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术 节 省 。 素 养 分 灌 施 于 根 【 可 以 减 少 氨 态 氮 的挥 发 损 失 ; 氮 又,
荣县农 民王高升 自发投 资用塑料管打孑 做 成地下滴灌 管 , L 使 川后 省水 效果显著 。于是 , 年来 , 城地 区农 民纷纷仿效 , 近 运
自发 兴 建 果 闻 地 下 滴 灌 T 程 , 到 了 良好 效 果 , 取 得 了 一 收 也
草 的 发 芽 和生 长 。
些研 究成果 。“ 几五” 间 , 期 巾同水利水 电科 学研究院对 自行 研制 开发的地下滴灌 专用灌水器进行 了 田问试验研究 , 得 取
了 明 的 节 水 增 产 效 果 和 良好 的 社 会 效益 。 0 1 , 2 0 年 新船 对 棉 花 进 行 地 下 滴 灌 试 验 研 究 , 取 得 了 良好 效 益 。 也 地 下 滴 灌 特 别 适 合 于 我 国 两 北 地 干 旱 、 温 、 大 的 高 风
6) 破 坏 土 壤 结 构 。 有 地 面 灌 溉 对 土壤 的 冲 刷 和对 土 不 没
自然 条件 , 适合棉 化 、 米 、 茄 、 玉 番 马铃 薯等大 田条播作 物 , 该
技 术 在 周 外 已较 为 成 熟 , 我 国 新 耀 、 西 、 肃 、 西 等 省 在 陕 甘 山 ( ) 刚 于 果 树 的灌 溉 面 积 有 了较 大 的 发 展 。 区 应
需要经常搬动和铺设 ; 另外 , 后 地 面较 十 燥 , 草 少 , 壤 不 灌 杂 土
减少 了输水损 失 , 土壤表面基本没 有蒸发和龟 裂。灌水器 埋
存 地 表 以 下 , 会 产 生 地 表 径 流 , 大 限 度 地 降 低 了 表 层 土 不 最
壤的含水量 , 少了棵 问蒸发损 失。在正确 的安 装和适宜 的 减 运行管理情 况下 , 深层 渗漏也可得 到有效 的控制 。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地下滴灌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地下滴灌

质的灌水器 。滴头 的出 口形式有窄缝 、 舌头 、 圆孔三 种 , 由中 国水科院研究 出内镶 式或带有补偿性能 的专用滴 头 , 具有 抗 负压堵塞性能好 的功能 ,两年堵 塞率 小于 2 %,在提 高均匀
度方 面取得一定效 果 。灌溉 系统中毛管 埋深一 般在 2 m~ 0c
7 0c m之 间最 为适宜 , 树 的最佳 毛管埋深 一般在 4 m~ 0 果 oc 5 c 大 田作物则 为 3 加 c 棉花 宜为 1 m~ 0c m, 0c m~ m, 0c 2 m。毛
行 了综 述 , 以促 进 我 国推 广 应 用 地 下 滴灌 技 术 。
关键 词 : 节水灌溉 ; 下滴灌 ; 术特点 地 技
中图分 类号 :2 5 ¥7 文献标 识码 : B
1 地 下滴 灌 技术
地 下滴灌 技术是 近几年 来 , 国、 美 澳大利 亚和 以色 列等 灌 溉先进 国家广 泛推广 的一种灌溉 方法 , 它是微灌技 术的典 型应用形式之一 , 在滴灌 技术 日益 完善 的基础上 发展而成 是
产、 提高农产 品品质 以及改善 土壤环境 的优点 。 由于地下 滴 灌 的田间输水系统 地埋后便于 田间作业 , 地埋 管材抗 老化 增
强 , 本 降低 , 成 使用 寿命 延 长 , 劳动 和运行管理 成本 降低 , 综
3 技 术特 点
31 优 点 .
合 运行成本也低 于现有 的地 面滴灌 。 地下滴 灌特别 适合 于我 国西 北地 区干旱 、 高温 、 风大 的 自然条件 , 适合棉 花 、 玉米 、 番茄 、 马铃 薯等大 田条播作 物 , 该 技术 在 国外 已较为 成熟 , 在我 国新疆 、 陕西 、 甘肃 、 山西等 省 应用 于果树 的灌溉 面积有 了较大 的发展 。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而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节水灌溉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水需求逐渐增加,而水资源却相对有限。

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灌溉用水难以保障。

2. 传统灌溉方式低效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靠人工或者简单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3. 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影响水质,导致土壤盐碱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二、发展对策1. 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渗漏灌等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灌溉水的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推广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灌溉设备,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3. 引导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推广有机农业、种植绿色作物等方式,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严格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护水源涵养区等措施,保障灌溉水资源供应。

5. 政策支持和投入政府应大力支持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6. 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广大农民主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滴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滴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滴灌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灌溉系统的节水效率和灌溉质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灌溉不均匀等问题,为了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灌溉质量,滴灌系统成为了一种备受农业界关注的灌溉技术。

滴灌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其通过管道和滴灌头将水滴在土壤根系区,实现土壤和植物根系的直接接触,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避免土壤侵蚀和地下水位下降。

