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针灸简述

合集下载

01针灸经络

01针灸经络

冲 脉 ————
调节十二经气血
带 脉
束带、缚带
带 脉 ————
约束纵行躯干诸经
阴维阳维脉
维系、网维
阴维阳维脉 ——
维系人身表里阴阳
阴跷阳跷脉
跷捷、足跟
阴跷阳跷脉 ——
主司人身左右阴阳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 二 经 脉 脏腑气血旺盛
奇经涵蓄
十 二 经 脉 生理功能需要
奇经渗灌
正 经 犹 如 江 河
奇经除任、督二 脉有专穴外,其它 奇经腧穴寄附正经
奇经八脉调 节气血而不参与 循环流注
奇 经 八 脉
十 二 经 脉
性质相同的十二经脉
系统 分类 就同 存异
奇经八脉
循行相近的十二经脉
督 脉
总督、统率
督 脉 ————
统摄全身阳气
任 脉
任受、妊养
任 脉 ————
总领阴经脉气
冲 脉
冲要、要道
(合)
阳经经别

入 出 合

经 脏 腑






十 二 经 别
加强表里联系
突出头面经脉 密切周身联系
6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气结聚于筋骨关节的体系
伴经脉行于 浅表,不入内脏
由肢端走向 头身,结聚骨节
起始于
四肢末端
结聚于
筋骨关节
终止于
胸背头身
结聚骨节(条状束状)形成肌腱为刚筋
胸背头身(片状带状)形成筋膜为柔筋
表经
里经
5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另行深入体腔的分支
十二经别深 而长,进入体腔 联系脏腑
十二经别多 由肘膝以上的经 脉别出,呈向心 性循行

针灸中医针灸学概述

针灸中医针灸学概述

针灸中医针灸学概述针灸是中医学中最为重要的疗法之一。

作为一种古老而深奥的学科,针灸学涵盖了广泛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

本文将对针灸中医针灸学进行概述,介绍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以及主要疗效。

一、历史渊源针灸作为一门医学技术存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针灸医治实践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代和西周时期。

古老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也详细记录了针灸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二、理论基础1. 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经络中的气血通过经络进行循行。

针灸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将宇宙万物划分为阴阳两极,并以五行理论解释了宇宙万物间的相互关系。

针灸学也遵循了这一理论,通过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和穴位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运行,以维持人体的健康状态。

3. 异同辨证学说:针灸学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理论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或脏腑功能紊乱所致。

针灸学通过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激方法,改变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主要疗效1. 通经活络: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的运行,可以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改善身体各部位的局部循环,并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缓解疼痛和舒缓肌肉紧张。

2. 抗炎镇痛:针灸刺激穴位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于炎症反应和疼痛的缓解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

3. 调整内分泌: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整内分泌系统,平衡激素分泌,改善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

例如,针灸可以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减轻精神压力等。

4. 调整神经系统功能:针灸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中医针灸疗法概述

中医针灸疗法概述

中医针灸疗法概述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医学体系中存在了几千年。

它源自中国古代智慧,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针灸的疗效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可,并成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替代疗法之一。

1. 针灸的原理和机制针灸的治疗效果基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气血运行理论、经络系统理论和阴阳平衡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气血的不畅通或者阴阳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和阴阳的平衡,从而恢复身体的健康。

2. 针灸的应用范围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肤科等。

常见的应用包括疼痛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帕金森等。

3. 针灸的操作技巧针灸的操作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

穴位的选择是根据病情和治疗目的来确定的,通常需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刺激。

刺激方法包括针刺、灸烧、拔罐等,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刺激方法。

4. 针灸的疗效和安全性针灸疗法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通过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针灸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此外,针灸还具有无药物依赖性和少副作用的优点。

然而,针灸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严重出血病患者以及皮肤病患者等,需要谨慎使用针灸疗法。

此外,合格的针灸师和卫生条件也是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5. 针灸的发展和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灸疗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现代研究已经揭示了针灸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并开发出了一系列辅助设备和技术用于针灸治疗。

在国际范围内,针灸疗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许多国家设立了针灸学院,培养针灸师,开展科学研究,努力促进针灸疗法的发展。

