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的繁殖习性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生物学特性

目录•南美白对虾简介•南美白对虾的繁殖与生长•南美白对虾的生理学特性•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学特性•南美白对虾的遗传学特性•南美白对虾的应用与养殖前景南美白对虾简介栖息地南美白对虾通常栖息在沿海水域的沙质或泥质海底,适应温度范围为18-32°C,盐度范围为25-35‰。

分布南美白对虾广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温暖水域,从墨西哥湾到东南亚,包括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

分布与栖息地南美白对虾是杂食性动物,以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多毛类、植物碎片和有机碎屑为食。

南美白对虾在自然环境中昼夜均会摄食,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通常在白天投喂饲料。

摄食量受水温、水质、疾病等因素影响。

食性摄食习性食性及摄食习性生活习性繁殖01南美白对虾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开始性成熟,雌虾卵巢可多次成熟,每次产卵量约10-100粒。

雄虾精巢发育成熟后可多次排放精荚,每荚含精子数千至数万粒。

生长02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较缓慢,从虾苗到成虾一般需要6-12个月,最大个体长可达20cm以上。

蜕皮03南美白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次蜕皮以适应生长需求,蜕皮时间受环境条件和个体健康状况影响。

南美白对虾的繁殖与生长01繁殖期南美白对虾的繁殖期通常在3-5月,水温在20-30℃时为最佳繁殖温度。

02产卵量雌性南美白对虾每次产卵数量通常在数十万至数百万粒不等,具体产卵量与个体大小和环境条件有关。

03繁殖环境南美白对虾喜欢在安静、清澈、盐度适中的水域中繁殖,通常在浅海区的沙泥底质或珊瑚礁石洞穴中产卵。

生长速度01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刚孵化的幼体一般需要2-3个月才能长到5cm左右的成体。

02最适生长温度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此温度范围内其生长速度最快。

寿命03南美白对虾的寿命一般为1-2年,但在适宜的养殖条件下也可以存活3-4年。

蜕皮与生长周期蜕皮特性南美白对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蜕皮,每次蜕皮后体长和体重都会增加。

生长周期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和成虾。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

亲体培育饲料与营养
饲料
日本对虾亲体培育期间需要投喂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求。推荐的饲料包括新鲜或冷冻的小型甲壳类动 物(如糠虾、丰年虫等)、高质量的鱼粉或合成饲料等。
营养
在亲体培育过程中,应关注各类营养素的供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合理的营养 搭配有助于提高亲体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同时,应避免过量投喂饲料,以免水质恶化对亲体产生负面影响。
亲虾性腺的发育和成熟。
繁殖环境管理
在亲虾繁殖期间,加强对水质、温 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以利于亲虾的繁殖和幼体的生长 。
幼体培育
将孵化出的幼体转移到育苗池中, 进行进一步的培育和养殖,直至达 到商品规格。
04
日本对虾幼体培育技术
幼体培育环境与设施
培育池
水源和水质
日本对虾幼体培育通常在室内或室外的小 型水泥池中进行,池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日本对虾繁殖及培育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疾病防控挑战
随着日本对虾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也相应增 加,需要加强疾病防控技术和措施的研究。
市场需求的机遇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健康养殖产品的需求增加,日本对虾的市场需 求也相应增加,为养殖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技术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为日本对虾的繁殖和培育技术带来了更多的 创新机遇,有望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VS
遗传育种
通过亲体培育技术,可以筛选出具有优良 性状的亲体,进行遗传育种,提高日本对 虾的品质和产量。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学研究
日本对虾的繁殖习性和亲体培育技术是生物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了解日本对 虾的生殖和生长发育过程。

众生培训01-南美白对虾概况

众生培训01-南美白对虾概况

蜕壳与生长(1)
蜕壳主要受体内内分泌激素调控。通过切除单侧眼柄,可以造成虾体内分泌平衡失调 并诱发蜕皮。此外,也受环境因子及营养条件的影响,低盐度及高水温会增加蜕皮频率, 养殖环境的突然变化或某些化学药物的使用也会刺激蜕皮。南美白对虾幼苗阶段于28℃水 温时,约30~40小时蜕壳一次,1~5克的幼虾约4~6天蜕壳一次,而15克以上的虾约两周 蜕皮一次。蜕壳虽是对虾的个体行为。但就群体而言,蜕皮具有明显的月周期规律性,农 历初一或十五月缺月圆时,对虾会大量蜕壳。15克以上的大虾,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5 日,蜕壳的数量为总数量的45%~73%。在蜕壳高峰来临前,对虾往往表现的异常活跃, 并有池边巡游现象。 营养供给是否均衡,亦关系到蜕壳顺畅与否。
体长:厘米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0 0 0.02 0.12 0.39 0.88 1.61 2.89 4.56 6.75 9.54 13.00 17.20 22.21 28.10 34.94 42.79
“南美白对虾”介绍
主动学习 天天向上
徐希宝 2016年5月28日
产地介绍
南美白对虾,学名凡纳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原产于南美洲 太平洋沿岸海域;自然栖息地为泥质海底,水深0~72m,水温25~32℃, 盐度28~34‰,pH值7.7~8.3。
繁殖习性(1)
南美白对虾的繁殖期较长,怀卵亲虾在主要分布区周年可见,但不同 分布区的亲虾其繁殖时期的先后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厄瓜多尔北沿海的 繁殖高峰期一般出现在4~9月。每年从3月开始,虾苗便在沿岸一带大量出 现,延续时捕捞的黄金季节,而南方的秘鲁中部一带沿海,繁殖 高峰一般在12月至翌年4月。