在农田灌溉中应用滴灌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田生态平衡的形成。

因此,了解滴灌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对于推广滴灌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滴灌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包括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类型等因素对滴灌系统的适用性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滴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结合不同条件下的农田实际情况,评估滴灌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推广滴灌系统的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如下:1. 分析滴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滴灌头、管道、水泵等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研究滴灌系统在不同土壤类型下的适用性,包括土壤质地、含水量、毛管活跃度等因素对滴灌系统的影响。

3. 研究滴灌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包括降雨量、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滴灌系统的适用性影响。

4. 研究滴灌系统在不同作物类型下的适用性,包括种植方式、作物生长周期、根系深度等因素对滴灌系统的影响。

5.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获取不同条件下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滴灌系统的可行性。

6.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推广滴灌系统的建议,包括技术培训、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措施。

三、研究进展及成果本研究已进行了初步的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果:1. 对滴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掌握了滴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国内外滴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国内外滴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国内外滴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滴灌技术由以色列斯迈哈·博拉斯父子发明,具有其他灌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

滴灌技术自引进后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

最初,滴灌是一种节水方法。

随后,人们发现滴灌能够达到有效灌溉,使密植作物如花、蔬菜和柑橘等提高产量和质量。

20世纪90年代,滴灌技术开始应用于大田作物,并逐步渗透到发展中国家。

降雨量丰富的国家也开始采用滴灌技术,而且在非传统灌溉,如咸水滴灌、污水滴灌中得到了关注,并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

滴灌技术作为一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滴灌模型,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被以色列约旦河峡谷的传统农场引进。

印度和中国也先后引进了这一先进技术。

1滴灌技术介绍滴灌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从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灌土壤,而且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既省水又增产,其缺点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堵塞问题严重。

因此必须对灌溉水进行过滤和处理,目前我国还都只注重防止物理堵塞,而同样严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滴灌方式有固定式地面滴灌、半固定式地面滴灌、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四种。

2发展中国家滴灌技术的发展2.1约旦河巴勒斯坦部分地区滴灌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在约旦河峡谷地区以滴灌方式取代传统的灌溉方式,在以色列农业部、巴勒斯坦地区的农业服务公司和以色列滴灌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了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的引进使得该地区农场的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约旦峡谷地区97%的蔬菜采用滴灌,2.4%的蔬菜采用喷灌,仅有0.6%的蔬菜采用传统的灌溉方法。

全部的香蕉树和大部分的柑橘都采用滴灌灌溉技术;成功使用先进灌溉技术的农场中已有87%的农场能够一年种植两季作物。

滴灌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使用滴灌技术可以节水25%~35%,增产146%,效益十分显著。

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困难等
2 o世 纪 8 0年 代早 期 , 由于 科学 技 术 的 飞速 发
展, 材料和设备 费用的降低, 系统可持续运行多年 , 使得地 下滴 灌 系统的年 平均 投 资成本 大大 下 降 。而
且没 有 系统 回收 、 重铺设 等 作业 , 系统维 护成 本及 使
收稿 日期:0 1 02 修订 E期 :0 20 —0 2 0 —2 1 l 2 0 21 作者简介 : 黄 法 . 博士 . 尉教授 . 北京 市清华东路 中国农业大 学( 东控区) 4 信箱 . 0 8 16 1 03 0
美 t 词 : 下 滴灌 ;灌 溉 设 计 ‘ 溉 管 理 {经 济 分 析 地 灌
中围分类号 : 2 5 1 ¥ 7 . S 7. { 2 5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 89 2 0 ) 20 —6 0 26 1 ( 02 0—l 60 7
地 下滴 灌 是 滴 灌 的 一 种重 要 形 式 。根 据 美 国
行 了试 验 。, 果 表 明 , ]结 当使 用 含 钠离 子 的水 进 行 灌溉 时 , 下滴 灌的 花生 产量 高于 喷灌 的花生 产量 , 地 而 使 用一般 的 灌溉水源 , 花生 产量没 有增 加 ; 玉米 在 该 2种 灌溉 水质 和灌 溉方 法 下 产 量基 本 相 同 , 但地 下滴 灌节 省了近 3 的灌 溉 用 水 } 粉 壤 土 中地 下 O 在 滴 灌 的棉花 产量 高 于沟灌 的 棉花产量 , 在沙 土 中 , 而 2种 灌 溉 下 棉 花 产 量 没 有 差别 , 是 , 2种 土 壤 但 在 中 , 下滴 灌要 省水 4 左 右 。19 地 0 95年 H n g l e g ee r 在 美 国得 克 萨斯 州西 部几 个 县 的试 验 结 果 表 明 一 , 地 下 滴 灌 棉花 产 量要 比沟 灌 棉 花 产 量增 产 2 左 0 右。 在美 国夏威 夷进 行 的试验 结果 表 明 _, 下滴 灌 5地 ]

2021年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1年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农二师34团一连片区滴灌系统为例】摘要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在我国引起重视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最近1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雄居世界前列,推广面积从九十年代中期的数十万亩发展到201*年底的600万亩左右。

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滴灌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普及。

滴灌技术固有的优势已经在其方兴未艾的势头中得以体现,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滴灌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滴灌技术进一步健康发展,使滴灌效果的发挥打了折扣,问题值得思考和警觉。

关键词农二师34团滴灌问题对策一、新疆滴灌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58mm,年平均蒸发量1500~3400mm,该地区的水资源量为93×108m3,其中有一部分为微咸水,并且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的含盐量都超过2dsm-1。

