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
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内涵:
(1)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
(2)任务:使系统协调发展;
(3)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
(4)主要内容:根据环境保护需要约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安排和部署环境保建设;
(5)特征: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我国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
(1)缺乏环境与经济协调型环境规划
(2)新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
(3)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
(4)环境规划人员技术力量和素质有待提高
(5)规划决策支持系统(PDSS)有待加强
(6)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对我国环境规划的建议:
1 进一步明确环保主管部门的权责范围。
2 完善财政负责和行政问责制度
3 强化环境规划的地方参与性
环境规划的作用:
1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3 合理分配污染减排负荷,约束排污者行为
4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5 作为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人口控制和经济发展的合理政策,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并从预防为主的观念出发,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以及工艺改革、提高生产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环境规划的原则:
1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2 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3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5 系统原则;
6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7 强化环境管理原则.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①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 ②环境调查晕评价; ③环境模拟与预测; ④环境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⑥重点工程与融资渠道; ⑦保障措施 环境规划类型:
1.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土壤污染 防治规划、噪声污染防治规划。
2.按照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环境规划。
3.按照规划的性质划分,可分为污染控制规划、生态规划和专题规划。
4.按照规划期限划分,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规划。
5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环境规划、协调型环境规划、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
国外环境规划的发展:
美国,设立环境规划委员会(州),以区域环境目标为目标,在污染控制费用和污染控制措施为约束条件下,利用最优化技术得出最优方案。
以区域性的环境规划为主,近年提出的绿色社区规划已成为热点;原则以人类健康和生态影响规划、公共事业活动规划、工业过程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为主。 我国环境规划的历程
“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为治理重点
环境规划已成为环境决策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线。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制定环境规划目标、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与方案优化、方案实施与管理
环境规划报告书:总则、发展规划概述、基础调查和评价、环境容量研究、发展预测与评价、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综合治理/防治措施、公众参与、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结论。
环境规划管理程序:环境规划任务的下达;编制环境规划大纲;环境规划大纲的评审和审批;环境规划的编制;环境规划的评审和审查。
环境规划基本程序:编制环境规划工作计划、现状调查和评价、环境预测分析、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制定环境规划方案、环境规划方案的审批、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等步骤。
环境规划目标:环境目标是在区域现状调查和环境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规划期内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制定恰当的环境目标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关键,环境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环境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具有一般规划目标的共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协调;可达性;先进性。
环境规划目标类型:
(1)按管理层次划分,可分为:宏观目标和详细目标
(2)按规划内容划分,可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3)按规划目的划分: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环境管理目标。
(4)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5)从空间上划分,可分为国家环境目标、省市自治区环境目标、县级市环境目标以及大经济区、流域、海域环境目标等。
(6)从目标的高低划分,可分为3个层次,即低目标、中目标和高目标。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常用方法:定量、定性、半定量。
环境规划的指标: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整体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适应性、选择性。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1)根据内容划分:数量方面的指标;质量方面的指标;管理方面的指标。
(2)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总量控制指标;浓度控制指标。
(3)根据复杂程度划分:综合性指标;单项指标。
(4)根据范围划分:宏观指标;微观指标
(5)根据指标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以及约束的不同,可把环境规划指标分为指令性规划指标、指导性规划指标和相关性规划指标三大类
(6)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环境质量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生态调查:生态因子的选择;生态登记(网格法、单元法);绘制生态图。可能有计算。
环境预测:根据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环境预测是环境决策的依据,也是制定环境规划的基础。
环境预测的类型: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型预测;规划协调型预测;
环境预测的内容:环境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
环境预测的方法:根据预测结果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⒈定性预测方法
预测者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对环境变化做出定性的预计推断和环境交叉影响分析。包括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层次分析法(AHP)。
2. 定量预测方法
根据历史数据和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或者利用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的未来,叫定量预测。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环境系统的数学模型等。(层次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的计算)
回归预测法的基本步骤为: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回归模型的自变量;绘制散点图,构造回归模型的理论形式;利用最小平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建立模型;对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包括相关性检验和显著性检验;利用检验后的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已知某工业基地位于一山谷地区,计算的混合高度h=120m, 该地区长45km,宽5km,上风向的风速为2 m/s,SO2的本地浓度为0。该基地建成后的计划燃煤量为7000t/d,煤的含硫量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