总结:针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及十二经脉介绍

针灸及十二经脉介绍

十二经络
•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 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阴经
• 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 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
• 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 中、足少阴肾经在后 •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 中、少阴在后,
阳经
• 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 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 太阳小肠经在后
• 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 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 经在后
足太阴脾经
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 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 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 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 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 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 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手太阳小肠经
•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手小指外侧的 末端,沿着手掌小指边而上行至腕 关节部,出于手踝骨(尺骨小头突起 处)中,直行向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 到达肘关节内侧(尺侧)尺骨鹰嘴和肱 骨内上踝之间,向上沿着上臂内侧 后缘到达肩关节部(肩解),绕行于肩 胛,与诸阳经交会于肩上至大椎穴 处,再向前行进入缺盆,络于心, 沿食管(咽)向下穿过膈肌至腹腔属本 腑小肠。
一 起 学 习 中 医 药
针灸
Hale Waihona Puke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 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 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 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经络原理

针灸的经络原理

针灸的经络原理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称为“经络”。

经络的存在和运行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的桥梁。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经络通协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经络是连接脏腑组织器官的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经络形成一个密切的联系,并通过经络互相通连,通力协作,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

经络通协的原理是针灸治疗的基石,通过在特定的穴位刺激经络,可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第二,气血运行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气血运行的载体。

气血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在经络中流动,为脏腑组织器官提供养分和能量,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的畅通,促进气血的运行和代谢,达到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治疗疾病的作用。

第三,神经调节原理。

针灸刺激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机械刺激,更重要的是通过神经调节来产生效果。

针刺经络可以激发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传导作用,对机体产生影响,从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针刺某些穴位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心率和血压;针刺其他穴位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促进消化和睡眠。

第四,类金属效应原理。

针灸针的材质多是金属,针刺穴位后可以引起电生理反应。

这种电生理反应类似于金属之间的金属效应,即金属导电的特性。

通过电生理反应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电生理活动,从而影响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针灸的经络原理包括经络通协、气血运行、神经调节和类金属效应。

这些原理相互作用,通过在特定穴位刺激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对许多疾病具有重要的疗效。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

中医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导语: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一直被视为其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及针灸疗法的应用,以期对读者加深对中医学的认识。

一、经络学说1. 经络的定义根据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的经络是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传输的通道。

它们分布于全身,将生理和病理信息传递到相应的组织和器官,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2. 经络的分类和特点根据经络学说,经络可以分为主要经络和络脉。

主要经络有十二经络和八脉,分别对应着人体的十二个主要脏腑和八个脏腑组织。

络脉则是次要的经络网络,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3. 经络的功能经络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传输能量和营养物质,还在信息层面上调节体内的生理过程。

通过经络,人体的气血运行顺畅,促进了身体健康和自愈能力。

二、针灸疗法1. 针灸的原理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说的一种具体应用方式。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 针灸的分类根据治疗方式和方法不同,针灸可以分为经络针灸、穴位刺激和灸疗。

其中,经络针灸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经络,恢复身体的平衡。

3. 针灸的应用领域针灸疗法在中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疼痛管理、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精神疾病和康复治疗等。

它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

4. 针灸的科学解释尽管针灸在科学上的解释仍存在争议,但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的一些生理和生化效应。

例如,针刺可以促进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的激活,释放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

结语:中医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是中医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给予我们对人体的全新认识,而针灸疗法则是将这种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以充分利用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注:本文为中医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的介绍与探讨,不构成医学建议,如需治疗,请咨询专业医生。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医经络穴位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

在现代医学中,针灸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正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

本文将就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的基本原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穴位学说的,主要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和平衡身体内部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内传导气血的通道,与身体各个系统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激活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实现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第二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针灸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显著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疼痛,恢复正常的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改善食欲和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胃炎、胃溃疡、胃肠痉挛、腹泻等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第三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特定的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改变胃酸的分泌水平。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酸的缓冲能力,从而改善胃酸性疾病的症状,并对消化溃疡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第四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对胃肠蠕动的调节作用针灸对胃肠蠕动的调节作用也是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相关的穴位,调节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增加胃肠蠕动的频率和强度,从而改善胃肠功能紊乱、胃肠胀气等症状。

第五部分: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秘等症状。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显著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经络穴位针灸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得到了多项临床实验的验证。

针灸入门必备系列(1)经络系统

针灸入门必备系列(1)经络系统

针灸入门必备系列(1)经络系统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经络学是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原指“纵丝”,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脉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原指“网络”,经络系统中的联络线,络脉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系统主要包括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

