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课后复习资料第二版郭怀成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

P115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

P128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情形筹划是指为使情形与社会经济调和成长,把“社会-经济-情形”作为一个复合生态体系,依照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道理,对其成长变更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情形所做的时刻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情形筹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情形爱护活动盲目性和主不雅随便性的科学决定打算活动●情形筹划是为了保证人们的情形权情形权---公平易近、法人、国度享有优胜情形、合理应用天然资本的权力●禀赋人权 ---情形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平易近法公则》洁净空气权―《大年夜气污染防治法》洁净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定权―噪声操纵不雅赏权―公园、风景的观赏达到心理上、精力上知足情形筹划的目标是保证禀赋人权●人赋人权---情形经济权――经济成长、社会进步的须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情形破坏的根源→是权力和义务的同一体。

情形筹划全然义务是规范人赋人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束缚、调控)。

1.2 情形筹划的感化促进情形与经济、社会可连续成长保证情形爱护活动纳入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合理分派排污削减量、束缚排污者的行动以最小的投资猎取最佳的情形效益是实现情形治理目标的全然依照1.3.1情形筹划与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五年筹划 ---国度发改委、各级计委制订1953年第一个五年筹划开端,差不多实施了十个“五年筹划”,2006年开端第十一个五年筹划。

(1963年至1965年为公平易近经济调剂时代)。

情形筹划是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的重要构成部分情形筹划纳入公平易近经济和社会成长筹划的目标●促进临盆力构造和家当构造的合理化;变污染操纵的末尾治理为全过程操纵;●将污染操纵和技巧改革结合在一路;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情形筹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依照各地区的特点,为随机应变成长处所优势经济,将邻近的不合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路,形成具有类似经济成分和合营成长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年夜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情形筹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偿和完美----经由过程区域情形筹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情形调和成长。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第二版)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第二版)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五)系统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环境规划管理第一章

环境规划管理第一章
企业
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限制企业的排污量 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 鼓励进行清洁生产
政府
必须实行科学化的宏观决策,以减少政府行为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与修复
针对污染环境及污染源进行治理与修复
污染物排放控制
如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浓度与总量的控制
污染水体 污染土壤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清洁生产与能源管理
企业清洁生产管理
清洁生产技术 清洁生产审核管理
能源管理
能源审计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预测
是依据调查和监测所得的历史资料,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 段估计和推测未来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是环境管理的重 要依据之一。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 环境评价与预测 环境标准 环境治理与修复 清洁生产与能源管理 环境统计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规划
5.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 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大气污染常规监测指标:SO2、NxOy、CO、烟尘和粉尘 水污染常规监测指标:pH值、DO、COD、BOD、TN、TP、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境信息的存 储和加工处理,以报表、图形等形式输出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收集、整理、存储并及时提供本系统与决策 有关的各种数据,灵活运用模型与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 析、综合、预测、评价,具有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它是在环境管理信 息系统的基础上,使决策者通过人-机对话,直接应用计算机处理环境管 理工作中的一些决策问题。
第一章 环境管理概述

环境规划学 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 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1.环境规划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2.中期环境规划(跨越时间为5~10年)3.年度环境保护计划(一般称5年计划)是环境规划的模子。

2.日本环境规划特点是(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3.俄罗斯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是(目标纲要规划)4.环境规划研究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的相互作用5.环境规划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6.按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可将环境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规划制约型三种7.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1.规划的特征①它面向未来的目标,并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来接近目标②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连续调整以适合环境的过程③它是一种组织行为,需组织不同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行为④它需要理性知识,同时也需要责任、权威和控制,这些因素均内在于规划过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

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环境规划的内涵:①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②环境规划任务在于使该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③环境规划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④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⑤环境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优化,它必须符合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3.环境规划的作用①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②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③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④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⑤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⑥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⑦实行环境管理目标,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4.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①整体性②综合性③区域性④动态性⑤信息密集⑥政策性强5.进行环境规划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保障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复习重点

