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中考备考交流

合集下载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 专题01中华文明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含解析)

(百日捷进提升系列)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 专题01中华文明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含解析)

专题01中华文明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归纳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明、华夏之祖2.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分封制3.青铜文明4.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考情分析本专题考点在历年中考中所占比重不大,分值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考查较多的考点主要集中在黄帝和禹的传说、分封制、商鞅变法上。

复习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对课本重要图片的识记,也要注意分封制与禅让制、郡县制等古代政治制度的区别,分析商鞅变法与中外历史上其他改革的联系考点分解(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二)原始农耕文明(三)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当今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黄帝的贡献: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人文始祖”(又叫“轩辕氏”)。

3.部落联盟首领: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考点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禅让制到世袭制1.禅让制:尧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2.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二)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三)西周分封制”。

(四)青铜文明1.青铜制造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盛行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014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2014历史中考复习策略

半程中学历史中考复习交流材料一、中考命题分析1、宏观变化自2013年始,历史中考的卷面分值为100分,直接的变化表现为题量的增加。

选择题由10道变成25道,材料题由3道变成4道。

从分值分配来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40%、30%,加强了对中国史的考察力度。

2、知识点考察覆盖面加大2013年历史中考的选择题由10道题变为25道题。

中国古代史由2道选择题变为8道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由4道选择题变化为8道选择题,世界史由4道选择题变为9道选择题。

非选择题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增加了一道。

3、考察方式稳重有新从考察内容看,历年中考题都侧重对骨干知识、周年纪念、时政热点的考察,特别是2011版新课标出台后,中考历史还特别重视对新旧课标重叠部分的考察。

从考察形式上看,越来越重视情景式考察,尤其是材料题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考察。

其中材料题分值的一半是非记忆性的知识。

4、非选择题历年考点及分析古代是部分:08年、以奥运会为材料考察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

包括书法、舞蹈、绘画雕塑、印章等。

09年考察的是儒家学说及中国古代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10年考察的是宋朝的经济文化11年考察的是赵州桥12年考察的是北京人和四大发明13年考察的是古代对外交往从历年考察来看,中国古代史部分重点似乎不是很突出,知识点多而杂,但是细细分析来看,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考察。

这种考察方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史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们的历史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中国近代史部分:07年考查的是中日关系特别是中日之间的战争问题,为了纪念全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周年纪念)08年考察的是文革、改革开放、党的指导思想、港澳问题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周年纪念)09年考察的是西藏的解放与发展农奴解放50周年(周年纪念)10年考察的是《南京条约》及近代化的问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政热点)11年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了纪念中共90周年(周年纪念)12年考察的是雷锋所在时代及成就(周年纪念)13年考察的是台儿庄战役、中国梦(时政热点)从历年考察来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重点突出,不是周年纪念就是时政热点。

2014中招注意事项历史

2014中招注意事项历史

2014年实验中学中招历史应考策略一、资料储备:(1)课本6册(七八九年级上下册)(2)九年级历史资料(3)《绝对名师》(4)《说明与检测卷》即《全真卷》、《押宝卷》、《仿真卷》、《演练卷》二、答题策略:1、总体指导思想:(1)先闭卷,后开卷,先易后难。

不会做的暂时空下来。

(2)时间分配:选择题10分钟;材料题30分钟;10分钟查资料、检查。

(3)做题要快、准、稳、细心,一次写准;卷面干净整齐,条理分明,一条占一行,另一条要分行写,注意书写格式和答题的条理性。

(4)不要在卷子上乱涂乱画。

2、选择题应答策略:(1)先看最后一句话,能做就做,不能做的找关键词、限定词。

(2)较难的选择题目,先把题目和选项看完后再做决定。

(3)题目内容多的选择题,先看最后一句问题问什么,然后直接看选项,如果还没有答案再看题目内容。

(4)读题干中的关键词时,必须看清是属于哪类的。

如是选出“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符合事实的”还是“不符合事实的”;“包括的内容”还是“不包括的内容”等。

