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地球仪(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1.4 学用地理统计图(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1.4 学用地理统计图(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 【设计思路】地理统计图是对地理事物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后绘制而成的图形或表格,是地理信息量化的一种形式。

地理统计图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坐标图、线状图、柱状图、扇形图、饼状图等类型,这些都是人文地理中常见的呈现方式。

纵观历次考试,地理统计图表题都占有重要比例,因此,掌握基本的地理统计图分析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教学方法看,本课可以灵活运用导学法、例题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知识构建】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课内容并没有单独作出要求,但是几乎所有的地理试卷中,都大量存在着地理统计图表。

其具体要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学会常用的人口统计图分析法。

二是需要学会分析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三是进一步能读懂复杂的统计图。

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常见地理统计图、并能运用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描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分布、变化规律。

2.初步学会运用资料,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绘制比较简单的统计图。

3.借助地理统计图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释、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人口统计图的解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解读。

复杂统计图的解读。

2.教学难点复杂统计图的解读。

【课前准备】教师主要利用课本上的一系列统计图表,设计一个“常用地理统计图的作用比较表”,“柱状图的阅读顺序表”、“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表”,以及一条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读图巩固题。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图1 地 理 统 计 图常用人口 统计图 人口年龄结 构金字塔图 复杂统 计图 结 构 意 义 解读应用姓名在小组中的职责发言次数个人观点×××【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调查:关于地理统计图,你能说有哪几种?知道该如何读么?学生回答。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

高考一轮复习初中地理:地球仪与地图第二课时:地图【课前检测】一、选择题图1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1-4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是 ( )A.山谷B.山脊C.鞍部D.陡崖2.图中四条小路,坡度较小的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3.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则区域内年降水量 ( )A.北部大于南部B.南部大于北部C.东部大于西部D.西部大于东部4.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 ( )A.慢→快B.快→慢C.慢→快→慢D.快→慢→快 5.若图2为一幅等高线图,a 、b 分别为等高线的数值(a>0,b>0)。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双选) ( )图2图 1A. 海拔高度:P< (a+b),Q>aB. 海拔高度:P>(a+b),Q<aC. 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 P 为洼地D. 在较为平缓的山坡上,Q 为洼地【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读图1,完成1-2题。

1.与图2比较,图1所示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2.楠迪位于莫尔斯比港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图3是“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4.图中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图3图1 图2A .从乙到丙B .从丁到乙C .从戊到甲D .从丁到戊图4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M 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 M 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 .508米 跳水运动B .264米 飞行运动C .198米 滑雪运动D .369米 攀岩运动6.若在A 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 )A .图中两城镇B .隧道口F 处C .陡崖的崖顶D .山坡D 处二、综合题7.图5为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课时)检测题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前检测】一、选择题图1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2.影响①→②→③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图2为“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植被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B .常绿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温带草原4.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 .地形B .水分C .土壤D .热量图3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 )A .5°NB .10°SC .30°ND .30°S6.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A .光照弱B .降水多图1C .气温低D .气压低【课后检测】一、选择题图1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苔原、荒漠。

读图回答1-2题。

1. 下列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A 为荒漠 ②C 为热带雨林③D 为针叶林 ④E 为阔叶林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2.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 .A 区域土壤为贫瘠的砖红壤B .C 在非洲广泛分布C .E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D .F 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图2为“我国距今2 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B .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C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 .季风环流影响4. 自然带分布的格局反映了 ( )A .经度地带性规律B .纬度地带性规律C .垂直地带性规律D .非地带性规律图3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5-6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G图1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图文材料分析东北农业发展的条件,存在问题和归纳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初步掌握研究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利用近几年高考卷或模拟卷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学习策略】1.对比本节的基本内容,如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东北农业发展条件,存在问题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等,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近年来有关的热点,理解如何实现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全面理解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堂活动】活动建议1: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究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图1是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耕作农业区主要集中在图中_____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生产特点有:_____________。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集中在图中___________;畜牧业区主要集中在图中___________。

这种现象体现东北农业布局 ______性强。

(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______基地、_______基地和最大______基地。

与其他地区比,东北粮食商品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表1:东北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图2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2(5)图中B 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湿地,简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