中国对虾的养殖

中国对虾的养殖

第一节中国对虾的生物学一中国对虾对环境的适应对温度的适应:分布于珠江口的种群耐低温能力较差,分布于黄渤海的技能耐受高温,又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

对盐度的适应:广盐性生物,仔幼虾多半在半咸水域生活,成虾生活在盐度较高的外海。

对盐度的突然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差。

栖息方式与底质:潜居,白天多潜入泥砂中,但养成期白天也多出穴觅食。

对虾与水质二中国对虾的食性幼体阶段以10微米左右的多甲藻等浮游生物为食;体长6-9mm的仔虾以底栖的舟形藻为主,其次是曲舟藻和圆筛藻;幼虾以小型甲壳类为主食,还摄食多毛类及软体动物的幼贝或幼体等;成虾以底栖的甲壳类为主。

交配期雄虾摄食强度下降,雌虾在生殖蜕壳前后摄食强度下降,交配结束后开始强烈索饵。

三中国对虾的繁殖习性雄虾生后约5个月成熟,秋末冬初与雌虾交配,将含有精子的精荚囊授予雌虾纳精囊内,雌虾翌年5月性成熟,将精卵同时排入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海水中发育孵化,经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期幼体、仔虾期进入幼虾,完成幼体发育。

四中国对虾的生长特点:生长迅速;生长与蜕壳(蜕壳是生长的结果,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促进蜕壳是有害的);生长与环境(水温、盐度)。

第二节中国对虾的苗种生产一育苗前的准备工作育苗计划的制定、人力的分工与培训、实验室的准备、育苗设施的维修与试运转、工具的准备、饲料的准备及常用药物的准备等等。

二亲虾的选择与运输来源:一是人工越冬培育的亲虾,二是采捕海中亲虾。

亲虾选择:体壮力强的个体;卵巢发育正常丰满,纵贯整个虾体背面,绿色或浅绿色,无白色边缘;纳精囊饱满,能看到其内乳白色的精荚;大个体。

亲虾数量:2尾亲虾/m3。

亲虾运输:陆运(24小时内,直径80cm的帆布桶水深40-50cm,装亲虾50尾左右,水温8-10℃,备用充气机或氧气瓶)、水运(取海水方便,可增大亲虾密度)和空运(20L的尼龙袋装水1/3,放入亲虾5-8尾,充满氧气扎口后装于纸箱或保温箱内运输,放冰袋降温,10℃)。

中国对虾繁殖习性及工厂化育苗技术

中国对虾繁殖习性及工厂化育苗技术

中国对虾繁殖习性及工厂化育苗技术作者:范国宾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7期摘要介绍了中国对虾的繁殖习性,并对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和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中国对虾;繁殖习性;工厂化;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 S968.2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287-02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类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黄渤海沿岸,东海、南海及韩朝西海沿岸偶见。

中国对虾的适温范围18~30 ℃;适盐度为25‰左右;食性较广,以肉食动物为主,幼体以甲藻和浮游动物及植物为主。

中国对虾是虾中之王,具有个体大、味道好、价值高和营养丰富等优点;同时也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

中国对虾在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对虾海上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因此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及近海放流与人工养殖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中国对虾的繁殖习性中国对虾多数为1年成熟并繁殖后代,雌雄异体。

雌雄对虾的成熟期不同,雄虾当年就可以达到性成熟,雌虾需要到翌年4—5月才能成熟。

当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雄虾成熟后与雌虾交配。

交配是在雌虾蜕壳后、新壳未硬前进行,雄虾将精子送入雌虾的纳精囊里。

受精后,雌虾纳精囊由原平扁透明变得饱满微凸并呈乳白色。

交配后翌年4—6月,雌虾性腺成熟开始产卵。

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产卵水温为13~18 ℃,人工育苗可通过提高水温的办法提前到3—4月产卵。

中国对虾具有多次(分批)产卵的习性,雌虾一边产卵,一边将纳精囊里的精子放出与卵结合。

中国对虾自产卵受精孵化到仔虾,要经过3个不同形状的阶段和9次蜕壳,即: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等3个阶段,然后才到仔虾。

仔虾还要经过14~22次蜕壳,才能达到性成熟繁殖后代。

2 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2.1 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人工育苗的基本设施需要有育苗室、育苗池、亲虾产卵池、动物饵料孵化池、充气设备、供水设备、增温设施、储水池、亲虾(待产卵雌虾)等。