(5)注意选择题中所反映的时间、时期;有的时间是暗含的,例如“二战后”这样的时间表述法。

有的题目中以世纪年代形式出现,把它变换成公元纪年法,容易辨别,如:19世纪60年代包括的时间范围即1860年—1869年。

然后再看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大事,确定答案。

3、材料题应答策略:(1)先看问题,不看材料能作答的就不用看材料,直接作答。

(2)如果题目要求结合材料或所学知识时,就要依据相关的材料或所学知识作答。

(3)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

(4)不要忽视材料的出处。

(5)遇到难题时,总体考虑此题考查的知识点,看是属于哪一主题或专题,然后快速定位查阅的参考资料,结合题目中时间的要求归纳符合题意的答案。

(6)看分答题。

比如1分,答一点,2分答两点。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比如:问题中出现“哪些”这个词语时,即使是1分的题,也应该回答至少2点。

三、其他注意事项:1、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均不能有空题现象。

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

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

海童中心校2014中考历史复习研讨时间: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地点:海孜实验中学发言:葛思利(海孜实验中学)一、2013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分析2、从历史分期上看3、从考纲样卷分析辨析改错题由12分减少为8分,组合列举题由6分增加到10分,辨析改错是4小题,无形中降低了这部分的难度。

二、2014中考历史考纲分析及增加的内容1、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与2013年考纲的比较分析(1)、命题指导思想没有变①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③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

(2)、命题原则没有变①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②注重“三维目标”,侧重能力考查。

③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

(3)、考试目标没有变①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

②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方法及过程。

③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体验及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没有变①考试形式②试卷结构③难度要求(5)、考试内容有调整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在考试内容上共有257个,其中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知识点数量分别为170、76、11个。

与2013年考纲相比,2014年安徽中考历史考纲在考试内容上共增加了36个新知识点,其中包括6个对考查层次进行了调整的知识点;共删除了29个知识点。

★考试层次变化1.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关系由理解上升理解运用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运用降低理解3.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由运用降低理解4.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由运用降低理解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由识记上升理解6. 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由识记上升理解★增加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史1.识记陈胜、吴广起义2.运用结合西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3.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4.识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5.识记《史记》的作者和体例模块二、中国近代史1.识记邓世昌的事实2.运用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3.识记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4.理解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5.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6.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7.理解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8.识记重庆谈判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理解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2.运用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3.理解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模块四、世界古代史1.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模块五、世界近代史1.识记达芬奇2.运用结合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3.理解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型与残酷性4.识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5.理解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7.识记《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模块五、世界近代史1.识记达芬奇2.运用结合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3.理解认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型与残酷性4.识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5.理解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6.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7.识记《向日葵》与《英雄交响曲》模块六、世界现代史1.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理解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法法西斯的暴行3.理解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4.识记科索沃战争5.理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模块七、安徽史1.识记名医华佗;淝水之战;“宋画第一”李公麟2.识记献身革命的皖籍志士;安徽近代经济的缓慢发展;近代教育的兴起考纲增加部分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12、13年中考试卷增加部分所占的分值可以看出增加部分的重要性。

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2014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备考方案: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摘要】中考即将来临,在考试后,不管考得好与不好,大家一定都有一些反思和感想。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 年中考备考方案,供大家参考。

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向学生说明复习的范围,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方法。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培养能力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

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1。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备战中考浅谈中考历史复习对策

2014安徽中考历史备考精品资料备战中考浅谈中考历史复习对策

备战中考浅谈中考历史复习对策一、方式多样化,引领学生积极复习、全员复习实践教学中复习方式大同小异,气氛沉闷,年年岁岁花相似。

任何一种方法,如果反复使用,就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复习课也是这样。

好的方法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那就是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斗志,让全体学生紧张的投入进来。

(1)抓好课前复习,营造紧张投入的气氛。

利用问题展示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投入紧张的复习状态,用一切可能争取了学生的注意力。

紧张的学习状态不一定是坏事,二可以让学生出声的读、背等等,这些都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采用“复习小组化,板块灵活化”。

所谓“复习小组化”,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复习内容在小组活动中进行。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作组长,负责检查、讨论、汇报复习的内容和结果。

