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
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高三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是一个呈椭球体的天体,其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极半径约为6357公里,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地球的形状是由于自转引起的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扩张,极点部分压缩,导致了地球的膨胀。
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而地球的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对人类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而公转则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三、地球的经纬度系统地球的经度指的是从地球上的起点到一条经线的弧长,主要用来测定地理位置的东西向距离,以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为基准。
而地球的纬度则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地球赤道之间的角度,以地球赤道为基准,分为北纬和南纬。
四、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被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
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而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五、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是用来呈现地球表面特征的平面图。
在地图上,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符号和注解来表示各种地质、气候和人文特征。
同时,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实际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六、地球上的气候与生态地球上的气候是由地球的自转、公转、水文循环以及陆地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的。
气候的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生活。
七、地球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地球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但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地球的资源面临着枯竭和破坏的威胁。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八、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文化交流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等方面。
这些活动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地球上的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塑造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根据历年高考失分比较多的科目,为考生总结了一些答题注意细节及经验,请考生一定注意,以免丢分不该丢失的分数而追悔莫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 ,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 ,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 111 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 千米·cos θ ( 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高考复习课第一篇 地球地图
0°经线: 国际上规定 ,通过英国 伦敦 格林尼 治天文台原 址的经线。
南极 由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出180度。分别称为东经度和西经度.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200W,1600E 1600E
B点 西经600
600W
西 半 B 球
600 400
200 00
东 半 A 球
A点: 东经400 400E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假设:赤道上 的两点A 和B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A B
当B点日出时
B为6时 A为3时
A点还需要三小时才能看到日出
地方时早晚的比较
假设:赤道上 的两点A 和B
都是6时日出 (晨线处) 两地相差45度
地球自西向东转
A
当A日出时
B
A为6时
B为9时
B点在3小时之前就已经看到日出
第一篇 地理基础知识
地球与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 6357千米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略 扁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轴、两极和赤道
地轴、两极、赤道
北极
地
0
东
经
度 地心 经 60度 线
轴
60
地方时的计算
已知20°E的地方时是7月5日 10时30分,求15°W的地方时?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 (1)求经度差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35° 20°E和15°W相差_________ 5° 20°E和15°E相差_________
地方时的计算 步骤(1)求经度差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与实际地面的距离关系,地图符号和颜色用于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3.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地图可以获取方向、比例、地形、气候等信息,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符号和解读方法。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大气层的组成,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3. 地貌学:地壳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山脉、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的形成与特征。
4. 土壤与植被:土壤类型与分布,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植被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
5. 环境与自然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贸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与影响因素。
4. 文化与旅游:文化景观的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5. 区域发展与合作: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定位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地考察的方法与技巧,地理实验的设计。
2. 地理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地理竞赛与研究:参与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1. 地理学的科学方法:观察、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等科学思维方法。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板块,其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下: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和时间差异- 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阅读和分析2. 气候与天气- 气候系统、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天气现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3. 地貌与地质- 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地貌类型- 地质构造、岩石循环和地质年代4. 水文与海洋- 水循环、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和特点- 海洋的构造、海洋环流和海洋资源5. 生物与土壤- 生物群落的分布、生物多样性- 土壤类型、土壤形成和土壤利用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问题- 城市化过程、城市体系和城市规划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和农业问题- 工业地域类型、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3. 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和交通问题- 通信技术、通信网络和通信发展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和区域差异三、区域地理1. 世界地理- 各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和区域发展2. 中国地理-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的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3. 区域分析- 区域的界定、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 区域发展策略、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查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强调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培养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关注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和热点问题,也是提高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这些基础知识点,学生可以为新高考地理学科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之地图和地球运动
高考地理必背考点之地图和地球运动高考地理必背考点之地图和地球运动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态和长度: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4.经线的形态和长度: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推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推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推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状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其次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恒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 稳定的光照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
30
原理: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
两点的
大圆的劣。弧长
甲
判断图中各点之
乙
间是否为最短距
离:
A
B
• AB
• CD • 甲乙
CD
.
31
原理: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
两点的
大圆的劣。弧长
甲 图中甲乙两点间 的最短距离?
乙
.
32
2.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
归纳要点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
.
9
特殊经线
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 西。经
180°:东西经分界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 东。经
20°W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东半球,以西 为西半球
160°E :
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为 西半球,以西 为 东半球
.
10
[巩固练习]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要求:
30°W20°W10° W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Q
M
F
S
.