经脉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系统主要包括别络、浮络和孙络等;连属部分内连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如图)。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如图)。

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循行于额面部;手太阳经循行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循行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循行于头顶、枕项部,足厥阴经至巅顶。

总的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如图)。

躯干部: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循行于胸腹部,手三阳和足太阳经循行于肩胛、腰背部,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侧腹、胁肋部。

四肢部:阴经循行于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循行于外侧面(如图)。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经表里关系的规律是: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

互为表里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取穴上也常常交叉取穴治疗。

中医针灸简介介绍

中医针灸简介介绍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下面,我们将详 细介绍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病的目的。
02
CATALOGUE
针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针刺技术
01
02
03
04
针法原理
针刺技术是通过在特定穴位插 入细针,以调节气血流通,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具选择
根据治疗目的和穴位特点,可 选择不同材质、规格的针具,
如毫针、和针具,按 照特定手法和深度刺入穴位,
中医针灸简介介 绍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中医针灸概述 • 针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 针灸的临床应用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中医针灸概述
针灸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定义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以调整气血、平衡阴 阳,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发展历史
针灸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治 疗的记载。经过历代的实践和发展,针灸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 术。
针灸在中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药 、推拿并称为中医的三大疗法。在中 医临床中,针灸被广泛应用于各科疾 病的治疗。
作用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 祛邪的作用。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激 发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调整内脏功 能,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适应症
灸法技术常用于治疗寒症、虚 症、痹症等,如胃寒、宫寒、
风寒湿痹等。

中医经络学与针灸疗法

中医经络学与针灸疗法

中医经络学与针灸疗法中医经络学与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石之一。

经络学研究人体的经络系统,揭示了人体能量运行的网络,而针灸疗法通过调节经络系统来恢复和保持人体的健康。

一、中医经络学基础中医经络学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学科,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它认为,人体经络是一种能量传导通道,贯穿全身,连接脏腑肢节。

经络系统由十四条主要经络和数百条次要经络组成,它们分布在人体的皮肤、肌肉、血管和内脏等组织中。

经络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经络的走向、分布、与脏腑的关系等。

根据经络学的观点,经络不仅负责物质(气血)的传输,而且也是调节身体阴阳平衡的媒介。

通过经络,人体的气血运行得以顺畅,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二、针灸疗法的原理与应用针灸疗法是中医经络学的重要应用之一,它通过刺激人体经络来调节气血的流动,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和强化健康的效果。

刺激经络的方式主要是使用针刺,其它包括艾灸、拔罐等疗法。

针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流动。

经络上的穴位是经络系统中气血运行的关键节点,针灸师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改善脏腑功能,促进自身的自愈能力。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疼痛管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也公认针灸疗法的疗效,并将其纳入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近年来,中医经络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现代医学通过科学实验与技术手段,对中医经络学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和解释。

研究发现,经络系统对体内的生物电、物质传递和信息传输起着重要作用,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紧密联系。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医经络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医经络学的研究成果也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如,现代医学借鉴了经络学的思想,在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中广泛应用。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
浅谈针灸如有纰漏请指正, 不甚感激!
中医针灸简介
16/16
中医针灸简介
3/16
2.1灸介绍
灸者灼也。久火烧灼谓之灸 用料为艾草、艾绒 为何用 3.隔蒜灸 4.米粒灸 .注意事项:热症不灸、多汗处不灸、特殊穴位不灸
中医针灸简介
4/16
2.2为何用艾草灸
中医针灸简介
1.艾草生命力顽强,全世 界大部分地域都有分布 2.艾草、艾叶,药性是向 下,更易找到人体内水 3.燧人氏钻木取火用材料 就是艾草,将艾草捣成尤其 细艾绒,其引燃效果尤其好, 钻木钻到温度高时候,最优 先点燃是艾草绒,别草都不 如它。
中医针灸简介
8/16
麦粒灸:是灸法一个,其操作方法为先在穴位皮肤上 标识,涂凡士林,安放麦粒大艾炷,线香点火,灸3~ 7壮,灸后不用膏药贴敷。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轻轻拍 打减轻疼痛。麦粒灸因艾炷小,灼痛时间短,患者轻 易接收。惯用于气血虚弱、眩晕等病症。
中医针灸简介
9/16
3.1中医抢救针法
人中穴抢救: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中点,是一个主要 抢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 界处,手法注意针朝向脑部。
“殳”,表“针灸”,是中国古代治疗学一大创举, 它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由针法和灸法共同组成。
“酉”,表“酒”,其在医疗上应用是医学史上一项
中医针灸简介
2/16
1.2针灸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传说能够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氏族 公社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治九针” 但真正产生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时 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进去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 了精巧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竹针'金属针等。灸 法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 用火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了温热治疗作用'经过长久 实践'形成了灸法。

