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初一下册总复习资料精排打印(浓缩8页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初一下册总复习资料精排打印(浓缩8页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初一下册总复习资料精排打印(浓缩8页版)

o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2、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3、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是),而是一个生命体(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阻断一些传染病。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浙教版新)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浙教版新)

七年级下复习提纲(总)第一章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综述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综述

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共7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共76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 Nhomakorabea•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2022年学习资料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2022年学习资料

2、胚胎发育的方式不同-发育场所-营养来源-常见动物-卵生-母体外-卵中的卵黄-昆虫、鱼类、两栖-类、鸟类 爬行类-胎生-母体子宫内-主要是母体(早-哺乳类-期是卵黄-卵胎生-母体体内-鲨、蝮蛇-注:哺乳类中的鸭嘴 、针鼹是卵生,其余都是胎生。
1、卵生动物的卵比胎生动物的卵要大得多。这对胚胎-发育有什么意义?-卵生动物所需的营养都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胎生和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有什么意义?-说说理由。-胎生和哺乳为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来源, 成活率大大提高。-胎生的优越性:温暖、安全、有营养和氧的保障-哺乳的优越性:-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 有抗病-物质。
人的生殖过程:-男性一精子-受精卵一新生命-女性一卵细胞-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 方式-77-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动物的生殖方式-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 直接产生新个体-。0大多数都是有性生殖
1、受精方式不同-体外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如:鱼类、两栖类-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在体内进行-交配-如: 虫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玉米种子-果皮与种皮-胚乳-子叶-胚装
玉米种子的结构-果皮与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纵切面-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
比较: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胚乳-胚芽-胚轴-胚根-种皮
种子萌发的过程-1.胚芽一发育成茎和叶-2.胚轴-连接茎和根-3.胚根—-发育成根-玉米种子与玉米植物体的 照
1、根据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无胚乳种子-如: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根据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装-双子叶植物-如: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 橘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

呈蝌蚪形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少年期成年期胚胎幼蛙—成蛙25、蝌蚪与成蛙的比较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水中躯干和尾部游泳鳃成蛙水中与陆地四肢游泳、跳跃肺和皮肤26、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内容综述翻开七年级下的《科学》课本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一学期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而又实用的知识点。

我们先从生活中的科学开始,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我们会在秋天感受到凉爽的秋风?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而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不仅如此我们还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明白风、雨、雷、电是如何形成的,感受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物质世界的探索之旅,我们会了解物质的性质,比如它的硬度、颜色、气味等。

还有有趣的浮力、重力等物理原理也会逐渐揭开面纱。

每一个发现都会让我们为之兴奋。

1. 概述七年级下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嘿,同学们你们好呀!七年级下的科学课程,那可真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钥匙。

说到生活里的一些奇怪现象,比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背后可都藏着科学的道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不仅咱们考试时会更有把握,生活中也会更加聪明有趣。

更重要的是,这门课程就是咱们与大自然交流的桥梁,通过它咱们能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学习科学可不能死记硬背哦,得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得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每次上课都要带着好奇心去听讲。

然后课后得及时复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勤问老师或同学。

做实验的时候更要认真,亲手操作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培养动手能力。

还有个小秘诀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学习科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开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

大家要用心学,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啦!2. 引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首先得说说为什么要做这份总结,不是吗?大家都知道,七年级下的科学课程,知识点繁杂且丰富,很多孩子学习起来有时候会感到有点吃力。

那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大家梳理、总结这些知识点,让大家能更轻松地掌握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结构安排上呢,本文首先会简要介绍课程的大致内容,让大家有个整体了解。

然后我们会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逐个展开详细的知识点解析和总结。

七下科学浙教版复习资料

七下科学浙教版复习资料

七下科学浙教版复习资料七下科学浙教版复习资料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规律的学科,而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作为初中学习的一部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就七下科学浙教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原核细胞是指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如细菌。

真核细胞则有细胞核,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细胞质中含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二、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转化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如燃烧、腐烂等。

物理变化则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如溶解、融化等。

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能量可以分为机械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三、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等多个层次组成。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我们能够感受到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而海洋则占据了大部分的南半球。

地图是一种将地球表面缩小并投影到平面上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分布情况。

四、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

光的传播可以通过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方式实现。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频率。

五、生物的繁殖与遗传生物的繁殖是生物种群维持和延续的重要方式。

生物的繁殖可以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是指由一个个体产生出新的个体,它们与母体基因完全相同。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人的感觉:2.声音响度: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 :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振 声音的三要素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女口:震耳欲聋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 m :~闻其声知其人 ------------------------------------------------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产生条件传播条件传播方式物体震动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同一温度下,气体中传播最慢,固体最快) 。

