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发热

合集下载

最新中医内科学-外感高热

最新中医内科学-外感高热

外感高热病名:古代文献常称为“发热”、“寒热”、“壮热”、“大热”、“身灼热”等。

定义:凡卒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客于肌腠,正邪交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达39℃以上者即称外感高热。

临床特点: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面赤、烦渴、舌红苔黄、脉数等为主要表现。

体温持续升高或稽留不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神昏、谵语、四肢抽搐等症。

范围:外感高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外感疾病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状,在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伤寒病三阳证,以及内伤杂病中,均可出现此症,不过以温病各阶段最为常见。

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等的主要表现之一。

部分非感染性疾病的高热,亦可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

病因病机:中医病因:系触感六淫(主要为火热、暑邪)或疫毒之邪。

外邪入侵,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而发热,或因热、毒充斥体内而高热,所谓“阳胜则热”。

西医认为,发热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

外感高热,主要见于:①急性感染性发热:包括有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及寄生虫感染,临床上最为常见。

②非感染性发热:(外感高热?部分属中医外感高热之范畴)如风湿热、药热、热射病等,由于变态反应,或物理性、化学性损害而引起。

发病机制:体温的维持比较恒定。

通过产热及散热之间的平衡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

内源性致热原:细菌、真菌、病毒、内毒素、原胆烷醇酮、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于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经过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产生内生性致热原。

内生性致热原为一蛋白质,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其调节点上移。

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重新调节,由此发生冲动,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此外,发出的冲动经运动神经使平静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使产热增加。

这样产热就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到新的调节点。

内生性致热原如何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点提高,可能与其使下丘脑PGEl及PGE2合成增加有关。

阿斯匹林等药物所以能使体温下降,因其可抑制PG的合成。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

外感高热的辨证论治
肺热证
症状:
壮热胸痛,咳嗽喘促,痰黄稠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
xxxx。
本方重用辛寒之石膏,合麻黄共奏清里达表,宣肺平喘之效;杏仁、甘草化痰利气。常加银花、连翘、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等加强清热解毒,加金荞麦、葶苈子、前胡、浙贝母泻肺涤痰。胸痛甚者,加郁金、瓜蒌、延胡索通络止痛。
亦可用复方退热滴鼻液(由银花、连翘、青蒿等制成)滴鼻,每次每侧鼻腔3-4滴,每30-40分钟1次。
亦可选用清热解毒或通腑泻热的药物,如大黄、石膏、银花、连翘之类药物煎汤,灌肠清热。或选用酒精、冷水、冰袋之类擦敷前额、腋窝、鼠蹊等部位,物理降温。
5、养阴益气因本法不能直接祛外邪除实热,因此常与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等其他清热法配合应用于外感发热,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主要适用于热病中有阴伤气耗者,外感热病后期应用最多,在热势炽盛时亦有配伍应用者,如白虎加人参汤、增液承气汤即是其例。
随疫毒进入营血分所形成的不同证候,外感发热还有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营开窍、清热熄风等治法。
二、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
1、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阴的重要措施。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治法:
清热利湿,运脾和胃。
方药:
xx连朴饮。
本方以黄连、山栀苦寒清化湿热;半夏、厚朴燥湿除满;石菖蒲、芦根、淡豆豉和中清热除湿。可加滑石、鲜荷叶清利渗湿。若热甚者,加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黄疸者加茵陈除湿退黄。另外,还可口服甘露消毒丹,以清利湿热、芳香化浊。

中医医案分析(外感发热)

中医医案分析(外感发热)

中医医案分析(外感发热)
1.刘某,女,62岁。

初诊:202*年12月11日。

主诉:发热三周。

现病史:患者于三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一般在39.5 度左右,曾在当地住院治疗,用抗生素等药,具体药物不详,但停药后即又发热并伴有咳嗽。