36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C )
A.一直沿正东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是东
度(0°经线) 作 西经(W) 西半球的分界线
纬度(0赤°道纬线)作向 北189南各00°向分°
北纬(N) 南纬(S)
2020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表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2)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所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1)经线①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②所有经线都相等,端点都是两极;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且任一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④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⑤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2)经度①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②东经度为0°向东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经度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经线无东西经之分;③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④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⑤本初子午线(0°)是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3)纬线①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②所有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处纬线缩短成点;③纬度相同,纬线不同,但长度相等,如30°S=30°N;④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则东变西,西变东;若经度差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引起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遥感图像等。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包括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散射和吸收作用。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如地球轨道变化、火山活动,以及人为因素如温室气体排放。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三个阶段:蒸发、凝结、降水。
- 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3. 地貌:- 内力作用下的地貌,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如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的识别与分布,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 人口迁移的类型与原因,包括经济移民、难民等。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与分布,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区位因素,如原材料、市场、劳动力、技术等。
- 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特点,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 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如土地利用监测、资源勘探等。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组成与功能,如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是高考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它关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也是了解地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前提。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球和地图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是一个球体,直径约为1.29亿米,其内部划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具有磁性。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温度为1000—3500摄氏度,地幔岩石的物理性质对地球的热力学演化有重要影响。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其厚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平均约为30公里,包括陆地和海洋两种地形。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体、陆地和生物四个方面。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空气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它保护地球免受太阳宇宙射线和流星雨的侵害。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没有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
生物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二、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风景、地貌、气象现象等,在地理考试中,最常涉及的自然景观为山、水、草原和沙漠等。
山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高地,具有复杂的地形,是河流的发源地和水资源的重要储库。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地球的生态系统、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草原是地球上广阔的天然草land生态系统,是动物牧畜、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沙漠是指气候条件下极端干燥地区,是生命的极限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遗产。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文明活动在地球表面所留下的痕迹,包括建筑、城市、文化遗产、交通运输等各类工程。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归纳一、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表面积:5.1亿Km2,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2)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所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1)经线①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②所有经线都相等,端点都是两极;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且任一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④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⑤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2)经度①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②东经度为0°向东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经度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经线无东西经之分;③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④自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⑤本初子午线(0°)是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3)纬线①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②所有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处纬线缩短成点;③纬度相同,纬线不同,但长度相等,如30°S=30°N;④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则东变西,西变东;若经度差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最新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4、地形剖面图一、经纬网的判读(一)、经线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约2万千米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圆平行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三)、经纬线的运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5、对chi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二、地图三要素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一)、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二)、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图幅相同,实地范围相同计算:原比例放大/缩小到n倍;比原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缩放:图幅面积的变化:(三)、图例:三、四、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三)、等高线的运用1、高、低值区的判断:高低,低高2、坡度:等高线密集坡度越陡,反之亦然;3、凸坡凹坡问题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高高低低选点:水库坝址、港口、气象站、疗养院、航空港5、选址选线:公路、铁路,引水路线,输油输气管道,选面:农业生产布局,工业区与居民区四、剖面图。
2024年高三地理笔记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三地理笔记知识点总结范本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地球近似为一个扁球体,稍微扁扁的样子。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即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3. 地球的公转: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形成一年的时间。
4. 时区:世界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5°。
5. 地球的倾斜:地球轴倾斜23.5°,形成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二、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地球的地壳: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其中陆地地壳厚度较大,海洋地壳较薄。
3. 地球的地幔:地幔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是地球最厚的一层。
4. 地球的外核和内核: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三、地球的水资源1.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淡水和冰雪等形式。
2. 水资源的利用:人类常用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有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等。
3. 水资源的问题: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四、地球上的气候1. 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长期气候要素的统计结果。
2.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湿度和风等。
3. 气候分类:按温度等因素划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按降水量划分为湿润气候和干旱气候。
4. 气候与植被的关系:不同气候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五、地球上的地貌和水文1. 地貌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
2. 地貌的形成:地壳变动、水的侵蚀作用、风力等都可以造成地貌的变化。
3. 水文的分类: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4. 水文的特点:河流有源头、河段和河口,湖泊是由地表积水形成,海洋是地表最大的水域。
六、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火山、洪涝、干旱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球内部的地质活动、气候变化等都是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因。
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人类的活动也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如过度开采导致地质灾害,过度排放导致气候变化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高考地理,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网、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相对高度、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等。