板块复习中,“背”“查”“写”“讲”“练”等方式依据学习内容灵活变通,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避免了复习课的沉闷气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课堂效果很好。

(3)提高精讲的针对性,让知识“老树开新花”。

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引起学生注意的是那些既使人感到熟悉,又有些陌生、新颖的教学内容;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下水,练习一定要走在学生前面。

只有多做题,才能找到课堂的着力点;只有教师站得高,学生才会看得远,学得深。

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其实,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出基础性的原则。

由此可见,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网络结构在初三历史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来,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立体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达到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

比如把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用屈辱史、探索史和抗争史三条主线串联起来,使这一部分的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word精品文档7页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word精品文档7页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建议一、近年来中考试题的特点与趋势(一)注重基础性,以能力立意 1.以历史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

试题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与把握。

知识点覆盖面广,考点密集。

2.注重考查基本技能。

(1)注重运用时间和地域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的考查。

(2)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史料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要求的核心能力,是形成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

试题以文献、图表、漫画、诗词、时事新闻、历史论著、人物言论等人题,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与材料“对话”,通过对试题材料的精读、分析、思考,去感受历史探究的过程。

(3)注重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对历史的合理想象能力。

对历史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对已知材料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基础上,属知识迁移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和判断题目提供的材料,并以此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关结论。

(4)注重考查学生的提炼和概括能力。

具有提炼和概括能力,是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的必要基础,是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必要基础。

关于这一点,不仅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还要思考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归纳和辩证分析历史观点的能力。

3.深化探究,凸显综合性。

(1)考点涉及领域广泛。

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也有与哲学、宗教、教育等有关的思想文化史,还有科技史、社会史等。

(2)试题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

试题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诸如改革问题、民族精神、工业化、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诸多与现实联系紧密的内容成为近年来试题的重要考点,也必将成为今年中考历史命题重要参考所在。

(二)强调过程与方法1.不要死背教材内容。

历史学习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

因此,学生通过三年初中历史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死记硬背教材中那些静态的史实,简单记忆教材中的固定结论,而应该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及现实问题。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心得体会(邯郸市11中 )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心得体会(邯郸市11中 )

201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心得体会邯郸市第十一中学金艳霞2014年初中历史中考质量分析会于2014年9月在邯郸市第十一中学举行,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历史教学的信任和认可,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现就中考历史试题的认识和复习备考工作总结自己一点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更突出、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也更为灵活。

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中考试题分析;学生考试情况;备考情况总结。

一、中考历史试题分析试题结构知识板块分值比重中国近代史1525%中国现代史711.6%世界近代史1118.3%世界现代史1626.6%综合1118.3%(一)选择题有4大特点1、重视读图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历史地图的考查。

如单选11题、14题、非选择27题。

地图不偏、不怪、不深、不繁杂,但学生怎么才能做对?教师讲课时应该做到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突出邓世昌的爱国情怀,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概况,即要依据课标授课,这样学生们才能提炼出有效信息,进而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1: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例2:14.、从右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2、评价有争议的人物,而且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11题14题如单选12题。

在这儿我想说的是,教师如何讲解近代化的概念,才能使学生更有把握做对?以往大家往往会这么讲:近代化:即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或: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

而现在我要这么讲了:即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读出关键词“近代化”来,而不至于放在“无关”上。

例3: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

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创办轮船招商局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3、试题贴近日常生活,通过穿衣、看报来考查许多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等。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备考策略民主九年制学校白艳2014年参加中考的同学已开始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备考阶段,而历史学科与其它的学科相比有着特殊的特点:其一是文字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其二,时间少,任务重。

我们不可能挤时间去占用了其它学科的时间;其三,考试形式是开卷。

俗话讲开卷有益。

但恰恰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很吃亏。

因为他们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有限,远远落后于城里学生。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让学生既很好地复习内容,又能激发兴趣,又能掌握内容,并且在中考时考出优异的成绩。

在此,本人就自己几年来的复习备考工作谈几点体会:第一:切忌丢掉教材,搞题海战术,搞舍本逐末,以练带学。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主要参考依据。