针灸经络简介

针灸经络简介

向上至鼻根,向下沿鼻外侧至齿槽,从上颌骨支分部 出,下行入上、中牙龈,回绕口唇旁,交会于人中。
经过足阳明胃经的承泣等穴后进入缺盆,穿过膈肌, 与胃相接。
足太阴脾经
起始:大趾末端隐白穴。 沿小腿内侧正中央线上行,进入腹腔内。
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核骨后出内踝前边。 穿过膈肌,络于胃,与脾相接。
穿过肘中
向下沿前臂内侧桡骨于尺骨鹰嘴间 ,进入寸口,沿大鱼际边缘,出拇 指桡侧端。
手阳明大肠经
起始:食指末端桡 侧商阳穴。
进入缺盆,络于肺 ,穿过膈肌,与大 肠相接。
起始:鼻翼旁迎香穴。 沿着下颌角部位的大迎前,上行至鼻根旁的目眶下。
经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 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信息以及调节脏腑器官 的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对于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等 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01
经络系统的概念和应用起源于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观 察和体验,逐步形成了经络理论。
针灸经络简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经络系统概述 • 针灸经络基本知识 • 十二经脉 • 奇经八脉和腧穴 • 针灸经络的临床应用
01
经络系统概述
经络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和经筋三部分组成,其中经脉是经 络系统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经筋是附属于经脉的辅 助结构。
经脉又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 和手足三阳经,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等。
针灸经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保健养生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和 气血、平衡阴阳,达到保健养

针灸十二正经的名词解释

针灸十二正经的名词解释

针灸十二正经的名词解释针灸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医疗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针灸疗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十二经”(也称为“十二正经”)。

这些经络在身体中形成一种网络状结构,通过针灸的刺激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对针灸十二经的名词解释:1. 手太阴肺经:这是膝下的手厥阴心包经通过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联系在一起形成的。

它主要与肺脏相关,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一些情绪障碍。

2. 手少阴心经:它起源于心脏,通过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形成。

它主要与心血液循环和情绪相关,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问题。

3. 手阳明大肠经:它开始于指尖,通过手少阴心经和足阳明胃经形成。

在针灸中,它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问题和清热解毒。

4. 手太阳小肠经:它起始于指尖,通过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形成。

它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相关的问题。

5. 足太阳膀胱经:它由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形成。

它主要与膀胱和神经系统相关,用于治疗膀胱问题和神经疾病。

6. 足少阴肾经:它起源于足底,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阴心包经形成。

它主要与肾脏和生殖系统相关,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和生殖问题。

7. 足厥阴肝经:它起源于足趾,通过足少阳胆经和足少阴肾经形成。

它主要与肝脏和情绪相关,用于治疗肝病和情绪失调。

8. 足少阳胆经:它开始于足趾,通过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形成。

它主要与胆囊和消化系统相关,用于治疗胆囊疾病和消化问题。

9. 足阳明胃经:它起始于足趾和颊部,通过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形成。

它主要与胃和消化系统相关,用于治疗胃部问题和消化不良。

10. 手少阳三焦经:它起源于指尖,通过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形成。

它主要与三焦经络和水液代谢相关,用于治疗代谢问题和水肿。

11. 手厥阴心包经:它开始于心脏,通过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形成。

它主要与心血液循环和情绪相关,常用于治疗心脏问题和情绪失调。

经络与针灸疗法

经络与针灸疗法

经络与针灸疗法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而针灸疗法则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手段。

经络与针灸疗法在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本文将从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构成、经络与人体健康、针灸疗法的原理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络的概念经络,亦称为经脉,是人体内外相连的系统,以传导气血和调节人体功能为主要作用。

经络是生命活动的通道,通过其中的气血流动,维系着整个人体的正常运行。

根据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人体有12个正经络和8个奇经络,这些经络分布在全身,与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