环境规划学重点第一章:环境规划概述一、环境规划的概念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可行性方案。

二.环境规划内涵:1、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城市、省区、流域、乡镇)2、基本出发点:1)、保障人们享用环境权2)、规定享用环境经济权时所应遵循的义务(公正)3、任务:使系统协调发展,维护系统良性循环,以求系统最佳发展。

4、依据:社会经济原理、生态原理、地学原理、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5、主要内容:对人类活动提出符合环境保护需要的约束要求;对环境保护和建设做出安排和部署6、实质:1)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2)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三、环境规划的作用:①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

②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

③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④促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⑤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四、环境规划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2.以生态理论和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五.环境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地区性3.目的性和目标性4.政策性5.科学性6.可操作性六、环境规划的类型1、按规划期划分:①长远环境规划(>10年)㈠近期目标㈡中期目标㈢远期目标;②中期环境规划(5~10年)。

③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2、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分:①经济制约型。

②协调型。

③环境制约型。

3、按照地域范围可分为:全国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流域环境规划、省级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工业区环境规划、乡镇环境规划4、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噪声控制规划等。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七个共同观点
1、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使人类已具有以空 前的规模改变环境的能力。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对于人的福利和基本人权,都是必不可 少的; 2、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福利和经济发展,是人民的迫切愿望,是各 国政府应尽的责任; 3、在地球上许多地区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为损害环境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 物中污染达到危险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 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 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缺陷; 4、在发展中国家,多数环境问题是发展迟缓引起的。因此,他们首先要致力于发展, 同时也要照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问题一般是由工业和技术发展 产生的; 5、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引起环境问题,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方针和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6、当今的历史阶段要求世界上人们在计划行动时更加谨填地考虑到将给环境带来的后 果。为当代和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已成为人类的迫切目标。这同和平、经济和社会的发 展目标完全一致; 7、为了达到这个环境目标,要求每个公民、团体、机关、企业都负起责任,共同创造 未来的世界环境。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面对人类的环境问题
迎接知识创新的挑战
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第一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2、环境规划与管理含义的概念 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1、第一个里程碑——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第二个里程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3、第三个里程碑——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环境规划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期末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为5-10年,五年环境规划也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

3、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为:①经济制约型--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

②协调型--反映了促使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提出经济和环境目标为出发点,以实现这一双重目标为终点。

③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受环境保护的制约。

按环境要素划分:①大气污染控制规划②水污染控制规划③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④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4、污染物削减和环境治理是目前我国环境规划设定的主要任务目标。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掌握:1、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环境承载量: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

2、指标体系:①资源供给指标②社会影响指标③污染容量指标指标体系与环境规划的关系:通过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可以得到某一区域的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可以被应用于环境规划,并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成为从环境保护方面规划未来人类行为的一项依据。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①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求人类在进行资源开发时,必须在后续时段中,使资源的数量至少达到目前的水平;而不可再生资源,要求人类在逐渐消耗尽现有资源之前,必须找到能够替代的新资源。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复习资料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期末总结

环境规划期末总结1、环境规划: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2、环境规划的目的: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础——环境,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3、环境规划的实质:是一项为克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出现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4、环境规划的功能:①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保障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③合理分布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④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⑤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5、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6、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①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②环境调查和评价;③环境模拟与预测;④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⑤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⑥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⑦保障措施。

7、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

8、。

: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9、按环境与经济关系划分10、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11、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国家环境规划、省(区)市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

12、按性质划分: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3、环境容量:是保证达到预定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下环境单元所能接纳的污染物的最大的数量。

14、环境承载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15、环境承载力的特征:①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②区域性空间性。

16、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至少包括3个自变量:时间、空间、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环境基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不正确的和人地关系自然观。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关系: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2、环境目标是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共同核心;3、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复合生态系统: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功能:生产、生活、还原、信息传递。