对虾繁殖生物学和苗种培育

对虾繁殖生物学和苗种培育
巢很快成熟。


斑节对虾多数是一年成熟并繁殖后代.它的繁 殖期较长,7月至翌年2月均为繁殖产卵期。交配一
般发生在夜间进行.接着雌虾脱皮。斑节对虾求偶
相交配,一般可以观察到3个显著阶段。
雌性
雄性
产 卵 斑节对虾产卵发生在晚上,柄息在砂质底的亲 虾.突然活跃起来。在水中游泳一分钟,然后产卵, 并缓慢地游泳于水上层或中层。产卵期间、3对步足 紧紧在一起进行一开一闭运动。这有助子产卵排精,
Ⅵ期(产后期):卵巢体积萎缩,呈黄白色,外观已不
易见。卵巢内还有许多发育早期(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
及部分末产出的成熟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小卵母纳 跑迅速发育,经生长期达成熟期,并再次诽出。如此 反复数次,卵巢不再发育,性腺发育暂时休止。
雄虾精巢内精原细胞发育经过初级精母细胞、次级
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精子第一次形成后,在精巢内由生
1.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发达坚厚的外骨骼
节肢动物要在陆上存活,首先必须制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 发,其包被身体的角质膜(cuticle),也就是外骨骼,除防患 躯体受到伤残外,正起着这种重要的作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 物虽都有角质膜,但颇纤薄,而节肢动物的却十分发达,坚硬 厚实。(详细结构见讲义)
(7)独特的消化系统和新出现的马氏管
动物加强运动,能量消耗增大,必然要提高养料的需求量, 这样也就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达。节肢动物捕食、摄食以及碎 食的结构都明显强于环节动物。 随着代谢作用的兴旺,节肢动物产生了新的排泄器官,即
马氏管(Malpighian tube)。虽然环节动物的后管肾仍然保留
于一小部分节肢动物中,但大部分种类已丧失这种器官,代之 而营排泄的乃是马氏管。这是从中肠与后肠之间发出的多数细 管,直接浸浴在血体腔内的血液中,能吸收大量尿酸等蛋白质 的分解产物,使之通过后肠,与食物残渣一起由肛门排出。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日本对虾亦称竹节虾、斑节虾、花虾及车虾,英文名称Kurumashrimp,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红海、坦桑尼亚、菲律宾到日本的东南沿海,我国江苏以南沿海也有分布。

由于日本对虾甲壳坚硬,耐干、耐低温、耐低氧能力好,适宜活虾运销,经济价值较高。

此外,日本对虾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好,抗病能力也较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养殖虾类强,因此,从90年代起,我国日本对虾养殖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沿海各地普遍养殖的虾种。

一、繁殖习性日本对虾繁殖期较长,每年2月中旬至10月中旬均可产卵,产卵盛期为5月~8月,产卵适温为20℃~28℃。

性成熟个体的体长范围为118mm~180mm,以130mm~160mm为主。

日本对虾行软壳交配,雄虾成熟后即可在雌虾蜕壳后不久与之交尾,而雌虾外壳变硬后便不能再交尾,未交配的雌虾要到下次蜕壳后才有交尾的可能。

日本对虾有多次发育、多次产卵现象。

雌虾性腺发育成熟或接近成熟时便可产卵。

产卵行为多发生在夜间,前期集中在20∶00~24∶00,后期则集中在0∶00~4∶00,其产卵量因个体大小及产卵时卵巢的成熟度不同而异,一般在20万粒~60万粒,个别可达100万粒。

产卵时,雄虾在水中层游动,成熟卵子从雌性生殖孔排出体外的同时,贮存在纳精囊里的精子也排出体外,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受精。

产卵的同时雌虾划动游泳足,使卵子均匀分布于水中,并有助于受精。

产卵过程一般几分钟内完成,成熟度差的分几次完成,甚至延长到第二个夜间完成。

二、繁殖亲体培育目前日本对虾育苗用的繁殖亲体一般是从自然海区捕获的成熟或接近成熟的个体,经过暂养或催熟培育使其产卵。

此外,尚可利用人工养殖的大个体虾,经人工越冬和促熟培育而获得卵子。

秋季捕获的野生日本对虾或人工养殖的日本对虾需经人工越冬培育及春季的催熟培育,而春夏季捕获的野生个体则只需经过短暂的催熟培育即可成功繁育子一代。

日本对虾繁育亲体的培育条件及主要措施如下:1.栖息环境条件日本对虾具有典型的昼伏夜出和潜入沙层栖息习性,室内越冬池池底铺设沙层是日本对虾顺利越冬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虾习性

对虾习性

生物学特性南美白对虾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亚科、对虾属,其外形酷似中国对虾、甲壳薄,体青灰色(或白色),额角稍向下弯,尖端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

头胸甲较短(故出肉率高)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即消失。

头胸甲具肝刺、肝脊明显;第一触角具双鞭,长度大致相等,第1至第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

第4、5步足无上肢;腹部第1至第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无缘侧刺;雌虾不具纳精囊,属开放式类型,所以精荚易脱落,造成获取受精卵困难。

雄虾第一腹肢的内肢特化为交接器,略呈卷筒状,表面布有不同形态和大小的沟峰和突起。

一、形态特性南美白对虾与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相似。

成虾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青蓝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呈白垩状,故有白脚虾或白肢虾之称。

南美白对虾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出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2~9/2~4。

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为1:3,出肉率比较高。

额角侧沟比较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

头胸甲具肝刺及触角刺,但不具尖刺及鳃甲刺。

肝脊明显。

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

第1~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步具雏形外肢。

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

南美白对虾不具纳精囊。

已经成熟的个体原纳精囊位置处于第4~5对步足间,纳精囊的外骨骼呈倒“Q”状。

属于开放型外生殖器,目前已知的开放型外生殖器的对虾有5种,即:南美白对虾、蓝对虾、西方对虾、白对虾、史氏对虾。

开放型交接器纳精囊比较容易脱落,人工繁殖虾苗比较困难。

雄性第1腹肢的内肢特化为交接器,呈卷筒状,其表面布有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沟缝和突起。

