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物理复习凸透镜成像实验习题5.10(word版)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答案)
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答案】10 同一高度照像机凹透镜近视【解析】(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处即为焦点的位置,由图甲可知,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2)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同一高度。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40cm,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点之外,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像成在了光屏的前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上,需要一个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因此这与近视眼的矫正相似。
故答案为:(1). 10 (2). 同一高度 (3). 照像机 (4). 凹透镜;近视。
2.(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 5cm(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2)如图,光屏应在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则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这时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4)若实验中将光屏换成平面镜,则从侧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倒立的烛焰像,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凸透镜大小.【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③;放大;幻灯机;(3)右;(4)不能;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由图知,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30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30cm=20cm,即蜡烛在1倍和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2倍焦距之外,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当烛焰距凸透镜40cm时,物距大于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平面镜所称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同,所以此时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成像3.(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含解析)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练习-凸透镜成像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2)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3)将物体放在距镜头14cm处,成像特点遵从上表规律,此时应成的实像.2.小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然后调整器材进行实验;(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蜡烛在标尺30cm处时,光屏应移到标尺cm 处,成像才清晰;当蜡烛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到乙图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宏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保持光屏位置不变,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5)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处,看到清晰的像是图中的(填序号)。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b)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像;(3)如图(c)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习题(有答案)
凸透镜成像习题一、选择题1.物体距凸透镜20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 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2.一个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3.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40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验.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10 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的像变化情况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5.小张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了三个实验结论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第2页,共8页的选项是( )A.第一次实验B.第二次实验C.第三次实验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将蜡烛移动到25 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40 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7.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关于“实像”与“虚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B.凹透镜可能成实像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D.虚像能用光屏承接实像则不能8.小明站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清澈的湖水里小鱼在白云间穿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B.白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C.白云是虚像,鱼是实像D.白云和鱼都是虚像9.烛焰通过相距15 远的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正立,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5 B.像正立,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 C.像倒立,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 D.像倒立,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不存在B.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C.实像可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示D.实像和虚像都可在光屏上显示二、填空题11.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镜.、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______________摄像头(“靠近”、“远离”).12.通过水滴看书上的字,字是______________的(填“缩小”或“放大”),此时水相当于______________镜.13.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14.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首先将烛焰、透镜、光屏放置在______________上,并将三者的中心调节在______________.1该同学把这块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离地面大约15厘米处出现了一个亮点,由此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厘米;2若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透镜调至点时,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那么成的一定是______________像;3仍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变,将透镜调至点时,若光屏上再一次出现了一个像,那么该像肯定是______________.第4页,共8页4 如果该同学继续移动透镜并调至 点时,成像情况为______________.15.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是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16.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2 ,当蜡烛在20 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6 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17.实像是实际光线______________ 的.18.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某处成______________像.19.有 、 、 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记录如下:由此可知 、 、 三个透镜的焦距 、 、 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0.用焦距未知的凸透镜“探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通过调整物距及像距,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实验序号为1、2;通过调整物距再做两实验,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实验序号为3、4.1在实验前,需要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上,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如图是实验序号4对应的实验图,请将物距、像距填写在表格中;3分析前面的4组数据及对应的现象,为了尽快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进行完此操作后,把测得的物距与凸透镜焦距对比,发现当物距24 时,能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4把物距调节到小于______________时,用眼睛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发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A2.A3.B4.D5.C6.B7.A8.D9.D10.C11.凸透靠近12.放大放大13.倒立缩小14.光具座;同一高度;115;2倒立缩小的实;3倒立放大的实像;4正立放大虚像.15.实虚16.缩小不能放大镜17.会聚而成18.倒立缩小的实19.20.