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第八册数学第五单元空间与图形教案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分析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包括小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实际问题、正数和负数、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统计和可能性和总复习,共七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数计数单位,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会比较大小,能把小数改写成十进制复名数会“四舍五入”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比较熟练的进行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并进行小数简便计算。
3. 通过综合应用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会认、读、写负数。
5.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通过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可性。
三、教学重点理解相向运动问题中央路程欲求路程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难点
小数认识及加减法,解决问题。
五、时间分配:
1.小数…………………………………………19课时
2.小数的加减法………………………………………………14课时
3.实际问题………………………………………………………13课时
4.空间与图形………………………………………………12课时
5.正数和负数…………………………………………………9课时
6.统计和可能性……………………………………………10课时
7.总复习……………………………………………………5课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学习目标1.理解空间和图形的概念2.能够正确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特征,并能进行分类3.能够推断两个几何图形是否相同或相似4.能够创建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学习重点1.认识空间和图形的特征和关系2.正确描述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并进行分类3.掌握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的概念,以及其判断方法4.能够创造简单的立体图形组合学习难点1.区分、分类不同的几何图形2.理解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的概念3.推理、判断复杂几何图形的相同和相似性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空间和图形1.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和图形的概念2.探讨空间和图形的特征和关系3.合理运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描述,加深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的理解第二课认识平面内的图形1.认知各种平面内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等2.掌握分类和比较平面内的不同几何图形的方法3.识别并描述平面内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第三课认识三维立体图形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常见的三维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圆锥等2.帮助学生掌握识别和描述三维立体图形的方法3.引导学生运用三维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关系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第四课相同和相似的几何图形1.介绍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的概念2.帮助学生掌握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分类方法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进行模拟练习第五课立体图形组合1.学习简单的三维立体图形组合2.引导学生运用空间几何知识,通过拼图来识别和组合立体图形3.激发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的创造和想象能力思考题1.你最喜欢的平面内图形是什么?能否简述其特征?2.描述一下你家附近景观中的三维立体图形。
3.讨论两个三维立体图形是否相似、相同。
4.你是否能够借助多个三维立体图形组成你心中理想的建筑或形状?小结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关于空间和图形的概念、特征和关系,以及相同和相似几何图形的判断和分类方法,最后学习了简单的三维立体图形组合。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帮助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灵活地应用空间几何知识。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名师教案
平行与相交的情况,明确相交和平行两种情况及其特点,学生体验到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也培养了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的能力。
三、深入研究:平行与垂直1、研究平行(1)根据刚才的探索,试着说一说你理解的“平行”(2)读一读数学书上描述的平行。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请思考: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哪些?①不相交无论怎么延长都没有交点②同一平面追问:为什么要强调同一平面呢?操作演示将一张卡纸撕开成两个面。
小结: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可以判断互相平行。
【设计意图】判断互相平行的条件有两个,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已经明确了对没有交点的理解;此环节重点突出对同一平面这一前提条件的理解,强化判断互相平行的两个条件,深入理解平行的特征。
2、研究相交(1)小结平行与相交的特征和区别。
(2)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出示题目:次或1次以上。
②我举手了,但老师没叫我。
③我没举过手。
你的同桌“合作”时表现的怎么样①积极主动的与我合作。
②能和我合作。
③不愿与我合作。
你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①非常满意②不太满意③十分不满意4.体现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过程性评价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评价活动应当伴随学习活动始终,并延伸到课后的学业成果评价。
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打破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局面,更多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在合作学习和交流探究的过程中较多使用了这两种评价),结合教师及时评价;评价的方式也不仅局限于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还与班级常规评价制度相结合,更多让学生进行开放式问题的回答,课内外作业相结合,同伴合作作业等待。
在课后的学业成果评价中我为学生设计了开放性的题目,并采取合作完成的形式,可以及时得到同伴评价,合作学习。
与你的小伙伴一起找出下面图画中“互相平行”、“相交”和“互相垂直”的例子。
小学数学-打印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等量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2.通过实际操作认识等量关系;3.能够应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4.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等量关系的概念;2.如何应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图册、教师手册;2.复印好的试卷;3.活动用具:秤、手电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简单介绍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比对说明等量关系的含义,并广泛采用“一斤的苹果和一斤的橙子是等量关系,它们的重量相等”等例子讲解。
2. 完成图单学生自行查阅图册,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师提供的标有序号的图单,按顺序回答一些列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3. 操作实物教师让学生用秤将不同重量的物体做比较,让学生感受等量关系是因为重量的相等而产生的。
同时,让学生运用秤等工具进行比较,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4.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如:两位同学的钱包里都有相同的钱数,一个同学将钱换成5元的零钱,另一个同学则是20元的零钱,这时他们的钱量是否存在等量关系?学生需要通过运用等量关系来判断。
5. 巩固练习教师下发试卷,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巩固所学材料,同时需要学生在做题时刻要注意规范计算的方法,建立好的计算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等量关系的定义,通过操作实物,让学生对等量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应该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等量关系,并正确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本次教学活动强调了提高计算规范性和计算习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够让学生避免犯错,提高计算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本次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计算规范性和计算习惯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等量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等量关系是指两个量的大小相等的关系。