现发现体温39.5度,伴有咳嗽,咳痰。

痰色上午色白下午后色黄,不太恶寒,无汗。

纳眠可,二便调,有慢支30年,2001年患肺结核已愈。

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辨证:外寒内饮证。

治则: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减。

方药:麻黄9g,桂枝10g,白芍10g,半夏9g,五味子10g,细辛9g,生石膏30g,干姜9g,炙甘草6g,生薏仁30g,黄芪30g,大枣3枚。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患者服上方2剂体温已正常。

服完后按上方又在诊所买三剂服后停药,三天后出现低热,体温37.5左右,并且是每天下午6至7点时发热,但热持续3小时后可自行退为正常。

一般晨起体温在36.3度左右,口苦口粘,胸部稍闷咳嗽吐痰,色早上色白中午后转为黄色。

舌质淡红苔白薄腻脉细。

中药予以调方。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方药:柴胡10g,黄芩9g,半夏15g,陈皮10g,川朴10g,大白10g,生薏仁30g,杏仁9g,茯苓12g,知母10g,甘草15g。

5剂,水煎,以善其后。

按语:患者于三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不太恶寒,下午痰黄,考虑年事已高,并且发病时间在冬季,此患者为外寒里饮证,饮已化热,故用仲景小青龙加石膏汤,治宜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与疾病作斗争,但是自古以来,发烧可谓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在西医学中指出发烧属于症状,该症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症状中。

但是在中医学中认为,发烧除了是一种症状之外,其还属于一种病。

其能够分成两种类型,分别为外源性发热以及内伤性发热。

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对于发烧,不管是外源性发热还是内伤性发热,都必须予以严格的综合征鉴别。

对于外源性发烧,还存在几种类型的辨证论治。

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关于几种症型的外感发热中医治疗方法。

什么是外感发热人体的体温较为恒定,并且不会由于外部温度的差异产生变化,并且保持在37℃上下。

可因饮食,运动以及环境等因素导致体温出现较小的变化,其无临床意义。

发烧是指体温的病理性升高。

外源性发烧是指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体温的病理性升高。

外源性发烧的发病率较高。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抽搐,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1、卫表证卫表证导致的发烧是外源性发烧中较为多见的。

通常,主要症状是发烧和感冒,鼻充血以及流鼻涕等。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原则通常是解表退热。

其常用的中药为荆防败毒散以及银翘散。

荆防败毒散中的药物为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等。

银翘散中的药物为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以及牛蒡子等。

2.肺热证外感疾病通常对人的肺部产生伤害,其主要是卫表证,其次则是肺热证。

对于此种症型可表现哪些症状?通常情况下,可见壮热、胸痛、咳嗽、喘促以及痰中带血等症状,其中多见于口干。

观察患者的舌脉,能够看到舌质红、舌苔黄等特点。

对于此种情况,治疗过程中应主要采取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

典型的中药方剂为麻杏石甘汤,其方药为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按照患者的病情采取加减治疗,能够加入银花、连翘、黄芩以及鱼腥草等。

若患者痰涎更甚,可添加金荞麦、葶苈子等药物。

3.胃热证胃热证也是在外感发热中比较多见的,在胃热证中表现出哪些症状呢?其通常可见壮热、口渴、面赤以及口苦等。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外感发热西医病名:上呼吸道感染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外感发热系外感时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发热,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主要症状:鼻和喉部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在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二)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

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刺,舌红苔黄。

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洪大。

三、治疗方案(一)辨证施治1 风寒束表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推荐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9g、防风9g、柴胡6g、前胡9g、川芎9g、枳壳9g、羌活9g、独活9g、茯苓9g、桔梗6g、甘草6g。