15 °C 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C 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m/s ;°温度升咼1 ------------- C ,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m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 ----------- ==冋声,可测距离—) -----------------音调:声音的高低( 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人的发生频率范围:65Hz至U 1100Hz频率可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至U 20000Hz超声波:频率>20000Hz次声波:频率<20Hz1.声源处减弱减弱噪音的途径 2.传播过程中减弱3.人耳处减弱3.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方向相反4. 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发散作用,有两个焦点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作图技巧1) :利用对称性找到像点,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必经像点 「2)利用反射定律,随意在同一点作两条入射光线,作对应的两条反射光线(刺 入人眼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得像点,虚像只可用眼睛看到(远视)U=f 尢 Uvf/尢 放大/ 放大镜尢 虚像尢 正立5. 眼球的结构6.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外界事物==感觉器官(感情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大脑)==传出神经==效应器第二章2.运动 3•力4.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浙教版科学七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而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构成,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与能量。

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过程,而能量是物质变化的驱动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如溶解、熔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发生的变化,如燃烧、腐蚀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能量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能量是物质变化的驱动力,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例如,燃烧是一种释放能量的化学变化过程,而吸热反应则是一种吸收能量的化学变化过程。

第三章:生物的生命活动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命活动。

生物是地球上独特的存在,它们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繁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自我复制和自我适应的特征。

它们能够通过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等方式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生物的组织结构。

生物的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下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下是初中生学习科学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
要涵盖了生物、地球和宇宙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为了能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需要进行复习。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生物这一方面。

生物包括了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等多个方面。

我们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历程和手段,
以及生命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对人类的身
体机能、人口数量等方面有所了解。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多
种学习方式,如阅读教材、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纪录片和实验课
程等。

接着,我们还需要学习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

地球上存在多种
自然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和气候变化等。

我们需要了解地
球上的各种现象和地质特征,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也需
要学习如何应对和减缓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复习时,我们
可以利用地理模拟软件,如Google Earth等工具,了解地球的各
种特征和变化。

最后,我们还需要对宇宙科学有所了解。

宇宙是一个广阔而神
秘的领域,包括宇宙起源和结构、星际物理学和宇宙学等多个方
面。

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参考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的研究成果,如通过观测望远镜了解行星、恒星和其他宇宙现象的特征。

总之,学习科学七下不仅仅是要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本质和真实意义。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总复习必备知识点

【生物】1.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2.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前者常见于有细胞核的细胞,而后者常见于无细胞核的细胞。

3.生物的遗传:遗传是指生物体内的性状在繁殖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物质是DNA。

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进行的一种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5.其他生物过程:如呼吸作用、消化作用、排泄作用等。

【物质】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

3.物质的分子:分子是物质中最小的具有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物理化学性质排列的表格。

5.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物质,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外观或性质上的改变。

【力与能】1.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之间或物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速度或方向。

2.力的效果:力可使物体受力而变形、运动或改变速度、改变方向等。

3.功和能: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而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能分为动能和势能。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力的情况下,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地球与宇宙】1.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转使得地球有昼夜和季节变化。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等,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环境造成破坏。

3.空间探索:人类通过航天器进行对太空的探索,如人类登月、卫星发射等。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的一些必备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七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复习第一章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

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测试温度)。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

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

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

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米。

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知识点归纳梳理



震中距
地震的预防
震源
发生地震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
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
返回主页
环太平洋地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地区
复习要点梳理2 火山
地球内部灼热岩浆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危害:毁灾坏、交甚通至、危埋及没人农类田生、命引起火
火山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好处:火无山机灰肥和料火,山并尘火可山为口农可田富提集供大
速度与温度
三、 1、声源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
和介质有关 (鼓膜振动
人耳听
听小骨等组织) 听觉神经
大脑
到声音 2、声源振动
头骨、颔骨振动 听觉神经
大脑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色散原理
概念
现象
说明
图示
一、光 的直线 传播原
光在同种均 匀介质中沿 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小 孔成像、影子
光在真空中 的传播速度 为
白屏
三棱镜
光的色散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返回副页
原理: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 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 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 孔 成 像
返回副页
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原理
一、平 面镜成 光的反射 像规律
返回主页
复习要点梳理5
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 观察,地球顺时针方向 旋转。

七下浙教版科学复习资料

七下浙教版科学复习资料

七下浙教版科学复习资料七年级下学期的《浙教版》科学课程是中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重要阶段。

而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则需要有科学的复习方法、深入理解知识点。

这里提供一些针对《浙教版》科学七下的复习资料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学习重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下七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学习重点。

按照学科划分,课程包括物理、生命科学两个部分。

在物理方面,主要涉及运动、力、机械、能量转化等知识点;而在生命科学方面,则包括植物、动物的基本结构与生命过程、人类生殖与发育等内容。

2. 复习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应该采取怎样的复习方法。

对于七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建议同学们以上课笔记和教材为主要复习材料。

可以按照章节清晰地梳理和总结重点知识点,并将其整理成表格和脑图。

在复习物理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理解;而在复习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时,则可借助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 知识点提醒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留意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和难点。

例如,在物理方面,光学和声学等知识点较难,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

在生命科学方面,则要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命过程的基本规律等。

4. 考试技巧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应对考试的技巧。

在考试前,同学们要熟悉考试规则和时间安排,根据知识点难度和考试分值松紧程度来进行合理的策略安排。

在考试中,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注意清晰地表述观点,并留出时间仔细检查答案。

此外,同学们还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减少紧张情绪对考试的干扰。

总之,七年级下学期的科学课程内容较多、较为深入,需要同学们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复习方法,深入理解知识点,并在考试中运用灵活的策略和技巧。