2. 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掌握用“=”表示等量关系。
3. 等量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关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3. 演示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应用拓展: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巩固: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拓展:检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应用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量关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实物:用于演示等量关系的实物。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平面图形、实体图形等基本数学词汇进行表述、描述。
2.能根据图形特点进行分类,并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判读图形是否相似3.能在各种图形中发现规律并归纳总结。
教学重难点:1.如何正确使用图形词汇进行表述,理解平面图形、实体图形的概念2. 教学方法:以探究为主,提供足够的形象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和总结。
同时,针对困难问题,采取师生讨论、图示讲解等方式解决。
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并解释其特征。
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概念讲解:讲解平面图形、实体图形的概念,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分类讨论:a.分小组,让学生分析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似和不相似之处,并画出相似的图形。
b.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画出相应的图形,如:有4个直角的图形有哪些?有2对平行边的图形有哪些?4.规律总结:a.出示一些图形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其进行分类,让学生归纳规律。
b.以“旋转中心在图形内部时旋转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相同”为例,让学生自己尝试旋转不同的图形,观察旋转后的图形是否和原图形相同,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5.练习巩固:a.把学过的图形分成两组,让学生将相似的图形分在一起。
b.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其是否相似,若相似则说明规律,若不相似则解释原因。
6.课堂小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图形分类规律。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练习,包括画图并用规定的词汇对图形进行表述,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探究为主,提供足够的形象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和总结。
同时,针对困难问题,采取师生讨论、图示讲解等方式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了图形分类的规律。
(北京市)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5空间与图形的复习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5空间与图形的复习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训练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立体图形的辨认能力。
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复习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复习立体图形1.确认之前学过的立体图形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并复习它们的性质。
2.给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辨认不同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实践操作1.让学生用纸板、透明胶带等材料制作不同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2.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物体中的立体图形,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3. 应用题训练1.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立体图形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立体图形的性质。
2.互动教学法: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视觉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直观展示立体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热身•复习之前学过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性质,让学生回忆记忆。
第二步:新知输入•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图片,让学生识别并描述每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第三步:实践操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手工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并展示给同学们观察。
第四步: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立体图形,让学生举例,并交流讨论。
第五步: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立体图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订正。
六、教学反馈1.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2.教师鼓励学生勇敢提问、发表观点,促进交流和思考。
七、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空间想象力,设计新的立体图形,并展示给同学们。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或博物馆,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拓展知识面。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新第八册)
小学数学课程纲要〔新北师大版第八册〕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课程类型:根底型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202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第—学期授课时间:〔2022年3月——2022年6 月〕数与代数 35课时空间与图形 10课时统计与概率 5课时数学好玩 5课时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10课时总计 60课时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根底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究小数乘法意义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模型,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通过分类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通过操作,探究并觉察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能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并能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识别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映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识别从观察点上下、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通过统计活动,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以及平均数。
〔四〕数学好玩本册教材安排了密铺、奥运中的数学、优化三个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开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内容分析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⑴体会小数的意义,介绍小数部分的名称及数位的相互关系,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事物⑵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⑶正确读写小数,并比较小数的大小⑷能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⑸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⑹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⑺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⑻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乘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简单问题⑼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⑽小数除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两部分)、小数的混合运算,运用小数除法和小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⑾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⑿用字母表示数⒀认识方程,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⒁等式的性质⒂解简单的方程:如3x±x=5,3x±7=13⒃初步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空间与图形”领域。
