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引》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类别:专业课

4、课程总学时:36 (其中: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2 )

5、学分:2

6、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文学概论是高等院校中文和小教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以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通过对文学本体、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史等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从而在更加自觉的理论基础上,联系文学创作与鉴赏的实践,为繁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学提供理论根据,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使中文和小教专业学生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学过的相关课程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发展线索和特点、了解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中国特色和当下现状、了解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了解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深入理解文学是什么、文学理论是什么、文学创造的基本过程和文学接受的基本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全面掌握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三者的基本内涵、美学特征和区别联系等重要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和理解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思潮,更全面深刻地对待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

2、对重要的文学观点和理论问题,不执着于一家之言,在一般情况下应介绍多种不同见解;对于某些尚未形成定见或不够周全、但又有一定启发性的观点和理论,要予以简要的介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分析和引导,鼓励学生比较分析、独立思考,不但要讲授知识,同时要分析不同理论见解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比较、思考和分析中学习知识、领会理论。

3、为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课程的讲授顺序可以适当调整,逐步进入在理论上比较抽象、比较艰深的内容。

4、在教学中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联系:第一、联系具体的文学作品和

文学现象来阐述理论问题;第二,联系现实的文学论争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第三,联系新的理论成果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5、通过教学,引导和培养本科生掌握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研究、阐释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文学的审美性和形象性;理解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了解文学是“人学”和艺术真实。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的审美性;文学的形象性;语言的艺术。

(2)重点内容:文学的审美性、形象性和虚构性。

(3)难点内容: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语象、形象和意象。基本要求:

(1)了解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语象、形象和意象。(2)理解语言的艺术。

(3)掌握文学的审美性、形象性和虚构性。

第二章文学文本与文学种类(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的特点;理解文学文本的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了解文学文本的结构。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文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

(2)重点内容: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的特点。

(3)难点内容:文学文本的结构。

基本要求:

(3)了解文学文本的结构。

(4)理解文学文本的语言层、现象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

(3)掌握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的特点。

第三章文学的形态类型(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及其特点;掌握文学流派;理解现代主义文学及特点;了解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区别。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的思潮、流派和形态类型;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2)重点内容:文学流派;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3)难点内容:现代主义文学。

基本要求:

(1)了解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区别。

(2)理解现代主义文学及特点。

(3)掌握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及其特点。

第四章文学创作(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文学创作的特点;掌握动机、艺术触发与灵感,艺术构思与想象的特点、文学风格及其特征;了解母题与原型、“陌生化”理论、文学批评的尺度和价值判断。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文学创作与作家;创作心理;形式和风格。

(2)重点内容:动机、艺术触发与灵感;艺术构思与想象;文学风格

(3)难点内容:母题与原型;“陌生化”理论;文学批评的尺度和价值判断。

基本要求:

(1)了解母题与原型、“陌生化”理论、文学批评的尺度和价值判断。

(2)理解文学创作与作家;创作心理;形式和风格。

(3)掌握动机、艺术触发与灵感;艺术构思与想象;文学风格。

第五章文学接受(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期待视野、文学欣赏的特点、欣赏的再创造;理解“召唤结构”和文学批评的特点;了解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阅读和欣赏;文学批评。

(2)重点内容:期待视野;文学欣赏的特点;欣赏的再创造。

(3)难点内容:“召唤结构”。

基本要求:

(1)了解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

(2)理解“召唤结构”和文学批评的特点。

(3)掌握期待视野、文学欣赏的特点、欣赏的再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