2 风热犯表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ww外感发热ppt

ww外感发热ppt

5、发热特点:外――持续,外邪不除热不去, 有冷感,得衣被不减;
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一 般不恶寒,若有冷感,得衣被可减轻或消失。
6、兼证:外――多兼表证;
内――多兼内伤诸疾,形体消瘦, 头晕乏力,神疲短气,倦息纳君。
7、病性:外――多实热;
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
鉴别寒热真假
1、真寒假热:身虽热而欲近衣,口虽渴而 欲热饮,舌红而润,脉数大而不应指。
角、玄参。
5、腑实证
<症>壮热,日晡热甚,腹胀满,大便秘结或热 结旁流,烦躁谵语,舌苔焦躁有芒刺,脉沉实 有力。
<治法>通腑泻热。
<方药>大承气汤。
<加减>腑实不坚者,去芒硝;胸膈烦热,口舌生
疮+连翘、薄荷、竹叶。
6、胆热证
<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胁肋肩背疼痛, 口苦咽干,或恶心呕吐,或身目发黄,舌红苔 黄腻,脉弦数。
伴有与原发疾病有关的症状,如胸闷心 悸、头晕或咳喘气急等;
严重者可见神昏谵语、抽搐惊厥、口干 而渴、伴恶寒鼻塞流涕等表证。
病位
卫表及五脏
病类
卫表证; 肺热; 胃热; 胆热; 脾胃湿热; 大肠湿热; 膀胱湿热; 阳明腑实。
八类
病性
外感性实性热病。 后期另当别论,较复杂。
<加减>腹满而疼痛者,加木香、槟榔以理气止 痛。痢下脓血者,加白头翁、马齿苋清热解毒 除湿。
9、膀胱湿热证
<症>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尿痛,小 便灼热黄赤,或腰腹作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八正散。
<加减>呕恶者,加半夏和中止 呕。小腹坠胀 疼痛者,加乌药、枳壳理气止痛。尿中有血者, 加白茅根、小蓟清热止血。

外感发热患者中医护理措施的应用

外感发热患者中医护理措施的应用

03
中医护理措施
中药护理
中药煎服
根据患者病情,按照中医 理论进行中药煎煮,并指 导患者正确服用。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制成 药膏或药袋,敷于患者额 头、腋下等部位,辅助降 低体温。
中药浴
将中药熬成汤剂,让患者 进行药浴,通过皮肤吸收 药物,达到退热效果。
针灸护理
针灸疗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合适的 穴位进行针灸,调节人体气血
外感发热患者中医护理措施 的应用
2023-11-10
• 引言 • 外感发热概述 • 中医护理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疾病,多由感染、炎症等引起,导致患者体温升高、身体不适 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措施在辅助治疗外感发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进行个体化护理,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按摩注意事项
在按摩过程中,需注意力度、频 率和时间等。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药护理在外感发热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冷敷
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或醋调成糊状,涂抹在患者的额头、太阳穴等部位, 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达到清热解毒、降低体温的效果。
中药泡浴
将中药煎成汤剂,让患者进行泡浴,可以借助药汤的温热作用,刺激身体表面的 穴位和经络,从而缓解发热症状。
02
外感发热概述
外感发热的定义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 ,伴有恶寒、寒战、口渴、尿多、乏力、头晕、肌肉酸痛等 症状的一种外感病证。
疾病特点:起病急,变化快,易出现高热、神昏、惊厥等危 重证候。
外感发热的病因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 均可引起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外感发热中医护理方案
四.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 尖等穴。
(四)鼻塞、流涕
一. 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二. 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 等穴。
三、中医特色 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二.内服中药
1. 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2. 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3. 其他
二、症候施护
(一)恶寒、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 束表者注意保暖。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 阳、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二)头痛 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销售年终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外感发热 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内容
常见证候 要点
中医特色 治疗护理
护理效果 评价
1
2
3
4
5
证候施护
健康指导
一、常见证候 要点
风寒束表
风热犯表
暑湿袭表
卫气同病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 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 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
三.注射给药
四.外用中药
三、中医特色 治疗护理
二.特色技术
1. 刮痧 2. 中药保留灌肠 3. 中药泡洗 4. 穴位按摩 5. 耳穴贴压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年老体弱、反复外感者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操,以增强体质。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