⑴图形的分类⑵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⑶三角形内角和⑷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⑸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⑹欣赏与设计图案⑺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⑻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3、“统计与概率”领域。
⑴认识等可能性,能判断规则的公平性⑵能设计公平的规则4、“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
⑴数图形中的学问⑵激情奥运⑶图形中的规律二、教材编排方面的意图与特色:1、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2、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3、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努力形成“综合应用”专题化,渗透数学思想5、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四)综合应用: 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和小数的意义、测量活动、比大小、小数加减、购物小票)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下册“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 已有了对小数的基本认知, 加上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学习小数的意义不是十分困难。
测量活动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因此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小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小数的加减是对学生基础的训练, 为生活中小数加减四则运算作准备。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意义、有趣的小数点、世界人口、人口与环境、整理复习)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小数的加减法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认识小数的乘法意义入手, 安排了五个情境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计算小数的方法, 发现和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 即与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并能正确的计算小数乘法, 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并能灵活的将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加以混合应用。
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打电话、人民币兑换、谁爬得快、电视广告)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与商不变的性质、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整数的四则运算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此注意了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 然后区别于整数不同的地方,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同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的思想;并不失时机地进行估算, 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字母表示数、方程、天平游戏、猜数游戏、邮票的张数、图形中的规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 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确定位置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渗透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导入,让学生回顾如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探究新知(1)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a. 教师出示一个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的物体位置。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a. 教师出示一个平面图,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图中的物体位置。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3. 操练巩固(1)让学生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图上的物体位置。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5. 布置作业(1)让学生课后在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让学生课后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图上的物体位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和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小学数学四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描述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教学难点: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的位置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两个同学一组,在草稿纸上面画一个五角星,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然后互相比较各自的图形,并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画图的方法。
师:数学中也有许多有趣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将前面所学过的图形问题做一个回顾和总结。
板书课题:空间与图形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讲解2、出示例1【例1】判断题:1.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 )2.直线、射线和线段都可以无限延长。
( )3.一条直线长4厘米。
(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2、巩固练习: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B. 小于180°的角一定是钝角。
C. 平行线一定是不相交的。
D. 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①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②交流答案,说想法。
教师总结,3、出示例2【例2】画出一个120°的角。
①引导学生读题。
②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找到问题突破口。
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④交流答案,说想法。
⑤教师总结,归纳方法。
三、游戏练习天地花开场地中放置汽球若干(红、黄、蓝数量均等),天花板悬挂18个大汽球(红、蓝、黄各六个),每组抽三人参加比赛,红队踩红色的汽球,黄队踩黄色的汽球,蓝队踩蓝色的汽球,踩完地上所有的汽球后,谁先用头扎完天花板上自己队的汽球为胜。
(每个队员戴可扎破汽球的发夹一个)(9人)(三队同时进行)--汽球内装入彩屑若干,现场效果十分出色。
四、课堂小结:1. 三种线的区别与联系2. 图形的变换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空间与图形教课目标1.学习了解三维图形的特点和构成;2.掌握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3.学习了解二维图形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4.能够通过图形的轮廓和线段中角度的大小判断图形种类。
教学重点1.三维图形的特点和名称;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难点1.三维图形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形状;2.描述图形时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导入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拼装好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自由观察和分享感想。
在学生分享完观察结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名称,让学生对三维空间有一定的认识。
接着,教师介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和区别,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讲解1.三维图形的特点和名称在这部分内容中,教师会让学生关注每个立体图形的构成,例如:六面体由六个正方形组成,长方体由六个矩形组成等等。
在讲解不同图形的词汇时,可结合物品展示,如用色彩鲜明的塑料模型教具来说明图片上的图形,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面体六面体是由六个正方形构成的,每两个相邻的正方形在壁上共站着一条边。