南美白对虾雌雄个体不论成熟与否,其大触须近基部处有明显的折曲,因此不能依此作为判定性别的根据。

二、生活史南美白对虾在自然海区长到成虾后,便离开浅水区,到离岸较远且水较深的海区生活,一般水深为70米左右。

对虾的繁殖习性

对虾的繁殖习性

求偶行为
求偶配对
对虾在繁殖季节会进行求偶配对 ,通常是雌虾和雄虾通过触角、 视觉和化学信号相互识别。
求偶舞蹈
雄虾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求偶舞 蹈吸引雌虾,包括快速移动、旋 转、跳跃等动作。
交配行为
交配过程
雌虾和雄虾在求偶成功后进行交配, 雄虾将精子传递给雌虾,通常在水中 进行。
交配环境
交配通常在隐蔽的洞穴或水草中进行 ,以避免天敌的干扰。
力的下降。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也是对虾繁殖的一大威 胁,如弧菌病等,可能对对虾的生 殖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繁殖。
寄生虫
寄生虫如线虫、吸虫等也会影响对 虾的繁殖,它们可能寄生于对虾的 生殖器官或者卵上,导致卵孵化率 降低或者幼体的死亡。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温波动
气候变化导致的水温波动可能对对虾的繁殖产生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可能影响对虾的生殖能力 。
产卵行为
产卵时间
雌虾通常在交配后不久开始产卵,产卵时间会根据水温、水 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产卵数量
雌虾一次可产数百至上千个卵,产卵数量与个体大小和环境 条件有关。
03 对虾的繁殖生态
繁殖场地的选择
繁殖场地的选择
对虾繁殖场地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质、底质、盐度、水流、隐 蔽物等。对虾通常会选择水质清澈、底质稳定、盐度适中、水流适度、有足够 隐蔽物的场地进行繁殖。
基因技术应用
03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对虾抗病能力、生长
速度和繁殖性能。
对虾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种质资源库建设
建立对虾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和保护珍稀、 濒危和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
遗传资源研究
开展对虾遗传资源研究,了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 样性,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对虾的繁殖习性》课件

《对虾的繁殖习性》课件
卵胎生
部分对虾种类采用卵胎生的繁殖方式 ,即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孵化,直接产 出幼虾。这种繁殖方式提高了幼虾的 生存率。
对虾的繁殖效率
繁殖频率
对虾的繁殖频率取决于其生长速 度、环境条件和寿命。在适宜的 环境下,对虾每年可以繁殖数次

繁殖数量
一对健康的成年对虾每年可以产下 大量的受精卵,孵化出大量的幼虾 。这使得对虾种群能够在适宜的环 境中迅速增长。

求偶行为
雄性对虾通过展示鲜艳的 颜色和特殊的行为来吸引 雌性。这些行为包括舞动
触角、摆动身体等。
交配过程
交配时,雄性会用其交配 器将精子传递给雌性。这 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水中或
底栖环境中。
对虾的繁殖方式
卵生
对虾通过产卵进行繁殖。雌性对虾会 将受精卵附着在底栖环境或漂浮在水 中的物体上,孵化后成为幼虾。
详细描述
对虾适宜的繁殖pH值通常在7.5-8.5之间,不同种类的对虾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对虾的繁殖,可能导致繁殖力下降、孵化率降低等问题。因此,
在养殖对虾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pH值的控制,以确保对虾的繁殖顺利进行。
04
对虾的繁殖方式
对虾的繁殖行为
繁殖季节
对虾的繁殖季节通常与水 温、盐度等环境因素相关 。在适宜的温度和盐度条 件下,繁殖活动最为活跃
影响因素
影响对虾繁殖效率的因素包括水质 、食物供应、种群密度等。在良好 的养殖环境下,可以提高对虾的繁 殖效率和幼虾的存活率。
05
对虾的繁殖保护
对虾的繁殖保护措施
建立繁殖保护区
选择合适的海域,设立繁殖保护区,对对 虾进行重点保护。
限制捕捞量
根据对虾繁殖情况,制定合理的捕捞量, 确保繁殖种群数量稳定。

对虾的繁殖习性

对虾的繁殖习性
运动 水平游泳,不久即转为底栖生活
作业
1、对虾的卵子有哪些特征?
2、请叙述对虾的胚胎发育过程
3、对虾的交尾时间为
,产卵时间为

自然界中对虾的产卵量大约为

4、对虾的无节幼体有哪些特征?运动及摄食习性?
分为几期?各期如何来划分?
5、对虾的溞状幼体有哪些特征?运动及摄食习性?
分为几期?各期如何来划分?
日本对虾 20-50万粒
三:胚胎发育
1:卵子特点
中黄卵,刚产出时形状不规则呈多角形,入水后变圆。 灰绿色,直径235-275微米,10分钟后举起受精膜, 膜径330-440微米。沉性卵
2:胚胎发育 过程
受精卵 1-2小时
卵裂
5-6小时 囊胚
膜内无节幼体
肢芽期
时间 18-20℃ 约30多小时
原肠胚
受精卵
三:对虾的繁殖习性 (一)性腺发育
特点: ♀性:9月份未发育重量很小<1% 10-12月增长较快平均2.5% 12月-2月基本不增长 3月份迅速增长6.4% 4月中旬接近10% 4月下旬为13%左右 5月初达到15%左右开始产卵。
♂性:未成熟时无色透明,当年秋末成熟时则 为乳白色。能反复形成精夹,多次交尾
NⅥ 尾棘7对,头胸甲雏形增大
2:蚤状幼体
特征
体分节,具有头胸甲, 出现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 具有7对附肢。
食性 主要 为浮游植物,后期也摄食浮游动物。
运动 作蝶泳式的平衡运动
分期
ZⅠ无额角,复眼出现雏形,无眼柄。 ZⅡ 出现额角,复眼具柄,尾肢雏形出现 ZⅢ 尾节增大,尾肢外露
3:糠虾幼体 特征 头胸部与腹部分界明显, 各附肢俱全,初具虾形。 食性 主要为浮游动物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中国对虾养殖技术我们通常说的对虾一般是指对虾属和新对虾属中的对虾,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在东海、南海有时也能见到它的踪迹,但数量很少,下将我国养殖的主要品种中国对虾(又名东方对虾)介绍如下。

