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 精品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掌握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和流动情况,了解农村劳务输出动态,为进一步针对性地搞好农村劳务输出奠定基础,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提供依据,为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期,xx省xx县劳动保障局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乡村基层,采取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个自然村的方式,分4个调查组进行了历时3天的调查。
通过认真仔细地调查和分析,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一、xx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结构及转移状况(一)农村劳动力的资源与结构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总人口为7092人,其中劳动力人数为4362人,占总人口的%;从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占%,女劳动力占%;农村富余劳动力1441人,占劳动力资源数的33%,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性别比例结构看:男劳动力1035人,占%,女劳动力406人,占%;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16—35岁之间的男劳动力797人,占77%,36—60岁之间的男劳动力238人,占23%;16—35岁之间的女劳动力307人,占%,36—50岁之间的女劳动力99人,占%;从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初中文化以下1322人,占%,高中、中专以上文化119人,占%。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据此次调查统计,从抽查的11个自然村来看,有105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73%。
从转移途径和方式看:中介组织推荐197人,占%;自由外出(含老带新、亲朋好友引荐、广告信息引导和自发性结伴外出)853人,占%。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严重分割,阻隔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造成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特别巨大。
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众多,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进入乡镇企业的约1亿,进城打工约0.8亿,农业劳动力约3.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5亿~2亿。
①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载《管理世界》2003年第5期。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不仅总量大,而且增长快,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就有1600万,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劳动力明显过剩,就业压力相当大。
第二,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可能使我国粮食和棉花价格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走低,影响农民收入,进而影响农村就业,将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报告。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多元: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均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在农业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在制造业领域,随着产业转移和升级,部分劳动力从城市流向农村;在服务业领域,特别是电商、物流等新兴行业,农村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村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提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选择空间更加广泛。
同时,国家对返乡创业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
3、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尽管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但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
尤其在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学历水平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建议1、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政府应加大投入,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操作能力。
2、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应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其他新兴行业转移。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有序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3、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水平。
同时,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四、结论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正在逐步改善,多元化的就业结构、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不断提升的劳动力素质,都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结构不均衡等。
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教育水平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5月11—15日,**调查队对全县10个农村抽样调查点所在的村组进行了一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此次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10个调查点所在村民小组的全部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和对10个调查点所在村总共100户返乡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汇总数据及情况分析如下。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1、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10个调查小组总户数为263户,总人口数为1023人,其中16—70岁的非在校劳动力为652人,占总人口数的63.74%;截止2009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393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60.28%。
以**2008年底农村总人口数64.56万人推算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1.15万人,截止3月底转移就业人数为24.8万人。
2、按地域转移就业情况。
从地域上看,从农业生产转移出来的393人中有102人在本乡范围内从事非农产业,占25.96%;在乡外县内从业的有60人,占15.27%;县外省内的有44人,占11.2%;省外的有187人,占47.57%,其中,在广东地区就业的有157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39.95%。
3、分行业就业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652个劳动力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为259人、121人、272人,比例为2.14:1:2.25。
详细行业分类如下图。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1、返乡农民工比例。
调查显示,截止3月底10个调查小组的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35人,占今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2.03%,占总人口数的3.43%,由此推算**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2.21万人。
2、农民工返乡前就业状况。
根据100户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返乡前有35%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65%的从事第三产业;最近一次返乡前在外务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8%,1200—1600元的占24%,1600—2400元的占32%,2400—3000元的占26,3000元以上的占10%;最近一次返乡的主要原因,有54%是企业倒闭或者停产歇业,有24%是返乡创业或者务农,有9%的是由于工资太低,有5%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有8%是回家探亲或者其他原因而返乡的;最近一次返乡农民工,有9%拿到了全部或者部分经济补偿金,有91%没有拿到任何经济补偿金。
关于返乡创业进展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一)创业环境不够优、企业用工有困难
创业环境,既是加快聚集创业要素、激发创业种子生根发芽的助推器,也是保障创业不断成长的外部条件,是 创新创业兴起和发展壮大的土壤和载体。
从**县情况看,一是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产业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有些农民工返乡创业选择在家乡集镇发展 ,但乡镇基等共性问题。而与先进地区相比,在企业生产需要 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上,还有很大差距,企业生产成本高成为部分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不愿回乡创业的症结所在。二 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总体偏低,企业面临招工难。农民工返乡创业,招聘员工主要面向当地农户,但农村受过一定教 育的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企业招工难,招聘熟练技工更难。
L持续帮扶**基础设施建设上水平。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区划调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很大,初步改变了**县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但**基础设施及配套产业链的现状,仍然跟不上企业发 展的需求,要持续加强“机商回归”的硬环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体系。这方面仅靠**县自身能力解决十分困难。建议 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视角,把**打造成**城市发展的副中心,进一步发挥中
(一)基本概况
