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与环境第23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后达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3讲+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不利条件有:
1、梅雨期过长或过短,容易造成雨涝灾害;
2、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影响水稻生产、南部沿海夏秋季台风
3、东南丘陵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4、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 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①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其中山地占2/3。 ②分布: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为东北—西南 走向,纵贯全岛,最高峰为玉山(3952米,为东部最高峰)。西部平原 宽广。 ③地势:东高西低。 ④特殊地貌:岛上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类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北 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2.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 业基地
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 、攀枝花等)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沪宁杭工业基地
2.四大城市群: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南京为 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重庆为 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2)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中部穿过,跨 热带和亚热带;东经119°18′03〃至 124°34′30〃,全部位于东半球。 ②海陆位置:台湾东临太平洋,北临东 海,西临台湾海峡,南临南海。 ③相对位置:东北邻琉球群岛,南隔巴 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相望。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 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 交通枢纽。
二.人文地理特征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六章地球上的水第23课时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 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答案:(1)D (2)C
[解题能力培养]
早 D
湖泊
[2024·九省联考江西卷]天山北坡从海拔5 000多米的山地延伸到不足 200米的准噶尔盆地腹地,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裸地和耕地。 下图示意2011~2018年该区域降水量、融雪量和灌溉量(均用平铺到 整个区域上的水层厚度表示)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1~3题。
(2)渭河中下游径流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南部小,北部大。就此做出 合理解释。(8分)
答案:(2)渭河中下游南部多为发源于秦岭山脉的支流,秦岭地区受夏季风影 响大,雨季长,降水丰富且年际变化小,加上有山地积雪融水补给,径流年际变 化小;北部支流发源于降水较少、雨季较短、降水年际变化大的黄土高原,且少 积雪融水补给,径流年际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补给时间 全年(年雨)
当地夏季(夏雨) 当地夏季(湿季) 当地冬季(冬雨)
径流量特点 流量大,径流 量季节变化不大 出现夏汛,径流
量季节变化大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出现冬汛,径流
量季节变化大
(2)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或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①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流量大,河流冬季断流,总体流 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流量大,河流径流量季节 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
(3)径流量稳定——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 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调蓄洪水。 ②地下水补给: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常年比较稳定。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阶段复习课课件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进 程有哪些主要特点? (2)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什么? (3)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获取信息】提取江苏省城市人口变化情况 (1)材料信息: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情况、苏南模式。 (2)图示信息: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3)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 (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 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加固训练】 (2018· 北京模拟)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对比中、英两国城市化水平从30%提升到50% 的发展阶段过程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 交通拥堵问题。为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 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人口分布状况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 化(如环境污染加重),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城镇基础 设施建设、发展城镇经济等方面进行。
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县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 (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经济发达;人口密 度大。
【模板构建】 1.城市化进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为: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其答题思路为: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答题模板: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项练习(含解析)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项练习(含解析)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以下是地理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都市化专题练习,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都市进展一样规律的是()【答案】A【解析】A图显示出都市规模扩大,都市数量增加,最后显现卫星城甚至形成都市群,符合区域内都市进展的一样规律。
2.在都市化过程中()A.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连续上升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C.都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都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答案】A【解析】在都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逐步转移。
(2021山西太原高一期末检测)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3~4题。
3.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4.农民工回流对都市产生的阻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B.促进了都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显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答案】3.D 4.C【解析】第3题,尽管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都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因此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要紧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都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都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进展,都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都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选项正确。
第4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都市要紧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因此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阻碍,使其显现用工荒现象,但可不能阻碍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而且农民工回流与对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外迁等有专门大关系,因此A、D错误;农民工回流可不能促进都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都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B错;都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都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与环境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1.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d(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b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a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b(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c4.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c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地理区位涉及城市及周围的自然地理事物,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海洋等。
区位因素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影响结果水源河湖的供水功能;河、湖、海洋的运输功能;河流还可以作为军事防卫的天然屏障宽阔的河谷地带、河流交汇处、大河的河口、湖泊、海洋沿岸往往因其成为人员和货物的集散地发育为城市气候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地区,由于人口众多,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气候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位条件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物产富饶,对外联系方便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平原地区矿产资源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的开采利用和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人口集聚而形成矿产城有矿产资源,又适合开发往往是城市的重要区位,会出现一批新兴的市矿业城市经济地理区位涉及城市及周围的经济事物,影响因素有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
