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冲突介绍
伊拉克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东战场
伊拉克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东战场伊拉克的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东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战争虽然主要在欧洲展开,但它也波及到了世界各地,包括中东地区。
伊拉克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重要的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了中东战场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伊拉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冲突以及对中东地区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战前的伊拉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伊拉克地区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这一地区涵盖了现今的伊拉克、科威特和部分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
奥斯曼帝国掌握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和军事控制权,维持了相对较稳定的统治。
二、英国的介入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迅速介入中东战争。
对于英国来说,控制中东地区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
英国试图通过与阿拉伯叛乱者的联系来削弱奥斯曼帝国,并在中东建立自己的势力。
三、塞得利克运动伊拉克的冲突与塞得利克运动密不可分。
塞得利克运动是一个由阿拉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独立运动,旨在推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由于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不满,伊拉克人积极参与了塞得利克运动,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战场重要性伊拉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场地位十分重要。
伊拉克地处中东地区的交通要道,是连接英国在印度和波斯湾的殖民地的关键通道。
对双方来说,占领伊拉克意味着控制这一战略位置和资源的重要性。
五、战争进展在战争初期,英军很快占据了伊拉克的许多城市和重要地区。
然而,由于塞得利克运动的抵抗以及地理条件的复杂性,英军在伊拉克遭遇了艰难的战斗。
奥斯曼帝国军队进行了多次反击,使得英军无法迅速实现全面控制。
六、战争结果最终,英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对伊拉克的控制。
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导致了其在中东地区的解体,为英国和其他欧洲列强提供了战后重划中东地区的机会。
七、对中东地区的影响伊拉克的冲突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欧洲列强的干预和英国的控制,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第6课 两伊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
3、地区霸权政策:(最主要原因)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盟主和海湾 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 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库尔德人是西亚游牧民族。信 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有强烈 的民族独立愿望,希望成立库尔德 斯坦。
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 都鼓动对方境内的库尔德人向政府 提出自治要求,支持对方库尔德人 的反政府活动。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 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原教旨主义最早产生于美国基督新教中,其目 的在于对那些用现代哲学、历史和科学知识来重新 解释传统教义和《圣经》的现象进行批判。
原教旨主义强调宗教经典的绝对权威,将其作 为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穆斯 林属于原教旨主义信徒。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文明。伊拉克 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军队, 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对的危险作出反映,统一有不道德想法 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 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 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材料一 印度以它所处的位置,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 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 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相信中间地位是不可能的。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的将在 那里发挥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 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5、大国介入,争夺当地石油 控制权
二、战争经过
1、时间: 1980年9月—1988年8月 2、战争三阶段
⑴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⑶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伊朗伊拉克战争停火中东长期冲突的和解
伊朗伊拉克战争停火中东长期冲突的和解近50年来,中东地区持续不断的冲突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伊朗伊拉克战争(1980-1988)作为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冲突之一,对中东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战争逐渐缓解,为中东地区的和解铺平了道路。
本文将探讨伊朗伊拉克战争停火及其对中东长期冲突的和解所产生的影响。
一、背景介绍伊朗伊拉克战争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双方由于领土争端、宗教差异和政治利益的冲突而爆发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对双方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
然而,战争的疲惫使得双方开始考虑谈和。
1988年,联合国介入并成功促成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停火协议。
二、停火协议的内容伊朗伊拉克战争的停火协议于1988年7月18日签署。
该协议包括以下内容:1. 停火:双方同意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并从停火当天开始执行停火协议。
2. 边界问题:双方同意遵守国际法,并采取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
3. 交换战俘:双方同意在停火后一个月内交换战俘,并确保所有战俘获得公正对待。
4. 撤退和移交领土:双方同意逐步从对方领土上撤退并移交争端地区的控制权。
5. 军备控制:双方同意通过联合国监督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助,限制军事装备的扩张和核武器的生产。