**县现辖**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常年在外务 工人员超**万人,是我省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因县域经济薄弱,**县农村家庭收入主 要来源于村民外出务工或经商。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 展规划等一批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县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创业活力大幅 提升,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规模持续放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为抢抓发展机遇,**县不断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全县创业氛围愈加浓厚,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近五年来,每 年新增市场主体3500个以上,新增就业人数超5000人。全县现有返乡创业就业人员2.4万人。其中,返乡自主创业 者达1.3万人,创办各类实体2万多家,创办重点企业、规模企业80余家,带动就业4.2万人;30-50周岁人群成为返 乡创业主力军。2022年9月,县政府出台《**县”根商(智)回归”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升温机商(智)回归工作 ,用乡情亲情、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籍人才回乡投资兴业、献智献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及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及建议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或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1.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但质量不高。
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技能水平不够,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收入较低,社会保障较少。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许多农民工在外打工,面临诸多风险,比如工资拖欠、合同纠纷、意外伤害等,缺乏有效保障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家庭关系破裂等。
2.产生的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劳动力本身素质不高。
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技术能力较差,很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低端、危险和脏乱差的工作,收入和待遇自然较低。
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而农村收入水平低,一些农村劳动者不得不转移到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
社会保障不完善。
农村劳动者在城市打工缺乏社会保障,一旦发生意外或劳动纠纷,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权和保障,导致利益受损。
3.影响和挑战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给农村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问题日益严重,家庭关系和社会纽带逐渐疏远。
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大量劳动力空心化,农村社会面临着就业岗位减少、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1.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应加大对农村劳动者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加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减少低端劳动力的比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创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创业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业成为了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创业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民工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寻找就业机会的过程。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现象。
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统计,中国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了几亿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地区。
然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常常面临着不稳定的就业环境和低收入问题。
很多农民工只能从事一些低技能、低薪资的劳动工作,无法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村老人和儿童留守问题、农田荒废等。
这些问题都给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创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除了求职外,还包括了就业创业的机会。
然而,就业创业在农村地区面临许多障碍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创业环境并不理想。
许多创业者面临着资金缺乏、技术不足、市场需求不稳定等问题。
其次,农村地区的创业者常常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经验,导致创业的成功率较低。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
例如,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也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创业问题的办法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创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政府引导与支持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
2. 加强教育培训农村地区应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面对生产力提高、耕地减少及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就业,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
然而,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及权益保障等多重问题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文章旨在深入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借此希望能够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健康转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对策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一)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的减少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用于建设,从而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农田面积的减少意味着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会减少,因此部分农村劳动力可能会失去工作,形成剩余劳动力。
此外,耕地面积的减少还可能导致农民的生活来源受到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选择转移就业,以寻找新的生活来源。
同时,农村的非农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在推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
然而,耕地的减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等,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高的收入可能性。
城市的建设、制造业的扩展以及服务业的发展,都对农村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以及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也使得农村劳动力愿意流向城市。
这种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强盛,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当前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转移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达1.8亿人,比十年前增加了近50%。
转移方式以劳务输出为主劳务输出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许多地区的农民选择前往城市、沿海地区或国外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劳务输出呈现出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
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往往从事低技能、低报酬的工作。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就业稳定性差由于劳务输出具有季节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较差。
许多农民只能在农闲时节外出务工,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就业机会。
社会保障缺失许多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务工时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容易面临劳动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权益保障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保障存在较多问题。
如工资拖欠、超时劳动、安全生产条件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权益和生活质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将持续扩大。
未来几年,农民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仍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更加依赖于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
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将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2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国家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经达到了2.3亿人,转移率超过50%。
从就业结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比较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条件。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还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存在不稳定性,并且工资待遇相对较低,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
