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的无归宿感

合集下载

鲁迅精选集对鲁迅思想的精细剖析

鲁迅精选集对鲁迅思想的精细剖析

鲁迅精选集对鲁迅思想的精细剖析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内心。

在《鲁迅精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人性弱点以及文学艺术的深刻思考和精细剖析。

本文将对鲁迅思想在其精选集中的表达进行详细分析。

一、无望的现实与爱国情怀鲁迅的作品常常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堕落,他以犀利的笔触勾勒出了社会的种种丑恶与丧失。

《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描写阿Q的官司失败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表达了无望的现实和人们心理的懦弱。

在《孔乙己》中,他以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剖析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奴役和压迫。

这些作品中对社会状况的真实揭示,显示了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关注。

然而,鲁迅对现实的无望并不意味着他对祖国的失望。

相反,他对中国的爱国情怀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在《伤逝》中,他表达了对历史的眷恋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纪念刘和珍君》中,他对烈士的崇敬和对国家的忧心都体现出了鲁迅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通过这些作品,鲁迅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精髓得以充分展现。

二、人性的复杂与道德的拷问鲁迅对人性的复杂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完善有着深入的洞察。

他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入剖析了人性中的弱点和错误。

在《狂人日记》中,他通过主人公对自身的反思,揭示了社会舆论对人的影响和人性中的矛盾。

在《故乡》一文中,他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身世的追问,展现了人性中的彷徨和困惑。

这些作品中,鲁迅精细剖析了人性的弱点,引发了人们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

鲁迅的作品中,他对于道德的拷问常常引人深思。

在《社戏》中,他以社戏这一现实形象,探讨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祝福》中,他以一个家族的故事,探讨了爱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通过这些作品,鲁迅展现了他对社会伦理问题的关注,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反思。

三、文学艺术的重要性与创作思想的跳跃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对文学艺术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在精选集中的一些文章中,直接论述了文学创作的思想。

最终的无聊和最后的坚守——鲁迅临终前心态之剖析

最终的无聊和最后的坚守——鲁迅临终前心态之剖析

中 央通 过 了 《中 央 关 于 目前 政 治 形 势 与 党 的 任 务 决 议 》, 承 继 《 八 一 宣 言 》 提 出 了 国 防 政 府 和 抗 日联 军 主 张 。这 样 说 来 冯 雪 峰 也 应 该 比周 扬 等 更 熟 悉 党 的 国 防 政 府 主 张 ,如 此 推 断 ,他 也 应 该 对 于 和 国 防 政 府 相 配 套 的 “国 防 文 学 ” 投 赞 成 票 了。不少谈 及 “ 两个 口号 ” 论争 的都是 如 此描 述
余 力 来抗争 ,来坚 守 自我 的主体 性 。
[ 关键词] 鲁迅 ;“ 两个 口号”之争;主体性
[ 中图分类号 ]I 2 0 6 . 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0 — 4 7 6 9( 2 0 1 3 )O 1 — 0 1 7 3 — 0 7
众 所 周 知 , 鲁 迅 临 终 前 陷 入 了 文 学 史 上 著 名
样。 ” … 东 南 动 乱 指 的 就 是 福 建 革 命 , 在 鲁 迅 看
来 ,福 建 人 民 政 府 和 蒋 介 石 政 府 一 样 ,都 是 残 害 人 民 的 军 阀 统 治 者 ,都 不 会 改 变 其 独 裁 专 制 、对 外 依 附 帝 国主 义 的本 质 。鲁 迅 在 1 2月 5 日给 姚 克
如何 看待 这 一谜 思 呢 ?过 去我 们 总 是把 “ 民 族 革 命 战 争 的 大 众 文 学 ” 的 产 生 以 及 由 此 引 发 的 和
“ 国防文 学 ” 的争 论 理 解 成 政 治 路 线 之 争 ,或 者
是宗 派势 力 之争 。其 实这 种 似 是 而非 的论 述 恰 恰 阻 碍 了我们 对鲁 迅 晚年复杂 心态 的探究 。

虚无的包围与纠缠——从《故乡》看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

虚无的包围与纠缠——从《故乡》看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

虚无的包围与纠缠——从《故乡》看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些提到了他的故乡,所谓S城者也是,有的作品似乎是专门为故乡而写的,如著名的《故乡》。

鲁迅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是一种交织着伤感的怀恋和惆怅的离弃的近乎矛盾的心情。

因为故乡毕竟是他童年记忆中的一个乐园,虽然儿时的幻梦很快就因家道破落而失落,但回忆起来总还是有那么一点淡淡的哀伤与留恋。

不过,在鲁迅的内心深处,温情的回忆却无法最终使他忘却故乡所加给他的打击和耻辱,特别是他所深刻记忆的在故乡的失败经验。

不是在百草园的快乐嬉戏,而是他的失败感使鲁迅对故乡的记忆变得刻骨铭心。

因此,在情感与心理上,我觉得鲁迅似乎更倾向于对于故乡的弃绝。

这似乎可以说构成了鲁迅的一种特殊的“故乡情结” ——故乡升华为他失败感的一个心理暗示,隐喻和象征。

可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之浮泛而较为真切深入地理解和认识鲁迅在《故乡》等一系列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例和其中所透露出的心理含义。