6. 经济合作:双方同意通过经济合作来缓解战争给两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并恢复双边贸易。
三、停火协议的影响1. 制止战火:停火协议有效地制止了伊朗伊拉克战争的继续扩大,避免了更多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2. 和解进程:战争的结束为中东地区的和解进程提供了契机。
通过停火协议,伊朗和伊拉克开始就其他争端进行谈判,寻求长期和平。
3. 地区安全:停火协议增强了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
伊拉克的威胁减轻,周边国家得以专注于经济发展和内部治理。
4. 国际影响:伊朗伊拉克战争停火协议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世界各国对该地区局势的改善表示支持,并提供援助以促进双方的和解进程。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历史中的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重大的战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场就是伊拉克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2003年开始的,以推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为目标。
本文将从战争的前因后果、参与方的动机、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等多个方面探讨伊拉克战争的历史。
1. 背景与前因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追溯至1990年,当时伊拉克入侵了其邻国科威特,并宣称其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这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
然而,伊拉克未能遵守决议,导致联合国实施了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
2. 参战方的动机2.1 美国美国是伊拉克战争中最主要的参与方之一。
其参战的主要动机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美国担心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到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其次,美国试图通过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以期在该地区塑造自己的利益格局;此外,美国还追求对伊拉克的战略控制,以确保其在石油资源方面的供应安全。
2.2 其他参战方除了美国,还有一些国家派遣军队参与了伊拉克战争。
英国是美国的主要盟友,其参与战争的原因与美国类似。
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派遣了军队参战,多数是出于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和对反恐战争的支持。
3. 战争期间的重要事件3.1 伊拉克政权被推翻2003年3月20日,美军及其盟友发起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伊拉克政权最终被推翻,萨达姆·侯赛因被捕。
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伊拉克的政治格局,也为战后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3.2 喀布尔战役2003年,伊拉克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各地出现了多起暴力冲突和恐怖袭击。
其中,对阿美利的喀布尔战役是战后伊拉克重建过程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军与伊拉克反对派武装激烈交战,最终收复了喀布尔,为喀布尔地区的稳定和重建提供了保障。
3.3 恐怖组织的兴起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导致了境内无政府状态的出现,为恐怖组织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长期冲突
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长期冲突伊朗伊拉克战争:中东地区的长期冲突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政治局势的焦点之一,而伊朗伊拉克战争则是该地区长期冲突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本文将探讨伊朗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发展以及对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影响。
一、掀起冲突的导火索伊朗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追溯至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
伊朗政权的转变导致该国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变革,引发了许多内外问题。
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视这一局势为其扩张势力的良机,认为伊朗内部的混乱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于是,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不顾伊朗的警告,发动了对伊朗的入侵,正式掀开了这场长达近八年的战争的序幕。
二、战争的发展和持续伊朗伊拉克战争期间,双方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战略和战术手段。
伊朗国内的宗教情绪被激起,大批志愿军加入到对伊拉克的抵抗战中,形成了伊朗“人海战术”的特殊战斗方式。
而伊拉克则在战备能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大量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利用化学武器等非常规手段来摧毁伊朗的军事设施和军队。
整个战争期间,伊朗伊拉克两国的战线不断变动,一方成功地推进,另一方则在受到挫败后寻找反攻的机会。
双方的冲突之火持续了近八年,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两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破坏。
三、地区局势与国际干预伊朗伊拉克战争对于中东地区来说,是一次地缘政治变动的重要事件。
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一支强大势力,其与伊拉克之间的战争使整个地区陷入了动荡和不安。
除了这两个直接参战国家,许多中东地区的国家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
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伊拉克,希望遏制伊朗的扩张势头,而苏联则对伊朗采取了更加友好的立场。
多国试图通过调解来解决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但是由于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地区争端的加剧,这一问题一度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战争的后果与启示伊朗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两国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争对于其国家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伊拉克战争发
伊拉克战争发伊拉克战争发端:剖析背后的原因与影响伊拉克战争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当代世界重要的冲突之一,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地区以及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战争的起因、国家利益角度、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发端,以及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一、战争的起因:伊拉克核武器论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被指责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威胁到了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国际安全。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安全,在这一背景下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干预。
