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合集下载

马铃薯组织培养

马铃薯组织培养

马铃薯组织培养前言: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意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茄属植物! 常见的育种途径有: 常规二倍体杂交法,四倍体水平的品种间杂交法,远缘种间杂交法 ,2n配子利用法。

这些途径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马铃薯变异体,通过系谱,回交,轮回选择的方法,需经过6-8代选出附合目标性状的新个体。

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对植物细胞遗传行为,基因表达传递行为达到分子水平深入了解,作物育种工作者开始引入了除单纯户外有性杂交育种之外,又一育种方法室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法,其中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诱导再生植株的突变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当马铃薯外植体(茎尖脱毒分生组织)培养时,由于组培环境引发了细胞异染色质 DNA延迟复制, 产生了较田间自然突变率高出500倍的大量变异。

这一现象已越来越被马铃薯育种工作者所认可,并成为一条马铃薯育种的有效途径。

现从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发展历史,研究意义,研究方式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逐一论述。

马铃薯的市场效益(为什么选马铃薯作试验材料)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2.02,1.33和1.20倍。

目前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左右,鲜薯年总产量5 5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

但是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以鲜食为主,少部分用于传统食品加工和制取粗淀粉,深加工产品很少,而且加工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

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产品与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是在色泽、口味、品质,还是在包装上均存在一定差距。

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

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

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农学院专业:农学学号:20094011302中国·大庆2013 年 5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摘要: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试验于2012在农学院马铃薯实验室进行。

以克新13号、早大白两个品种的马铃薯茎段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试验试剂: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可调节的植物激素有6-BA和2,4-D。

选择苗龄合适的马铃薯无菌试管苗,切成0.5厘米长,不带腋芽茎段,接种于含不同浓度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2,4-D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

愈伤组织每2周继代1次。

选择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接种苗在含有不同浓度6-BA,NAA和GA的培养基中进行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结果表明:克新13号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mg/L 6-BA +2 mg/L 2,4-D;早大白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 mg/L 6-BA+2mg/L 2,4-D。

在上述最佳诱导培养基中培养,俩种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2.22%和60.37%,在上述最佳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所得的分化率分别为53.81%和57.42%,早大白的分化率高于克新13号的分化率。

关键词:马铃薯;愈伤诱导;再生33Potato Stem Section Callus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Student :Guo Yongfeng Supervising: J iang liliAbstract: Potato stem section callus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this test in 2012 in agronomy courtyard potato laboratory. To g new 13, the early two potato stem section as materials, all kinds of callus induction and regeneration. Test using reagents: MS med ium as the basic medium, the movement of the adjustable plant hormones have 6 - BA, 2, 4-d. Select age of seedling and d potato sterile tube seedlings, cut into 0.5 cm long, don't take lateral bud stem section, vaccination to conta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cytokinins 6 - BA and auxin 2, 4-d of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induction training. Callus every 2 weeks successive transfer 1 time. Select growth good callus, vaccination to contain different degrees of cytokinins 6 - BA and NAA and callus induction of GA3 in medium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 new number 13 optimum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for MS + 1 mg/L 6 - BA + 2 mg/L 2, 4-d; The early for MS + 2 mg/L 6 - BA + 2 mg/L 2, 4-d. With the above optimum induction medium culture, all kinds of callus induction rate were 62.22% and 60.37% respectively g new, with the optimum induction medium culture, all kinds of differentiation rate were53.81%and 57.42% respectively.Key words: Potato; Callus induction; regeneratio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前言 (IV)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试验设计 (1)1.2.1 基础苗培养 (1)1.2.2 培养基配制 (1)1.2.2.1 MS培养基 (1)1.2.2.2 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1)1.2.2.3 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 (2)1.2.3茎段愈伤组织诱导 (2)1.2.4 愈伤组织分化 (2)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影响 (4)2.3 不同基因型对茎段外植体再生的影响 (5)3 讨论 (6)4 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前言现代科学指出,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的建成,形状的表现都受激素所调控并且马铃薯品种繁多[4],MS培养基不能满足所有试管苗生长的需要,而要保证马铃薯组培苗的外植体成活率,需要有尽可能多的须根和腋芽数以吸收养分和进行光合作用[5],因此选择合适的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以尽可能多的生成须根和腋芽,就成为保证组培苗的外植体成活率和栽植产量的关键[6]。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的开题报告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的开题报告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的开题报告题目: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一、研究背景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霉菌引起的马铃薯病害,其主要症状是马铃薯植株茎部和叶片上出现黑褐色的坏死斑点和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青枯病,但是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

因此,探索开发抗青枯病的新种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一种将两个不同的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四倍体细胞,通过四倍体优势表现来创制新种质的技术。