二、经络系统的构成经络系统是由经络、经脉、络脉和腧穴组成。

经络主要是指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其流动调节着人体的生理活动。

经络中的气血流动受到经脉和络脉的影响。

经脉是指气血流动的主通道,贯穿全身,与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

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与经络相连,调节气血的运行。

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特殊点位,与身体各部位及器官相互联系,通过刺激腧穴可以调节气血的流动。

三、经络与人体健康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系统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态。

如果经络不通畅,气血运行不畅,就容易导致身体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经络的畅通是维护人体健康的关键。

四、针灸疗法的原理和应用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利用特定的针刺经络系统中的腧穴,调节气血的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针灸疗法的原理是通过针刺刺激腧穴,调节气血的运行,消除疾病发生的病因,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对于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针灸疗法还可以用于保健,通过调节经络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此外,针灸疗法还可以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等,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也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针灸疗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中医针灸疗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中医针灸疗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经验,成为缓解疼痛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就中医针灸疗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一、中医针灸疗法的原理中医针灸疗法注重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状态来治疗疾病。

针灸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引导气血在经络中畅通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主要包括针刺和灸疗两种形式。

针刺是通过在穴位上插入针具,刺激经络和组织,达到调整气血运行状态的目的。

而灸疗则是利用艾绒或者其他草药,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调理全身的气血运行。

二、中医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中医针灸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如头痛、颈椎病、腰痛、肩周炎等。

此外,针灸疗法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一些内科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针灸疗法对于疼痛的缓解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实现。

首先,针刺可以直接刺激病灶部位,引导气血在经络中流畅运行,缓解组织压力,减轻疼痛感。

其次,针灸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对疼痛的承受能力。

最后,针灸还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减轻疼痛感。

三、中医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手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验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对于慢性疼痛的缓解具有明显的效果。

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针灸疗法可以显著减轻颈椎病引起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针灸疗法对于腰痛、肩周炎、偏头痛等疼痛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除了缓解疼痛症状外,针灸疗法还在一些内科疾病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显示,针灸可以显著改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便秘等的症状。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

中医针灸简介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

作用于皮肤组织皮肤是直接接受推拿治疗的人体组织,然而皮肤具有调节机体温度和保护皮下组织不受伤害的功能。

推拿手法能加强皮脂腺及汗腺的分泌,清除衰亡脱落的上皮细胞,改善皮肤代谢,软化疤痕,增强机体的防卫功能;同时还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

摩法、揉法、擦法、拍打法等手法都很容易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温度升高。

手法功力好的推拿医师其手法的深透力亦强,他不仅使表皮温度升高,而且还能使局部深层组织的温度升高。

所以能软化和松解皮肤和皮下粘连的组织。

促进骨关节损伤后的恢复当骨关节损伤后,由于肌肉和关节的不活动,局部血液循环缓慢、淋巴郁滞,组织发生水肿,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的纤维原所形成的“胶汁”,从而就发生了粘连,造成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正确的推拿治疗,可使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粘连松解,功能障碍的关节能逐渐增大活动范围,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推拿有利于骨关节损伤的康复。

帮助消化对背部脾俞、胃俞穴推拿约l~2分钟后大多引起胃蠕动增强;足三里穴推拿后则大多引起胃蠕动减弱。

值得提出的是,推拿足三里穴对消化系统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在胃蠕动增强时,推拿足三里穴往往使胃蠕动减弱,而当胃蠕动减弱时,推拿后则增强。

也有实验证明,推拿后可降低胃泌素的分泌和增强小肠的吸收功能等,所以对消化系统功能性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调节神经系统推拿可降低周围感觉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故常用于止痛,如神经炎、神经痛等。

较轻手法也可以刺激运动神经,提高肌肉兴奋性;重手法则用来治疗肌痉挛,亦能促进损伤的功能恢复。

腹部推拿可通过植物神经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胃肠蠕动功能。

针灸穴位经络总结

针灸穴位经络总结

针灸穴位经络总结1. 简介针灸是中医传统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通过穴位与经络的相互作用来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动。

针灸穴位经络是针灸治疗的基础,了解穴位的位置与经络的走向对于针灸治疗至关重要。

2. 主要经络2.1 督脉督脉是人体主要经络之一,其起于会阴部,循脊柱后正中行至头部,沿着头部的正中线再循行数条支脉,并分布于背部和颈部。

督脉主要起调节作用,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经络系统和神经系统。

2.2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肺脏,分布在手臂上,该经络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关。