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该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6)评价B 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国家决定不再开垦该区的宜农荒地,停止围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其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活动建议2:典型例题,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

【典型例题1】图2是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从宇宙

A B C D图4图3高考一轮复习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前检测】一、选择题图1为“某区域经纬网图”。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地位于东半球B .②地位于南温带 C .L 为③⑤两地间最短距离 D .③地位于④地西北方向 2.当晨线经过①⑤两地时 ( ) A .①地地方时为18时 BC 图23—4题。

3.①~⑤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温带的是( )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②⑤ 4.关于①~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角速度②比③大B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③与④相同C .日出地方时①、④相同D .河流南岸易受侵蚀的是①、⑤图3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 、b 相交于点O ,读图完成第5题。

5.如果O 点为昼半球的中心点,当O 点纬度达到年内最大值时,在O 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图4中的( )图10°30°60°30°60°图2【课后检测】一、选择题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5完成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偏向 D.昼夜长短的变化2.图示季节内,P地()A.盛行东北信风B.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C.当地时间6时日出D.此日过后黑夜逐日变短3.图6是地球公转位置与速度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甲地时为7月初B.地球公转到乙地时位于近日点附近C.地球公转到丙地时,线速度较快D.地球公转到丁地时,线速度最快图7为某时刻昏线示意图,O、P、Q三点将其均分成等长四段,读图完成第4题。

4.下列各个点中,线速度最快的是()A.NB.OC.PD.Q 图5 图7 图6图105.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图8),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 点的地方时是( )A .6时B .4时30分C .7时D .5时30分图9为甲地所在区城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与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与

地球仪与地图第一课时:地球仪【学习目标】1.通过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知识点自主梳理,弥补知识点的缺漏。

2.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学习策略】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地图,提高对地图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掌握经纬网地图的基本特征,反复练习,形成基本技能。

【课堂活动】考点诠释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探究活动1:读图1,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举例证明地球是球形形状。

探究结论:1.地球的形状:2.证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现象:3.地球是球体形状的地理意义:考点诠释2: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探究活动2:读图2,观察辨析经线和纬线相关特点,小组讨论后完成表1。

图1表1:经线和纬线探究活动3:读表2中图示,观察辨析经度和纬度相关特点,小组讨论后完成表2。

表2:经度和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 从 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 向南、向北各分90° 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 ,南纬的度数愈向南 划分半球20°W ~0°~160°E 为 ,160°E~180°~20°W 为西半球 以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殊经纬度(1) 为东西经界线;(2)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 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 是热带、温带界线, 是温带、寒带界线经线纬线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 的线 地球仪上同 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圆方向 指示 方向 指示 方向 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最长间隔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所有纬线都相互图2注意:1.经线0°和180°不标注东西经度,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纬线0°不标注南北纬度,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2.已知经度和纬度写某地的地理坐标时,要经度在前纬度在后,并用括号括起来,逗号分开,如:(50°E ,45°N );3.东西半球的划分之所以选取20°W 和160°E ,是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海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4.东西半球的判别技巧:经度值小于20°的为东半球;大于160°为西半球;经度值介于20°和160°时,东经度位于东半球,西经度位于西半球。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图1 德国鲁尔区示意图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2.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的问题和整治对策。

3.对“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4.利用近几年高考或模拟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把握难易,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学习策略】1.运用图文材料,联系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联系第一单元“资源型区域如何进行转型”等内容,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近年来有关资源型区域发展的热点,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资源型区域发展条件、现状、问题和对策。

【课堂活动】 活动建议1:读图1,结合教材内容,填写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及其主导产业。

1.区位优势(结合图1) (1)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欧洲的 ,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向 、 的捷径。

(2)水陆交通发达, 河纵贯本区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3)水、 资源极为丰富,离铁矿区近。

2.发展概况: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 广阔,鲁尔区是德国乃至世界重要的(A ) 、(B ) 、电力、化学和机械等工业基地(参照图2)。

BA图2 【典例剖析1】(2006年江苏高考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图2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 该区域资源丰富,地表崎岖,读图回答1—2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

(2)图示地区还可发展 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

活动建议2:阅读课本并结合图3归纳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完成表1和表2。

表1:鲁尔区传统产业衰弱的原因 项目 内容衰落 原因 煤炭工业 和核能利用带来的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使 作为世界能源地位下降及其开采成本过高,进口原料更便宜,导致 产业的衰落。

