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文科 附答题卡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60分)1、《礼记》中记载:“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在西周,只有武王才有祭祀文王的特权,周公只有在武王的统率之下,才能参加文王的祭典。

材料说明()A. 周公贤能不及武王B. 武王位于大宗地位C. 武王权力高度集中D. 周公对武王定期朝贡2、《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禅让制3、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 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 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 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至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 秦汉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商周时期D. 隋唐时期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A. 推行分封制B. 废除行省制C. 废除郡县制D. 建立郡县制6、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

”这说明()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7、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这些主张,着重强调的是()A.以人为本B.天人合一C.崇德尚贤D.天下为公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内涵是()A.道法自然B.崇德尚贤C.自强不息D.家国情怀3.唐朝人继承正月十五传统习俗在此夜燃灯、赏灯。

同时增添了禁止宰杀渔猎,读道经的内容。

唐朝政府还把四月八日定为佛诞节,与老子生辰一样,休假一日,以申庆贺。

民间另有二月八日和腊月八日浴佛的习俗。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开放多元的社会氛围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C.儒佛道实现三教合流D.政府重视道德风尚建设4.“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A.天人合一的精神B.爱国忧民的情怀C.自强不息的态度D.革鼎创新的思想5.近代中国在文化反思上,经历了“文化自卑”向“文化自强”的转变,从认为“技不如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搞“洋务运动”,到认为“制不如人”,搞“戊戌变法”,再到认为“文化不如人”,开启“新文化运动”,“古今”“中西”之争异常激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阶段。

这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 )A.本土性B.包容性C.连续性D.多样性6.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曾这样描述拉美文化:“加勒比的历史充满了魔幻的色彩。

这种魔幻现实色彩是黑奴从他们的非洲老家带来的,但也是瑞典的、荷兰的、英国的海盗们带来的。

在加勒比地区集中了各色人等和各种截然不同的事物。

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见不到的。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2.“16—18世纪,世界(主要是欧洲诸国)开始聚焦中国,而中国却未走向世界。

然而文明的交流却仍以它自身的惯性和自己的规则持续进行。

”以下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四大发明改造近代世界发挥巨大作用 B.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已经深度结合 D.欧美近代民主思想传入中国3.初创之时楔形文字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

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

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工具。

后来,楔形文字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

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后就具备了完善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4.古希腊化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

据此可知,古希腊化文化( )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C.强调社会等级秩序 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5.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于公元1444年,颁布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表音文字——“训民正音”,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

颁布后不久,一些士大夫们便上书反对。

他们把汉字誉为“苏合之香”。

据此可推知( )A .汉字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B .汉字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文字C .汉字在朝鲜的影响力很大D .朝鲜的文字价值不大6.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

人教版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期中试卷(附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文综)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4、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

”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5、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唯物主义思想D、重农抑商6、《孟子·公孙丑上》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下列思想言论,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有相似之处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C、美德即知识D、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7、影视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当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解说词中的“国度”和“行动”是指()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C、德国——王朝战争D、美国——北美独立战争8、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工厂手工业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运动D、意大利的统一运动9、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卷中)( )1、早期(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2.僭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僭主由平民选举 B.僭主是世袭的 C.僭主由贵族选举 D僭主凭借武力夺取政权( ) 3.与现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相似的古代雅典的民主机构是A.四百人会议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 4.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 ) 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 6.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初“世卿世禄”制度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7.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 整顿吏治B. 与汉族通婚C. 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 )8.北魏颁布均田令,推动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是:A.地主停止土地兼并 B.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C.政府减少财政收入 D.北方各族掌握了农耕拄术( ) 9.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0.对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改革内容都涉及到军事方面 B.都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改革的过程一帆风顺( )11.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出现的根源是:A.皇室开支巨大B.土地兼并严重C.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宋辽、宋夏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 12.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C.募役法D.市易法( )1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A.教皇派特使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B.天主教会出卖教会职位C.马丁·路德立志改革天主教 D.天主教会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加尔文改革中与马丁·路德明显不同的是A.因信称义 B.民主选举神职人员 C.否定教皇权威 D.简化宗教仪式( )15.颁布《至尊法案》的是:A.马丁·路德 B.卡尔文 C.亨利八世 D.伊丽莎白一世( )16.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西欧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B.反对天主教会垄断宗教事务的斗争C.西欧封建主集团夺取宗教权力的斗争 D.关于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的变()17.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A.埃及已经实现了民族独立 B.英法支持埃及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马木鲁克势力已被彻底摧毁 D.穆罕默德·阿里控制了埃及统治实权()18.关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②彻底消除了马木鲁克的势力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④实行包税制A.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①③() 19.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积极进行对外贸易 B.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C.改革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20.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①封建统治本生的弊端②欧洲列强的干预③阿里政权的穷兵黩武④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行镇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21.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B.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C.农奴制下无论哪种农民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奴役D.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与农奴制无关()22. 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是A.英法发动的旨在侵略俄国B.俄国反抗英法侵略的正义战争C.俄国和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D.奥斯曼帝国反抗英法俄侵略的正义战争()23、之所以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因为A.它改变了农奴的政治地位B.它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C.它是农奴主领导进行的 D.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24.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B.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25.充分显示幕府统治危机的事件是:A.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B.1853年,佩里叩关”C.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定D.1858年,“安政大狱”( )26.“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总分60分)1.(1.5分)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A.以血缘为组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B.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1.5分)周公东征胜利后,对殷贵族改用分散迁移的办法,在新征服的商代原有王畿、东方夷族地区和北方戎狄地区推行分封制,分封了大大小小很多的诸侯,以便加强控制,并图谋进一步对东、北两个方向开拓和开发。