同一高度完整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见下表:第6页,共8页将凸透镜向右移动,使物距等于像距1212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第8页,共8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1. C2. C3. B4. D5. B6. AC7. AB8. 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15.09. 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光具座;倒立、放大的实像10. 像高随着物距的减小而增大;2与6(或3与8或5与9);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不成实像;15;6;30;18;1511. 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60~70;右;缩小12. 不符合;若玻璃板不竖直放置,不利于找像的确切位置;同一高度;缩小倒立的实13. 凸透;缩小;实;1614. 缩小;照相机;不会15. 倒;放大;投影仪;正立、放大的虚16. 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10.0;放大;投影仪;漫;蜡烛放在焦点处;B;凹;光屏远离透镜;拉长17. 照相机;右;左;光屏;B;C;下18. 同一高度;5;5、1019. 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屏的中心;倒立、放大、实;8520. 10.0;放大;投影仪;漫;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完整;变暗;B;凹;远离21. 同一高度上;Ⅱ;缩小;视网膜;靠近;变小22. 同一高度;10;缩小;照相机;放大;不变;变暗23. 10.0;同一高度;倒;放大;投影仪;缩小;实24. 物距和像距;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同一水平高度;不同小组的同学对于清晰的像的位置判定有一定差异25.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投影仪;上;下;左;成像不是很清晰时记录了像距;小于;远离凸透镜;会聚26. 下;7.5;左;缩小;变暗27. 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照相机;大;左28. 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缩小;实;80;变大;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左;A29. 10.0;同一高度;放大;实;右;上;凹;近视30. 8;放大;靠近;小于;近视眼镜;右;A;<31. 11;a;照相机;靠近;小;完整;远离32. 蜡烛上调;右;放大;放大;虚;C33. 蜡烛;同一高度;照相机;35cm34. 左;实;幻灯机35. 10.0;倒立、放大;40cm;B;远视36. 15.0;放大;投影仪;完整;上;下;C;右;A37. 点燃;主光轴上;B;D;光屏上成的像不是最清晰就测量了像距;凹透镜;近视38. 20;同一高度;照相机;放大39. 放大;投影仪;太大,超出了光具座的范围,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小;小于;大;后;凸40. 平面镜;位置;放大;左41. 光具座;焦距;光屏;烛焰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直至出现清晰的像42. 高度;右;缩小;变小43. 同一高度;右;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2-V144. 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放反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45. 同一高度;25.0;5.0;55~6046. 质量;平衡螺母;同一高度;左;投影仪(幻灯机)47. 确定像的位置;较暗;放大;1248. 同一高度;实;5;CD49. 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大于两倍焦距;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同一物体经不同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焦距越大,像距越大,成的像越大;大于50. 20;D;A;放大【解析】1.解:AB、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专项测试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要点】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υ)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2f倒立缩小实像f<υ<2f照相机、眼睛u=2f倒立等大实像υ=2f测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υ>2f幻灯机、投影仪u =f不成像获取平行光源u <f正立放大虚像υ>u放大镜2、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投影仪(如图所示)①凸透镜B的作用:利用凸透镜成像;②平面镜A的作用:利用光的反射改变光路;③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答:凸透镜B向下调节,同时将投影仪原理屏幕。
(口诀: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2)照相机①照相机的成像原理: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照相机的调节(调像距)a.由拍近处改拍远处: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b.由拍个人照改拍集体照:相机远离,镜头后缩;(口诀: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3)放大镜①放大镜成像的原理:u<f,像与物同侧,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怎样调节可使看到的像更大一些? 答:物体稍远离凸透镜(u<f),(口诀:成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
)(4)会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测凸透镜的焦距①平行光法测焦距;②成等大的像:U=V=2f → f=U/2=V/2;③当物距远大于10倍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
(4)人的眼睛①人的眼睛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
②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后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③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其作用是使光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前移清晰地成在视网膜上。
中考物理提高题专题复习凸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
接着,他将凸透镜A 换成凸透镜B 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 .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 .凸透镜A 的焦距大于凸透镜B 的焦距D .凸透镜B 的焦距大于凸透镜A 的焦距【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 A .由图甲可知,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故A 正确;B .由乙图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放大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不相同,故B 错误;CD .由甲图可知,物距35cm 5cm 30cm u =-=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所以A 30cm 2f >得A 15cm f <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 ,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 和2f 之间,即B B 30cm 2f f <<可得B 15cm 30cm f <<所以A 的焦距小于B 的焦距;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AD 。
2.有一个焦距为f 的凸透镜,现在将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4f 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 处,在此过程中( )A.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B.物体和像之间的最小距离为4fC.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 D.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D【解析】【详解】A.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小,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不符合题意;B.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故符合题意;C.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从离凸透镜4f处沿主光轴移动到1.5f处,物大小不变,像一直变大,因此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一直变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4f向2f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的移动速度,从2f继续向1.5f处移动过程中,物体移动速度小于像的移动速度,因此像移动速度与物体移动速度的比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之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1.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物距是____cm.像距是____cm(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4)如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成____、____的实像.此时用一小块不透明的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___(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如果能,像变___(填“亮”或“暗”)。
答:20 40 放大右倒立缩小能暗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______cm(选填“0”、“10”或“20”)。
(2)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动蜡烛距凸透镜30 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___ 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
(4)移动蜡烛距凸透镜20 cm处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_______ 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当移动蜡烛距凸透镜15 cm处时,光屏上会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他将蜡烛再靠近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___。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实验专题1.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刻度尺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位置上如图12,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______ (填“大”或“小”)。