研读新教材,要抓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立足基础知识的网络化和整体化。

在复习中,要重视整合主题知识,突出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适当打破单元、课之间的界限,做到将基础知识“联线串珠”,纵横联系,整理出重点知识的复习提纲。

要注重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外联系、古今联系及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温故而知新。

不要忽视基础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单纯地采取孤立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复习历史基础知识,。

第二:增强课标和考纲意识。

《中考说明》是中考复习的考试大纲,是考点所在,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在复习中,我依据中考说明上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简述、理解”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明确重点、难点和易混点,做到有的方矢。

同时,仔细研读考试目标要求和样卷,从中了解考试形式,题型。

并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第三、提炼热点,关注时政。

历史中考命题不回避热点,这是中考历史命题的原则,目的是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在复习中注意结合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与历史教材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并提炼出来。

浅谈2014年历史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浅谈2014年历史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西充县晋城片区2014年中考复习研讨之历史试题分析研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非常高兴能与大家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交流中考历史的复习备考问题。

多年实践证明,研究上一年乃至前几年的中考命题情况,对下一年的应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为此,我就2008—2012连续五年南充市中考历史试题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并依此规律预测2014年的命题趋向。

一、命题指导思想:综观历年中考历史试题,都秉承了基础性、时代性、生活性、创新性、综合性的原则。

在一如既往地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增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基本杜绝了繁、难、偏、怪现象。

二、试题总体特点:1、试题紧扣《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来命制。

所有试题都是严格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实行,没有超出说明的范围和层次,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题型上,从2011年起就只有三大类型:单项选择、材料阅读、探究简答(之前还有列举题),分值分别为30、20、10分(今年分值略有变化)。

内容比例上,严格按照中国历史40%,世界历史60%的比例命题。

试题难度上,易、中、难比例略低于《说明》所说的6:3:1的难度值,我的感觉大概在8:1:1。

08年较难题约占12分,没有太难题;09年较难题5分,难题4分;10年较难题9分,没有太难题;11年较难题6分,难题4分;12年较难题6分,没有太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历史考试说明》没有指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考查的内容比例,但按照回归本位、以我为主的原则,估计今年中国历史的内容占比应该在40%—50%之间。

另外,考试范围好像也比往年宽泛很多。

照今年的《历史考试说明》,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世界古代史除外】教材为主要考查内容。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很有可能考查22+21=43篇课文;《世界历史》则可能考查14+19=33篇课文,共计76课,这已经创造了历年的“中考之最”,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请上级主管部门尽快核实准确的考试范围信息,也好让一线教师调节好相关复习进度。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201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201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答题技巧2、仔细审题,明确所问,大胆作答1、应合理分配各题用时合 理 安 排 时 间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容易造成答题时间分配混乱。

有些同学用较长时间答第一份试卷,占用了答第二份试卷的时间,导致第二份试卷做不完。

政史一般按照卷面分值比例分配时间。

如太快,有可能因审题不认真而丢分,如太慢,则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答题。

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答题要先易后难,这样可节省时间。

难题实在不会就要学会放弃,赶紧做后面的题目,待做完后再回来做它。

这样可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少失分。

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规范化,要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回答问题。

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一) 单项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的基本题型之一,选择题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一种设题灵活、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能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几乎所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及思想品质,所占分值比重大。

避免这部分的失分将有助于提高整体成绩。

解题时,一定要读懂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清题目考查的是哪个阶段的知识点。

其后,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题,如运用直选法、排除法、分析法进行选择。

不论采用什么法,一定要把四个选项比较后再做出选择。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第一、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也称概念型选择题。

判断型选择题可分直接和间接两种。

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细胞,是判断、推理和解答问题所依据的基本知识要素。

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学生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

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2014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键入文字]
2014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摘要】历史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希望可以帮考生一臂之力。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①重视理解,融会贯通。

只有理解了的记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时明晰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②重视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是指对历史进程能够产生广泛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等。

③重视原因、影响。

原因和影响往往比较抽象,许多人觉得难记,也不太重视,但它们却是命题的亮点。

④重视查缺补漏。

二、点、线、面结合,构筑知识网络。

点是典型事件;线是指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面是反映历史时期的整个内容。

只有系统地把握历史知识结构,才能比较轻松地掌握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整体内容,进而捕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解题时才能放得开、收得拢。

