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4届高三物理复习能力提升 第14章 第3课时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习题(有答案)..
黑体辐射和能量子的理解一、基础知识1、能量子(1)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2、光子说:(1)定义:爱因斯坦提出的大胆假设。
内容是: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 J·s.二、练习1、下列可以被电场加速的是( B)A.光子B.光电子C.X射线D.无线电波2、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光电效应反映光的粒子性B.光子的能量由光的强度所决定C.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D.光在空间传播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对光电效应实验的理解一、基础知识(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1、常见电路(如图所示)2、两条线索(1)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3、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二、练习1、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答案(1)0.6 eV(2)1.9 eV解析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阴极材料逸出功为W0当反向电压达到U0=0.60 V以后,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达不到阳极,因此eU0=E km由光电效应方程知E km=hν-W0由以上二式得E km =0.6 eV ,W 0=1.9 eV .2、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说明:右侧为正极) ( )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 .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答案 B解析 用波长为λ0的光照射阴极K ,电路中有光电流,说明入射光的频率ν=c λ0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换用波长为λ1的光照射阴极K ,因为λ1>λ0,根据ν=c λ可知,波长为λ1的光的频率不一定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此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A 错误;同理可以判断,B 正确;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开始时,光电流随电压U 的增加而增大,当U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这时即使再增大U ,在单位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光电子定向移动,光电流也就不会再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增大电源电压,若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则光电流也不会增大,C 错误;将电源极性反接,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光电管两极间电场力做的功,电路中仍有光电流产生,D 错误.3、(双选)如图所示, 在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 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 单色光照射光电管时, 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而用另一频率的B 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 AC )A. 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B. B 光的频率大于A 光的频率C.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a 流向bD. 用A 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 的电流方向是b 流向a4、如图所示,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十四章选修3_52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课件
•
【答案】 2E
【答案】
E νc
【解析】 (1) 由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0,结合图象可 知金属的逸出功 W0=E,极限频率为 νc,所以 hνc-W0=0,解 得 h=νEc.
(2) E′k=h×3νc-W0=2E.
对概率波的理解
1. 光波是概率波,明条纹是光子到达的几率较大,暗条纹 是光子到达的几率较小,这与经典波的振动叠加原理有所不同.
• D. 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此时光子仍具有粒子性
• 【解析】 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指实物粒子是概率波, 与经典的波不同,A错误;微观粒子落点位置不能确 定,与经典粒子有确定轨迹不同,B正确;单缝衍射 中,微观粒子通过狭缝,其位置的不确定量等于缝 宽,其动量也有一定的不确定量,C错误;波动性和 粒子性是微观粒子的固有特性,无论何时二者都同 时存在,D正确.
落在各点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即光子落在亮处的概 率不_____,而落在暗处的概率_____,这样的波称之
为概率波.
大
小
考点突破
光电效应的规律
• 1. 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或极限频率ν 0,入射光 的频率必须大于ν 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 2.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 率的增大而增大.
5. 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 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 典题演示4 (2016·扬州一模)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光电
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 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 (1) 普朗克常量h(用图中字母表示).
• (2) 入射光的频率为3ν 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 3. 光电效应的发生是瞬时的,不超过10-9 s. • 4.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逸出的
2014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含答案
2014年湖北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
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2A.2 B. 2 C. 1 D.2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
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19.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
高三物理光电效应
*探究:光电效应规律
8.增大入射光的强度,使 I=0, Uc不变. 9.改用频率大的光照射,使I=0, Uc增大. 以上现象说明什么?
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 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 光的强弱无关.
巩固8
Ek -图.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 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线画在同 一个Ek -坐标图中,用实线表示钨、虚线 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图是
D.1.2×10-48W
巩固10 黄光的波长约为0.60μm,功率为10w 的发射黄光的灯,每秒中发射出多 少个光子。
1.c=→ =c/ (5.0×1014Hz) 2.E=h=hc/ (3.32×10-19 J) 3.P t = n h
→n=P/h= P/hc(3.0×1019s-1)
【A】
巩固9
人眼对绿光最为敏感.正常人的眼睛接收
到波长为530nm的绿光时,只要每秒有6个
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眼睛就能察觉.普朗
克常量为6.63×10-34J·s,光速为
3.0×108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
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2.3×10-18W B.3.8×10-19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7.0×10-48W
光电效应
导入
1.用弧光灯照射锌板 验电器指针张开, 说明什么?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 璃棒靠近锌板,指 针张角增大,说明什么?
光电效应现象
1.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 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 现象。
2.光电子:在光电效应中发射出的 电子。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光电子的发 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 s。
《步步高》201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配套word版文档】第3课时光的折射全反射资料
第 3 课时光的折射全反射考纲解读 1.理解折射率的观点,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2.掌握全反射的条件,会进行有关简单的计算.1. [ 折射定律的应用]察看者看见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对于太阳地点的以下表达中正确的是() A.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上B.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C.太阳恰位于地平线D.大气密度不知,没法判断答案 B分析太阳光由地球大气层外的真空射入大气层时要发生折射,依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芒进入察看者的眼睛,察看者以为光芒来自它的反向延伸线.这样使得太阳的实质地点比察看者看见的太阳地点偏低.2. [折射定律与折射率的理解和应用] 如图 1 所示,光芒以入射角θ1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2的玻璃表面.(1)当入射角θ1= 45°时,求反射光芒与折射光芒间的夹角θ.(2) 当入射角θ1为什么值时,反射光芒与折射光芒间的夹角θ= 90°?图 1答案(1)105 ° (2)arctan 2分析(1)设折射角为θ,由折射定律sin θ1θ=sin θ1sin 45°1= n 得 sin==,所以,θ=2sin θ22n222 30°.因为θ′=θ= 45°,所以θ= 180°- 45°- 30°=105°.111′+θ2=90°,所以,sinθ2=sin (90-°θ1′)=cosθ1′=cosθ1(2) 因为θ由折射定律得tan θ=1 2,θ=1 arctan 2.3. [ 全反射问题剖析]好多公园的水池底都装有彩灯,当一细束由红、蓝两色构成的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对于光在水面可能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下光路图中正确的选项是()答案C分析红光、蓝光都要发生反射,红光的折射率较小,所以蓝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红光小,蓝光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不必定发生,故只有 C 正确.4. [光的色散现象剖析](2011大·纲全国·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设水滴是球形的,图 2 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芒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 代表四条不一样颜色的出射光芒,则它们可能挨次是()A .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图2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答案B分析由可见光的折射率知,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折射率挨次增大,由题图知a→ d 折射率挨次减小,故 A 、 C、 D 错, B 对.考点梳理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流传方向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1)内容:如图 3 所示,折射光芒与入射光芒、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芒与入射光芒分别位于法线的双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sin θ1=n.(2) 表达式:sinθ2(3)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图 3 3.折射率(1)折射率是一个反应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2)sin θ1定义式: n= 2 .sinθ(3)c,因为 v<c,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大于1.计算公式: n=v(4)当光从真空 (或空气 )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由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 )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4.全反射现象(1)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现象:折射光完整消逝,只剩下反射光.5.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 C 表示,1 sin C= n.6.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2)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样色光按其波长的有序摆列.