经济地理区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影响因素有国家政策、军事、宗教、旅游以及科技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地区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
即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城市的密度也较高;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的地区,城市的密度也较低。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市较多,在河流交汇处或大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与环境第23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案新人
第23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b2.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3.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b(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b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d5.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d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b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1)城市化的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与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的意义①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③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城市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④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⑤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2)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三次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产业影响第一产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多少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答案:D2.(2020·浙江省名校考前押宝)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B(2019年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城市与环境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课后达标检测新人教版
第22讲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2.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
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B.地租支付能力C.交通条件D.土地利用效益解析:第1题,城市地价与交通通达度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降低,商业、住宅、工业、农业的付租能力差异是城市土地利用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2题,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出资或财政补贴建造的,造价低,选择在城市近郊到远郊建造主要是土地价格低。
答案:1.B 2.A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4.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首先从材料得知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采用航空运输;其次从图中可知,新城区有一个飞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比较稀疏,没有河流等相关信息,结合以上分析,C项正确。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读图可知,该城区新老城区并没有呈现出摊大饼式扩张(同心圆模式);从材料中我们知道该城市位于我国中部,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不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和产业转型升级,大多数城市开始兴建新城区(开发区)。
通过以上分析,新城区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是①和②,A项正确。
答案:3.C 4.A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
2021届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全国通用版)实用课件:6.2城 市 化+课件(72张)
【高考模拟精练】
(2017·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 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①1985~2004年增多 ②1985~2004年减少 ③2004~2013年增多 ④2004~2013年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等,使一部分人由市区向郊区迁移,增大了郊区的人口 密度,这从根本上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表现,即 住宅区和工业区向郊区扩散的反映。
第二节 城市化
考点一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必备知识回顾】 1.城市化的概念: (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____、农村地域转 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非农业人口
(2)表现。
城市人口比重 ③经济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数_量_________密__度___转变。
【加固训练】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
【知识链接】 区分城市化的几个相关概念
表现
成因
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 往城市,农村地 域转化为城市 地域
城市的拉力 和乡村的推 力
图解
表现
成因
郊区 城市化
人口、工业、 商业等从城市 中心向郊区迁 移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6章 第2讲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含义与标志含义标志人口在空间上集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活动土地利用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地区差异(1)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开展。
(2)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因此,城市化在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具体差异见下表:国家类型兴旺国家开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场)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 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开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水平上下高低原因经济开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开展出现巨大反差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70%以上) 小(不到40%)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开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开展问题及原因问题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开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根底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开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下表为2021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
完成第1题。
行政区上海辽宁广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人口比重(%)人均GDP(万元)三次产业构造∶∶∶∶∶∶A.农业开展水平B.人口自然增长率C.工业开展规模D.社会经济开展水平D[表中的三个行政区中,上海市经济兴旺,城市化水平高,广西的经济开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说明产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开展水平。
]2004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同时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完成第2题。
2.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上升()A.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B.有利于优质耕地保护C.制约了农业劳动力转出D.阻碍了商品农业开展A[此题主要考察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2021高考浙江(学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6章 城市与环境
[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城市空间构造(1)影响城市形成和开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ab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b城市化过程与无特点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 我国城市开展趋势b1.地形与城市区位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并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2)热带地区的地形通过影响气温而影响城市分布,故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凉爽的高原上。
(3)山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谷或比拟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与城市区位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拟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拟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比拟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拟大的城市。
考点四|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城市用地通常可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考点五|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就城市功能对城市进展分区,可划分为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效劳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开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考点六|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
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效劳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区域的中心。
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效劳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6章 第1讲 城市空间结构