其次是就业技能不匹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力度虽然加大,但仍存在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整体较低,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多样化,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缺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培训。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存在就业环境不良、就业创业扶持不够等问题。
一些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公平待遇、劳动权益受损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同时,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管理难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创业扶持和政策支持。
农民工返乡调研报告
农民工返乡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工返乡现象日益增多。
为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调研。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谋求发展。
然而,在城市生活和工作中,农民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就业不稳定、工作环境差、社会保障缺失等。
同时,农村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机遇逐渐增多,吸引了部分农民工选择返乡。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民工返乡的原因、现状以及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多个农民工输出和输入地区发放了问卷,并对部分返乡农民工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对一些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农民工返乡的原因1、城市就业压力增大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愈发激烈。
许多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的限制,难以在城市中找到稳定且满意的工作。
2、农村发展机遇增多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
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3、思乡情结与家庭因素长期在外漂泊,使得农民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浓厚。
同时,为了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许多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
4、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城市的高房价、高物价等生活成本让农民工难以承受,相比之下,农村的生活成本较低,生活压力相对较小。
四、农民工返乡的现状1、就业与创业情况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养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
部分农民工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创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有部分农民工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创业面临着诸多困难。
2、生活状况返乡后,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研报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巴中每年有100万农民在外务工,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不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为客观反映巴中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进一步优化返乡创业发展环境,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和巴中市统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市返乡人员创业情况调查,有关情况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据了解,巴中自2015年以来返乡创业人数年均增长28.2%,2016年增长特别突出,净增6135人,增幅达到1.85倍,创业成功率占回乡创业的58.5%,九成以上的创业者信心十足,发展前景看好。
本次在五县区6个乡镇中抽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10户返乡创业企业开展座谈专访。
调研了解到,各级党政重视度较高,创业者热情高涨,回乡创业呈增长态势。
返乡创业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特色种、养,生态旅游及康养产业。
经营模式以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形式,以流转土地、土地入股等方式,开发利用闲置、搁荒土地,整合土地资源。
返乡创业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就业,同时吸引了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为当地老百姓增收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巴中返乡创业五大特点(一)特殊入股,携手百姓共同致富。
恩阳区渔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009年开始投入资金,种植猕猴桃,截止目前已投资12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00亩。
为让农民真正参与,该合作社实行入股共营方式,提出‘三不入’,即:无土地的上班族不能入,无劳动力的有钱人不能入,只想分红不想参与劳动的‘懒人’不能入。
其目的是让实实在在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农民入股,让他们成为合作社社员共同致富。
在管理上实行责任承包制,对入股农户划责任片区管理果园,用类似“计工分”的模式计算劳动报酬,年终按股进行分红,让老百姓成了产业的主人,既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又有利于经营管理。
(二)以短补长,有效化解资金周转难题。
平昌县土兴镇,万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谈起回乡创业的起源时说:自己18岁外出闯荡,经过多年打拼挣到些钱,2014年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回到家乡创办花椒种植合作社,一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二是希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3篇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每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必经阶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
为此,我们就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据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缙云县总人口43.69万人,农业人口39.76万人,占91.0%,农村劳动力23.22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12.8万人,女性劳动力10.42万人,分别占55.12 %和44.88 %。
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特点: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不高。
2004年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7.68万个,占农村劳动力总人口的31.70%。
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全县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只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8%,初中文化程度占57.2%,小学文化程度占26.8%,文盲或半文盲占3.2%。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据统计资料,2004年我县乡村实有劳动力合计23.22万人,耕地面积15.25万亩,如果按劳均种植3亩计算,只需5.25万个劳动力,加上林牧渔业约需2.5万劳动力,除去外出劳动力,尚有8.11万劳动力需要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1、劳动力转移异地化。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广,异地化转移为主要特征。
外出劳动力转移遍布全国二十多省、市、区,近致邻县,远到青海、吉林等地,相对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上海、江苏等沿海发达地区,在广东东莞、惠州等地超过2万人,上海、江苏等地近2万人,广西东兴市、钦州市等地约5000人。
省内主要分布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
2、劳动力转移规模化。
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二多二少” 特点,即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多,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少;凭技术专长创业多,靠体力务工人员少。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现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生活需求。
因此,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来谋求更好的生活。
此外,农业劳动力过剩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大量农民失去了务农的机会,只能选择外出打工。
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空心化,生产经营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劳动力资源,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对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劳动力的积极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首先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较为艰苦,许多人面临着住房、医疗、教育等诸多问题。
其次,一些农民外出务工后,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和技能培训,导致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来促进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在城市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服务体系,为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爱和照顾,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机制,保障他们的权益和福祉。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及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及建议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进行工作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往往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生活条件艰苦等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1. 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区,往往面临着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