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8万m3/km2,不足全国的1/5,全疆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2%,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7kg,与节水灌溉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水分利用效率0kg的水平相差较大。

而且,随着各个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量的分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新疆工业和生活用水将增加70亿m3,还需退还约40亿m3的生态用水,农业节水是弥补缺口的主要途径。

另外,新疆地区土壤环境不断的恶化,新疆绿洲灌溉面积仅为87万km2,占土地面积的57%,并且有接近1/3(约400×104hm2)的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1],其中,强盐化的占18%,中等盐化的占33%,轻度盐化的占49%。

据统计,近二十年来,土壤中累积的含盐量增加了40%[2]。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发展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为了实现新疆农业节水、高效、增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996年,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滴灌与覆膜灌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发明了膜下滴灌技术,并取得了成功。

试论沙漠地区地下滴灌的设计技术相关问题

试论沙漠地区地下滴灌的设计技术相关问题

2 地下 滴灌 的系统组成及组成 部件的功 于 以 下 L 面 原 凶 考 虑 :1 本 区 的 水 质 主 止 局 部 气 阻 , 少 水 头 损 失 。2 埋设 时 防 方 () 减 () 要 是HC 3 S 4 Mg Na O 一 0 - - 型水 , 化 度低 , 止 管 道 打 折 , 成 未 端 无 水 。3地 下 滴 灌 矿 能 造 ()

色 列 耐 特 菲 姆 公 司 生 产 的 全 套 设 备 。 灌 滴 系 统 类 型 为 固 定 式 地 下滴 灌 系 统 , 主 、 将
支 、 管 埋 入地 下 , 灌溉 季 节 和 非灌 溉 季 毛 在 节 都 定 不 变 。 于 当地 风 沙频 繁 , 由 日照强
烈, 因此 , 计 将 滴 灌 埋 入 地 下 , 样 不 仅 设 这
1 地下滴灌 的概 念
地下滴灌 (u s r c r riain S buf eD i I g t , a p r o ( ) 力表 用 于 检 测 系统 压 力 和 系统 运 烈 , 此 , 计 将 滴 灌 埋 人 地 下 , 样 不仅 4压 因 设 这 简称 S I 术 ) 微 灌 技 术 的 一 种 , 在 滴 行 情 况 。 D技 是 是 有 利 于 延 长 管 道 及 滴 线 的 寿 命 , 且 还 能 而
灌 技术 ( rp ria i n 简称DI D i 工 rg t , o 技术 ) 日益 ( ) 肥 系统 可 给树 木 定 时 、 量 补 给 减 少 蒸 发 。 5施 定 完 善 的 基 础 上发 展 而 成 的 一 新 型 高 效 节 可 溶 性 肥料 。 种 目前 施 肥 系统 与 微 灌 系 统 存 4. 2滴灌类 型选 择 在 根 据 经 济 条 件 和 植 物 种 类 , 选 用 以 我 水 灌 溉 技 术 。 是 通 过 地 埋 毛 管 上 的 灌 水 在 相 分 离 的 问题 , 地下 滴 溉 中也 是 如 此 , 它

探究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探究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

探究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种植中的应用作者:岳墨久来源:《新农业》2020年第11期摘要:新疆地区从事棉花种植产业的工作人员指导农户使用地下滴灌技术,并将其推广开来,效果较好。

为此本文探究了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树立观念;健全制度;安装设施跟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地下滴灌技术更省水,更能满足我国新疆这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的灌溉需求,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地区棉花种植中的应用现状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但是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域,缺水严重,特别是在棉花的灌溉需求量大的时期,地表水不能满足棉花的灌溉需求,因此需要利用地下水来进行灌溉,成本高昂,这一因素阻碍了该地区棉花产业的发展。

滴灌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地下水,对土壤破坏程度低,有利于棉花根部保持水分,并且最终可以达到节省水、劳力、能源的目的。

但是该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需要采用正确对策应用此技术。

2 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地区棉花种植中的应用对策2.1 樹立正确观念地下灌溉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农户不知道怎么使用设备、控制出水量,导致使用效果较差,所以技术推广人员应该向农户仔细介绍使用步骤、每亩棉花用水量、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并及时解答农户疑问,引导其合理运用此技术,树立正确观念,提醒其一定要注意新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灌溉量要比其他地区少。

此外,有些安装设备的技术人员在棉花种植区域没有进行实地考察,有可能出现设备安装不合理的情况,对之后农户使用设备造成一定阻碍,所以技术人员应该先进行仔细的实地考察再进行安装。

2.2 防止出现滴头堵塞问题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滴头堵塞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

第一种是滴灌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积雪融水,杂质多,过滤设备没有将其充分过滤。

第二种是棉花常常朝有水的地方生长。

第三种是在滴灌之后关闭阀门时,滴头处常常往回吸水并夹带杂质。

内蒙古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

内蒙古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

内蒙古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畜牧业区。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草原上的草本植物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适合草原生长的植物和种植技术。

苜蓿是一种适合内蒙古气候的植物,长期以来一直在当地广泛种植。

由于内蒙古草原地区降水不足,土壤贫瘠,苜蓿种植一直受到水资源限制。

传统的灌溉方法往往浪费水资源,而且难以保证灌溉的均匀性和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内蒙古开始推广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以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灌溉方式,其核心是在地下埋设一定长度的滴灌管道,通过进口管道将水输送到地下滴灌管道,最终将水滴在植物根部。