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相邻的面都平行并且重合。
长方体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组成的,作为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三维图形之一,学生在熟悉的物品中可以直接找到长方体的例子。
长方体始终有两对相等的面,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
六个面都平行成对,相邻的面都重合。
球体球体是由许多小立体曲面组成的,被称为“球面”。
球体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都等于半径。
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和区别教师会较为直观地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形态差异,然后通过图形的轮廓和线段中角度的大小判断图形的区别。
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四边形,所有边长相等、所有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长方形也是由四个角和四条直线组成的四边形,但长方形中相邻的边的长度不相等,但相对的边互相平行。
拓展在此内容中,教师会通过实际物品(例如图书、盒子等)给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际应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立体空间和二维图形,将所学内容实际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加深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形态的理解。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与相交》名师教案
小学数学-打印版平行与相交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在前言部分阐述的第一句话就是: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平行与相交》属于空间形式所研究的内容之一,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整体学习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学生学习本课时之前需要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基本概念有前接性的理解;学生掌握本课时,是后续对几何图形性质进行研究时的知识和方法基础。
《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是指导本人设计、实施本课的核心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平行与相交》作为第二学段第一学年学生要探究的内容,是学生首次研究两个几何概念之间的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对于四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认知水平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尝试,更加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环境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指导,渗透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达到第二学段课程目标奠基坚实的基础,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各方面的成长与进步。
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平行与相交》一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第八册(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空间与图形》的第一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互相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的概念,经历观察、探究、总结的学习过程,抽象概括出平行线、垂线、垂足等概念。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线段、直线和射线”,并对三线的性质有了明确的掌握;知道两条直线如果交叉在一起可以确定一个交点。
同时,本课的学习又是本单元要学习画出平行线和垂线的基础;更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几何图形的一个知识和方法基础,为五年级研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时要用到的“对边平行”和底边上的“高”作准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用两种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
备内容
方向与位置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_北京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空间与图形_北京版教学目标:
1、认识垂线、平行线,并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2、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看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3、会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识垂线和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看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建立垂线、平行线以及立体模型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2、组内交流:
(1)提出要求:
a、可不能、不明白的小组内要互相学习,互相关心。
b、选择好你们组汇报哪两道题,并选出一位同学的预备全班交流
c、组内做好明确的分工。
(2)小组进行交流
师分组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分组汇报小研究内容,说出“我的例子”,其他人补充。
(师进行板书)
我的例子预设:
(1)平行:铁轨,电车,算盘,直尺
(2)相交:剪刀
(3)垂直:长方形、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
交流我的发觉,我的发觉预设:
(1).平行的两条直线永久不相交。
(2).相交的两条直线永久不能平行。
(3.)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夹角是90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整理与复习的重要性。
2.能积极主动整理知识,并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3.能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系统的复习空间与图形;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分析:本节是复习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回顾知识1.创设情境:笑笑和淘气很高兴的跟我们在数学天地里共同学习,今天他们邀请大家到图形世界里游玩呢!2.想一想:这学期在图形方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3.在小组里说一说。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二、分项整理复习,巩固方法(一)三角形1.我能行:独立完成105页第1题和第2题。
交流解决方法并相互评价。
汇报:......教师指导性归纳。
2.独立完成105页第3题。
同桌说一说哪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不可以,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汇报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拼图活动(1)拼三角形*用2块拼板,拼出三角形,小组交流拼法:*用3块甚至更多的拼板拼出三角形,与同桌的比一比。
(2)拼正方形和长方形。
*你能拼出多少种长方形?*小组讨论,如何用16块板拼出一大一小套在一起的两个正方形。
(3)拼梯形和平行四边形。
*独立思考,用6块板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小组合作,用9块板拼出一个直角梯形。
小结:在拼图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4.练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均为30度,你知道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吗?它是什么三角形?(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AB=4cm,另一条边BC=6cm,那么边AC可以是多少厘米?(二)观察图形1.回顾并说一说:图形的内容有哪些有趣?哪些有用?哪些觉得困难?2.我最棒:独立完成教材106页4题和5题。
3.反馈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观察,自己画,小组合作
投影订正,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投影演示。
你在做这样的题目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总结方法:把立体图形平面化。
试一试:
用五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模型,从不同方向看形状如下图所示。你能摆出这个模型吗?
课前准备
教
师
投影、、三角尺、直尺
学
生
直尺、三角尺、小木棒
重点
使学生初步感知互相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等概念。
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的例子。
难点
、使学生初步感知互相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等概念。
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相交、互相垂直的例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复习旧知识:同学们在我们的操场上有不少的运动器械,想想都有哪些?
6、跳远比赛测量时,怎样量比较准确?为什么?