(5)将蜡烛放在上图中的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6)小明还想知道蜡烛火焰与光屏上成的像是否左右颠倒.请你帮他设计实验。
你的设计方法是:。
次数 1 2 3 4 5 6物距40 35 30 25 20 15(cm)像距13.5 14 15 16.7 2030(cm)答案:(1)最亮最小、10 (2)三心不在同一高度(只要答案合理)(3)左(4)缩小、大(5)左( 6)向左吹气使烛焰向左晃动,观察烛焰的像向哪边晃动。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S2.(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完整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竞赛题(2)
关于凸透镜成像(难题)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A.一个B.两个C.无数个D.一个也没有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并处在凸透镜两倍焦距处,在凸透镜另一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点光源S.现将平面镜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下述结论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在移动过程中,最多只能成两个实像B.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实像C.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只成一个虚像D.平面镜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正好既成一个实像,又成一个虚像3.如图所示,P、Q为凸透镜主轴O1O2上的两点。
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B.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C.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D.凸透镜可在Q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
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C.只有一个虚像D.只有一个实像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6.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7.如图a,蜡烛在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凸透镜成像实验题专练
凸透镜成像实验题专练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1)点燃蜡烛后,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上图),此时他应将凸透镜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会看到一个倒立、______ 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 就是应用了此成像规律制成的.(2)小明仍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同时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在光屏上再次看到像后,正确测出了像距.此时,小华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凸透镜的左边,小明要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将光屏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3)邻座的小红用同样的实验器材做该实验,小红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 .2.一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前,首先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 ______ ;(2)如图示,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等大的像,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3)若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的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______A.光屏保持原有位置不动B.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C.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4)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光屏向______ 移动.(5)细心的张华同学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3.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 (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______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______ 、 ______ 的 ______ .(4)在试验中小阳将一块不透明的纸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此时______ (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 ______ (填“亮”或“暗”)了.4.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______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 ______ 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______ 移动.(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5.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 ______ 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 ______ 像(选填“虚”、“实”);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 ______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 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选填“小于”或“大于”).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活动中,小明用是凸透镜焦距为15cm,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组装,如图所示.(1)图中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在光屏的 ______ (填“上方”、“中央”或“下方”),为使实验顺利进行,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______ 上;(2)保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之间距离不变,进行调节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倒立 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3)使烛焰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清晰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 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7.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中学生近视率达到90%以上,这引起小明等同学的兴趣,为了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性质为倒立、______ 、实像;它的应用______ (写一个光学仪器).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 .(写一点)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______ 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移动蜡烛以后,需要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写出一个原理相同的应用 ______ .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缓慢向 ______ 移动光屏.(3)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应站在______ 一侧观察蜡烛的像,当观察像时, ______ (选填“有”或“没有)光进入人眼.9.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 ______ 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10.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甲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2)实验前,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______ 上,目的是 ______ ;(3)实验时,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 (放大/缩小)的实像(光屏上像未画出), _____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若保持烛焰和透镜的距离不变,换用焦距小一点的透镜,适当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像 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4)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 (会/不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保持透镜和光屏均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 (凸/凹)透镜才能实现. ______ (近视/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11.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 ______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图中物距u应满足 ______ .(3)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______ 方.(4)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 ______ 透镜.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 ______A.f<13cm B.13cm<f<20cm C.20cm<f<40cm D.f>40cm(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______ 些.(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2所示,则烛焰的像 ______A.会消失 B.亮度变暗 C.没有变化 D.