二、国家利益的角度:掌控石油资源与地区影响力伊拉克作为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其地缘政治价值不容忽视。
伊拉克战争实质上是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相关国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石油供应,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采取了军事行动。
此外,通过控制伊拉克,西方国家还可以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巩固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地位。
三、国际因素的作用:恐怖主义与地区稳定伊拉克战争的发端也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
在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拉克被指控与恐怖主义有所牵连,这进一步加剧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
此外,该战争还涉及到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包括伊拉克的邻国和中东地区的局势等。
各国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加入了战争行动。
四、战争后果: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与地区动荡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伊拉克的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人民流离失所,饱受战争的痛苦。
除此之外,战争还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引发了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兴起,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五、国际社会的反思:伊拉克战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伊拉克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军事干预和战争行动的反思。
一方面,该战争挑战了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制,以及国际法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战争的后果表明仅仅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并不能带来真正的长久和平与稳定。
伊拉克战争与后果
伊拉克战争与后果伊拉克战争无疑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冲突之一。
自2003年开始,这场战争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不仅在政治、经济和人道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后果,而且对伊拉克国家和地区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带来的后果进行探讨。
一、战争起因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该行动由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决策。
美国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与恐怖组织有关联。
然而,经过战后调查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这也引发了对美国政府的质疑。
一些分析认为,美国决意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和遏制伊拉克的崛起。
二、战争过程伊拉克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入侵与占领阶段、稳定与撤军阶段。
1. 入侵与占领阶段美军开始于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起了入侵行动,并很快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
然而,这一阶段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迅速结束,随后发生的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使得局势混乱不堪。
伊拉克境内的民兵组织逐渐壮大,美军陷入了对付复杂的地下反抗力量的困境。
2. 稳定与撤军阶段经过长时间的战斗,美军逐渐控制了局势,并开始采取措施重建伊拉克。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十分脆弱,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社会动荡导致了无法有效地恢复伊拉克的稳定。
美军在2011年正式撤出伊拉克,但后续的民族冲突和战乱令伊拉克局势雪上加霜。
三、战争后果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不仅在伊拉克国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道灾难,也对整个中东地区及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 人道灾难伊拉克战争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者。
据联合国报告,战争导致至少40万名平民死亡,同时还有数百万人被迫逃离家园。
长期的冲突和不稳定局势使得伊拉克成为了难民和恐怖主义活动的温床,人道危机仍然存在。
2. 地区安全与稳定伊拉克战争不仅动摇了伊拉克的稳定,也对中东地区整体的安全与稳定产生了严重威胁。
伊拉克伊朗战争中东两个重要的冲突与地缘变局
伊拉克伊朗战争中东两个重要的冲突与地缘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中东两个重要冲突与地缘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中东地区爆发的一场严重冲突。
该战争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伊拉克伊朗战争中的两个重要冲突,以及其对中东地缘变局的影响。
一、领土与资源争端伊拉克伊朗战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
当时,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边界争端以及领土和资源的分配问题日益加剧。
伊拉克认为沿着两国边界的河川和湖泊的领土划分应该重新评估,并寻求占领争议地区以确保对油气资源的主权。
而伊朗则坚决主张保持现状,并将伊拉克的行为视为侵略行动。
这些领土和资源争端最终导致了冲突的爆发。
伊拉克发动了一系列进攻,试图占领有争议的地区。
随着战斗升级,两国陆军和空军之间的交战越来越频繁,导致众多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宗教与政治冲突伊拉克伊朗战争也是一场宗教和政治冲突的体现。
伊拉克和伊朗是两个主要的伊斯兰教国家,但它们属于不同的派别。
伊拉克是一个以逊尼派为主的国家,而伊朗则是一个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两个派别之间存在深刻的信仰和政治分歧。
伊拉克的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利用战争来推翻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国,并以此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他试图动员和组织其他逊尼派国家来支持他的行动。