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创建抗病新品种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因此,本研究拟通过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为马铃薯育种提供新的遗传资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创制抗青枯病的新种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不同种质的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的融合条件;2. 筛选抗青枯病的源材料,进行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3. 通过形态观察、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鉴定融合细胞的四倍体性;4. 对融合细胞进行抗青枯病性状的评估和筛选,挑选出表现出抗青枯病性状的细胞系;5. 建立抗青枯病的四倍体马铃薯种质库,挑选并评价具有育种潜力的四倍体马铃薯品种。

三、研究方法1.采集不同种质的二倍体马铃薯,进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2. 采用不同的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筛选出最适宜的融合条件;3. 筛选出抗青枯病的源材料,进行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的融合;4. 对原生质体融合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和倍性鉴定,其中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流式细胞术;5. 将融合细胞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筛选和分离,进行抗青枯病性状的评估;6. 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对表现出抗青枯病性状的细胞系进行验证和评估,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良好抗青枯病性状的细胞系,并挑选其进行育种。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通过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创制出具有抗青枯病性状的四倍体细胞系,并建立抗青枯病的四倍体马铃薯种质库。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单)(1)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单)(1)

第8章植物脱毒技术多数农作物,特别是无性繁殖作物,都易受到一种或一种以上病原菌的周身侵染。

病原菌的侵染不一定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很多病毒甚至可能不表现任何可见症状。

然而,在植物中病毒的存在会减少作物的产量和(或)品质。

虽然通过杀细菌和杀真菌的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细菌和真菌侵染的植物,但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处理可以治愈受病毒侵染的植物。

病毒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受侵染的植株中,顶端分生组织一般说或者是无毒的,或者是只携有浓度很低的病毒。

在较老的组织中,病毒数量随着与茎尖距离加大而增加。

分生组织所以能逃避病毒的侵染原因是:①在一个植物体内,病毒易于通过维管系统而移动,但在分生组织中不存在维管系统。

病毒在细胞间移动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胞间连丝,但它的速度很慢,难以追赶上活跃生长的茎尖;②在旺盛分裂的分生细胞中,代谢活性很高,使病毒无法进行复制;③倘若在植物体内确实存在着“病毒钝化系统”的话,它在分生组织中应比在任何其他区域都有更高的活性,因而分生组织不受侵染;④在茎尖中存在高水平内源生长素,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

§8.1 植物消除病毒的方法一、通过热处理消除病毒(一)基本原理在高于正常的温度下、植物组织中的很多病毒可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害寄主组织。

在热处理期间,寄主植物对于病毒在活体中的钝化似乎也起某种作用。

图8.1 植物生长区与热处理区关系图解在热处理中B~C区是个关键;在寄主的热死点(C)和寄生物热死点(B)之间的距离越大,热疗法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二)方法1 热水处理热水处理对休眠芽效果较好。

2 热空气处理热空气处理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既能消除病毒,又能使寄主植物有较高的存活机会。

热空气处理比较容易进行:把旺盛生长的植物移入到一个热疗室中,在35~40℃下处理一定时间即可;处理时间的长短,可由几分钟到数周不等。

(三)热疗法局限性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对热处理敏感,例如在马铃薯中,应用这项技术只能消除卷叶病毒(Leaf roll virus)。