外感发热中医临床路径一、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编码:J06.903)或流行性感冒(ICD-10编码:J11.1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9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感发热(TCD编码为:外感热病类BNW,感冒病:BNW010,时行感冒病BNW011,外感高热:BNW020)和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流行性感冒(ICD-10:J11.15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内伤发热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痰培养、咽拭子培养、血培养、血清病毒抗体、心肌酶谱、传染病相关检查等。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技术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技术方案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

舌苔薄白。

(二)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痰黄。

舌苔薄黄。

(三)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舌苔白腻。

(四)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恶寒、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2.汗出较甚切忌当风,并及时更衣;风寒束表者注意保暖。

3.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4.遵医嘱物理降温。

5.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7.遵医嘱中药泡洗。

(二)头痛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

(三)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

(四)鼻塞、流涕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2.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3.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辛温解表剂宜趁热服,药后加被安卧或啜服热稀粥,以助汗出。

(2)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3)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三)特色技术1.刮痧(详见附录2)。

2.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


2.夏季热 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其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 夏季6、7、8月,临床以长期低热、口渴多饮、多尿、汗 闭为特征,秋凉后好转。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 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即可诊断,EBV特异性 血清学检查,如:EBV的IgM抗体阳性,或动态观察IgG 抗体滴度明显上升可确诊为EBV引起的IM。 4.其它 如乳蛾、肺炎喘嗽亦可出现发热,但乳蛾可见 喉核肿大或红肿疼痛;肺炎喘嗽伴明显咳嗽、喘急、鼻煽 等。
3
• (二)外感风热 • 主证: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微汗出,头 痛,鼻塞,鼻流黄涕或浊涕,喷嚏,咽喉 红肿疼痛,口干而渴,苔薄黄,脉浮数, 指纹红紫。 • 治则:疏风解表,清热宣肺。 • 处方: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三关,清肺 经,清板门,清大肠,掐总筋,掐揉少商 ,拿风池,肩井,运月斗肘。
• 二、阴虚发热 • 主证: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热,两 颧发红,心烦盗汗,少眠,形体瘦削,口 干唇燥,食欲减退,大便干,小便黄,舌 质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数,指 纹淡紫。 • 治则:滋阴清热。 • 处方:分手阴阳,补肺经,揉二马,清天 河水,水底捞明月,清肝经,揉涌泉。
• 三、脾胃积热 • 主证:发热腹胀,腹痛拒按,嗳腐吞酸, 恶心呕吐,口渴引饮,纳呆便秘,舌苔黄 腻,脉弦滑数。 • 治则:导滞清热。 • 处方:清胃经,推脾经,推五经,清大肠 ,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退六腑,摩腹 ,拿天枢,推下七节骨。
鉴别诊断
• 1.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 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 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人类疱疹病 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儿急疹的病因。临床特征起病急, 体温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烦躁、咳嗽、呕吐、 腹泻及咽红,在高热时可出现惊厥;发热3~4天后,在降 温或退热后出现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或斑丘疹,为该病 的特征;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轻度肿大;末梢血淋巴细胞明 显增高,可达70%~90%。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主要采取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烦躁 及惊厥时可用镇静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中医内科学课件61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课件61外感发热
患者王某,女,32岁,因高热 、恶寒、头痛等症状就诊。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舌脉表 现,诊断为外感风寒型发热。
治疗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以疏风散 寒、解表清热为治则,方用荆 防败毒散加减。
疗效
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缓 解,继续治疗一周后痊愈。
典型病例三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男,68岁,因高热、胸闷、气短 等症状就诊。
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研究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 探索更加有效的中药方剂和治 疗方法。
加强中医与西医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感发热 的研究和应用。
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制定更 加科学、严谨的疗效评价标准, 为中医治疗外感发热提供更加 有力的证据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以提高治疗效果。
04
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一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45岁, 因高热、咳嗽、咽痛等
症状就诊。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 舌脉表现,诊断为外感
发热。
治疗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以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为 治则,方用麻杏石甘汤
加减。
疗效
治疗一周后,患者症状 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
周后痊愈。
典型病例二
患者情况
中药治疗需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剂量控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需注 意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法,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提取和吸收。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对于 外感发热具有一定的疗效。通过针刺 相关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从而达到退热的效果。
针灸治疗需注意避免感染和不良反应 的发生,同时需注意针刺的深度和刺 激强度,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头痛身痛