(3)光的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为复色光;②同一介质对不一样色光的折射率不一样,频次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③不一样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流传速度不一样,波长越短,波速越慢.(4)棱镜①含义:截面是三角形的玻璃仪器,能够使光发生色散,白光的色散表示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一样.②三棱镜对光芒的作用:改变光的流传方向,使复色光发生色散.5. [光流传路径确实定方法]如图 4 所示是一种折射率 n= 1.5 的棱镜,现有一束光芒沿 MN 的方向射到棱镜的 AB 界面上,入射角的正弦值为 sin i= 0.75.求:(1)光在棱镜中流传的速率;(2) 经过计算说明此束光芒射出棱镜后的方向并画出光路图(不考图 4虑返回到 AB 面上的光芒 ).答案看法析分析(1)由 n=c得 v=c=2× 108 m/sv nsin i=n,得 sin r=sin i= 0.5,r= 30°,光芒射到(2) 设光芒进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由sin r nBC 界面时的入射角i 1= 90°- 45°= 45°1因为 sin 45 >°,所以光芒在BC 边发生全反射,光芒沿 DE 方向射出棱镜后的方向与 AC n 边垂直,光路图如下图.方法提炼确立光芒的方法1.先确立光芒在界面上的入射点,而后再找光芒经过的此外一个点,经过两点确立光芒.2.依据折射定律计算折射角,确立折射光芒.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应注意能否发生全反射.考点一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解决光的折射问题的一般方法:(1)依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2)利用几何关系确立光路中的边、角关系,确立入射角和折射角.(3)利用折射定律成立方程进行求解.例 1如图5所示,ABCD为向来角梯形棱镜的截面,∠C= 60°, P 为垂直于直线 BC 的光屏,现用一宽度等于AB 边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 面,经棱镜折射后在屏P 上形2成宽度等于AB 的一条光带,求棱镜的折射率.图 5分析光路图如下图,依据题意有= θ= 30°, FC = 2θ123 AB1则EF =3AB 依据几何关系有3DE = CE tan 30=° AB tan 30 =° 3 AB在 △ DEF 中, tan θ=3EF3,解得 θ=3 30°=DE3由折射定律可得+ θn =sin θ23,解得 n = 3sin θ1答案 3打破训练 1 如图 6 所示,在座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一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周的柱状玻璃体 OPQ ,OP = OQ = R ,一束单色光垂直 OP 面射入玻璃体, 在 OP 面上的入射点为 A ,OA= R,此单色光经过玻璃体后沿BD 方向射出,且与 x 轴交2于 D 点,OD = 3R ,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 6答案 3分析作光路图如下图.在PQ 面上的入射角sin θ=OA =1, θ= 30°11OB 2由几何关系可得θ= 60°2sin θ2折射率 n == 3考点二全反射现象的理解与应用1. 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按照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常常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当折射角等于90°时,实质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了.3.全反射现象能够从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在入射角渐渐增大的过程中,反射光的能量渐渐加强,折射光的能量渐渐减弱,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 折射光的能量已经减弱为零, 这时就发生了全反射.例 2如图 7 所示为用某种透明资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截面图,圆弧 CD 为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的圆周,圆心为O ,光芒从 AB 面上的某点入射,入射角 θ=45°,它进入棱镜后恰巧以图 71临界角射在 BC 面上的 O 点.(1) 画出光芒由 AB 面进入棱镜且从 CD 弧面射出的光路图;(2) 求该棱镜的折射率 n ;(3) 求光芒在该棱镜中流传的速度大小v(已知光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c = 3.0×108 m/s).分析 (1)光路图如下图.(2) 光芒在 BC 面上恰巧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C1, cos C = n2-1sin C = n n.光芒在 AB 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θ= 90°- C ,由几何关系得 sin θ=cos C ,22由折射定律得n = sin θ1sin θ2由以上几式联立解得n = 62(3) 光速 v = c= 6× 108 m/sn答案(1)看法析图(2) 6 (3) 6× 108m/s2打破训练 2 为丈量一块等腰直角三棱镜 ABD 的折射率,用一束激光沿平行于 BD 边的方向射向直角边 AB 边,如图 8 所示.激光束进入棱镜后射到另向来角边 AD 边时,恰巧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的折射率为多少? 图 8答案62分析 作出法线如下图sin 45 °1 ,C + r = 90°n =sin r , n =sin Csin 45 ° 1 即 cos C =sin C6 6解得 tan C = 2,sin C = 3 , n = 2 .考点三光路控制问题剖析1. 玻璃砖对光路的控制两平面平行的玻璃砖,出射光芒和入射光芒平行,且光芒发生了侧移,如图9 所示.图92.三棱镜对光路的控制(1) 光密三棱镜:光芒两次折射均向底面偏折,偏折角为δ,如图10所示.(2) 光疏三棱镜:光芒两次折射均向顶角偏折.图10(3)全反射棱镜 (等腰直角棱镜 ),如图 11 所示.图 11① 当光芒从向来角边垂直射入时,在斜边发生全反射,从另向来角边垂直射出(如图 11甲 ).②当光芒垂直于斜边射入时,在两直角边发生全反射后又垂直于斜边射出(如图 11 乙 ),入射光芒和出射光芒相互平行.特别提示不一样颜色的光的频次不一样,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光速也不一样,发生全反射现象的临界角也不一样.例 3如图12所示,MNPQ是一块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砖,正方形的边长为 30 cm,有一束很强的细光束AB 射到玻璃砖的 MQ 面上,入射点为 B,该光束从 B 点进入玻璃砖后再经QP 面反射沿 DC 方向射出.此中 B 为 MQ 的中点,∠ABM = 30°,PD = 7.5 cm,∠ CDN= 30°.试在原图上正确画出该光束在玻璃砖内的光路图,并求出该图 12玻璃砖的折射率.分析找出 B 点对于界面 QP 的对称点 E,连结 ED 交 QP 于 F点,即光束在 F 点发生反射,所以其光路图如下图.由几何关系得DE =302+ 15+7.5 2 cm= 37.5 cmsin θ2=DP+QE= 0.6 DEsin θ1由折射定律得n==1.44.答案看法析图1.44打破训练3如图13 是透明圆柱介质的横截面,C 、 D为圆上两点.一束单色光沿BC方向入射,从D 点射出.已知∠ COD = 90°,∠ BCO= 120°.(1) 求介质的折射率;图 13(2) 改变∠ BCO 的大小,可否在介质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答案 (1) 26(2) 不可以分析(1)作出光路图如图,由几何关系知α= 60°,β= 45°;折射率 n =sin α6=2.sin β (2) 由光路可逆可知,光不行能在介质内表面发生全反射.54. 平行板玻璃砖模型的剖析 例4如图14 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等腰三棱镜ABC置于空气中,二者的AC 面相互平行搁置, 由红光和蓝光构成的细光束 平行于BC面从P 点射入,经过两棱镜后,变成从a 、b 两点射出的单色光,对于这两束单色光()A .红光在玻璃中流传速度比蓝光大图 14B .从 a 点射出的为红光,从b 点射出的为蓝光C .从 a 、 b 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不平行D .从a 、b 两点射出的单色光仍平行,且平行于BC分析由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较大,可知A 选项正确. 由偏折程度可知B 选项正确. 对于 C 、D 二选项,我们应第一理解,除了题设给出的两个三棱镜外,二者之间又形成一个物理模型 —— 平行玻璃砖 (不改变光的方向, 只使光芒发生侧移 ).中间平行部分不过使光发生了侧移.略去侧移要素,整体来看, 还是一块平行玻璃板,AB ∥ BA.所以出射光芒仍平行. 作出光路图如下图,可知光芒Pc在 P 点的折射角与光芒ea 在a 点的入射角相等,据光路可逆,则过a 点的出射光芒与过P 点的入射光芒平行.由此,D 选项正确.答案ABD平常遇到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常常是清清楚楚画出来的,是“有形” 的,其折射率大于四周介质的折射率,这光阴线的侧移方向也是我们熟习的.而该题中,未知介质形成的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并未勾画出来,倒是其双侧的介质(三棱镜 )被清楚地勾画出来了,并且前者的折射率未必大于后者.这就在必定程度上掩饰了两面平行的“ 玻璃砖” 的特点.所以我们不单要熟习光学元件的光学特点,并且要会灵巧地运用,将新的情况转变成我们熟知的模型.打破训练 4频次不一样的两束单色光1 和 2 以同样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15 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单色光 1 的波长小于单色光 2 的波长B .在玻璃中单色光 1 的流传速度大于单色光 2 的流传速度图15C.单色光 1 垂直经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 2 垂直经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 .单色光 1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 2 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答案AD分析色光此题考察光的色散、全反射现象、光速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由图知单1 在界面折射时的偏折程度大,则单色光 1 的折射率大,所以单色光 1 的频次大于单色光 2 的频次,那么单色光 1 的波长就小于单色光 2 的波长,A 项对;由n= cv知,折射率大的单色光1 在玻璃中流传速度小,当单色光1、2 垂直射入玻璃时,二者经过玻璃板的行程相等,此时单色光 1 经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大于单色光 2 的, B 、C 项都错;由 sin C= 1n及单色光1 的折射率大知, D 项对.高考题组1.(2012 ·津理综天·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16 所示, AB 为直径, 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 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界限上反射和折射的状况如下图,则a、b 两束光()图 16A .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流传, a 光的流传速度较大B .以同样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 光的折射角大C.若 a 光照耀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则 b 光也必定能D .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预装置,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答案ACD分析由题图可知, b 光发生了全反射, a 光没有发生全反射,即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 a大于 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C b,依据 sin C=1,知 a 光的折射率较小,即 n a<n b, n依据 n=c,知 v,选项 A 正确;依据 n=sinθ1,当θ相等时,θ,选项 B 错误;v a>v b sinθ212a>θ2b光的折射率越大,频次越高,波长越小,即ν,λ,所以 a 光照耀金属表面时能发a<νba>λb生光电效应,则 b 光也必定能,选项 C 正确;依据条纹间距公式x=lλ知,经过同一d双缝干预装置时 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较大,选项 D 正确.2. (2011 福·建理综·14)如图 17 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 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 A 点射入玻璃砖,在O 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体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 A 向B 迟缓挪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 点,察看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逝.在光带未完整消逝以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初消逝的光分别是()图 17A .减弱,紫光B .减弱,红光C.加强,紫光 D .加强,红光答案C分析因 n 红 <n 紫,再由临界角公式 sin C=1可得, C 红 >C 紫,所以当增大入射角时,紫n光先发生全反射,紫光先消逝,且当入射光的入射角渐渐增大时,折射光强度会渐渐减弱,反射光强度会渐渐加强,故应选 C.3. (2009 浙·江理综·18)如图 18 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ABC 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 E 点,并偏折到 F 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AB 的夹角为θ= 30°, E、F分别为边 AB、 BC 的中点,则()A .该棱镜的折射率为3B .光在 F 点发生全反射图 18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 .从 F 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E 点的光束平行答案AC分析由几何关系可得入射角θ= 60°,折射角θ= 30°,由 n=sinθ1=3,A 对;由 sin122sin θ1,临界角 C>30°,故在 F 点不发生全反射, B 错;由 n=c=λ0知光进入棱镜波长变C=n vλ小, C 对; F 点出射的光束与BC 边的夹角为 30°,与入射光芒不平行, D 错;应选 A、C.模拟试题组4.高速公路上的标牌常用“回光返照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将车灯照耀出去的光逆向返回,标记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类“回光返照膜”是用球体反射原件制成的.如图19 所示,返照膜内平均散布着直径为10 μm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3,为使入射的车灯光芒经玻璃的折射、反射、再折射后恰巧和入射光芒平行,那么第一次入射的图 19入射角是()A . 60°B . 