《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叙述者是一个对故乡有着常见的真挚温情与依恋之情的游子。

难道他是想在故乡逃避严寒的风雪重温那温馨的乡音?然而,接下去的描写中出现的却是故乡隐晦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空和没有一些活气的萧索的荒村。

显然,作者的本意是要呈现出故乡的荒凉,这使人们在读到“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一句时并不感到突兀。

其实,这一句话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基调,即哀怨情绪。

但是,小说的重心却不在这里,透过这种哀怨情绪,鲁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感受。

《故乡》的重心是关于闰土和因闰土而展开的叙述。

为了安排闰土的出场,鲁迅作了极为精心的铺垫和渲染。

先是极力回顾描摹了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和“我”与他的友谊,所谓”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接着又对故乡人如“豆腐西施”的势利作态作了不失揶揄的讽刺,似乎是从反面印证、烘托了闰土的美好。

鲁迅研究论文

鲁迅研究论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键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使命意识孤独意识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

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

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

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

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

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

[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

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10篇

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10篇

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10篇1933年,鲁迅为《彷徨》题诗:“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于一卒,荷戟独彷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一彷徨是苦闷的,彷徨时迷茫的,彷徨时无处宣泄的,彷徨就像游走在荒野上的孤魂,不知该何去何从,不光是身体的无归无依,更是灵魂的无法寄托。

二十年代的中国,黑暗、混乱、动荡不安,满目苍夷,热血青年奋起反抗,期望着改变这个千疮百孔的旧世界。

“有的隐退,有点高升,有的前进。

”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曾经,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出路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在现在。

他在《彷徨》的书扉页上用了《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又表现了鲁迅先生是十足的智者,是坚强的斗士,虽然彷徨,虽然苦闷,但仍然求索,不轻眼放弃,仍然在锲而不舍地抨击着封建社会,表现了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他的人生是一个圆,有彷徨,有苦闷,但没有放弃。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生活的重压下,总是会有那么一点多多少少的沉重感。

压力来源于责任,和期盼,承受,是我们面对压力的唯一方法,我们承受着亲人的与好友对自己寄予的热望和要求,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

生活在一个比较民主,相对自由的世界的我们,承受着我们这一代的“承受”。

有悲伤,有泪水,有欢乐,有笑颜,但作为中国的花朵,我们应该抬起头,挺起胸,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向我们的鲁迅先生一样勇敢地前行!鲁迅《彷徨》读后感作文二《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文章得失不由天”:从存在的虚无到虚妄的存在——对鲁迅生存方式的一种解读

“文章得失不由天”:从存在的虚无到虚妄的存在——对鲁迅生存方式的一种解读

097
笛 土 I 2018年第2期
已很难凭借 自身 的生命体验 进入鲁迅 的生命世 界 .以钱 理群 、王富 仁 为代 表 的 “生 命学 派 ”固然 有其 巨大影 响 .但 并不蔚然成 风 。学 界在赞美 “生命学派 ”的人格 与学术 魅力 的同时 .微言 大义与主义 花蕊 的研 究依然故 我 .并愈 演愈 烈。究其根 由 ,生存方 式的歧异 注定鲁迅 会在或 淡漠或狂 热的所谓 学术研 究中与今 天的我们渐行 渐远 .而 “回到鲁迅 自身那里去 ”的研究取 向则 日渐成 为一个 学术反讽 。基于 此 .笔者认 为 ,理解鲁 迅必然意 味着对鲁迅生存方 式的 “同情之了解 ”,以及在 此基 础上 对鲁迅 文学世界 的 “了解 之 同情 ”,正 如鲁迅所 言 “我 总 以为倘要论 文 ,最好 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 作者 的全 人 .以及他 所处 的社会 状 态 ,这 才较 为确凿 。要 不然 , 是很容 易近 乎说 梦的。…
关键 词 :鲁迅 ;生存方式 ;虚无 ;虚妄
对 中国现代文学 而言 鲁迅 是一个神 奇而伟 大的存 在 。新 时期 以来 “回 到鲁 迅 自身那里去 ”的研 究取 向在 祛 除了因为政 治意识 形态 的主 宰性影 响而赋予鲁 迅 的神 之光 环后 .开启 了 “条条道路 通鲁迅 ”的研究路 径 。研 究者们 或在鲁迅 文本 的字里行 间寻找其微 言大义 ,或在 从西 方舶来 的理论视野 里让鲁迅 思想绽放 出千姿 百态 的 主义 花蕊 。微言 大义 的寻 找使得 对鲁迅 文学创作及 其思 想的过 度诠 释不 可避免 ,而 在 强大 的西学 话语 冲击 下 , 西方 的种种 理论在 为我们 敞开 新的意 义的 同时 ,也成 为
考 察传 统 社会 里 中 国文 人 的生 存 方式 .我们 会 发 现 无论 其具体 的生活形 态怎样地 丰富 多彩 ,也不论其

论鲁迅与有岛武郎的文学归宿

论鲁迅与有岛武郎的文学归宿
, 。 ”
鲁迅
2 7
又 在《 热 风 随感 录 六 十 三 与 幼 者


》 中写道

:
` ’
有 岛 氏 是 白 桦 派 是 一 个 觉 醒 的 所 以 有 这 等话

,
,
,
但 里 面 也 免不 了带 结 眷 恋 凄枪 的 气 息
么 一句 话
,

并认 为《 与幼小 者 》 中有 很 多 好 话
: “
, , , 、 , 。 , , , 。
1902
年至
19 0
9
年 留学 日 木 虽 已 无 史 料 可 以 证 明 他 们 在 这 个 时 期 是 否 有 过 往 来