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马铃薯不同品种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第 2 9卷
第 1 期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Sc u n Ag iut r l iest o r a ih a rc lua o Unv riy
V o129 N o . .1
M a . 2O1 r 1
21 0 1年 3月
d i 0 3 6 /.sn 1 0 — 6 0 2 1 . 1 0 2 o :1 . 9 9 j is . 0 0 2 5 . 0 1 0 . 1
“ 西 洋” / “ 乌 瑞 它” / , 夏 坡 蒂 ” / “ 花 自” / “ 西 瑞” “ 头 ” . / 在 不 同 培 大 0mg L, 费 2mg L “ 1mg L, 紫 5mg L, 底 和 虎 0 1mg I 。 养 基 中获 得 的 最 高 不 定 芽 分 化 率 分 别 是 “ 西 洋 ” 8 1 , 费 乌 瑞 它 ” 3 O , 夏 坡 蒂 ” 7 8 , 紫 花 白” 大 1. 8 “ 1.4 “ 1. 6 “ 1 . 0 , 底 西 瑞 ” 4 4 和 “ 头 ” 7 8 。 诱 导 6个 马 铃 薯 品 种 生 根 的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1 2 M S 0 1 mg L 5 0 “ 4.4 虎 4.3 / + . / NAA, 生根 率 分 别 为 “ 西 洋 ” 5 2 , 费 乌 瑞 它 ” 3 3 , 夏 坡 蒂 ” 2 4 , 紫 花 白” 4 8 , 底 西 瑞 ” 6 7 和 大 9 . “ 8 . “ 9 . “ 9 . “ 9 . “ 头 ” 5 6 。6个 马 铃 薯 品种 的移 栽 成 活 率 均 为 9 以上 。 虎 9 . O
The r s ls s ow e ha - e u t h d t t6 BA n A 3b h h d no a l fe ton c lus g ow t n d nttou a dG ot a t b y e f c a l r h a d a ve ii s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二倍体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材 料进 行原 生质 体培 养 , 获得再 生植 株 , 为体 细胞
杂 交做 试验 准备 , 同时得 到变 异材料 , 增 加 亲 本 材
甘露 醇 的酶 液 中酶 解 4 h , 酶 解 物过 滤 后 , 在 倒置
料 的数 量 和 类 型 。
显微 镜下 测定 完整 、 破 碎和皱 缩 的原生 质 体数 , 计
关键 词 : 二倍体马铃薯 ; 原生质体 ; 再 生植 株 中 图分类 号 : s 5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2 2 7 6 7 ( 2 0 1 5 ) 0 1 — 0 0 0 6 — 0 4 D OI : 1 0 . 1 1 9 4 2 / . i s s n l 0 0 2 2 7 6 7 . 2 0 1 5 . 0 1 . 0 0 0 6
从 而使二 倍体 野生 种 资源得 到充 分利 用 。体 细胞
杂 交要 以原 生质 体 为 基 础 , 尽 管 马铃 薯 原 生 质 体 培养 早在 1 9 7 7年 就 已获得 成功 _ 5 ] , 国内外也 陆 续
用 3 0 0目细 胞 筛 过 滤 , 将 滤 液转 入离 心 管 , 1 0 0 g 离心 5 mi n , 收集 原 生 质体 , 稀释 、 清 洗 2次 , 沿 管 壁 缓慢 滴人 到 加装 有 6 ~8 mI 2 3 蔗 糖 的离 心 管 中悬 浮 , 8 o g离心 9 mi n , 收集 中间界 面 的原 生 质体 , 再洗 涤 2次 , 离 心 收集原 生质 体 。 1 . 2 . 3 渗 透 浓度 的确 定 将剪过的等量叶片分别
直接 与 四倍 体 栽培 种杂 交很 难成 功 。随着 细胞 工 程技 术 的不 断成熟 和完 善 , 通 过体 细胞 杂交 , 可 使 不能 进行 有性 杂 交 的 亲 本进 行 遗 传 物 质 的重 组 ,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

由于培养物是脱离植物母体,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所以也叫做离体培养。

在有些情况下,再分化也可不经愈伤组织阶段,而直接发生于脱分化的细胞。

[1]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是人工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繁殖植物,脱除病毒得到无毒苗株,继而在大田快速繁殖的技术。

脱毒及离体快繁,这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广泛和是有效的一个方面。

主要是进行茎尖培养脱除病毒。

对于脱毒苗、新育成、新引进、稀缺良种、优良单株、濒危植物和基因工程植株等可通过离体快速繁殖,同时可不受地区和气候的影响,比传统的繁殖方法快数万倍。

植物组织培养已发展成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学科。

[2]植物组织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很多方面,其中植物脱毒和离体快速繁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一个领域。

通过植物生物技术改良作物是以后农业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首先用茎尖脱毒获得无病毒植株成功的是法国人莫勒尔,他们用大丽花为原料,在1952 年试验产生了无病毒植株。

在1955 年以马铃薯为材料产生了无病毒植株。

农业生产中,许多农作物都带有病毒,无性繁殖方式植物如马铃薯、甘薯、大蒜等尤为严重,但是感病植株并非每个部位都带有病毒。

[3]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一)研究背景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rn tuberosurn)是双子叶种子植物, 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

[4]马铃薯用块茎繁殖,植株长势逐年削弱、矮化,分枝变小,结薯变小,产量逐年下降,甚至绝产,这种现象叫做种性退化。

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蒲秀琴.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4):52-54.3种青海省主栽马铃薯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蒲秀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教育部青藏高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摘要:以青薯2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等3个马铃薯品种的幼芽带节茎段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的氯化汞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为试验条件,研究在6种培养基中马铃薯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最佳处理方案。

试验中观察到马铃薯的分化率在不同外植体间的差异较大,愈伤组织分化率为16.89%~28.22%,其中青薯9号的分化率最高。

关键词:马铃薯;外植体处理;组织培养;青海省;植株再生 中图分类号:S532.0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052-02收稿日期:2013-08-21作者简介:蒲秀琴(1978—),女,青海乐都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马铃薯脱毒及组培研究。

Tel:(0971)5310507;E-mail:qhpuxiuqin@163.com。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茄属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一带,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4大作物,兼有粮菜的特性,世界年产量达3亿t。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的研究表明,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到2020年将有望增长20%,超过水稻、小麦、玉米的增长,届时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将是2000年的2倍[1]。