45° C. 30° D. 15°答案A分析设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θ,作出光路图如下图,因为出射光线恰巧和入射光芒平行,所以 i =2θ,依据折射定律, n=sin i=sin 2 θ=sin θsin θ3,所以θ= 30°, i =2θ= 60°,选项 A 正确.5. 如图 20 所示,扇形 AOB 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 60°.一束平行于角均分线 OM 的单色光由 OA 射入介质,经 OA折射的光芒恰平行于OB,以下对介质的折射率值及折射光芒中恰巧射到 M 点的光芒能不可以发生全反射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3,不可以发生全反射图 20B.3,能发生全反射C.233,不可以发生全反射D.233,能发生全反射答案A分析画出光路图,并依据几何关系标出角度,如下图.由图可知,介质的折射率n=sin 60°3;因为 sin 30 =°1<31 sin 30=2=n °3=sin C,所以折射光芒中恰巧射到M 点的光芒不可以发生全反射,选项 A 正确.(限时: 30 分钟 )?题组 1 光的折射现象与光的色散1. (2011 安·徽 ·15)实验表示,可见光经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波长 λ的变化切合科西经验公式: B Cn = A + 2 4λ+λ,此中 A 、B 、C 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况如图 1 所示,则()图1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 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分析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折射程度最小,所以射率最大,所以d 为紫光.2. 红光与紫光对比a 为红光,而紫光折()A .在真空中流传时,紫光的速度比较大B .在玻璃中流传时,红光的速度比较大D .从玻璃到空气的界面上,红光的临界角较紫光的大答案 BD分析 因为各样色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均为 3×108 m/s ,所以 A 错误.因为玻璃对红 光的折射率较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小,依据v = c得红光在玻璃中的流传速度比紫光大,n1所以 B 正确, C 错误.依据公式sin C = n 得红光的临界角比紫光的大, D 正确.3. 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A .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1sin θB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流传速度等于 c ·sin θ(c 为真空中的光速 )C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 sin θ倍D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次是真空中的1sin θ答案 ABC分析介质对该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它的折射率 n =1,A 项正确; 此单色光在介质sin θ中的流传速度和波长分别为cv = c ·sin θv = = csin θ, B 正确; λ== λ θ,所以 λ∶λ0n ν 0sinc/ λ0= sin θ∶ 1,故 C 项正确;而光的频次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没关,故D 项错误.4. 如图 2 所示,红色细光束 a 射到折射率为2的透明球表面, 入射角为 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 从球面射出的光芒为b ,则入射光芒 a 与出射光芒 b 之间的夹角 α为()A .30° `B .45°C . 60°D . 75°答案A图 25. 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折射率n = 2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则()A .当入射角大于 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B .不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会超出 45°C .欲使折射角等于D .当入射角等于30°,应以 45°角入射arctan2时,反射光芒恰巧跟折射光芒垂直答案BCD分析角为对 B 项能够从光的可逆性考虑, 即光芒从介质射向空气, 入射45°时,折射角为 90°,反之, 折射角不会超出 45°,所以 B 正确;由 sin θ=2sin θ1,当 θ=2 30°,n = 2时,θ=1 45°,C 正确;如下图,n∠ 1= arctan 2,若反射光芒与折射光芒垂直,则 ∠3= ∠ 4= 90°- ∠ 2,sin ∠ 3=sin ∠ 1n= 3,sin ∠ 3=cos ∠2= cos ∠ 1=3,与已知条件符合,故 D 正确.因为光芒从光疏33介质射入向光密介质,不行能发生全反射现象,故A 错误.?题组 2 光的全反射6. 公园里灯光喷泉的水池中有处于同一深度的若干彩灯,在夜晚察看不一样颜色彩灯的深度和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B .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小C .红灯看起来较浅,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D.红灯看起来较深,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答案 D分析光从水里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入射角同样时,折射率越大,折射角越大,从水面上看光源越浅,红灯发出的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看起来最深;设光源的深度为d,光的临界角为 C,则光能够照亮的水面面积大小为 S=π(dtan C)2,可见,临界角越大,照亮的面积越大,各样色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临界角最大,所以红灯照亮的水面面积较大,选项 D 正确.7.如图 3 所示, MN 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屏,放在水平面上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 ab 与屏平行.由光源 S 发出的一束白光从半圆沿半径射入玻璃砖,经过圆心 O 再射到屏上.在水平面内以O 点为圆心沿逆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玻璃砖,在光屏上出现了彩色光带.当玻图 3璃砖转动角度大于某一值时,屏上彩色光带中的某种颜色的色光第一消逝.有关彩色的摆列次序和最初消逝的色光是()A .左紫右红,紫光B .左红右紫,紫光C.左紫右红,红光D.左红右紫,红光答案B分析如下图,因为紫光的折射率大,故在光屏MN 上是左红右紫,并且是紫光最初发生全反射,应选项 B 正确.8.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规律,他们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在其左方竖直搁置一个很大的光屏P,让一复色光束SA 射向玻璃砖的圆心 O 后,有两束单色光 a 和 b 射向光屏 P,如图 4 所示.他们依据实验现象提出了以下四个猜想,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A .单色光 a 的波长小于单色光 b 的波长图 4B .在玻璃中单色光 a 的流传速度大于单色光 b 的流传速度C.单色光 a 经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大于单色光 b 经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D .当光束 SA 绕圆心 O 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在光屏P 上最早消逝的是 a 光答案B分析此题考察光学的有关知识.依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 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则 a 光的频次小于 b 光的频次,由λ=c可知, A 错误;由 v=c可知, B 正确;因为f n复色光在玻璃砖中流传距离同样,依据t=R可知, C 错误;由 sin C=1可知, D 错误.v n9.为了表演“隐形的大头针”节目,某同学在半径为r 的圆形软木片中心垂直插入一枚大头针,并将其放入盛有水的碗中,如图5 所示.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为了保证表演成功(在水面上看不到大头针),大头针尾端3离水面的最大距离 h 为()74337A. 3 rB.3rC.4rD. 7 r图 5答案A分析只需从大头针尾端发出的光芒射到圆形软木片边沿界面处能够发生全反射,从水面上就看不到大头针,如下图,依据图中几何关系有sin C=r=1=3,所以 hr2+ h2 n 4=73 r,选项 A 对.?题组 3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的综合问题10.如图 6 所示,直角三角形 ABC 为一三棱镜的横截面,∠A= 30°.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BC 上的 E 点,并偏折到AB上的 F点,光芒 EF 平行于底边 AC .已知入射光与BC 边的夹角为θ= 30°.试经过计算判断光在 F 点可否发生全反射.图 6答案能分析由几何关系知,光芒在BC 界面的入射角θ=160°,折射角θ=230°依据折射定律得 n=sin θ1sin 60°=sin 30= 3 sin θ2°由几何关系知,光芒在AB 界面的入射角为θ=360°而棱镜对空气的临界角 C 的正弦值 sin C=1=3,则光芒在AB 界面的入射角n3 <sin θ3θ3>C,所以光芒在 F 点能发生全反射.11. 如图 7 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1/4 圆柱体的横截面 (O 为圆心 ),其折射率为 2.今有一束平行光以 45度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OA 平面,这些光芒中有一部分不可以从柱体的AB 面上射出.设凡射到OB 面的光芒所有被汲取,也不考虑OA 面的反射,求圆柱AB 面上能射出光芒的部分占 AB 表面的几分之几?答案1图 7 2分析如下图,从 O 点射入的光芒,折射角为r,sin 45°依据折射定律有: n=sin r解得 r= 30°设从某地点 P 点入射的光芒,折射到AB 弧面上 Q 点时,入射角恰等于临界角 C,有:1sin C=n代入数据得: C=45°所以能射出光芒的地区对应的圆心角β=C= 45°45° 1故能射出光芒的部分占AB 表面的比率为:=.90° 2。
高三物理光电效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光电效应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某金属的入射光的频率(和反向遏制电压Uc的值如下表所示。
(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 =1.6×10-19C)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了Uc-(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求出:①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②普朗克常量Js。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①4.27±0.01×1014Hz②h=6.3±0.1×10-34Js【解析】①由图像读得:4.27±0.01×1014Hz;(2分)②由图线斜率,解得:h=6.3±0.1×10-34Js(2分)【考点】考查了光电效应2.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1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答案】 A【解析】设入射光的频率为υ,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 =hυ-W,W=hυ,由题意可知,钙的截止频率比钾的大,因此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钾的小,其动量也小,故选项C、D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知:λ=,又有:c=λf,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理解与应用问题,属于中档偏低题。
3.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 测定年代E.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答案】BDE【解析】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A 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B正确;重核的裂变过程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选项C 错误;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测定年代,选项D 正确;光电效应实验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则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根据可知,遏止电压越大,选项E 正确。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最新2篇)
高三物理教案光电效应教学设计(最新2篇)光电效应光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光电效应现象(2)知道光子说的内容,会计算光子频率与能量间的关系(3)会简单地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4)知道光电效应现象的一些简单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分析一:课本中先介绍光电效应现象,再学习光子说,最后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产生的原因。
本节内容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从而引出量子论的基本知识。
分析二:光电效应有如下特点:①光电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②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③在已经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逸出的光电子的数量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④在已经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教法建议建议一:对于光电效应现象先要求学生记住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然后运用光子说去解释它,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建议二:学生应该会根据逸出功求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但可以不要求运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