通过刺激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可以改善呼吸道疾病,增强免疫力。

2.3 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心包,沿腕部向上走行至心脏,然后在胸骨正中上升至咽喉部。

该经络主要与心脏、血管和精神疾病有关。

通过刺激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理压力。

2.4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外眦,循头部正中行至后项部,然后下行沿脊柱后正中再分布于臀部、腿部和足部的外侧。

该经络主要与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有关。

通过刺激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可以改善泌尿系统疾病,缓解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3. 主要穴位3.1 十五穴十五穴又称为经穴,是与经络相对应的特定穴位。

其中包括合谷、内关、大椎、阳陵泉、内关、太渊、青灵、商丘、足三里、涌泉等等。

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不同部位,对应不同的经络。

每个穴位都有着不同的临床应用,能够治疗相应经络所对应的疾病。

3.2 非经穴非经穴是指除了经穴以外的其他穴位,包括一些特定的局部穴位和奇穴。

这些穴位没有直接与经络相连,但却有独立的临床应用。

例如百会穴、四神聪穴、三阴交等。

这些穴位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4. 针灸穴位选择与应用在针灸治疗中,合理选择穴位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针灸穴位的选择应考虑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针灸什么原理

针灸什么原理

针灸什么原理
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来刺激身体的自愈能力。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贯穿全身的能量通道,而穴位则是这些通道上的特定点。

通过刺激穴位,针灸能够调节和平衡人体的能量流动,以及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

具体来说,针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理来产生疗效:
1. 经络调整: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疏通堵塞的经络,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 神经调节: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神经途径传递信号到脑部,产生反射作用,引起身体的内源性物质释放。

这些物质包括内啡肽、血清素等,它们具有镇痛、抗炎、抗压等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的功能状态。

3. 局部效应:针刺穴位后,局部会产生微创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有利于身体自身的康复。

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虽然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理解,但通过调整机体的平衡,刺激自愈能力,针灸能够帮助缓解疼痛,改善身体功能,并在某些情况下辅助治疗疾病。

针灸 经络 简介

针灸 经络 简介

十二经脉的分布
头为诸阳之会
阳 明 前 额 、 面 部 ---
少 阳 两 颞 侧 ---
太 阳 枕 部 、 后 项 部
---
手三阴---上肢内侧 少 阴 后 厥 阴 中 太 阴 前
上肢
胸 腹 部
手三阳---上肢外侧 阳 明 前 少 阳 --中 ( 侧 ) 太 阳 后
躯 干
背 腰 部
足三阴---下肢内侧
经络整体观
◆ 经络学说是祖国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 其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通 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 。 有机的整体; ◆ 气血通过经络运行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 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脉与络脉的区别
◆经-路径、主干 络-网络、分支
◇《灵枢· 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
◇十四经脉
十四经循行分布图
脉 在 躯 干 、 四 肢 的 循 行 分 布
手 三 阴 经 、 足 三 阴 经 、 足 阳 明 经 、 任
经 络 的 循 行 分 布 ( 正 面 )
分 布 足 太 阳 经 、 督 脉 在 躯 干 、 头 部 的 循 行
经 络 的 循 行 分 布 ( 背 面 )
头 部 的 循 行 分 布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表里阴阳经交接于:四肢末端
◆同名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阴经与阴经交接于:胸腹部