而伊朗则坚决抵抗这种侵略,并试图扩大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这场宗教和政治冲突对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整个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三、地缘政治变局伊拉克伊朗战争的爆发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中东地区的地缘变局造成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加剧了中东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海湾地区的邻国,感到威胁并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局势。
其次,战争导致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能源危机。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与结果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与结果伊拉克战争是指2003年至2011年间,由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军事行动。
这场战争涉及众多国际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一、背景与起因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
当时,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被指责侵略科威特,遭到多国联军的打击。
作为战争结束的条件之一,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尤其是对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进行了限制。
然而,这些制裁对伊拉克经济与民生造成了巨大的困境,而萨达姆政权却并未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野心。
此外,美国及其盟友对伊拉克在恐怖主义支持方面的指责也日益升温。
总之,这些因素逐渐加剧了伊拉克战争爆发的紧张局势。
二、导火索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恐怖分子袭击了美国的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和五角大楼,导致了数千人的死亡。
美国政府将袭击事件归咎于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由此引发了对恐怖主义的强烈反应。
尽管未提供确凿证据,但美国政府声称伊拉克政权与基地组织存在联系,并且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种指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一些国家认为美国政府将利用此机会推动推翻伊拉克政权的议程。
三、战争爆发2003年3月,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发表了一项重要声明,宣布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
布什政府强调,此次行动的目的是推翻伊拉克政权、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并且促进民主与自由的发展。
不久之后,一支由美国领导的多国联军开始对伊拉克进行空中打击,并于3月20日发动了地面入侵行动。
联军以压倒性的军事实力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却在后期卷入了民族和宗教冲突中。
四、战争的结果伊拉克战争导致了多方面的结果,其中包括:1.政权推翻与埃及的处决: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萨达姆·侯赛因被推翻并最终被处决。
这一事件标志着伊拉克政权的结束,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变动和混乱。
2.国内冲突与恐怖主义活动:伊拉克战争导致了国内各方势力的冲突,引发了长期的恐怖主义活动。
两伊战争简介
两伊战争简介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
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两伊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两伊战争分析中文名称:两伊战争参战部队:伊朗伊拉克战争结果:两败俱伤时间:1980年地点:阿拉伯河人物:霍梅尼萨达姆;侯赛因两伊战争详情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
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
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
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
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
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
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
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
伊拉克战争年年
伊拉克战争年年伊拉克战争,是指2003年至2011年间,以美国为主导的多国联军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侯赛因政权,以及之后针对恐怖组织的打击行动。
这场战争导致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深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
一、战争起因和背景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发生了一场军事冲突,即第一次海湾战争。
战后,联合国制裁伊拉克政权并设立军检区,以限制伊拉克的军事能力和核计划。
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展开了多轮的制裁与外交斡旋仍未解决伊拉克问题。
二、美伊关系紧张升级2002年,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发布了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报告,这成为美国对伊拉克采取武力行动的重要依据。
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与伊拉克的关系紧张升级,对伊拉克施加军事和经济压力,并一再要求其放弃核武器计划。
三、战争爆发与推进2003年3月,美国和一些支持国家组成的多国联军,以“伊拉克自由行动”为名义,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此次军事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巴格达,并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
尽管联军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随之而来的伊拉克局势变得混乱不堪,出现了各种武装冲突和社会动荡。
四、战争后果与扩大化伊拉克战争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房屋破坏,伊拉克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几乎完全崩溃,经济陷入困境。
此外,战争还加剧了伊拉克的宗派矛盾,导致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严重冲突。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也在战争的混乱中得以崛起,对伊拉克和整个中东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五、国际社会对战争的反应和评价伊拉克战争是当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军事行动之一。
一些国家对战争持支持态度,认为推翻伊拉克政权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另外一些国家对战争持反对态度,认为该战争违背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并且给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与动荡。