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依靠薯块维持品种的特性,并且正是这种特性导致病毒的积累,因此在培育脱毒马铃薯品种时首先要通过外植体的组培来繁殖脱毒苗。

此外,一些珍贵的马铃薯品种在继代培养时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被污染,其中较轻微的污染也可以通过外植体组培来挽救。

近几年来,虽然中外研究人员在马铃薯离体培养及试管苗生根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初接种污染率高、外植体分化较难、离体培养物褐化退化现象严重、增殖系数低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1-5]。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作物,全球范围内都有大量的种植。

由于土壤中存在的病毒和细菌的侵害,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往往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原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是一种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手段快速产生无病毒的马铃薯试管苗的技术。

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选择健康无病毒的马铃薯组织,将其进行无菌培养,促进组织再生和植株生长,最终获得大量的无病毒马铃薯试管苗。

二、方法1. 选择健康的母株: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母株作为试管苗快繁的材料。

这些母株应该是没有明显的病害和病毒感染的,以保证脱毒后的试管苗是健康的。

2. 组织培养:将选取的健康组织(例如茎、叶或芽)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进行无菌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利用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组织再生和植株生长。

3. 病毒检测: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脱毒后的试管苗进行病毒检测,确保其无病毒。

通常采用ELISA法和PCR法等技术进行检测。

4. 试管苗生根:经过病毒检测合格的试管苗,可以进行生根处理,促进其根系的形成和长成。

5. 扩繁:经过生根的试管苗可以进行扩繁,通过分株或离体再生等方法,迅速繁殖大量的无病毒试管苗。

三、应用前景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消除马铃薯中的病毒和细菌,保证种子的健康。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可以加快马铃薯种苗的繁殖速度,满足市场需求。

传统的种苗繁殖需要时间较长,而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这一时间,提高种苗的产量和质量。

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还可以为育种工作提供良好的材料。

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无病毒的马铃薯试验材料,为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更多可能。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技术,它将对马铃薯生产和种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马铃薯电子教案

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马铃薯电子教案

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马铃薯一、授课章节主要经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5---马铃薯。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目标1.通过马铃薯组培脱毒技术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植物脱毒与快繁技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马铃薯的培养程序。

难点:增殖与继代培养。

五、教具电化教学设备, 试管苗。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七、教学过程Ⅰ导入本次课主要介绍的是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技术。

II新课五、马铃薯的脱毒与快繁技术(一)培养意义马铃薯为茄科茄属,一年生喜冷凉草本块茎植物,是世界第四大作物。

由于长期的块茎繁殖,使马铃薯的病毒危害特别严重,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目前国内外脱毒种薯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种植脱毒马铃薯的要求,在国内脱毒薯的种植面积一般仅有当地马铃薯的10~50%,因此脱毒马铃薯的培育与繁育仍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脱毒技术1.获取外植体材料●直接从田间采下6~8cm的顶芽或腋芽,置实验室的营养液中生长,2~3周后除去顶芽,以促使腋芽生长,当腋芽长至1~2cm时,切取腋生枝作为外植体。

●可选择具有品种典型性状的薯块,在室内播于土箱、沙箱中进行无菌发芽,叶未充分展开时就可剪取粗壮顶芽为外植体。

2.外植体消毒灭菌与接种剪取1~2cm长的芽,剥去易除叶片,在自来水下冲洗1h左右,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消毒灭菌。

先用75%酒精迅速浸润组织,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10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把消毒好的芽放在解剖镜下进行仔细剥离,剥去幼叶和叶原基,露出圆滑的半球形生长点,用解剖刀仔细切取带有1~2个叶原基的茎尖(0.2~0.3mm),迅速接种到培养基上。

3.初代培养茎尖在MS+BA0.5mg/L+NAA0.1mg/L+2%糖(pH5.8)的培养基、温度21~25℃、光强2000~3000 Lx、光照时间12h/d的条件下,接种后2~3周形成愈伤组织,4~5周出现绿色芽点,3~6月长成2~3cm小芽。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由于马铃薯易受到病毒感染,其产量和质量往往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能够快速繁殖健康、无病毒的马铃薯苗。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是一种通过离体培养的方法,利用马铃薯的无菌组织进行繁殖。

从健康的马铃薯植株中取得组织样品,将其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以去除可能带有病毒的污染物。

然后,将组织样品切割成小块,将其置于含有适宜培养基的试管中。

培养基是一种含有营养物质和激素的液体或凝胶介质,能够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马铃薯试管苗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是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的MS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马铃薯组织样品会开始不断分裂和增殖,形成新的细胞。

在试管苗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以促进马铃薯组织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光照强度为3000-5000勒克斯,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马铃薯组织样品会形成白色的愈伤组织,然后再通过再生诱导、分化和生根等步骤,最终形成健康的无菌试管苗。