教学设计示例光电效应、光子教学重点:光电效应现象教学难点:运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示例:一、光电效应1、演示光电效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光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3、现象:(1)光电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2)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才会发生光电效应现象;(3)在已经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逸出光电子的数量跟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4)在已经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4、学生看书上表格常见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5、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3中的现象二、光子说1、普朗克的量子说2、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份的,每一份叫做光量子,简称光子。
三、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先由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解释过程,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解释。
四、光电效应方程1、逸出功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对一般学生只需简单介绍对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练习简单计算,深入理解方程的意义例题:用波长200n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2.94eV. 用波长为160n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五、光电效应的简单应用六、作业探究活动题目:光电效应的应用组织:分组方案:分组利用光电二极管的特性制作小发明评价:可操作性、创新性、实用性光电效应光子教案篇二光量子(光子):E=h实验结论光子说的解释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首先须克服金属原子核的引力做功(逸出功W),要使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小于W,对应频率即是极限频率。
高考复习必备——光电效应教案
一.知识回顾1.光电效应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其动能大到足以克服金属离子对其的引力而逃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的现象.2.每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3.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4.逸出功W 0与极限频率ν0的关系为:W 0=hν0.知识要点:1.光子的能量E 、动量p 、波的频率ν、波长λ,则:(1)光传播速度c=λν=3×108m/s(2)—个光子能量E=h ν=hc/λ(3)—个光子动量p=E/c=h/λ2.光子的能量是无法分割的,当物质放出光或吸收光的能量时,是以整个光子的能量转移,因此能量的变化是不连续的。
3.光的强度一般是指单位时间内入射到单位面积上光子的总能量。
若用n 表示每秒钟射到每平方米上的光子数,每个光子的能量为hv ,则光强可写作: E 光强=n ·hv(J/s ·m 2)由公式可以看出光强是由光的频率和光子的发射率两个因素决定的,单色光愈强表示通过光子的数目愈多。
4..光电效应: 1916年光电效应实验装置:(1904一1914年发表)如图,但将电池两极倒接,使由P 到C 之间,对电子为一反向电压,阻止其奔向C 板。
(1)光电效应的原因:能量为h ν的光子人射到金属板,一个光子的能量全部转给一个电子,电子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束缚,其余能量成为电子的动能221mv E K =。
(2)电子脱离离子束缚逸出金属表面时克服引力所做的功称为逸出功,用符号W 表示 ,不同金属的逸出功并不相同。
(3)光子能量必须至少等于逸出功,才能将电子打出金属表面,此特定的频率称为极限频率,其对应的波长为极限波长λo 。
00hc h W υλ== (4)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ν0 ,不管光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入射的光子数)多微弱,都可立即产生光电子。
(5)调整外加电压为负值时,反向电压会阻止光电子的运动,使光电流减小,若少若电流降低至零时,此时的电压--U 称为逆向遏止电压。
《光电效应》教案
《光电效应》教案光电效应是指当光辐照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学研究课题,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课程的光电效应教学内容,提出一份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和规律;3.运用光电效应解释一些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和规律;2.光电效应方程的推导和理解;3.光电效应的应用和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通过向学生提问: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生什么现象?给出一些例子,如太阳能电池、光电离质谱等;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光电效应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如金属辐照时间、频率和电子的动能等。
步骤二:实验演示1.进行标准的光电效应实验演示,使用光电效应装置和高频变压器;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步骤三:原理解析1.介绍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电效应理论,解释为何只有频率大于临界频率的光才能引发光电效应;2.推导光电效应的方程,通过引入普朗克常数、电荷量和电子的动能等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物理意义。
步骤四:实验探究1.设计几组实验,探究光电效应中光的频率、光强和金属表面材料对光电流的影响;2.让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和规律。
步骤五:课堂讨论1.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电效应与光的频率有关?如果用红光和紫光分别照射金属表面,结果会有什么不同?步骤六:应用拓展1.选取一些与光电效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太阳能的利用、光导纤维的应用等;2.引导学生运用光电效应的原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3.学生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与全班分享。
四、教学评估1.学生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学生对光电效应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学生在应用拓展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光电效应+学历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光电效应》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光电效应”,这是高中物理课程中光电学的重要一环。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光电流的产生机制。
2. 掌握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3. 了解光电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光电管、光电池等器件的工作原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对光电效应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学生操作实验装置的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其实验操作能力。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评价其对光电效应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光电效应的历史背景和重要应用,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光电效应的基本概念、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光电流的产生机制。
3. 演示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装置的演示,让学生了解光电效应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5.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光电效应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光电效应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实验报告、分析生活中的光电效应现象等。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物理教材或科普读物,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理解等。
2.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光电效应练习题(含答案)
光电效应规律和光电效应方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光电效应实验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对于某种金属,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对于某种金属,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大,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对于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解析】选A. 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光照时间无关,所以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故A正确,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C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是一次函数关系,故D错误.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解析】选AD.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光电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而与照射强度无关,故选项B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较小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错误;根据hν-W0=21mv2可知,增加照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正确.3.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解析】选B.弧光灯照射锌板发生光电效应,锌板上有电子逸出,锌板带正电,验电器指针也带正电,故B正确4.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叙述,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ssB .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有关C .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可见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要大D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解析】选BD.金属的逸出功取决于金属本身,故A 错误;逸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即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故B 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 可知,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红外线的频率小于可见光的频率,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C 错误;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D 正确.5.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 个频率为ν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 为普朗克常量)( )A .hν B.21Nhν C .Nhν D .2Nhν 【解析】选C. 据光子说可知,光子能量与频率有关,一个光子能量为ε=hν ( h 为普朗克常量),N 个光子的能量为Nhν,所以选项C 正确.6.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产生了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加,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改用红光照射 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解析】选D.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W 0+21mv 2,在逸出功一定时,只 有增大光的频率,才能增加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D 对.7.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 ) A .频率 B .强度 C .照射时间 D .光子数目【解析】选A.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程E k =hν-W 0 可知:Ek 只与频率ν有关,故选项B 、C 、D 错误,选项A 正确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四个物理量中,一定不同的是(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B .反向截止电压C .饱和光电流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解析】选BD.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以及饱和电流由光照强度决定,所以可能相同,故A 、C 错误;用同一种单色光照射,光电子的能量相同,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 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不同,D 正确;再根据E k =eU c 知,反向截止电压一定不同,B 正确9.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 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 、K 之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s【解析】选C. 虽然入射光强度不同,但光的频率相同,所以遏止电压相同;又因当入射光强时,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多,饱和光电流大,所以选C.10.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νa 、νb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 和U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 ka 和E kb 。