,
但 是 鲁 迅 对 白 桦 派 及 有 岛 武 郎并 不 陌 生
。 ”
日木评 论 家 中 国文学研究家 誉 为 竹 内鲁迅
: “
,
《与 幼 小 者 》 和 《阿 未 之 死 》

,
他 还 翻 译 了有 岛武 郎 的 许 多 其 他 著 作 的 《现 代 日木 小 说 集
,

鲁 迅 对 有 岛 武 郎 是很 熟
, ,
悉的
他与周 作人在
:
` ’
192 3
年 出版
》 序跋
的 附 录 中 对 有 岛 武 郎 及 其 创 作进

行 了 一 番介绍
及 吉林 师 范 学院 学 才
1 99 6年

7

论鲁 迅与 文学归 宿 有岛 武郎的
孙 维 才
, 、
【内容 提 要 】 鲁迅 与 日 本 白 桦派 作 家 有 岛式 郎 处 于 同 一 时 代 两 人 的 人 生 经 历 创 作 追 求等有着 相 近 之 处

《在酒楼上》:试析鲁迅文章中的“孤独感”

《在酒楼上》:试析鲁迅文章中的“孤独感”

《在酒楼上》:试析鲁迅文章中的“孤独感”试析鲁迅文章中的“孤独感”——以《在酒楼上》为例内容提要:孤独是一种心理意识,真正的孤独者是高贵的思想家。

作家鲁迅就是这样一位高贵的思想者。

在他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孤独感,而这是鲁迅的主观体验,通过作品体现主人公的孤独感,从中折射出鲁迅的孤独感。

所以分析鲁迅作品中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孤独感”,对理解鲁迅身上的“孤独感”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在酒楼上》鲁迅孤独感孤独,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孤独,在文人雅士的作品中也是常见的话题。

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历史的孤独;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清高孤傲的孤独;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世界不解我的孤独。

而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中,以他冷峻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不管是挣扎在黑暗社会底层的人们,还是明知道社会的种种“吃人”现实却无能为力、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清醒者,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孤独。

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地描绘了“孤独者”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的影子,这孤独多少都来自他的内心。

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孤独”,可以从中体会鲁迅身上的“孤独感”。

《在酒楼上》小说开头以“我”境遇,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普通离索状态,并引出了与主人公吕纬甫在酒楼的重逢[1]。

小说中“我”的行为,就像镜子一样,照出“我”与知识分子们相似的命运,但所呈现出的处理方式与结局是不同的。

“我”也是一名漂泊者,“我”身上同样也有这孤独、无聊的感受,但是与吕纬甫相比较,他觉得“人生”是无聊的,至少“我”的态度和表现是积极的。

即便是感受到身上的孤独感,同时也认真地倾听了吕纬甫所说的“无聊之事”,但是却也不畏惧其中的人生失落感受。

在与吕纬甫分别后,“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这里的“寒风与雪片”是现实中丑陋、残酷的象征,但是“我”却觉得是“很爽快”,并且坚毅的走向了“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以鲁迅离开鲁镇写作文

以鲁迅离开鲁镇写作文

以鲁迅离开鲁镇写作文鲁迅离开了鲁镇,就像一只鸟飞出了笼子,带着满心的想法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鲁镇的人呢,还在原地过着他们那老一套的生活。

阿Q依旧在到处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能干”,赵太爷还是整天板着脸,好像谁都欠他钱似的。

而小尼姑,可能还在担心着自己的脑袋会不会又被哪个混小子摸一下。

鲁迅出了鲁镇,一路走着,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没有了鲁镇那白墙黑瓦间散发的那种沉闷气息,外面的世界有高高的洋楼,马路上跑着冒着黑烟的汽车,这让他觉得既新鲜又有点不安。

他去了大城市,那大城市里的人啊,穿得花花绿绿的。

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女人穿着洋裙,扭着腰肢走路。

可是鲁迅却敏锐地发现,这表面的光鲜下面,也藏着和鲁镇一样的问题。

那些达官贵人,就像鲁镇的赵太爷,剥削着穷人;而那些穷苦的百姓,有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街边缩成一团,就像鲁镇那些被压迫的长工。

有一次,鲁迅去参加一个文人的聚会。

那些文人啊,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眼镜,说话文绉绉的。

他们谈论着什么高雅的艺术,什么西洋的诗歌,可鲁迅听着听着就不耐烦了。

他心想,这些人就像鲁镇那些只知道孔乙己茴香豆“茴”字有几种写法的老学究,根本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

于是鲁迅就站了起来,大声地说:“诸君啊,咱们别光在这儿扯些没用的。

咱们的国家现在是内忧外患,老百姓还在受苦,咱们得写点东西,让大家都清醒清醒。

”那些文人被他这么一说,都愣住了,有的还小声嘀咕:“这人怎么这么不懂风情。

”鲁迅才不管呢,他就开始写文章。

他写城市里那些可怜的人力车夫,在寒风中拉着客人跑得气喘吁吁,却只能得到几个铜板;他写那些工厂里的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得像狗一样,却养不活自己的家人。