钢铁工业煤炭成本增加,加大了 工业的成本;钢铁产业 ,以及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铁的替代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同样影响鲁尔区的 工业。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与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图与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

地球仪与地图【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经纬网特点,能够熟练判读从不同角度绘制的经纬网图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两点的相对位置、距离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及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掌握等高(深)线图的应用【设计思路】本专题内容是对初中地理地球仪与地图部分的回顾与归纳。

从近年高考题中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多种情景切入,考查地球上某地地理位置的确定和经纬度的计算,如区域地理图中某点地理坐标、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以经纬网与等值线图或分布图的叠加图切入,隐形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如带有经纬网的等压线图上,某点具体风向的确定;区域经纬网上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断;以无图考图的形式,考查经度经线或纬度纬线,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判断;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切入,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

所以,教学中对基本知识点可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梳理去掌握,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掌握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反复练习,形成基本技能。

第一课时:地球仪 【知识构建】考试要求从地球形状入手,依次列出经纬线、经纬度、地理坐标的判读、地理方向的判别、经纬线长度计算、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及其对趾点等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知识点自主梳理,弥补知识点的缺漏。

2.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理环

地球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利用课前准备中的自我诊断部分对“自然地理要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考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找出知识的缺漏。

2.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题进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部分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习策略】1.对比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如自然带的名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现象等,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重点案例,掌握分析的方法和思路,能举一反三。

【课堂活动】考点诠释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探究活动1:归纳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对比图1中三幅图地理景观的差异及表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究活动2:探究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分布的关联性。

图1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冰原带苔原带温带荒漠图4【典例剖析1】【典例剖析1】自然带是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集中体现,图10为侠盗罗宾汉的活动区域,图11为我国自然植被分布区。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题)1. 侠盗罗宾汉和同伴们常穿行的森林( )A. 是亚寒带针叶林B. 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 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与图11中C地的森林较为相似2. 图11中( )A. AB沿线植被景观秋季差异较为明显B. CD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C. AB沿线植被景观夏季差异较为明显D. CD沿线植被景观冬季差异较为明显考点诠释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探究活动3:总结和对比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在图6空白框中填入甲乙丙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

2.填入适当的内容:A B C3.填写相应的自然带:a b c d4.对比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完成表格:图6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布规律 垂直地域分布规律影响 因素主导因素成因总结分布 特征延伸 更替典型地区示意图5.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有关联吗?探究活动4:总结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地球仪第1课时检测练习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与地球仪第1课时检测练习

图1高考一轮复习初中地理:地球仪与地图第一课时:地图与地球仪【课前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图1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 .③④B .①②C .⑤⑥D .③⑦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3.图2所示为以38°N ,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B. 北半球、西半球C. 南半球、东半球D. 南半球、西半球图3为“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图24. P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30°N,80°E)B. (30°S,80°E)C. (30°N,80°WD. (30°S,80°W)5.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 )A. (60°N,80°E)B. (60°S,100°E)C. (30°S,100°E)D. (60°S,80°W)【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图1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 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2.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图2中的( ) 读图3,完成3-4题。

图13.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 ( ) A.一直向正东方向B.一直向正西方向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4.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某人幻想试图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且穿越地心。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第1课时)学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第1课时)学案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地理第一课时:中国行政区划【学习目标】1.识记中国行政区划2.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学习策略】认识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结合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加以应用.【课堂活动】考点诠释1:中国行政区划.探究活动1:读图1,认识中国行政区划,完成填空。

一、中国行政区划1、标注图中的经纬网与我国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N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135°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附近)2、填写中国的行政区、及省会和简称3.众多的邻国(查找地图说出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典型例题1】(双项选择题)读“我国部分省(市、区)粮食供养人口与实际人口比较图”,读图完成1-3题1.到2005年,粮食可供养的人口数大于实际(或预测)人口的省级行政区有A.江西、安徽B.江苏、福建C.湖南、湖北D.山东、河南2.广东省粮食可供应人口数小于实际(或预测)人口数多年来未有改变,其主要原因有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非农业用地日趋扩大D.农业结构不断调整3.缺粮省份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长远对策是A.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D.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合作考点诠释2:中国地形。