高三光电效应题型归纳总结
高三光电效应题型归纳总结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在高三的学习中,光电效应常常是物理考试中的重点考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电效应的相关知识,本文将对高三光电效应题型做一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一、基础知识回顾在讨论光电效应的题目之前,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光电效应的基础知识。
光电效应指的是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会引起金属上的电子发射现象。
其中光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会把能量转移给金属上的自由电子,当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临界能量时,电子能够克服金属束缚力,从金属表面逸出。
根据光电效应的相关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光电子最大动能公式和光电流公式等重要的物理关系式。
二、单选题型1. 光电效应中,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增大光电流?A. 提高光频率B. 减小光强度C. 使用长波光D. 减小金属的逸出功解题提示:根据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可知,光电流与光强度成正比,因此选项B 不符合题意。
逸出功和光频率与光电流无关,因此选项A、C、D 也不符合题意。
因此,答案为 B。
2.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哪个条件不影响光电流的大小?A. 光强度B. 金属的逸出功C. 光的频率D. 照射时间解题提示:根据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可知,光电流与光强度、光的频率、照射时间都有关。
唯独金属的逸出功与光电流无关。
因此,答案为 B。
三、计算题型1. 金属表面的逸出功为3.2eV,光的频率为5×10^14 Hz。
求最大光电子动能。
解题思路:根据光电效应的公式 E = hf,其中 E 表示能量,h 为普朗克常数,f 表示频率。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可知,光子的能量为 E = 3.2eV,光的频率为 f = 5×10^14 Hz。
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可以求得最大光电子动能。
解题步骤:1) 将光子的能量转换为焦耳单位:1eV = 1.6×10^-19 J。
2) 将光子的能量和频率代入公式 E = hf,解出能量 E。
《2. 光电效应》(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2. 光电效应》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光电效应实验中,若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某金属的红限频率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B.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 逸出现象消失D. 逸出电子数目增加3、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子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E_k = hν - W 表示,其中 E_k 是光电子动能,h 是普朗克常数,ν是入射光的频率,W 是逸出功。
以下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一定会有光电子产生。
B.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
C.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单调增加。
D. 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光的强度。
4、某金属的逸出功大小为 2eV,如果用频率为6×10^14 Hz 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表面,则可能产生的现象是:A. 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立即停止。
B.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可以达到 2eV。
C. 光电子的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单调增加。
D. 无法判断光电子的数量。
5、题干: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的频率低于金属的截止频率,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表面不会有电子逸出B. 金属表面会有电子逸出,但动能较小C. 金属表面会有电子逸出,动能较大D. 金属表面不会有电子逸出,但光电流会随时间增加6、题干:在光电效应中,以下哪个物理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 逸出功C. 现象是否发生D. 光电流7、关于光电效应的以下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光电效应发生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光电效应发生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C、对于特定频率的入射光,光电效应的发生只取决于光的强度,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全国通用)201x届高三物理复习能力提升 第14章 第3课时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第3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考纲解读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3.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1.[黑体辐射和能量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C.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D.普朗克最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答案BCD2.[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答案 D解析由ε=hν=h cλ知,当入射光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时,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由E k=hν-W知,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错.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 s,故C错.3.[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反映了光的粒子性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C.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只有运动着的小物体才有一种波和它相对应,大的物体运动是没有波和它对应的答案AC考点梳理一、黑体辐射与能量子1.黑体与黑体辐射(1)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二、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2.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J·s.(2)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其中hν为入射光的能量,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金属的逸出功.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 p,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考点一 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例1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 .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D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 错误.答案 AD突破训练1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 )A .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D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 光电效应瞬时(10-9s)发生,与光强无关,A 错;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D 错;对于某种特定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入射光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B 错;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有关(可理解为一个光子能打出一个电子),光强减弱,逸出的电子数目减少,C 对.考点二 对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和E k -ν图象的考查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k =hν-Whν:光电子的能量W: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E k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由E k -ν图象(如图1)可以得到的信息图1(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E =W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 .例2 如图2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 )图2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解析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截止频率,A 正确,B 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 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为W =hνc =6.63×10-34×4.27×10141.6×10-19 eV =1.77 eV ,D 错误. 答案 AC突破训练2 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 eV ,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 m/s ,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电子质量m e =9.11×10-31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1 eV=1.60×10-19 J).答案 2.01×10-7 m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c λ=W +12m e v 2 所以λ=2.01×10-7m.考点三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考查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例3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D突破训练3 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D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同属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58.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例4 (2010·江苏单科·12C(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3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3解析由于光的频率相同,所以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相同,选项A、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在同样的加速电压下,光强度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目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C1.常见电路(如图4所示)图42.两条线索(1)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高考题组1.(2012·四川理综·18)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5所示.用a 、b 两束光 ( )A .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 .先后照射某金属,a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则b 光照射时图5 也能逸出光电子C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b 光的反射角大答案 C解析 光的干涉说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选项A 错误.由题图可知,光束a 的折射角r a 大于光束b 的折射角r b .根据n =sin r sin i,知两束光的折射率n a >n b ,频率νa >νb ,因此a 光照射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 光照射时则不能逸出光电子,选项B 错误.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 =1n知两束光的临界角C a <C b ,因此入射角相同时b 光发生全反射,a 光也一定发生全反射,选项C 正确.