成在光屏上.1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5)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______,像距越______;(6)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______.1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______A.凸透镜 B.凹透镜(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 的实像.(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______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16.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 的实像;其中 _____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3)小明实验后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①小明回忆了物理课上曾经做过的光的______ 实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色光的颜色有关,其中 ______ 光(填“红”或“紫”)通过同一凸透镜的焦距大.②小明又根据人眼看远近处物体时眼球的厚度(中间比边缘厚的程度)不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凸透镜的厚度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经过材料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根据此实验现象可知,对光线会聚能力最强的是透镜______ .(选填A、B或C).③小明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可能与制作凸透镜的材料有关,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该猜想,在下面写出实验的简要做法及如何判断.简要做法: ______如何判断: ______ .17.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 的实像; 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此时,风一吹,烛焰向左偏,则光屏上成的像向 ______ 偏.(3)小明用此光具座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的情况,当人眼看清眼前30cm处的物体时,凸透镜的位置、形状如图乙所示.如果将物体移至眼前50cm处,保持透镜(晶状体)、光屏(视网膜)之间距离不变,则应该换上更______ (选填“薄”或“厚”)的凸透镜(凸透镜直径大小相同),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8.同学们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最方便合理的是 ______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2)同学们测量并绘制出物距u和像距v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3)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 ______ (放大/等大/缩小)像,若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凸透镜和蜡烛不动,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______ (“凸透镜”、“凹透镜”).19.小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又对凸透镜的焦距与其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1)小峰第一次选取一个凸起程度较小的凸透镜,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测得的焦距为______ .(2)第二次他又选用一个凸起程度较大的凸透镜,测得的焦距为8cm,由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______ .(3)小峰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 ______ 的焦距大些.(4)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等大实像”的实验时,老师发现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7.5cm和22cm,与理论像距2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______ .20.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___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练习题(含问题详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含答案)1.(12)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____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
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__像(选填“实”或“虚”)。
3.(12)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
4.(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
A5.(12)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____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6.(12)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7.(1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_____。
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C.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u=-=50cm15cm35cmv=-=70cm50cm20cm可知35cm> 2ff<20cm< 2f解得10cm< f < 17.5cmu+v>4f即35cm + 20cm > 4f解得f<13.75 cm综上所述10cm< f < 13.5cm故A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物距等于50cm- 40cm= 10cm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D .将蜡烛移动到25cm 刻度处,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也变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光屏,故D 正确。
故选D 。
2.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物体的像,则一定成虚像B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C .如果物体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D .将透镜遮挡一部分,则一定不能成完整的像【答案】B【解析】【详解】A .由题意可知,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说明此时2f u f >>,2v f >;将物体靠近透镜后,只要物距仍在2f u f >>这个范围,此时只需要把光屏远离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实像;故A 项错误;B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位置互换后,此时2f v f >>,2u f >,故此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故B 项正确;C .物体靠近透镜即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光屏应远离透镜,当2u f >时光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当2f u f >>时光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故C 项错误;D .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上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像会变暗。
2018中考物理真题汇编·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题练习(共28题,含解析)
2018中考物理真题汇编·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题专题练习(共28题,含解析)1.(2018·本溪)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LED光源应移到(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光源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4)接着他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为了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
2.(2018·丹东)在某次光学实验活动中,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
①蜡烛放在A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②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自己的近视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并靠近凸透镜,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小明应该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③小明又把蜡烛放在B点,继续观察蜡烛所成的像,此时眼睛应在(填“蜡烛一侧”或“光屏一侧”)观察。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乙所示。
①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大白纸,玻璃板应放置。
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两支蜡烛外形相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③多次实验后,小明将数据记录如表二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
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1 10 102 15 153 20 20 3.(2018·鞍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用光具座的长度为1m,如果有焦距为10cm、25cm的两块凸透镜,应该选择焦距为cm的凸透镜完成实验。
凸透镜成像实验及练习题
凸透镜成像实验及练习题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凸透镜成像实验及相关练题。
凸透镜是一种常
见的光学元件,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能够对光线进行聚焦或散射,从而实现成像的功能。
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凸透镜、光源、屏幕及支架。
2. 将光源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射向凸透镜。
3. 将屏幕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并固定在支架上。
4. 调整凸透镜与光源之间的距离,直到在屏幕上出现清晰的成像。
5. 观察成像情况,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凸透镜成像练题
1. 若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成像位置将会在哪里?
