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 哲学第一课与第二课复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1单元-第1课-第2节-哲学的基本问题-讲义知识梳理
课时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标要求]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
2.科学精神:理性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形态。
3.公共参与:结合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探究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试判断: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为什么(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的增加,有的地方出现垃圾围城(村)的现象。
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2019年国家计划投入213亿元,到2020年底,将会先行先试北京、上海、太原等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1)你知道我国垃圾分类包括哪几个种类吗?(2)我国要对垃圾进行分类的现实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1)我国垃圾分类包括四个种类:(2)垃圾产量增加,环境状况恶化是垃圾分类的现实原因。
说明存在是本原,人的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 必背考点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考知识点必背考点总结哲学考点1.唯物论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2.辩证法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第一部分:联系第二部分:发展第三部分:规律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第四课:发展的状态,原因,趋势3.认识论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4、人生价值观第六课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5)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基本问题(1)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依据——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特点: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3)辩证唯物主义(特点:A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历史唯物主义(特点:A它是时代的思想智慧,B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要求,C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2)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高中政治必修4复习提纲PDF.pdf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按书本目录单元)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求世界的本质分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应用】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批驳各种歪理学说、各种有神论及各种主观主义错误。
分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例词】稳定\稳健\不变\同步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例词】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如生态失衡)\揠苗助长\根据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成功某事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另一方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至第二课知识点
必修4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是什么(A)(1)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②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争流的思想4、哲学的基本问题(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代表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气者,理之依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
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代表观点: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现实中的事物是“理念”的摹本;理生万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心外无物等。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总和)。
(2)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不是具体方法的指导)易错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1)基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2、王守仁:心外无物3、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4、笛卡儿:我思故我在5、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7、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8、人是万物的尺度9、有些地方政府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从实际出发。
10、掩耳盗铃、指鹿为马、心想事成、画饼充饥 11、仁者心动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绝对精神”;鬼神观念;天命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星座;孔子:“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拓展: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的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1.2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
(4)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3)不同表达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 本问题。 (2)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 问题。 (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 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分歧 (2)观点:
(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观点:试图从某些具体的态。 评价:这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 评价: 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 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①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 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世界乃至整个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②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 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第1课 第2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深化理解
辨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遇到的和 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提示: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____意__识____是本原的, 10 ___物__质_____
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设疑激趣 | 情景导入
自主学习 | 释疑解惑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框题小结 | 知识体系
对点精练 | 素养达成
同步提升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 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11 _主__观__精__神___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 观事物乃至 12 _整__个__世__界___,都依赖于人的 13 __主__观__精__神__。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 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妙的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到处有哲学P41.哲学的产生:P4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3.哲学的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的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5.哲学的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73.详细科学与哲学:P8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详细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其次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 课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哲学的基本问题:P10-2课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21.哲学的基本派别:P123课1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163课2框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P1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P18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8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相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课1框世界的物质性P28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物质:P294课2框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P31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3.运动的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和相对的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P332.规律的特点:P3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课1框意识的本质P352.物质确定意识:P37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确定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而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举例: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上是正确的。
然而,它存在着局限性,即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但同样存在着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忽视了物质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形而上学性的局限性。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哲学)
政治必修四复习提纲(哲学必背)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1单元-第2课-课程小结-讲义知识梳理
本课总结提升易错点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矫正训练1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
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③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④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神经科学研究的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①③符合题意。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人脑与大脑并不等同,②说法错误。
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易错点2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能够认识和改变规律提醒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但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矫正训练2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
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
这一养生方法体现了()①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去趋利避害②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④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去趋利避害,发挥主观能动性可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范围,①③正确。
②与题意不符,排除。
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B。
易错点3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提醒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它是借助于实践这一中间环节,并以此去促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矫正训练3下图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活动具有科学预见性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答案D解析上述漫画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D符合题意;A、C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意识活动没有直接现实性,B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19
10、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 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D
.
20
11、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C 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B.存在即被感知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
21
12、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
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
来。(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知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
11
1、 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C.一切知识总汇的科学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有
C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一定人人都有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D、哲学一定是正确的,世界观.则不一定是正确的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 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决定 体现
.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根本原则、根 本方法。
有没有同一性?(思 承认 可知论 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 不可知论
.
7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8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 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对意识的理解不 同,从而出现了:
• 1、主观唯心主义 • 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 • 2、客观唯心主义 • 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
17Leabharlann 8、哲学知识与数学、语文、政治、理化知识的
联系是
B
A前者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共同规律,后者
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
B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概括和总结
C前者随后者的发展而发展,后者对前者起着指导作用
D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回答的问题不同
.
18
9、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 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3
5、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
.
4
.
6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 与存 在的 关系 问题
何者为本原?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谁决定谁)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
9
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哪种唯心主义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 6、理生万物 7、吾心即是宇宙
.
10
试判断以下属于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
1、天地和气,万物自生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掩耳盗铃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心外无物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13、哲学的任务是
C
A.研究现世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
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15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 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
16
7、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D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谁去俯它深?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是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⑤画饼充饥 ⑥削足适履
⑦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⑥⑦
D.⑤⑧
.
14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
12
3、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 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 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
13
4、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①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