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所以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界面上时,两束光的反射角相等,选项D 错误.2.(2011·江苏单科·12C(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答案 A解析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有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由此规律可知应选A.3.(2010·天津理综·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6所示.则这两种光 ( )A .照射该光电管时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 光的临界角大图6 C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 .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 光的偏折程度大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知,E km a <E km b ,故选项A 错误;对同一光电管,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ν-W 0,知νa <νb ,由sin C =1n 知,C a >C b ,故选项B 正确;由Δx =l d λ及λ=c ν知,频率越小,波长越长,间距越大,即Δx a >Δx b ,故选项C 正确;因νa <νb ,所以通过三棱镜时,b 的偏折程度大,故选项D 错误.4.(2010·浙江理综·1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7所示.则可判断出( )图7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均为U c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 =hν-W 0及-eU c2=0-E km 可知甲、乙两光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光频率,选项A 、C 均错;甲光频率小,则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选项D 错误;乙光频率小于丙光频率,故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选项B 正确.模拟题组5.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答案 A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A正确.6.如图8所示,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8A.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答案CD解析增大a光的强度,从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增多,金属板带电荷量增大,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增大,选项A错误;a光照射金属板时,光电子从金属板飞出,金属板带正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正电,选项B错误;经分析,a光在真空中的频率大于b光在真空中的频率,故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选项C正确;氢原子跃迁,因为|E4-E1|>|E5-E2|,故选项D正确.(限时:30分钟)►题组1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考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γ射线具有显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动性答案 C解析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显示波动特征.光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而电子是带负电的实物粒子,它们虽然都是微观粒子,但有本质区别,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C.2.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规律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答案BCD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因而把光波叫做概率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C、D.►题组2 对光电效应理解的考查3.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答案 A解析根据光子说,金属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若所吸收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且光子的吸收是瞬时的,不需要时间的积累,若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光子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则电子不能逸出金属表面,不能成为光电子.4.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至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答案 D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没有关系,但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选项A、C错,D对;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B错.5.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 .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答案 AD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选项A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hν=12mv 2max +W 知,频率ν越高,初动能就越大,选项D 正确.6.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 .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答案 BD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且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 、D 正确.►题组3 对光电效应方程应用的考查7.如图1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νcC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c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图1 D .入射光的频率为νc 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 答案 ABC解析 由题图并结合E k =hν-W 得,E k =hν-E ,故逸出功W =E ,故选项A 对;当E k =0时,ν=νc ,故E =hνc ,故选项B 对;ν=2νc 时,可得出E k =E ,故选项C 对;当入射光的频率为νc 2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D 错.8.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材料铯 钙 镁 铍 钛 逸出功(10-19 J) 3.0 4.3 5.9 6.2 6.6现用波长为400 nm 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光速c =3.0×108 m/s)(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 A 解析 要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由题可算出波长为400 nm 的光的能量为E =hν=h c λ=6.63×10-34×3.0×108400×10-9 J =4.97×10-19 J ,大于铯和钙的逸出功.所以A 选项正确.9.如图2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图2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 .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答案 B解析用波长为λ0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有光电流,说明入射光的频率ν=cλ0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换用波长为λ1的光照射阴极K,因为λ1>λ0,根据ν=cλ可知,波长为λ1的光的频率不一定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此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A错误;同理可以判断,B正确;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开始时,光电流随电压U的增加而增大,当U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这时即使再增大U,在单位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光电子定向移动,光电流也就不会再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增大电源电压,若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则光电流也不会增大,C错误;将电源极性反接,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光电管两极间电场力做的功,电路中仍有光电流产生,D错误.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3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 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图3答案 4.5 eV 为零解析根据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6.0 V,由动能定理得eU=E k;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 k=E-W,解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4.5 eV;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11.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5×10-7 m,问:(1)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2)用它照射极限频率为ν0=4.62×1014Hz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产生,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h=6.63×10-34J·s)答案(1)4.42×10-19 J (2)能 1.36×10-19 J解析(1)E=hν=h cλ=4.42×10-19 J。
人教高中物理同步讲义练习选择性必修三4.2光电效应(解析版)
4.2光电效应知识点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存在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填“能”或“不”)发生光电效应.(2)存在饱和电流:在光的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3)存在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U c ,且满足12m e v c 2=eU c .(4)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知识点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1.光子: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这些能量子后来称为光子.2.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外界对它做功的最小值,用W 0表示.不同种类的金属,其逸出功的大小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 k +W 0或E k =hν-W 0.(2)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在这些能量中,一部分大小为W 0的能量被电子用来脱离金属,剩下的是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E k .(3)U c 与ν、W 0的关系①表达式:U c =h e ν-W 0e.②图像:U c -ν图像是一条斜率为he的直线.光电效应现象和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不取决于光的强度而取决于光的频率.(2)光电效应中的“光”不是特指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3)逸出功的大小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入射光无关.(4)光电子不是光子,而是电子.2.两条对应关系(1)光强大→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3.三个关系式(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2)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 =eU c .(3)逸出功与极限频率的关系W 0=hνc .光电效应图象四类图象图象名称图线形状由图线直接(间接)得到的物理量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①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②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的绝对值W 0=|-E |=E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①遏止电压U c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②饱和光电流I m :光电流的最大值③最大初动能:E k =eU c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①遏止电压U c1、U c2②饱和光电流③最大初动能E k1=eU c1,E k2=eU c2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①极限频率νc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②遏止电压U c :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③普朗克常量h :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 =ke .(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知识点三、康普顿效应(1)光的散射光子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散射。