他的文章就像一把把利剑,刺向那些黑暗的角落。

而鲁镇呢,偶尔也会传来关于鲁迅的消息。

有人说:“那个迅哥儿啊,在外面可出名了,写的文章可厉害了。

”也有人不屑地说:“哼,写文章能有什么用,还不如在鲁镇好好种地呢。

”可是鲁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离开了鲁镇这个小战场,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那些黑暗的势力战斗着。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鲁迅的《过客》讲述了一个南方小城市中的外来者马上总见证了这个城市底层的社会真相,这个社会充斥着人性的丑陋和阴暗,让他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信念和意义,同时也让他深刻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困境和文化的反思。

马上总到南方城市之后,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城市充满了各种不公和黑暗面。

整个城市里到处充斥着病痛、死亡、剥削和权力斗争,贫富差距明显,奢华的大楼坐落在卖艺人的旁边,下水道充满了浓烈的腐臭味。

这里的人们,有的生活在道德的泥沼中,有的没有受到公平的对待,他们的心灵被世俗冷漠和残酷所伤害。

而最初来到这里的马上总,他的内心同样被这种残酷所激荡,他面对着这个社会的丑恶,感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都显得渺小起来。

在《过客》中,鲁迅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融入了小说的情节。

他自己在南方居住过,目睹了南方的黑暗和落后,这些显然是他在小说中反省文化和自我意识的原因。

鲁迅认为,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而在这个故事中,南方城市的情况说明了南方人的文化习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动摇和变革的已经是定义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种文化,不但局限了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也符合残忍和野蛮的社会价值观。

此外,在《过客》中,鲁迅也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困境。

他通过主人公马上总的个人经历,表达了自我觉醒的痛苦和困难。

马上总一路走来,没有找到一个接受他的温暖社会,也没有找到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目地。

在外来与异乡的冷漠压迫下,他逐渐感到自己的人生没有了希望,陷入无望的绝望。

这种自我意识,不仅是城市中的外来者,也是现代人的共同遭遇。

因此,鲁迅通过《过客》中的马上总,反思了20世纪初期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困境,揭示了我们所面临的共同困扰。

总之,《过客》中的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一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鲁迅在小说中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的批判,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真相。

尽管现代社会非常复杂,甚至人类都无法解决它的问题,但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鲁迅的思考才更有了深度和内涵。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关于自我意识的困境。

在《过客》中,鲁迅先生将自己比作一个过客,一个孤独的行者,寂寞地在这个世界上闲逛。

他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比无奈和悲哀。

他说:“显然我是孤僻的人,自己一直在找着路,找着世界。

”可见,他对自己的困境并不甘心,一直在寻求着自我认同和生存意义。

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正是当时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缺乏自由和独立的个性。

他们无法真正做自己,而是处处受人的限制和压迫,感到无法自拔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困境不仅影响了个人的心灵健康,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过客》,鲁迅先生提醒我们要思考自我意识的困境,要拒绝被他人的眼光和价值观所左右,要勇敢做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人生意义。

关于文化反思。

在《过客》中,鲁迅先生不仅反思了自我意识的困境,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说:“……我就是日本的屠夫所杀,都是无怨的!”这种自嘲式的语言,暗示了当时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和压迫。

在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摧残,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自尊心,陷入了民族文化的困境。

《过客》正是对这种困境的深刻反思和揭露,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呼吁人们要关注中国文化的命运,要不忘民族的根脉和文化的传统,要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地维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这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鲁迅文学对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思考与揭示

鲁迅文学对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思考与揭示

鲁迅文学对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思考与揭示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问题。

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鲁迅文学呈现出了一幅幅令人深思的画面。

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生存面临的困境。

在《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疯狂言行,揭示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茫。

主人公在一个充满虚伪和欺骗的社会中,感到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他的疯狂是对这种困境的一种反抗。

而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描写阿Q的命运,展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被压迫。

阿Q在社会的排斥和歧视下,逐渐失去了自我,最终成为了一个可怜的悲剧人物。

除了个体生存的困境,鲁迅文学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困境。

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描写一个善良而又被社会所辜负的酒保,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社会的冷漠之间的矛盾。

孔乙己是一个纯真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却被社会所忽视和践踏。

这个故事让人深思,人性的善良是否只是一种表面的伪装,当面对社会的冷漠和残酷时,人们是否会变得冷酷无情?鲁迅文学还对人性的自私和道德沦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药》中,鲁迅通过描写一个药店老板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自私和道德的沦丧。

药店老板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顾他人的生命安全,制造了一种假药。

这个故事让人深感人性的黑暗面,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生命。

鲁迅文学的思考和揭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观察,他还试图寻找解决之道。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呼吁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沉溺于幻想和逃避。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直面,才能找到改变的可能。

总之,鲁迅文学对个体生存与人性困境的思考与揭示,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呈现出了一个个令人深思的画面。

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茫,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与社会的冷漠之间的矛盾。