- 答案:无穷远处。
2.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光轴上时,成像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 答案:在光轴上将形成一个实像。
3. 如果将凸透镜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增加,将会对成像有何影响?
- 答案:当距离增加时,成像将会变得更加模糊,并可能消失。
4. 凸透镜的焦距如何影响成像?
- 答案:焦距的变化将会影响成像位置的位置和大小。
5. 如何改变成像高度?
- 答案:通过调整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成像高度。
结论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探索光学成像原理的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实
验和练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并能够熟练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我希望本文档能对你的凸透镜成像实验及相关练习题的学习有
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考物理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专项综合练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下图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小于15㎝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
【答案】C【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求焦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A、观察图示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所以u=30cm>2f,解得f<15cm;而像距v=20cm,f<20cm<2f,解得10cm<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的范围是:10cm<f<15cm,故A正确;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可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B正确;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故C错误;D、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将变小,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线发散一些,所以用一个凹透镜,D正确。
故选:C。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清晰实像。
则()A.焦距可能为18厘米B.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厘米,移动光屏找到实像后,此实像变大了D.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厘米,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光屏应远离透镜10厘米【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2u f >,2f v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u v >;由题意可以知道物距30cm u =,像距20cm v =,这种情况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30cm 2f >20cm 2f f <<化简可得10cm 15cm f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8cm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10 cm ,物距变大,依然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变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10 cm ,物距20cm u =,那么2f u f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像距30cm v =,光屏应远离透镜10 cm ;故选D 。
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考复习习题及详细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题及详细答案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成的像是立的,大小与物体.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的.4 .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1大于二倍焦距等于2倍焦距倒相等2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3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景物远景物大小4倒立放大的虚像下远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镜。
2 .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侧成实像,光学装置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成的像。
4.利用凸透镜不仅可以光线,而且能成像,这种由光线会聚而成,能显示在屏上的像叫实像。
二、是非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实验用的凸透镜其焦距必须是已知的。
()2.光具座上器材的排列次序是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物距,用u表示。
()4.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像距,用v表示。
()5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6.虚像不可能成在光屏上。
()7.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8.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三、选择题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一定成实像B.凸透镜一定成虚像C.凸透镜一定能成像D.凸透镜能成虚像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及应用A组答案:一、1.凸透2.另一;缩小倒立;照相机3.直线传播;反射;折射4.折射;实际二、1.也d3.x4.x5.d6.d7.d8.N三、1.D2.B一、选择题: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中考物理复习《凸透镜》专项综合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前,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
实验中,学生多次移动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完成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C.当学生把蜡烛移动到80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D.小明拿来的眼镜是近视镜【答案】BCD【解析】【详解】A.由焦距的概念可知,f=-=60cm50cm1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错误;B.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正确;C.由甲图知, 80cm刻度处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80cm50cm30cm所以>=u f20cm2因此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确;D.只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的位置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物距不变,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因此小明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也叫近视镜,D正确。
故选BCD。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B.照相机利用了这种成像特点C.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D.蜡烛和光屏不动,透镜向光屏适当移动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答案】A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像距大于物距,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u=20cm,f<u<2f,即f<20cm<2f,像距大于2倍焦距,v>2f,即30cm>2f,解得10cm<f<15cm,故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cm,A正确;B、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故B错误;C、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C错误;D、蜡烛和光屏不动,透镜向光屏适当移动,当物距、像距与上次正好颠倒时,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知,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D正确。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物理复习平面镜成像实验习题5.9(word版)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物理复习平面镜成像实验习题5.9(word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物理复习平面镜成像实验习题 5.9(word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物理复习平面镜成像实验习题5.9(word版)的全部内容。
初三物理天天练:平面镜成像实验习题 5。
9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将一块厚度为 0。
5m 的玻璃板(P、Q 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 和蜡烛 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实验.(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 A 的 2 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 B 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甲中的A′ 和 A´´处,其中A′ 处的像是蜡烛 A 通过玻璃板的(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 A 的像。