[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必考加试城市空间构造(1)影响城市形成和开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a(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ab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b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d 分析城市环境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我国城市开展趋势b第1讲城市空间构造考点一| 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开展的区位因素(加试要求)(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2)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3)影响城市形成和开展的区位因素影响因素特点实例自然地理区位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相对稳定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荒漠地区的绿洲,有利于形成城市经济地理区位有铁路、公路、港口、城市、工矿企业、商品农业基地等随生产力的开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邻近矿产地形成工矿城市;邻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邻近铁路及交会处形成铁路枢纽城市政治文化地理区位有国家的政策、外交;政治中心、宗教、军事等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深圳、珠海开展得益于其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区位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拟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2021 ·浙江7月学考)深圳从一个南陲小镇迅速开展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特区城市,主要得益于()A.气候优越B.矿产丰富C.人口众多D.改革开放政策D[深圳邻近香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国家将此划为经济特区,率先改革开放,故优惠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形成与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2020·嘉兴期末)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含义只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联性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别加大答案:C2.(2020·绍兴质检)2016年下半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B.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大量排放C.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下相近,甚至上暖下冷的情况D.近地面大气出现了温度上冷下暖的情况答案:B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40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
“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40年间城市化的写照。
据此回答第3题。
3.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解析:选C。
温州经过40年的发展,“村村像城镇”“镇镇像乡村”,说明城市规模较小,数量较多,所以其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小城市迅速发展。
下图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2009-2015年建筑物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变化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居住小区( )A.2009-2010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均下降B.2010-2012年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均增长C.2012-2013年建成区面积下降而建筑物数量增长D.2014-2015年建成区面积增长而建筑物数量下降5.该小区建筑物数量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A.增大了城市建筑物高度B.提升了该小区环境质量C.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率D.导致了该小区盲目扩张解析:第4题,图示时期,该居住小区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的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建成区面积和建筑物数量一直在增加,不存在下降情况。
故A、C、D三项均错。
第5题,图中建筑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大于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意味着区内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说明区内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了;该小区的环境质量会有所下降;建筑物高度的变化与建筑物的数量变化无关;该居住小区是按规划调整的,故建筑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导致建成区面积的盲目扩张。
故选C。
答案:4.B 5.C读下表,回答6~7题。
A.美国B.中国C.巴西D.英国7.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A.滞后城市化B.虚假城市化C.逆城市化D.城市中心衰落解析:第6题,甲国城市化水平虽高,但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此可推测甲为发展中国家,选项中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与表格数据相符,故选C。
第7题,确定甲国为巴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有虚高现象,推测为虚假城市化现象,故选B。
答案:6.C 7.B近年来,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
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
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
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8~10题。
8.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稳定度高B.交通通达度高C.城市化水平高D.城市绿化率高9.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洛阳市(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D.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10.洛阳城市通风廊道不通畅主要是因为( )A.生态载体不足B.城市土地紧张C.缺乏技术指导D.缺少政策支持解析:第8题,城市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洛阳三面环山,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大气比较稳定,加上森林、河流众多,使得水汽与悬浮颗粒物长期聚积。
第9题,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不会因通风廊道建设而大幅提高。
通风廊道能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不会影响产业结构,也不会使城市建筑高度大幅降低;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第10题,洛阳市有多个森林公园,多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均可作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载体,生态载体充足,A错;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若干城市通风廊道,说明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C、D错;城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建设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导致城市土地紧张,B对。
答案:8.A 9.B 10.B(2020·宁波适应性考试)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1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析:第1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下渗,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第12题,由图可知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新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
答案:11.C 12.B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绿化也快速推进。
因为影响市容,野草、野花在园林绿化中成为被消灭的对象。
现在城市绿化多以园林花卉或者人工草坪为主。
人工草坪在实际养护中,不仅耗水量大,也需要定期除杂草,喷农药。
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
据此完成13~15题。
13.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 )①创造城市景观②调节气候③提供休憩场所④吸烟滞尘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4.人工草坪成为现代城市绿化主角的原因是( )A.其更富自然美B.使植被类型多样C.其整洁美观D.其适应性强15.近些年许多欧美国家纷纷“告别”人工草坪,让野草、野花回归城市绿化的原因是用野草、野花( )①生态系统稳定②绿化成本低③景致多样,富于变化④增加绿地面积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13题,城市绿化的社会效益有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憩场所等,而调节气候、吸烟滞尘、减少噪声等属于生态效益。
第14题,人工草坪因整洁美观,受城市绿化欢迎。
第15题,野花、野草适应性强,用野花、野草绿化城市无生物入侵问题,有助于生态系统稳定;将野草、野花作为绿化植被有绿化成本低、景致多样、富于变化等优势。
由材料可知,许多欧美国家用野草、野花代替人工草坪,不一定会增加绿地面积。
答案:13.C 14.C 15.B16.(2020·浙江省“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联考)读我国部分大城市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问题。
(2)五个城市中,1982-199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1990-2000年,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__,从市中心迁出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
(3)五个城市的中心区人口都主要迁往________区。
(4)请简要列举四条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逆城市化(2)大连上海杭州(3)近郊(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城市病”;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更多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城镇;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任答4点即可)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月均温(℃) 13.616.821.24.425.826.3 25.2 24.7 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 ) 4.2 3.510.11.745.4133.4207.1210.140.961.220.51.5849.4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攀枝花有煤铁资源,靠近河流,说明交通便利,有充足水源;老工业基地往往会面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2)老年人冬季怕冷,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铁路、公路、机场,说明交通便利。
这一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环境优美;这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2)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