在试管苗生长发育良好后,可以将其转移到土壤中进行实验室外的进一步繁殖。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快速繁殖大量的无病毒马铃薯苗。

相比传统的马铃薯繁殖方法,试管苗技术更加高效和可靠,并且能够避免病毒的传播。

这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减少病毒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繁殖方法,能够快速繁殖健康、无病毒的马铃薯苗。

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相信可以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铃薯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马铃薯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维普资讯
中国马铃薯 , 2 卷 ,第 6 ,2 0 第 0 期 06
中图分类号:¥ 3 ;Q 1 .2 5 2 8 3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 65 20 ) 6 0 2 — 3 6 2 3 3 (0 6 0 — 3 6 0
已有 马铃 薯 组 织 培 养 方 面 的报 道 】 影 响 马铃 ,但
I A 1mg L。 F T 2m ・一 A ・ A ・一 ;I :Z g L 。 A 1mg L 。在 +I
薯组织培养的因素众多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人细致 的研究。本研究选用 4 种外植体在 6 种培养基下诱
究奠 定基 础 。
生愈伤的外植体数胺 种外植体数x %) l0 和芽分化率 O ( 分化芽 的愈 伤块数, 总愈伤块数 ×0%) 10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 材料 .
2 结果 与分 析
21 马铃 薯 F v r a愈伤 组织 的诱 导 与植株再 生 . aoi t
马铃薯基因型为东农 3 3 Fvra 0 和 ao t。东农33 i 0 的微型 薯 、种 薯 和脱 毒苗 由东 北农 业 大学农 学 院马 铃薯研究室提供 ,Fvra ao t脱毒苗 由上海农业科学 i 院生物 技术 中心 惠赠 。
取 马 铃薯 Fvra基 因型脱 毒苗 的幼 叶与 去 腋 aoi t
芽的茎段接种于 6 种培养基中培养所得到的愈伤诱
导 率 与分化 率结 果见 表 1 。 从 表 1结果 可 看 出 ,同一 种 基 因型 Fvra以 aoi t
不 同外植体 、在不同培养基中的愈伤诱导率与分化
收稿 日期:2 0 — 0 1 06 1—4
基金项 目 吉林省 自然科学基金(O 3 5 2 4 2005- ) 作者简介:王萍( 97 ) 15 一 ,女 ,教授 ,博士 ,从事植物遗传 与

马铃薯茎段再生及成苗技术

马铃薯茎段再生及成苗技术

马铃薯茎段再生及成苗技术作者:吴青, 姚新灵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0年第02期摘要:回顾了植物组织再生技术相关的培养条件和外植体的研究结果,通过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马铃薯茎段培养的技术要点及相关参数,其中包括外植体处理、培养基、外源激素、光照及温度条件、试管苗移栽的各个步骤。

研究结果不仅可应用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同时可应用于马铃薯试管苗扩大生产。

关键词:马铃薯;组织培养;茎再生;体外条件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0.02.012Stem Cutting Culture of Potato in vitroWU Qing, YAO Xin-ling(College of Life Science,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Abstract:Studies involving in culture condition and explants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In terms of experiments in our lab, parameter and key points in culturing in vitro of potato stem cutting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treatments of explants, culture medium, external hormones, and conditions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ube plantlets transplanting. The parameter and points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biotechnology study of plant, but also in amplification production of tuber plantlets.Key words: potato;tissue culture;stem regeneration;condition in vitro1体外条件下植物组织再生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 、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 、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 、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 、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1,2]。

马铃薯无菌实验报告

马铃薯无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马铃薯无菌操作技术,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培育出无病毒的脱毒马铃薯种苗,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学习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马铃薯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原理,通过无菌操作将马铃薯茎尖、叶片等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无菌操作是保证培养成功的关键,可以防止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培养物的健康生长。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马铃薯茎尖- MS培养基- 超净工作台- 75%酒精- 次酸钠- 接种器械- 无菌水- 酒精灯- 紫外线灯- 小型喷雾器2. 实验仪器:- 培养皿- 培养瓶- 移液枪- 移液器- 灭菌锅四、实验步骤1. 外植体消毒- 将马铃薯茎尖切取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 将处理后的茎尖浸泡在75%酒精中30秒,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

- 将茎尖放入2%次酸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

2. 无菌操作- 穿上无菌工作服、帽子、口罩、鞋子,进入超净工作台。

- 用75%酒精擦拭超净工作台台面和四周,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0-30分钟,关闭紫外线灯后,让过滤空气吹拂工作台面和台壁四周15-30分钟。

- 用75%酒精消毒双手,将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放入超净工作台。

- 用酒精灯灼烧接种器械,待其冷却后进行接种。

3. 接种与培养- 将消毒后的茎尖接种到MS培养基上。

- 将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 定期观察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数据。