特征:人工性、脆弱性、可塑性、高产性、地带性和综合性。

内部矛盾:1、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矛盾;2、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的矛盾;3.、水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4、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发展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

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两者的关系:区别:1、环境容量强调的是环境系统对其上自然和人文系统排污的容纳能力.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自然属性,即内在的自然秉性和特质。

2、环境承载力则强调在环境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侧重体现和反映了环境系统的社会属性,即外在的社会秉性和特质。

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其承载力的根源。

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环境的容量,就没有环境的承载力。

人地系统理论: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包括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球自然物质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原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正是靠因为开放而不断向其内输入低熵能量物质和信息、产生负熵流而得以维持。

公式:dS=dSi+dSedS<0 协调共生型 dS>0 人地冲突型 dS=0 警戒型及混沌型维持人地共生关系的重要条件:1.从外界输入负熵流;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

环境规划学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复习资料

环境规划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一经济一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一)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层次、多时段的有关环境方面的专项规划的总称。

因此,环境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并纳入其中。

环境规划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环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二)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工作既为编制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开展区域环境规划打下良好基础。

环境规划是进行经济区战略布局和划分的补充和完善,利于经济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利于经济区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合理安排和建设,利于经济区形成工业生产链,利于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的发挥和形成,促进经济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规划与国土规划国土规划是经济建设综合开发方案性的规划,它给国民经济长远计划和环境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环境规划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四)环境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互为参照和基础。

城市环境规划目标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参与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综合平衡。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一)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反映在规划过程各技术环节之间关系紧密、关联度高。

(二)综合性:涉及的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对策措施综合和部门协调复杂;它的方法学和支撑软件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三)区域性(四)动态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1.1 概述1.1.1 情况筹划的看法●情况筹划是指为使情况与社会经济协调生长,把“社会-经济-情况”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生长变革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运动和情况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公道摆设。

●情况筹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运动和情况掩护运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运动●情况筹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情况权情况权---百姓、法人、国度享有良好情况、公道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天赋人权 ---情况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民法通则》清洁空气权―《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定权―噪声控制抚玩权―公园、风物的欣赏到达生理上、精神上满足情况筹划的目的是保障天赋人权●人赋人权---情况经济权――经济生长、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情况破坏的泉源→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情况筹划根本任务是范例人赋人权(对经济运动和社会运动进行约束、调控)。

1.2 情况筹划的作用促进情况与经济、社会可连续生长保障情况掩护运动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公道分派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情况效益是实现情况治理目标的根本依据1.3.1情况筹划与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五年筹划 ---国度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1953年第一个五年筹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筹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筹划。

(1963年至1965年为百姓经济调解时期)。

情况筹划是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况筹划纳入百姓经济和社会生长筹划的目的●促进生产力结构和财产结构的公道化;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历程控制;●将污染控制和技能改革结合在一起;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情况筹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凭据各地区的特点,为因地制宜生长地方优势经济,将临近的差别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相似经济身分和配合生长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情况筹划是经济区划的增补和完善----通过区域情况筹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情况协调生长。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

1.1 概述1.1.1 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是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环境规划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环境权环境权---公民、法人、国家享有良好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天赋人权 ---环境享用权采光权和通风权―《民法通则》清洁空气权―《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水权―《水污染防治法》安宁权―噪声控制观赏权―公园、风景的欣赏达到生理上、精神上满足环境规划的目的是保障天赋人权●人赋人权---环境经济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又是污染的来源、环境破坏的根源→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环境规划基本任务是规范人赋人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进行约束、调控)。

1.2 环境规划的作用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1.3.1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计划 ---国家发改委、各级计委制定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实施了十个“五年计划”,2006年开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的●促进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变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为全过程控制;●将污染控制和技术改造结合在一起;确保环保资金的落实1.3.2 环境规划与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各地域的特点,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经济,将临近的不同行政区划的几个区域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相似经济成分和共同发展目标的经济区。