感冒、外感发热

感冒、外感发热


清热解毒,适用于各种热性病之发热 每次1 袋 ,2次/日。
双黄连口服液(二花、黄芩、连翘)清热解 毒,适用于风热感冒 2-5支 2次/日。
万应胶囊(胡黄连、儿茶、冰片、熊胆、藿 香、牛黄、牛胆汁)清热、镇惊解毒。适用于 小儿高热、咽喉肿痈,烦躁易惊等证,一次1-2 粒,2次/日。
地奥银黄含片(二花、黄芩提取物)清热解 毒(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冒)含化2片 一日10-20片分多次含化。

宣发
肝木火刑金

脾土生金


肾,金水相生

另 胃肠、肺胃主降、肺与大肠相表里
二、感冒病发展演进历程
《内经》虽无感冒病名,但称为“伤 风”明确以风邪为主因。
后汉医圣仲景创病传三阴三阳六经分 类分层,传变规律,把感冒及外感发热 分别列为太阳病和少阳病。提出太阳表 实证用麻黄汤主之,太阳表虚证用桂枝 汤,寒包火的用麻杏石甘汤等。
使感冒的理、法、方药更臻完善。
病因病机
寒 风寒
肺失宣发、营卫不和
风 热 风热 皮毛
肺窍失通、邪正交争
湿 风湿 (肺卫) 肺失肃降、肺气上逆
燥 风燥
咳嗽、吐痰等症
为什么同是感冒,却出现不同的症Βιβλιοθήκη , 有寒热之别?中医的三因制宜
因人体质差异,阴虚、气虚、 素有痰火食积化热寒包火。
因时春多风热、夏多暑湿。
荆防四物汤,葱白七味饮
感冒一病、位于肺卫肌表、 宜用叶、花、草之类轻杨之品, 宜服散剂、冲剂、汤剂,汤剂不 宜久 煮 ,服药以温服取汗或 啜 热粥以助药力,令其微微汗出, 不可大汗过汗。用药期间多卧床 休息,多喝开水,多食清淡。
单方:
①杞果叶冲剂,每次1包或2包,每日2 次, 开水冲服,使用于流感。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一、诊断㈠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⑴发热,体温高于37.4℃,一般急性起病,初起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⑵有感受外邪病史。

⑶理化检查:血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2005年)⑴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血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能确定病因诊断。

⑵血象:因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⑶病原学检查: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需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㈡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⑴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疼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脉浮紧。

⑵表热证:恶寒轻,或微恶风、发热较著,头胀痛、面赤,鼻塞、喷嚏、流涕稠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⑶秋燥证: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

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⑷表湿证:身热不扬,恶寒,并见头重身困,胸脘胀闷,苔腻,脉濡。

⑸邪郁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⑹邪伏膜原证:感受疫疠之邪初期,邪伏于膜原之处,以寒热定时发作,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胸胁胀闷,呕吐痰涎,苔白如积粉。