相比传统的地表灌溉方式,地下滴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蒸发损失和地表积水,提高水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的优势有以下几点:地下滴灌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效率。

由于水在地下滴灌管道中通过微孔滴灌,可以直接滴到植物根部,减少水的损失。

而且通过精确的控制水量和滴灌频率,可以保证植物根部得到充足的水分,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地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传统的地表灌溉方式往往会由于地表蒸发、地表积水和地表渗漏而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而地下滴灌技术可以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地下滴灌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水在地下滴灌管道中通过微孔滴灌,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度,提高土壤肥力。

而且地下滴灌技术可以帮助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向植物根部输送,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

地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地表排水和土壤侵蚀。

传统的地表灌溉方式往往会导致地表积水和地表排水,造成土壤侵蚀和草原退化。

而地下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地表排水和积水,减少土壤侵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苜蓿地下滴灌技术模式是一种节约水资源、保护土壤、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和产量的有效方式。

内蒙古草原地区在推广这种技术模式的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近年来,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农业节水灌溉困难重重。

2. 灌溉方式低效:部分地区农业灌溉仍采用传统的洪灌、泵灌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大量浪费。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需要提高,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 土壤盐碱化:部分地区由于滥用地下水灌溉、缺乏有效排水措施等原因,导致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

土壤盐碱化不仅影响了土地的利用价值,还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区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质污染严重,农田生态系统逐渐受到破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了威胁。

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严格管理用水,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加快流域水资源整治、水资源调配,实行分区及时关停、超采、违法垦荒等侵占水资源行为,保障农业节水灌溉的水资源供应。

2.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对高效滴灌、喷灌、土壤墒情监测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灌溉,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加强对盐碱地的治理,发展耐盐碱植物,推广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的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4. 倡导绿色农业生产: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少量深施化肥,减少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理念,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5.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农田生产环节的水资源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推动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RAN u - n Ch n wa g
( oy —ft ei n l Fr t f ihR g t,te me I
Fr igDvs no ij n rd co n os ut nC rs ah,Xninb 0 1 C ia am n i i f ni gPo ut nadC nt c o o ,K si ij g M0 0 ,hn ) io X a i r i p a
施肥装置等方 面。与此 相关 的大量研究成果陆续涌现 , 中 其
本相等, 但无论对哪类土壤, 地下滴灌用水量都较沟灌低
4 %。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地区进行大面积调查表 明 , 可提高 2% 。山西运 城地 区的 棉 0
资料表 明, 与地 面灌 溉 方 法 相 比, 树 可 节水 7 % , 产 果 5 增 5%, 0 西瓜 节水 6 % , 产 3 % , 0 增 0 而对 大 田作 物 , 均节水 平 达 5% , 0 增加 产量 3 % 以上。 国内地下滴 灌技 术 的应用 以 0 果树为 主 , 目前在 山西运城 地区 767 m 6 2的地 下滴 灌面积 中 , 树、 果 蔬菜和 大 田作 物 的 比例 分别 占总数 的 7 . % 、 . 8 3 4 3 %和 1 .% , 田作物是棉花和冬小麦 。 74 大
ma n p o lms t a e d t e su id i u u e we e p tfr r , i r b e t e o b td e n f tr r u owa d h n Ke r s:u s r c rp i ia in t c n q e e e o me t a e a i g ir a o y wo d s b uf e d i r g t e h i a r o u ;d v l p n ;w trs vn i t n r gi

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节水浇灌技术应用

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节水浇灌技术应用

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节水浇灌技术应用绿色农业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而节水浇灌技术在绿色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绿色农业发展中的节水浇灌技术应用展开讨论。

一、背景介绍绿色农业是一种以促进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保护生态系统为目标的农业方式。

而在绿色农业中,节水浇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浇灌方式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主要是以地面灌溉和农田泵灌为主,存在用水不经济、浪费严重、土壤侵蚀等问题,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节水浇灌技术的分类节水浇灌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渗透灌溉等多种形式,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情境,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质和作物类型选择最适合的节水浇灌技术。

四、滴灌技术在绿色农业的应用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滴均匀地滴入土壤中,使植物根部充分吸收水分的浇灌方式。

该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节水浇灌技术。

五、喷灌技术在绿色农业的应用喷灌技术是通过喷头向空气中喷洒水汽,形成雾状水滴,使作物表面均匀湿润,适用于大田作物和果园的灌溉。

该技术可以降低水分流失,减少病虫害传播,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六、微喷灌技术在绿色农业的应用微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微型灌头将水雾状均匀地喷向植物根部的灌溉方式,适用于果园、蔬菜园和花卉园的灌溉。

该技术可以节约用水、提高作物产量,同时降低土壤盐碱化的风险。

七、渗透灌溉技术在绿色农业的应用渗透灌溉技术是一种将水通过渗透管道、滤水器、岩棉等介质慢慢渗透到土壤中,使植物根部得到充分的供水。

该技术适用于果园、菜园和大田作物的灌溉,可以提高地下水位,减少水资源浪费。

八、节水浇灌技术的经济效益节水浇灌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浇灌技术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田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田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田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