三、学会弹钢琴,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对教学中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知识、重点内容,多花时间复习,把精力放在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上,特别是在一些有跨度的问题上。

四、重视审题能力的锻炼,加强题目的变异训练。

五、注重知识的整合,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四月调考试卷表明,今年的中考不会孤立考查某个知识点,而是一个题中系统考查几个有内在联系的历史问题。

建议同学们适当进行一些小专题训练。

六、要注意知识间的迁移、联系。

今年中考试题很有可能联系当今热点问题,考查一些中外历史知识。

七、学会三点考试技巧。

1。

2014中考历史复习技巧

2014中考历史复习技巧

[键入文字]2014 中考历史复习技巧【摘要】中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

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合理,冲刺才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历史网整理了2014 中考历史复习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夯实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同学们首先要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都要掌握好、理解透,才能为下一步的综合复习奠定基础。

切忌囫囵吞枣,吃夹生饭,否则将后患无穷。

比如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世界近代史学习目标中,要求掌握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类知识点是27 个,单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占了珍妮机的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改进、大工厂生产等5 个知识点,将近20%。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基础知识在中考中的地位不能轻视。

因此必须首先归纳牢记三次科技革命的概况:时间、发源地、范围、内容(成就)、开始或结束标志等这些基础史实,并结合工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分析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

提升能力在把握基础知识后,同学们可通过纵向(即按时间的顺序)复习、横向(即同类事件或同一时期的事件归纳比较)复习、综合复习(结合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知识、历史和政治知识)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1、纵向复习: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努力让知识前后系统化、完整化。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影响非常重大,在中考中考查它的影响的可能较大。

对此,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此方法进行归纳,打破单元的界限,按照时间的延续归纳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潮流。

像世界史第三单元的内容,正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即殖民扩张所引发的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四单元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即生1。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三种方法

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三种方法

[键入文字]
2014 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三种方法
2014 年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三种方法
中考历史标题复习法
历史知识的记忆慢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

撑起这项记忆工程骨架的就是历史教材的大小标题。

把各套教材的编、单元、章、节、目、块等大大小小的标题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整理出来,编成多杈树状历史标题网,用树状历史标题网把历史内容从远至今、自宏而微、自高而低连成一个有序化复习网络。

记住这个树状历史标题网,为脑海中所记忆怕浩繁历史知识建立了视窗化的菜单式目录。

考试时,遇到相关历史问题,潜意识可以循着这个历史标题网络层层快速搜索提取相关联的历史知识。

中考历史串线复习法
历史串线记忆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纵向串线记忆民,一种是横向串线记忆。

纵向串线复习是按时间、朝代、年代的演变进行一块块纷繁细碎历史史实的记忆。

比如:以重大事件为线索,以近代外交为线索,等等。

一纵一横,一经一纬,织成一张完整的历史记忆之网。

例如:复习中国历史,可按图示进行彩珠结网串线记忆。

中考历史对比归纳复习法
对比与归纳是复习好历史最常用的两把历史思维之剑,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时间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演变对比、民族对比、,正是在这一连串史实对比中才能比较历史进程的异同,归纳总结历史规律,评论分析历史史实。

史实对比就是历史事件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才能产生历史思维火花。

相关推荐
2014 中考历史复习指导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
1。

2014中考历史会考之加强国际交流

2014中考历史会考之加强国际交流

试卷发到手后,应先行统览一遍,了解整个试卷的构成特点。

了解试题的深浅。

浏览中可以对整个试卷中试题的深度有个概略的了解,从而预测到自己将能答到的最高水平心中有底,减少盲目性,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④了解分数的分布特点。

浏览中对各类试题的分值情况有所了解,可以加强解题的精力与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以保证得到更多的分数。