只有这样,在科学复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2、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3、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

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卵细胞,精子是),而是一个生命体(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约280天或约9个月)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

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阻断一些传染病。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本质上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婴幼儿期: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男孩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女孩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19、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从卵巢中排出。

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

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一般在10~16岁,周期约为28~30天。

20、遗精: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

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

21、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延缓衰老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生活、保持轻松愉快,适当运动等。

23、衰老最终结果是死亡,特征:心脏、肺、大脑停止活动(最主要特征)。

26、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

如两栖类(青蛙),有些昆虫(如:蚕、蝶、蛾、蚊、蝇、蜜蜂等):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有蛹期)不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相似。

有些昆虫(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蟑螂、臭虫等):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无蛹期)27、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是生命运动的重要形式,使种族得以延续28、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会受到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

29、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30、(1)受精方式不同①体外受精的有鱼类、两栖类等,31、②体内受精的有昆虫、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2)胚胎发育方式:除胎生,卵胎生外,其余动物均为体外发育(孵蛋,卵行为)①卵生的动物有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鸭嘴兽(哺乳)等;它们的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体外,营养来源是卵细胞中的卵黄。

②胎生的动物有哺乳类(鸭嘴兽除外),胚胎发育场所在母体子宫内,营养来源由母体通过胎盘供给。

胎生与哺乳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大提高。

③卵胎生它们的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但营养来源与母体无关(或很少),而是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32、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一般进行无性生殖,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33、出芽生殖:水螅进行的无性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注:①试管婴儿: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试管里),体内发育,胎生②克隆羊:无性生殖(没有受精),体内发育,胎生③体外受精的一般生活在水中,如鱼类、两栖类,其他大部分生活在陆上的为体内受精④体内发育:哺乳类(鸭嘴兽除外),鲨、蝮蛇,其余均为体外发育(有孵蛋、产卵行为)32、植物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植物种类及特性由胚决定。

胚受损不能萌发。

33、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种子不能分成两半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橘)种子能分成两半34、有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一般来说,单子叶植物为有胚乳种子(慈姑除外)无胚乳种子: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一般来说双子叶植物为无胚乳种子(蓖麻、柿除外)35、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在无胚乳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36、种子萌发时需要的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缺一不可)其他条件: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能独立生活的主要标志是胚芽发育成茎、叶转绿。

37、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一般会消失(提供营养)注:①控制变量法:当有多个影响因素时,每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重点)②种子萌发时的营养物质来自于自身的子叶或胚乳,跟外界无关③多雨时,土壤中水多,导致空气变少,不利于萌发39、芽的结构有叶原基(发育成幼叶)、顶端分生组织(使芽轴伸长)、幼叶(发育成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等部分。

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顶芽的生长会使植物的茎增长,侧芽的生长会在植物体上形成侧枝.40、顶端优势:顶芽发育较快,会抑制侧芽的发育。

摘除顶芽,就会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注:①植物生长的起点从受精开始,不是种子②雄花只开花不结果③果实主要食用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④注意区分胚(种子的结构)与胚珠(花的结构,内有卵细胞)植物的有性生殖:主要为被子植物。

44、传粉: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主要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其中较普遍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45、根据传粉的不同途径,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靠昆虫传粉,特点是:花较大,较鲜艳,有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花粉较黏。

风媒花,靠风力传粉,特点是: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羽毛状、能分泌粘液,并且伸出花瓣外面。

人工授粉: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常用人工的方法来传播花粉。

46、被子植物受精过程: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

花粉管内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47、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一般都凋落。

(也有少数花萼不凋落,如草莓)48、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49、子房内如果只有一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只有1粒种子,如桃子等。

子房内如果有多个胚珠,受精后,果实内可以形成多粒种子,如西瓜等。

50、(1)孢子繁殖:蕨类、苔藓类(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2)营养繁殖:被子植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

包括:分根(夹竹桃、腊梅)、压条(桑、夹竹桃)、扦插(月季、柳树、葡萄)和嫁接(橘、桃)。

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齐。

接穗与钻木上长的植物种类不同营养繁殖的优点:1)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繁殖速度较快。

注:①组织培养也为植物的无性生殖51、观察细菌的结构需要借助于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菌落概念:一个细菌或真菌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一个菌落约有百万个细菌。

可用眼观察细菌根据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52、细菌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没有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

有的细菌外还有鞭毛、荚膜;细菌无叶绿体,一般依赖有机物生活;细菌通过分裂繁殖;为单细胞生物53、细菌有对人类有益:嗜酸乳杆菌帮消化,能生产药品,制造食物,分解尸体;有害:肺结核、炭疽病、鼠疫、霍乱等54、真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

一般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无叶绿体,依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如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出芽繁殖;食用菌和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通过孢子繁殖;55、微生物滋生的条件:营养、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人们研究出保存食物的方法: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

注:①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②酵母菌一般用于发面和酿酒,食用菌: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用孢子生殖③原核生物:细菌,无细胞核,故低一等真核生物:真菌,(有细胞核的都是)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