7、同学在黑板上方挂国旗,怎样挂又正又快
三、小结:
在练习中,我们总结了平行线间距离相等。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总结的,希望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板
书
设
计
五空间与图形
平行与相交
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作
业
书面作业
练习十二,第11题
··········
··········
将基本的几何图形组合成作为基本的图案设计花边。
··········
··········
··········
··········
··········
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图形平移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花边。小组利用基本图形设计精美的花边。
总结:我们在设计时你有什么需要告诉大家的好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步:固定三角板,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板;第三步:沿一条直角边再画出另一条直线
试一试:你能分别画出下面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吗?————
(2)指导画垂线
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出一组垂线吗?小组一起画一画试一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画:折纸、三角板、量角器。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展示我们的家庭作业,把大家设计的图案选择好的在黑板上展示。
··········
··········
··········
··········
··········
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自己用尺子量一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用尺子量一量
结论: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4、书中84页7题
怎样拉使绳子最短
总结:点到直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最短。
5、从新世界小区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柏油路,怎样修最近?把它画出来。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作
业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在生活中寻找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的直线
自
评
教
学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刘永学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8册
第5单元
第课
第2课时
第81页
题目
五空间与图形平行与相交
1、(看书90页图)说说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
(小女孩)(老师)(小男孩)
学生观察,从观察的角度看分别是哪个同学看到的?他们看的角度分别是什么?正面、上面、侧面。
2、在一次自行车比赛中。摄影记者在同一地点拍摄了同一位运动员的三幅照片。请你在
内用数字标出照片的拍摄顺序。
1 3 2
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序?
二、在这些器械中你最喜欢那一项运动。
观察图形中的这些线条,它们有怎样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两条直线不相交相交相交并垂直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获得初步表象。
二、动手实践
摆一摆:用两根小木棍摆一摆,会出现什么情况?
画一画:任意画两条直线,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组合作,争取摆画出多种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并且把自己所摆出的情况进行分类
理解什么叫平移、对称和旋转,用图形举例说明。
一、观察主题图
在这幅雪景中多处运用了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你能找到吗?
放大的雪花图运用了旋转和对称
小朋友的帽子和围巾运用了图形的平移。
小朋友的风车运用了图形的旋转
房檐利用了图形的平移
窗户和窗花利用了图形的对称
门环利用了图形的平移。
二、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设计花边
2、判断这两条直线会互相垂直吗?
3判断两条线断是否平行
4、折一折
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把一张不规则纸折两次,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自己试一试,指名到讲台前演示,比一比,看谁的折法最多。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相交平行和互相垂直,
你还有那些问题吗?
板
书
设
计
五空间与图形
在同一平面内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准备题:
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二、练习
1、在下图中,通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它的平行线与垂线,小组合作:
.
. .
指导:先确定一条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中分别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
总结:我们用哪种方法最简单,还准确?
(三角板)谁来说说?
方法:先用直尺画出一条直线,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这条直线对齐,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就是垂线。
怎样判断所画线段是否互相垂直?
教师提示:注意千万不要丢掉垂足的标记。
试一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练一练:过A点画直线的垂线,过B点画直线的平行线B
A
四、小结;
难点
学会运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过程
复备
1、复习概念:
相交垂直垂足平行线
指名举例说概念,强调“在同一平面内”
2、讲授新课
(1)画一画:你能想办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试一试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平行线,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小组一起完成。教师个别指导
总结方法:同学们我们通常是用直尺和三角板来画平行线。指名说方法,教师帮学生归纳完整。
1、巩固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2、通过实例得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能力和画图习惯。
课前准备
教
师
投影仪,三角板,直尺
学
生
三角板、直尺
重点
巩固平行线和垂线的画法,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难点
通过实例得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从前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
教师指导。
小组研究,用小木块摆。
检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和题目要求一致吗?
总结:你有那些收获?
板
书
设
计
五空间与图形
作
业
书面作业
实践作业
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桌子
自
评
教
学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刘永学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8册
第5单元
第课
第5课时
第90页
题目
五空间与图形
设计
理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理念
人人在生活中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利用字母等图形旋转组成图形。
利用数学基本图形,动手制作精美的杯子垫。
情感目标:(思想教育、心理品质、习惯养成)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前准备
教
师
玻璃板、投影仪
学
生
玻璃板
重点
利用数学基本图形,动手制作精美的杯子垫。
难点
利用数学基本图形,动手制作精美的杯子垫。
实践作业
自
评
教
学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刘永学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8册
第5单元
第课
第4课时
第89页
题目
五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
设计
理念
通过动手实践,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会用“前、后、左、右”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指导: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设计,也可以把这些基本图形组合,成图形,再进行平移,设计花边。
··········
··········
··········
··········
··········
利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平移得到花边
··········
··········
··········
作
业
书面作业
练一练,3题
实践作业
自
评
教
学
备注
科目
数学
主备人
刘永学
复备人
教学
内容
第8册
第5单元
第课
第6课时
第94页
题目
五空间与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