同时,他试图寻找解决之道,呼吁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沉溺于幻想和逃避。

无家可归的孤魂——试论鲁迅的精神心理

无家可归的孤魂——试论鲁迅的精神心理

作者: 曹书文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青海社会科学
页码: 199-204页
主题词: 精神心理;无家可归;叛逆者;自叙传
摘要: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无疑是旧家庭的叛逆者。

他渴望着理想与光明,但由于来自旧的营垒,又难以摆脱旧的文化传统与伦理感情的联系。

他既背叛了旧的传统,又不属于新的时代。

他“在”而不“属于”两个时代,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

在现代作家中,他的思想性格最为丰富复杂、精神心理最为痛苦和孤独。

鲁迅笔下叙述者“我”作为叛逆知识分子与作者本人在精神性格上构成了一种异形同构的关系,叛逆知识分子的反叛与妥协、决绝与眷念、绝望与抗争的思想和心理矛盾无疑是鲁迅的精神自叙传。

生命的过客---读鲁迅的《过客.野草》_读后感

生命的过客---读鲁迅的《过客.野草》_读后感

生命的过客---读鲁迅的《过客.野草》觉醒王晓明先生曾指出鲁迅先生的灵魂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

我起初并不以为然,然而随着对人生思考的不断深入,慢慢地对这句话有了认同,并被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深深地吸引。

所以,我总是试图深入到先生那伟大灵魂的最深处,聆听他对生命的教诲,使自己能认清生命的本质。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灵魂最苦痛?他究竟看到了生命的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幵始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尼采曾说过,有两种痛苦者,一种是为生命的充裕而痛苦的痛苦者,他们想要一种酒神艺术,同样也想要-1种悲剧人生观和对人生的洞察~然后是为生命的贫乏而痛苦的痛苦者。

那么,鲁迅是为生命的充裕还是贫乏而痛苦的呢?我难以作出判断,也许是两者兼有吧。

但是有…点我敢肯定,那就是鲁迅的痛苦是与他对生命深刻的洞见分不幵的,正是有了对生命的深刻洞见才有了对生命的觉醒。

让我们先来看《过客》中的一组对白:“翁---客官,你请坐。

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 ~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翁---阿阿。

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吋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

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从这组对白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生命提出了最深刻的质疑,对人存在的意义表现出最大的困惑。

生命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呢?问题一旦提出,就不能不去面对。

先生是如何回答的呢? “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他真地对生命一无所知吗?我想不是的,正因为先生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深刻的洞见才会这样说的。

那么,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生命是孤独的,任何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0己,永远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便意味着孤独。

略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感

略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感

《略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感》摘要:它既表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人在“飞向远方、高空”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剧变与稳定”,“创新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在酒楼上》对于无所归宿的漂泊的“我”,在某种程度上,是表达了**迅(即同类知识分子)的内在矛盾:作为现实的选择与存在,**迅无疑是一个“漂泊者”,他也为自己的无所归宿而感到痛苦,因此,他在心灵的深处是对现实向往的,但他又警惕着这样的向往可能产生新的精神危机:这是一个**迅式的往返质疑,因此,小说中的“我”与“吕纬甫”确实都有**迅的身影,但他自己是站在“我”与“吕纬甫”之外的,文化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漂泊感,具体表现在**迅或者**迅小说中的“漂泊者”身上,就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略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漂泊感[摘要] 在鲁迅先生为数并不太多的小说中,其笔下塑造的某些知识分子形象,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里的鲁连殳。

在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无可附着的漂泊感。

它既表明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乡土中国”“在”而“不属于”的关系,更揭示了人在“飞向远方、高空”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冲决与回归”,“躁动与**”,“剧变与稳定”,“创新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漂泊者”既怀有梦想不断追求,又依然四处奔波,但却苦于找不到精神的归宿。

在这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漂泊感。

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的联系,正是形成鲁迅及其笔下漂泊者怀有“漂泊感”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知识分子漂泊感精神危机传统文化Slightly discusses in the Lu Xun novel the intellectual to drift thefeelingZhang ZhenhuiAbstract:In Mr. Lu Xun for number certainly not many novels in, certain intellectual images which its writing molds, like "in Restaurant" Lu Weifu "Lonely" in Wei Lianshu. May feel on their body to one kind of deep homeless aerosol feeling, does not have may attach drifts the feeling. It has already indicated the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 with"the native soil in solid" "in" but "does not belong" the relations,promulgated the person in "to fly to the distant place, the upper air "and "falls the foot the confusion which between chose to the earth",as well as "flushes definitely with the return" which related with it,"moves restlessly with peaceful", "the drastic change andstable","the innovation to is conservative"... ... Between the two-pole swings survival difficult position. "Drifting" both harbors the dream unceasingly to pursue, and still in all directions rushes about, but actually painstakingly to cannot find spiritual the home to return to.Behind this, hides the Lu Xun innermost feelings to drift the feeling.Lu Xun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rinsic relation, forms Mr. LuXun "driftsthe feeling" the deep level reason.Key words: The intellectual drifts;the feeling;spirit crisis;traditional culture据钱理群先生撰文指出:1956年时,在**办报的曹聚仁先生到**访问周作人,他说最喜欢《在酒楼上》;周作人表示欣然同意,他说,我也认为《在酒楼上》写得最好,这是一篇“最富**迅气氛的小说”。

论鲁迅的孤独与悲凉

论鲁迅的孤独与悲凉

论鲁迅的孤独与悲凉比较起胡适和陈独秀以及其他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来,鲁迅是完全不同的人物。