对虾的繁殖习性和生活史雌,雄对虾的成熟期是不同时的。

雄虾当年就可达性成熟,而雌虾需到翌年4、5月才能成熟。

雄虾成熟后,约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与雌虾交配。

交配时是在雌虾退壳后新的甲壳未变硬前由雄虾将精类送入雌虾的纳精囊内。

交配后的雌虾纳精囊由原先的平扁而透明变得饱满微凸而呈乳白色。

在交配后的第二年4-6月,雌虾性腺成熟并产卵,中国对虾在自然海区的产卵水温为13-18℃。

人工饲养在控温的条件下可提前到3月份产卵。

对虾具有多次(分批)产卵的习性。

雌虾产卵时一边产卵,一边将纳精囊中的精子放出与卵结合。

中国对虾从产卵受精孵化到仔虾是要经过3个完全不同形状的阶段,9次脱壳,即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才到仔虾。

仔虾再经过14一22次脱壳才达到性成熟进行交配繁殖后代。

对虾育苗的环境因子对虾育苗在南方一般都是采在水泥池内进行,中国对虾育苗的适宜环境因子是:1、水温:产卵及受精卵孵化最适宜水温为18-20℃,无节幼体阶段为20-22℃,蚤状幼体为22-24℃,糠虾幼体为23-25℃,但当培育到仔虾期时,虾苗准备出池前2-3天,要逐渐降到与养殖池水温相接近。

以免出池后与养殖池温差过大而死亡。

2、pH值一般均为7.8-8.6之间。

3、盐度一般均为25‰左右。

4、溶解氧4毫米升以上。

对虾养成技术1、清池除害:池塘建成或老塘修复后,在拟定放养20天前,要进行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淤泥,杂藻及动物性敌害生物。

清除敌害生物的方法是:不积水的池塘,在对虾收获后将塘水排干,曝晒一冬,就能达到清除之目的。

但不能排干曝晒的池塘,需用药物清除。

常用的药物有茶籽饼,漂白粉、鱼藤精、生石灰等。

2、饵料生物培养:清除后,就可以进水培育生物饵料,它是对虾放养的基础饵类、具有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省力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海水养殖中对虾种苗的繁殖与生长特性分析

海水养殖中对虾种苗的繁殖与生长特性分析

海水养殖中对虾种苗的繁殖与生长特性分析虾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品种,其养殖主要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

在海水养殖中,对虾种苗的繁殖与生长特性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对虾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中对虾种苗的繁殖与生长特性进行分析。

对虾种苗的繁殖是对虾养殖的起点,其繁殖的主要方式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种。

自然繁殖主要依赖于对虾在自然环境下的交配、产卵和孵化过程。

对虾在一定的水温、光照和盐度条件下进行成熟交配,雄虾通过交配器将精子注入雌虾的卵荚中,形成肥卵。

肥卵在适宜的水温下孵化成对虾种苗。

自然繁殖的优点是成本低且符合生态环境,但其种苗数量和品质无法保证,因此人工繁殖在对虾养殖中更为广泛应用。

人工繁殖主要通过人工激素诱导、人工促排和人工孵化来实现。

人工激素诱导是利用激素对对虾的生殖腺进行刺激,促使其产下卵荚。

人工促排是通过调整水质和养殖环境以及人工饲料来刺激对虾的性腺发育,进而诱发对虾产卵。

人工孵化则是将收集到的受精卵放入特定的孵化槽中,进行发育孵化,直到孵化出对虾幼体。

人工繁殖的优点是能够控制繁殖过程,提高种苗数量和品质,但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

对虾种苗的生长特性与其生命周期、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虾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孵化期、幼体期、青年期和成熟期。

孵化期是指对虾从受精卵孵化出来到体长达到一定大小的阶段,此时对虾处于脱壳期,需要特殊的饲养环境和饲料。

幼体期是指对虾完成脱壳后到体长达到1~2厘米左右的阶段,此时对虾开始摄食固体饲料,需提供适宜的水温、光照和饲养密度等条件。

青年期是指对虾体长达到3~5厘米左右的阶段,此时对虾进入壳期,需要提供适宜的水温、光照和饲养密度等条件,同时进行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

成熟期是指对虾达到足虾状态,开始进行交配和产卵。

对虾种苗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特性有重要影响。

对虾喜好生活在水温25~30摄氏度、盐度20~30‰和pH值7~8的环境中。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可以促进对虾的生长和摄食,而适宜的pH值可以保持水体的稳定。

南美白对虾人工催熟及精荚移植

南美白对虾人工催熟及精荚移植

南美白对虾人工催熟及精荚移植
南美白对虾为开放型纳精囊类型。

其生殖习性与中国对虾不同。

雌雄虾性腺完全成熟后,才进行交配。

交配时,雄虾排出精荚粘附在雌虾胸部第3~4对步足之间(纳精囊位置),交配后数小时,雌虾开始产卵,精荚同时释放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中南美洲从事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大都采取种虾让其自然交配的方式,然后挑选交配过的雌虾,放入孵化槽或水泥池中产卵孵化。