更多有关2014中考历史的信息可登录历史频道,欢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顺应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当前国际环境,趋利避害,使国家快速发展;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④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⑤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我国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和平与发展有什么意义?①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②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④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强国际交流,青少年应该怎么做?①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关心世界的和平发展,与世界人民和谐相处,为维护世界和平、建设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努力;②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③要学会接纳多元文化,以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④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国际交往的能力,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⑤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以开放的心胸和态度,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背景的人交往;⑥积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免费下载】中考历史备考经验交流探究高效课堂提高中考成绩

【免费下载】中考历史备考经验交流探究高效课堂提高中考成绩

2015中考历史备考经验交流探究高效课堂提高中考成绩——今天,我想就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我校在2014年中考复习备考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培养后进生和优生从而提高中考成绩的一些做法、我校历史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对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的评析我觉得,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遵循了《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试题总体难度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

试题立足课本而又高于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

试题重视创设问题情景,突出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重视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

试题图文并茂,文字简洁。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

试卷的命题立足教材,立足初中历史教与学的实际。

试题中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马关条约》、西安事变、百团大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改造”、中美建交、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内战、章西女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甲午战争、俄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南京条约》、“三角贸易”、新航路的开辟、辛亥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从全卷看,试题以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面展开,强调准确记忆,正确理解,这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自己的阅读、分析、归纳和探究深化认识提供了科学思路。

2、试题侧重考查学生重要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更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份试题中30%的题都属于考查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题目。