和陈独秀一样,鲁迅参加过辛亥革命;和胡适一样,鲁迅搞过专门的学术研究,但是他仍然迥然不同于他们。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只有他才是真正深刻的。

他在发掘古典传统和现代心灵的惊人深度上,几乎前无古人,后少来者。

鲁迅尽管自1918年起在《新青年》发表了《狂人日记》等一系列小说、随感,猛烈地抨击着旧道德旧文学,但他所呐喊的所鼓吹的所反对的,如果从思想角度说,尽管深度远超众人,但在基本思想、主张上,却与当时他的朋友和战友们大体相同,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他的力扛九鼎叱咤千军的著名杂文,尽管在狠揭烂疮的思想深度和喜笑怒骂的文学风采上,始终是鹤立鸡群、无与伦比,但在思想实质和根本理论上,与当时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也基本相同,也并无特殊。

然而,鲁迅却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原因在哪里呢?除了他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鞭挞入里沁人心脾外,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所展示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胡适说过:“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立的人”,但自称“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肤浅的胡适并不理解这句话。

只有鲁迅,才真正身体力行地窥见了、探求了、呈现了这种强有力的孤独。

这当然与他早期接受尼采哲学作为人生观有观。

贬视庸俗,抨击传统,勇猛入世,呼唤超人,不但是鲁迅一生不断揭露和痛斥国民性麻木的思想武器(从《示众》到《铲共大观》《太平歌诀》),而且也是他的孤独和悲凉的生活依据(从《孤独者》到《铸剑》到晚年的一些心境)。

鲁迅那种背负因袭重担,肩住黑暗闸门所具有的极其深刻沉重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孤独悲凉,已经有好些论著反复讲过了。

本文觉得重要的是,这种孤独悲凉感由于与他对整个人生荒谬的形上感受中的孤独、悲凉纠缠溶合在一起,才更使它具有了那强有力的深刻度和生命力的。

鲁迅也因此而成为中国近现代真正最先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

鲁迅《过客》中自我意识的困境及文化反思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自我意识的困境以及对文化的反思。

《过客》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在其中他通过一位过客的视角,探讨了自我意识的困境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过客的经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困境。

他们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现代洋化思潮的冲击,陷入了无法摆脱的困境。

过客在寻找“兴国寺”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探寻,更是他对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追问。

这种自我意识的困境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鲁迅通过小说将这种困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除了自我意识的困境,鲁迅在《过客》中还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在小说中,过客一直在寻找“兴国寺”,而当地人告诉他这个寺庙已经不存在了。

这一情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的动荡中已经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岌岌可危,这也使得过客更加困惑自己的文化认同。

鲁迅通过过客的遭遇,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反思。

他用小说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以及人们面对传统文化消逝时的迷茫和无助。

鲁迅也在小说中暗示了自己对于现代化的挣扎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他以过客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

《过客》中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不仅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写照,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许多人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之间感到迷茫和困惑,这正是鲁迅《过客》中所展示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的当代再现。

通过鲁迅《过客》中的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思考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我意识困境,以及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