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大量生产虾苗,但需要较多的种虾。

在中南美洲,南美白对虾也采取人工催熟、精荚人工移植技术进行人工育苗,效果也较好。

操作技术如下:从自然海区采集种虾,经过一段时间蓄养,待其完全适应池内环境条件以后,即进行人工挤眼球作业。

首先将蓄养的种虾捞入充气的黑色桶内,再将雌雄虾皆挤去右眼球,操作宜在水中进行。

然后将去眼球的种虾放回原池继续培养。

再经一段时间暂养,去眼球的种虾会陆续成熟,此时进行人工移植精荚。

南美白对虾开放型纳精囊位于第3~4对步足之间。

性成熟的雄虾,其精囊呈乳白色。

人工移植精荚,须选择成熟度高的雄虾,在其第5对步足基部以拇指数次轻推,精荚即出。

然后将精荚粘附在雌虾纳精囊位置上。

再小心将雌虾放入小型黑色桶内,待其产卵、受精。

桶内充气量要小,以防精荚脱落。

桶上要用黑色遮光网遮光。

- 1 -。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生殖特性及其优化利用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生殖特性及其优化利用技术研究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生殖特性及其优化利用技术研究引言:海水养殖对虾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其种苗生产对于整个对虾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对虾种苗的生殖特性以及优化利用技术,对于提高对虾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虾种苗的生殖特性1.1 雌雄对虾的性别特征对虾属于雌雄异体生殖,雄性对虾体型较小,腹部呈尖锐的形状,而雌性则较大,腹部较圆。

此外,在性成熟期,雄性对虾的第五步足上有明显的肉钳,而雌性没有。

1.2 对虾的生殖周期对虾的生殖周期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在繁殖期,对虾会进行交配,雄性对虾通过触角释放出游泳型精子,然后雌性对虾通过触角接收并储存精子。

二、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生殖技术的优化利用2.1 人工控制繁殖周期通过调控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对虾的生殖周期。

例如,在冬季通过提高水温可以促使对虾早熟,从而达到提前繁殖的目的。

2.2 多年生殖与人工播种混养通过将雌性对虾储存精子的能力利用起来,可以实现对虾多年生殖的效果。

将雌性对虾与来自不同年份的雄性对虾混养,可以实现持续的种苗生产,提高产量。

2.3 人工甄选种苗通过对虾种苗的外观、体重、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甄选,可以挑选出优质的种苗。

这可以通过人工饲养过程中的观察和测量实现。

2.4 适宜的养殖环境保持对虾养殖环境的稳定性是提高种苗的生产效果的关键。

适宜的水质、温度、盐度等因素都对对虾种苗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利用技术对虾种苗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和应用对虾种苗的优化利用技术,可以提高对虾养殖的效益、增加产量,并且降低养殖成本。

这将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对虾市场需求。

3.1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控制繁殖周期、甄选种苗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对虾养殖效益。

优质的种苗可以快速生长,提高对虾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2 降低养殖成本通过优化利用技术,可以降低对虾养殖的成本。

例如,通过混养多年生殖和人工甄选种苗,可以减少饲养成本,并提高养殖效果。

新对虾虾苗幼体培育(繁育)

新对虾虾苗幼体培育(繁育)

新对虾虾苗幼体培育(繁育)1、无节幼体的培育无节幼体身体较小,不分节,具3对较短的附肢,尾端有成对的尾棘,无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附肢在水中做“跳跃式”运动。

无节幼体要蜕皮6次,分6期。

无节幼体依靠自身体内卵黄作营养,应根据池中饲料生物状况施肥繁殖单胞藻类,供幼体变态后摄食。

池水要求深40~70厘米,施肥量为每吨水施放氮肥2克、磷肥0.2克,水色以黄绿色为佳。

无节幼体最怕太阳光直射,光照度应控制在1000勒以内,充气量1%左右。

在水温25~28℃、盐度22‰~26‰的情况下,无节幼体经过2~3天的时间就发育变态为蚤状幼体。

2、蚤状幼体的培育蚤状幼体的躯体分节,具头胸甲,尾叉和眼柄附近有明显的红色素,出现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会摄食浮游植物,后期也摄食浮游动物,做“蝶泳式”运动。

蚤状幼体蜕皮3次,渐次出现复眼、额角、尾肢,尾节增大,尾肢外露。

蚤状幼体开始摄食,单胞藻类的密度应控制在15万~20万个/毫升,水色以早期黄褐色、后期茶褐色为佳。

对第1期蚤状幼体每天可适当投饲酵母、豆浆,每吨水投3~6克,分4~6次投喂。

对第2期蚤伏幼体可投喂蛋黄及少量蟹膏、蟹肉,以150目筛绢过滤,日投量为每吨水4~10克。

对第3期蚤状幼体投喂的动物性饲料量要略有增加,以120目筛绢过滤。

每天加水15~20厘米水位,加满水后每天换水15~20厘米,充气量1%略强些,光照度控制在1500勒以内。

在水温25~30℃、盐度22‰~26‰的环境下,蚤状幼体经3~4天就发育变态为糠虾幼体。

3、糠虾幼体的培育糠虾幼体体形瘦小,头胸部与腹部分界明显,各部附肢齐全,初具虾形。

摄食浮游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蜕皮3次,分3期。

糠虾幼体摄食量增大,但捕食能力较差,几乎不能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这有异于墨吉对虾和中国对虾)。

此时水色要求浅褐色,单胞藻类的密度5万~10万个/毫升,光照度控制在3000勒以内,日换水量1/3~1/2,充气量加大至1.5%。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交尾行为与繁殖行为研究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交尾行为与繁殖行为研究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交尾行为与繁殖行为研究南美白对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其对虾的交尾行为与繁殖行为是养殖者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的交尾行为和繁殖行为展开详细研究。