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田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则是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田间灌溉方式主要是以喷洒、滴灌和微喷灌为主。

这些技术的缺点在于灌溉效率低、用水量大、易出现蒸发蒸散、淋溶透滤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灌溉技术如精密灌溉、地下滴灌和节水灌溉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其灌溉效率和节水效果都远胜于传统方式。

以下是对这些新技术的介绍和分析。

精密灌溉是一种利用现代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它基于土壤信息、气象资料和作物生长指标等多种数据,通过模型计算和控制系统调整实现精准的施水。

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其节水效果可以达到50%以上。

精密灌溉具有精确控制、质量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而且,由于它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和植物需求实现施水量的小范围调整,还可以有效避免和缓解土壤盐渍化、碱化等问题。

地下滴灌是一种将输水管埋在地下,通过滴头向植物根部滴送水肥的灌溉方式。

由于滴头距离植株近,且滴水速度、滴水量都可控制,因此可以实现准确的水肥配比,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同时大幅降低水肥的蒸发损失和流失。

地下滴灌技术在荒漠化区域的植被恢复、果树种植、蔬菜生产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地下滴灌也可以减轻土壤侵蚀和农药化肥的污染程度。

节水灌溉是一种较全面、较系统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渠道渠道端灌溉、旱作滴灌、滴灌育苗等多种方式。

它在节约用水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灌溉效率、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节水化、科技化的目标。

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四川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个研究机构都在大力推广和应用这种技术。

在相对缺水的地区,它也是稳定农业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田间灌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当然,应用这些新技术需要根据不同地域、作物和土壤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效益。

滴灌工作总结

滴灌工作总结

滴灌工作总结
滴灌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通过管道将水滴滴灌到植物根部,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滴灌工作,现在是时候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经验了。

首先,我们要感谢滴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灌溉
工作。

通过滴灌,我们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情况,保护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其次,我们要总结一下我们在滴灌工作中的经验。

首先是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
和土壤的水分特性来确定灌溉的水量和频率,避免浪费水资源。

其次是要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漏水和堵塞的问题,保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是要根据季节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来调整灌溉的水量和频率,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

最后,我们要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

通过滴灌工作,我们不仅提高了农田
的灌溉效率,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为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滴灌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农
田的生产效率,还保护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滴灌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节水灌溉逐渐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目前农业节水灌溉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问题和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耗水量大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多采用大量灌溉,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农业用水中,浪费率高达40%以上。

尤其是在北方干旱地区,大量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逐渐干旱。

2.灌溉方式落后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灌溉面积大、灌溉水量大、灌溉效率低等问题。

传统灌溉方式不但耗水量大,而且还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的肥力,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3.技术水平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农民对灌溉技术的认知程度不高,很多地方仍然使用传统的洪灌或者地面渠道灌溉方式,这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盐碱化。

4.管理水平差农业节水灌溉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人员对灌溉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农民对灌溉设施的维护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了灌溉设施频繁出现故障,影响了正常的灌溉效果。

5.缺乏政策支持在农业节水灌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缺乏相关的政策激励和扶持措施。

这导致了农民缺乏积极性来采取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限制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发展对策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节水意识和技术的认知程度。

通过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技术知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节水灌溉。

2.推广现代灌溉技术大力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减轻土壤的盐碱化问题。

3.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途径激励农民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应用

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应用

16 0
农业 科技 与装 备
2 1 年 6月 01
和作物特性为依据来制定。 若按作物耗水速度确定灌 水 时间. 应按小定额多次灌水的方式 ; 当土壤水分下 降到某个限值时才考虑灌水 , 则需数天供水 1 。对 次 蔬菜等水分含量较多的作 物通常使用前一种灌水频 率. 果树和大 田作物宜用后一种灌溉制度。 研究表明 , 只要土壤含水量保持在可允许范围内, 采用每 日 灌水 1 次与 l 周灌水 1 次的灌溉制度对玉米产量没有影 响。在荷花 山果树滴灌工程 中, 将每天灌水 1 次和每 3d灌 水 1 进 行 对 比后 发 现 , 频 次 、 流 量 灌 溉 次 高 小 制 度不 仅能 较 大幅度 地 提高 果树 产量 , 且有 助 于改 而 善根层内的土壤水分布 , 高水分利用率 。 提 非常适于 地下滴灌系统的运行特点。在大连地 区, 苹果树年内 般滴灌 3 5 ,玉米通常灌溉 2 3 ,每次用水 ~次 ~次
第 6 总 第 24期 期 0
2 1 年 6月 01
农 业科技 与 装备
Ag i u t rl ce e rc lu a S inc &Te hnoog a d Eq m e c l y n mp nt
N o. t 6 To a No. 0 l 24
J n 2 1 u .0 1
地 下滴 灌 技 术 及 其 应 用
孙 学文
( 河市荷花 山镇人 民政府 , 宁 大连 1 60 ) 庄 辽 14 0
摘要 : 下滴灌技术是微灌技术的典型应用形式 , 地 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 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一 。通过对滴灌技术 的发展 历史 和现状进行分析 , 阐述滴灌技术 在农业生产 中的应用技术和设计方法 , 出滴灌技术具有节水 、 详细 指 增产等优点 , 对农业 可持 续发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生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很高。