3、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交流的考查,试题设计了开放性问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4、重视与高中新课程的衔接,试题形式多样,有文字材料、图片、图示,试题选材鲜活,与时政接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 八国联军侵华战 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争(1900-1901)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事件名称 时间 原因 政治派别 洋务运动
近代化探索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1898年
甲午战败,民 族危机加重
1911年
1915年
清政府内 外交困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世界 近代史
世界 现代史
如何高效复习?
一、结构查补,将六本书“由厚读薄”
掌握历史发展的重大线索
中国古代史
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 BC2070年
奴隶社会
BC475年
封建社会
1840年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秦、汉· · · · · · · 1840年
要求:编制《中国主要朝代顺序表》
特征(七个主题)
侵略 反抗 任务
时间 1937年 7月7日 事件 影响 时间 事件 影响 全民族抗 战打败日 本侵略者
抗日民族 1937年9月 七七 统一战线 事变 正式建立, 全面抗战 开始
八一三事 变 攻占上海 1938年
平型关 抗战以 大捷 来第一 次胜利
1937年8月13 日
台儿庄 抗战以 战役 来重大 胜利
认清只有推翻清 反对尊孔复古 政府才能救中国 的逆流
进步的知 特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识分子 推翻清朝统治, 前期:民主、科学 主张、 师以长技 变法维新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建立民主共和国 后期:马克思主义 内容 领导人 性质 作用
李鸿章、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等 地主阶级领导 的自救运动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等 进步知识分子领 导的思想解放运 动 空前思想大解放 运动,为马克思 主义传播准备了 条件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共关系
分 期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合 分
抗日战争时期(1931-1937-1945) 合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6-1949) 分
第一阶段(1919~1924)中共的创建
时间 事件 影响 任务
1919年 5 月4 日
变化
中国 古代史
对考古、化石的认 识、文景之治、东 汉、两晋南北朝的 更替、
元谋人、尧舜禹传说、 突出甲骨文的历史地位、 禅让制、世袭制、《 “老子”、“百家争鸣” 九章算术》、《水经 的影响、唐朝兴盛的原 注》、 因、辽、西夏与北宋的 对峙局面的相关知识点 细化、突出八股取士和 皇帝专权的弊端、突出 《红楼梦》和京剧 降低对邓世昌、黄埔军 校的掌握、突出第二次 国共合作。
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或变法 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重心的南移;各朝经济政策的调整;六个治世(含盛世)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思想文化 成就 科学技术 成就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清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百家争鸣;文字、书法、文学、史学、宗教、艺术(绘画;雕塑)
青铜工艺、数学、医学、四大发明、建筑、科技著作
山西历史 题型
第Ⅰ 卷
约45%
约5%
约34分
约4分 30分
一、选择题(包括15道小题,共30分) 考查能力的材料型选择题增多
第Ⅱ卷
二、简答题(8分) 45分 三、材料解析题(含两道大题,共22分) 四、探究题(15分)
变化之二—内容
学习板块 新增内容
六个学习板块的主要增减内容(中国史)
删减内容
新课标增减的内容不考,新旧课 标都有的内容,以新课标为主
命的教训、认识改革对中国 发展的重大意义
六个学习板块的主要增减内容(世界史)
学习板块 新增内容 删减内容 变化
世界 古代史
希腊罗马古典文 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 化、法兰克王国 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 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 突出基督教的历史 族社会、布匿战争 作用
租地农场、手工 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 初步理解近代早期 工场、光荣革命、动、 西欧社会经济的重 要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的 社会问题 苏联模式社会主 义、联合国、世 界贸易组织、生 态与人口问题 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二 突出人类面临的问 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中东 题和挑战。 战争、科索沃战争、德莱赛、 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 序幕
打败国民 党,建立 新中国
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主力决战
辽沈、淮海、 国民党主力基本 消灭,加速了解 平津战役 放战争的胜利
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
1949年4月 大反攻
渡江战役
中国现代史板块知识梳理
一条主线:民族富强
1、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949-1953年)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3-1976年) 三个发 展阶段
中华文明的起源
时期
原始社会(河姆渡、半坡农耕文化)
国家的产生 争霸称雄和社会大变革 统一国家的建立
夏、商、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明清时期
六大主题
政治 经济
通过武装斗争反抗国 民党的反动统治,建 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此时民族矛盾逐渐上 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1934年10月
长征
1935年 1月
1936年12月
遵义会 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挽救党、挽救红军、挽救 议 西安事变 革命,党历史上生死攸关 转折点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四阶段(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七个主题单元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至今)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5、国防建设与科学技术 6、外交事业的发展 7、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四个专题
新政权成立及巩固 1949年-1953年
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 林则徐虎门销烟; 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 林则徐、关天培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 俄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 太平天国运动 万平方公里。 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马 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邓世昌等黄海海战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 动
侵略
反抗
任务
时间
事件
影响
时间
事件
影响
全民族抗 战打败日 本侵略者
1937年12月
30万人以上
1940年
南京 大屠 杀
1945年 8月15日 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 降 抗日战争取得 胜利,台湾回 到祖国怀抱
百团 大战
主动出击 日军最大 规模战役
为抗战胜 利和实现 光明前途 准备条件
1945年
中共七大
第五阶段(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
两个发展阶段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一、二单元为主) 三条线索
鸦片战争 侵略: (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 甲午中日战争 (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完全沦为) 落后 就要 挨打
反抗: 爱国官兵、
经济工业化
农民阶级 政治民主化
反侵略争独立 思想文化先进化
探索: (洋务运动
2014中考备考交流
山大附中 要小红
一、知道考什么? 二、知道怎么考? 三、如何高效复习? 四、如何进行试题训练?
知道考什么?
一、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是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板块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山西地方史 知识。 二、考试目标
地主阶级)
近 活近代化 代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交通通讯、 化 资产阶级) 先进的知识分子) 文化生活、社 会习俗的变迁)
伴随社会生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侵略 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屈辱 反抗
秋收起义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建立井冈山 地,依据国情走“农 革命根据地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8年 4月
井冈山 会师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 四军,是中国工农红 军第一支坚强队伍
时间
事件
影响
任务
1931年 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 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 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三、考试形式、试卷形式、分值、变化等——怎么考?
试题全部采用机读卡形式答题。“文科综合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其中的历史部分,采用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70分钟,分值为75分
分值比例 内容及题型 内容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分值分布比例
约15% 35%
约11分 约26分
世界史
五四运动
1921年 7月 1924年
中共一大
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 台,传播马克思主义,为 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和 阶级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 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大事,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反对帝国 主义和北 洋军阀的 封建统治
国民党一大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梁启超等 资产阶级领导 资产阶级领导 的民主革命 的变法运动 结束两千多年封 思想启蒙,有利 建帝制推翻了清 于中国民族资本 朝统治,使民主 主义的发展 共和观念深入民 心
为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起 了促进作用,开 辟近代化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含三、四、五单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