六、战争结束和后续影响2011年,美军正式退出伊拉克,标志着这场战争的结束。
两伊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 人拥抱痛哭。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 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 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 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五、地区冲突的原因与教训(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领土(能源)争端 ③宗教冲突 ④民族矛盾 ⑤国家领导人的地区霸权主义 ⑥大国力量的介入 2.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宗教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朗 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 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 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 达姆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 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 一些麻烦。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 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 而历史上,伊拉克为什叶派发源地,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伊 朗什叶派不满于伊拉克逊尼派大权在握的现状,同样令他 们不满意的还有伊拉克并非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 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并不像伊朗那样重要。其他阿拉伯 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 区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间接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 信心
两伊战争起因及其深远影响分析
两伊战争起因及其深远影响分析伊拉克挑起两伊战争是历史事实,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一、战争背景●领土争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长期存在领土争端,特别是关于阿拉伯河的归属问题。
这条水道是两国石油出口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经济价值。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1979年宣布废除两国之前签订的《阿尔及尔协定》,要求将阿拉伯河完全划归伊拉克所有,这成为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宗教与民族矛盾:伊拉克和伊朗的民族和宗教构成存在差异,伊拉克人口以阿拉伯人为主,而伊朗则是以波斯人为主。
这种民族和宗教的差异在历史上多次引发冲突和敌对情绪。
此外,伊朗什叶派政权与伊拉克逊尼派掌权的政体之间也存在矛盾。
●外部势力的干预:两伊战争也受到了外部势力的影响和干预。
美国、苏联等大国在中东地区有各自的利益,他们对两伊战争的态度和行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战争爆发●伊拉克的军事行动: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在萨达姆的指挥下,出动空军对伊朗多处机场进行突然空袭,同时地面部队也向伊朗边境要地发起了攻击。
伊拉克的这一军事行动标志着两伊战争的正式爆发。
●伊朗的回应:面对伊拉克的进攻,伊朗迅速组织抵抗,并进行了顽强的反击。
两国之间的战争逐渐升级,成为一场持续8年的边境战争。
三、战争的影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伊战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估计,双方共有约100万人死亡,200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战争还造成了约100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数千亿美元的间接损失。
●对中东局势的影响:两伊战争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和敌对情绪。
战争加剧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敌对情绪,为后来的中东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埋下了隐患。
此外,战争还削弱了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实力,使它们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下降。
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两伊战争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和苏联等大国在战争期间向各自支持的一方提供了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中东地区成为了冷战的重要舞台之一。
两伊战争-战争
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 停火,发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
尔协议》继续有效,并预备在伊拉克底子权利得以 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6月20日,又发布10天
内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6月29日,其
军队已基本撤出伊朗。
战争在伊 拉克境内
1982年 7月13日,伊朗 集中10万军队,在猛烈 炮火支援下,向伊拉克 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 烈进攻 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 动 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 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 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 格达造成威胁
对国内什叶派采取强 硬措施,加剧两伊矛 盾
阿拉伯河 在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部。为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和卡伦河汇流而成,全长约190公里。下游为伊朗和伊拉克界 河,两国对于此河归属尚有争议。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在伊拉克境内的克尔奈(al-Qurnah) 汇合,称阿拉伯河,向东南延伸至巴士拉附近与来自伊朗的卡 伦河汇流,之下约100公里形成两伊之间的界河,在法奥以北 注入波斯湾。
战争在伊 拉克境内
1982年 7月13日,伊朗 集中10万军队,在猛烈 炮火支援下,向伊拉克 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 烈进攻 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 动 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 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 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 格达造成威胁
伊拉克军队前后组 织 7次反击,将伊 朗军队阻挡在边界 一带。
• 第三时期,从1984年 4月开始的 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
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伊拉克为摆脱被动状态, 对伊朗发动了大规模的、多批次的“袭船战”和“袭城战”,并