从古至今,为提高农业生产,水利设施建设受到高度重视。

全国部分地区由于灌溉设施长期易维修、陈旧,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农田灌溉率低,灌溉措施不合理。

因此,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对策;前言:从远古隋运河,再到目前南水北调的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从宏观上看,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水资源分布极不平均,而且我国人口众多,造成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低,而农业生产消耗更多的水,在灌溉用水总量中所占比例更大。

高效节水灌溉提高了农业对灾害的抵抗力,为确保和发展农业的高稳定收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高效节水灌溉对水利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农业中的灌溉设施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农业中的水资源管理,加强农业生产的灌溉,提高农业产量。

然而,近年来,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我国降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此外,项目区域的灌溉渠道系统正在改进,这大大提高了水资源效率,大大改善了农业环境,创造了新的农业生态系统,执行各种环境保护功能,如气候控制、风速下降、空气净化、环境改造,生物保护种类的多样性和减少干风的影响。

此外这些水利工程有效地降低灌溉标准,防止灌溉,改善化肥使用,减少地下水污染,有效地控制当地环境恶化,促进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高农业作物的经济价值和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业的产量是消除贫困的坚实基础。

二、常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1. 灌溉方法。

灌溉是最常见的节约灌溉方法之一。

这是一种高效的用水灌溉,使用的是机械设备,在动力设备的作用下,通过喷雾器喷水。

这种喷管技术目前在使用。

2.滴灌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有效、经济的灌溉方法,也是综合灌溉方法。

这种灌溉方法允许通过低压排水系统和毛细血管装置,平均在农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中滴下水分和营养。

在实践中,滴注灌溉系统由三个基本组成:第一个节点;低压管道三滴人头在农业生产中滴注灌溉使准确控制灌溉用水量不会导致浪费水资源,而且在节约用水方面比灌溉更有效。

对我国新型滴灌灌水器研发的思考

对我国新型滴灌灌水器研发的思考
消 能减 压 作用 , 并使 其 具 有 较 好 的压 力 补 偿 功 能 , 以使 设 计 并制
甘肃 农 业
21 0 0年第 O 4期 ( 2 5期) 总 8
对 我 国 新 型 滴 灌 灌 水 嚣 研 发 豹 恩 考
魏 健
(新疆天业集 团公司技术 中心 , 新疆 石河子 8 20 30 0)

要: 叙述 了我 国开发新型 滴灌灌水器研 究的必要性 , 综
压器和施肥器等, 并引进 了以色列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 , 使北 方的果树微喷灌、 果滴 灌、 瓜 保护地蔬菜滴灌等有 了较大发展;
构及其水力性能对滴灌系统 的灌水均匀性 、 工程 系统优化布置、 系统运行管理以及对滴灌技术的投入成本影响很大。 由于灌水 器的水力性能直接 决定 了滴灌系统 的工作性 能和经济性 能, 灌 水器性 能是否优异直接影响 了滴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广 , 因 此对滴灌灌水器流道结构进行研究 ,不断开发和研制水力性能
述 了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与技术发展局势 。
关t词: 滴灌灌水器; 研究现状 ; 开发思路
新 疆 生产 建 设兵 团研 发 的 大 田膜 下 滴 灌 技 术 ,近 年 来 成 为 了 我 国 推 广 应 用 规 模 最 大 的 高 效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之 一 。截 止 到
20 06年底 ,新疆膜下滴灌技术应用面积超过了 4 .7 6 万公 顷, 并推广到全 国 2 O多个省市、 区和应用到 3 0多种作物生产 , 而且
构, 完善设计 , 提高灌水器 的水力、 物理及化 学性 能, 进行样 品验 证试验及测试, 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滴灌灌水器。 ㈠开展 灌水器流道结构设计及模拟优化研 究 对滴灌灌水 器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 出灌水器微流道 , 并对其 结构及参数进 行 优化 , 制造 出主流道水体 的微蠕动 , 增强灌水器 的抗堵塞能力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陈越峰(张掖市民乐县洪水河管理处,甘肃张掖734503)摘要: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突出,大面积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紧迫。

地下滴灌是一种重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优点明显,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该文对地下滴灌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总结,探讨了该技术应用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及其节水高产特性,概述了其优缺点,旨在为相关学者研究地下滴灌技术及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埋式滴灌;水盐运移;节水增产;问题中图分类号:S275.6滴灌是通过供水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分缓慢、均匀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作为仅湿润作物根区土壤水分的局部灌溉,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由于在灌水时可同时施入肥料,使得肥料的利用率显著增加,这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浪费,同时对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下滴灌是滴灌的一种重要形式[1],通过地表以下灌水器施水,其灌水器流量范围和滴灌大致相同[2]。

地下滴灌灌水形式与地表滴灌相比,地表滴灌的水分直接滴入地表,然后在地表缓慢入渗,当滴水流量较大时,往往形成饱水区,使得地表积存大量的水分;地下滴灌是通过管道内供水压力直接将水分滴入耕作层土壤中,然后在土壤中依靠土壤毛管力作用及重力作用扩散到周围土壤中,在这个入渗过程中,地表积水较少。