4. 脱毒鉴定- 当培养物长出一定数量的叶片时,将其移栽到土壤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

- 对生长健康的植株进行病毒检测,确认其无病毒。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确保了培养物的健康生长。

2. 经过多次接种和培养,我们成功培育出了无病毒的脱毒马铃薯种苗。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范文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范文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篇一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一、引言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改良一直是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为马铃薯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而CRISPR/Cas9技术的瞬时转化则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基因编辑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技术及结合CRISPR/Cas9瞬时转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马铃薯的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准备本实验选用马铃薯品种为“费乌瑞它”,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马铃薯块茎作为实验材料。

此外,还需准备培养基、酶液、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等相关试剂。

2. 方法(1)原生质体培养再生a. 块茎消毒处理后,切割成小块;b. 酶液处理,获得原生质体;c. 将原生质体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d. 观察并记录原生质体的生长情况及再生植株的生成。

(2)CRISPR/Cas9瞬时转化a. 设计并构建CRISPR/Cas9表达载体;b. 将表达载体导入原生质体中,实现瞬时转化;c. 观察并分析转化后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编辑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生质体培养再生结果通过酶液处理,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马铃薯原生质体。

将其转移到培养基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观察到原生质体逐渐生长,并最终发育成再生植株。

实验数据显示,再生植株的成活率达到了XX%,这表明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技术是可行的。

2. CRISPR/Cas9瞬时转化结果将构建好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导入原生质体中,实现了瞬时转化。

通过PCR、测序等方法,对转化后的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CRISPR/Cas9成功地对目标基因进行了切割和编辑,且编辑效率达到了XX%。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范文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范文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篇一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利用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研究一、引言马铃薯作为世界各地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农业生产及食品工业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然而,马铃薯生产常受疾病、虫害、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育种技术的提升以改善品种抗逆性及品质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随着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原生质体培养及CRISPR/Cas9介导的瞬时转化技术在马铃薯改良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其与CRISPR/Cas9瞬时转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二、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原生质体培养是植物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核心是获得细胞的脱壁过程。

马铃薯原生质体的制备主要经过细胞壁酶解处理后获得。

接下来通过合理的环境控制及营养补充,实现原生质体的分裂、再生和发育。

该过程中关键因素包括酶解条件、培养基的组成以及环境因素等。

通过优化这些条件,可以显著提高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及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

三、CRISPR/Cas9瞬时转化技术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其原理是通过构建特定的RNA-DNA复合物,引导Cas9蛋白在基因组特定位置进行切割,进而实现基因的敲除或插入。

在马铃薯中,CRISPR/Cas9瞬时转化技术主要用于快速检测基因功能或进行特定基因的编辑。

该技术要求构建合适的载体系统,将CRISPR/Cas9系统导入到马铃薯原生质体中,随后通过筛选获得转化细胞或组织。

四、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与CRISPR/Cas9瞬时转化的结合应用将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再生与CRISPR/Cas9瞬时转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基因编辑。

首先,通过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大量细胞,然后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

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基因编辑的效率,还为马铃薯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广大农民和经济发展所依靠的重要农业领域。

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马铃薯种植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其中,病毒病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探索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

以下就从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定义、制备流程、优势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是指利用组织培养和生物学技术手段在无菌条件下,从被病毒污染的母株中取材,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一定数量无菌苗,最终培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健康幼苗。

二、制备流程1、材料准备选择健康的马铃薯作为原材料,对其进行外观检查和芽眼筛选。

同时还需准备有较高的生长潜力和再生能力,无菌培养必需的基本培养基、辅助培养基及添加适量激素和营养物质的诱导培养基等。

2、无菌处理将马铃薯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材料无菌化。

处理方法包括酒精消毒、盐酸消毒、滴定消毒等。

3、切瘤、分化在消毒的基础上,进行切瘤和分化处理,分离出芽鳖、块茎鳖、滋液鳖等预备试管苗材料。

4、根、茎、叶分离通过培养基的诱导,将原始材料中的根、茎、叶进行分离和再生,形成独立的无菌苗,以便进行大规模培养和繁殖。

5、无菌培养得到无菌苗后,进行无菌培养,增殖数量,以期达到无菌苗的快速繁殖和生长。

6、弱化适应繁殖的苗期过长、适应性不足,则会极大地限制试管苗的生长和繁殖。

为此,可以通过加强营养管理、控制温度环境以加强其适应能力。

三、优势及应用1、提高繁殖能力试管苗繁殖效率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健康马铃薯苗,提高其生产效益。

2、保证生产质量脱毒试管苗繁殖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每批苗都具有相同的生长特征和品质,可以保证生产质量。

3、有效防控病害通过脱毒试管苗快繁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病等病害的传播,提高马铃薯的健康状态,减少生产损失。