(3)小柯按照图甲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填“物距 U"或“像距 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 蜡烛,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考点2018年各地中考题汇编: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9.(2018·淮安)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成的像是虚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C. 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 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物距u=50 cm-20 cm=30 cm,物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A、D错误,B正确;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的像变小,故C错误.故选B.13.(2018·恩施州)如图所示,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 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 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D. 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蜡烛置于c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蜡烛置于b点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由于此时的物距都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故C正确;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小,故D错误.14.(2018·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 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 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并且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由A知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B错误;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应该向左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时,物距大于像距,这样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15.(2018·包头)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此时在光屏中心已成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B. 若蜡烛移至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C. 若蜡烛移至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D.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将光屏左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答案:B解析:题图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A错误;若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即物距继续增大,则像距应减小,像变得更小,所以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故B正确;如图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 cm,且像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f=10 cm,所以若蜡烛移至45 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故C错误;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镜,即凹透镜,此时光线会发散一些,像右移,所以将光屏右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B.20.(2018·眉山)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答案:右倒立解析:已知凸透镜的焦距f=15 cm,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 cm刻度线处,此时u=50 cm-20 cm=30 cm,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f;故将光屏向右移动到80 cm时,可以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像.21.(2018·钦州)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太阳出来,露珠会慢慢消失,这是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答案:放大镜汽化解析: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露珠会慢慢消失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24.(2018·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答案:0.05变小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像可知2f=10 cm,所以f=5 cm=0.05 m,该凸透镜当作放大镜使用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 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 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25.(2018·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答案:靠近缩小解析: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时,u>2f,即u>60 cm,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在焦距为30 cm的透镜甲的位置上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增强,不改变蜡烛位置,u>60 cm,相当于物远了,则屏上的像变近、像变小些,故应减小像距,即应将光屏靠近透镜.26.(2018·呼和浩特)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组合与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答案:倒立放大虚显微镜解析:因为小水滴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30.(5分)(2018·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同一高度上.(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凸透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得到的像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的下半部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________(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__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________.A. 上B.C.D. 下答案:(1)较小(2)远离完整下移(3)C解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像,像是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在②处时,物距小,像距大,成的是放大的像,成像原理和投影仪原理一样;当凸透镜在①处时,物距大,像距小,成的是缩小的像,故凸透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得到的像较小.(2)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透镜和光屏的距离不大于焦距,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增大透镜和光屏的距离即可,他应将凸透镜远离光屏移动一些;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反射的光射向凸透镜的上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完整但变暗;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下移.(3)凸透镜成像时,成的是实像,与原物体相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天天练:凸透镜成像实验习题 5.10
1.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 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2)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点;
(3)物体从 b 点沿主轴移到 d 点,物体的像将变(填“大”或“小“);(4)当物体放在a 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D.都有可能
(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 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
别放在图中a、b、c、d、e 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 d 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2)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 e 点;
(3)物体从 b 点沿主轴移到 d 点,物体的像将变大(填“大”或“小“);
(4)当物体放在 a 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则当物
体距离凸透镜 20cm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
一个缩小的像;D.都有可能
(6)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
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蜡烛放在焦点处或焦点以内。
【解答】解:(1)因为在光屏上成像,所以要成实像。
物体要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故答案为:d。
(2)物体与像同侧,所以此时成虚像,物体在焦点之内。
故答案为:e。
(3)当物体由 b 向 d 移动时,物距在减小,所以成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大。
(4)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通过透镜汇聚的光线少了,此时仍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像
变暗。
故答案为:不变。
(5)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所以f<30cm<2f,则15cm<f<30cm。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 时,物体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不成像。
因为f>15cm,所以2f>30cm,所以不可能成缩小的像。
故答案为:B。
(6)在光屏上不能成蜡烛的像,可能是没有成实像。
故答案为:蜡烛放在焦点处或焦点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