手之三阴胸内手
手之三阳手外头 足之三阳头外足 足之三阴足内腹

四肢阴阳分布规律
太阴→前 厥阴→中 少阴→后 阳明→前 少阳→中 太阳→后
例外:下肢内踝上8寸以下的部位
厥阴→前 太阴→中 少阴→后
孙络—细小络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经络系统对各种刺激具有感应和传导的作用。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气的流注,将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反应进行传递。经络对针刺、熨灸、按摩、推拿等的刺激,有灵敏的感应与传导作用。如针刺疗法中的“得气”,“行气”,使“气至病所”,就是经络对治疗的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
名医名院药材市场中医简史中医书籍中医新闻望闻问切中药常识中药词典中医图谱中医文化偏方秘方中医拔罐中医膏药中医刮痧中医火疗中医气功中医推拿中医药茶中医药酒中医药浴中医针灸自然疗法中医丰胸中医减肥中医美容中医性学中医育儿男性保健女性保健中医养生网站首页疾病大全疑难杂症中医信息中医常识中医特色中医保健求医问药中医论坛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中医五行中医五行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与奇经相对而言。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i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十二条。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部分,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联系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有一定循行特点的另一类经脉,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和补充十二经脉循行的作用。
两足拘挛觅阴市,五般腰痛委中安。
脾俞不动泻丘墟,复溜治肿如神医。
犊鼻治疗风邪痰,住喘脚痛昆仑愈。
后跟痛在仆参求,承山筋转并久痔。
足掌下去寻涌泉,此法千金莫妄传。
此穴多治妇人疾,男蛊女孕两病痊。
百会鳩尾治痢疾,大小肠俞大小便。
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
伤寒过经期门应,气刺两乳求太渊。
中医缓解疼痛的常用对穴 作者: 来源: 日期:2012年02月25日
黄帝岐伯针灸诀,依他经里分明说。
三阴三阳十二经,更有两经分八脉。
灵光典注极幽深,偏正头疼泻列缺。
睛明治眼努肉攀,耳聋气痞听会间。
两鼻□衄针禾髎,鼻窒不闻迎香间。
治气上壅足三里,天突宛中治喘痰。
心痛手颤针少海,少泽应除心下寒。
正气又简称为“正”。中医发病学认为内脏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病邪难于侵入,疾病无从发生。即使邪气侵袭人体,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一般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浅易愈。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致病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的人都会发病,此即是正能胜邪的结果。当正气不足,或邪气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时,邪正之间的力量对比表现为邪盛正衰,正气无力抗邪,感邪后又不能及时驱邪外出,更无力尽快修复病邪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及时调节紊乱的机能活动,于是发生疾病。
大敦二穴主偏坠,水沟閒使治邪癫。
吐而定喘补尺泽,地仓能止口流涎。
劳宫医得身劳倦,水肿水分灸即安。
五指不伸中渚取,颊车可针牙齿愈。
阴蹻阳蹻两踝边,脚气四穴先寻取。
阴阳陵泉亦主之,阴蹻阳蹻与三里。
诸穴一般治脚气,在腰玄机宜正取。
膏肓岂止治百病,灸得玄切病须愈。
针灸一穴致病除,学者尤宜加仔细。
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邪气简称为“邪”,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中医学中的邪气,包括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虫兽伤等。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祖国医学在治疗疾病时所应用的法则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概括为扶正与祛邪两大法则。疾病的发生与正气的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扶正不能忽视祛邪,因为祛邪能消除致病因素,故前人有“正足邪自去”,“邪去正自安”之说
火性湿热,其性炎上。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中医学十分重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认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而发病,这就突出了正气的弛弱在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致病邪气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人体的正气充足,纵然有邪气的存在,也是不能伤人发病的,只有在正气不足,防御能力下降,或者邪气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御能力时,外邪才会乘虚侵袭而发病。因此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养生的目的,是健身防病和延年益寿。阴阳学说主张顺应自然养生,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法于阴阳,以保持肌体内部以及肌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相协调平衡。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统一,就可以达到防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亡阴和亡阳
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
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弄懂阴阳可以避免临床上诊断的错觉诊断。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 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弄懂阴阳可以避免临床上诊断的错觉诊断。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可以应用于疾病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田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中医中的“正”和“邪”
邪气简称为“邪”,又称为“虚邪”、病邪等,是对一切致病因素的统称。中医学中的邪气,包括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虫兽伤等。邪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中医学所论的“正气”内涵相当广泛而丰富,仅就发病机理而言,正气是指人体的形体结构、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机能活动、抗病能力、康复能力.以及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调控能力之总称。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浮络是浮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亦称孙脉。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除经脉和络脉之外的连属部分主要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部分。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映区。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而称为十二皮部。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诊治。宏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中药清心火,效果很不错。
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悟得明师流注法,头目有病针四肢。
针有补泻明呼吸,穴应五行顺四时。
悟得人身中造化,此歌依旧是筌諦。
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内外上下,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内外上下,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类,其区别在于: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固定的循行部位,多为纵行。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可循行于浅表,纵横交叉,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五行配五脏 平衡关乎健康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 有些人不相信中医,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医的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我认为,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则是强调一对多的多边关系,是多元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