由于地下滴灌显著降低了地表棵间蒸发的水分,同时具有地表滴灌的相关优点,其优越性较明显,近年来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地下滴灌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地下滴灌的国内外发展、水盐运移、节水增产效益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可为相关学者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地下滴灌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为了达到节水灌溉,研究者们不断进行探索,使得地下灌溉技术不断发展。

地下滴灌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其雏形是192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harle在陶瓷瓦罐四周打孔来灌溉,而且还申请了相关专利[1]。

20世纪40年代,塑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地下滴灌技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德国开始用塑料管进行试验。

20世纪60年代,用PE、PVC为材料制成的多孔管以及滴头等应用在地下滴灌上,逐渐由试验到大田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地下滴灌已经用于果树及玉米、棉花、马铃薯等大田作物进行试验。

通过一些列的实践检验,发现地下滴灌存在滴灌滴头容易堵塞,灌水均匀性差,系统运行、维护及管理无法保证等问题。

由于地表滴灌带重复使用率低,地表棵间蒸发大等问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下滴灌在材料、滴头的结构方面的改进,以及滴灌系统方面的提高,加之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了地表滴灌的相关缺陷,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通过改进的地下滴灌系统可运行10年左右,且性能良好[3]。

1982年,Mitchell等[4]完成的《地下滴灌系统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指南》,标志着地下滴灌技术开始其规范化运行阶段。

我国的地下滴灌技术发展较迟,自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滴灌设备,该项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才在我国迅速发展。

国内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次尝试,如1978年山西运城地区的地下滴灌试验;“九五”期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对自行研制的地下滴灌系统进行了大田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和社会效益。

近几年,大量的田间试验主要应用在果树[5]、棉花[6-8]、番茄[9]、苜蓿[10]、玉米[11-13]等作物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33卷第5期2017年3月Vol.33No.5Mar.2017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5期2地下滴灌技术的水盐运移特性水分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研究地下滴灌技术时,研究其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Philip[14]在1968年提出地埋点源和球形的二维和三维非饱和水流的数学理论模型。

Zachman和Thomas[15]在1973年提出地下线源的稳定入渗物理过程,并与1974年得出了其解析解。

Warrick[16]在1980年提出各种稳定水头条件下,四条等间距布置的滴灌带线源瞬态和稳态条件下的水流过程,并将其值与用V射线法测量值进行了比较。

仵峰等[17]分析了线水源条件下地下滴灌土攘水运动的物理过程,发现其土攘水分运动是一垂直毛管的平面二维流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饱和—非饱和土攘水二维流动的数学模型。

张和喜等[18]利用TDR 测定土壤含水率,连续观测得到地下滴灌灌水过程中湿润锋的运移动态、灌水完毕时及24h后的土壤含水率分布情况;随着时间的延长,湿润锋的进展速度逐渐减小;灌水完毕时含水率等值线的整体分布近似为椭圆形;由于蒸发因素的存在,接近地表部分的土壤含水率为9.2%,小于土壤初始含水率,停止灌溉24h后,除土壤内部的含水率重新分布之外,土壤湿润体的形状和范围也有了较大的改变,水分达到了地表下70cm处,但湿润体在水平方向的运移却不很明显。

水分在土壤中运移时,对土壤中的盐分运移及其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盐分被水分稀释、溶解并随着水分的运移而运移,这种水盐运移对改善土壤盐碱条件,防止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王振华等[19]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新疆棉田地下滴灌水盐运移规律;研究发现,在地下滴灌条件下,棉花全生育期土壤中盐分运移规律为苗期较高,花铃期较低,吐絮期又较高;研究还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灌溉下,盐分水平方向在距滴灌带较远的地方含盐量较高,最后在滴灌带中间位置积聚;水分在垂直方向入渗过程中,在耕作层的含盐量有所降低,耕作层处于脱盐过程,盐分主要向深层运移,最终随着水分及脱盐的过程中,80cm以下的土层积盐较多。

程冬玲等[20]在苜蓿地实施地下滴灌,研究发现,滴灌带的适宜埋深以30~40cm宜,且具有明显冲洗盐分的作用。

孙祎龙等[21]研究发现,将地下滴灌应用在旱薄轻盐碱地上栽培龙冠苹果,较漫灌相比,有较好地生长发育,并可提高新梢生长量23.78%,增粗20%,百叶重提高19.99%,叶片增长0.35cm×0.15cm,基干直径增长93.88%,根量密度提高104.9%,座果率提高10.5%,百果重提高12.23%,株产提17.49%;同时,与漫灌相比,地下滴灌可省水92%。

地下滴灌技术的水盐特性使得盐碱地得到改良,同时增加了作物生长指标和产量,应用前景广阔。

3地下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效应地下滴灌技术的节水机制,主要是因为其灌水器设置在耕作层的适当位置,灌水时避免了地表滴灌的棵间蒸发。

甚至在适当的流量和适当的埋设位置,达到既满足作物正常的水分状况,还可以保持地表相对干燥,减少地表蒸发,同时抑制了地表杂草的生长。

在灌水的同时,依据作物生长状况,确定适宜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达到水肥高效利用和作物高产。

1995年Henggeler的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的苜蓿产量比沟灌棉花产量高出20%左右[3]。

Phene和Beale的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滴灌与喷灌和沟灌相比,甜玉米增产12%~14%,与沟灌相比,西红柿增产20%[22]。