⑺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

【精】外感发热临床治疗

【精】外感发热临床治疗

①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 颜色、性状等 咳嗽、咳痰 ②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 ③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 ④遵医嘱耳穴贴压,及涕液颜色、性质等 ②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 ③遵医嘱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 ④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等穴
①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
食①清加热 强解与暑患、者理沟气通化,湿避④之免品不遵,良医如情丝绪嘱瓜、耳冬穴瓜、贴绿豆压汤,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
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之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 ②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③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温开水 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之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 ①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 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之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 ②辛凉解表剂、化湿解表剂宜偏凉服 《内经》中《素问·风论》也说:“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
①加强与患者沟通,避免不良情绪 情志调理
②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风寒束表证 食解表散寒之品,如姜、葱白、红糖。食疗方:红糖生姜饮 风热犯表证 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之品,如西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 暑湿袭表证 食清热解暑、理气化湿之品,如丝瓜、冬瓜、绿豆汤 卫气同病证 食养阴透热、益肺生津之品,如藕汁、梨汁、荸荠汁
① ①观辛察温咳 解头嗽 表痛的 剂性 宜质 趁、 热程 服②度,、 药改持 后变续 加时 被体间 安、 卧位规 或时律 服以 热动及 稀痰 粥作液 ,要的 以量 助缓、 汗颜 出慢色、性状等
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2012年6月急诊制订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诊断要点
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咳嗽、头身疼痛。

有感受外邪病史。

理化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现核左移。

(2)主要症状:鼻和喉部有烧灼感,咽痒或痛、鼻塞、打喷嚏、流涕、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7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症状:恶寒发热,鼻咽部不适、疼痛。

主要体征:鼻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充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二)症候诊断
1.风寒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表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有汗或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有咳嗽,舌苔黄,脉浮数。

3.暑湿袭表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
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

4.卫气同病证: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

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浮数或洪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中成药: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颗粒等。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解表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牛蒡子、薄荷、生甘草、杏仁、淡豆豉、淡竹叶、连翘、荆芥穗,银花、桔梗、桑叶。

中成药:疏风解表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3.暑湿袭表证
治法:清暑祛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二)中医外治法
1.针刺退热:选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内关、手三里;下肢取
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手法均采用泄法。

2.刮痧退热:取大椎穴。

由内向外、单一反向刮动,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紫色充血瘀点为度。

(三)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辨证选用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

(四)基础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

必要时补液500-1000ml
(五)护理
1、风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汤,饮热稀饭等温散之品以助汗出。

2、风热犯表者,可给与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鲜桔汁。

3、表证期,密切观察病情,对高热烦躁者,警惕邪犯心包之危证。

4、汤药煎煮时间不宜太长,沸后5-10分钟即可。

5、密切关注服药后汗出情况,以防厥脱之变。

三、难点分析
1.因外感发热患者多在门诊就诊,对服药后退热时间不能很好配合测量,故对发热缓解时间、退热起效时间、发热痊愈时间的测量未能获得较明确数据,影响疗效判定。

2.诊疗方案中中成药数量不多,病人依从性不足。

一部分因患者不能耐受中药及中药汤剂煎煮不方便等原因,未能坚持服药治疗。

而我院的中成药种类也不足,使得患者未能按诊疗方案进行治疗。

3.临床治疗发现,有使用中成药与中药汤剂之间,辩证不符的现象,提示科室人员对诊疗方案掌握不熟练,辩证不清。

4.部分患者不接受使用针灸、刮痧等退热措施。

5.中药注射液研究较多,但针对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仍在初步探索阶段,中药作用机制仍待研究。

四、疗效评价
1.解热时间:服药72h内(1个疗程内)体温下降到37.2℃及以下,并且其后体温不再上升超过37.2的时间。

2、即刻退热判断标准: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
3、痊愈天数:首次服药至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所需天数。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标准:精神、食欲好、体温恢复正常满12小时、鼻咽部症状消失、咽充血消失。

评价方法
1、评价疗效性指标:体温、症状和体征。

2、体温观察时点:首诊体温、服药后1h、2h、3h和4h体温。

服药后第二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第三天8:00、12:00、16:00和20:00体温,服药后72h体温及服药72h外随诊体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