这表明分封制()A.维护了贵族利益B.拓展了西周疆域C.巩固了西周政权D.增强了地方实力3.(1.5分)西周由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来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些新建的基地成为地域性的次级“统治中心”。

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A.冲击了传统贵族血缘政治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形成自上而下的层层拱卫D.具有监临督察的特点4.(1.5分)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本质上是对九品中正制的叛逆,是寒门庶族和豪门士族争夺权力的必然结果:科举制的实施解决了九品中正制下豪门士族垄断权力的问题。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没有改变九品中正制的形式B.导致寒门年族对权力的垄断C.有利于消除统治集团的矛盾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5.(1.5分)汉武帝时期,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

汉武帝之所以采用该制度是因为此制度有助于()A.控制地方B.终结相权C.恢复经济D.加强皇权6.(1.5分)按当时的中央官制,若岳飞要率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首先要与朝中哪一机构报呈此事()A.御史台B.三司C.枢密院D.军机处7.(1.5分)明朝正德、嘉靖之际的吏部尚书王琼形容当时的政治状况时说:“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而后行。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含答案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含答案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和机读卡上。

2.第一卷客观题部分是选择题。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卷主观题部分,必须用0.5mm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书》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其中所谓的“周制”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2、西周时期,一位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这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又娶了一个妾.该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3、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4、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新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新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

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

这说明朱元璋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2、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门阀政治,出现“王与马,共天下”(贵族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的民间谚语,而到了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各级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有助于A.加强官僚政治B.削弱贵族集团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3、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

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

这一历史事件说明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4、南宋临安市内的摊点场地,以“行”和“团”相称,如酒行、食饭行、花团、青果团等;元大都城里有许多集中销售某一种商品的市场,如米市、面市、缎子市、铁市、骆驼市、珠子市等。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城市政治职能的弱化B.生产程序的日益完善C.市场管理制度的规范D.市场专业化发展趋向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6、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历史期中考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621年,雅典执政官德拉古把雅典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将内容刻在石刻上公诸于众,这是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

德拉古的这一做法A.清除了陈旧的习惯法影响B.显示了王权对立法的特权C.冲击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D.成为近代国家立法的渊源2.亚里土多德认为梭伦改革是“混合的”,因战神山议事会代表寡头制,行政长官选举代表贵族制,陪审法庭代表民主制。

这说明梭伦改革A.兼顾不同公民群体的利益B.只维护了多数公民的利益C.极大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D.仅关照了少数公民的利益3.梭伦宣称:“我们制定了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法律,为每个人都规定了公平的正义”。

在民主改革中,他将公民按照财产的多寡分为四等,并赋予每个等级公民不同的权利。

这说明了当时雅典A.公民范围狭小B.民主制度存在较大局限C.限制商业贸易D.平民与贵族实现了平等4.梭伦认为幸福需要两个要素:第一是出生,即出生在一个繁荣的城邦,完成了一个公民的职责,履行了家族的传承;第二是死亡,即为城邦利益而战斗,通过一个完美的死亡获得荣誉。

这折射出A.古希腊非常注重个体实现幸福B.公民与城邦形成契约关系C.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阶级局限性D.城邦治理强调共同体意识5.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这表明商鞅变法A.激化了阶级矛盾B.加强了地方统治C.瓦解了宗法制度D.扩大了统治区域6.战国时期,秦国规定如果男子成年不另立门户,其所在基层什伍组织中的里典和伍老,要按“匿户”的罪名受到惩处,以至于秦国出现“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社会风气。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0分)1.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激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B.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下列对材料中领事裁判权评价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C.符合了时代需要的相关法律规定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

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4.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载:“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面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

”这一“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B.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内地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D.镇江成为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5.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中高二下历史人教版期中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高二下历史期中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80分)1. 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2. 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

这说明()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3. 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自己的不满。

与此无关的是()A.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B.畜禽过度使用抗生素C.过度使用添加剂D.人口的快速增加4. 1935年12月,历史学家傅斯年在《中华民族是整个的》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句话,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