2.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
(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
3. 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大气运动:热力环流、风的形成。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
4. 水(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地表形态的塑造(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2)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3)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4)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5)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农业(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 工业(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
地球与地图必考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理解地球的构造、运动和地表特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接近于球形的天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
-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为一年,导致季节变化。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二维表示,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
- 地图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 地图方向通常以北方为基准,使用指南针或经纬网确定。
经纬度系统- 经纬度系统用于在地球上确定位置,经线(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线(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范围是0°至180°。
-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范围是0°至90°。
地形图与等高线- 地形图是表示地表起伏的地图,使用等高线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
-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闭合曲线,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坐标转换为二维平面的过程。
- 由于地球是一个曲面,任何地图投影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形,包括角度变形、面积变形或长度变形。
地图的分类- 地图可以根据内容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 自然地图主要展示自然地理要素,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 社会经济地图展示人文地理要素,如城市、交通、行政区划等。
地图的应用-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导航、规划路线、研究地理分布等。
- 在科学研究中,地图是分析地理现象、进行地理调查的重要工具。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相对较薄。
-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
-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是液态。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4、地形剖面图一、经纬网的判读(一)、经线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约2万千米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圆平行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三)、经纬线的运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5、对chi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二、地图三要素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一)、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二)、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图幅相同,实地范围相同计算:原比例放大/缩小到n倍;比原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缩放:图幅面积的变化:(三)、图例:三、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二)、五大地形类型特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海拔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不高于500米无限制低,0—200米地表起伏程度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开阔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地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间高坡示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四周高、中间低坡示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
高考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高考地球和地图知识点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图则是我们认识和探索地球的重要工具。
在高考中,地球和地图的知识点常常成为考察的重点。
本文将围绕地球和地图的相关知识点展开讨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我们所在的行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地球的形状:地球呈近乎椭球体的形状,它在赤道处较宽,在两极较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使得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地球同时也在围绕太阳作公转,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约为23.5度,使得地球具有四季变化。
4.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被一层薄薄的气体包围,这就是大气层,它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它气体组成。
二、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呈层状结构。
地壳又可分为陆壳和洋壳。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对地质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有重要影响。
1. 地球的构造层次: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约厚30-70千米,洋壳主要以玄武岩为主,而陆壳则主要由花岗岩等岩石构成。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地球板块的运动:地球板块运动是指地壳上的大块岩石以不同速度和方向运动的现象。
它包括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地震以及地质灾害等。
地球板块的运动受到地幔对流的推动,主要有三种边界形式:边界相互远离的叫做构造(边界相互靠近的叫做构造活动):造山带形成的地方有地震、火山;边界相互相对滑动的叫转边界,形成断裂带;边界相互相互逼近的叫作聚积边界,那儿会形成板块运动带。
三、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以比例尺为基础、按照一定符号和图像规定绘制,以表达地球表面各种现象和空间关系的图形。
我们常见的地图有平面地图、球面地图和立体地图等。
地图的基本知识如下:1. 地图的比例尺:地图中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称为比例尺,它可以表示为比例,如1:1000000。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的细节越多,但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地图上的细节越少,但范围越大。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是高考地理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也是理解地理学的基础。
地球和地图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图则是将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可视化的工具。
在高考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以及如何将地球上的信息呈现在地图上。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是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铁和镍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构成。
地幔是位于地壳与内核之间的一层,约占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三,由固态和部分熔融的岩石构成;地壳则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岩石皮,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地球是由大气、水和陆地三部分组成的。
在高考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个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影响。
大气层保持了适宜的氧气和空气成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占地球表面的71%,包括海洋、淡水、河流、湖泊和冰川等。
陆地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包括大陆、岛屿、高山和低地等。
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三、地图由于地球太大了,所以我们需要将地球上的信息呈现在地图上。
地图是看到地球和我们周围的环境的重要途径,提供了地球表面的信息。
地图包括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
为了将地球表面呈现在平面图上,需要将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转换为坐标。
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经纬度是一种球面坐标系。
根据定义,经度是经过北极和南极的以地心为原点的大圆弧;纬度是测量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平面之间的角度。
经纬度的转换是我们理解地球和地图关系的关键所在。
总结起来,地球和地图是高考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高考地理超详复习笔记
高考地理超详复习笔记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 (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
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
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
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
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
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
定方向:
(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定距离:
(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
(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
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二、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特别提醒:同学们易把比例尺的大小与比例尺公式中的分母大小等同起来,而实际情况是比例尺的大小指比值的大小,因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1.绘制步骤
(1)根据需要确定剖面线,画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
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
在原图的下面绘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
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剖面图的左侧或右侧,作基线的垂线,标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1~15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把标注好的各位置点(1′~15′点)连接起来,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通视。
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特别提醒:
(1)作地形剖面图时,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状况来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