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章末复习提升课(十四)课件选修34高二选修34物理课件
12/12/2021
• 1.按波长由长到短(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
•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 (X射线)、γ射线等合起来,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 波谱.
• 2.各种不同的电磁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 (1)共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它们的行为 服从相同的规律,都遵守公式v=fλ,它们在真空中的 传播速度都是c=3.0×108 m/s,它们的传播都不需要介 质,各波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
【答案】 335 m/s
• 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 MHz至1 000 MHz的范围内.请回答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 波的有关问题.
• (1)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12/12/2021
• (2)能否根据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确定雷达和目 标间的距离? 【解析】 (1)由 c=λf 可得:
λ1=fc1=230.00××110086 m=1.5 m, λ2=fc2=130.00×0×101806 m=0.3 m.
故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 0.3 m~1.5 m (2)电磁波测距的原理就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 时间间隔来确定距离,所以可根据 x=v2t确定雷达和目标 间的距离. 【答案】 (1)0.3 m~1.5 m (2)能
12/12/2021
1.利用雷达测定物体的距离: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 区分发射脉冲波形和反射脉冲波形,找出从发射电磁波 和接收到回来的电磁波的时间差,再利用 s=21vt,求出物 体的距离.
12/12/2021
• 2.利用雷达测定物体的速度:这类问题往往 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 可以确定一段时间前后物体的两个位置或一段时 间的位移,从而测出物体的速度.
光电效应实验思考题
1.什么是光电效应?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
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某一极限频率,受光照射的金属表面立即就会逸出光电子,发生光电效应。
当在金属外面加一个闭合电路,加上正向电源,这些逸出的光电子全部到达阳极便形成所谓的光电流。
在入射光一定时,增大光电管两极的正向电压,提高光电子的动能,光电流会随之增大。
但光电流不会无限增大,要受到光电子数量的约束,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值叫饱和电流。
所以,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根据光子假设,入射光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能)决定于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光子数,单位时间里通过金属表面的光子数也就增多,于是,光子与金属中的电子碰撞次数也增多,因而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也增多,电流也随之增大。
2.普朗克常量h的重要性普朗克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用以描述量子大小。
在原子物理学与量子力学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发现,只有假定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计算的结果才能和试验结果是相符。
这样的一份能量叫能量子,每一份能量子等普朗克常数乘以辐射电磁波的频率。
就普朗克常数h的意义,物理学家金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虽然h的数值很小,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它是关系到保证宇宙的存在的.如果说h严格地等于零,那么宇宙间的物质能量将在十亿万之一秒的时间内全部变为辐射.”普朗克常数引入后,以普朗克常数为根本特征的量子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物理学理论发生了巨大变革,使人类认识由低速宏观领域扩展到高速微观领域.h的提出引出了一系列解释性假说,促进了量子论的建立与推广,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这些科研成果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h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3.光电效应的历史: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对发展量子理论起了根本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考纲解读1.知道什么是光电效应,理解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会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逸出功、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物理量.3.知道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1.[黑体辐射和能量子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无关,只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B.黑体能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不反射C.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D.普朗克最先提出了能量子的概念答案BCD2.[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产生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答案 D解析由ε=hν=h cλ知,当入射光波长小于金属的极限波长时,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由E k=hν-W知,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错.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9 s,故C错.3.[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反映了光的粒子性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C.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D.只有运动着的小物体才有一种波和它相对应,大的物体运动是没有波和它对应的答案AC考点梳理一、黑体辐射与能量子1.黑体与黑体辐射(1)黑体:是指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二、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2.光电效应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其值为6.63×10-34J·s.(2)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其中hν为入射光的能量,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金属的逸出功.4.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3)逸出功: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该金属的逸出功.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 p,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考点一 对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例1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他先后发表了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关于光量子的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D .某单色光照射一金属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改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只有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 、D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为线性关系,但非正比关系,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现象的实验规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C 错误.答案 AD突破训练1 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 )A .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小D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 光电效应瞬时(10-9s)发生,与光强无关,A 错;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只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极限频率,与光强无关,D 错;对于某种特定金属,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入射光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B 错;光电子数目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有关(可理解为一个光子能打出一个电子),光强减弱,逸出的电子数目减少,C 对.考点二 对光电效应方程的应用和E k -ν图象的考查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k =h ν-Wh ν:光电子的能量W :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E k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2.由E k -ν图象(如图1)可以得到的信息图1(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 .(2)逸出功:图线与E k 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E =W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 =h .例2 如图2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4.27,与纵轴交点坐标为0.5).由图可知 ( )图2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1014 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1014 HzC .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解析 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截止频率,A 正确,B 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ν-W 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C 正确;金属的逸出功为W =h νc =6.63×10-34×4.27×10141.6×10-19 eV =1.77 eV ,D 错误. 答案 AC突破训练2 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4 eV ,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106 m/s ,求该紫外线的波长λ(电子质量m e =9.11×10-31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1 eV=1.60×10-19 J).答案 2.01×10-7 m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c λ=W +12m e v 2 所以λ=2.01×10-7m.考点三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的考查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其表现规律为:(1)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3)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例3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明显,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而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太小,实际很难观察到波动性,不是不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D突破训练3 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互相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 D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机械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同属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58.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例4 (2010·江苏单科·12C(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3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3解析由于光的频率相同,所以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相同,选项A、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在同样的加速电压下,光强度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目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 C1.