4、推动可持续发展脱毒试管苗效益显著,有助于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和增加就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马铃薯种质的健康检验及其无毒苗的再生

马铃薯种质的健康检验及其无毒苗的再生

M3 :MS N A 0 5m /+ + A . g 泛酸钙 2mg + A . /, 0 L / G 3 0 mg L 05 L
p = 8; H 5.
原体 、 虫 、 线 昆虫 等 。因为许 多病 毒在 马铃 薯种 质交 换 过 程 中可 以通 过种 、 和花 粉传播 , 些病 毒极 可能 随 苗 这 之扩散 蔓延 。近 年来 ,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发展 , 毒检 测 病 技 术得 到 了很 快 的发展 应用 ,除了传 统 的生物 学测 定 外 ,电镜 、 清 学 检 测 、 酸 探 针 及 P R 技 术 等都 被 血 核 C 用 于病毒 检测 ,大 大提 高 了病毒 检测 的灵敏 度 和准确 率 。与 此 同时 , 毒治疗 技术 除 了茎尖 脱毒 、 病 热处 理 治 疗外 ,化 学治疗 也有 了新 的发展 。为 了提高 马铃 薯遗 传种 质 的健康水 平 ,我们 对 3个用 作遗 传种 质 的马铃 薯 进行 了病 毒检 测 研 究 ,发 现 3个 品种 均 带 P X及 V P Y 病毒 , 后经 茎 尖培 养获 得 了这 3 品种 的健 康 V 最 个 无毒 苗 。
穆 艳娥 , 王拴 福 。 青 云 。 生武 , 利爱 , 姬 柴 邓 张东 红 。 维 山 石
(山 西省薯 类脱毒 中心 ,山西 太原 0 00 306)
摘 要: 马铃 薯种质有广泛的应用 , 健康种 质是 马铃 薯生产和品质 改良的基 本要 求 , 生产无毒马铃薯是提 高其健康水平的 关键措施 。对 3个用作遗传种质 的马铃薯进行 了病毒检 测, 发现均带 P X 及 P Y病毒 , V v 经茎尖培养获得 了这 3个品种的
任何有 害生 物和 危险性 病 毒 , 细菌 、 菌 、 菌 、 菌 如 真 病 类

