错题汇总

一、加减法运算1. 三位数加法运算三位数加法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是一个较为难以掌握的内容。

学生需要将三个个位数相加,有时候还需要进位,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好进位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带有进位的两位数减法对于带有进位的两位数减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借位错误,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强调借位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加法和减法交替运算有时候题目会要求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交替运算,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才能正确解答。

二、数字排列和组合1. 数字排列数字排列是一个需要学生注意的难点,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将数字进行排列,有时候需要考虑数字的大小顺序、奇偶性等因素。

2. 数字组合学生在进行数字组合时可能会出现组合错误的情况,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进行组合计算。

三、时间与钟面读数1. 整点、半点和刻点的读法学生在学习时间与钟面读数时,可能会混淆整点、半点和刻点的读法,需要重点讲解和训练。

2. 时间的加减法运算在时间的加减法运算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对分钟的计算错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训练。

四、几何图形和边的认识1. 边的数量和形状二年级学生在识别几何图形时,可能会混淆不同图形的边的数量和形状,需要多进行实物展示和比较。

2. 图形名称的辨认学生在认知几何图形名称时,可能出现混淆或者遗忘的情况,需要加强巩固。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些难点和易错题的汇总,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中,除了上文提到的难点和易错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困惑和错误的地方。

五、分数的认识和比较1. 相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学生在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时,可能会出现对分子大小的混淆,需要进行多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

2. 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对于不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学生需要掌握通分的方法,并正确进行比较判断,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点。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重难点-题目类型-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一、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点 [会按要求画线段和角。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

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1、1米21厘米=()厘米 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

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

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1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重点汇总讲解,孩子辅导好资料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重点汇总讲解,孩子辅导好资料

易错重点概念整理大全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

测量橡皮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操场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2、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大数减小数】3、1米=100厘米200厘米=2米 1米30厘米=130厘米320厘米=3米20厘米4、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

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7、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应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在做加法时,个位满(10 )向(十位)进(1),在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8、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算,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

乘加或乘减混合,先乘后加减,如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9、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10、从一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就画成一个角。

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顶点11、三角尺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1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

13、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长度。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能测量长度。

1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如:3+3+3+3+3=15表示(5个3相加)可以写成3×5=15或5×3=15读作:(3乘5等于15)或(5乘3等于15),口诀(三五十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编辑教材)长度单位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

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理解题意、仔细审题、选择方法:看单位,分方法,单位相同用加法,单位不同用乘法。

3、乘加、乘减的算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观察方位选用不同的解决问题。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观察物体1、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或左面右面、后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3、用推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单位“分”: 1分时间的长短,知道钟面上分针周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知道1小时=60分;2、认识几时几分:会认、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一刻等时间。

时针在指几是几时,分针指几,就要几乘5,乘积就是几分。

3、解决问题。

易错题01我会填。

1、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2、下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5、一小时=()分6、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钟。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时。

9、三角板上有()个角,有()个直角。

10、9×8-8=()×87+7+7-7=()×()11、2×5表示()个()或()个()。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15、2×5=(),()和()是乘数,()是积,读作()用口诀()计算;;02我会判。

1、1时=100分()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5、半小时=30分()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8、7个7相加得14。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03我会列式,我会算。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3、3个7相加,和是多少?4、3和7相加,和是多少?5、3和7相乘,积是多少?6、6个5相加,和是多少?7、6和5相乘,积是多少?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04我会解决问题;;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7、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搬花,王老师一次搬4盆,每个学生一次搬两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8、兔妈妈和3个兔宝宝去采蘑菇,兔妈妈采了7个蘑菇,每个兔宝宝采了3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9、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10、会议室有30把单人椅,8把双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11、一本故事书80页,小红已经看了50页,剩下每天看9页,4天能看完吗?12、丽丽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13、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7页,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参考答案;;01我会填;;1、下图中一共有(10)条线段。

2、下图中有(12)个角,有(2)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3)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5)段。

5、一小时=(60)分6、钟面上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钟。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20)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4)时。

9、三角板上有(3)个角,有(1)个直角。

10、9×8-8=(8)×8 7+7+7-7=(7)×(2)11、2×5表示(5)个(2)或(2)个(5)。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3×5)。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3+5)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5+5+5),写成乘法算式是(5×3)15、2×5=(10),(2)和(5)是乘数,(10)是积,读作(2乘5等于10)用口诀(二五一十)计算。

16、(1)数一数,上图中有(4)条线段,(4)个角,(2)个直角。

(2)在上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

02我会判。

1、1时=100分(×)【1时=60分】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表示4和6相乘】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5、半小时=30分(√)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改成加法算式应该是:9+9+9+9+9=45】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不一定。

如:1×2=2,1+2=3,积比和小了。

】8、7个7相加得14.(×)【7个7相加就是7×7=49】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不一定。

如:3×6=18】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错。

如:1×2=2 1×0=0,积等于其中一个乘数。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

线段两端都有点,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错。

1米=100厘米,是同样长。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对。

所有的直角都是90度,角度大小一样。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错。

比如还有:3×3×3×3=81。

】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03我会列式,我会算。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25+8=33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25-8=173、3个7相加,和是多少?7+7+7=214、3和7相加,和是多少?3+7=105、3和7相乘,积是多少?3×7=216、6个5相加,和是多少?5+5+5+5+5+5=307、6和5相乘,积是多少?6×5=30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3×8-2×6=12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65+19=84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65-19=4604我会解决问题。

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8-1)×3=21(米)【8棵树栽成一排,一共有(8-1)个间隔。

间隔数×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8×3=24(米)【围成圈的,直接用花的盆数×每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4+1)×5=25(米)【剪4次就会得到(4+1)段绳子。

】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6×3=18(棵)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6+7+4=17(棵)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5-1)×3=12(分)【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5-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