●△我国最大的经济区划:沿海、中部、西部又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海西环境规划是经济区划的补充和完善----通过区域环境规划促使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五)系统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答:发展历程:(1)美国早在1960年制订了第一份大气环境全国行动计划,其后在水污染、饮用水、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要素领域,1977年USEPA根据《政府绩效法》规定制定USEPA战略规划,美国具有了国家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规划,经过10年发展,USEPA战略规划体系有了显著的改善与发展;(2)1977年和1986年,日本环境厅(现为环境省)曾分别制定过《环境保护长期计划》和《环境保护长期构想》,1992年《环境基本法》开始了立法讨论;1993年11月通过并实施,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3次环境基本规划,1994年12月通过第一次环境基本计划,2000年12月通过第二次环境基本规划,2006年4月通过了第三次环境基本规划。

(3)荷兰于1989年制定了《国家政策计划》,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EPP),1989年NEPP1公布,其目标是在一代人(即25年)之内达到可持续发展,1990年,又公布了NEPP-90,作为对NEPP1的补充,1993年对NEPP1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评估,并修改了部分目标,1997年NEPP3公布,2001年NEPP4以对30年环境政策评价为开始,NEPP4提供到2030年的长期规划。

经验:美国的《国家政策法》、日本的《环境基本法》,这些法律不仅明确了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和责任单位,还对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流程、编制内容、法律校力等做明确规定。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答: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较为复杂,不同层次的规划相互交叉,由此也导致不同规划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多年来尚未形成稳定的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历次五年规划目标和指标项相差较大,我国对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治理难度估计不足,致使有些目标偏高,因而我国环境规划叫薄弱。

发展前景:前期工作情况的总结(或前次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规划预测;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等。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答:(1)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2)从环境规划学上,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答:环境承载力是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阈值。

作用: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答: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

区域环境规划的成效,应充分体现人地和谐共生这一主线,区域可持续发展亦在以人地关系协调共生为核心,注重建立人类活动系统内部和地理环境系统内部,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网,力求把人类活动系统的熵产生降低最低,把地理环境系统为人类活动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负熵的能力提高至最高;力求通过熵变规律,创造一个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诸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复杂有序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系统。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答:结构:社会、经济、自然3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

功能:(1)生产功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2)生活功能,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3)还原功能,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4)信息传递功能,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

特性:1、人工性;2、脆弱性;3、可塑性;4、高产性;5、地带性;6、综合性。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答:关系: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它们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呼应,是进行环境规划首先必须掌握的知识。

在编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指导作用:①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指导作用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

自然环境的结构,特点不同,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方向,方式和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随之不同。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动的改造自然,改变原来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形成新的环境。

现代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叠加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演化方向,因而必须综合研究区域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研究其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寻求编制环境规划的方法,使编制出来的规划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复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区域当地环境质量状况的实质性改观。

②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速度,如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的调整而环境规划未能做出相应调整,那么环境规划由于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本身将失去意义,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调整,那时牵涉到得方方面面很多,工作量将很大,从而影响到规划的顺利实施。

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引起的,要处理好这些环境问题,做好环境规划就必须摆好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的位置,脱离这两大系统而编制的环境规划,必定是不切实际甚至毫无使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是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答:城市边缘工业的集聚和市中心商业、服务业的集聚能够共同使用公用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及其他基础设施;有利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技术、产品和信息交流;便于统一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从而产生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答: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基本特征:(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3)循环经济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答: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发展起来的,单一产业不能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完成产业的生态转型,循环经济导向的产业生态转型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深刻的变革。

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可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答:(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2)技术力量分析;(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4)其他分析(公民素质分析等)。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答: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类。

原则:(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适应性原则(6)选择性原则。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类型:(1)警告性预测(趋势预测)(2)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3)规范协调预测(对策型预测)主要内容:(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3)环境污染预测(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5)生态环境预测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答:目的: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