鲁迅的作品激励着我们深入思考并审视自己的文化认同,引导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自我意识困境和文化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从情感的角度对《两地书》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此外,廖子东在1987年1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研究新论》中也对鲁迅的个性心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这段时期,研究者们论及最多的就是鲁迅精神上的寂寞。1981年,韩文敏在《鲁迅研究》第5辑中发表了《鲁迅的寂寞感》一文,这是对鲁迅寂寞感的第一次尝试性研究。文章尝试从个性心理的角度对鲁迅在思想重大转变期的寂寞和孤独做深入的阐述,这一命题的开拓打开了通往鲁迅精神世界的重要通道,开启了鲁迅个性心理研究的序幕,也为鲁迅“无归宿感”的研究打下了基础。1988年7月,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的出版成为了鲁迅个性心理和生命哲学研究的第一个高峰,从此,鲁迅个人情感世界与其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引起了研究界的普遍重视。进入九十年代,鲁迅的情感研究已经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研究者们超越对于鲁迅的寂寞感、孤独感简单意义上的发现,开启对于鲁迅生命观、世界观的探索。1994年,汪晖出版《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在书中,他首次提出“无归宿感”的概念,并指出,鲁迅的“中间物意识”实质上是对生命深处的“无归宿感”的反抗。此后,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汪晖的《反抗绝望》都对鲁迅情感天地中持久存在的“无归宿感”和生命哲学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并逐渐将与“无归宿感”相对抗的“中间物意识”提炼成为鲁迅生命哲学的核心概括。至此,我们对于鲁迅个人情感天地的研究才可能真正摆脱以往对鲁迅思想零金碎玉的捡拾,经验到鲁迅完整、清晰的精神世界的巨大魅力。随着研究的发展,鲁迅的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其中关于鲁迅“无归宿感”的研究更具有创新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则力图延续鲁迅的情感探索,讨论“无归宿感”对于生命个体的意义,特别是对于鲁迅的意义。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鲁迅的“无归宿感”不仅仅是作为个体人的苦闷之源,更是生命哲学层面上的对于人的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和拷问,是在坚强的精神世界里对于人格特操的坚守和捍卫,对自由思想和行动的爱惜和珍视。从以上意义上说,“无归宿感”就如同痛苦、幸福、自由一样,作为人类永恒的精神元素被鲁迅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因而也就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和挖掘。一、“无归宿感”的历程追踪加缪曾说:“现代情感与传统情感的区别,应在于后者沉浸于道德问题之中,而前者则充满着形而上学的味道。”1而鲁迅正是生存在现代情感与传统情感夹缝中的现代人。特殊的时代和特别的国度赋予了鲁迅不可重复的人生历程,他一方面无可选择地接受了以道德浸透为终极目的的传统教育,另一方面又远远地走在了时代和民族的前面,成为了现代思想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双重角色和双重文化的浸染在鲁迅身上产生了强烈的撞击,它毁灭着鲁迅作为生命个体的平和感受,也激发了鲁迅抗争和思考的激情。在鲁迅的一生中,传统与现代正如黑夜与白昼在争夺着他的精神世界,然而,特殊的人生道路决定了鲁迅在黑夜与白昼之间逡巡,成为两极之间永不到达的“过客”。(一)少年变故与“归乡”情结少年时在故乡的人生经历是鲁迅情感世界中的情结之一。家庭的巨变前后所存留的童年记忆对他的性格造成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时而回味故乡在记忆里残存的清新和亲切,时而反思故
3乡的愚昧和世故。身体的“离去”与精神的“反顾”成为了鲁迅故乡情结的两大主题,也促成了困扰其终生的“无归宿”的情感体验。1881年,鲁迅出生在绍兴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关于幼年时期的往事,鲁迅有过许多轻松的回忆,“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2回忆中的乡间童年也总是充满着愉悦和轻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3童年鲁迅天资聪颖好学,加之家庭的富足和生活的平和单纯,鲁迅后来对于这一段时期的回忆也多留恋和回味。但是,在鲁迅的童年回忆里,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在鲁迅的心里已经萌生了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想法。《五猖会》中,鲁迅曾回忆:每当自己要兴高采烈地去看社戏时,父亲都要他去把开蒙的《鉴略》拿来背上二三十行,“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少年时对于《山海经》的喜爱和对经书的反感使鲁迅表现出与同乡少年不同的文化志趣。他热爱百草园中的奇花异草,亲近性情不羁的和尚师父,厌恶衍太太所代表的成人世界,憎恨中医幌子下的传统文化的劣根。这样的文化取向使鲁迅在心灵上产生了与故乡的距离,而在这个封闭自足的世界中,鲁迅断然不能从唯一而权威的价值评价中得到认可感和归宿感。家庭变故更加速了鲁迅眼中故乡的“陌生化”。1893年,鲁迅的父亲参加乡试,祖父贿赂主考官,事情却不巧败露,父亲因此事牵连而革职,被取消了乡试资格,而祖父也沦为阶下囚,次年被判秋后处决。在候审期间,周家变卖家产,倾尽所有,设法周旋营救,家道因此迅速衰败。第二年,鲁迅的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给父亲治病,鲁迅不得不辗转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也不得不亲眼看着父亲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的死去。从此,鲁迅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少年在故乡的种种经历造成了鲁迅个性中冷峻的一面,家庭的巨变使鲁迅日后对于世态和人情有了犀利的眼光,“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4身为家庭的长子,鲁迅从小就参与家庭事务,对于人事有着异常敏锐的观察力,突然的变故更使得世事的无常在鲁迅眼前暴露无遗。如果说家庭发生变故之前的鲁迅对故乡所有的是单纯的回归情怀的话,变故之后,故乡成为了传统道德和旧式生活在鲁迅生活中的集中展示,这在鲁迅童年个性养成中起到了根本的作用,并与他日后并形成的现代价值观激烈碰撞,造成困扰鲁迅终生的认可感的缺失和道德感的失落。在少年鲁迅的心里,故乡具有复杂的意义。一方面,无常、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那种故乡所特有的文化性格让鲁迅非常欣赏,对于童年的乡野乐趣也充满了眷恋,这些少年经历成为鲁迅回忆中温情的一面,也正如他所说“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另一方面,家庭的变故打破了故乡所象征的平和和幸福,“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1898年,鲁迅带着八块川资,告别故乡和母亲,“走异路,逃异地,去寻别样的人们。”对于鲁迅,故乡是精神上的回归与安慰,而对于故乡,鲁迅却是摒弃者和叛逆者。心灵上的亲近和行动上的背叛矛盾而又和谐地存在于鲁迅的生命中,事实上,故乡在鲁迅情感中的映象已经凝固在十八岁离开的那个时刻,只有当故乡与童年的记忆紧紧相连的时候,它才具有深刻的意味,鲁迅的“还乡”也只有在回忆中才更为真切。因此,这种精神上的