王振华等[6]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0团将地下滴灌应用在棉花上,研究发现,地下滴灌条件下的棉花生育期有所提前、株高较低、铃数较多、叶面积系数较大、根冠比较大、根系发达并有两个根系层,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比较高。

焦炳忠等[23]在扬黄灌区采用地下滴灌技术栽培玉米,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式滴灌比露地滴灌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膜下浅埋式滴灌产量分别比露地滴灌提高15.8%;膜下浅埋式滴灌的群体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露地滴灌16.1%。

4地下滴灌技术的优缺点4.1地下滴灌技术的优点地下滴灌技术基于其将灌水器埋设在地表以下,减少了地表棵间蒸发,其节水特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地表未被湿润,杂草较地表滴灌相对减少,如1990年Grattan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地下滴灌与沟灌、喷灌加施除草剂,结果发现其除草效果基本一样[24];灌水的同时施肥,提高了肥料的使用率,达到了节水增产的效果。

地下滴灌与地表滴灌相比,其可以重复使用,不通过每年回收和安装,提高陈越峰: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129甘肃科技第33卷了灌水器的使用效率,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和减少了投资;地下滴灌的埋设方式还决定了可以进行机械规模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4.2地下滴灌技术的缺点随着地下滴灌技术在大田试验中不断使用,发现其存在部分缺点。

由于地下滴灌埋设在土壤中,导致地下灌水器堵塞问题突出,其原因分析认为,一是灌溉水中含有细颗粒泥沙、未溶解的肥料颗粒以及水肥溶解过程中产生和析出的固体颗粒等;二是由于供水结束时,管道内可能产生负压,导致灌水器负压吸泥,固体颗粒从外部堵塞灌水器;三是由于管道内灌水和施肥,导致某些藻类等微生物积存,从而堵塞了灌水器。

地下滴灌的缺点还表现在对滴灌灌水流量不能直接测量,灌水稳定性和均匀度不易衡量,系统发生故障,如管道漏水,不通水等维修管理较困难。

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管道折弯,机械、土重的压扁导致通水不畅等问题。

5结语面对当前水资源的有限和水环境恶化现状,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的不断发展,节水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政府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视。

地下滴灌技术优缺点并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研发科学、高效的地下灌水器和灌溉系统,并组织研究专家编写相关的规范标准,为地下滴灌节水技术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这对我国节水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1]黄兴法,李光永.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2,(2):176-181.[2]ASAEStandards,S526.1.Soil andwaterterminology[S].43rdEd.StJose1ph,Mich:ASAE,1996.[3]Henggeler J C.A history of drip irrigated cotton in Texas[C].Proc.5th Int1Micro-irrigation Congress.1995,669-674.[4]Mitchell W H,Tilmon H D.Underground trickle irrigation:Thebestsystemforsmallfarms[J].CropSoils,1982(34):9-13.[5]马孝义,康绍忠,王凤翔,等.果树地下滴灌灌水技术田间试验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1):62-66.[6]王振华,吕德生,温新明,等.地下滴灌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节水灌溉,2006,(4):11-13.[7]刘洪光,郑旭荣,王振华,李玉芳.地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棉花耗水量和产量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09,(2):11-13.[8]刘洪光,郑旭荣,李玉芳.地下滴灌不同施肥量对棉花耗水量和产量影响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8.[9]刘娟.地下滴灌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技,2010,(1):47-48.[10]孟季蒙,李卫军.地下滴灌对苜蓿的生长发育与种子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1):291-295.[11]吕谋超,冯俊杰,翟国亮.地下滴灌夏玉米的初步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67-71.[12]邹慧,黄兴法,龚时宏.水分调亏对地下滴灌夏玉米田水热动态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2,(9):72-77. [13]袁江杰,李光永,袁子程.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条件下玉米耗水、生长和产量对比[J].灌溉排水学报,2015(12):93-98.[14]Philip J R.Steady infiltration from buried point sources andsphericalcavities[J].WaterResources,1968,4(45):1039-1047.[15]Zachmann D W,Thomas Aw,A 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 ofsteady infiltration from line sources[J].Soil Sci Soc Am Proc, 1973,37(4):495-500.[16]Warrick A W,Lomen D O,Amoozegar-Fard A.Linearizedmoisture flow with root extraction for3dimensional,stead conditions[J].SoilSciSocAmJ,1980,44(5):911-914.[17]仵峰,彭贵芳,吕谋超,熊明洁.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J].灌溉排水,1996(3):24-29.[18]张和喜,袁友波,舒贤坤,等.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8):3277-3279.[19]王振华,吕德生,温新明,等.新疆棉田地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5,(5):22-24+28.[20]程冬玲,李富先,林性粹.苜蓿田间地下滴灌效应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5):1-3.[21]孙祎龙,史历延.地下滴灌对旱薄轻盐碱地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1999,(2):55-58.[22]Phene C J,Beale O W.High-frequency irrigation for waternutrient management in humid regions[J].Soil Sci Soc Am J, 1976,40(3):430-436.[23]焦炳忠,孙兆军,韩磊,等.扬黄灌区浅埋式滴灌对地膜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6,(6): 24-27+30.[24]Grattan S R,Schwankl L J,Lanini W T.Distribution of annualweeds in relation to irrigation method[C].Proc3rd Nat Irri Symp,1990,148-153.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