常见电路(如图4所示)图42.两条线索(1)通过频率分析: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通过光的强度分析:入射光强度大→光子数目多→产生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高考题组1.(2012·四川理综·18)a 、b 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5所示.用a 、b 两束光 ( )A .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B .先后照射某金属,a 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则b 光照射时图5 也能逸出光电子C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 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 光也不能进入空气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 光的反射角比b 光的反射角大答案 C解析 光的干涉说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选项A 错误.由题图可知,光束a 的折射角r a 大于光束b 的折射角r b .根据n =sin r sin i,知两束光的折射率n a >n b ,频率νa >νb ,因此a 光照射金属时恰能逸出光电子,b 光照射时则不能逸出光电子,选项B 错误.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 =1n知两束光的临界角C a <C b ,因此入射角相同时b 光发生全反射,a 光也一定发生全反射,选项C 正确.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所以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界面上时,两束光的反射角相等,选项D 错误.2.(2011·江苏单科·12C(1))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答案 A解析 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有这样的关系: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由此规律可知应选A.3.(2010·天津理综·8)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 、b 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 的关系如图6所示.则这两种光 ( )A .照射该光电管时a 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 .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 光的临界角大图6C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 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 .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 光的偏折程度大答案 BC解析 由题图知,E km a <E km b ,故选项A 错误;对同一光电管,由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0,知νa <νb ,由sin C =1n 知,C a >C b ,故选项B 正确;由Δx =l d λ及λ=c ν知,频率越小,波长越长,间距越大,即Δx a >Δx b ,故选项C 正确;因νa <νb ,所以通过三棱镜时,b 的偏折程度大,故选项D 错误.4.(2010·浙江理综·16)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7所示.则可判断出( )图7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答案 B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乙两光对应的反向截止电压均为U c2,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 =h ν-W 0及-eU c2=0-E km 可知甲、乙两光频率相同,且均小于丙光频率,选项A 、C 均错;甲光频率小,则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选项D 错误;乙光频率小于丙光频率,故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选项B 正确.模拟题组5.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 A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答案 A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A正确.6.如图8所示,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8A.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答案CD解析增大a光的强度,从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增多,金属板带电荷量增大,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增大,选项A错误;a光照射金属板时,光电子从金属板飞出,金属板带正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正电,选项B错误;经分析,a光在真空中的频率大于b光在真空中的频率,故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选项C正确;氢原子跃迁,因为|E4-E1|>|E5-E2|,故选项D正确.(限时:30分钟)►题组1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考查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γ射线具有显著的粒子性,而不具有波动性答案 C解析从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是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只不过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性显著.光的波长越长,越容易观察到其显示波动特征.光子是一种不带电的微观粒子,而电子是带负电的实物粒子,它们虽然都是微观粒子,但有本质区别,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的是C. 2.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曝光时间不长时,光的能量太小,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规律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表现出波动性答案BCD解析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大量光子的落点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落在某些区域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区域正是波通过双缝后发生干涉时振幅加强的区域,因而把光波叫做概率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所以正确选项为B、C、D.►题组2 对光电效应理解的考查3.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答案 A解析根据光子说,金属的一个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若所吸收的光子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且光子的吸收是瞬时的,不需要时间的积累,若所吸收的光子能量小于逸出功(光子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则电子不能逸出金属表面,不能成为光电子.4.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B.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至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答案 D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没有关系,但入射光的强度减弱,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选项A、C错,D对;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B错.5.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 .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答案 AD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选项A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h ν=12mv 2max +W 知,频率ν越高,初动能就越大,选项D 正确. 6.对光电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B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 .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答案 BD解析 按照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但要使电子离开金属,须使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而电子增加的动能只能来源于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且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不能吸收多个光子.电子从金属逸出时只有从金属表面向外逸出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所做的功最小.综上所述,选项B 、D 正确.►题组3 对光电效应方程应用的考查7.如图1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 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 νcC .入射光的频率为2νc 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图1D .入射光的频率为νc 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答案 ABC解析 由题图并结合E k =h ν-W 得,E k =h ν-E ,故逸出功W =E ,故选项A 对;当E k =0时,ν=νc ,故E =h νc ,故选项B 对;ν=2νc 时,可得出E k =E ,故选项C 对;当入射光的频率为νc2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故选项D 错.8.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现用波长为(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光速c =3.0×108m/s)(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 A解析 要发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能量必须大于金属的逸出功,由题可算出波长为 400 nm 的光的能量为E =h ν=h cλ=6.63×10-34×3.0×108400×10-9 J =4.97×10-19J ,大于铯和钙的逸出功.所以A 选项正确.9.如图2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到阴极K 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图2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 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C .增加电路中电源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答案 B解析用波长为λ0的光照射阴极K,电路中有光电流,说明入射光的频率ν=cλ0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换用波长为λ1的光照射阴极K,因为λ1>λ0,根据ν=cλ可知,波长为λ1的光的频率不一定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此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A错误;同理可以判断,B正确;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为:开始时,光电流随电压U的增加而增大,当U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电流达到饱和值,这时即使再增大U,在单位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更多的光电子定向移动,光电流也就不会再增加,即饱和光电流是在一定频率与强度的光照射下的最大光电流,增大电源电压,若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则光电流也不会增大,C错误;将电源极性反接,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光电管两极间电场力做的功,电路中仍有光电流产生,D错误.10.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他们的发明利用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原理.如图3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0 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图3答案 4.5 eV 为零解析根据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6.0 V,由动能定理得eU=E k;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 k=E-W,解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4.5 eV;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11.紫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4.5×10-7 m,问:(1)紫光光子的能量是多少?(2)用它照射极限频率为ν0=4.62×1014Hz的金属钾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产生,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h=6.63×10-34J·s)答案(1)4.42×10-19 J (2)能 1.36×10-19 J解析(1)E=hν=h cλ=4.42×10-19 J(2)ν=cλ=6.67×1014 Hz,因为ν>ν0,所以能产生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