二、中国地形1.地势特征:据图说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主要的山脉2. 主要地形:认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落实到地图上:三三四四即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四大高原、四大盆地,3。

讨论分析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典型例题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主要地形区是,概述该地形区的整体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地形区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1.1 认识区域(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3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1.1 认识区域(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3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 【学习目标】1.能够在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的内涵。

2.通过不同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了解区域的类型并提高读图能力。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并说明区域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学习策略】1、能够在实例中(如:地形区、方言区、行政区、温度带、农业区、城市功能区)指出区域的基本特征。

如,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区域的明确或渐变的边界。

2、阅读教材中有关均质区和功能区的相关内容,体会案例中均质区和功能区的差异。

3、复习高一地理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理解区域的整体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以及区域的开放性。

【课前调研】请在全国政区图中勾画出江苏的轮廓,并在江苏政区图中勾画出扬州市的轮廓,并通过查询了解江苏省与扬州市的人口和面积。

完成表格。

【课堂活动】 一、区域的含义【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理解区域的含义。

人口(千万) 面积(万km 2) 人口密度(人/ km2)江苏省扬州市图1图2甘肃省各地区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自东南向西北呈现什么变化趋势?为什么这样变化?2、甘肃省干湿区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与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有何异同?说明影响干湿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3、分析这两组图的区域边界有何不同?【典例剖析1】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

据此回答下题。

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探究活动2根据图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区域的类型。

1、图中哪些属于均质区?哪些属于功能区?为什么?图3图A图C图B图4 图5图62、图A和图C的划分指标分别是什么?各属于哪类要素?3、图A与图B哪个属于大尺度的区域?【典例剖析2】1.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2.下列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 )A.城市经济区 B.浦东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方言区探究活动3根据图片说明区域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仪与地图
第一课时:地球仪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知识点自主梳理,弥补知识点的缺漏。

2.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学习策略】
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经纬网地图,提高对地图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掌握经纬网地图的基本特征,反复练习,形成基本技能。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探究活动1:读图1,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举例证明地球是球形形状。

探究结论:
1.地球的形状:
2.证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现象:
3.地球是球体形状的地理意义:
考点诠释2: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探究活动2:读图
2,观察辨析经线和纬线相关特点,小组讨论后完成表1。

图1
图2
表1:经线和纬线
概念
任意相邻两条经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
低纬度界线;
注意:
1.经线0°和180°不标注东西经度,其余经线一律标注东西经;纬线0°不标注南北纬度,其余一律标注南北纬;
2.已知经度和纬度写某地的地理坐标时,要经度在前纬度在后,并用括号括起来,逗号分开,如:(50°E ,45°N );
3.东西半球的划分之所以选取20°W 和160°E ,是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海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
4.东西半球的判别技巧:经度值小于20°的为东半球;大于160°为西半球;经度值介于20°和160°时,东经度位于东半球,西经度位于西半球。

图解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别
考点诠释3: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探究活动4:分析典型例题1,掌握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的方法。

【典型例题1】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判断该岛位于北京的(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探究活动5:分析典型例题2,掌握根据经纬网计算距离的方法。

【典型例题2】读“世界某区域地图”,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A .300千米
B .2000千米
C .500千米
D .1110千米
探究活动6:结合实例,掌握确定两地之间最短航线问题的方法。

图3
1800W 1200W 600W 00 600E 1200E 1800
西
图4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①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5中AB)。

②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5中同一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MPK 而不是MQK)。

③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即最短劣弧线)。

一般规律:
①侧视图中,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为弯向高纬方向的弧线(如图6)。

②俯视图,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形状可视为两点间的直线(如图7)。

探究活动7:读图8,掌握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

两点的关系:
第一,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其纬度数相等,且南北纬相互对应;
第二,关于地心的对称点,一定位于该点所在经线的正相对的经线上,其经度数与已知点互补,即两条经线的经度之和为180°,且东西经相互对应。

如北京(40°N,116°E)的对称点是(40°S,64°W)。

【知识构建】
根据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和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构建。

【重点图像1】
图5
图6

7
图8
【重点图像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