”在社会学家费孝通发表中国境内存在不同民族的观点后,傅斯年认为其观点“接受了帝国主义论殖民地的道理”,可能导致国家分裂。

对于上述史事,合理的解读是A.学术研究受制于政治干预B.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影响扩大C.不同学术领域存在认识分歧D.彰显了史学研究的经世致用功能5.如图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白银的流向图。

这表明( )A.世界白银流动推动新航路开辟B.美洲国家能独立主导白银输出C.西欧国家以白银对外资本输出D.中国和印度是白银主要输入国6. 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企业和城市发展概况企业甲午战前:外资103家资金2600余万;民资100家、资金200万;洋务44家、资金2000万1912~1920年,新登记工矿418家;1939年,全国核准登记工厂3849家(不含日占东北)城区面积上海;开埠前不足千亩,外滩是芦苇丛生;1914年,仅租界区占地近5万亩,外滩是十里洋场唐山、青岛:随着开平煤矿、唐胥铁路、胶济铁路的兴建,从小村庄、小鱼港发展为城市A.东南沿海城市已实现城市化B.北方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南方C.各地自然经济均已遭到破坏D.工业文明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7. 观察图片。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部分(本卷共计2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1分,共计24分)1.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2.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孔子后裔孔甲率一批儒家士人携带孔门礼器往投陈胜、吴广,最后战死在反秦战场上。

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分子,向秦王朝发起了拼死反抗。

材料说明()A.秦朝因文化专制政策付出代价B.儒家力图去争夺主流意识形态C.儒家士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D.秦朝文化专制为西汉提供借鉴3.宋代租佃制盛行,地主多以签订契约的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收取地租。

宋代的地租形式以产品地租为主,货币地租有所发展,劳役地租逐渐减少。

宋代租佃制A.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阻碍了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C.减轻了农民经济上的负担D.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4.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

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许给照载渡,编甲安插。

台民有家属在大陆,愿搬取渡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大陆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

”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

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A.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B.发挥着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C.有利于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控D.传播了大陆先进生产方式5.1854年8月,英、美公使乘兵船北上,要求面见皇帝和大学士,提出修约要求。

清政府派官员到大沽口外拦阻,并认为“所开各条,均属荒谬已极,必须逐层指驳,以杜其无厌之求”。

清政府这一做法()A.反映了部分官员民族意识觉醒B.实际上是否认了《南京条约》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D.有效遏制了欧美大国的侵略6.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7.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A.①B.②C.③D.④2.《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於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

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传贤”演化为“传子”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5.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6.右图为春秋早期的一件青铜鼎。

鼎内铭文为:“伯克父甘娄迺(乃)执干戈,用伐我仇敌,迺受吉金,用自作宝鼎,用享于其皇考,用赐眉寿黄耇(长寿),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此文物有助于研究当时的①宗法分封②天文历法③青铜铸造④文字书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9.下表为1843年与1858年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B.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 中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
D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激增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表明1858年相比1843年进口棉花和棉纺织品税率都在下降。结合所学,1842年《某某条约》协定关税的条款,可见材料反映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故选A;材料只涉及进口棉花和棉纺织品税率,未涉及中国本土商品的情况,无法体现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排除B;中国降低进口洋货税率只是材料现象而非本质,排除C;税率的变化并不能反映列强商品输出的激增,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排除D。
5.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B. 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 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
西汉通过内、外朝制衡分化相权,A项不选;三长制是配合均田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不能分割丞相的行政权,B项不选;军机处的设立不能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项不选;仅C项表述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4.元朝在行省与路府州县之间设置“宣慰司”。宣慰司的职务是“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下于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这说明了宣慰司是
6.乾隆后期,以编修《四库全书》为名,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由此可见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人教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人教

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一、单选题,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有( )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皇帝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

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王位世袭制D.分封制3.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

”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一记载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5.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

这反映了( )A.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B.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C.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D.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7.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8.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通用版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通用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

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

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

”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宗法家族观念在春秋时期开始确立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

政权逐步解放。

”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科举制4.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

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 B.专制主义 C.事君以忠 D.尊君敬祖5.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文科附答题卡及答案)
时量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D.②④
2.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政”思想的是()
A.“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B.“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D.“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所采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某班在模拟稷下学官诸子辩论的场面,其中代表墨家的同学说()
A.“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5.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6.“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7.李贽提出的人人可以顺其“自然之性”,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冲击了理学的什么观点()
A.四书五经 B.存天理,灭人欲 C.致良知 D.格物致知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9.“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

儒家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现世和谐与社会和谐。

“和”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
值取向。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
...这一范畴的是()
A.(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
B.(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董仲舒)“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强调天人合一D.(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10.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我们之所以称古代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实行了民主制度
B.古希腊涌现出众多的哲学大师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
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2. 某地举行“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学生李明参加了这次活动,
并搜集、查找有关“人文精神”的资料,你认为下列资料与对象不符合
...“人文精神”的是()
A.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B.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D. 天主教会的“上帝创造万物”理论
1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
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14.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
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
B.造纸术与火药 B.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15.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

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
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16.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