组织了多次地面反击。伊朗面对伊拉克的攻势,也在不同地区发动进攻,先 后进行了“曙光” 8、 9号攻势和 “卡尔巴拉” 1、2、3、4、5、6号攻势, 但是收效不大。至1988年 7月,伊朗所占伊拉克领土几乎全部丧失。为使两 伊战争尽快结束,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 7月20日通过了要求 两伊立即停火的第 598号决议。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
伊拉克战争
4、控制中东的石油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199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 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约占 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政府官员从不讳言他 们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
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曾表示:“让我们简单 地看这个问题,伊拉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 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 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 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 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 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 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 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 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
国家关系:美国与伊拉克关系紧张,由此产生热战,使世 界陷入战乱之中。
国际组织:伊拉克战争中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 援助物资 国际事件: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经济: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 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 超级大国,这也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原因。
海湾战争
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区
俄罗斯
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 俄罗斯和中国
“布什主义”“先发制人” 阿富汗战争 南亚局势
伊拉克战争
伊斯兰世界
2、美国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
乔治· 理博伊:“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 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 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 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 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 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 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 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明: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 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伊拉克战争与土耳其对外政策
伊拉克战争与土耳其对外政策1. 引言1.1 伊拉克战争背景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指2003年3月20日至2011年12月18日发生在伊拉克的一场由美国领导的军事行动。
该战争的背景主要是由于美国政府声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对国际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提出了“反恐战争”的理由,企图推翻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
美国也试图借助此次战争推动中东地区的政治变革和建立民主制度。
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开始加大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将伊拉克视为一个潜在的恐怖主义渊源,认为伊拉克政权必须被推翻。
在国际舆论上,美国政府宣称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在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因此需要通过武力推翻伊拉克政权以确保国际安全。
伊拉克战争背景主要是建立在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武力推翻伊拉克政权,以消除恐怖主义威胁和推动中东政治变革的基础之上。
该战争对于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地缘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土耳其对外政策背景土耳其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地理位置,一直扮演着地区稳定和安全的关键角色。
自建国以来,土耳其一直追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
土耳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元化。
土耳其不仅与西方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参与了北约等国际组织,还与中东和非洲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土耳其也在加强与俄罗斯等东方国家的合作,以拓展其外交影响力。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土耳其积极主张和平解决地区冲突和纠纷。
土耳其一直倡导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和干涉他国内政。
土耳其还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土耳其对外政策以独立自主、多元化和和平解决争端为核心原则。
土耳其将继续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
2. 正文2.1 伊拉克战争起因伊拉克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在那个时候,伊拉克与邻国科威特之间爆发了争端,主要原因是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盗取石油和超出其石油配额。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在中东穆斯林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
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
中国古称伊拉克为黑衣大食。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
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
1、领土争端:焦点是阿拉伯河主权归属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
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
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