一、南美白对虾的交尾行为1. 交配形式南美白对虾的交配是一种位置式交配,雌虾处于背侧腹向上的姿势,而雄虾则从一侧开始进入雌虾的体腔进行交配。

在交配时,雄虾使用第一和第二腹脚支撑雌虾,插入第三和第四腹脚之间的腹缝,完成交配。

2. 交配前期行为交配前期,雄虾会用其第一和第二腹脚触碰雌虾的头部和背部,以向雌虾传递信息和引发雌虾的性反应。

这些触碰行为包括轻轻触碰、抚摩和献吻等。

在雄虾引发了雌虾的性反应后,交配过程即将开始。

3. 交配行为一旦交配开始,雄虾会借助第一和第二腹脚支撑雌虾,同时使用其第五和第六腹脚弯曲,进入雌虾的体腔。

然后,雄虾使用其第三和第四腹脚的外鞭进行授精,将精子输送到雌虾的生殖孔中。

交配时间通常持续2-10分钟。

4. 交配后期行为交配结束后,雄虾会迅速从雌虾体内退出,并进行清洁行为,以保持整洁。

雌虾可能在交配后出现追逐行为,以驱赶可能的追求者。

二、南美白对虾的繁殖行为1. 雌虾的繁殖准备南美白对虾的雌虾在繁殖前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排卵、卵巢储备物质的积累和腹部的颜色变化。

此外,雌虾还会进行筑巢行为,通过移动细沙和石块等物质来构建巢穴。

2. 产卵行为一旦雌虾准备好繁殖,她会进入巢穴中产卵。

在产卵过程中,雌虾将卵粘附在巢穴的内壁上。

南美白对虾的卵颜色通常为透明或黄色,卵的数量根据雌虾的体型和健康状态而有所不同。

3. 孵化行为孵化是南美白对虾繁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卵一般在孵化前经历几天的发育阶段。

孵化时,卵内的胚胎发育成幼虾,并逐渐脱离卵壳。

幼虾通常会在几个小时内离开巢穴,进入水体中开始自由游泳。

4. 繁殖周期南美白对虾的繁殖周期通常在6-7个月左右。

虾的繁殖方式

虾的繁殖方式

虾的繁殖方式虾类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淡水和海洋中的节肢动物,它们繁殖的方式各异。

本文将以虾的繁殖方式为主题,介绍几种常见的虾类繁殖方式。

一、卵生繁殖卵生繁殖是虾类中最为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这种繁殖方式通常分为两种:直接产卵和间接产卵。

1. 直接产卵直接产卵是指虾类雌虾体内经过受精后,直接将卵产到外部环境中。

这种繁殖方式适用于一些小型的淡水虾类,如樱花虾和红螯虾等。

雌虾在受精后往往会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如水草或岩石上,将卵粘附在上面。

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孵化出的幼虾会自行离开卵壳,开始独立生活。

2. 间接产卵间接产卵是指虾类雌虾体内经过受精后,将卵留在体内直到卵孵化为幼虾后再释放到外部环境中。

这种繁殖方式适用于一些大型的海洋虾类,如对虾和明虾等。

雌虾在受精后会将卵粘附在腹部的附肢上,形成卵囊。

卵囊内的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孵化出的幼虾会从卵囊中自行离开,开始独立生活。

二、胎生繁殖胎生繁殖是指虾类雌虾在体内孕育卵并直接产出幼虾的繁殖方式。

这种繁殖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虾类,如鲍虾和盲虾等。

雌虾在受精后会将卵留在体内进行孵化,孵化出的幼虾会直接从母体的体内产出。

在胎生繁殖中,幼虾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生存能力,可以迅速适应外部环境。

三、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是指虾类中的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即雌虾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通过自我克隆的方式繁殖后代。

这种繁殖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环境下的虾类,如淡水蝦和田蝦等。

在孤雌生殖中,雌虾体内的卵经过一系列的变异和分裂,最终发育为幼虾。

这些幼虾具有与母虾相同的基因组成,是母虾的复制品。

总结:虾类的繁殖方式有卵生繁殖和胎生繁殖两大类,其中卵生繁殖又分为直接产卵和间接产卵两种方式。

卵生繁殖适用于大多数虾类,而胎生繁殖更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虾类。

此外,孤雌生殖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适用于某些特殊环境下的虾类。

虾类繁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虾类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保证了其种群的繁衍与延续。

虾的繁殖方式

虾的繁殖方式

虾的繁殖方式虾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中的无脊椎动物,其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虾类繁殖方式。

一、卵生繁殖方式卵生繁殖是虾类中最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在这种方式下,雌性虾体内会产出成熟的卵子,然后通过外部环境中的精子受精。

受精后的卵子会通过一系列的发育过程,最终孵化成为幼虾。

卵生繁殖方式的特点是繁殖能力强,繁殖数量较多。

而且虾卵较小,不易被捕食者发现和捕食。

这使得卵生繁殖成为虾类最为成功的繁殖方式之一。

二、胎生繁殖方式胎生繁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繁殖方式,只有部分虾类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

在胎生繁殖过程中,虾卵在雌性虾体内受精并发育,最终孵化成为幼虾后才会被释放到外部环境。

胎生繁殖方式的特点是孵化出来的幼虾已经发育成熟,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

这使得胎生繁殖的幼虾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增加存活率。

三、孵化袋繁殖方式孵化袋繁殖是一种独特的虾类繁殖方式,只有少数虾类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繁殖。