马铃薯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的建立

马铃薯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的建立

马铃薯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的建立曹斌;刘光明;朱传霞【摘要】选用马铃薯的叶片作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不同浓度组合的BA和NAA对马铃薯再生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MS + 1.5 mg/L BA + 0.3 mg/L NAA,分化率为75%.采用该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叶片、同一着生位置叶片的不同切断以及叶片在培养基上的放置方式对马铃薯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叶柄的下切断比其余叶片切断不定芽再生率高,幼嫩叶片比老化叶片再生率高.叶片再生系统的建立为马铃薯的遗传转化和工厂化育苗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19)002【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马铃薯;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作者】曹斌;刘光明;朱传霞【作者单位】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415000;湖南文理学院,生物系,湖南,常德,415000;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常德,4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2.37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茄科茄属蔬菜,其地下块茎可供食用,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Magro J在1938年首次从离体马铃薯植株的培养诱导了块茎的发生[1]以来,马铃薯的组织培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分别对根、茎、叶、块茎等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并获得了再生植株[2-5].但是这些报道中,马铃薯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较少.本文就不同的激素配比、叶外植体的不同放置方式以及不同着生部位的叶外植体对马铃薯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叶外植体再生系统,为马铃薯的工厂化育苗和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1 材料和方法1.1 植物材料和培养条件供试材料为本所繁育的马铃薯鄂1号无菌苗,以单芽茎段方式继代培养,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蔗糖3%,琼脂8 g/L.愈伤诱导中接种的叶片切块首先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暗培养,7d 后转入光照培养,光照强度为2 000~3 000 lx,时间为14 h/d,培养温度23~25 ℃;诱导不定芽分化的光照条件为10 h/d,光照强度3 000 lx.1.2 不定芽的诱导1.2.1 植物激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取幼嫩叶片,剪去叶缘,横切2个伤口,置于含有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分化情况(MS+0.5~3.0 mg/L BA,MS+0.05~0.3 mg/L NAA, MS+0.1~0.3 mg/L NAA).1.2.2 不同着生位置和同一叶片的不同切断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取下幼苗的第1至第5片叶,每叶片切成3个切块:上切断、中切断、下切断,分别置于培养基(MS+1.5 mg/L BA+0.3 mg/L NAA)上培养,观察分化培养.1.2.3 叶外植体不同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取100个带叶柄的下切断分2组(各50个),按2种不同的放置方式培养,50个近轴段向下接触培养基放置,50个近轴段向上不接触培养基放置,对比观察不定芽诱导情况.2 结果和分析2.1 BA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由图1可知,不定芽的分化率与BA的浓度密切相关.当BA浓度为0.5~2.0 mg/L时,分化率随BA的浓度增加而增加,BA浓度为2.0 mg/L时,分化率达最高75%.但同时伴随一定程度的玻璃化现象.当BA浓度为2.5~3.0 mg/L时,分化率逐渐递减.近年,BA被广泛用于不定芽的诱导,似乎成了植物组织培养的首选细胞分裂素.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图1 BA浓度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2.2 NAA对不定芽诱导和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将叶外植体置于0.05~0.3 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叶外植体伤口处可诱导出愈伤组织.约15 d后,从每个叶块的愈伤处长出5~10个不定根,但没有不定芽的产生.由图2可知,当NAA 浓度从 0.05 mg/L 提高到 0.3 mg/L 时,不定根的分化率也随之增高,最高达 90%.图2 NAA 浓度对不定根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2.3 BA/NAA 组合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当BA浓度为1.5 mg/L,NAA浓度为0.1~0.3 mg/L时,不定芽的分化率随NAA的浓度增高而增高.BA 浓度为1.5 mg/L,NAA浓度为0.3 mg/L时,分化率达最高为75%,在上个实验中,单独使用1.5 mg/L BA时(不添加NAA)其不定芽诱导率为65%,当BA和NAA组合使用,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1.5 mg/L BA和0.3 mg/L NAA时,其不定芽诱导率高达75%.这说明NAA促进了不定芽的分化.Kim等[6]也报道了BA和NAA组合能大大地促进不定芽的诱导.图3 不同组合的 BA/NAA 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2.4 叶的不同着生部位和同一叶片的不同切块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从表1可知,叶片的上切断、中切断、下切断的不定芽的诱导率分别为7.33%、8%、32.7%,下切断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32.7%.说明叶片的不同切断在不定芽的诱导上存在显著差异.表1 叶不同着生位置和不同切块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叶着生位置上切块中切块下切块总数第一片叶 3/30 3/30 15/30 21/90第二片叶 3/30 2/30 16/30 21/90第三片叶 2/30 3/30 12/30 17/90第四片叶 2/30 2/30 10/30 14/90第五片叶1/30 2/30 6/30 9/90平均/% 7.33 8.00 32.70 48.0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第1片叶到第5片叶不定芽的诱导总数递减,说明幼嫩叶片比成熟叶片的再生能力强.这可能是内源激素水平的不同而导致的.2.5 叶切块的不同放置方式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近轴端向上和近轴端向下的叶片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65%和75%,诱导的不定芽平均数分别为3.1和3.5(表2).McClelland等[7]也观察到一些木本植物叶外植体不同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近轴端向下的叶片不定芽诱导数是近轴端向上的2倍.在本实验中,也发现近轴端向下叶片的不定芽诱导率明显高于近轴端向上的叶片.表2 叶外置体不同放置方式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叶放置方式分化率/% 每叶块分化数向上 65 3.1向下 75 3.53 结论建立高效的再生系统是遗传转化的重要前提.用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以再生频率高的体细胞为好,可提高转化率、降低假阳性和嵌合体的出现,以往多采用再生频率高的茎段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3-4].因为马铃薯叶片的再生频率较低而较少应用.本实验采用叶片为外植体,就不同的激素配比、叶外植体的不同放置方式以及不同着生部位的叶外植体对马铃薯不定芽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1.5 mg/L BA + 0.3 mg/L NAA 的激素组合不定芽的诱导率高达75%,带有叶柄的下切断比其余叶片切断不定芽再生率高,幼嫩叶片比老化叶片再生率高,建立了较高效的叶外植体再生系统.随着对叶外植体再生系统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叶片也可能成为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材料.【相关文献】[1]Magro J. Sur la tuberation de la pomme de terre[J]. Comp Rend Soc Biol, 1938, 127:739-745.[2]栾雨时, 徐品三, 夏秀英, 等. 适于马铃薯茎段再生的植物激素配比选择[J]. 中国马铃薯, 2004,18(3): 143-144.[3]王萍, 王罡, 季静. 马铃薯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 中国马铃薯, 2006, 20(6): 326-328.[4]双宝, 李文芙, 李文滨, 等. 马铃薯优化再生系统的建立[J].马铃薯杂志, 1995, 9(3): 134-138.[5]李娟, 程智慧, 张国裕. 马铃薯叶片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J].西北植物学报, 2004, 24(4): 610-614.[6]Kim M S, Kim Z S, Chum Y W.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leaf explants of Populus davidiana Dode[J]. Kor J Breed, 1994, 26(1):74-81.[7]McClelland M T, Smith M A L, Carothers Z B. The effects of in vitro and ex-vitro root initiation on subsequence micro-cutting root quality in three woody plant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0, 23: 115-1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