4“还乡”给鲁迅带来了更深沉的失落,“还乡”就意味着“无家可归”,如鲁迅所说,“哄骗”一生,而惝然若失。(二)异乡漂泊的“过客”心态在《在酒楼上》中,鲁迅曾借吕纬甫之口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鲁迅借这一段话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鲁迅的一生正是在不能确定的寻找中不断的行走,这种人生状态成为了他“无归宿感”的真实印证。对于鲁迅而言,“走”不是选择,而是对虚无的反抗。早在少年时,鲁迅所面临的第一个人生选择就是在近乎绝望的状态下做出的,在彻底否定了故乡的价值体系后,鲁迅中止了已见眉目的科举之路,前往南京水师学堂求学。对于前路,鲁迅有着清醒的预见:“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在南京水师学堂,旧式的教育内容仍然充斥着这所名义为新学的学校,新教员在讲课时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于是半年之后,鲁迅又走了,前往南京矿路学堂,并很轻松地毕业。此时的鲁迅已经别无选择,他东渡日本,先后在日本弘文学院和仙台医学院求学,开始了对于医学的钻研。在日本期间,鲁迅参加了光复会,同所有的爱国青年一样,满怀救国济世的理想。然而,在这个集体中,鲁迅由于无法做到个人生命的无条件奉献而再次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不和谐的关系。一次,要安排回国刺杀清廷要员的行动,这个任务交给了鲁迅,他当时接受了,可在临动身之前,鲁迅又去找布置任务的人:“如果我被抓住,被砍头,剩下我的母亲,谁负责赡养她呢?”结果光复会收回了这项任务,他们觉得一个决绝的刺客是不能顾虑重重的。鲁迅与光复会在这项任务上的分歧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矛盾,鲁迅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实际上是他重视个体生存价值的初步展示,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在他与其他团体的关系之中,使得鲁迅始终处于一种寻找的状态,却又始终不能够在一个团体中得到归属感。鲁迅在日本的求学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幻灯片事件”等使他对国民的精神面貌极大的失望,并决定致力于国民精神的救治;另一方面,他的私人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故,为他求索中的人生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那就是母亲在家乡为他亲手安排的婚姻。由于母亲善意的安排,与朱安无爱的婚姻将鲁迅再一次卷入曾经逃离的旧道德阴影下。1906年,鲁迅回到北京,接受这个母亲“送给他的礼物”。他在近乎绝望的状态下在北京定居盖房,这个举动几乎意味着鲁迅对于个人幸福的放弃,生命的意义于他只在于“走”,而且仅出于对生的尊重和活的责任。1909年,回国之后的鲁迅在杭州两级师范教书,留洋归来的鲁迅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他为学生讲生理卫生,做精美的讲义,得到了校方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然而,一次在化学课上,学生趁鲁迅出去的时候将氢气瓶中放入空气,然后躲到后排的座位去看热闹了。鲁迅很痛心地发现,国民精神深处的劣根性无处不在,而新文化运动狂飚突进后的冷寂再一次证明了他的判断,中国有的是寂寞的英雄,自己也决不可能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鲁迅感觉到了未曾经验的无聊,此后十年,鲁迅在彷徨和沉默中度过。鲁迅作为一个走在时代精神前端的思想者,在大时代尚未为新的变革做好准备之前,鲁迅所能做的也只是在迷惘中等待,在经历了与金心异那次著名的对话之后,鲁迅出现在中国现
摘要:“无归宿感”是鲁迅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鲁迅对于世界个性化的理解,也是鲁迅作为思想者的深度觉醒后的情感体验。本文分别从鲁迅“无归宿感”的基本内涵即鲁迅对于“无归宿感”的文学表达、“无归宿感”在鲁迅个人经历中产生的过程即对鲁迅的人生际遇、“无归宿感”的原因探索即从生命哲学、个性心理、社会政治学角度解读其产生的原因、“无归宿感”的当下反思即它超越时代的普遍性存在以及鲁迅“反抗绝望”的高尚性和现实性几个方面对于鲁迅的“无归宿感”进行尝试性探索,同时探讨“无归宿感”对于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价值以及鲁迅“无归宿感”的当下意义。关键词:鲁迅情感无归宿感引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于人的心灵,“认识自己”是最大的困惑。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都是认识自己。无论世界以多么复杂精密的表象呈现于人们面前,人寻找自己的脚步从未停止。事实上,这种寻找与迷失带来的所有恐惧、困惑、怀疑、对抗、孤独、绝望和坚持,正随着外部世界的有序化与日俱增,它成为深刻的现代事件,凝聚成现代人的一种根本性情绪——无归宿感。“无归宿感”是鲁迅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鲁迅对于世界个性化的理解,也是鲁迅作为思想者的深度觉醒的结果。然而,作为关注鲁迅含蓄幽深的情感世界的后来者,真正走近鲁迅却注定要经历漫长迂回的过程。梳理鲁迅情感研究的脉络,尤其是对鲁迅“无孤独感”、“寂寞感”的研究进行史的整理,可以帮助我们对于鲁迅“无归宿感”的研究历程有更系统的把握。鲁迅研究开展以来,研究者们多从理性的角度对鲁迅思想进行解读,而鲁迅的个人情感世界似乎成了讳莫如深的禁区。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等曾对鲁迅的情感世界做过初步的探索,尝试从一个更为亲切的角度接近并还原一个更为完整、真实的鲁迅,以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对鲁迅的痛苦和孤独给予热情的回应。可惜的是,这种有益的尝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渐渐湮没在与政治结合的研究热潮之中。到了80年代,思想的解冻使得研究者获得更广阔的研究空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情感、家庭等个人境遇对于鲁迅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重要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热潮,成为鲁迅思想研究填补空白的突破性尝试。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