在孵化袋繁殖过程中,雌性虾体内会形成一个特殊的袋状结构,卵子会被放置在这个袋中进行发育孵化。

孵化袋繁殖方式的特点是雌性虾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照顾卵子,提高幼虾的生存率。

这种方式也可以减少幼虾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增加存活的机会。

四、无性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虾类可以通过自身的方式繁殖后代,而无需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配。

无性繁殖方式的特点是繁殖速度快,繁殖数量多。

这种方式适用于环境较为恶劣的情况,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来快速繁衍后代,增加种群数量。

总结起来,虾类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繁殖方式的存在,保证了虾类种群的稳定和繁荣。

同时,对于虾类的繁殖方式的研究,也为虾类的养殖和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对虾类繁殖方式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虾类产业的发展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荚由豆状体和瓣状体组成
精子 洗耳未发育期: 无色透明外观上不易看到。卵巢内的生殖C小, 核大,C质稀薄,交配前 发育早期:
发育期:发育期
卵巢体积增大,细带状呈白浊及灰白色。 卵巢内卵母C质增多,核仍较大。 越冬洄游前
发育期:
卵巢体积明显增大,呈淡黄至黄绿色,卵母C内 C质增多增大,并出现卵黄粒。越冬后属于此期
2:蚤状幼体 特征
体分节,具有头胸甲, 出现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 具有7对附肢。
食性 主要 为浮游植物,后期也摄食浮游动物。 运动 分期 作蝶泳式的平衡运动 ZⅠ无额角,复眼出现雏形,无眼柄。 ZⅡ 出现额角,复眼具柄,尾肢雏形出现 ZⅢ 尾节增大,尾肢外露
3:糠虾幼体 特征 头胸部与腹部分界明显, 各附肢俱全,初具虾形。 食性 运动 分期 MⅡ 步足前3对出现螯足,后2对出现爪, 游泳足分2 节 MⅢ 步足内肢长于外肢,游泳足明显加长 主要为浮游动物 身体常呈倒立状态,时而弹跳
产卵量
中国对虾
日本对虾
三:胚胎发育 1:卵子特点
中黄卵,刚产出时形状不规则呈多角形,入水后变圆。 灰绿色,直径235-275微米,10分钟后举起受精膜, 膜径330-440微米。沉性卵
2:胚胎发育
过程
1-2小时 5-6小时
受精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膜内无节幼体 时间
18-20℃ 约30多小时
肢芽期
受精卵
对虾的繁殖习性
三:对虾的繁殖习性 (一)性腺发育 特点: ♀性:9月份未发育重量很小<1% 10-12月增长较快平均2.5% 12月-2月基本不增长 3月份迅速增长6.4% 4月中旬接近10% 4月下旬为13%左右 5月初达到15%左右开始产卵。 ♂性:未成熟时无色透明,当年秋末成熟时则 为乳白色。能反复形成精夹,多次交尾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肢芽期 出膜
膜内无节幼体
(四)幼体发育 1:无节幼体
形态特征 体不分节,具3对附肢,前端正中有一红色 眼点,尾部有成对的尾棘,无完整的口器 和消化器官 食性 运动 靠3对附肢在水中做间歇性运动, 动则上浮,停则下沉。
体内卵黄为营养
分期 NⅠ 尾棘1 对,附肢刚毛光滑,无尾凹。 NⅡ 尾棘1对,附肢刚毛羽状 NⅢ 尾棘3对,出现尾凹。 NⅣ 尾棘4对,尾部增长 。 NⅤ 尾棘6对,出现头胸甲雏形 NⅥ 尾棘7对,头胸甲雏形增大
时间:
夜间进行,一边游泳一边把精子和卵子同时排入 水中,在水中授精。
中国对虾 4-6月,5月为产卵盛期,
适宜温度 16-21℃
日本对虾 产卵盛期为5-8月 适温为20-25 ℃ 产卵场: 近岸的内湾、河口附近。水深10m以内, 软泥底质,透明度<1m,潮流畅通, S‰在23-30‰
(自然海区)30-120万粒,平均65万粒 (人工养殖)10-30万粒。 20-50万粒
将成熟期: 卵巢体积达到最大,呈灰绿色到浓绿色, 卵黄粒增多,卵母C的出现液泡状周边体。 4下旬
成熟期:
卵巢体积达到最大丰满度,外观呈深绿带灰色, 卵母C近乎圆形,周边体呈短棒状,辐射状排列。 5月初 衰复期: 产卵后卵巢萎缩,外观呈灰白或黄白色,卵巢 中尚有未排出的成熟卵子及卵母C
(二)交尾与产卵 1:交尾 时间: 中国对虾 10中旬-11月初, 多夜间进行,适宜温度12-20℃ 日本对虾 全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可进 行交尾 2:产卵
MⅠ 步足短小,无螯与爪的区别,游泳足乳突状
4:仔虾 特征 出现平衡囊和交接器,体形与幼虾相似 额角上下缘小齿增多, 步足外肢退化,游泳足具羽状刚毛 食性 运动 初期以浮游生物为食, 4-5天后,转为摄食底栖小生物 水平游泳,不久即转为底栖生活
作业
1、对虾的卵子有哪些特征? 2、请叙述对虾的胚胎发育过程 3、对虾的交尾时间为 ,产卵时间为 。 自然界中对虾的产卵量大约为 。 4、对虾的无节幼体有哪些特征?运动及摄食习性? 分为几期?各期如何来划分? 5、对虾的溞状幼体有哪些特征?运动及摄食习性? 分为几期?各期如何来划分? 6、对虾的糠虾幼体有哪些特征?运动及摄食习性? 分为几期?各期如何来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