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曾在阿拉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夺。
后来,英、俄等国也把争夺的触角伸到这里,插手阿拉伯河的划界成为它们体现自己势力存在的一种方式。
1913年,在英、俄裁定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一年后确定了在阿拉伯河上的边界走向。
除一段外,两国边界都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整条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该河的主权归独立的伊拉克所有。
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
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
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
伊拉克战争发后冷战时期的冲突升级
伊拉克战争发后冷战时期的冲突升级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相反,这场战争发后,冷战时期的冲突升级。
本文将分析伊拉克战争发后冷战时期的冲突升级,并探讨其对全球局势的影响。
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
经过数月的战斗,美国军队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结束了伊拉克战争。
然而,与美国等国家的预期不同,伊拉克的战后局势并未迅速稳定。
二、伊拉克内部冲突加剧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伊拉克陷入了内部的混乱与冲突。
宗派之间的矛盾与地区之间的分裂问题浮出水面。
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敌对关系加剧,而库尔德人则试图争取更大的自治权。
这场内部冲突在战后几年持续升级,给伊拉克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重大威胁。
三、地区局势动荡伊拉克的内部冲突不仅限于国内,也波及到了整个中东地区。
邻国伊朗与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大国对伊拉克的影响力争夺愈演愈烈。
伊拉克内部的权力真空成为这些地区大国干预的理由与借口,加剧了伊拉克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
四、国际力量的干预与影响伊拉克战后的冲突升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干预。
联合国、阿拉伯联盟等组织对伊拉克的重建与稳定提供了援助,希望能够通过多方的努力实现伊拉克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然而,在背后,一些国家利用伊拉克战后的混乱为自己谋取利益,进一步加剧了冲突的升级。
五、全球局势的影响伊拉克战后冷战时期的冲突升级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东地区的动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石油价格的波动使得各国面临能源供应的风险。
其次,战后冲突的升级还加剧了恐怖主义的威胁。
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为恐怖组织提供了温床,激发了恐怖袭击事件的增长。
此外,战后的冲突还导致了大量的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引发了人道危机。
六、解决伊拉克冲突的努力为了解决伊拉克战后的冲突,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多国派遣维和部队以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推动伊拉克政府与各派别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伊拉克伊朗战争
伊拉克伊朗战争伊拉克伊朗战争,也被称为第一次湾岸战争,是指发生在1980年至1988年期间,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武装冲突。
这场战争给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两国以及国际社会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 背景伊拉克伊朗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两国边界争议和政治矛盾。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认为,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反政府武装。
此外,对重要的航道控制和地缘战略位置的争夺也是战争爆发的因素。
2. 战争爆发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发动了对伊朗的入侵,试图迅速攻占东部的油田地区。
然而,在伊朗的强烈抵抗下,一开始的入侵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胜果。
战争从这一时刻开始,进入了长达8年的持续战争状态。
3. 战争持续与胶着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双方都曾取得胜利,但也经历了巨大的牺牲。
伊拉克曾在1982年-1988年期间占领了一些位于伊朗境内的战略城市,但伊朗从未放弃,坚定地保卫自己的领土。
这使得战争进入了胶着状态,双方在战线上相持不下。
4. 战争影响(1)人道主义灾难:伊拉克伊朗战争造成了大量的平民伤亡,战争期间也发生了多起使用化学武器的事件,导致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2)石油输出受阻:战争期间,波斯湾地区的主要石油输出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军事技术创新:伊拉克伊朗战争成为世界上同类战争中军事技术创新最为迅速的一次。
双方在战争中采取了各种新式的武器和战术。
5. 终结1988年,联合国发表声明呼吁停火,并且在双方的同意下派遣了一支观察团作为调解。
最终,伊拉克和伊朗在1988年接受了联合国的调解,停战协议于同年8月20日在伊拉克巴格达签订。
6.战争的启示伊拉克伊朗战争让人们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对于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也暴露了国际社会在处理地区冲突中的一些问题,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于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视。
总结伊拉克伊朗战争是一场长达8年的武装冲突,给伊拉克和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控制 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石油来主导国际油价, 从而打击欧洲经济对手。
开战理由及目的
伊拉克同美国 在1967年中东战争后断交。两伊战争中两国 关系有较大发展,1984年复交。海湾战争爆发后, 1991年2月伊拉克宣布与美国断交 。1992年美、 伊围绕执行安理会决议等问题多次发生对抗;美国 一再声称要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执行决议。克林顿上 台后,伊拉克表示愿同美国对话,美国强调伊拉克 必须全面执行安理会决议,并坚持对伊拉克保持国 际制裁。
为什么爆发伊拉克战争?
第一,是为了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
第二,是为了在中东树立权威,推行其“大 中东民主计划”。更好的为其全球战略服务, 加固他的全球霸主地位。 第三,是为了拔除萨达姆这个一向和美国作 对的强权人 物,结束萨达姆在伊拉克的统 治。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 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 。
美国为什么选择攻打伊拉克,而不是伊朗 或中国、俄罗斯?
因为伊拉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国内局 势相对来说更不是那么的稳定,中国、俄罗 斯现在是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国啊,而且 国际上也比较有威望,美国攻打伊拉克的主 要原因May be是因为石油。