由于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许多农民工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
一些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生活质量较低。
2.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往往面临着社会保障不完善的问题。
在城市,他们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居住等公共服务。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购买住房,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
3. 家庭困难许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由于工资不高,家庭困难重重。
他们往往需要负担家庭的生活和子女的教育费用,但由于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这些负担。
4. 缺乏技能农村劳动力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缺乏技能和知识。
一旦转移到城市,他们很难适应工作环境,也很难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
1. 加强职业培训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这样可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3. 政策扶持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
提供创业资金和就业补贴,降低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鼓励他们在城市开展创业和就业。
4. 联合企业政府可以鼓励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合作,开展一些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农村劳动力对转移的认识和了解。
应鼓励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避免盲目转移,减少就业风险。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
然而,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的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机会不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依赖于城市工业和服务行业,由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机会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就业环境差城市与农村的差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差异,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使得农民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3. 教育技能不足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技能素质相对较低,这使得他们在城市工作岗位上面临竞争压力,缺乏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壮大乡村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 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确保农民工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善。
3.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 充分发挥农村产业优势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农村产业,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覆盖,以确保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期间享有应有的权益保障。
三、总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顺利进行。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某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一、调查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过去几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归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如政策预期的那样理想,现在,很多农民工都面临着转移不成功、就业困难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本文选择了湖北省某农村地区进行调查。
二、调查情况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访问了100户农民家庭,其中男性占50%,女性占50%。
被访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55岁之间,其中35岁以下占30%,35岁-50岁占50%,50岁以上占20%。
受访者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大学本科及以上不足5%。
2.调查结果(1)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较为普遍,其中外出务工占48%,当地创业占25%,返乡创业占12%,其他占15%。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环境的加重,外来务工的转移比例下降,返乡创业的转移比例上升。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和服务业等领域,而农业和家庭服务领域的劳动力转移比例较低。
(2)转移就业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月收入为2500元以下,其中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月收入低于2000元。
此外,调查发现,女性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要低于男性劳动力。
(3)转移就业困难和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阻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岗位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返乡创业状况调研思考5月11—15日,**调查队对全县10个农村抽样调查点所在的村组进行了一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此次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10个调查点所在村民小组的全部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和对10个调查点所在村总共100户返乡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汇总数据及情况分析如下。
一、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1、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10个调查小组总户数为263户,总人口数为1023人,其中16—70岁的非在校劳动力为652人,占总人口数的6374%;截止2019年3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为393人,占总劳动力人口数的6028%。
以**2019年底农村总人口数6456万人推算该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4115万人,截止3月底转移就业人数为248万人。
2、按地域转移就业情况。
从地域上看,从农业生产转移出来的393人中有102人在本乡范围内从事非农产业,占2596%;在乡外县内从业的有60人,占1527%;县外省内的有44人,占112%;省外的有187人,占4757%,其中,在广东地区就业的有157人,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3995%。
3、分行业就业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652个劳动力中,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分别为259人、121人、272人,比例为214:1:225。
详细行业分类如下图。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1、返乡农民工比例。
调查显示,截止3月底10个调查小组的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35人,占今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203%,占总人口数的343%,由此推算**返乡农民工总人数为221万人。
2、农民工返乡前就业状况。
根据100户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问卷调查统计,返乡前有35%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65%的从事第三产业;最近一次返乡前在外务工的月平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8%,1200—1600元的占24%,1600—2400元的占32%,2400—3000
元的占26,3000元以上的占10%;最近一次返乡的主要原因,有54%是企业倒闭或者停产歇业,有24%是返乡创业或者务农,有9%的是由于工资太低,有5%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有8%是回家探亲或者其他原因而返乡的;最近一次返乡农民工,有9%拿到了全部或者部分经济补偿金,有91%没有拿到任何经济补偿金。
3、农民工返乡后就业状况。
问卷调查显示,最近一次返乡后,已重新就业的占17%,已创业的占11%,在家务农的占47%,未就业的占25%。
在重新就业人当中,有5%从事第一产业,48%从事第二产业,47%从事第三产业。
对于今后的就业打算,有25%的将继续外出打工,19%的将在家乡创业,36%的将在家务农。
4、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在10个调查小组中,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总共有4人,由此推算**返乡创业农民工总数为2525。
返乡创业行业选择第一产业的有2人,第三产业的有2人,这也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如网岭镇杨家洲村的董三毛与人合伙成立了**地集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包了上千亩农田进行集中经营和农业综合开发,还有大同桥罗家潭村的丁志刚办起了规模养猪场,他们选择投资于第一产业,原因一是因为本身对这一产业相对熟悉,更重要的是现在国家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出台了许多政策优惠和资金奖励,尤其是对种粮和养猪的补贴政策。
在第三产业创业主要是个体经商户的形式,如逐步遍布乡村的通讯服务站等商业服务机构,这对于返乡农民工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1、再就业技能培训明显不足。
问卷调查显示,100个农民工返乡后接受过再就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的只有2人,其余98人没有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教育,而接受培训的2人平均接受培训时间不到3个月。
2、农民创业观念有待加强。
由于农民自身思想认识的局限,大多数人对于如何进行投资理财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农村突出地表现就是盲目攀比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