各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 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 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 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 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 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 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 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 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 该军事行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奥地利、瑞士 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沙特阿拉伯禁止美 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战情 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伊拉克与中国关系
伊拉克与中国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 ,建交后两 国党政、民间团体来往频繁。1990年海湾危机后, 中国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止了与伊拉克 的经贸、军事往来。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 与伊拉克逐渐恢复交往。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 爆发后,中伊双边关系受到影响。战后,随着伊拉 克政治重建的发展,中伊双边交往逐渐恢复
1998年12月17日至19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军事行 动。 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2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对伊拉克 武器监督、检查和视察委员会,但遭伊拉克拒绝。 2002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第 1441号决议。随后,联合国核查人员开始进入伊拉克,恢复了中断4年的对 伊武器核查,将于2003年1月27日前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关于伊拉克武器的 正式报告。 2003年 3月20日:“斩首”行动宣告战争开始。4月4日:美司令部称2500名伊拉 克士兵投降。4月7日:巴士拉战斗基本结束,占领总统官邸。4月9日:萨达 姆政权倒台。5月1日:布什宣布对伊主要战事结束。5月6日:美国任命布雷 默担任美驻伊最高文职行政长官。5月22日:联合国取消对伊拉克制裁。7月 13-15日:伊拉克过渡政府委员会成立。7月22日:萨达姆的两 个儿子在摩 苏尔被打死。8月15日:伊北部拜吉地区输油管被破坏。8月19日:联合国驻 巴格达总部遭汽车炸弹袭击,包括特使德梅洛在内的22人死亡。9月1日:伊 过渡政府委员会任命由25名部长组成的政府。10月2日:一份指明尚未在伊 拉克发现大杀伤性武器证据的报告提交给了美国国会。11月15日:美方与伊 拉克临时政府委员会就美伊交权达成协议。12月13日:萨达姆在提克里特一 农场被抓获。
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 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 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 击。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 界大多数
爆发时间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 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澳大利亚 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 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 统乔治· W· 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侯赛因 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 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 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 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 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 自治的政府, ●发现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body bomb
•body bomb
日本伊拉克关系
今天的日本,经济繁荣发达,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富裕安康,国力强大,是亚 洲和平和稳定的重要力量。 而日本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因为有美军在日本驻扎五十多年的结 果。正因为有美军的驻扎,日本人才吸收到了自由民主文明的空气,才能得到 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支持,创造了伟大的经济奇迹和政治奇迹。 现在,美军象当年进驻日本一样进驻了伊拉克,这完全符合伊拉克人 了的意愿。既然几乎没有资源、面积很少的日本能够在美军的领导下创造了奇 迹,那么具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的伊拉克更加能够创造奇迹。以前, 在萨达姆的统治下,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全部为萨达姆一个人所霸占,用于它个 人的奢侈生活、对外国的侵略和“邪恶轴心”军事同盟的军费,一点儿也没有 用于伊拉克人民的生活上去。萨达姆政权跨台之后,伊拉克人民有史以来第一 次成了自己的石油资源的主人,虽然还有一小撮萨达姆的残余力量疯狂破坏, 但是这些不敢和美军以及伊拉克人民正面交手的土匪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随着联合国制裁的解除,石油出口的恢复,滚滚石油变成的黄金源源不断的到 了伊拉克人民自己的手中,伊拉克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象50年前的日本人民 一样,描绘着亘古未有的壮丽图画。
伊拉克和联合国的关系
从打击南联盟到进攻塔利班,美国都打得顺风顺水。 在导弹的狂轰滥炸之下,一个又一个的反美势力分 崩离析。面对已经打过许多交道,掌握了大量军事 资料的伊拉克,美国有着更大的胜算。因为在海湾 战争之后,伊拉克一直被联合国制裁,从经济到军 事都受到很大的打击与削弱,其国力已与海湾战争 前不可同日而语。通过武器核查,美国掌握了所需 的军事部署资料,如对伊开战,在军事上应该是易 如反掌。借助“反恐”的态势,相信在民众中也不 会出现太大的阻力。
重大事件
1979年7月,萨达姆· 侯赛因就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统兼 总理。1995年10月和2002年10月,在全民公决中连任。 1980年9月,伊拉克同伊朗爆发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 海湾战争爆发。 1996年12月9日,联合国批准伊“石油换食品”计划。 1998年2月22日,联合国与伊达成武器核查协议。 1998年10月31日,伊宣布中止同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合作。 1998年12月16日,武器核查小组撤离伊拉克4年 1月10日:美国宣布萨达姆为战俘。2月1日:伊北部埃尔比勒的两处库尔德 人机构遭自杀性炸弹袭击,105人死亡。2月2日:布什下令成立调查伊大杀 伤性武器情报的独立调查委员会。2月7日:联合国一专家组抵达伊拉克,对 伊局势和大选的可能性进行评估。2月11日:巴格达南部一警局和一新兵招募 处遭汽车炸弹袭击,近百人死亡。2月14日:费卢杰镇的一处警察局和一座政 府大楼遭到武装分子枪击,20多人死亡。 美伊交权时间表 2003年 11月15日—2004年3月:联军负责在伊拉克维和并承认联军地位。 2004年 5月31日前:由伊18省选举代表组成临时国会。 2004年 6月30日前:由国会任命临时政府,美军向该政府转交伊拉克主权。2005 年年底前:通过公决选举出立法大会并起草新宪法,随后选举并组成正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